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分析与控制
建筑工程梁板裂缝处理方案
建筑工程梁板裂缝处理方案一、梁板裂缝的原因分析1、材料质量问题:例如梁板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或者钢筋使用品质不好。
2、设计不当:梁板设计不合理、荷载计算错误等原因。
3、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浇筑时混凝土浇注不足、不均匀、养护不到位等。
4、荷载问题:梁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突然或大幅度的荷载引起的裂缝。
二、梁板裂缝处理方案1、表面裂缝处理在发现梁板表面有裂缝时,应该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进一步扩大和加重裂缝。
方法如下:(1)清理裂缝:使用刷子、高压水枪等工具将裂缝表面的杂物和泥土清理干净,确保表面干净。
(2)填充裂缝:可以使用聚合物修补材料填充裂缝,将修补材料填充至裂缝深度的2/3处,并确保填充均匀。
(3)修补表面:将填充后的表面进行抹平和修补,使其与周围的混凝土表面保持一致。
2、深度裂缝处理对于梁板深度裂缝的处理方案,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局部修补:对于深度裂缝较为严重的梁板,可以采用局部切割、清理和填充修补的方式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包括:将梁板表面的混凝土切割开裂缝处,清理干净;然后使用专用的修补材料填充裂缝,确保填充的材料能够牢固粘合。
(2)增加预应力或加固:针对部分严重裂缝的梁板,可以考虑在裂缝处增加预应力钢筋或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梁板的受力能力和稳定性,避免裂缝继续扩大。
(3)更换梁板:对于严重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稳定的梁板,可能需要进行更换处理,选择材质更好的梁板进行替换。
(4)加强养护:对于已经处理过的梁板,需要加强养护措施,确保修复后的梁板能够正常使用,并避免出现新的裂缝。
三、预防措施除了对已经出现裂缝的梁板进行处理外,还需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裂缝的产生和扩大,包括以下几点:1、材料选择:在工程实施前,对梁板使用的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检测和筛选,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2、设计合理:在进行梁板的设计时,需要考虑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合理确定荷载大小和分布。
3、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梁板的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注均匀、养护到位等。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要点摘要: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但是在实际进行设计建筑工程结构的时候,有很多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比如:墙体和楼板之间的裂缝问题,就是非常常见的结构问题。
因为出现裂缝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建筑工程结构人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考察,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裂缝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技术;要点1裂缝产生的危害分析如果建筑工程的墙体或者楼板出现裂缝问题,很容易在日后建筑工程投入使用的时候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
现如今,大部分建筑工程都是高层建筑,如果在地基位置出现裂缝,楼板的强度较小,就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发生坍塌。
与此同时,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存在裂缝,也会给业主人员带来很严重的麻烦,比如:高层建筑物内部的楼板出现渗水、漏水的问题,造成渗水、漏水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墙体存在裂缝导致的。
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更大、更严重的裂缝,这些裂缝直接造成墙体坍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
而且,裂缝的存在,也会给建筑单位的声誉、名誉受到损害,影响建筑单位在市场中的良好形象,导致市场竞争力逐渐降低,失去先天性优势,从而在竞标、投标阶段失去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的原因2.1温度原因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裂缝进行合理分析,依据它本身的特点可以了解到,在温度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
首先,对于建筑房屋结构而言,整体的结构就比较偏大,在温度的影响下,会让整个工程结构中的膨胀压力增加,这时,建筑结构就很容易出现裂缝。
其次,因为房屋结构内部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当内外的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会让结构外部的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概率。
2.2干缩原因建筑工程结构中出现干缩裂缝是导致其穩定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为了有效控制墙体裂缝的发生,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适当的建筑材料,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墙体强度,并加强建筑结构设计监管。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墙体裂缝的产生,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发生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性,还会危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因此对于墙体裂缝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墙体裂缝问题给建筑工程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关键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设计问题,控制措施,建议,建筑材料选用,地基处理,墙体强度,监管加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裂缝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裂缝的出现给建筑工程带来了诸多隐患,因此对于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裂缝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以及建筑结构设计问题等。
了解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防止裂缝的产生。
本文旨在探讨建筑结构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以帮助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
