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三价黑铬资料

三价黑铬资料

一、工艺特点
1、BHCr-2009三价黑铬电镀工艺为全硫酸盐溶液体系,正常状态下无六价铬产生,可防止氯化物体系中氯气析出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BHCr-2009三价黑铬电镀应用在光亮镍层上,可获得一种色泽诱人,均匀光亮的黑色装饰镀层。

三、镀液维护
1、BHCr-2009补加剂A:提供三价铬离子,依据分析值使用。

2、BHCr-2009导电盐:提高镀液电导率和pH值稳定性,浓度由控制溶液的比重来控制,每低0.01个比重值,添加导电盐约13g/L。

3、BHCr-2009开缸剂:提高镀层黑度以及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

通常仅在开缸时使用,平时出现黑度不够、发花或者高端漏镀时按照1~2ml/L添加进行调整。

4、BHCr-2009润湿剂:降低镀液表面张力并提高低电流密度区覆盖能力,维持镀液的表面张力在<40mn/m。

5、BHCr-2009补加剂B:日常维护时维持镀层黑度及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

6、BHCr-2009补加剂C:含量低时,低位无镀层。

注1:BHCr-2009硫酸盐三价黑铬工艺的各种添加剂,在日常维护时,最好采用安培小时计自动添加,千万不可预先混合添加剂然后再加入溶液中。

注2:正常使用时,溶液表面张力会上升,当超过40mn/m时,要求添加润湿剂,通常添加量为0.5~1ml/L。

电镀铬及表面处理

电镀铬及表面处理
弯曲法
将试样弯曲至一定角度,观察镀层是否有裂纹或脱落现象。
热震法
将试样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观察镀层是否开裂或脱落。
04 常见缺陷分析及预防措施
针孔、麻点等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生原因 基体表面不洁净,存在油污、氧化物等杂质。 电解液成分不纯或浓度过高。
针孔、麻点等缺陷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极高,电镀铬及表面处理技 术可用于提高航空航天器零部件的耐高温、耐氧化等性能 。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对材料生物相容性、耐腐蚀性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电镀铬及表面处理技术可用于改善医疗器械的表面性能 和生物相容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色泽均匀性
观察镀层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无明显的色差或色 斑。
镀层缺陷
检查有无气泡、针孔、起皮、脱落等缺陷。
厚度测量与均匀性评估
厚度测量
使用测厚仪在镀层不同位置进行 多点测量,计算平均厚度和厚度 偏差。
均匀性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厚度数据, 评估镀层的均匀性。
结合力测试方法
划痕法
使用划痕试验机在镀层表面划出一定长度的划痕,观察镀层是否 起皮或脱落。
工艺流程简介
01
02
03
前处理
包括除油、除锈、活化等 步骤,以保证镀层与基体 的良好结合。
电镀
将经过前处理的工件浸入 镀液中,通以直流电,使 铬层在工件表面沉积。
后处理
包括清洗、烘干、钝化等 步骤,以提高镀层的耐腐 蚀性和装饰性。
镀液成分与性能
镀液主要成分
铬酐、硫酸、三价铬盐等。
镀液性能
稳定性、分散能力、覆盖能力、电流效率等。

电镀三价黑铬工艺流程

电镀三价黑铬工艺流程

电镀三价黑铬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电镀三价黑铬工艺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进行电镀三价黑铬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价铬电镀工艺(5-31)

三价铬电镀工艺(5-31)

