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带下病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答案:带下病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答案:带下病一、A11、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理性带下的是A、月经期前后带下量多B、排卵期带下量多C、妊娠期带下量多D绝经前后白带减少E、带下黄绿色2、带下过多者,治疗以A、除湿为主B、益气养血C、治本调经D疏肝养肝E、调理冲任3、带下过少的治疗原则重在A、除湿B、益气养血C、滋补肝肾之阴精D疏肝养肝E、调理冲任4、下列各项,属带下过多脾虚证临床表现的是A、腰酸如折,畏寒肢冷B、带下赤白相兼,有气味C、烘热汗出,失眠多梦D四肢倦怠,纳少便溏E、烦热头晕,口苦咽干5、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的带下特点是A、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稀薄B、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C、带下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D带下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E、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6、治疗带下过多肾阳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内补丸B、完带汤C、知柏地黄汤D止带方E、肾气丸7、完带汤治疗带下过多的适应证候是A、肾阳虚证B、阴虚夹湿证C、脾虚证D湿热下注证E、热毒蕴结证8、治疗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内补丸B、完带汤C、知柏地黄汤D止带方E、五味消毒饮9、湿热下注证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的A、带下量多,色黄,质黏腻,有臭气B、带下色白质黏如豆腐渣样,阴痒C、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D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E、舌苔黄腻,脉滑数10、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的主证哪一项是错的A、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B、阴部灼热,头晕耳鸣C、阴部瘙痒,五心烦热D烘热汗出,失眠多梦E、舌淡胖,苔薄腻,脉沉细11、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清热泻火B、清热解毒C、利湿解毒D清热利湿E、清热止带12、湿热下注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清利湿热,佐以止带B、清利湿热,佐以祛风止痒C、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D清利湿热,佐以止痒E、利湿止带止痒13、阴虚夹湿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养阴清热,除湿止带B、滋肾益阴,清热利湿C、滋肾养阴,清热止带D滋阴降火,清热除湿E、滋肾养肝,清热止带14、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温肾健脾,固涩止带B、温补肝肾,固涩止带C、温肾培元,固涩止带D温补肾气,固涩止带E、温补肾阳,固涩止带15、脾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健脾益气,固涩止带B、健脾益气,清热止带C、健脾益气,升阳除湿D健脾益气,清热利湿E、健脾益气,除湿止带16、下列哪一项不是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主证A、带下量多,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B、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C、面部烘热,烦热头晕,午后尤甚D小腹疼痛,腰骶酸痛E、口苦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17、肾阳虚带下过多的主证哪一项是错误的A、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终日淋漓不断B、腰酸如折,小腹冷感C、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D畏寒肢冷,面色晦黯E、烘热汗出,头晕耳鸣18、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的首选方是A、人参养荣汤B、左归丸C、桃红四物汤D十全大补汤E、小营煎19、治疗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首选方是A、归肾丸B、左归丸C、知柏地黄丸D补肾固冲丸E、小营煎20 、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治法是A、滋补肝肾,养精益血B、滋阴补肾,填精养血C、滋肾养肝,补益气血D滋补肝肾,益气养血E、以上都不是21、哪一项不是血枯瘀阻带下过少的症状A、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中干涩,阴痒B、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C、面色晦黯,畏寒肢冷D经行腹痛,经色紫黯,有血块,肌肤甲错E、舌黯,边有瘀点瘀斑,脉细涩22、哪一项不是肝肾亏损带下过少的主证A、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部干涩灼痛B、阴痒,阴部萎缩,性交疼痛C、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烘热汗出D烦热胸闷,夜寐不安,尿黄便结E、舌淡红苔白,脉细涩二、A21、患者带下过多,若湿浊偏甚,症见带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状或凝乳状,阴部瘙痒;脘闷纳差;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首选A、止带方B、萆薢渗湿汤C、龙胆泻肝汤D五味消毒饮E、知柏地黄汤2、患者带下过多,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或呈泡沫状,有臭气,阴痒; 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头晕头痛; 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用的方剂为A、止带方B、萆薢渗湿汤C、龙胆泻肝汤D五味消毒饮E、知柏地黄汤3、患者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 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
炼以增强体质。
妇科肿瘤合并带下病风险评估
肿瘤性质评估
综合评估
明确妇科肿瘤的性质(良性或恶性), 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评估带下 病的风险。