2. 正文2.1 建筑结构墙体裂缝的原因建筑结构墙体裂缝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强度不足、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地基沉降是导致墙体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基沉降可能是由于地基土质不均匀或承载力不足造成的,长期受重物压力也会引起地基沉降,使墙体承受不均匀的力而出现裂缝。
温度变化也是造成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季节更替或昼夜温差较大时,墙体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易出现裂缝。
强度不足是墙体裂缝的另一主要原因之一。
裂缝分析及处理
裂缝分析及处理建筑裂缝分析一、裂缝简述:施工当中难免遇到裂缝的问题,一般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结构问题,但也不全是这样。
有时裂缝只是建筑表面的现象,它并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
二、裂缝的形成:(一)墙体裂缝:1、沉降裂缝: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使砖砌墙体表面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
由于砖混结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外)不危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致使这类裂缝屡次发生,形成隐患。
当地震及其他荷载作用下,容易引起提前破坏,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1)现象:a、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
由于横墙刚度较大(门窗洞口较少),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所以很少出现这类裂缝。
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逐渐发展。
b、窗间墙水平裂缝。
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裂缝在上。
c、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
2)原因分析:a、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弱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b、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c、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下,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由于冻胀作用而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3)预防措施:a、合理设置沉降缝。
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密 实 性 ;对 于 大体 积 混凝 土 施工 中 ,缺 少 必要 的二 次 抹 压 ,
养护措施不到位 :模板拆除时间过早 ,这都是施工 中造成混
凝 土 开裂 的 主要 原 因 。
二 、 混凝 土裂 缝 的 预 防 ( 在材 料 质量 控 制 上预 防 1) 合 理 地 选择 混 凝 土 的原 材 料 ,根 据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和 易 性和 质 量检 验 确 定 配 合 比。 严 格 控 制 混 凝 土 用 水 量 ,选 择
一
、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裂 缝产 生 的 原 因很 多 ,具 体 包括 几 方面 :
(1)砼 的 收缩
收 缩 是 混凝 土 的一 个 主 要 特 性 ,产 生 收缩 裂 缝 的原 因一 般 是 在 施 工 阶段 因 水泥 水 化 热 及 内外 部 温 差 过 大 。 收 缩 裂 缝
多发生 在大体积 混凝 土 中,例如在 高层建筑 筏板基 础施工 中 ,如 果 施 工 控 制 不 到 位 ,极 易 发 生 大 规模 的 收缩 裂缝 ,改
少 混凝 土 的用 水 量。 ( ) 工 程 设计 上进 行 预 防 : 2 在
的可能 ,严重影响建筑物 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温 度 裂 缝 一 般 是 由 于 大气 温 度 变 化 、周 积 混 凝 土 施 工 时产 生 的 水 化 热等 因素 造 成 。 有 关 研
距 。全 截 面 的配 筋 率 应 在 0 % 一 O5 之 间 。避 免结 构 突 变 . 3 . % 产 生 应 力 集 中 ,在 易裂 的边 缘 部 位 设 置 暗 梁 ,提 高 该 部 位 的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建议: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渗透性、抗裂性和耐久性,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良好的配合比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过度水泥浆液化或太干燥的现象,从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3.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温度变化。
过快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或膨胀,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过慢的温度变化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差异,同样会产生裂缝。
可以通过对浇筑时间和浇筑温度的控制来避免这些问题。
4. 控制混凝土的收缩: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如添加收缩节约剂或延迟膨胀剂。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从而减少裂缝的生成。
5. 使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采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确保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均匀收缩。
可以采用适当的浇水养护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减少收缩应力的积累。
6. 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中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过度振捣或过度踩踏,以及避免混凝土的堆积或倾斜造成的压力不均。
这些不当的施工方式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不均匀,进而引发裂缝。
7. 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在需要较高抗裂性的结构中,可以考虑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
这些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裂缝扩展,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8. 定期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补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裂缝,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结构,有助于及时解决潜在的裂缝问题,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性。