金屬鐵含量
• 標準範圍為50 ~ 100 ppm。
• 1毫升/升TC Corrector修正劑可增加33 ppm鐵。
0 ppm =>高電位區明顯漏鍍。 < 50 ppm => 高、低電位區的電鍍速度較慢。 > 150 ppm => 鍍層色澤較暗。 > 500 ppm => 中電位區有棕色的絨毛狀條絞。
入。 含量太低 => 鍍液導電性欠佳, 深鍍能力降低及出現黑影。 含量太高 => 容易產生結晶,封閉打氣管和陽極。
TC Adjuster 調整劑
• 適用於補充由於電鍍而消耗的鉻。 • 電鍍消耗量為454克/千安培小時。 • 每工作八小時,須補充TC Adjuster調整劑一次。 • 10克/升TC Adjuster調整劑可增加1.5克/升鉻含量。
因此,三價鉻將全面取締六價鉻!!!
三價鉻電鍍工藝 – 硫酸型及氯化物型的比較
硫酸型
氯化物型
陽極較昂貴及容易損壞
較便宜的石墨陽極
採用化學品及電解方法除去金屬雜 採用樹脂吸附除去金屬雜質,不需
質,需停產處理
停產處理。
開缸及生產成本較昂貴
開缸及生產成本較便宜
控制較困難
控制較容易
除金屬雜質方法:化學沉澱法,低 除金屬雜質方法:化學沉澱法,低
TC Regulator 調和劑
• 作用是使鍍層光亮,和降低鍍液的表面張力。
• 電鍍消耗量為25 ~ 50亳升/千安培小時。
含量偏低 => 鍍層起黑色漬,沉積速度下降。 含量偏高 =>不會有壞影響,但含量 >10亳升/升時,鍍層灰暗、起
白點及鍍液的深度能力下降。
• 可用表面張力計(Stalagmometer)分析TC Regulator調和劑的含量 。

3-表面处理性能标准

3-表面处理性能标准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表面处理的功能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中的本标准涉及到的电镀、喷漆、PVD及杂色处理、丝印等表面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955-200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GB 6461-2002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等效 ISO4540-80)GB 6462-2005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T 10125-2012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ASME A112.18.1-2012 水暖配件EN248:2002 镍、铬电镀通用技术规范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3各表面处理的性能要求零件料号中后三位代表表面处理的方式,各表面处理的性能要求如下:注1:公司目前主要为CF:AASS 24H 10级;CP1:CASS 4H 9级注2:表1为公司常规标准,若客户提供表面性能标准,依客户标准或《零件检验规范》执行;注3:PVD 表面处理的盐雾测试最低要求CASS 4H,若有客户要求按客户要求(在物料描述或零件检验中体现)。

4 技术要求4.1 尺寸电镀件的各重要尺寸及螺牙必须符合零件检验规范的尺寸和实配的要求。

4.2镀层厚度4.2.1 塑胶电镀件镀层厚度:4.2.2金属电镀件镀层厚度4.3 耐腐蚀性标准4.4 结合力测试标准:客户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要求为准。

对于批量来料,按4.4.2测试标准进行测试, 4.4.1塑胶件结合力测试标准(冷热冲击试验) :(实验测试)4.4.2塑胶件结合力测试标准(百格测试):(进料检验抽测)表64.4.3 金属件结合力测试标准:(实验测试)4.5 耐酒精测试:(进料检验抽测)表84.6 落砂磨损实验:(实验室测试)5 检验规则5.1 产品须经进料检验部门按本标准检验合格后,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后方可入库。

(整理)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

(整理)零部件镀铬技术条件

编制:校对:标准检查:审定:批准:受控标识:镀铬技术条件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主要零部件镀铬前后的质量要求,电镀后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1.2 本标准适用于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电动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防护装饰性镀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1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2.2 GB/T 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2.3 GB/T 4956-2003 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2.4 GB/T 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电沉积层和化学层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2.5 GB/T 6461-2002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样的评级2.6 GB/T 10125-19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2.7 GB/T 13911-1992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3. 电镀件外观类别及镀层体系表示方法3.1 电镀件外观类别A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十分容易看见,装饰价值很高的部位。

包括:方向把管、后货架、保险杠、前照灯、转向灯、后视镜、仪表、装饰件、减震器、刹把等零部件主视面。

B类对成车自然观察容易看见,装饰价值较a级稍低的部位。

包括:标牌、平叉护板装饰件等零部件。

C类对成车自然观察不容易看见,装饰价值低或无装饰价值的零部件。

3.2 镀层体系分类及表示方法3.2.1常用镀层的种类及简化表示的含义见表1。

表13.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 金属零件电镀前的质量要求3.1.1 有配合公差要求的零件,应留有适当的加工余量。

