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森林经理学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的学科,旨在实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目标。
随着人类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森林经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森林经理学的定义、背景和重要性,探讨其应用领域以及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愿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森林经理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森林经理学课,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我们还会阐明本文的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向。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森林经理学的定义和背景,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们还会探讨森林经理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展示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关于森林经理学重要性的观点,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一些结束语来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组织,本文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森林经理学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森林经理学课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森林经理学的定义、背景和应用领域的深入分析,揭示其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森林经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探讨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价值。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森林经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对森林经理学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以促进森林经理学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森林经理学的定义和背景森林经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科学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学科。
它涵盖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森林植被的生长和更新、森林动植物的生态学和保护,以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森林的监测、规划、设计和管理,森林经理学旨在实现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可持续利用和增加森林生产力。
森林经理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1、基本测树因子
(1)、直径 Diameter.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的直径, 去用D/d表示,测定单位cm 分带皮/去皮两种 1.3m处的直径为称胸径(2)、树高 Height.树干的根茎处至树梢的长度,用H/h表示 (3)、树干横断面积 树干横断面积有多个,胸高断面积(G)是重要测树因子,单位是m2 (4)、树干材积 根茎以上的树干体积V, m3
2、样本与统计量
样本: 为估计总体特征值,在全部总体单元中按照预定的概率所抽取的一部分单元统计量: 样本单元观察值的函数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3、置信区间和精度
置信区间:由样本对某总体参数所做的区间估计,该区间以一定的置信度(概率)包含该参数的真值。如果已知P(c1<= s<=c2)=P,则参数 在[c1,c2]中,可靠性为P,[c1,c2]为 s置信区间。估计精度: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二、标准地设置与测量
1、选择标准地的要求 代表性、同总体内、样地若在混交林中则应均匀2、样地形状方、矩形3、面积根据调查目的、对象定4、境界测量<1/200闭合差5、环境因子调查(1)幼树下木活地被;(2)土壤;(3)环境因子;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第0章 测树学基础
3、置信区间和精度(续)
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例如,如果在一次大选中某人的支持率为55%,而置信水平0.95上的置信区间是(50%,60%),那么他的真实支持率有95%的机率落在50%和60%之间,因此他的真实支持率不足一半的可能性小于5%。置信水平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因此置信水平0.95上的置信空间也可以表达为:95%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两端被称为置信极限。对一个给定情形的估计来说,置信水平越高,所对应的置信区间就会越大。对置信区间的计算通常要求对估计过程的假设(因此属于参数统计),比如说假设估计的误差是成正态分布的。置信区间只在频率统计中使用。(维基百科)
专业解析-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一、专业介绍1、学科简介森林经理学科属于资源管理领域,是林学的主要分支,它是研究森林区划、调查、评价,森林生长与收获、经营决策与控制调整等理论、方法及技术的学科。
在林业中起到协调生态、社会和经济,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
学科创建于18世纪。
l9世纪中以木材永续经营为核心建立了学科体系。
20世纪后期,进入建设可待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系统为目标的新阶段。
2、培养目标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现代调查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宽的社会、经济、生态方面知识。
加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技术工作能力的培养。
了解有关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问题和矛盾,具有较广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协调能力。
能用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及撰写论文摘要。
3、研究方向01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技术02森林资源监测与评价03林业3S与信息技术04生态旅游05森林文化与森林美学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314数学(农)④824森林经营基础综合(注:以上以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为例)二、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林业生产、设计、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林木种子生产、育苗、造林、营林、森林调查规划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工作,或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并可输送到厂矿、农场、部队等部门担任绿化工作。
三、就业前景近几年,国家对农林业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农林业获得了资金上的支持。
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带来了曙光。
