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光的全反射教案

合集下载

光的全反射说课教案

光的全反射说课教案

光的全反射应用—海市蜃楼光的全反射烟台机械工程学校郭林山光的全反射(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3.德育目标: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三、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四、教学方法:本节课我所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等突破重难点. (二)温故知新对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我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法,增强师生双边活动的效果。

1. 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3.折射率:(三)引入新课利用一个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知识探究--讲授新课首先让学生认识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为下面的内容设下铺垫。

一: 1.光疏介质 2.光密介质;3. 让学生指出以上两个图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二:全反射接着教师做全反射的实验,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主要让学生观察实验:光从玻璃射到空气,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增大入射角,又会发生什么现象?着重观察: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和光线的亮暗比较.观察现象后回答问题。

接着得出全反射定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临界角C接着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解析课前提出的问题,达到前后呼应的效果。

三:学以致用(1)现象解释:露珠为什么这么亮?(2)现象解释:沙漠海市蜃楼现象的原因?(五)实例应用利用实例教学使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对激励学生学好物理尤其重要。

光的全反射中班科学教案

光的全反射中班科学教案

光的全反射中班科学教案教案概述:这是一节中班科学教案,主题是“光的全反射”。

通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探索光的全反射现象,并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来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原理,认识光的相关性质;2. 探索光的全反射现象;3. 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4.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一块透明玻璃板;2. 一根小棒;3. 水;4. 白纸;5. 彩色马克笔;6. 实验用具:纸杯、刀子、水。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关光的知识。

你们知道光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思考光的特性,并提出问题:“光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怎样传播?”3.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光的特性,例如: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传播并照亮物体。

步骤二:探索光的全反射1.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块透明玻璃板:“你们看,这是一块透明的板,里面装满了水。

你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像吗?”2.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然后解释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现在我们进行一次实验来观察光的传播和折射。

”3. 分发小组实验材料:每个小组分发一张纸杯、一把刀子和一些水。

4.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示,用刀子在纸杯底部切一个小洞。

5. 学生们将纸杯放在水中,并观察水面上方的光线传播情况。

6. 学生们进行讨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水中的光源?”7.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释光的全反射现象,并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角大于折射角时,光会发生全反射。

步骤三: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1. 老师向学生提供白纸和彩色马克笔。

2.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白纸上画出一条曲线。

3. 学生们再次将纸杯放入水中,并用玻璃板挡住纸杯的底部。

4. 引导学生观察纸杯中彩色曲线的变化。

5. 学生们回答问题:“为什么水中的彩色曲线会变得扭曲?”6. 老师解释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现象,并帮助学生理解水的折射率比空气高,导致光线反射的角度变大,引起彩色曲线扭曲的现象。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第13章《光》2光的折射 全反射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第13章《光》2光的折射 全反射

13.2 光的折射、全反射知识目标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γ,折射率总大于1.即n>1.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n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λ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

...和折射角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例1】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i表示入射角,则() A.无论入射角i有多大,折射角r都不会超过450B.欲使折射角r=300,应以i=450的角度入射C.当入射角i=arctan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互相垂直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解析:针对A:因为入射角最大值i max=900,由折射定律sini/sinγ=n,0,故A正确.sinγ=sini/n=sin900/=/2 所以γ针对B:由sini/sinγ=n知,当r=300时sini=sinγn=×sin300=/2 所以,I=450,即选项B正确针对c:当入射角i=arctan 时,有sini/cosi=,由折射定律有sini/sinγ=n=所以cosi=sinγ,则i+r=900所以在图中,OB⊥OC.故选项C也正确.答案:ABC【例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直径和高度相等,当在S处沿容器边缘的A点方向观察空筒时,刚好看到筒底圆周上的B点.保持观察点位置不变,将筒中注满某种液体,可看到筒底的中心点,试求这种未知液体的折射率是多大?解析:筒内未装液体时,S点的眼睛能看到B点以上部分,注满液体后,由O点发出的光线经液面折射后刚好进入眼睛,根据折射定律知:n=sini/sinγ=/2=1.58 即这种未知液体的折射率n=1.58.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C=1/n=v/c 【例3】潜水员在折射率为的透明的海水下hm深处,向上观察水面,能看到的天穹和周围的景物都出现在水面上的一个圆形面积为S的区域内,关于圆面积S和深度h的关系正确的是( C )A、S与水深h成正比B、S与水深h成反比C、S与水深h的平方成正比D、S与水深h的平方成反比【例4】完全透明的水中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的透光平面,如果透光圆面的半径匀速增大,则光源正在( D )A、加速上升B、加速下沉C、匀速上升D、匀速下沉四、棱镜与光的色散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4 13.2光的全反射 教案(4)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4 13.2光的全反射 教案(4)

