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公经济师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中公经济师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渊圆冤一般来说袁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遥
煤气价格尹 电力需求尹 煤气相对于电来说变得更贵 了袁 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相对 便宜的电力遥
图 员原圆 替代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缘援互补品的价格 油尧家用电器和电遥
渊员冤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袁如院汽车和汽 渊圆冤一般来说袁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遥
预期

3
经济基础知识渊中级冤
渊二冤各因素如何影响需求
员援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来说袁消费者偏好增强袁将引起需求增加遥 圆援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遥 猿援产品价格 一般来说袁消费者收入增加袁将引起需求增加遥 一般来说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遥 源援替代品的价格 电力遥 渊员冤替代品是指使用价 值相近 袁 可以相互 替代 来满足 人 们同 一需要的商品 袁 如煤气 和
汽油价格尹 汽车需求引 汽油价格上涨袁 用车的成本增 加袁导致汽车的需求量下降
全 国 经 济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考 试 用 书
图 员原猿 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远援预期
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缘园 单位和 愿园 单位袁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袁该月甲商 4

揖经典例题 圆院单选题铱某月内袁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袁引起的甲商
消费者偏好
决定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尧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尧替代品价格尧互补品价格尧消费者
消费者个人收入 其他渊商品品种尧 质量 尧 广告 宣传尧地理位置尧 季节 尧 国家 政策等冤 全 国 经 济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考 试 用 书
替代品价格
需求
互补品价格
产品价格 最重要的因素 图 员原员 影响需求的因素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 张宁 基础精讲 第27章 会计概论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 张宁 基础精讲 第27章 会计概论

会计基本概念一、会计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系统、客观、及时地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2009、2010单选)。

(1)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事后记录和反映,提供的信息是对过去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

它主要是为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公众等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劫情况,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

(2)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主要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内容。

服务于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加强决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二、会计基本职能(一)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项基本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2010单选):(1)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

(3)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会计的监督职能:(1)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在经济事项发生以前、经济事项进行当中和经济事项发生以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等手段,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控制。

(2)会计监督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二)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

核算是基本的、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会计监督保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三)现代会计的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

三、会计对象(变动)会计的对象即会计的客体,就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对象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1、资金的投入(1)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1、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学科。

2、稀缺性:指资源有限,社会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分配资源。

3、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收益。

4、公平:指人们之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5、市场:指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

6、自由市场:指在产品价格、生产计划、利润分配等方面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

7、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8、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行为和决策,包括需求理论、供给理论等。

二、核心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市场均衡: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3、弹性理论:描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4、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5、生产者行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中存在大量厂商,产品同质,信息完全,价格由市场决定。

7、垄断市场: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产品无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自行决定。

8、寡头市场:市场中只有几个厂商,产品存在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协商决定。

9、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0、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11、通货膨胀:总体物价水平上升,通常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12、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1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三、细节和扩展知识点1、经济学分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分支。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 张宁 基础精讲 第32章 物权法律制度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 张宁 基础精讲 第32章 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二章物权法律制度物权概述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均来自于物的归属,即法律将某物归属于某人支配,从而使其对物的利益享有独占的支配并排他的权利。

2、物权和债权构成了市场经济社会的最基本的财产权利。

主体享有物权是交换的前提;不同主体之间交换过程则表现为债权;交换的结果往往导致物权的让渡和转移。

二、物权特征1、物权是绝对权:(1)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是权利人之外的不特定的一切人,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权利人所享有的物权的义务;(2)债权则不同,它只是发生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

物权是绝对权力是“对世权”,债权是相对权,又称“对人权”。

2、物权属于支配权:(1)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意志行使自己的权利,无需他人给予协助;(2)债权人一般不直接支配一定的物,而是请求债务人依照债的规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所以债权必须有相对的义务人给予协助方可顺利实现。

3、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1)动产所有权以动产的占有为权利象征;(2)不动产则以登记为权利象征。