因此,虽然农林类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情况正在发生好转。
实际上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人员47.7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员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一方面是农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人才,另一方面是农业、林业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矛盾现象说明农林类毕业生就业潜力还是很大,问题是出在毕业生的就业观上。
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在没有不可接受的损害的情况下,长期保持林地的生产力,可再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额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2、试述林业的特点及其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的关系?答:林业的特点:(1)森林功能和林业经营目标的多样性(2)林业生产周期的长期性(3)林业生产地域的辽阔性(4)森林资源的有限再生性(5)森林成熟的不明确性(6)林业的社会公益性3、简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答:(1)森林资源管理的目的: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永续利用。
(2)森林资源管理的任务:①森林调查及森林区划②森林资源的分析和评价③森林经营决策,编制森林经营方案④森林资源信息管理4、简述可持续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答: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5、简述森林可持续指标体系的内容?答:(1)生物多样性保护(2)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护(3)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4)水土资源保护(5)森林对全球碳循环贡献(6)社会经济效益的保持和加强(7)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法规、政策和经济体制6、什么是森林永续利用,试述森林永续利用的意义及其基本涵义?答: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额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
林科院森林经理学硕士毕业就业方向

林科院森林经理学硕士毕业就业方向
林科院森林经理学硕士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广泛,主要涉及林业、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
以下是具体的就业方向:
1.林业管理:毕业生可在林业部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单位从事森林资源调查、监
测、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2.森林生态工程:毕业生可在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
工和管理工作。
3.森林资源保护:毕业生可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火灾预防、自然保护区管理等领域从
事相关保护工作。
4.林业教育:毕业生可在高校、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林业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5.林业科研:毕业生可在林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从事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等方面
的研究工作。
6.自主创业:毕业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专长,在相关领域自主创业,如森林资源调查与规
划、生态旅游等。
在就业方向选择上,毕业生应结合自身兴趣和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领域。
同时,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要。
总之,林科院森林经理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十分广泛,可在林业、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从事多种工作。
毕业生应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最大化。
森林经理学课件

积极发展碳汇林建设,提高森林的碳汇能力,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国际合作与政策研究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气候变化与森林应对策略的研究,推动相关 政策制定和实施。
THANKS
感谢观看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生产力
总结词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产力是衡量生 态系统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需要关注 生态系统的整体状况和生产力水平。
VS
详细描述
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多种指 标来评价,如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土 壤健康等。同时,生产力水平也是衡量生 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植物生长速 度、生物量等。为了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 健康与生产力,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 施,如施肥、灌溉、修剪等。
案。
森林资源保护与恢复
01
02
03
04
总结词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森林资 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促进
受损森林的恢复和重建。
生态系统保护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防止 外来物种入侵和生态破坏。
受损林恢复
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 施,促进受损森林的恢复和重
建。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护生 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
• 总结词: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是森林经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如 何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危害,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详细描述: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火灾和病虫害对森林资源 的损失和破坏。在防火方面需要加强火源管理和火险预警等工作;在病虫害防 治方面需要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
森林采伐与更新
• 总结词:森林采伐与更新是森林经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如何合理 地采伐和更新森林资源,以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经理学

森林经理学森林经理学是一门研究森林经营与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经营与管理等方面。
森林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合理、可持续地管理和经营森林资源,成为了森林经理学的核心内容。