《光的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能判断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全反射,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习探究科学的方法——比较法;通过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全反射实验的探究过程,感受实验探究的乐趣;通过互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全反射现象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全反射现象;难点是临界角概念和全反射条件。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练、探究相结合四、教具:光学演示仪(由激光发生器、带量角度的竖直面板、半圆形玻璃砖等组合)五、主要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多媒体PPT课件图片展示(1)海边的海市蜃楼(2)沙漠里面的海市蜃楼(3)公路上的海市蜃楼这些现象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光的全反射的现象,那么怎样才能产生全反射现象呢?针对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以折射率的大小定义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2)、新课教学1、对于两种介质来说,我们把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强调: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是相对的从上表可以看出,空气折射率 其它介质的折射率,所以空气相对于表中其它介质来说是 介质。

2、实验探究:实验:一束激光从空气沿半径方向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圆面(如图所示)。

教师通过PPT 课件讲解并强调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入射点不在园表面,而在直线边界的圆心O ②用一张白纸,上面画好一条直线作为界面,并做好法线(虚线表示),其相交点与玻璃砖的圆心O 重合③激光笔开启的时候请大家注意不能当玩具,不要把激光束射入眼睛调整入射光的角度,在实验中观察入射光,反射光,折射光的变化情况,并 回答以下问题。

3、实验问答:(1)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如何变化?折射角与入射角比较,哪个大?谁先达到90°?答: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在增大,①光从玻璃→空气,折射角>入射角;②光从玻璃→空气,折射角比入射角首先达到900。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全反射的概念及原理;2. 掌握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方法;3. 了解全反射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光路板、信号发生器、导线、示波器、三棱镜、简易自制全反射实验装置等。

教学资料:PPT、教学视频、实验指导书。

三、教学流程:1. 引入新课引入光的全反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现象说明:给学生一个悬挂在空中,一根直的铁丝,利用一盏灯,灯光经过一定角度照在铁丝上,当改变灯的角度时,发现铁丝上呈现的光线长度不同,此时我们可以问学生是什么原因导致铁丝上呈现不同的光线长度。

(2)实验说明:利用三棱镜,将一束光线在三棱镜内多次反射,最后出射时发现光线完全没有折射,这是为什么呢?并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3)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光在反射时可能出现全反射?全反射的发生有哪些条件?2. 理论知识(1)全反射的定义:当光线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中,入射角大于一定的角度时,光线完全反射于介质表面,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折射角大于90度,即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3)全反射的计算公式:sin φc=n2/n1,其中,n1为光疏介质的折射率,n2为光密介质的折射率,φc为全反射的临界角。

3. 实验演示(1)通过展示实验表明全反射现象,可利用三棱镜或简易自制全反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

(2)通过实验,让学生运用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公式计算临界角。

4. 应用实际(1)介绍全反射在光学设计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和显示器结构等。

(2)让学生思考并讲解较深刻的例子来加深对全反射的理解,如梅欧森棱镜、菲涅尔双透镜等。

五、教学反馈在学生结束这节课时,可以组织一些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意愿。

同时还可以为下一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可以利用相关实验来加深学生对光的全反射的印象。

教学设计3:13.2 全反射

教学设计3:13.2  全反射

13、2全反射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知道光导纤维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1.会定性画出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或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的光路图.2.会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画出相应的光路图.3.会用全反射解释相关的现象.4.会计算各种介质的临界角.三、德育目标1.体会本节实验中“让入射光正对半圆形玻璃砖中心从曲面入射”是在设计实验时设计者为突出主要矛盾而控制实验条件达到略去次要矛盾的高明做法.2.通过对蜃景现象的学习再次明确一切迷信或神话只不过是在人们未能明了科学真相时才托付于自然力的一种做法.●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对阅读材料“蜃景”补充了录像资料或CAI课件,使其有更生动的感性认识.●教学用具光学演示仪(由激光发生器、带量角度的竖直面板、半圆形玻璃砖等组合)●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折射率是如何定义的?海市蜃楼大家都听说过吧!见过吗?没有。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海面上的海市蜃楼。

大家知道,在什么地方还容易发生海市蜃楼呢?沙漠中,见过吗?没有,请大家看一段图像新闻: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看完这段视频和这则新闻后,大家有什么疑问吗?提出问题:形成海市蜃楼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海面和沙漠中容易出现海市蜃楼现象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两个问题,第三节:全反射。

新课教学:演示实验:光由玻璃砖入射到空气中,发生全反射。

仪器:激光笔、光学演示仪观察:(1)射到玻璃砖上的光线,它的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在什么位置?哪一个是入射角?哪一个是反射角?(2)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如何变化?折射光线的强弱如何变化?现象:光由玻璃砖入射到空气中,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线逐渐变弱,反射光线逐渐变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2全反射教案新选修3-4

