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02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

第11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第11.2节税收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市场一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税收对于某一特定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

11.2.1 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1)供给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供给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映程度。

供给弹性的强弱,可以分为四种情形:

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供给完全有弹性。

现分别用四个图反映当政府征税时供给弹性变化的四种情形。其中P代表价格,S代表供给,D代表需求。供给弹性由弱到强,在图形上表现为S曲线的斜率变化。

斜率越大,表示供给越缺乏弹性,越容易向后转嫁;斜率越小,越容易向前转嫁。

图11.1 供给完全无弹性(0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Backward

图11.1表示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S 与横轴垂直。D 与S 相交于正,形成均衡价格0P 和均衡数量0Q ,无论需求曲线向下变化多少,其均衡数量一直为0Q 。因为政府征税之后,价格会发生变化,但生产量不变。这说明在供给根本没弹性的时候,税收会全部向后转移或不能转嫁,而由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承担。

图11.2 供给完全有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Forward

图11.2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供给曲线S 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供给完全有弹性。税前税后的价格差额等于E 和E 垂直距离,即等于政府征税的数额T 。这说明,在供给完全有弹性的情况下,税收会全部通过涨价形式向前转嫁给购买者。

图11.3 供给弹性较小时的税收转嫁:大部Backward

图11.3表示供给弹性较小。税前价格为0P ,税后价格为1P ',税前产量为0Q ,税后

产量下降到1

Q ',但总体来说,是010010//OQ Q Q OP P P '>',这表明生产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所以税收不易向前转嫁,而向后转嫁的可能性较大。

图11.4 供给弹性较大时的税收转嫁:大部Forward

图11.4表示供给弹性较大。政府征税后,因价格不能相应提高而造成相对价格下降,

征税前后的价格差额为10P P ',产量变化额为10Q Q ',但O Q Q Q O P P P

010010//'>'。这说明,在供给弹性较大的情况下,生产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所以税收易于向

前转嫁。

(2)需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所谓需求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的强弱,也可分为四种情形:

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需求完全有弹性。

现分别用四个图来反映当政府征税时需求弹性变化的四种情形。仍以P 代表价格,S 代表供给,D 代表需求。需求弹性不同,对政府征税的反应也不一。

总体来说,斜率越大,表示需求越缺乏弹性,越容易向前转嫁;斜率越小,表示需求越富有弹性,越容易向后转嫁。

图11.5表示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D与横轴垂直,政府征税后,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提高的数额与所征税额T一样。税前税后价格发生变化,但购买量不受影响。由此

说明,在需求根本没弹性的情况下,税收完全可以向前转嫁,即转嫁给购买者。

图11.6 需求完全有弹性时的税收转嫁:全部Backward

图11.6表示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曲线D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政府征税后,供给曲线向上移动,与D在E'相交,均衡价格仍为0P,但均衡数量却减少至Q'。这表明,纳税人不能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而只能向后转嫁。

图11.7 需求弹性较小时的税收转嫁:大部Forward;小部Backward

图11.7表示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曲线较为陡峭,斜率大。政府征税后,价格上升。税前税后价格差为P

P'

,销售量差为Q

Q'

,但O

P

P

P

O

Q

Q

Q

/

/'

<

',由此说明,当

需求弹性在0与1的范围内变化时,销售量的减少幅度小于价格提高的幅度,所以税收会向前转嫁,即向购买者转嫁。

图11.8 需求弹性较大时的税收转嫁:大部Backward;小部Forward

图11.8表示需求弹性较大。需求曲线较为平坦,斜率小。当政府征税时,价格上升到P '。税前税后的价格差为P P '0,销售量差为Q Q '0,但O P P P O Q Q Q 0000//'<'。由此说明,销售量减少幅度大于价格提高的幅度,税收向前转嫁困难,只能更多地向后转嫁。

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最终决定了税收转嫁情况:

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向前转嫁的成分多一些,反之,向后转嫁的成分大一些。其实,供求双方的税收负担率与供求曲线的斜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如图11.9所示,纵、横轴分别表示价格和产量,征税前,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

E

点相交。若对供给者征税,供给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若对需求者征税,需求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

图11.9 供求双方税收负担率与供求曲线斜率之间的关系

图中:

需求者的税收负担是)

(*

-P

P

d

供给者的税收负担是)

(

S

P

P-

*;

需求者税收负担与供给者税收负担之比为

)

/(

)

(

S

d

P

P

P

P-

-*

*

分子、分母均除以征税前后产量的变化数额)

(

e

Q

Q-

*,则有:

e

S

e

d

Q

Q

P

P

Q

Q

P

P

-

-

-

-

*

*

*

*

/

这正是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之比。由此可见:

需求方的税收负担与供给方的税收负担之比恰好等于需求曲线斜率与供给曲线斜率

之比。

11.2.2 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1)从量税情况下商品课税的归宿

假设政府从量计征的税以购买者为纳税人,如图11.10所示。在没有征税时,均衡产量为Q,均衡价格为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