森林经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森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森林经理学的第一步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估。
通过对森林的植被、动物、土壤、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研究,了解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等。
这些调查和评估结果为后续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森林经营与管理规划:在了解了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之后,森林经理学需要制定合理的经营与管理规划。
这些规划包括了森林的更新、抚育、保护、经营、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管理。
三、森林保护与生态恢复:保护森林资源是森林经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森林在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受到破坏和衰退。
因此,森林经理学需要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和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森林,还需要进行生态恢复与修复,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森林经济与社会效益:森林资源不仅仅具有生态价值,还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
森林经理学需要研究如何在森林资源的经营与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提供给社会各个领域所需要的木材、牧草、能源等产品。
同时,森林还是人们进行休闲、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森林经理学也需要考虑和平衡森林经济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五、现代科技在森林经理学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森林经理学也得到了很大的推动。
例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的森林资源进行快速调查和评估;利用无人机进行森林巡查,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森林规划等。
这些现代科技的应用,为森林经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

森林经理学复习资料导言:森林经理学是研究森林经营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它涉及到森林规划、森林经济、森林生态和森林政策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森林经理学的主要内容,供学生们复习使用。
一、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是森林经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森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估、森林资源规划和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
森林资源的调查与评估主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分析,了解森林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情况,并对森林资源进行定量评估。
森林资源规划是根据森林资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科学的森林利用计划,合理配置资源。
森林资源保护是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不受病虫害、火灾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
二、森林经济学森林经济学是研究森林资源的经济利用和管理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森林经济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资源的价值。
森林经济学涉及到森林木材、非木材产品和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森林木材是森林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林木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非木材产品是指森林中除木材外的其他产品,如野生动植物、草药等,它们在经济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产业,通过开发森林资源进行旅游活动,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研究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森林生态学关注的是森林的物种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是指森林内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它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过程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相互作用等,它们影响着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性。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森林为人类社会提供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利益,例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等。
森林经理学

第一章森林经理理论森林经理的对象: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的特点1、经营的永续性2、再生的长期性3、分布的辽阔性4、功能的多样性5、管理的艰巨性1.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结构和地段类型并形成特有的生态环境。
2.森林经理(Forest management)也可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管理等系列工作的总称。
3.森林经理的内容1、调查森林资源状况(林业区划和森林区划)2、森林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主要包括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各种森林资源的价值计算、评估,森林经投资效益的判别,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等)3、森林经营决策、制定生产经营计划(生产经营计划有长期、中期和短期(或年度)计划之分)4、森林资源管理(主要包括区划调查成果,森林经营措施实施资料,森林资源档案,林政法和社会经济资料等)4.森林经理的目的: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管理,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森林永续利用。
5.森林经理的任务森林区划、森林调查及评价;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修订;监测与调控。
第二章森林经营指导原则森林经营指导原则:可持续性原则1.木材永续利用的必要性—森林的培育和利用之间必须保持均衡•存量和流量的平衡(蓄积量、生长量和利用量)—对森林多种价值的需求不可中断•森林的防护作用不可中断•对木材和其它非木质林产品的需求不可中断—只有实现永续利用的企业单位,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财务处理上•业务的执行上产品的销售上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有别于木材永续经营—从社会方面定义目标•强调可持续性及未来世代,更关注森林状况的维持而非森林的产出—整体、综合的科学—多空间规模和时间尺度—仿效自然干扰模式—公众参与合作决策—开展适应性经营3.森林经营原则应包括—永续性:木材均衡收获的永续,木材生产的永续、货币均衡收获的永续、保持生产资本的续—收益性:获得最大利益或利润,具体以收益率或利润率表示—经济性:费用最低;效果最大—生产性:土地生产性(木材生产量)最高—公益性:卫生健康—森林美化:—环境保护: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4.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1)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2)重视社会科学在森林经营中的作用(3)开展适应性经营(4)实现可持续性5.永续性:就是使每年的木材收获量,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能持续地保持均衡。