4、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物权的标的是物而不是行为、人身利益、智力成果。

5、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1)物权的追及效力:物权的标的物无论辗转流向何处,权利人均得追及于物之所在地行使其权利,依法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而债权原则上不具有追及的效力。

债权的标的物在没有移转所有权之前,债务人非法转让并由第三人占有时,债权人不得请求物的占有人返还财产,只能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违约责任。

(2)物权的优先效力:①当物权与债权并存时,物权优先于债权;②同一标的物上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或性质相同的物权时,成立在先的物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物权。

三、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一)物权法定原则1、物权种类法定化;2、物权内容法定化;3、物权效力法定化;4、物权的变更规则法定化;5、物权保护方法法定化。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试题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试题
A.银行本票
B.支票
C.银行汇票
D.股票
33.因利率上升而使金融工具持有者受损的风险属于金融工具的 风险;
A.违约
B.国家
C.操作
D.市场
34.我国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标价方法是 ;
A.美元标价法
B.直接标价法
C.间接标价法
D.双向标价法
35.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 ;
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A.扭转性营销
B.刺激性营销
C.开发性营销
D.抵制性营销
39.在营销计划实施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 ;
A.正在发生什么情况
B.发生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C.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D.要取得什么成就
40.为了避免在迅速变化的市场面前无所适从、甚至被竞争所淘汰,企业在定义自己的战略业务单位时通常以 为导向;
A.产品形式
B.顾客需要
C.制造技术
D.生产装备
41.对营销管理者来说,市场是由具有有效需求的各类 组成的;
A.供应商
B.营销中介
C.竞争者
D.顾客
42.恩格尔系数是指 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例;
A.食物消费
B.房租与燃料费
C.教育支出
D.卫生与休闲支出
43.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从 开始的;
A.收集相关信息
53.组织中的职权一般分为 、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A.建议职权
B.咨询职权
C.曲线职权
D.直线职权
54.依据职能划分部门和依据项目划分部门所组成的组织结构称为 ;
A.职能制
B.直线职能制
C.矩阵制
D.模拟分权制
55.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 ;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9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9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十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一、所谓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不确定性2、相关性3、高杠杆性4、传染性三、金融风险有四种类型(2009多选):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2、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3、流动性风险: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4、操作风险:由于金融机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

(2010单选)一、金融危机的含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金融资产、房地产、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1、债务危机:(1)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引发的危机;(2)一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货币危机(2009单选):(1)实行固定汇率或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汇率调整,货币内外价值脱节;(2)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发生危机国家的汇率政策的共同特点是汇率制度。

3、流动性危机:(1)国内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2)国际流动性危机:外汇资产和负债不匹配导致的国际流动性不足。

4、综合性金融危机三、次贷危机1、2007年春季,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结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2、2008年10月初,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海啸,开始在全球蔓延。

3、次贷危机的三个阶段:第一,债务危机阶段;第二,流动性危机;第三,信用危机。

金融监管理论一、金融监管的含义金融监管或称金融监督管理,是指一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为达到稳定货币、维护金融业正常秩序等目的,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外部监督、稽核、检查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一系列行为。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已完)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已完)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和类型一、财政管理体制含义1、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2、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2008)。

二、财政管理体制内容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设置: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政府间财政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1)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2)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3)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新增):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区域原则、技术原则。

3、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新变)(1)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2)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新增)集权原则、效率原则、恰当原则、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3)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配套制度。

三、财政管理体制类型1、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新增)(1)财政联邦制模式;(2)财政单一制模式。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统收统支型、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2)(1980-1993年)三次“包干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1994年取消包干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新增)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3、促进社会公平,提高财政效率。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技术经济学》第1章