3.1.2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经电镀前处理和进行抛磨都无法除去的缺陷,如明显的凹坑,难以抛磨掉的腐蚀点,砂轮打磨伤痕及模具拉伤痕迹等。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目录1 范围 (2)2 标准性引用文件 (2)3 技术要求 (2)3.1 使用条件 (2)3.2 选择原则 (2)3.3 锌电镀层 (3)3.4 铜电镀层 (3)3.5 镍镀层 (3)3.6 铬镀层 (4)3.7 锡镀层 (4)3.8 银镀层 (4)4 覆盖层厚度标识方法 (4)4.1 覆盖层组成部分 (4)4.2 紧固件镀层厚度 (7)5 外表质量及镀层检验 (7)5.1 外表质量 (7)5.2 湿热试验 (8)5.3 盐雾试验 (8)5.4 覆层 (8)6 运输及贮存 (8)6.1 运输 (8)6.2 贮存 (8)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产品零〔部〕件金属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以下简称覆盖层〕的使用条件分类、选用原则、厚度及标识方法、外表质量和镀层检验、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零〔部〕件〔金属和非金属制件〕的电镀和化学处理。

本标准在图样、技术文件中引用时,其标注方法为:电镀层和化学处理按Q/JC J129。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2006 产品几何技术标准〔GPS〕技术产品文件中外表结构的表示法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 9798—2005 金属覆盖层镍电沉积层GB/T 9799—2011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锌电镀层GB/T 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GB/T 12600—2005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GB/T 13346—2012 金属及其它无机覆盖层钢铁上经过处理的镉电镀GB/T 13911—2008 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标识方法GB/T 17461—1998 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ISO 4521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3 技术要求3.1 使用条件覆盖层使用条件,按气候环境变化的程度分为三类。

环保型三价黑铬电镀工艺

环保型三价黑铬电镀工艺

三价黑铬电镀添加剂哪家好?传统六价铬电镀工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构成日趋严重的威胁。

相对于六价铬电镀工艺而言,三价铬电镀工艺的体系更复杂,对杂质的敏感性更高,对添加剂的质量要求也更高。

汇利龙科技从2006年起即开始着手三价铬电镀工艺的研发工作,2008年就开发出了第一代的三价铬电镀添加剂,是目前国内研发最早,工艺最先进、最成熟的三价铬电镀添加剂供应商。

➢Unimirror BTVC II 镜牌三价黑铬电镀工艺的设备要求镀槽:PP,PVC,或内衬PVC或玻璃钢的钢铁槽阳极:采用TVC专用阳极及钛钩温度控制:使用钛素材的电热笔、蛇形冷却管过滤:采用高密度炭芯连续过滤,二次循环每小时整流器:要求配置安培小时计,整流器容量不低于12V阴、阳极导电排使用树脂包覆铜材料➢Unimirror BTVC II镜牌三价黑铬电镀工艺的镀液成份及操作条件➢Unimirror BTVC II镜牌三价黑铬电镀工艺的开缸方法1.洗净镀缸,注入60%体积的纯水,加热至60 ︒C。

2.开启空气搅拌,缓慢加入310克/升的BTVC II-BC 复合盐,搅拌至完全溶解。

注意:加入BTVC II -BC复合盐后,镀液温度会急剧下降,必须维持加入以防温度下降导致溶解不彻底。

再加入180克/升的BTVC II -CC铬盐,搅拌至完全溶解。

3.注入纯水使液面之规定体积的85%,同时调整镀液温度至50 ︒C,检查BTVC II -BC复合盐及BTVC II -CC铬盐是否已溶解完全,否则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