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科博士

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森林培育学科博士将更加依赖先进的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遥感等,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效率。
跨学科合作
森林培育学科博士需要与其他学科的专家合作,如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等,以解决复 杂的森林管理问题。跨学科合作将更加紧密和必要。
基于位置的森林管理
学科核心课程
03
森林生态学研究
总结词
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内在机制和动态变化
详细描述
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调节机制的科 学。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演变和变化,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 的原理和方法。
森林培育技术实践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习如何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评 估,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变化情况, 掌握相关的调查和评估方法和技术。
森林培育技术改进研究
总结词
通过科研手段,探索森林培育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科研项目,研究森林培育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方法,提高森林生长速度和质量 ,探索新的森林培育技术和模式。
森林经理的经济学基础
总结词
理解森林经理的经济学原理,掌握林业产业的经济分析 和评估方法。
详细描述
森林经理的经济学基础是研究林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 、林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和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的 科学。掌握林业产业的经济分析和评估方法,如成本效 益分析、市场调研等,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森林经理决策 。同时,了解林业产业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动态,有助于 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森林经理计划。
随着人们对森林和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提高,基于位置的森林管理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 趋势。森林培育学科博士需要关注如何将基于位置的管理策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森林经理学

1.一类清查技术标准中,森林群落结构可分为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简单结构。
2.树种结构类型包括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阔叶相对纯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
3.小班调查方法包括样地实测法、目测法、航片估测法、卫片估测法。
4.总体抽样控制精度根据单位性质决定,公益林85%、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80%、商品林90%。
5.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二、名词解释1.二类调查:以国有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
2.林相图:以林场或乡、村为单位,用基本图为底图进行绘制,比例尺与基本图一致。
林相图中的小班注记采用分数式结构,分子为小班号和龄级,分母为地位级和郁闭度,也常用树种、龄组、郁闭度表示。
3.森林分布图:以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用林相图缩小绘制。
比例尺一般为1:50000或1:100000.其绘制方法是将林相图上的小班进行适当综合,图内只反映林班及以上单位的资源状况。
4.森林资源资产:在现有认知和科学水平条件下,进行经营利用能给其产权主体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森林资源。
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指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在评估基准日,对待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6.法证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的森林。
法正林条件有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法正生长量、法正蓄积量。
7.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8.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
9.经营周期:一次收获到另一次收获之间的间隔期。
森 林 经 理 学

森林资源
直接资源: (1)直接资源:林地资源、林木资源、 林中其他植物资源、林中其他原生动物 资源、林中非生物资源等。 间接资源: (2)间接资源:主要指由于森林的存在 而产生的环境、气候、观赏、旅游、森 林文化等资源。
在我国,1994年以后规定郁闭度达到 在我国,1994年以后规定郁闭度达到 ,1994 0.2,天然林面积达0.1 0.1hm 人工林、 0.2,天然林面积达0.1hm2,,人工林、经济 林等达1 以上的为森林。 林等达1亩(0.067 hm2)以上的为森林。
第2章 森林资源
本章主要掌握以下内容: 本章主要掌握以下内容: 什么是森林和森林资源 森林的数量、种类、 森林的数量、种类、分布 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 自然保护区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概述
一、森林的概念 森林——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 的地表生物群落。 它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 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和环境。 属于可再生性资源。是林业的 基础。
3% 16%
1 2 3 4 5
3%
64% 14%
各林种面积比重
四、 林龄结构 龄级——整化的年龄; 龄组——整化的龄级;
五 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1 2 3 4 5 6
资源类型多 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分布不均 森林结构不合理 林地生产力低 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
一 二 三 四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自然保护区的区划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二、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与分布 1 我国森林资源的数量 (1)森林覆被率变化表
森林覆被率变化图 森林覆被率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1 2 3 4 调查次序 5
森林覆被率