《技术经济学》第1章
(3)经济发展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1998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 日本: 2.913% 人均968.9美元/人年 美国: 2.679% 人均842.5美元/人年 中国: 0.693% 人均5.3美元/人年 2011年我国R&D经费支出8610亿元,占 GDP的1.83%。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2%。
如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总体规模;产业发展 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产品结构、 技术结构与规模结构;产业的技术扩散与 转移;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利用与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
(3)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技术发展与创新战略;产品研发、升
级换代的规划与方案;技术选择、技术开发 与技术整合;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与工艺革 新;信息化建设等。
2.纵向方面的研究内容 从纵向来划分,技术经济学涉及具体四个层面的研究内容。 (1)宏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果;投资方向、结构、效
果与最优规模;生产力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 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能源结构与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经济 与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等。
(2)中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2.电力工业的出现。1856年,沃纳.西门子运用法拉第在1830年发现的电 学理论,设计出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但22年里,电气工业并未出现,因 为缺少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麦克斯韦理论出现后,爱迪生于1878年发明 了电灯。
电灯取代煤气灯。
(3)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Penetrating Effect )
(2)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Transform Impact) ①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附后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附后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 ;
A.利益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6.—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7.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的经济体制;
A.统治性 B.决定性 C.辅助性 D.基础性
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6.根据“格雷欣法则”,当市场上流通两种法定金属货币时,最终可能会使市场上
A.劣币泛滥 B.良币充斥市场 C.劣币被收藏、融化或输出 D.金本位制度崩溃
37.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
A.管理过程学派 B.社会系统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49.根据决策条件确定性的差异,决策可以划分为确定型、 和不确定型决策;
A.程序型 B.半确定型 C.偶然型 D.风险型
50.人类行为模式理论指出,人类的行为根源于 ;
A.学习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51.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28.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2章 财政收入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2章 财政收入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一、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为履行政府职能、实施公共政策、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总和。

(二)政府收入的分类(新变):1、IMF的标准有4种: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其他收入。

2、我国2007年收支分类改革,将政府收入分为6类: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三)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新增)1、最小口径:税收收入2、小口径:税收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的非税收入,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专款专用的社会缴款等;最常用的一个财政收入口径;我国统计年鉴中对外公布的财政收入就是这个口径。

3、中口径:一般预算收入+社会保障缴费收入4、最大口径:全部政府收入二、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新增)1、财政集中度及其度量(1)财政集中度,又称宏观税负,是指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2)衡量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从小到大分别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公共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占GDP的比重2、当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及其合理性评估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高,但若将构成财政收入的各种收入加总计算,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30% ,并不算低。

税收一、税收的基本含义与特征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定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

(1)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直接凭借政治权力,通过法律形式对社会产品实行强制征收。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6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6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2008);2、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二、传统货币数量说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MV=PT(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劳务交易量);(2)PM有直接关系,M最活跃因素、P主要被动因素。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π=K×Y/M(货币价值=愿意持有货币的比重×总收入/货币供给量);(2)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数量关系决定。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009)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作流动性偏好理论。

2、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1)交易动机(2009单选):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2)预防动机: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3)投机动机:由于利率不确定,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3、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增函数;投机动机构成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L=L1(Y)+L2(i)4、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某一低点,货币需求无限增大,利率过低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

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2007)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1、财富总额:与所需货币成正比;2、财富构成: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与人力财富成正比;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金融资产收益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与货币持有量成反比。

4、其他因素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分析(1)货币供给:一国或者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满足货币需求过程。

(2)货币供给量:非银行部门持有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数量=流通中的货币量。

(3)货币供给分析货币供给机制:侧重于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一、科技经济的概念科技经济是指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常情况下,科技经济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

二、科技的作用1.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的发展能够使生产效率提高,提高了单个劳动者的生产水平,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更短的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总量。

2. 优化生产方式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例如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优化了生产结构。