结合患者的年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 等因素,综合评估妇科肿瘤合并带下病 的风险,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带下病症状评估
观察带下病的症状(如带下量是否增 多、色质是否异常等),以评估其对 妇科肿瘤的影响及预后。
间尤甚,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
输入 治标疗方题法
症状表现
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常用方剂
宜食温补肾阳之品,如羊肉、韭菜、核桃、生姜等。
饮食调理
内补丸、右归丸等加减。
阴虚夹湿型带下病
症状表现
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 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头晕目眩,腰酸肢软, 五心烦热,咽干口燥,或失眠多梦,舌质红,苔 少或黄腻,脉细数。
01
02
03
04
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和性生活 前后要特别注意外阴清洁。
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全面,避 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 夜、烟酒等不良行为。
定期检查与随访重要性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带下 病等妇科疾病。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 时就医检查,避免病 情加重。
常用方剂
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加减。
治疗方法
滋阴益肾,清热祛湿。
饮食调理
宜食滋阴清热之品,如绿豆、冬瓜、赤小豆、鸭 肉等。
湿热下注型带下病
症状表现
治疗方法
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绿,如脓样,有臭味 ,或夹血液,阴部瘙痒,小便短赤,口苦 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3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患者,女,38岁,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味;口苦口腻,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中医诊断为A.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B.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C.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D.带下过多脾湿化热证E.带下过多肾阳虚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2.治宜A.清热解毒B.清热利湿,解毒杀虫C.滋阴益肾,清利湿热D.疏风化浊,除湿杀虫E.健脾渗湿,清热除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3.方宜首选A.龙胆泻肝汤B.萆?渗湿汤C.易黄汤D.八正散E.止带方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4.(假设信息)若此患者症见带下色黄绿如脓,呈泡沫状;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头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则治宜A.清热解毒B.清热利湿,解毒杀虫C.清肝利湿止带D.清热利湿化浊E.健脾渗湿止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5.方宜首选A.萆?渗湿汤B.龙胆泻肝汤C.五味消毒饮D.止带方E.易黄汤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患者,女,30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薄如涕,无臭;面黄倦怠,纳少便溏;舌淡体胖,苔白稍腻,脉细。
6.此病例中医诊断A.带下过多热毒蕴结证B.带下过多肾阳虚证C.带下过多脾虚证D.带下过多阴虚夹湿证E.带下过多湿热下注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7.治法为A.健脾益气,升阳除湿B.温肾培元,固涩止带C.滋肾益阴,清热利湿D.清利湿热,解毒杀虫E.清热解毒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8.方宜首选A.内补丸B.止带方C.易黄汤D.补中益气汤E.完带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9.(假设信息)若患者带下日久,滑脱不止,处方宜加A.杜仲、川断B.芡实、乌贼骨C.香附、艾叶D.砂仁、厚朴E.黄柏、苍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10.(假设信息)若此患者日久不愈,湿化为热,证见带下量多,色黄黏稠,有臭味,方宜A.知柏地黄汤B.龙胆泻肝汤C.止带方D.易黄汤E.五味消毒饮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带下病患者,女,38岁,避孕措施采取不当,反复流产。
班秀文教授治疗带下病经验总结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 名 医专家经验 ·
班 秀 文教 授 治 疗 带 下病 经 验 总 结
班 胜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总结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 治疗带下病的经验 ,班老治疗带下痛强调治湿为主 ,以肾为本 ,勿忘祛瘀 。 关键词 :带下病 ;班秀文 ;名医经验 中 图分类 号 :R249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编 号 :1007—2349(2018)03—0001—03
升提之药 ,如党参 、黄 芪、白术 、淮 山、扁 豆 、陈皮 、茯 疗带下病 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带下病的治瘀过程 中,
苓 、苍术 、薏仁 、吴茱萸 、砂仁、佛手、半夏 、藿香 、莲子 、 必须注重 因湿致瘀 ,久病人络这一客观事实。因其久
麦芽 、蔻仁 、神曲、炙甘草等 。
病 ,体质多虚 ,再者妇人之身 ,当重其柔弱之本。故带
或阴道灼热 ,头晕耳呜 ,失眠心悸 ,腰背酸困,舌红少 属脾 肾阳虚 ,水湿不化,拟 以温 肾健脾 ,运化水湿治
苔 ,脉细数者 ,常用 知柏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 以壮水 之。方药 :熟附片 9 g(先煎),党参 12 g,茯苓 12 g,白
2018年第39卷第 3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女科经绝》引缪仲淳所言“白带多是脾虚 ,肝气郁则 连翘 、泽泻等化浊清热泄肾泄肝之品,实为采用“实则
脾 受伤 ,脾 伤则湿 土之气 下 陷 ,是脾 精不 守 ,不 能输 为 泻其子”之法 ,使湿浊祛而肾气复。
荣血 ,而下 白滑之 物 。”其治 疗 ,班 老 多 选 用燥 湿 健 脾 2.3 祛 湿 之时 ,勿忘化瘀 化瘀药 的合理 应 用 ,是治
用《傅青主女科》经方治疗带下病
