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步备课教学案中图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主要生态问题的现状,理解它们的成因。2.掌握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原因
生物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
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快,生物物种灭
绝、退化
a.乱砍滥伐森林
b.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捕猎、砍伐及
非法贸易
c.①环境污染破坏生物生存环境
d.大量引入的②外来物种同土生物种
竞争栖息地和食物
③森林资源破坏全球平均每年损失1
800万~2 000万公顷
森林,尤其是④热带
雨林损失严重
a.林木砍伐
b.林地⑤开荒和开矿
c.⑥薪柴采集
d.大规模⑦放牧
e.空气污染,尤其是⑧酸雨污染
⑨湿地减少面积⑩急剧缩小,退
化严重
a.⑪土壤侵蚀导致进入河流的泥沙增
加
b.⑫引水灌溉、河道截流改向导致湖
泊、沼泽水量减少
c.⑬围湖、围海造田
d.环境污染
e.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⑭湿地植被
破坏
思考
1.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它对我国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主要危害?
答案外来物种入侵指进入某个地区的外来物种打破了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主要危害有:①生态系统被破坏;②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典型分布地区森林破坏严重东北林区、⑮西南林区次生盐渍化⑯华北地区、东北平原
水土流失
⑰黄土高原地区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以及云贵高原部分地区
土地荒漠化西北地区和⑱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思考
2.森林有哪些生态功能?植被破坏会造成哪些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森林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环保作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多方面。
植被破坏一是森林面积锐减:①珍稀动植物减少、灭绝;②生态系统恶化;③环境质量下降;
④水土流失;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二是草原退化:①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变化;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出现土地荒漠化。
3.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
答案围湖造田造成湖面缩小,湖泊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度增加,同时因湿地的丧失而造成当地气候的变化。退耕还湖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缓解。
探究点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201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西藏湿地面积达600.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9%,居于全国首位。可有一部分天然湿地却已受到
了现代工业的污染,湿地保护迫在眉睫。“十一五”期间,西藏新建了玛旁雍错、麦地卡等8处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新建了多庆错、雅尼等3处国家湿地公园,填补了西藏的空白。2012年西藏成为率先颁布湿地条例的省区之一,并于当年3月1日开始施行《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对退化的湿地采取补水、限牧、退耕、封育等措施进行恢复。对于擅自排放水资源、在保护区内捡拾破坏鸟蛋的行为也将进行罚款。
(1)图甲中的景观是人类________的结果,这种人类行为可能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2)图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什么?
(3)图丙中的人类行为是________,这种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4)西藏地区为保护湿地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滥伐森林森林匮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
(3)高强度的捕猎生物多样性减少。
(4)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立法颁布施行保护条例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自然过程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活力;通过立法,可以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紧迫性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图解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表现
(2)框图分析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
(3)湿地减少的原因分析
造成湿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泊、沼泽消亡的过程。湿地减少的原因用框图表示如下:
2.对每种生态环境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对每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应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分布区域
每种生态环境问题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都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形成的。因而首先要明确分布的区域。
(2)形成原因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说,自然原因是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基础(如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湿地等问题都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化往往发生在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而目前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原因。从人为原因来看,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明确成因,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3)危害
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包括对环境自身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森林的破坏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中其他要素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4)解决措施
联系实际,针对成因、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探究点二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阅读教材P45图3-1-10“中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森林破坏严重的两个主要地区在哪里?
(2)我国次生盐渍化的两个主要地区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次生盐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