森林经理学就业方向

森林经理学就业方向森林经理学是一门涉及森林资源管理、保护、规划和利用的学科,其就业方向广泛而多样。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森林经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
以下是对森林经理学专业就业方向的详细分析:首先,毕业生可以在林业部门、环保部门、自然保护区等政府机构工作。
这些机构通常需要专业的森林经理学人才来协助管理森林资源、制定保护政策、进行生态监测等。
在这些机构工作,毕业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森林经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林业生产、设计、行政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这些单位通常涉及林木种子生产、育苗、造林、营林、森林调查规划及森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可以通过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林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热门领域。
森林经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森林旅游企事业单位工作,负责森林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毕业生具备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知识,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最后,森林经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他们可以在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从事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做出贡献。
同时,他们也可以在教育机构中担任教师,培养更多具备森林经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综上所述,森林经理学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涵盖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旅游行业和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
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森林经理学

课程森林经理学1. 课程简介森林经理学是一门涉及森林资源和环境管理的学科,它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森林经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森林管理的目的、原则和方法,森林资源的分类和特征,以及森林经营的重要性和挑战。
2. 森林管理的目的和原则森林管理的目的是保护、恢复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森林管理的原则是以生态为基础,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尊重自然和人文价值,积极参与社会和谐发展,达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目的。
3. 森林管理的方法森林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规划、保护、经营和监测等。
规划是森林管理的基础,它包括制定森林资源的调查、研究和规划方案,明确森林经营的目标和管理措施,为后续的森林管理提供基础。
保护是森林管理的重点,它包括防火、防灾、防虫、防病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经营是森林管理的核心,它包括合理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监测是森林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它包括对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监测和评估,为制定下一步的森林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4. 森林资源的分类和特征森林资源的分类主要包括天然森林、人工林和林下资源三种。
其中,天然森林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人工林是人工种植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下资源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产生的其他物质和能量资源,包括森林土壤、灌丛和动物等。
森林资源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可更新性和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等特征。
5. 森林经营的重要性和挑战森林经营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可以增加经济收益、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同时,森林资源的保护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负面影响。
森林经营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快速消耗、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全球气候变化和环保政策的不利影响等。
森林经理学

1.一类清查技术标准中,森林群落结构可分为完整结构、较完整结构、简单结构。
2.树种结构类型包括针叶纯林、阔叶纯林、针叶相对纯林、阔叶相对纯林、针叶混交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
3.小班调查方法包括样地实测法、目测法、航片估测法、卫片估测法。
4.总体抽样控制精度根据单位性质决定,公益林85%、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80%、商品林90%。
5.森林经营方案规划期为一个经理期,一般为10年;以工业原料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可以为5年。
二、名词解释1.二类调查:以国有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
2.林相图:以林场或乡、村为单位,用基本图为底图进行绘制,比例尺与基本图一致。
林相图中的小班注记采用分数式结构,分子为小班号和龄级,分母为地位级和郁闭度,也常用树种、龄组、郁闭度表示。
3.森林分布图:以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用林相图缩小绘制。
比例尺一般为1:50000或1:100000.其绘制方法是将林相图上的小班进行适当综合,图内只反映林班及以上单位的资源状况。
4.森林资源资产:在现有认知和科学水平条件下,进行经营利用能给其产权主体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森林资源。
5.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指评估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在评估基准日,对待定目的和条件下的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6.法证林:具备能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的森林。
法正林条件有法正龄级分配、法正林分排列、法正生长量、法正蓄积量。
7.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主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8.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
9.经营周期:一次收获到另一次收获之间的间隔期。
森林经理学

1.森林经理学: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和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总称2.森林经理调查:森林经理的外业调查;即如何对一个庞大的林区进行进行野外调查3.森林:由树木为主体所组成的地表生物群落4.森林永续利用:在社会主义林业条件下,基于扩大再生产的原则,林木培养和森林利用在数量与质量时间与空间上的永续。