高中物理第十三章2全反射教案新选修3-4
教学难点
全反射的应用,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光导纤维、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现象制成的;海市蜃楼、沙漠里的蜃景也是由于全反射的原因而呈现的自然现象.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
教学手段
实验与计算机相结合
教学用具
1.全反射现象演示仪,接线板,烟雾发生器,火柴,产生烟雾的烟雾源,半圆柱透明玻璃(半圆柱透镜),弯曲的细玻璃棒(或光导纤维).
(2)临界角C.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用符号C表示.光从折射率为n的某种介质射到空气(或真空)时的临界角C就是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3.对全反射现象的解释.
(1)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Ⅰ.被蜡烛熏黑的光亮铁球外表面附着一层未燃烧完全的碳蜡混和物,对水来说是不浸润的,当该球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在其外表面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空气膜,当有光线透过水照射到水和空气界面上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而正对小球看过去会出现一些较暗的区域,这是入射角小于临界角的区域,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看这个实验,学生会有另一番感受.
从细玻璃棒一端射进棒内的光线,在棒的内壁多次发生全反射,沿着锯齿形路线由棒的另一端传了出来,玻璃棒就像一个能传光的管子一样.
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μm到100μm左右,而且是由内心和外套两层组成的,光线在内心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如果把光导纤维聚集成束,使其两端纤维排列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的纤维就可以传递图像.
既然光线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预料,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就会增大到90°,如果入射角再增大,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演示Ⅱ将半圆柱透镜的半圆一侧靠近激光光源一侧,使直平面垂直光源与半圆柱透镜中心的连线,点燃烟雾发生器中的烟雾源置于激光演示仪中,将接线板接通电源,打开激光器的开关.一束激光垂直于半圆柱透镜的直平面入射,让学生观察.我们研究光从半圆柱透镜射出的光线的偏折情况,此时入射角0°,折射角亦为零度,即沿直线透出,当入射角增大一些时,此时,会有微弱的反射光线和较强的折射光线,同时可观察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反射光线就越来越强,而折射光线越来越弱,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光的全反射》 教学设计

《光的全反射》 教学设计

《光的全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的概念和条件。

(2)掌握临界角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3)了解光的全反射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探究光的全反射条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2)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的全反射现象的条件。

(2)临界角的概念和计算。

2、教学难点(1)对光的全反射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2)运用光的全反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图片或视频,如光纤通信、海市蜃楼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光的全反射现象。

2、知识讲解(1)光的折射定律回顾复习光的折射定律,包括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为讲解光的全反射做铺垫。

(2)光的全反射概念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角达到90°,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

(3)光的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4)临界角介绍临界角的概念,即折射角为 90°时对应的入射角。

临界角 C 的计算:sinC = 1 / n(n 为光密介质对光疏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3、实验探究(1)进行光的全反射实验实验器材:玻璃砖、激光笔、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①让激光笔的光线从玻璃砖的一侧以不同的入射角入射。

②观察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情况,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③当折射光线消失时,确定此时的入射角,即为临界角。

(2)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探究光的全反射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

高中物理光的全反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2. 了解全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全反射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全反射的概念和条件;2. 全反射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3. 计算全反射的临界角。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全反射的实验视频或图片引入全反射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全反射的定义和条件(10分钟)1. 定义: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完全被反射在光密介质内部,不再折射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2. 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三、讲解全反射的应用(10分钟)1. 光纤通信:光纤内部采用全反射的原理,可以传输光信号,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2. 医学成像:通过光纤和内窥镜等设备,可以在医学影像学中实现内部器官的成像。

四、实例分析(10分钟)通过实例分析光线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全反射的条件和计算方法。

五、练习和讨论(10分钟)1. 要求学生计算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空气的临界角;2. 让学生讨论并分享全反射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六、总结(5分钟)对全反射的定义、条件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强调全反射在光学领域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全反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写一份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反射的概念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13.2 全反射 教案(人教版选修3-4)

13.2 全反射 教案(人教版选修3-4)