通过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材料、优化配合比设计、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收缩、使用适当的浇筑和养护方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安装预应力或钢筋等加固措施,以及定期巡查和维护建筑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及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设计阶段的裂缝控制:在建筑设计阶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混凝土裂缝的风险。
例如合理设置结构的伸缩缝,以容纳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避免因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的裂缝产生。
2.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特别要注意混凝土的水灰比,合理调整水灰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风险。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骨料的粒径分布也是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因素。
3.施工工艺的控制: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浇注高度和浇注厚度,避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过大的液压头,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混凝土初凝和硬化阶段,要注意及时进行湿养养护,以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4.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施工时的温度和湿度,例如采取遮阳措施、喷水降温等方法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及时覆盖和湿养养护等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湿度,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风险。
5.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工艺规范。
控制模板的合理拆除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优化混凝土的振捣操作,避免因振捣不均匀而引起的裂缝等。
6.监测和维护:在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例如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来监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及时采取修补措施来防止裂缝的扩大和损坏的进一步发展;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的规范管理以及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墙体开裂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混凝土墙体开裂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混凝土墙体开裂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外观美观,还会对墙体的结构稳定性造成威胁。
本文将深入分析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
一、混凝土墙体开裂的原因分析1. 伸缩变形不均匀:混凝土墙体在施工中由于浇筑时间的原因,可能会发生伸缩不均匀,导致墙体开裂。
2. 强度不足:混凝土墙体的强度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会导致墙体承受外力时发生破坏而产生开裂。
3. 地基沉降:混凝土墙体所依赖的地基如果发生沉降,会导致墙体产生变形和开裂。
4. 温度变化:墙体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容易发生开裂。
5. 施工质量不良:混凝土墙体施工中,如果操作不当、配合比不合理或者养护不到位,都会导致墙体开裂。
二、解决混凝土墙体开裂的方案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对墙体的基础地基进行认真的勘测,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提高墙体的强度,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控制伸缩变形:通过合理的浇筑工艺和施工时间安排,保证混凝土墙体的伸缩变形得到均匀控制。
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伸缩缝,可以有效减少墙体开裂的可能性。
3. 提高混凝土强度:加强混凝土的加固措施,增加墙体的抗拉能力和整体强度。
可以采用添加钢筋或纤维增强材料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4. 控制温度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避免温度变化过大造成墙体开裂。
在施工后的养护过程中,也要注意控制墙体的温度变化,避免快速干燥引起裂缝。
5.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进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控制。
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养护时间等,以提高施工质量。
混凝土墙体开裂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控制伸缩变形、提高混凝土强度、控制温度变化以及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等。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措施。
1. 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抗裂性能的重要因素。
合理控制水灰比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通过科学配合水泥和骨料的用量,水灰比应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调整。
2. 使用优质的原材料:优质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施工中,应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并注意原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质量不受损害。
3.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变化,如果温度过高或变化过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快速干燥和收缩裂缝的产生。
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温度,如覆盖湿布、使用遮阳网等。
4. 合理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混凝土液体和固体粒料的分离,严禁过量振捣和过快浇筑,以免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集中和破坏。
合理设置施工缝和定期修补裂缝也是控制混凝土裂缝的重要手段。
5. 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期间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收缩。
还应注意防止外力冲击和过早负荷带来的损害,保证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强度发展。