3. 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创新的实施。

新技术的应用和发明能够满足新需求,促进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市场的扩大。

4. 降低成本科技的发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例如,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5. 拓展市场科技的发展可以拓宽市场范围。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球范围的市场拓展,通过在线销售可以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6.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运用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变化,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7. 改善生活科技发展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医疗科技的进步提高了生活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科技经济的重要性科技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对产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新兴科技的发展会使得对传统产业的改进和升级,并促进新产业的发展。

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会推进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要求。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3、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4、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科技投入的提高,将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5、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2 1.3 1.4 2 2.1 2.2 2.3 2.4
产品销售收入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其他收入 现金流出 自有资金 借款本金偿还 借款利息支付 地质资料应付款偿还
7083
533558 15960 37241 14743
4151 4151
5534 5534
4151 4151
20792 1559
工资及福利费 总 成 本 费 用 折旧费 摊销费 修理费 财务费用 其它费用
2.5成本与费用
经营成本是财务分析的现金流量分析中所使用的特定概念
经营成本 总 成 本 费 用
折旧、摊销
财务费用
2.5成本与费用

其它成本概念: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 现金成本
2.5成本与费用

成本分析 是否体现工艺特点 是否体现项目特点 找出控制成本的要点
2.6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某一段时期内项目现金流入和和现金 流出的数量。将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相抵的 差额称为净现金流量,也称净收益。净现金流量 已成为测量投资项目真正盈利性最主要的对象。 项目现金流量能按时和如实反映项目的现金流入 和流出,分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已成为当今世 界投资分析的主流。“现金流”也已成为业内人 士的口头禅。



劳动设计一般包括: 企业组织机构设计、工作制度设计、编制劳动定员表、确定 职工培训要求和职工工资和福利水平,分析劳动生产率等。 劳动设计原则 劳动设计必须遵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的规定,结合 本项目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布局,当地气候环境, 本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实现企业经营策略和目 标,使企业具有较强市场适应能力的原则进行设计 。 劳动设计的作用 可作为企业招工和培训基础 ; 是计算劳动成本和培训费用的基础 。
n
(CI CO)
t 1 t
n
(1 IRR) t 0
» Ö ð ÷Á ¾ Ï ½ Á ¿ 500 0
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ª Í Ô
-500 -1000 -1500
» Ö ð ÷¿ ¾ Ï ½ Á Á 1 -1000 2 220 3 220 4 220 5 220 6 220 7 220 8 220 9 220 10 220 11 220
2.4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
建设期利息
流动资金
建设投资总额
建设投资构成
主要生产项目 辅助生产系统 公用系统 建 设 投 资 总 额 行政系统 工程费用 建筑工程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 安装工程费 其它建设费用 工程预备费 预备费用
民用设施
价差预备费
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期利息计算
根据《方法与参数》规定: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出使用,借 款当年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份按全年计息,计算公式如下: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3934 590 3344
4561 684 3877
2576 386 2189 -2109
9.
10. 11. 12.
可供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金 公益金 应付利润
21229.47
1960.95 653.65
3344
3877
2189
-2109
12.1
12.2 13. 14.
本年利润分配
还清借款后未分利润转分配 未分配利润 累计未分配利润 18614.87 3344 3344 3877 7221 2189 9410 -2109 7301
需求分析
供应分析
价格分析
成本分析

副产品的市场分析 硫磺 硫酸
2.2建设方案比较



规模方案 厂址方案 矿山开拓方案 采矿方法方案 原矿运输方案 选冶流程方案 关键设备选型方案
2.2建设方案比较
方案比较以实现项目优化,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 项目优化循环过程(矿山项目为例): 矿石储量计算
边界品位计算
矿山规模确定
经营成本和投资估算
2.2建设方案比较