用《傅青主女科》经方治疗带下病摘要:《傅青主女科》在论治带下病时,论述简明扼要,举证详明,理法严谨,药简方效。
在书中提出了带下病的核心病因,五证对应五方,用药配伍精当,其精辟的理论对后世治疗带下病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傅青主;带下近代中医名家认为,广义的带下,是指所有的妇科性疾病,即经、带、胎、产等多种疾病;而狭义的带下分为生理性带下以及病理性的带下,其中病理性带下为带下病,可分为带下过多及带下过少两种情况。
在《中医妇科学》中关于带下病的定义为:带下量、色、味、气出现了很大的异常,并且具有特殊的症状。
带下病为现代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古代许多医家对此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以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的《傅青主女科》对带下病有独到的见解。
赵彦主任,师承河北省名中医田淑霄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中医妇科理论功底扎实,对用《傅青主女科》治疗带下病有着深入的研究,作为硕士研究生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1.1易黄汤方药分析傅山认为黄带一证,是由于任脉的湿热所致。
易黄汤是由傅山为治疗黄带下而创,但是傅山认为它不是“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
易黄汤由荧实、山药、白果、黄柏、车前子等五味药构成,能益肾健牌、收敛固湿。
1.2易黄汤病案刘某,女,未婚,25岁,2021年10月16日初诊。
患者以“近2个月左右,带下量多兼腥臭味”为主诉来诊。
Lmp9.6兼症色黄,黏稠,性交后更甚,外阴瘙痒,面色萎黄,心烦易怒。
五心烦热,口苦口干,失眠,梦多,尿频黄,无尿痛、腰骶酸楚不适,时有便意,肠鸣时作,大便干,舌红苔黄腻。
脉数。
中医诊断:带下病,属肾阳虚弱,夹有湿热。
治法以补肾助阳,清热利湿主。
方用:易黄汤加减。
处方:熟地黄10g,牡丹皮10g炒山药10g,茯苓15g,山英肉9g,泽泻10g,芡实15g,盐黄柏9g,车前子6g,白果6粒,覆盆子10g。
14剂,水煎服,日1剂。
带下病(附件炎)临床路径
带下病(附件炎)中医临床路径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带下病,需要住院中西医综合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医妇科学》及《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症状:白带增多、绵绵不断、腰痛、神疲等,或见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脓浊样,有臭气等。
辅助检查:超声、盆腔MRI(必要时)。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带下病(附件炎);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
≤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4)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5)凝血功能;(6)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7)心电图;(8)胸部X光片;(9)超声检查;(10)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肺功能、血气、阴道清洁度检查等(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中西医治疗方式。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
(八)中医辨证论治。
1.中医内治1)脾阳虚型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主方:完带汤加减。
方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车前子。
若脾虚及肾,兼腰痛者,加续断、杜仲、菟丝子;若寒凝腹痛者,加香附、艾叶;若带下日久,滑脱不止者,酌加芡实、龙骨、牡蛎、乌贼骨、金樱子等。
2)肾阳虚型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课件
C
毒、真菌等染有关,也可能与内
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
带下病治疗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
D
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需根
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带下病的分类
脾虚湿热型: 表现为白带量 多、色黄、质 黏腻、有异味
肾阳虚型:表 现为白带量多、 色白、质稀薄、 无异味
肝郁气滞型: 表现为白带量 多、色黄、质 黏腻、有异味
湿热下注型: 表现为白带量 多、色黄、质 黏腻、有异味
血瘀型:表现 为白带量多、 色暗红、质黏 腻、有异味
气虚型:表现 为白带量多、 色白、质稀薄、 无异味
带下病的病因
湿热下注:湿热邪气侵袭,导 致带下增多、色黄、质稠
脾虚湿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 导致带下增多、色白、质稀
肾虚带下:肾虚不能固摄,导 致带下增多、色白、质稀
谢谢
中医妇科学带下 病课件
演讲人
目 录
Part One.
带下病的概述
Part Two.
Part Three.
带下病的诊断与 带下病的预防与
治疗
保健
1
带下病的概述
带下病的定义
带下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主
A
要表现为白带异常、瘙痒、异味等
症状。
B
带下病包括多种疾病,如阴道炎、 宫颈炎、盆腔炎等。
带下病病因复杂,可能与细菌、病
治疗原则
1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舌脉等,进行辨证论治,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2
整体观念:注重整体观念,治疗带 下病时,不仅要关注局部症状,还 要关注全身状况,进行整体调理。
3
内外兼治: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 既注重药物治疗,也注重生活方式、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ppt课件
5、热毒蕴结
妇科主证: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 质粘稠,臭秽难闻。 全身兼症:热毒蕴结证 治 法:清热解毒。 方 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土茯苓 败酱草 鱼腥草 薏苡仁 蒲公英 银花 野菊花 青天葵 紫花地丁
四
外治法
1、外洗法:用洁尔阴、肤阴洁或清热利湿解毒 中药煎水来熏洗。 滴虫性阴道炎:3%硼酸液 念珠菌阴道炎: 3%苏打水 2、阴道纳药法:洁尔阴泡腾片、保妇康栓等用 于各种阴道炎,双料喉风散、珍珠层粉等用 于宫颈糜烂及老年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用灭滴灵 念珠菌阴道炎抗真菌药 3、热熨法:火熨、电灼、激光等,治疗宫颈炎。
转归与预后 预防与调摄
特 别 强 调
因为本病相当一部分有传染性,故病 人的性伴侣要同时治疗
!
以下部分图片可能引起部分人的不安 与反感,请注意!