6. 使用合适的加筋材料:对于需要承受拉力的结构部位,如梁、板等,可以采用钢筋等加筋材料来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加筋材料能够吸收和分散混凝土的内部应力,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
7.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符合要求,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混凝土含水量、使用优质原材料、控制温度、合理施工工艺、加强养护管理、使用加筋材料以及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等。
只有综合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发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大型住宅建设项目规模结构的密集化,建筑体积不断增大,建筑质量问题如裂缝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因此,实施有效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产生裂缝,是施工单位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引言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强度,而且可以提高施工便利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利用。
但是因为混合比例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将会提高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率,进而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缩短建筑使用周期。
因为混凝土施工工艺非常复杂,混凝土配比和温度等都会引发混凝土裂缝,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加强监管混凝土的质量,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施工工艺,有效防治混凝土裂缝。
1混凝土工程裂缝及治理措施概述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当今混凝土结构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它对工程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在工程出现大量的混凝土裂缝时,会使工程结构承载能力下降,进而对建筑物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严重的会引起建筑物坍塌,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另外,建筑工程的相应功能也会因为缺乏安全性而大幅降低。
总体而言,建筑的合理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基本居住需求,还要具有相应的抗震、防火等性能,但由于工程上的裂缝,其承受力不足,致使建筑物出现了一些问题。
不能达到相应的效能和作用,在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控制裂缝,分别是防止和修补。
防止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建筑物出现裂缝。
因此,此类措施多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而修补措施的目的是控制已有的混凝土裂缝在扩大对建筑物的效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此类措施一般都是在施工后进行。
从理论上说,这两种方法均能对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2.1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筑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行业中出现了恶性竞争。
建筑施工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避塑:整.凰.建筑施工裂缝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孙虎(乌苏市沂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3000)睛圈文幸重点分析了建筑墙俸裂缝以及钢筋混.巯:L现浇饭裂缝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鹾嗣阃建筑施工;裂缝;原因分析;处理措施1墙体裂缝分析建筑墙体800/o以上裂缝原因是地基、温度、干燥收缩(干缩),也有设计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
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以下两类。
1.1温度裂缝最常见的是在砼平屋盖房屋取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灰缝的水平裂缝,及水平包角裂缝(包括女儿墙)。
温度裂缝是造成墙体早期裂缝的主要原因。
这些裂缝—般绪寸_懒夏之后逐渐稳定,不再继续,裂缝的宽度随温度变化而略有变化。
12干缩裂缝如房屋内外纵墙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建筑一至二层窗台边的斜裂缝或竖向裂缝;屋顶圈梁下出现的水平缝和水平包角裂缝;大片墙面上出现的底部重、上部较轻的竖向裂缝。
千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影响大。
材科放置能完成部分干缩变形,以后逐步变慢,几年后方停止。
干缩后材料受湿仍会膨胀,脱水后会再次干缩变形,但其干缩莉成,J、,约为首次的80%左右。
这类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较严重。
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楼屋面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究其原因,主要有混凝土原材料,施工及设计等三大方面原因。
21原材料方面1)水泥品种。
水泥的选择是关系到收缩问题的关键。
不同品种水泥的收缩值取决于C A S0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
而且,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标号等级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水泥用量也就会增加,产生的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2)外加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的裂缝。
由于施工工期的需要,一般都会使用化学外加剂的,t旦外加剂应用不当会直接引起混凝土多种质量问题,并且外加剂的使用也会增大混凝土收缩的变乱瘁,如掺凋谚K剂用于改变混凝土和易性。
工程施工裂缝
工程施工裂缝一、工程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1.地基沉降:地基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荷载的影响会发生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产生变形和裂缝。
2.施工中质量不合格: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或者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
3.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不符合要求或者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4.温度变化:在温度波动较大的环境下,建筑物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