13.2全反射(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 .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2 .理解全反射的条件,能计算有关问题和解释相关现象.3 .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课标解读1 .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理解它们具有相对性.2 .理解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的条件.3 .利用全反射条件,应用临界角公式解答相关问题.4 .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导纤维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地位光的全反射是光的反射和折射的交汇点,与日常生活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同时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光亮的铁球在阳光下很刺眼,将铁球在点燃蜡烛上全部熏黑,然后把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把球取出,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将明白其中的奥妙.●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1.看教材2.学生合作讨论完成【课前自主导学】步骤1:导入新课,本节教学地位分析步骤2: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补充,检查预习效果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教师讲解例题,并总结解题规律步骤7:指导学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习情况步骤6:完成“探究3”重在讲解综合应用规律、方法、技巧步骤5: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方式同完成“探究1”步骤4:让学生完成【迁移应用】,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步骤8:先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的主要知识,教师点评,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1(1)密度大的介质就是光密介质.(×)(2)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大的介质是光密介质.(√)(3)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具有绝对性.(×)1(1)全反射及临界角的概念①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若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就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②临界角: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用字母C表示.(2)全反射的条件要发生全反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3)临界角与折射率的关系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或真空)时,sin_C=1n(公式).(4)全反射的应用①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利用全反射改变光的方向.②光导纤维:由折射率较大的内芯和折射率较小的外套组成,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2 .思考判断(1)光从密度大的介质射入密度小的介质时一定能发生全反射.(×)(2)光纤通信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3 .探究交流为什么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提示】水或玻璃中的气泡是光疏介质,光经过水或玻璃照射气泡时,一部分光会发生全反射,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有更多的光反射到人眼中,就好像光是由气泡发出的,因此人眼感觉气泡特别明亮.1 .如何理解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2 .怎样从折射光线、反射光线的能量变化理解全反射?3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什么?怎样理解临界角?1 .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理解(1)对光路的影响:根据折射定律,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例如由空气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例如由水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的比较(3)比较光在其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或折射率的大小来判定谁是光疏介质或光密介质.2 .全反射现象(1)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2)全反射遵循的规律:发生全反射时,光全部返回原介质,入射光与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由于不存在折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不再适用.(3)从能量角度来理解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同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即折射光线能量减小,反射光线强度增强,能量增加,当入射角达到临界角时,折射光线强度减弱到零,反射光的能量等于入射光的能量.(4)临界角①定义:刚好发生全反射(即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为全反射的临界角,用C表示.②表达式:光由折射率为n的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若刚好发生全反射,则折射角恰好等于90°,n=sin 90°sin C,即sin C=1n.③不同色光的临界角:不同颜色的光由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或真空时,频率越高的光的临界角越小,越易发生全反射.1 .光疏介质、光密介质是对确定的两种介质而言的,只对一种介质,无法确定它是光疏介质还是光密介质.2 .分析光的全反射时,关键是根据临界条件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再利用几何知识分析边角关系.图13-2-1如图13-2-1所示,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 ,O 为球心,AB 为直径.来自B 点的光线BM 在M 点射出,出射光线平行于AB ,另一光线BN 恰好在N 点发生全反射.已知∠ABM =30°,求(1)玻璃的折射率.(2)球心O 到BN 的距离.【审题指导】 (1)由几何关系确定入射到M 点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求出折射率.(2)由全反射知识结合几何关系求出O 到BN 的距离.【解析】 (1)设光线BM 在M 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由几何知识可知,i =30°,r =60°,根据折射定律得n =sin r sin i ①代入数据得n =3②(2)光线BN 恰好在N 点发生全反射,则∠BNO 为临界角Csin C =1n ③设球心到BN 的距离为d ,由几何知识可知d =R sin C ④联立②③④式得d =33R ⑤【答案】 (1)3 (2)33R1 .光的反射和全反射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2 .光线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折射角等于90°时,实际上就已经没有折射光线了.1 .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则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解析】 由题意知,光由光密介质射向了光疏介质,由sin C =1n =12得C =45°<θ1=60°,故此时光在两介质的界面处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故D 选项正确.【答案】 D1 .全反射棱镜是如何控制光路的?2 .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是什么?3 .“海市蜃楼”和“沙漠蜃景”的成因是什么?1 .全反射棱镜用玻璃制成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其临界角约为42°,当光线垂直于直角边或垂直于斜边射入棱镜后,在下一个界面处的入射角为45°,由于大于临界角,光在该处发生全反射,若光垂直于直角边射入棱镜后,在斜边处发生一次全反射,从另一直角边射出,光的传播方向改变90°;若光垂直于斜边射入棱镜,在两个直角边处各发生一次全反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180°.2 .光导纤维(1)构造及传播原理图13-2-2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1 μm ~100 μm 左右,如图13-2-2所示,它是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光由一端进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全反射,从另一端射出,光导纤维可以远距离传播光,光信号又可以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变为声音、图像.如果把许多(上万根)光导纤维合成一束,并使两端的纤维严格按相同的次序排列,就可以传播图像.(2)光导纤维的折射率图13-2-3设光导纤维的折射率为n ,当入射角为θ1时,进入端面的折射光线传到侧面时恰好发生全反射,如图13-2-3所示,则有:sin C =1n ,n =sin θ1sin θ2,C +θ2=90°,由以上各式可得:sin θ1=n 2-1.由图可知:当θ1增大时,θ2增大,而从纤维射向空气中光线的入射角θ减小,当θ1=90°时,若θ=C ,则所有进入纤维中的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即解得n =2,以上是光从纤维射向真空时得到的折射率,由于光导纤维包有外套,外套的折射率比真空的折射率大,因此折射率要比2大些.3 .对“海市蜃楼”的解释图13-2-4(1)气候条件:当大气比较平静且海面与上层空气温差较大时,空气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因海面上的空气温度比空中低,空气的下层比上层折射率大.我们可以粗略地把空中的大气分成许多水平的空气层,如图13-2-4所示.(2)光路分析: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线射向空中时,不断被折射,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上一层的入射角越来越大,当光线的入射角大到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光线就会从高空的空气层中通过空气的折射逐渐返回折射率较大的下一层.(3)虚像的形成:当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总认为光是从反向延长线方向发射而来的,所以地面附近的观察者就可以观察到虚像,且虚像成像在远处的半空中,这就是海市蜃楼的景象.如图13-2-5所示.图13-2-54 .对“沙漠蜃景”的解释(1)气候条件:夏天在沙漠里也会看到蜃景,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的密度小,折射率也小.(2)光路分析: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入射角逐渐增大,也可能发生全反射.(3)虚像的形成:人们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远处物体的倒影(图13-2-6),仿佛是从水面反射出来的一样.沙漠里的行人常被这种景象所迷惑,以为前方有水源而奔向前去,但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图13-2-6分析光的全反射、临界角问题要注意:1 .画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光路图.2 .找出临界角,利用几何知识分析线、角关系,进行求解.(2013·大连八中检测)如图13-2-7所示,一根长为L 的直光导纤维,它的折射率为n .光从它的一个端面射入,又从另一端面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多少?(设真空中的光速为c)图13-2-7【审题指导】 (1)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现象的应用.(2)要分析所需最长时间的条件是什么.【解析】 由题中的已知条件可知,要使光线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然后从它的另一端全部射出,必须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发射.要使光线在光导纤维中经历的时间最长,就必须使光线的路径最长,即光对光导纤维的入射角最小.光导纤维的临界角为C =arcsin 1n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路程为d =L sin C =nL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速度为v =c n .所需最长时间为t max =d v =nL c n=n 2L c .【答案】 n 2L c与全反射有关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全反射产生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涉及的问题如:全反射是否发生、什么范围的入射光才能从介质中射出、折射光覆盖的范围分析、临界角的计算等,都需正确作出光路图,熟练应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2 .空气中两条光线a和b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13-2-8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下列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13-2-8效果的是()图13-2-8【解析】四个选项产生光路效果如图:则可知B项正确.【答案】 B在厚度为d 、折射率为n 的大玻璃板下表面,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形发光面,为了从玻璃板的上方看不见这个圆形发光面,可在玻璃板的上表面贴一块圆形纸片,问所贴纸片的最小半径应为多大?【规范解答】 根据题意,作出光路如图所示,图中S 点为圆形发光面边缘上一点,由该点发出的光线能射出玻璃板的范围由临界光线SA 确定,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C 时,光线就不能射出玻璃板了.图中Δr =d tan C =d sin C cos C ,而sin C =1n ,则cos C =n 2-1n ,所以Δr =d n 2-1. 故应贴圆纸片的最小半径R =r +Δr =r +d n 2-1. 【答案】 r +d n 2-1全反射问题的处理技巧1 .确定光是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还是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2 .若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则根据sin C =1n 确定临界角,看是否发生全反射.3 .根据题设条件,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的“临界光路”.4 .运用几何关系、三角函数关系、反射定律等进行判断推理,运算及变换,进行动态分析或定量计算.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解析】因为水的折射率为1.33,酒精的折射率为1.36,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由v=c/n可知,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速度较小.【答案】BD2. (2013·南京一中检测)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13-2-9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 a和n 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 a和v b,则()图13-2-9A.n a>n b B.n a<n b C.v a>v b D.v a<v b【解析】由图可知,a光偏折程度大,则a光折射率大,由v=cn知,a光速度小,故A、D正确.【答案】AD3 .如图13-2-10所示,一束平行光从真空垂直射向一块半圆形的玻璃砖的底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3-2-10A.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不能通过玻璃砖B.只有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光线能通过玻璃砖C.通过圆心的光线将沿直线穿过,不发生偏折D.圆心两侧一定范围外的光线将在曲面处产生全反射【解析】垂直射向界面的光线不发生偏折,因而光束沿直线射向半圆面,其中通过圆心的光线不偏折,由中心向外的光线,在从半圆进入真空时入射角逐渐增大,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故正确答案为B、C、D.【答案】BCD4. 光线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A.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B.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C.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D.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解析】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故只有B项正确.【答案】 B5. 光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1.5×108m/s,那么光从此介质射向空气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应为多大?【解析】 由n =c v 可得:n =3.0×1081.5×108=2. 再由 sin C =1n 可得:sin C =12,故C =30°.【答案】 30°。