第二节 带下过少
目的与要求
掌握 带下过少的定义及辨证论治。 熟悉 带下过少的病因病机。
一、带下过少的定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带下过少指带下量减少,导致阴中干涩
钩藤
4、湿热下注
妇科主证: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样,质粘稠有臭 气,或带下色白质粘,呈豆渣样,外阴瘙 痒,阴痒明显。 全身兼症:湿热中阻证(弥漫三焦) 治 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 药:止带方《世补斋· 不谢方》 二苓车前茵陈泻,丹栀赤芍牛柏苍 猪苓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茵陈 赤芍 丹皮 黄柏 栀子 肝经湿热明显者,用龙胆泻肝汤 湿浊偏盛者,用萆薢渗湿汤
广义: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多种妇科疾病 带下 生理 狭义
病理(本章讨论)
二、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 骨空论》首见 “带下”之名。 《金匮要略》 “妇人经水闭不利,· · · · · · 下白物,矾石 丸主之” 《诸病源候论》专列“带下候”,明确提出带下病 之名,并论述其病因病机。 《傅青主女科》列为首卷,并按五色带分别论述, 并认为“带下俱是湿证”。
中医妇科学.病案
陈某,女,28岁。
带下量多,伴小腹疼痛2日余。
现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小腹及右侧少腹坠胀隐痛,不喜揉按。
胸闷心烦,口苦咽千,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带下过多;湿热下注型。
病机要点:湿热蕴积于下,损伤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而致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
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董某,女,34岁。
带下量多两年余。
经抗炎及中药治疗无明显疗效故来应诊。
现带下量多,常需垫纸,色白清冷,稀薄如水,淋漓不断,伴畏寒肢冷,腰痛如折,小腹凉,小便频数。
舌淡胖润,边有齿痕,脉沉细而迟。
要求:诊断、病机要点、治法、方药。
诊断:带下过多;肾阳虚型。
病机要点:久病及肾,使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寒湿内盛,引起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故带下量多。
治法: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方药:内补丸加减。
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紫菀茸肉桂桑螵蛸肉苁蓉制附子芡实白果金樱子王某,女,26岁。
带下量多,伴外阴、阴道瘙痒3天。
患者于20天前在某医院行人工流产术。
术中顺利,术后阴道出血近两周。
经服抗生素及中药血净,术后半月盆浴。
3天前出现带下量增多,色黄如脓,臭秽难闻,伴外阴、阴道瘙痒不适,心烦不安,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燥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带下过多;湿毒蕴结型。
病机要点:患者因人工流产术损伤冲任,又值血室正开之时盆浴,令湿毒内侵,损伤任带二脉,任脉不固,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
治法:清热解毒除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
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天葵子紫花地丁土茯苓薏苡仁红藤败酱草李某,女,27岁,干部,1987年10月3日就诊。
主诉:第一胎孕足月,胎死腹中10天。
患者素患慢性肾炎,于近预产期前10天,行产前检查,发现胎死,现小腹坠痛不适,疲倦无力,心悸气短,阴道有少量淡红色血,面色苍白。
舌淡黯,苔白,脉细弱。
诊断:子死腹中;气血虚弱型。
病机要点:久病体虚,气血虚弱,胎失所养,无力养胎促儿外出,故临产前胎死腹中,不能产出。
带下病中医妇科学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
知母 黄柏 山茱萸 熟地 山药 丹皮 泽泻 茯苓 加减:失眠多梦+柏子仁 酸枣仁 咽干口燥甚+沙参 麦冬 五心烦热甚+地骨皮 银柴胡 头晕目眩者+女贞子 旱莲草 白菊花 钩藤 舌苔厚腻者+薏苡仁 扁豆 车前草
4、湿热下注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样,质粘稠有臭气,
损伤任带 带下过多
热甚化火成毒 热毒损伤任带二脉 湿热遏久成毒
带下过多
二 诊断要点
病史: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摄生不洁或不禁
房事,或妇科手术后感染邪毒史。
临床表现:带下增多,伴有带下的色、质、
气味异常,或伴有阴部瘙痒、灼热、疼痛,或 有尿频、尿痛等症状。
检查:妇科检查:急性期有明显的体
征(见表)
3、热熨法:火熨、电灼、激光等,治疗宫颈炎。
转归与预后 预防与调摄
五色带
多由内脏素虚,久积湿热,热毒损伤胞脉所致。属湿 毒损伤内脏之症。 症状:带下五色,恶臭难闻,阴内灼痛坠胀,心烦不 宁,口苦咽干,便秘或溏糜,尿赤,手足心热,面色 无泽,舌苔粘腻,脉弦滑而缓。 治则:清热解毒化湿 基础方药:《临床经验方》解毒止带汤 双花12 连翘9 苦参9 茵陈12 黄柏6 黄芩9 白芍12 椿皮9 牛膝9 生地 9 丹皮9 贯众9 黄连9 炒地榆12 外用药:(治阴内外肿痛或疡糜) 洗药方:苦参15 蛇床子15 鹤虱 15百部15 黄柏9 枯矾6 雄黄9 外涂药:枯矾 儿茶 雄黄 龙骨 冰片 黄柏。 ————选自《百灵妇科》
辅助检查:明确病原体。
鉴别
1· 带下呈赤色时与经间期出血、经漏 2· 带下呈赤白带或黄带淋漓时与阴疮、子
中医妇科学-月经病、带下病习题
⑦ 为月经的正常来潮和孕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 9. A冲任通畅 B天癸成熟 C肾气充盛 D气血流畅E血海充盈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妇科医生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陈自明 D华佗 E徐伯文
三、单选题
我国现存最早医书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的论述,要数( )
A《妇人婴儿方》 B《内经》 C《金匮要略》
D《妇人良方大全》 E《诸病源候论》
为月经的正常来潮和孕育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冲任通畅 B 天癸成熟 C 肾气充盛
D 气血流畅 E血海充盈 闭经的病因病机,下列哪项欠妥?( )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
产品品鉴会 活动方案
1. 月经史:初潮15岁,每28~30天一行,经期持续5~7天,量适中,无痛经史。三年前开始月 经紊乱。
2. 婚产史:23结婚,爱人健康。孕1产0,自然流产1,未避孕。 3. 既往史:无特殊可载。 4. 望诊:神志清晰,形体适中,面色如常,舌暗红,边有瘀点,苔薄白,月经量多,质稠有块。 5. 闻诊:语言清花生仁,语音正常。 6. 切诊:肌肤温润,腹平软,下腹按之疼痛,脉沉涩。
五、病案分析(一):
