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

课文解析
总结词:深入浅
详细描述:课文解析部分对每一篇课文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通过解析课文中的 语言、修辞和结构等元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重点难点解析
总结词:针对性强
详细描述:课文重点难点解析部分针对每一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学习要点。同时,通过解析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秀作品展示
挑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 进行展示,激励其他学 生向他们学习。
05
语文活动
课堂活动
01
02
03
04
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提高 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投入能
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以 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小组讨论
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 深入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和活动,提高口语 交际能力。
注重写作训练
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 生的写作水平。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增 加阅读量,提高阅读理 解能力。
02
课文解析
课文选择
总结词:精心挑选
详细描述: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 阅读和学习。这些课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人生哲理,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性思维。
写作练习
根据课文主题,布置相关写作 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课外活动
阅读分享
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并分享阅读心得,拓
宽知识面。

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呼兰河传》介绍:
《呼兰河传》是一部追忆 家乡人物和生活画面的长篇 小说。创作于1942年,当时 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 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 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 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开 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 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 重起来。
预习检查:
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
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
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作家我知道:
契科夫(1860——1904),俄国著名作 家。全名安东· 巴浦洛维奇· 契科夫。他出身 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科 学习。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医从文。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俄国最黑暗的 时代。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 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代表作 《变色龙》《套中人》等。
板书设计
动物 美丽的花园 植物
生机勃勃
孙女调皮不责备 慈爱的祖父 有益知识适时教
快乐的童年
金 黄 的 大 斗 笠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斗笠 竹蔑 lì zhú miè 粼粼 揽 lí n lǎn
箬叶

ruò
kěn
咯咯


á o

分歧
qià o
绒(róng)毛
蚌(bàng)壳 瞎(xiā)闹
似(shì )的
栽(zāi)花 玩腻(nì )
闪烁(shuò )
谷穗(suì ) 水瓢(piáo)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
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共分为几个部分?
内容:描写了我和祖父在大花园里的生活画面。 第一部分(1-2):交代了地点、人物、环境。 第二部分(3-7):描写了“我”家的大花园。 第三部分(8-28):详写祖父和“我”之间的温情、淳美的生 活场面。(浓浓的亲情。) 第四部分(29-33):描写了园里的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存状 态。(表达作者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2020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语文版六年02页 0082页 0113页 0115页 0149页 0185页 0251页 0269页 0375页 0479页 0497页 0571页 0573页 0591页 0617页 0647页 0649页
1 开国大典 3*詹天佑 语文乐园一 5 骑马上天山 选读二 埃及金字塔见闻 7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9*怀特森先生的课 语文乐园三 11 一诺千金 选读四 海的女儿 13 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 选读五 小女孩儿和小海豹(一) 语文乐园五 16 小英雄雨来 选读七 滹沱河上的儿童团员 18 北京的春节 20 火的节日
1 开国大典
2020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 七子之歌(节选)
2020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A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九华课件沪教版

2020秋六年级语文上册望九华课件沪教版
— 了了见诸峰
定景换点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 感受,做不同的描绘。这是写景作文的常用手 法。
九华之胜——“江上望之”
秀逸清远,夕阳 落日,邈然于怀……天,只是隐约听 见谷内传来轻轻的流水声, 好似仙月袅袅飘来……
进入谷内,两边的石壁的色彩与先前的大不

望 南 九 宋

华 十

九华山:
位于安徽西部青阳县 城 西 南, 方 圆约 百 公 里,山 中 寺 宇 林 立, 香 烟 缭 绕 是 善 男 信 女朝 拜 的 圣 地; 九 华 山 风 光 旖 旎, 气 候 宜 人, 是 旅 游 避 暑 的 胜 境。 在 中 国 佛 教 四 大 名 山 中, 九 华 山 独 领 风 骚, 以 “香 火 甲 天 下”、 “ 东 南 第 一 山” 的双重桂冠而闻名於海内 外。
相同,如鸡血石般通红温润。那仙乐的出处却是 石壁间的一条银瀑,那“旋律”已不像刚才那样 悠扬,而多了几分雄壮……
作业:
1、翻译《望九华》 2、用“定景换点”的手法写一个300字的片断。
九华山名字的来源: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 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 不书。事绝古志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复, 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
----------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 联句并序》
登郡楼—— 仅见一峰
望九华
出清溪—
— 始见之
泊梅根浦—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A)散步_沪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A)散步_沪教版