5.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也是导致工程裂缝的重要原因。
二、工程施工裂缝的预防措施1.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裂缝问题,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和选材。
2.在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仔细检测,确保地基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3.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质量检验和工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4.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测控制。
5.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考虑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避免裂缝产生。
6.在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测,防范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
7.定期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裂缝问题,避免裂缝扩大影响工程安全。
三、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方法1.裂缝修补:对已经产生的小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处理,保证其美观性和封闭性。
2. 裂缝固定:对已经产生的较大裂缝,可以采用固定措施,如加装钢筋、安装托架等方法,防止裂缝扩大。
3. 结构加固:对已经出现结构性问题的建筑物,可以采用局部或整体加固处理,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4. 做好基础处理: 整理各种预应力筋,确保工程质量。
5. 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 避免在带有裂缝的工程产品进行施工处理。
6. 做好护壁护栏的支撑工作: 护栏局部护坡的支撑工作要做好,确保其稳定性。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但是通过加强对裂缝产生原因的了解,预防措施的制定以及施工质量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裂缝对工程结构的影响。
同时,对已经产生的裂缝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
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
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建筑结构裂缝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很多,有时候是由于施工不当或是设计不合理,有时候是由于周围环境或施工后的改变引起的。
在建筑工程中,如何避免和控制裂缝的产生,是每个建筑工程师都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知识。
一、建筑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1.基础问题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一是基础问题。
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基础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好,就容易导致基础承载不住荷载,从而引起结构变形和裂缝。
此外,如果选择的基础土质较差或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对基础土体进行合理处理,则同样会影响建筑的承载力和安全性。
2.设计问题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二是设计问题。
如果设计不合理,例如结构荷载设计不足,或是建筑结构支撑力分配不均等,都会导致结构应力不均,从而引起结构隐患和裂缝。
此外,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也是设计关键问题之一。
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适或生产质量差,也会导致结构裂缝。
3.材料问题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三是材料问题。
建筑结构材料的质量和使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如水泥、钢材等主要用于构建整个建筑的材料,如果材料质量差,或是选用了未经认证的材料,则容易引起结构裂缝并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4.自然因素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之四是自然因素。
如地震、风、气候和重力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都有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的振动,从而引起结构裂缝和结构变形。
特别是在地震多发地区,结构裂缝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在设计和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地震因素。
5.施工质量问题建筑结构裂缝的原因之五是施工质量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中所涉及的工人和材料数量较多,因此施工质量的问题难免会出现。
如,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了解不足,工人技术不娴熟或对施工程序操作不当,都会导致管道、梁柱等结构裂缝。
二、建筑结构裂缝防治1.注意基础质量控制避免建筑结构裂缝的第一步就是要注意基础的质量控制。
在选址、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考虑各种因素,如建筑的荷载、所需基础类型、基础所在位置的土质条件等。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楼板裂缝的分析和控制措施
建筑结构楼板裂缝的分析和控制措施一、建筑结构楼板裂缝的主要类型根据当前房屋整改工作中资料收集数据发现,楼板裂缝的主要类型有五种:1.1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最为常见,也就这沿着建筑物纵向出现一道裂缝,主要就是板下皮,上下贯通的并不多见。
1.2横向裂缝,也就是沿着建筑物横向所出现的裂缝,一般出现在跨中1/3 的范围内,与纵向裂缝一样板下皮居多,贯通的较少。
1.3不规则裂缝,也就是裂缝没有任何规则可言,既不是纵向、也不是横向的裂缝,这种裂缝在任何楼板结构中都可能出现。
1.4角部裂缝,也就是房屋的各个角上出现的裂缝,一般是板下皮。
1.5顺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较常见,一般出现在楼板下皮。
二、房屋结构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房屋结构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设计上的原因,也有施工过程中原因,还有使用过程中的原因,根据已完成项目建筑工程的结构楼板裂缝资料收集做了如下总结:2.1 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的经费需求,未按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未设计“2缝1带”(伸缩缝、沉降缝与后浇带)或仅设计沉降缝,施工图交底时,设计单位未向施工单位陈述清楚,未向建设单位陈述必要设置重要意义。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设计规范不重视,施工单位总是以“按图施工”为理由未设置(伸缩缝、沉降缝与后浇带)或少设置。