张某,女,27岁,已婚。就诊日期2008年1月9日。 主诉:月经紊乱三年,阴道出血淋漓不断20天,量增多3天。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因不全流产而行清宫术。术后即出现月经紊乱,15~19天一行,量 时多时少,经行5~30天方净,甚至不能自止。平时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时觉阴痒。查 病历,曾服过中药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及大剂收涩止血药未效。因阴道出血不止,经诊 断性刮宫2次。末次月经为2007年12月5日,经行5天净。12月20日又见阴道出血,开 始量少,淋漓不净,近三天来血量增多,色紫暗,质稠有块,小腹胀痛拒按,块下痛减。 腰酸,纳食、二便正常。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ppt课件
下腹绵绵作痛,腰骶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 头晕耳鸣。舌质黯淡,苔白。
5.气虚血瘀证
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 或月经量多。舌淡黯,苔白。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 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劳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中药湿敷,取小腹、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8.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10.遵医嘱中药熏洗,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概念: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 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 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常见证候要点】
1. 湿热瘀结证
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 腻。
2. 气滞血瘀证
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 志不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3. 寒湿淤滞证
腰腹பைடு நூலகம்痛,带下色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 经、舌质黯,苔白腻。
4.肾虚血瘀证:宜食补肾化瘀的食品,如黑豆、玫瑰花等。食疗方:黑豆粥。 5.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健脾化瘀的食品,如桃仁、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桃仁粥。
(三)情志调理
一、护士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减少复发的机率。 二、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三、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消除患者不安紧张情绪。 四、根据患者的辨证,予以音乐疗法。 五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神门、交感、脾等穴。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妇科学-(17)_真题-无答案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真题中医妇科学-(1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A1型题1. 带下病的定义错误的是A. 带下量明显增多B. 色、质、气味异常C. 带下又名“下白物”D. 伴全身或局部症状E. 带下无色,质黏,无臭2. 带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 外感湿邪,损及任、带,约固无力B. 肾气不足,封藏失职,阴液滑脱而下C. 湿邪影响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D. 脾虚生湿,流注下焦,伤及任、带E. 肝经湿热,流注下焦,伤及任、带3. 带下过多的主要发病机理错误的是A. 内外湿邪B. 任脉不固C. 寒邪下注D. 带脉失约E. 脾肾虚弱4. 带下过多的治疗原则是A. 益气止带为主B. 除风止带为主C. 除热止带为主D. 除寒止带为主E. 除湿止带为主5. 下列哪项不是肾阴虚型带下病主症A. 带下赤白,质稍黏无臭,阴部灼热B. 腰酸如折,夜尿清长C.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D. 舌红少苔,脉细略数E. 头晕目眩,两颧潮红6. 内补丸用于治疗A. 肾阳虚带下B. 脾阳虚带下C. 寒湿带下D. 湿热带下E. 以上都不是7. 完带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A. 白术、山药B. 人参、白芍C. 通草、银柴胡D. 苍术、甘草E. 陈皮、黑芥穗8. 下列脾虚带下过多的主症哪一项是错误的A.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B.面色白或萎黄,四肢倦怠C.纳少便溏,四肢浮肿D.五心烦热,失眠多梦E.舌淡胖,苔白,脉细缓9. 下列哪一项不是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主症A. 带下量多,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B. 带下黄绿如脓,臭秽难闻C. 面部烘热,烦热头晕,午后尤甚D. 小腹疼痛,腰骶酸痛E. 口苦咽干,尿黄便秘10. 肾阳虚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 温肾健脾,固涩止带B. 温补肝肾,固涩止带C. 温肾培元,固涩止带D. 温补肾气,固涩止带E. 温补肾阳,固涩止带11. 热毒蕴结带下过多的治法是A. 清热泻火B. 清热解毒C. 利湿解毒D. 清热利湿E. 清热止带12. 滴虫性阴道炎的带下特点是A. 凝乳状或豆腐渣样B. 五色带下,秽臭难闻C. 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质稀D. 稀薄淡黄或赤白,甚者为脓性E. 灰黄色或黄绿色,质稀薄或呈脓性状,腥臭味,有泡沫13. 细菌性阴道炎的带下特点是A. 凝乳状或豆腐渣样B. 五色带下,秽臭难闻C. 淡黄色或血样脓性赤带,质稀D. 稀薄淡黄或赤白,甚者为脓性E. 灰黄色或黄绿色,质稀薄或呈脓性状,腥臭味,有泡沫14. 带下量多,色淡黄,质黏稠,无味,面色白,神疲肢倦,纳少便溏,舌淡,舌苔白腻,脉缓弱。
中医妇科学试题