我们的父母很辛苦
• 闭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便呈现在我们面前, 是谁在日落昏黄时,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们归家, 又是谁在我们出门时,仔细叮咛;当然是我们的父 母。
• “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 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们的父母很容易满足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 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 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 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 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 天平上,它们等值。
导入新课
•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 以滋润;家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 生的风雨。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 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 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 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 享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一、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 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 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 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 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 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 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 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 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 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 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 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 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 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 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 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走不过去的地 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 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 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 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 书ppt课件
目录
• 单元一:诗的海洋 • 单元二:文言文的魅力 • 单元三:人与自然 • 单元四:科学与未来 • 单元五:名著导读 • 单元六:语文综合实践
01
单元一:诗的海洋
古诗词欣赏
总结词
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风格,提高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欣赏经典的古诗词作品,让 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和 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写作与修改
• 修改润色:检查错别字,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质量
写作与修改
写作应用 议论文写作: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
记叙文写作:叙述事件,描绘人物,抒发情感 应用文写作:写通知、信函、报告等实际应用文体
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 力
活动内容
03
单元三:人与自然
自然景观描写
总结词
生动呈现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神秘
详细描述
通过图片和文字,展示自然界中奇妙的景观,如壮丽的山川、多彩的森林、独 特的动植物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引导学生认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详细描述
通过案例和数据,介绍环境问题和资源消耗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环保和可持续发 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理念。
自然与人文学科的联系
总结词
探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VS
详细描述
通过历史和现代的案例,介绍自然环境对 人类文化、艺术、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让学生了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紧密联系 和相互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 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ppt课件

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建立
学生自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发现优点与不足,明确 努力方向。
互评小组
组建互评小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和作品,促进交流与学 习。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 提升学习能力。
06
CATALOGUE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本次课程亮点总结
近义词辨析
对课文中的近义词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词义。
04
CATALOGUE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小组讨论与分享
分组策略
01
按照学生座位或者自愿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
生都能参与讨论。
讨论主题
02
根据课文内容,设定相关主题,如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探
讨等。
分享方式
03
每组选派1-2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
写作指导
老师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要 求和技巧。
3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文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其他同学 可以互相学习和评价。
05
CATALOGUE
课后作业与检测评估
课后作业布置
练习题
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练习题,包括阅读理解、词语运用 、作文等。
背诵任务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篇章,加强记忆与理解 。
作品以描写现实生活为主,语言幽默风趣,深受读者喜爱。
02 03
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代表作品有《家》、《春》、《秋》等。巴金的 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情感真挚深 沉。
曹禺
原名万家宝,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等。曹禺的作品结构严谨 ,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优美,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寄情山水
创作背景
这三首十六字令创作 于长征路上,时间范围就 是1934年10月到1935年10 月之间,肯定是反复推敲, 改来改去的。他所指的没 有哪一座具体的山,而是 云南、贵州和四川一路上 山给他的整体印象。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 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 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 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表现了出色的才华。 是人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杰作,至70年代末 期,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43首。其中,诗14首, 词29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作的24首,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作的19首。
第一首写的是山的崔嵬和险峻,“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 三”。长征其实就是大范围的转移,前 有崇山峻岭,后有几路追兵,这就促使 部队快速行进,所以当毛泽东上到一高 点回望时山已经很高了,好像离天已经 很近了。毛泽东在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 格。人要低头,马过要下鞍。这里实际 在讴歌伟大的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 红军。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啊,翻江倒海掀起狂 涛。奔腾激越,如万匹战马酣 畅征战。
诗人化静为动的艺术夸张,把层 峦起伏的千山万岭写活了,写出了山 磅礴的气势,雄浑的力量;联系上下 文“快马加鞭未下鞍”,体会静态的 山在诗人毛泽东眼中动了起来,侧峦 起伏的千山万岭仿佛“倒海翻江卷巨 澜”静态的山,在诗人的笔下写活了!
赏析
七律·登庐山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PPT 沪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PPT 沪教版

情 景 交 融
又酸又甜
想一想
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 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阐述百草园是 “我的 乐园”是否有帮助? 美女蛇的故事很神秘,深深地吸引着“我”, 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 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捕 鸟 ( )开一块雪,( )