人教版选修3-4 13.2 全反射 教案 Word版含答案(2篇)

人教版选修3-4 13.2 全反射 教案 Word版含答案(2篇)

课时13.2全反射1.知道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

2.知道产生全反射的条件,能解释全反射现象,会计算临界角。

3.知道全反射棱镜及其应用,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临界角的概念,全反射的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建议:全反射现象在生活中常会遇到,本节从光的折射入手,探讨了光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以及相关应用。

要理解“光密”和“光疏”的概念,不但要了解“密”与“疏”是相对而言的,还要让学生知道不能将光密与光疏跟介质密度的大小混同起来。

要正确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要知道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反射光不断增强,折射光不断减弱。

全反射棱镜和光导纤维是全反射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对全反射的认识。

导入新课:光亮的铁球,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的内焰上进行熏黑,再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

1.全反射(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两种介质相比,折射率较大的叫①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②光疏介质。

(2)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同时发生③折射和④反射。

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光离法线会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却越来越强。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⑤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⑥反射光,这种现象叫作全反射。

这时的入射角叫作⑦临界角。

(3)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a.光由⑧光密介质射入⑨光疏介质;b.入射角⑩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2.全反射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当光线垂直任意一个表面射入时,在棱镜内部都能发生全反射,所以这样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全反射棱镜的反射率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平面镜的反射率。