中医妇科学试题五一、名词解释1.带下病: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发生异常,或忧愁气,伴有全身症状或局部症状者;2.不孕症: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或曾经孕育过未避孕而又两年以上不再受孕者;3.胎动不安:胎动不安是指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出血者; 4.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沿阴道下降,子宫颈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脱出阴道口外;5.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早期,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二、填空1.第一首治疗妇科疾病的方剂是四乌贼骨一芦茹丸;2.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3.青春期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月经来潮;4.正常的带下对阴道有润泽的作用;5.天癸是肾中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6.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7.妊娠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病与安胎并举;8.缺乳的病机为化源不足、乳汁运行受阻;9.产后机体的特点是多虚多瘀;10.胞宫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11.中医治疗滑胎以预防为主,重视孕前调治、孕后早治;12.凡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围,但又与妇女解剖、生理密切相关的疾病,称为杂病;三、简答题1.简述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及论治过程中注意要点答:月经病的治疗原则是:调经以治本;临症需注意:1辨经病与他病的关系,若是他病而导致月经病者应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反之,若是因月经病而导致其他病者应先调经,调经则病自除;2辨疾病的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3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经前勿任补;经后勿滥攻;4辨不同的年龄阶段,青春期重视补肾,育龄期重视调肝养肝,老年女性则应重视调补脾胃;2.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须注意哪三审答:产后病的诊断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须注意三审;首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止;次审大便痛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的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四、论述题范某,女,18岁,学生;主因经行腹痛2年;患者近2年来,每遇经期第2天开始出现下腹疼痛剧烈,经色暗红,有血块,排除血块及腐肉片样物后腹痛减轻,伴面色苍白,汗出肢冷,恶心呕吐,经前乳房胀痛,心烦急躁;来诊时正值经期第二天,小腹疼痛剧烈难忍,舌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要求写出:诊断病名、证型、治法、方药中医诊断:痛经气滞血瘀治法: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方药:桃仁12g 红花10g 赤芍10g 川芎10g枳壳12g 郁金12g 香附12g 五灵脂12g益母草15g 泽兰12g 丹皮10g 王不留行12g 四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调护:注意调情志,保持心情舒畅;五、单选题1.冲、任、督三脉均起于:A胞脉B胞宫 C 胞络 D 带脉2.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着是:A黄帝内经B千金要方C胎产书D经效产宝3.我国从哪个朝代开始将妇产科独立分科的:A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4.“居经”、“避年”之说最早记载于:A黄帝内经B千金要方C伤寒论D脉经5.在中提出:女子不孕与“五不女”的先天生理缺陷有关A傅青主女科B黄帝内经C广嗣纪要D诸病源候论6.天癸的至与竭,与哪脏关系密切:A 心B肝C脾 D 肾7.妊娠期间,机体表现为——的生理特点A肾阴不足,心火上炎B 肾阴不足,肝阳偏亢C 阴衰阳盛,阴阳失调D血感不足,气易偏盛8.正常恶露干净的时间为;A产后2周内 B 产后3周C产后6周内D产后1周内9.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月经先期:A 月经周期提前3天B 月经周期提前4天C 偶尔一次月经提前7天D月经周期提前10天,并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10.下列哪项不属于月经病的临床表现;A月经周期提前10天,并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B月经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增多,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C经期少于2天或超过8天,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D月经3的月来潮一次而机体无其他不适11.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形寒肢冷,苔白,脉沉紧;证属:A气滞B实寒C虚寒D气虚12.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方药可选:A桃红四物汤 B 逍遥散 C 少腹逐瘀汤D膈下逐瘀汤13.终生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A暗经B激经C居经 D 避年14.气血虚弱型闭经治疗宜:A活血化瘀通络B温经散寒通络C行气破瘀通络D补气养血调经15.列哪项闭经不属于生理性闭经:A育龄期未妊娠者B 青春期前 C 妊娠期 D 哺乳期16.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淋漓不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证属:A血瘀型月经过多B血瘀型经期延长C血瘀型崩漏 D 血热型崩漏17.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脉细无力,代表方剂:A大补元煎B人参养荣汤C大营煎D归脾汤18.桃红四物汤用于血瘀型:A月经过多B月经过少C痛经D经间期出血19.经行量少,色暗红,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证属:A肾虚型月经过少B血寒型月经过少C血虚型月经过少D血瘀型月经过少20.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量少淋漓不断,称之为:A月经过多B崩中C漏下 D 崩漏21.妊娠恶阻的发病机理主要是:A冲气上逆,胃失和降B胃阴不足,胃失和降C痰湿内停,阻滞胃脘D脾胃虚弱,胃失和降22.妊娠腹痛产生的机理是:A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B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C 肝郁脾虚,气血运行不畅D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23.治疗气血亏虚型胎动不安的代表方剂:A寿胎丸B保阴煎C圣俞汤 D 胎元饮24.肾虚胎漏的治法宜:A补肾固冲,止血安胎B 固肾安胎,佐以益气C 补气养血,主血安胎D健脾益气,止血安胎25.脾虚妊娠肿胀的治疗方剂宜选:A五苓散 B 实脾饮C五皮饮 D 白术散26.胞阻又称为:A妊娠腹痛B妊娠肿胀C胎动不安 D 息胞27.胞衣不下是指胎儿娩出后,经多久胎盘仍不能自然娩出者:A30分钟 B 50分钟 C 60分钟 D 90分钟28.产后三病是指;A痉病、郁冒、大便难B 痉病、郁冒、泄泻 C 痉病、郁冒、发热D郁冒、大便难、泄泻29.