设计单位为满足建设单位的建造成本需求,结构设计降低含钢量即配筋率、降低混凝土指标即砼含量,用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方式来达到设计验算满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
楼板板厚不足。
现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基本上都是 C30,就其材料强度来说不存在强度不够的问题,但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骨料粗细、水灰比等混凝土配料信息总是凭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结果控制,但不能完全考证和控制。
因此楼板的刚度与板的设计厚度有关、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原因综合因素有关。
在我们楼板跨度比较大或是异形板中过分相信设计单位的计算软件设计荷载值,会不会忽略了挠度计算值,从而把板的厚度取得比较薄,虽然我们施工中的板配筋足够了,但是由于挠度过大板也会开裂。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控制: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细致的考虑和
分析,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应选择质量好、稳定的原材料,保持
原材料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控制原材料中过多或过少的杂质和气泡,避免不均匀的收缩引
起裂缝。
3.施工工艺控制:在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浆比、拌合
时间等参数,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密实性和质量。
同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连续性,以避免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收缩不同而形成裂缝。
4.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控温设备等专业工具来进行
控制。
同时还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以避免混凝土因干
燥而收缩引起裂缝。
5.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对于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控制
购买、品质、配合等因素,减少人为操作错误;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因现场原因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如果以上措施都得到了落实,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就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生成。
而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又直接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紧密相关,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加强
对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视,及时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
建筑工程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1.2 主体结构部分
问题:主体结构梁板出现裂缝、 造成渗漏
原因:1、砼浇筑完成后未采用 平板振捣器振捣。2、主体阶段 楼板砼强度不足,荷载上去过 早造成的结构楼板裂缝;3、 结构楼板龄期未到,钢筋等材 料集中堆放,集中荷载造成的 裂缝;4、楼板砼跨度较大, 板中未起拱,龄期不足,拆模 过早造成的表面裂缝。
02
室内装修部分
主要原因: 2.1 因未挂钢丝网导致的裂缝 2.2因砌体墙下口铺浆厚度不均匀造成
的裂缝
次要原因 2.3因二次抹灰造成的裂缝 2.4因砌体灰缝开裂造成的裂缝 2.5腻子层出现不规则龟裂
2.6其他方面造成的裂缝
分析造成裂缝的原因
室内装修裂缝是工程交付后,后期维修和业主投诉的主要因素之一,下面以连云港项目出现的 裂缝进行分析
2.1 因未挂钢丝网导致的裂缝
问题:线管开槽处抹灰面出现裂缝
原因:1、线槽处封堵未钉设钢丝网, 抹灰面出现的裂缝;2、抹灰完成后 开槽布管,封堵时未采取防裂缝措施。
墙体表面龟裂的无规则裂缝(不包含网格布未压入抹灰 层表面)
2%
合计 2%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因未钉设钢丝网造成的裂缝占裂缝总量的55%,其中又以不同材料 交接处形成的裂缝为主;其次是因砌体墙下口铺浆厚度不均匀造成的裂缝。这两个因素是造成 裂缝的主要因素。
因二次抹灰造成的裂缝占9%、因砌体灰缝开裂造成的裂缝占9%,因墙体腻子层表面不规 则龟裂占2%,上述三个因素为造成裂缝的次要因素,但合计占裂缝总量的20%,也应当给予重 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尽量避免此类裂缝的出现。
1.1 地下室结构部分
问题:地下室后浇带位置顶板 裂缝,造成渗漏
原因:地下室后浇带未按工艺 进行施工,地下室顶板防水卷 材施工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并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与改革创新。
建筑行业对材料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创意。
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使用较为普遍。
但是混凝土裂缝会破坏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美观。
本文就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温度裂缝;措施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它直接影响着施工效果。
因此,施工人员应科学地控制混凝土裂缝宽度、合理选择防治措施,以确保工程施工水平能充分满足相应指标要求,使各项施工工作得以顺利落实,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类型混凝土裂缝按其产生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1)表面裂缝:直接可见于混凝土构件表面、可以直接用肉眼看见的裂纹。
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发生的,由于混凝土表层的水分快速流失,使其与表面的收缩程度有很大差别,从而产生了表层开裂。
表层裂纹不但会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功能,还会使空气中的水分通过裂缝渗入混凝土,使钢筋发生氧化、腐蚀,从而使其机械性能下降。
(2)微观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不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微小裂纹。
微观裂缝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界面裂缝,通常会发生在水泥浆和骨料交叉的部位;第二种是水泥石裂缝,水泥发生水化热效应,从而形成一种不均匀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大多产生在水泥石内部;第三种是骨料裂缝,即混凝土骨料内部本身有裂缝。
根据裂缝的产生机理,可以将其划分为:(1)温度裂缝:由于外界温度的改变,在热胀冷缩作用下产生了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当环境温度太高或太低时,会使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收缩度和膨胀度相差很大,从而发生开裂。