其中林木培育是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5.持续林业: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购车危害的林业经营6.森林经营:以某种方式和强度对森林进行经营和利用,使之能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生活力以及现在和将来在地区国家及全球水平上发挥有关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能力7.法正林:具备法正状态的森林既具备能够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的森林8.森林分类经营: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要,按照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将森林五大林种相应的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经营9.检查法:是一种具体的异龄林的经营方法,是通过定期重复调查来检查森林结构、蓄积和生长量的变化,以定期平均生长量调控采伐量的方法10.林班:为了森林清查,计算森林资源和管理森林在林场范围内,把林业用地区划成若干具有固定界线且面积基平衡的永久性的区划基本单位11.林种区:在土地地域上相互连接,其内部经营强度一致,有相同的经营目的并采取同一经营制度和利用制度的所有林分或地段的经营实体12.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的时的状态13:数量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状态14:工艺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达到目的树种的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状态15:防护成熟:当林木或林分的防护效能出现最大值后开始明显下降时称防护成熟16:更新成熟:林分被采伐后能确保天然更新完成的年龄17:自然成熟:林分或树木生长到开始枯萎阶段是的状态也称生理成熟18:森林调查:是对林业用地进行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19:全国森林资源连续调查: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20:小班调查因子:在调查时对各个小班应进行调查记录的因子经营类型:在同一林种区内一些在地域上一般不相连接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基本相同并需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及林学技术计算与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组合的整体21.森林经理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单位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计划森林区划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一般10年进行一次称为一个经理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森林经理学:它是为达到森林经营管理的目的,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原则,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规划、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2.对象: 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3.起源、发展:森林经理学理论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由德国传入俄国、美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化国家。
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经日本、俄国(苏联)和美国传入中国。
如森林经理一词就来自日语。
4.法律地位:《森林法》5.森林经理理论发展:森林永续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森林可持续经营6.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
7.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定义: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经济利益和环境价值,以及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公众参与。
其目的在于保证森林连续有效满足当代人们的物质生产、文化精神生活和无形的利益需求,而且有利于长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森林资源1、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改造)环境,形成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我国要求郁闭度0.2(含0.2)以上天然林面积达0.1公顷,人工林面积达1亩以上。
2、森林资源作用①木材产品与林副产品②经济林产品③生态环境保护④能源⑤旅游、文化⑥生物多样性资源库⑦最大的生物量生产地3、主要的碳储库维护大气成分的平衡森林与森林生态系统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是森林群落与其环境在功能流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结构、功能和自调控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生态系统(Forest Ecosystem)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森林资源:森林能够为人类提供森林产品和服务的集合。
可分为直接和间接资源。
4、林地资源类型: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辅助生产用地。
注意特别参数:其中有林地的面积>0.067hm2,郁闭度>=0.2; 疏林地的面积>0.067hm2,0.1<=郁闭度<=0.192010年世界森林面积40.4亿公顷,世界森林蓄积5272亿m³,森林覆盖率31% 我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3%5、我国森林分布特点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但是地域分布不均衡。
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省区森林资源较多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人工林面积大,但树种结构单一,经营水平不高。
森林质量不高,林地利用率低,扩大森林资源潜力大6、我国森林面临的问题a.总量不足b.分布不均c.质量不高d.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7、世界森林资源发展趋势1)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森林采伐和森林退化将会继续,这种状况的逆转将取决于减少对土地的直接和间接依赖经济结构的转变。
2)亚太地区、欧洲和北美洲的森林将继续增加3)气候变化有可能会加剧森林火灾、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也可能会改变森林生态系统。
4)森林所具有的环境服务功能终将越来越多的得到评估5)森林的游憩用途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6)技术进步,如生物、材料技术的进步,将提高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7)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木材仍是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第三章森林区划1、区划:即地域上的分区划片。
是对地域相同性和差异性的综合分类。
2、森林区划:是针对林业生产的特点,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对整个林区进行地域上的划分,将林区区划为若干个不同单位的工作。
3、林业区划:是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差异性,森林与环境的相关性,林业的基础条件与发展潜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主导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等,对林业地域用地进行逐级划分,明确各级分区单位的林业发展方向、功能定位和生产力布局,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构建布局框架。