产后病的治疗原则是:A补益气血 B 活血化瘀 C 清热解毒 D 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30.患者产后乳汁不足,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舌淡,苔少, 脉细弱;治疗方药宜选:A补中益气汤B归脾汤C通乳丹D下乳涌泉散31.启宫丸是治疗哪种不孕的首选方:A血瘀不孕B痰湿不孕 C 肾虚不孕 D 肝郁不孕32._____与徵的特点不相符的是:A结块坚硬B固定不移C痛有定处 D 病属气分33.滑胎是指:A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以上者B第二胎出现流产者C第三胎出现流产者 D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者34.异位妊娠未破损期,中药保守治疗的关键是:A杀胚B活血化瘀 C 做好手术准备D治病与安胎并举35.产后恶露不尽,月余未净,量多,色紫红,质粘稠,口干喜冷饮,舌红,苔黄,脉细数,方剂宜选:A 生化汤B清经散C保阴煎D两地汤36.寿胎丸的药物组成是:A菟丝子、续断、寄生、阿胶B熟地、白芍、山药、续断、甘草C 党参、菟丝子、杜仲、枸杞子、阿胶D党参、熟地、当归、白术、陈皮37.下列哪项除外,均可由痰湿内阻所致:A月经错后B不孕C症瘕D痛经38.妊娠眩晕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妊娠肿胀 B 胎水肿满C妊娠痫证 D 胎漏、胎动不安39.经间期出血治疗原则是:A清热凉血止血B滋阴止血 C 健脾益气止血 D 调摄冲任,平衡阴阳40.婚后不孕,经行后期,量少色淡,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白带清稀量多,舌淡,脉细;方选:A真武汤B养精种玉汤C开郁种玉汤D毓麟珠六、多选题1.妇科常用的内治法有:A滋肾补肾 B 疏肝养肝C健脾和胃D调理气血E解毒杀虫2.安胎之法为:A健脾B补肾C养肝 D 滋阴E益气3.妊娠期间禁用的药物有:A泻下药 B 滑利药 C 破血药 D 破气药 E 一切有毒之品4.流产的治疗,要根据流产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A安胎B健脾C补肾 D 益气E下胎5.肾虚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并与功能失调有关:A天癸B冲任 C 胞宫 D 脏腑E气血6.闭经可有发展而来;A月经过多B月经先期 C 月经后期D月经过少E月经先后无定期7.下列哪些情况是属于产后正常的生理现象:A痉病、郁冒、大便难B呕吐、泄泻、大便难C产后1、2日内有轻微的汗出D产后1、2日内有轻微的发热E产后术日内有轻微的发热8.不属于“产后三审”的是;A审小腹痛与不痛B 审大便通与不通C 审小便情况D审乳汁与饮食E审汗之多少9.生化汤可治疗以下哪些病症:A血瘀型恶露不绝B血瘀型产后身痛C血瘀型产后腹痛 D 血瘀型产后发热E 产后血晕10.痛经的辨证要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痛在经前多属实B 痛在经后多属虚C痛甚于胀为血瘀D胀甚于痛为气滞E小腹灼痛为热。
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
李丽芸教授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撷要李丽芸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是广东省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光荣称号。
李教授从医50余年,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疗妇科疑难杂症,疗效卓著。
现将其临床治疗带下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带下一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带下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带下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狭义带下是专指妇女阴中流出的一种粘腻液体而言,在狭义带下又有生理、病理之别。
《沈氏女科辑要》第九节带下中王孟英曰:“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
”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而不稠的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
《女科证治约旨》云“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
”此为病理性带下。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民间有“十女九带”的说法,由此可见带下病严重影响着妇女的工作和生活,其高的发病率,使之诊治愈加重要。
1带下病与湿带下与湿《傅青主女科?带下篇》卷首开宗明义,指出“带下俱是湿证”,因带脉不能约束诸经,湿邪下注所致。
湿为有形之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困阻气机。
《素问?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胞宫位于人体下焦,最易遭受湿邪侵袭而致病。
外感湿邪和湿邪内生均可导致带下病的发生。
外湿多发生于经行产后子宫血室开放之际,或洗浴用具不洁,或久居阴湿之地,湿浊之邪乘虚而入,损伤任带,内湿为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
湿郁日久,则可化热成毒,蓄湿成浊成痰,湿邪久留于经络,阻滞气机,加之血与湿邪互结,凝而成瘀而湿邪。
湿邪是导致带下病的主要原因,与脾肺肝肾相关。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课件
中医治疗原则
我们将分享中医治疗带下病的 原则,包括清热祛湿、活血化 痰等,以帮助大家对疾病进行 治疗。
中药调理
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 调理方剂,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和促进康复。
针灸法
最后,我们将简要讨论针灸法 在带下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 其疗效与注意事项。
预防和保健措施
1 个人卫生
我们将分享一些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来预防和缓解带下病。
分类
我们将介绍带下病的常见分类,包括慢性宫颈 炎、子宫颈恶性肿瘤、阴道炎等,以便更好地 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
1 风寒湿热湿邪的理论
我们将探讨中医妇科学中的风寒湿热湿邪理论,以帮助我们理解带下病的病机与发病机 制。
2 脏器学说
我们将介绍脏器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应用,进一步解析带下病的病理过程与治疗原则。
3 气血理论
我们将讲解气血理论在中医妇科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带下病治疗中的应用。
带下病的临床症状
1 常见症状
2 相关并发症
我们将介绍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如带下过多、 带下味重、带下色黄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 识别和了解疾病。
我们还将讨论带下病可能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与防范。
中医治疗带下病