温度裂缝大多发生在混凝土的表面。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混凝土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还会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1. 积极采取施工工艺措施(1)合理搅拌混凝土:采用合理的搅拌设备和搅拌工艺,保证混凝土搅拌均匀、石子分布均匀,以减少裂缝的发生。
(2)适当控制混凝土坍落度:过高的坍落度会导致混凝土过于松散,易发生裂缝;过低的坍落度则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浇筑到位,裂缝也会增加。
在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施工过程中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控制混凝土浇筑后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快干燥和过快升温,避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应的裂缝。
2. 合理设计结构和施工缝(1)合理设置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收缩引起的应力,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2)合理设置构造缝: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特点,合理设置构造缝,分开承受荷载的不同部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和传播。
3. 采用适当的混凝土配方和材料(1)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易产生裂缝;水灰比过低则会导致混凝土干燥困难,易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应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灰比。
(2)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微孔和毛细孔,这些孔隙会导致混凝土的吸湿性和渗透性增加,易产生裂缝。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配方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内部气孔的数量和尺寸。
(3)使用外加剂和添加剂:合理选用适宜的外加剂和添加剂,如延缓剂、减水剂、抗裂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做好施工过程监控(1)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工艺可控性,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参数:及时监测和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浇筑时间、养护时间等数据,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控制和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分析与控制系部名称: 建筑系专业: 工程技术年级:学号:论文作者:指导老师:2011年6月10日摘要施工项目质量问题的分析,是正确拟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的前提,是明确质量事故责任的依据。
为此,要求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对事故的性质、危害、原因、责任都不能遗漏。
要有科学的论证和判断;言之有理:论之有据,方能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最近20年来,泵送商品混凝土获得广泛应用之后,混凝土均质性有了很大改善的同时,裂缝控制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了,本文是在大量建设实践和现场实验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变形作用引起裂缝的原因,约束变形特征,抗与放的设计准则以及综合技术措施等。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
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关键词:施工裂缝分析控制目录摘要 (I)目录........................................................................................................................................ I I 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分析与控制.. (1)一、墙体裂缝分析 (1)(一)低级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分析 (1)(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 (2)1.八字型裂缝 (2)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2)3.女儿墙根部和竖向裂缝 (2)二悬挑结构坍塌分析 (3)(一)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 (3)(二)模版支撑方案不当 (3)(三)钢筋错位变形,施工超载和拆模过早 (3)三、钢筋混凝土吊装断裂事故分析 (3)(一)事故状况 (3)(二)事故状况分析 (4)1吊点选择不符合吊装弯矩MDm,最小的原则 (4)2柱子吊装中抗弯强度不够 (4)3.柱子吊装中抗裂度不够 (4)四、钢筋混凝土承受变形应力的特点 (4)(一)“抗与放”设计准则 (4)(二)约束内力与结构刚度的关系 (4)(三)钢筋混凝土与素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区别 (5)五结论 (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6)建筑工程施工裂缝分析与控制一、墙体裂缝分析在混合结构中墙体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引起裂缝的原因有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应力、地震力、膨胀力、冻胀力、荷载和施工质量等。
现就地基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特征分析如下:(一)低级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分析房屋的全部荷载最终通过基础传给地基,而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是随深度而扩散,深度大,扩散愈大,应力愈小;在同一深处,也总是中间最大,向两端逐渐减小。
也正是由于土壤这种应力的扩散作用,即使地基地层非常均匀,房屋地基应力分布仍然是不均匀的,从而使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即房屋中部沉降多,两端沉降少,形成微向下凹的盆状曲面的沉降分布。
在地质较好、较均匀,且房屋的长高比不大的情况下,房屋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差值是比较小的,一般对房屋的安全使用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但当房屋修建在淤泥土质或软塑状态的粘性土上时,由于土的强度低、压缩性大,房屋的绝对沉降量和相对不均匀沉降量都可能比较大。
如果房屋设计的长高比较大,整体刚度差,而对地基又末进行加固处理,那么墙体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裂缝。
裂缝对称的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沿着门窗洞口约成45.呈正八字形,且房屋的上部裂缝小,下部裂缝大。
这种裂缝,必然是地基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