3.光导纤维(1)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光在玻璃纤维内发生全反射,光沿锯齿路线传播。

(2)光导纤维传输信息的优点: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

1.光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大还是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大?解答:光疏介质。

光的全反射教案

光的全反射教案

《光的全反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

②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并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全反射现象。

③知道全反射棱镜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演示、讨论、分析过程,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感悟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辨证关系,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教学难点】①掌握临界角的概念;知道临界角是发生全反射的最小入射角.②理解全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方法】情景激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具】玻璃杯(1个)、硬币(1枚)、水(一杯)、小铁球(1个)、试管夹(1个)、蜡烛(1根)、火柴(1盒),激光演示仪(1台)、半圆形玻璃砖(1块).【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参与实验,并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联系很紧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①演示实验: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

②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跟光有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它们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这些问题有关的现象——全反射现象。

二、探究规律,把握真理(一)、实验探究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条件实验1: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平侧面并指向圆心O。

实验2: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侧面并指向圆心O。

两个实验的入射角都从0°增大到90°的过程中,观察两个实验并比较两个实验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学生观察: ①反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情况;②随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强弱变化情况;③圆侧界面和平侧界面的现象等。

(教师演示后,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相同点:①随入射角增大,反射角、折射角都增大;②随入射角增大,反射光增强,折射光减弱;③在圆侧界面,入射角皆为0°(即为垂直入射),光不偏离直线传播;而在平侧界面(直径AB的分界面),入射角不为0°,光偏离原直线传播(即发生了折射)。

光的全反射教案

光的全反射教案

全反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知道光导纤维及其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概括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引起学生思维海洋中的波澜,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方法、能力.3.德育目标:渗透学生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能否用科学的理论来解释它,更科学的应用生活中常见的仪器、物品.二、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三、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五、教学用具玩具光纤 玻璃瓶 激光枪六、课时安排:1 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设疑引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市面上卖的玩具光纤---满天星,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让学生到黑板前完成以下四幅光路图(完整光路图)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1.1 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概念.1.2 让学生指出以上两个图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1.3 (投影片出示填空题)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本题让学生共同回答)2.全反射(设置悬念,诱发疑问)[教师]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

设想,当入射角慢慢增大时,折射角会先增大到90°,如果此时我们再增大入射角,会怎么样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发议论几分钟)然后做实验2.1 出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玻璃瓶内注入一部分浓茶水,液面上方充满烟雾。

让激光枪从玻璃瓶的一侧射入,入射光斜射到茶水的内表面上。

《光的全反射》示范课教学设计【物理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光的全反射》示范课教学设计【物理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新课标)】

第3节光的全反射教学目标(1)知道全反射现象、理解全反射条件。

(2)了解全反射的应用,能用全反射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反射现象、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教学难点全反射的条件、全发射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教师活动:展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图片。

教师设问:如果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所提问题,然后集体回答。

教师活动:理答,并将话题引入全反射。

讲授新课一全反射及其产生条件教师活动:播放光的全反射视频,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教师设问: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是怎样的?学生活动:集体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

教师设问: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强度有没有变化?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

教师活动:理答,并讲解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的概念。

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与光疏介质是相对的。

相对于空气,玻璃是光密介质。

当光从空气射入空气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折射光线逐渐减弱,反射光线逐渐增强。

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光线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教师设问:光从某种介质射入空气时,刚好发生全反射的角度与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有没有定量的关系?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

教师活动:理答。

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可将折射角看成90度。

设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刚好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则有1sin Cn此即临界角与光密介质的折射率的关系。

由此可知,当光密介质的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

教师设问:请大家归纳全反射的条件。

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老师所提问题,然后举手回答。

教师活动:理答。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二全反射现象师生活动:学生手机查询全反射棱镜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和优点。

全反射教案

全反射教案

第十三章 光13.2全反射【自主预习】1.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我们把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________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________介质。

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是________。

2.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________时,折射光________消失,________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这时的入射角叫做________。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当光从________介质射入________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或者大于________,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光从介质射入空气(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与介质的折射率n 的关系是________。

5.临界角:折射角等于__________时的___________角叫临界角,用C 表示,nC 1arcsin .6.发生全反射的条件:(1)光由_______介质射向_____介质;(2)入射角________临界角.7.全反射棱镜: 。

与平面镜相比,它的 , ,由于反射面不必涂反光物质,所以反射时 。

它在光学仪器中用来8.光导纤维;实际用的光导纤维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直径只有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典型例题】一、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二、全反射【例2】已知介质对某单色光的临界角为C,则()A.该介质对单色光的折射率等于1sin CB.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于c sin C(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波长是在真空中波长的sin C倍D.此单色光在该介质中的频率是在真空中的1sin C倍三、光导纤维【例3】.如图13-2-5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由MN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EF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PQ端面射出。

〖2021年整理〗《光的全反射》参考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光的全反射》参考优秀教案