4.使镀液温度恒定在50 ︒C,保持搅拌,加入70ml/L的BTVC II-CAT稳定剂,混合均匀,恒温搅拌至少3小时。

5.安装并检查阳极,紧固所有螺丝。

将所有裸露之铜阳极表面用PVC胶带纸包覆好。

6.边搅拌边加入8ml/L的BTVC II -MS与20ml/L的BTVC II -EXT。

7.边搅拌边加入70ml/L的BTVC II -BLA。

镀铬知识简介及镀铬分类、镀铬层厚度、硬度控制方法

镀铬知识简介及镀铬分类、镀铬层厚度、硬度控制方法

镀铬知识简介及镀铬分类、镀铬层厚度、硬度控制方法一镀铬简介镀铬属于发展较晚的工艺,早在1854年就有人从三价格槽液中镀得金属铬,1856年又发明从三价格槽液中镀铬的工艺,但是直到本世纪20年代,镀铬工艺才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镀铬工艺传到我国比较晚,有关镀铬知识的介绍和应用的记载大都是在30年代初期。

我国对金属铬元素的介绍和命名直到19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行。

二镀铬的一般特性(一)镀铬特点1.镀铬用含氧酸做主盐,铬和氧亲和力强,电析困难,电流效率低;2.铬为变价金属,又有含氧酸根,故阴极还原过程很复杂;3.镀铬虽然极化值很大,但极化度很小,故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很差,往往要采用辅助阳极和保护阴极;4.镀铬需用大电流密度,而电流效率很低,大量析出氢气,导致镀液欧姆电压降大,故镀铬的电压要比较高;5.镀铬不能用铬阳极,通常采用纯铅、铅锡合金、铅锑合金等不溶性阳极。

(二)镀铬过程的特异现象镀铬与其它金属电沉积相比,有如下特异现象:(1)随主盐铬酐浓度升高而电流效率下降;(2)随电流密度升高而电流效率提高;(3)随镀液温度提高而电流效率降低;(4)随镀液搅拌加强而电流效率降低,甚至不能镀铬。

上述特异现象均与镀铬阴极还原的特殊性有关。

三镀铬层的种类和标记(一)防护—装饰性镀铬防护—装饰性镀铬,俗称装饰铬。

它具有防腐蚀和外观装饰的双重作用。

为达此目的在锌基或钢铁基体上必须先镀足够厚度的中间层,然后在光亮的中间镀层上镀以~μm的薄层铬。

例如钢基上镀铜、镍层再镀铬、低锡青铜上镀铬、多层镍上镀铬、镍铁合金镀层上镀铬等等。

在现代电镀中,在多层镍上镀取微孔或微裂纹铬是降低镀层总厚度,又可获得高耐蚀性的防护—装饰体系,是电镀工艺发展的方向。

在黄铜上喷砂处理或在缎面镍上镀铬,可获得无光的缎面铬,是用作消光的防护—装饰镀铬。

装饰性镀铬是镀铬工艺中应用最多的。

装饰镀铬的特点是:(1)要求镀层光亮;(2)镀液的覆盖能力要好,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覆盖上铬;(3)镀层厚度薄,通常在~μm之间,国内多用μm。

TVC-白色三价铬电镀工艺

TVC-白色三价铬电镀工艺

本产品是新一代环保三价铬产品,工艺超稳定、操作简单、维护方便、镀层色泽均匀美观具有强烈金属感,优良的覆盖能力和均镀能力,非常适合各类塑胶、五金、装饰物品等的电镀。

1.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原料及操作条件范围最佳TVC—BC开缸盐 275—325g/L 300g/LTVC—CC铬盐125—175g/L 150g/LTVC—CAT稳定剂 55—75ml/L 65ml/LTVC—MS湿润剂 2—4ml/L 4ml/LTVC—EXT络合剂 1—3ml/L 3ml/L 三价铬 20—24g/L 22g/LPH 2.5—2.7 2.6 温度 28—35℃ 32℃比重24—26 25阴极电流密度 10—30A/dm2 15A/dm 阳极电流密度 3.5—5.5A/dm 22 4.5A/dm阳极材料 TVC三价铬专用阳极2过滤连续过滤搅拌中等程度机械式或空气搅拌加热采用纯钛加热管2.设备要求:a) 镀槽:PVC、PP、ABS、聚乙烯衬槽。