最后,我们将展望中医妇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进一步推动带下病的研究和治疗。
参考文献
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参考了许多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表示感谢,并鼓励大 家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妇科学
这是中医妇科学带下病的PPT课件。本课程将详细介绍带下病的定义、分类以 及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治疗方法。让我们来深入了解这个话题。
引言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疾病,我们将介绍中医妇科学在带下病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简要介绍本次报告的目的。
中医妇科学带下病
整理课件
二、肝胃不和
[证 候] 妊娠早期恶心呕吐,吐酸水苦水, 胸闷胁胀,头胀头晕,精神抑郁,口渴口苦,舌 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 法] 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21
整理课件
二、肝胃不和
[方 药] 橘皮竹茹汤加味。头胀而晕者,加 菊花、钩藤;便秘者,加火麻仁、知母;乳房胀 痛者,加橘叶、丝瓜络。 橘皮竹茹汤: 橘皮(12g) 竹茹(12g) 生姜 (9g) 甘草(6g) 人参(3g) 大枣(5枚)
16
整理课件
【病因病机】
1. 脾胃虚弱
多为脾胃素虚之体,孕后冲脉气盛,冲气上逆 犯胃,胃失和降,而发生恶心呕吐。又因脾虚可致 痰湿内生,冲气可夹痰湿上逆,亦可致恶心呕吐。
2. 肝胃不和
其人平素性躁易怒,肝郁易于化热,孕后血聚 养胎,致使肝血不足,肝气偏旺,又加冲脉气盛, 冲脉附于肝,肝脉挟胃贯膈,肝气夹冲气犯胃,胃 失和降而呕吐。
4
整理课件
【病因病机】
3. 湿热下注
若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肝气内郁,郁久 化热,热与湿蒸,均可导致湿热互结,流注下焦, 损及任脉而成带下病。
4. 湿毒蕴结
如经期产后,胞脉空虚,加之下阴忽视清洁, 或房室不禁,或手术受损,均能使湿毒乘虚内侵, 损伤任带,秽浊之液下注,而成带下病。
5
整理课件
【辨证论治】
30
整理课件
肝气郁结证
[证 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甚则痛不 可触衣,精神抑郁,时欲叹息,小腹胀痛,经行 不畅,血色黯红,胸闷胁胀。苔薄白,脉弦。 [治 法]舒肝解郁,理气止痛。
31
整理课件
肝气郁结证
[方 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橘叶、 川楝子。 柴胡 枳壳 香附 陈皮 芍药 川芎 炙甘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ukorrhea Disease
宁中医妇产科
概念: 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 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局部 症状者称为带下病。
【常见证候要点】
1. 湿热瘀结证
下腹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舌质红,苔黄 腻。
2. 气滞血瘀证
下腹刺痛,带下量多,经行不畅、有块,情 志不畅。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
3. 寒湿淤滞证
腰腹冷痛,带下色质稀伴月经量少或后期痛 经、舌质黯,苔白腻。
4. 肾虚血瘀证
下腹绵绵作痛,腰骶酸痛,带下色白质清稀, 头晕耳鸣。舌质黯淡,苔白。
5.气虚血瘀证
下腹坠痛,带下量多,色白,经期延长 或月经量多。舌淡黯,苔白。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疼痛]
1.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 记录具体分值。 2.卧床休息,可取半卧位,避免久站、久走,禁止重体力劳动。 3.注意腹部或腰骶保暖,湿热瘀结证者慎用热敷。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5.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等穴。 6.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中药湿敷,取小腹、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8.遵医嘱药熨法,取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10.遵医嘱中药熏洗,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4.肾虚血瘀证:宜食补肾化瘀的食品,如黑豆、玫瑰花等。食疗方:黑豆粥。 5.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健脾化瘀的食品,如桃仁、山药等。食疗方:山药桃仁粥。
(三)情志调理
一、护士主动介绍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减少复发的机率。 二、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三、鼓励病友间多沟通交流,消除患者不安紧张情绪。 四、根据患者的辨证,予以音乐疗法。 五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肝、神门、交感、脾等穴。
(二)饮食指导
饮食以清热利湿的食品为宜,忌食辛辣刺激。生冷的食品。 1.湿热瘀结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等。食疗方:冬瓜赤小豆汤。 2.气滞血瘀证:宜食疏肝行气、化瘀止痛的食品,如乌梅、柠檬等。食疗方:佛手玫
瑰花汤 3.寒湿淤滞证:宜食祛寒除湿、化瘀止痛的食品,如桃仁、荔枝等。食疗方:桃仁粥
[带下异常]
1.观察带下量、色、味的变化。 2.保持会阴清洁。 3.遵医嘱中药外洗。
[月经异常]
1.观察月经的量、色、质,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2.注意经期卫生,选择宽松透气的衣裤,不使用不洁卫生用品。 3.教会患者通过自查基础体温等简单方式监测月经周期。 4.遵医嘱耳穴贴压,痛经着取神门、交感、内分泌、子宫等穴。 5.遵医嘱中药外敷。 6.遵医嘱药熨法,去下腹部和腰骶部,注意经期不宜操作。 7.遵医嘱穴位按摩,去关元、血海、三阴交等穴。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药物治疗] 1.内服给药 2.注射给药 3.外用中药
[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
6.中药湿敷
2.中药保留灌肠 7.中药熏洗
3.中药外敷
8.艾灸
4.药熨法
9.中药外洗
5.中药离子导入 10.耳穴贴压健康指导生活起居
1.注意个人卫生,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保健,卫生用品要清洁。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经期及月经干净3天内禁房事、盆浴、游泳。 3.避免不洁姓交,性伴侣有性病者需一同治疗。 4.做好计划生育措施,尽量避免行人流、上环等手术。 5.加强体育锻炼,可练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盆腔康复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