当房屋地基土层分布不均匀,土质差别较大时,则往往在不同土层的交接处或同一土层厚薄不一处出现较明显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其裂缝上大下小,向土质较软或土层较厚的方向倾斜。
在房屋高差较大或荷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当未留设沉降缝时,也容易在高低和较重的交接部位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裂缝。
此时,裂缝位于层数低的荷载轻的部分,并向上朝着层数高的荷载重的部分倾斜。
当房屋两端土质压缩性大,中部小时,沉降分布曲线将成凸形,此时,往往除了在纵墙两端出现向外倾斜裂缝外,也常在纵墙顶部出现竖向裂缝。
在多层房屋中,当底层窗台过宽时,也往往容易因荷载由窗间墙集中传递,使地基不均匀沉降,致使窗台在地基反力作用下产生反向弯曲,引起窗台中部的竖向裂缝。
此外,新建房屋的基础若位于原有房屋基础下,则要求新、旧基础底面的高差H与净距L的比值应小于0.5~1.否则,由于新建房屋的荷载作用使地基沉降而引起原有房屋、墙体裂缝。
同理,在施工相邻的高层和低层房屋时,亦应本着先高、重,后低、轻的原则组织施工;否则,若先施工了低层房屋后再施工高层房屋,则也会造成低层房屋墙体的开裂。
从以上分析可知,裂缝的分布与墙体的长高比有密切关系,长高比大的房屋因刚度差,抵抗变形能力差,故容易出现裂缝;因纵墙的长高比大于横墙的长高比,所以大部分裂缝发生在纵墙上。
裂缝的分布与地基沉降分布曲线密切有关,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凹形时,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下部,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当沉降分布曲线为凸形,裂缝较多的发生在房屋的上部,裂缝宽度上大下小。
裂缝分布与墙体的受力特点密切有关,在门窗洞口处,平面转折处、层高变化处,由于应力集中,往往也就容易出现裂缝;又因墙体是受剪切破坏,其主拉应力为45.所以裂缝也成45倾斜。
为了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首先应处理好软土地基和不均匀地基,但在拟定地基加固和处理方案时,又应将地基处理和上部结构处理结合起来考虑使其能共同工作;不能单纯从地基处理出发,否则,不仅费用大;而效果亦差。
在上部结构处理上有:改变建筑物体型;简化建筑物平面;合理设沉降缝;加强房屋整体刚度(如增加横墙、增设圈梁、采用筏式基础、箱形基础等);采用轻型结构、柔性结构等(二)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分析一般材料均有热胀冷缩性质,房屋结构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热胀冷缩变形,称为温度变形。
如果结构不受任何约束,在温度变化时能自由变形,那么结构中就不会产生附加应力。
如果结构受到约束而不能自由变形时,则将在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或称温度应力。
由温度应力引起结构的伸缩值。
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1.08X10/C,而普通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为0.5XlO/C,在相同温差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伸长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
所以,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混凝土屋盖、楼盖、圈梁等与砖墙伸缩不一,必然彼此相牵制而产生温度应力,使房屋结构开裂破坏。
温度应力引起墙体裂缝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八字型裂缝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外墙本身沿长度方向将有所伸长,但屋盖部分(特别是直接暴露在大气中的钢筋混凝土屋盖)的伸长值大得多。
从屋盖与墙体连接处切开来看,屋盖伸长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使墙体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应力又引起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将在墙体上产生八字形裂缝。
由于剪应力的分布大体是中间为零,两端最大,因此八字形裂缝多发生在墙体两端,一般占二、三个开间,且发生在顶层墙面上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平屋顶房屋,有时在屋面板底部附近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顶部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这是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推拉力而产生的,包角裂缝实际上是水平裂缝的一种形式,是外横墙和纵墙的水平裂缝连接起来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下面一般不会再出现八字形裂缝。
有时,外纵墙的水平裂缝也会出现在顶层的窗台水平处。
3.女儿墙根部和竖向裂缝女儿墙根部由于受到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拉力,使女儿墙根部的砌体外西域女儿墙外倾现象,形成水平裂缝。
有时,由于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收缩,也可能使女儿墙处于偏心受压状态,从而造成女儿墙上部沿竖向开裂。
此外,在楼梯间两侧或有错层处的墙体将易产生局部的竖向裂缝,这是由于楼面收缩产生较大的拉力所致。
影响房屋伸缩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以上所述的仅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为了减少温度应力的影响,可采取合理地设伸缩缝;避兔楼面错层和伸缩缝错位;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用油毡夹滑石粉或铁皮将屋面板和墙体隔离,并在女儿墙根部留一定空隙,使其能自由伸缩且有伸缩余地;采用蓄水屋面域种植屋面;女儿墙设构造柱;加强结构的薄弱环节,提高其抗拉强度等技术措施二悬挑结构坍塌分析悬挑结构坍塌实例较多,一是整体倾覆坍塌;二是沿悬臂梁、板根部断塌。
其主要原因有(一)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悬挑结构是靠压重或外加拉力来保持稳定,要求抗倾覆的安全因素不小于1.5,若稳定力矩小于倾覆力矩时,必然失稳,倾覆坍塌。
如雨蓬、挑梁,当梁上压重(砌砖的高度)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就拆除支撑、模板,即会产生坍塌事故。
(二)模版支撑方案不当悬挑结构根部受力最大,当混凝土浇筑后,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模板支撑产生沉降,根部混凝土随即开裂,拆模后将从根部产生断裂坍塌;若悬挑结构为变截面时,施工时将模板做成等截面外形,而造成根部断面减小,拆模后也会造成断塌事故。
(三)钢筋错位变形,施工超载和拆模过早悬挑结构根部负弯矩最大,主筋应配在梁板的上部。
若施工时将钢筋放在下部,或被踩踏向下变形过大,或锚固长度不够等原因,拆模后,均会导致根部断塌。
悬挑结构的固端弯矩与作用荷载成正比,如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当模板下沉时就在根部出现裂缝;尤其是当由根部向外浇筑混凝土时,随着荷载增加;模板变形,也极容易在根部产生裂缝,导致拆模后断裂。
不少悬挑结构断塌事故都是由于拆模过早,混凝土未达到足够强度所造成。
所以,规范规定,跨度小于2m 的悬臂梁及板,混凝土拆模强度应大于等于70%;跨度大于2m的悬臂梁及板,混凝土的拆模强度为100%三、钢筋混凝土吊装断裂事故分析(一)事故状况某工程项目C列柱为等截面柱,长l2m;断面为40Omm*6OOmm;采用对称配筋,每边为4%16,构造筋为2%1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吊装时已达100%强度;柱为平卧预制,一点起吊;吊点距柱顶2m;刚吊离地面时,在柱脚与吊点之间离柱脚4.8m左右产生裂缝,裂缝沿底面向两侧面延伸贯通,最大宽度达1.3mm,使柱产生断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