b) 阳极:采用TVC专用阳极及钛钩。

c) 温度控制:采用钛加热管及钛冷却管装置。

d) 整流器:要求配置安培小时积累计。

TVC-白色三价铬电镀工艺e) 自动添加器。

f) 阴、阳极导电排使用钛包铜材料。

3.原料的功能及控制:a) TVC—BC开缸盐:用于开缸和槽液补充,提供导电盐,可以通过对镀液的比重来控制TVC—BC开缸盐含量,镀液比重最佳值是25,每提高1个单位需加30g/L TVC—BC开缸盐,浓度过高会引起镀液结晶,浓度太低会影响镀液导电性能。

b) TVC—CC铬盐:用于补充镀液中电镀所消耗的铬离子,补充量为400—600g/1000安培小时,或根据分析补充。

c) TVC—CAT稳定剂:作用是与三价铬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浓度过高会影响走位,浓度过低易出现黑色条纹镀层,消耗量2000—2500ml/1000安培小时。

d) TVC—MS湿润剂:是一种防雾剂,能提高走位,浓度过少会出现黑色镀层,过量一般无影响,消耗量60—80ml/1000安培小时。

汽车产品 零部件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汽车产品  零部件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三层
底层(s)
>8
中间层(高硫)(b)

<0.005 >0.15
≥60 —
≥50 10
面层(b)

>0.04 和<0.15
≤40
≤40
1) 伸长率的试验方法按GB/T 9798—1997 的附录B。 2) 规定镍层的含硫量(质量百分比)是为了说明所用镀镍溶液的种类。还没有简单的测量镍层含硫量的方法, 但 是按GB/T 9798—1997 的附录D规定的任何一种方法,采用专门制备的试样,可予精确测量。 3) 按GB/T 6462 的规定,制备镀层的横断面、抛光和浸蚀后,用显微镜测定和鉴别多层镍之间的厚度比和种类。
镀覆层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μm。厚度数字标在镀覆层名称之后,该数值为镀覆层厚度 范围的下限,必要时,可以标注镀层厚度范围。 5.1.5 镀覆层特征
镀覆层特征表示符号见表 1。
2
Q/FT B019—2006
表 1 镀覆层特征表示符号
特征名称 光亮 半光亮
符号 b s
特征名称 暗 缎面
符号 m st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所采用的定义见 Q/FT B018—2006 的 3.1~3.3。
4 电镀前零部件质量的规定
1
Q/FT B019—2006
零部件电镀前的质量应符合 Q/FT B018—2006 中第 4 章的有关规定。
5 镀铬层
5.1 零部件镀铬层的表示方法 零部件镀铬层按图 1 顺序组成一组符号表示。 □/□·□□□·□ 后处理 镀覆层特征 镀覆层厚度 镀覆层名称 镀覆层方法 基体材料 图 1 零部件镀铬层的表示方法
注: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所规定的镀层的最小厚度要求只适用于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的主要表面部分。

锌合金三价铬电镀流程

锌合金三价铬电镀流程

锌合金三价铬电镀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trivalent chromium electroplating on zinc alloy involves several steps. Here i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each step:1. Surface preparation: The firs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surface of the zinc alloy substrate. This involves cleaning the surface to remove any dirt, grease, or oxide layers. It can be done by using a degreasing agent, followed by an acid pickling solution to remove any oxide layers.2. Activation: After the surface preparation, the substrate needs to be activated to enhance adhesion. This is usually done by using an activation solution, which contains a mixture of chemicals tha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thin layer of active metal ions on the surface.3. Electroplating bath preparation: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electroplating bath. This bath contains a solution of trivalent chromium salts, along with other additives that help 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plating properties. The bath is usually prepared by dissolving the trivalent chromium salts in water and adjusting the pH and temperature to the desired levels.4. Electroplating: Once the bath is prepared, the substrate is immersed in the bath and connected to the cathode of a power supply. A separate anode, usually made of pure chromium, is also immersed in the bath and connected to the anode of the power supply. When the power supply is turned on, a direct current is passed through the bath, causing the trivalent chromium ions to be reduced and deposited onto the substrate surface.5. Post-treatment: After the electroplating process, the plated zinc alloy is usually subjected to post-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coating's properties. This can include rinsing the plated parts to remove any residual chemicals, followed by a drying process. Additionaltreatments such as sealing or passivation may also be applied to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mprove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ating.中文回答:锌合金三价铬电镀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锌合金基材进行表面处理。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一、与六价铬镀铬工艺相比,三价铬镀液污染比较少,其毒性仅为六价铬的1%,电镀时不产生有害的铬酸雾,且镀液浓度低,污水处理简单,只要将废水ph调到8以上,即沉淀出cr(oh)3;二、从理论上讲,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三价铬电沉积速度可达到六价铬的2倍,且其镀液分散能力、覆盖能力比铬酸镀液好,光亮电流密度范围比较宽,适合于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镀铬;三、三价铬的电流效率比六价铬镀铬要高,可达到25%;四、三价铬工艺可在锌、锌压铸件或钛上直接镀铬,也可进行滚镀铬;五、三价铬镀液可在常温工作,节约能源;六、三价铬镀层为不能已连续微裂纹铬,耐蚀性低于铬酸镀铬,硬度不高于铬酸镀铬层;七、电流密度范围阔,为015~100a/dm2;八、不受电流中断的影响。