4、林业区划主要任务:1)林业生态功能布局2)林业生产力布局3)提出森林经营、保护和治理措施4)分析区域优势和发展潜力5)完善区域林业政策6)明确林业发展的科技需求5、林业区划指标体系三级区划的主要指标为共性指标(生产区位等级、生产力指数、非木材林业资源)和其他指标(地质地貌、土壤、光热、水、植被)6、我国森林区划系统一级区名Ⅰ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限制开发区Ⅱ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优化开发区Ⅲ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发展区Ⅳ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重点开发区Ⅴ南方热带季雨林、雨林限制开发区Ⅵ云贵高原亚热带针叶林优化开发区Ⅶ青藏高原东南部暗针叶林限制开发区Ⅷ蒙宁青森林草原治理区Ⅸ西北荒漠灌草恢复治理区Ⅹ青藏高原高寒植被与湿地重点保护区7、森林区划系统1、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林业局—林场—林班—小班2、国有林场区划系统林场(总场)—分场(营林区、作业区、林区)—林班—小班3、集体林区区划系统县(市、区)—乡(镇)—村(乡镇林场)—林班——小班8、小班区划条件,如何区划每个小班内部的自然特征基本相同,且与相邻小班又有显著的差别。
除了自然特征,还要考虑权属等非自然因素区划小班的主要条件(因素)(1)权属(土地权属分为国有和集体,林木分为国有集体个人和其他(合资、合作,合股,联营))(2)土地类别(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3)林种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特殊用材林),商品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4)林分起源(5)优势树种(组)(6)龄级(组)(7)郁闭度(疏密度)(8)立地类型/林型(9)地位指数级/地位级(10)坡度级(11)出材度等级小班区划方法:航片、卫片、地形图、罗盘仪实测有关具体规定和要求(1)小班面积大小:根据实际情况划分,面积可以不受限制(在林班内)(2)小班编号:一般以林班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由小到大,从林场的西北角起向东南、由上到下依次编号。
(3)小班设置:一般不设现地标志9、生态公益林区划原则地理环境特征与林分主功能一致原则区域生态环境与林分主功能一致原则突出重点、全盘考虑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与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形态相适应原则科学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协调一致与系统性原则第四章森林调查1、森林资源调查(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是对森林资源的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进行观察、测定、统计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
①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森林资源监测:以抽样理论为基础,以一较大区域为总体,设立固定样地,对森林资源定期进行复查(有时对样地进行部分替换)、统计的森林调查技术。
我国5年②森林经理调查(二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单位(如县)为对象,以小班为基本区划单位,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进行规划设计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而对其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结构进行的区划调查。
10年一次③作业设计调查(三类调查)④四是专业调查2、森林调查历史(1)1964-65年,抽样技术引入森林资源调查(规划院,大坪场,华坪局,塔源局),总验证面积1.39万公顷,精都可靠(2)1972全国林业调查工作会议要求,在全国开展森林资源清查。
1973年,部署四五清查,第一次确认分成1、2、3类调查。
四五清查于1976年结束。
(3)1977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在江西试点。
(4)1978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颁发。
(5)1977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建立,26个省,13.7万个样地,本次调查成果称为五五清查成果(6)1982年,决定我国林业调查统一标准,颁发《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7)1983年起,开始复查3、我国森林监测体系森林资源监测: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多次连续的调查或清查。
我国有两个体系,一是国家级检测体系国家森林资源的调查五年进行一次,二是地方监测体系基于二类森林资源调查为十年进行一次。
4、一类调查主要因子1、样地因子(1)地形地貌,(2)土壤,(3)植被,(4)灾害(5)森林生态,(6)经营状态2、样木因子树种,类型,胸径,材积或生物量5、森林调查不能错的因子:树种6、二类调查的目的和作用目的与作用:为调查区域制定和修正经营管理计划提供依据。
检查、分析、评价森林经营管理的效果。
为制定、检查、评价林业政策、方针、法规等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为其修订提供依据为区域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7、形数:树干材积与比较圆柱体体积之比称为形数8、形率:树干上某一位置的直径与比较直径的比值9、标准地:在林分内,按照平均状态的要求所确定的能充分代表林分总体特征平均水平的地块,也称典型样地。
10、样地:在林分内,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设计的实测调查地块。
11、地位指数:立地上特定年龄林分优势木平均高12、生长率p(A)=z(A)/y(A)13、小班调绘:利用准备好的工作底图,按照小班区划的原则和要求,赴现场或室内进行勾绘,填写小班号和注记,为业内设计提供完整的图面资料叫做小班调绘。
14、小班调查:各种林分调查因子落实到每个小班中。
15、什么是总体控制抽样?可以采用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分层抽样方法进行,一般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
(1)活立木蓄积大于800万m3的县级行政单位,在95%的可靠性下,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抽样精度要求达到90%以上;(2)其它县级行政单位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抽样精度要求达到85%以上。
(3)抽样设计与调查样地数近似估计:n = t2*c2/e2(4)当抽样精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要重新计算样地数量,并布设、调查增加的样地,重新计算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和抽样精度,直至抽样精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16常用林业专业调查,用什么方法?(一)生长量(率)调查(二)消耗量调查(三)出材率调查标准地法、标准木法、解析木法、生长表法、固定标准地连续清查等方式。
(四)森林土壤调查(五)立地类型调查路线调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六)苗圃调查*(七)抚育间伐和低产林改造调查*(八)林业经济调查(九)母树林、种子园调查标准地,全面每木调查(十)森林健康调查估算法、实测法、航测调查,全面每木调查,标准地每木调查,调查访问第五章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1.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
2.类型:商品林成熟、公益林成熟、竹林成熟、经济林成熟3.森林采伐方式:①主伐:皆伐,渐伐,择伐②间伐③补充主伐主伐:对成熟林分的采伐利用。
分皆伐、渐伐、择伐。
不同主伐方式,采伐量计算公式不同。
间伐:同龄林未成熟林中定期伐去部分不良林木,促进保留林木生长的一种经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