出地面,用短棒( ) 起一面竹筛,下面 ( )些秕谷,棒上 ( )一条长绳,人 远远地(),( )鸟 雀下来( )食,( ) 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 ),便 ( )住了。
乐事
捕鸟全过程的动词表达了儿童捕鸟时欢乐的的心情
文段写捕鸟的乐趣, 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这是欲扬 先抑的写法,以冬天百草园的无味反衬下雪带来的乐趣
文段在全文中起了前面写百草园春、夏、秋;再写 冬。一年四季百草园都是“我的 乐园”的作用 文段段意是雪后捕鸟充满乐趣
我的乐园

捕鸟

菜畦
石井栏 皂荚树 桑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朱洪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
鲁迅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 才,鲁迅是它的笔 名.中国现代伟大 的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本文写于 1926年是一篇回 忆童年生活的散文, 收在《朝花夕拾》 里。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我儿时的乐园 乐景
乐闻
乐事
碧绿的 ﹙ 光滑的 ﹙ 高大的 ﹙ 紫红的 ﹙
文中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 作者十分喜爱这个花脸呢?
1.没想到一下子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 2.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 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3.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 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 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转天醒来头件事就是马 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

六年级语文上册(沪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沪教版)

08
第7单元 读书有味
第7单元 读书有味
A
25 忆 读书
D
28 为 学
B
26 美 容新术
E
29 孙 权劝学

27 窃 读记
F
综合学习 每周一诗
09
第8单元 小故事,大智慧
第8单元 小 故事,大智

0 1
30 受宠的象
0 4
33 白兔和月 亮
0 2
31 蚊子和狮 子
0 5
34 中国古代 寓言四则
六年级语文上册(沪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01
注意:该课本不在《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 用书目录》,不是现行版本。
注意:该课本不在《2020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 录》,不是现行版本。
02
第1单元 有家真好
第1单元 有家真好
1 祖父和我 2 金黄的大斗笠 3 凡卡 4 散步 综合学习 每周一诗
第4单元 科幻天地
第4单元 科幻天地
14 童话般的太空城 15 海底奇光 16 门外有敲门声 综合学习 每周一诗
06
第5单元 动物世界
第5单元 动物世界
17 松鼠 18 云雀 19 藏羚羊跪拜 20 森林中的绅士 综合学习 每周一诗
07
第6单元 童心是诗
第6单元 童心是诗
21 天上的街市 22 星河 23 我召唤青春的小树林 24 留住童年 综合学习 每周一诗
0 3
32 一个采白 芷花的城里人
0 6
综合学习 每周 一诗
10
附录 汉字
附录 汉字
感谢聆听
03
第2单元 同龄人的故事
第2单元 同 龄人的故事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望九华》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望九华》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望九华》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品读字里行间表现的九华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说明:两个目标体现了教学应该始终关注的三个维度: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方法的展现,更应有情感思想的陶冶,语文的工具与人文理应兼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散读课文,疏通文意。

导入新课;教师巡视、个别指点。

学生读课文、读注解,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先独立进行,再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有疑难处可提出师生一起解决。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的读相比现代文尤为重要。

散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思维沉浸文本,初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探讨1:苏轼观庐山叹曰“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十朋望九华有同感吗?可见九华山有何特点?理解探讨2:“九华之胜,不在山中”,那么其胜景又在哪里?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九华雄伟秀美的山色、作者愉悦欢喜的心情;领会“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理解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分析探讨过程中仍然要重视朗读、加深理解)学生细读第一节,可以发现作者“三望”才看清楚九华真容。

(“仅见”、“始见”、“方了了见”,三望见三景,位置不同,山景也各异。

)学生品读第二节,感受以整个大自然为背景、有“夕波落日”映衬的九华才是“九华之胜”。

文言文教学很忌讳呆板机械地翻译课文,应该借精心的提问设计激活学生思维、浓厚学生兴致,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深刻难忘。

估计此过程中学生会有能意会而不能言说的情况,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也可老师予以讲解提示,帮助他们一起学好课文。

课后作业出示作业内容与要求:1、翻译课文。

2、注解中提到了“太白啸歌”,请上网查阅理解其意。

3、查找若干咏山诗句。

回家完成作业。

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同时经常要作相机拓展,以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积淀、发展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