但是,三价铬镀铬工艺存在下述问题:(1)目前已在生产中赢得应用领域的三价铬镀铬层厚度无法少于3μm,就可以用作装饰镀铬,无法用作软铬或其它功能镀层;(2)镀层发乌光,没有铬酸镀层的微蓝色;(3)由于铬就是多价态,在生产过程中镀液中的cr(ⅲ)难被水解成cr(ⅵ),毒害镀液,三价铬镀液稳定性尚需提升;(4)三价铬镀液对杂质比较敏感,管理维护比较严格;(5)生产成本比较高;(6)阳极材料的挑选就是确保镀液平衡的关键,必须采用特种钛阳极。

六价铬不是环保铬,有毒;欧盟rohs(restrictionofuseofhazardoussubstances)法令规定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主要热萦校航u、禁汞、禁k、禁六rt、禁溴耐燃剂。

六价铬是不环保的,但它在电镀中的作用比三价铬要好的多,增加附着力,在钝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镍钴铁镀层(代软铬,装饰铬)电沉积镍钴铁系列合金或纳米晶合金镀是一种电沉积代替电镀硬铬的技术,以硫酸亚铁、硫酸镍、硫酸钴、硬化剂为主要原料,电沉积出来镍钴铁系列非晶合金或纳米合金镀层。

本技术主要就是通过采用镍钴铁合金非晶态镀层替代铬镀层,消解了六价铬污染问题。

电镀铬工艺学

电镀铬工艺学

电镀铬工艺学1 电镀铬概述镀铬在电镀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被列为三大镀种之一。

电镀铬属于单金属电镀,与其它单金属电镀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是,它又有一些其它单金属电镀所没有的特点,故镀铬是电镀单金属中较为特殊的镀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传统镀铬的基础上,相继进展了微裂纹与微孔铬、乳白铬、松孔镀铬、镀黑铬、低浓度镀铬、稀土镀铬、高效率镀硬铬及三价铬镀铬等新工艺,使镀铬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1.镀铬层的性质铬(Cr)是一种略带蓝的银白色金属,相对原子质量51.994,密度 6.98/cm3~7.219/cm3,熔点1875℃~1920 ℃,标准电极电位φ0Cr3+/Cr=-0.74Vφ0Cr3+/Cr2+=-0.41Vφ0Cr2O72-/Cr2+ =1.33V铬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但由于它在空气中极易钝化,其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钝化膜,从而显示了贵金属性质镀铬层具有很高的硬度,根据镀铬液成分及操作条件的不一致,其硬度可在很大范围(HV400~1200)内调整。

加热温度在500℃下列,对镀铬层的硬度没有明显影响。

铬镀层的摩擦系数低,特别是干摩擦系数在所有金属中是最低的,因此,铬镀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铬镀层在通常大气条件下能长久地保持其原有的光泽而不变色,只有当温度在400 ℃~500℃时,才开始在表面呈现氧化色。

铬镀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固性,碱、硫化物、硝酸与大多数有机酸对其均不发生作用,但能溶于氢卤酸(如盐酸)与热的硫酸中。