比较对象:投入与产出 判别标准:产出相同,费用最小 费用相同,产出最大 投入产出不同,(产出-投入)最大 比较方法:计算各方案的现金流,用动态的方法 计算费用现值、净现值。 比较范围: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直接差异和相关 差异。
2.3 劳动设计
技术经济基本知识
1. 2.
3.
技术经济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技术经济设计的内容 技术经济设计的主要原则
1.技术经济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反映并比较项目不同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选择并 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反映项目最终的投资效果和各项经济指标,为投资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为企业投产后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提供组织机构模 型; 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财务控制提供参考 ; 为决策机构和生产单位提供后评价的信息和建议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也称项目技术经济研究)
36868 805 4730
35723 -105 6352 1867
193
2152
2.5
2.6 2.7 2.8 2.9 3 4
经营成本
销售税金及附加 所得税 公益金 更新改造投资 净现金流量 累计净现金流量 计算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
430893 28024 4543 654 1500 16237 -4151 -4151 -5534 -9685 -4151 -13836
盈利指标计算
净现值NPV与投资收益率IRR的计算
NPV (CI CO) (1 I ) t
t 1 t
n
(CI CO) (1 IRR) t 0
t 1 t
n
式中:(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
NPV
(CI CO) (1 I ) t
t 1 t
2.技术经济设计内容



市场分析 方案研究 劳动设计 投资估算 成本与费用估算 财务分析 综合评价及编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只对某些项目在必要时进行 项目后评价
2.1市场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 市场供应能力分析 市场平衡分析 价格分析 项目产品竞争能力分析

成本与费用编制原则 项目的财务分析是在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下 进行的。设计成本的编制必须与现行财务 会计制度相适应,其费用开支范围应严格 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
2.5成本与费用

成本与费用编制范围 根据具体项目,在编制成本费用前,首先 应对成本费用估算对象和范围加以定义, 明确成本费用估算的起点和终点。项目总 成本费用的计算范围应与投入-产出的口径 相一致。
建设投资分类
固定资产 建 设 总 投 资 无形资产 进行摊销 递延资产 进行折旧
流动资金估算
流动资金:系指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运营资金
应收帐款 流动资金 流动负债
流 动 资 产
原材料 备品备件 在产品
产成品
存货
现金 预付帐款
(实现第一次销售收入前的资金占用)
流动资金估算
序号 1 1.1 1.2 流动资产 应收帐款 存货 60 6 1741.80 910.81 3284.13 1762.93 3284.13 1762.93 项 目 周转天数 周转次数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融资前现金流量(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序号 1 1.1 1.2 1.3 1.4 2 现金流入 产品销售收入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回收流动资金 其他收入 现金流出 516118 13027 17369 13027 24238 31864 7083 项目 合计 549794 542712 1 2 3 4 23963 23963 5 37685 37685
项目
合计
542711.79 28024.37 488914.79 25772.63 4515.10 30287.74 4543.16 21229.47
4
23963 971 19058 3934
5
37685 1689 31435 4561
6
34140 1644 29920 2576
7
26152 1542 26718 -2109


成本与费用编制目的 成本与费用编制原则 成本与费用编制范围
2.5成本与费用

成本编制的目的 编制设计成本费用的目的,是正确地反映 拟建项目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 的全部耗费,以满足项目经济评价、方案 优化和生产初期制定成本计划的需要。设 计成本是计算利润和流动资金的基础。
2.5成本与费用
937.89
325.73 241.11 258.20 159.66 5206.72 2080.56 2080.56 3126.16
2 2.1 3 4
流动负债 应付帐款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 60 6
1040.28 1711.07 1711.07
项目总投资
初期投资
后期更新和追加投资
2.5成本与费用
利润: 利润是项目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是项目销售收入与消耗 支出的差额。收入大于支出为利润;反之,则为亏损。利润总 额是项目所得税纳税依据。利润计算必须符合国家财会及税收 制度的有关规定,所以也称之为“会计利润”。
利润总额可简化为如下的式表达: 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外 净支出
2.6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包括: 盈利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2.6财务分析—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对象:现金流量 分析方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发方法 分析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项目投资回收期 分析种类:融资前分析 融资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