《光的全反射》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2理解光的全反射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知道光导纤维及其应用二、能力目标1会定性画出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或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的光路图2会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画出相应的光路图3会用全反射解释相关的现象4会计算各种介质的临界角三、德育目标1体会本节实验中“让入射光正对半圆形玻璃砖中心从曲面入射”是在设计实验时设计者为突出主要矛盾而控制实验条件达到略去次要矛盾的高明做法2通过对蜃景现象的学习再次明确一切迷信或神话只不过是在人们未能明了科学真相时才托付于自然力的一种做法●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对阅读材料“蜃景”补充了录像资料或CAI课件,使其有更生动的感性认识●教学用具光学演示仪(由激光发生器、带量角度的竖直面板、半圆形玻璃砖等组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甲到黑板前完成以下两幅光路图(完整光路图)(学生甲画图时遗漏了反射光线) [教师]光在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处时,有没有全部进入水中继续传播呢?[学生]有一部分被反射回去(学生甲补画上反射光线)[教师]很好甲同学正确地画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的折射角…[学生齐答]小于入射角[教师]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学生齐答]大于入射角[教师]对那么如果两种介质是酒精和水呢?二、新课教学(一)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概念2让学生自己体会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3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本题让学生共同回答)(二)全反射(设置悬念,诱发疑问) [教师]在课本sin90sin C sin90sin C n1 n 1n 1不变[教师]你们体会的很好希望你们能学以致用2[投影]在盛水的玻璃杯中放一空试管,用灯光照亮杯侧从水面上观察水中的试管在试管内装上水,再观察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并作出解释(学生课后到实验室做)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主要有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2光的全反射[CAI课件]动态展示加文字说明:(1)光在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时,通常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另一部分光进入第II种介质并改变了传播方向(2)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中去,称做全反射现象(3)当折射角增大到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C(参考下图)3光导纤维的原理及它广阔的应用前景4自然界中的全反射现象水中的气泡,阳光照射下的露珠特别明亮炎热夏天的马路有时看上去特别明亮等四、布置作业课本P73练习与评价1-4五、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 全反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什么是光密介质。

2.理解光的全反射。

3.理解临界角的概念,能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4.知道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会定性画出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或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的光路图。

2.会判断是否发生全反射并画出相应的光路图。

3.会用全反射解释相关的现象。

4.会计算各种介质的临界角。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本节实验中“让入射光正对半圆形玻璃砖中心从曲面入射”是在设计实验时设计者为突出主要矛盾而控制实验条件达到略去次要矛盾的高明做法。

【教学重点】全反射条件,临界角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临界角概念、临界条件时的光路图及解题。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猜想、印证、归纳的方法得出全反射现象的发生条件、临界角概念等。

【教学用具】光学演示仪(由激光发生器、带量角度的竖直面板、半圆形玻璃砖等组合)【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甲到黑板前完成图1及图2两幅光路图(完整光路图)图1 图2(估计学生甲画图时会遗漏反射光线)师:光在入射到空气和水的交界面处时,有没有全部进入水中继续传播呢?生:有一部分被反射回去。

(学生甲补画上反射光线)师:很好。

甲同学正确地画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的折射角…生:小于入射角。

师: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折射角…生:大于入射角。

师:对。

那么如果两种介质是酒精和水呢?请乙同学到前面来完成光路图。

图3 图4学生乙顺利完成两图。

(二)进行新课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给出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概念。

(2)让学生指出图1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再指出图2中的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让学生自己体会出一种介质是光密介质还是光疏介质其实是相对的。

(3)(投影片出示填空题)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本题让学生共同回答)2.全反射(设置悬念,诱发疑问)师:在图2和图3中,折射角都是大于入射角的。

设想,当入射角慢慢增大时,折射角会先增大到90°,如果此时我们再增大入射角,会怎么样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发议论几分钟)生甲:对着图2说,可能折射到水中吧?。

师:可能会出现图5这种情况吗?(其余学生有的点头,有的犹疑)生乙:应该没有了吧?生丙:最好做实验看看。

师:好,那就让我们来做实验看看。

(1)出示实验器材,介绍实验。

师:半圆形玻璃砖可以绕其中心O在竖直面内转动如图6所示,入射光方向不变始终正对O点入射。

(2)请学生画出图7中光线到达界面Ⅰ时的反射和折射光路。

学生丙画出了图8中的光路图。

[教师点拨]入射点A 处曲面的法线是怎样的?想一想法线的性质是什么?生:和界面垂直。

师:如果界面是曲面呢?应和该处曲面的切面垂直,再启发学生想想圆上每一点的切线和该点半径的关系,学生悟出A 处的法线就是OA . 进而画出正确的光路图如图9。

(3)让学生画出光线入射到界面Ⅱ时的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

(学生顺利完成图10) (4)观察实验师:现在我们来研究光入射到界面Ⅱ时所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转动玻璃砖,让光线在界面Ⅱ处的入射角渐增。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甲: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