在可见光范围内,铬的反射能力约为65%介于银(88%)与镍(55%)之间,因铬不易变色,使用时能长久地保持其反射能力而优于银与镍。

2 镀铬层的分类及应用镀铬可按其工艺及溶液不一致来分类,所得到的铬层可应用于不一致的场合。

(1) 防护装饰性镀铬利用铬镀层的钝化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固性与反射能力,铬层与铜、镍及铜锡合金等构成防护装饰性体系,广泛用于汽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仪器仪表、日用五金等零部件,既保持产品表面的光亮与美观,又达到防护目的。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什么是白铬电镀?白铬电镀是使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白铬,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在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

传统的六价白铬电镀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白铬电镀技术是使用六价铬酸钾溶液进行电镀,存在环境问题和健康隐患。

六价铬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容易对工人和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同时,由于六价白铬的电镀液温度较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三价白铬电镀的优点为了解决传统白铬电镀存在的环境问题和健康隐患,近年来,三价白铬电镀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六价白铬电镀相比,三价白铬电镀具有以下优点:1.环保。

三价白铬电镀液不含六价铬,对环境没有污染。

2.安全。

三价白铬电镀液温度较低,操作更加安全,不存在爆炸和火灾的危险。

3.成本低。

与六价白铬电镀相比,三价白铬电镀的成本更低。

4.耐腐蚀性好。

三价白铬电镀的耐腐蚀性优于六价白铬电镀,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更长。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的应用目前,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在汽车、航空、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以汽车制造为例,简单介绍其应用。

汽车零部件的三价白铬电镀汽车的零部件,在耐磨性、防腐蚀和美观性方面都需要高标准的要求。

三价白铬电镀技术可以为汽车零部件提供多重保护功能,使其更加耐用和美观。

例如,车身上的一些零部件如车壳、门把手等可以采用三价白铬电镀,使其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仍然可以保持如新的外观。

汽车轮毂的三价白铬电镀汽车轮毂的表面很容易被腐蚀和磨损,传统的铬电镀技术在保护轮毂表面方面存在不足。

而采用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轮毂表面的耐磨性,防止腐蚀和氧化。

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的推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

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和市场推广,让更多的用户认识到这项技术的优点和价值。

结论环保三价白铬系列电镀工艺具有环保、安全、成本低、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Q/EQY
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首次制定了《电镀锌层技术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EQY-3-95《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第8.4节“镀铬层”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工艺材料标准化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

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铁基体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的方法获得的铬层。

本标准涉及的电镀铬层限定为耐磨用途的镀层,俗称“硬铬”。

本标准不涉及装饰性电镀中的铬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总成电镀铬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5934—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
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11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3术语
3.1工作面
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图纸上指定镀铬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

3.2厚度
镀层厚度是指在工件的工作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4镀覆层的表示方法
4.1通用镀覆表示方法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覆层特征·后处理
对于电镀铬可以是:
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
4.2后处理表示法
AO表示松孔处理;Q表示除氢处理(允许在图纸上用文字说明替代符号Q)。

4.3铁基体上电镀铬表示方法
例∶EP·Cr150Q
其中EP表示电镀;Cr表示铬;150表示镀层厚度为150μm(最终尺寸);Q表示除氢处理;以上均省略了铁基体的表示符号“Fe”及隔离符号“/”。

Q/EQY—426—2003
5电镀铬层在产品图纸上的标注
零(部)件所需的电镀铬层应作为"技术要求"在产品图纸上或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

产品图中电镀铬层的标注方法一般是标注电镀铬层的标记及其标准号,如:
EP ·Cr 20Q/EQY-426-2003
产品图上所标的零件尺寸,除螺纹外,均指镀前加工尺寸,如指包括镀层在内,必须注明;螺纹尺寸均指镀后(成品)尺寸。