生乙:反射光越来越亮,折射光越来越暗。

继续转动玻璃砖,学生看到当折射角趋于90°时,折射光线已经看不见了,只剩下反射光线。

继续转动玻璃砖,增大入射角,都只有反射光线。

(学生恍然大悟) 师:什么结果?生: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没有了,只剩下反射光线。

师:这种现象就叫全反射。

3.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临界角C[要求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归纳] (学生讨论思考)生甲:入射角要大于某一个值。

师:对,我们把这“某一值”称为临界角,用字母C 表示。

重复实验至折射角恰等于90°时停止转动玻璃砖。

让前面的学生读出此时的入射角即临界角C 约为42°左右。

图 6图9图10师:后面的学生看不见读数,那我现在告诉你们这种玻璃的折射率n =1.5,请你们算出这种玻璃的临界角。

(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教师启发]想想当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时,折射角多大? 学生领会,列出算式:sin90sin C=n师:这样对吗?错在哪儿? 生甲:光不是从空气进入玻璃。

师:对了。

你们自己改正过来。

学生列出正确计算式:sin90sin C =n1 sin C =n 1代入n 算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

教师点明临界角的计算公式:sin C =n1 (2)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师:毫无疑问,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是条件之一,还有其他条件吗? 生乙:光从玻璃进入空气。

师:可以概括为…生: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师:很好,记住,是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投影例题]教材74页。

师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4.全反射的应用——全反射棱镜和光导纤维 (1)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2)教师补充介绍有关光纤通信的现状和前景。

(3)演示课本光纤实验,不过改用前面实验中的激光束来做,效果很好。

(4)辅助练习[投影片]如图11表示光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情况,纤维为圆柱形,由内芯和涂层两部分构成.内芯为玻璃,折射率为n 0;涂层为塑料,折射率为n 1,且n 1<n 0.光从空气射入纤维与轴线成θ角.光线在内芯侧壁上发生多次全反射后至纤维的另一端射出。

若内芯的折射率n 0=1.5,涂层的折射率n 1=1.2,求入射角θ最大不超过多少度光线才能在内芯壁上发生全反射。

参考答案:64.16°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主要有 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2.光的全反射[CAI 课件]动态展示加文字说明:(1)光在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处时,通常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的介质,另一部分光进入第 Ⅱ种介质并改变了传播方向。

(2)当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时,光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中去,称做全反射现象。

(3)当折射角增大到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C (参考图12)。

3.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的原理及其应用。

(四)课余作业完成P77“问题与练习”的题目。

附:课后训练1.关于全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发生全反射时仍有折射光线,只是折射光线非常弱 B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C .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可能不发生全反射现象 D .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C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8 m/s ,则光从此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 ( )A .15°B .30°C .45°D .60° 解析:由n =v c 可得该介质的折射率n =2,再由sin C =n 1得sin C =21,故临界角C =30°。

答案:B3.有两种介质,甲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为60°,乙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为45°,则它们相比较,______介质是光疏介质,光从______介质射向______介质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答案:甲 乙 甲4.玻璃的临界角为42°,如果玻璃中有一束光线射向空气,入射角略小于42°,则在空气中折射角一定略小于 ( )A .27°B .42°C .48°D .90°答案:D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 =2的某种玻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入射角大于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B .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超过45° C .欲使折射角等于30°,应以45°入射角入射图12D .当入射角等于arctan 2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解析: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才有可能发生全反射,故A 错;光由空气射向玻璃时,45°的折射角对应的入射角为90°,故B 对;由n =21sin sin θθ可知θ2=30°时对应的入射角θ1=45°,故C 对;由入射角θ1=arctan 2可知tan θ1=2,即11cos sin θθ=2,再由折射率n =21sin sin θθ=2可得sin θ2=cos θ1,即θ1+θ2=90°,故D 对. 答案:BCD6.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

如图所示,一光导纤维内芯折射率为n 1,外层折射率为n 2,一束光信号与界面夹角α由内芯射向外层,要在界面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n 1>n 2,α小于某一值B .n 1<n 2,α大于某一值C .n 1>n 2,α大于某一值D .n 1<n 2,α小于某一值解析:要使光信号在内芯与外层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必须让内芯的折射率n 1大于外层的折射率n 2,同时入射角须大于某一值,故α应小于某一值。

答案:A7.为了测定某种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的折射率,用一束光线从AB 面以60°入射角射入长方体时刚好不能从BC 射出,如图所示。

该材料的折射率是______。

解析:光线刚好不能从BC 面射出,意味着光线对BC 面的入射角刚好为临界角C ,对AB 面,n =sin60°/sin (90°-C ),对BC 面,n =Csin 1,解得n =7/2。

答案:7/28.某人在水面上游泳,看见水底发光体在正下方,当他向前游了2 m 时恰好看不见发光体。

求发光体距水面的深度。

(n 水=4/3)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全反射,发光体发出的光仅能照亮以2 m 为半径的圆形水面。

由几何关系得:sin C =2222h+ 又有sinC=n1,故n n 12BC2222h =43h ≈1.76 m. 答案:1.76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