产品图上所标的粗糙度均指镀前的机械加工粗糙度,如指镀后的粗糙度,必须注明。

6镀前零件的质量要求
6.1待镀零件应无难于去除的油污、油漆、金属屑、严重锈蚀和氧化皮等。

6.2待镀零件应无毛刺、裂纹、磕碰伤、机械变形或其它机械损伤。

6.3待镀零件不允许严重脱碳,不允许带有高温烧结的污垢和锈蚀。

但允许有轻微的氧化色。

6.4焊接件应无多余的焊料和焊渣,焊缝应经喷砂或其它方法清理。

6.5带有复杂内腔的焊接件、铸件或液压成形件,应在不影响使用的部位留有便于液、气排出的工艺孔。

6.6不经机加工的铸件、锻件,其主要表面应进行喷丸或喷砂处理。

喷后不应有残留的砂粒或未除尽的氧化皮和涂料烧结物。

6.7经磨削加工的或探伤检查的零件应无剩磁、磁粉及荧光粉等。

6.8凡设计规定有配合要求的零部件,应留有镀覆层厚度的工艺尺寸。

6.9凡是金属和橡胶、金属和塑料、冷轧钢和未经清理的热轧钢、精加工件和毛坯件、铆焊件及其他特殊组件需要镀覆时,以本标准为依据,制定双方同意的技术验收规范。

6.10表面粗糙度Ra<1.6μm 的零件,主要表面不允许有锈迹。

7电镀铬层的质量要求
7.1电镀铬层的使用条件及镀层参数表1
注1:表中的镀层厚度不包括磨削量。

注2:若镀层有其它技术要求(如铬层微裂纹数量、粗糙度等),可在图纸上标注。

注3:除氢处理(又称去氢处理)应在镀铬后立刻进行,滞后时间不得超过4h。

除氢时将零件置于200℃±20℃的保
温箱中,保温2h以上。

标记基体金属镀层厚度
(μm )
镀层硬度(HV)使用条件EP·Cr150钢,合金铸铁150
≥800要求较高的耐磨零件(如活塞环)EP·Cr120120
EP·Cr100100
EP·Cr6060
EP·Cr1313
一般耐磨件(如减震器连杆)EP·Cr1010
EP·Cr66进排气阀杆
Q/EQY—426—2003 7.2镀铬层耐蚀性
此类镀铬层无耐腐蚀要求。

8镀铬层质量检验
8.1外观检验
8.1.1允许的缺陷
在非工作面上出现的轻微缺陷,该缺陷不得影响工作面。

8.1.2不允许的缺陷
工作面镀层起泡、剥落、麻点、局部凹陷、肉眼可见裂纹、粗糙度不合格等。

8.2镀层厚度检查
可以按照GB4956-85,采用磁性法测量镀层厚度。

也可使用千分尺(当镀层厚度≤20μm时用微米千分尺)测量镀前镀后镀件尺寸变化来计算镀层厚度。

当图纸上已经规定了零件镀前、镀后尺寸时,则按照图纸规定执行。

对复杂零件或有争议的零件使用横断面显微镜测量方法(执行GB6462—86)。

8.3镀层硬度检查
镀层硬度按照GB5934—86提出的方法进行检查。

检查时镀层硬度应该在横截面进行。

当镀层厚度≤20μm时,因测量方法的限制,硬度可以不检查。

8.4镀层附着力(结合力)检查
未专门制订检测方法的工件镀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参照GB5270-98进行,根据情况可以采用钢球摩擦抛光、凿子、弯曲和缠绕、磨、锯、热震、杯突等方法。

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多种方法相互应证。

试验后,镀层与基体不应分离。

活塞环镀铬层的附着强度的测定方法参考附录A。

8.5镀层孔隙或裂纹的测量法
采用贴滤纸法或目测法,参照GB11379-89附录D执行。

图纸上未标注该要求则不进行此项检查。

附录A
活塞环镀铬层的附着强度的测定方法
将镀铬后未经加工的矩形环放在测定仪的平台上,用直径为40mm,质量为1Kg的钢锤从150mm高度自由落下,钢锤头部直径10mm的端面的中心应击中镀层与基体的结合面,然后用肉眼检验铬层与基体是否分离。

铸铁环也允许将环折断后,用肉眼检验铬层与基体是否分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