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综合问题
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高三物理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3242c9b9d528ea81c779c3.png)
F
(1)对A分析:
mgt mv mv0
mg(l
s)
1 2
mv2
1 2
mv02
(2)对B分析: (F mg)t Mv
(F mg)s 1 Mv2
(3)对系统分析:
2
Fs
mgl
1 (M 2
m)v2
1 2
mv02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述的物理情景, 确定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对象受力、运动状态及运动状 态变化过程。
V0
A B
F
VA B
F
解:
A
v0
F
B
s
v
AF B
(1)对A分析: (F mg)t mv mv0
(F
mg)(l
s)
1 2
mv2
1 2
mv02
(2)对B分析: mgt Mv mgs 1 Mv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对系统分析:
F (l
s)
mgl
1 (M 2
m)v2
1 2
mv02
解: A v0
B
F
s
v
A
B
A
BB
V0
A
V
B
Mv0 (M m)v
mgl
1 (M 2
m)v2
1 2
Mv02
A
V V0
V
V V0
B BB
B
A B
V0
ABA
A V0
V0
V0
AA
V A
VV00VV00
AB B B
V
A B
V
用能量的 观点列方程 时可以不涉及运动过 程中的细节,比牛顿 运动定律解题 更为方 便。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2)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2)](https://img.taocdn.com/s3/m/eb1d0c0e03d8ce2f006623a5.png)
专题训练——动量和能量(2)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图线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那么( )A .前3 s 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零B .前5 s 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C .在前5 s 内只有第1 s 末物体的动能最大D .在前5 s 内只有第5 s 末物体的速率最大2.质量为g k 1023⨯、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kw 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恒为N 3104⨯,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汽车的最大速度是20m/sB .若汽车保持额定功率启动,则当其速度为5m/s 时,加速度为6m/s 2C .汽车维持加速度2m/s 2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最多为10sD .汽车以加速度2m/s 2匀加速启动,启动后第2s 末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32kw3.如图甲所示,斜面AB 与水平面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
质量相等的可视为质点的a 、b 两物块,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 由静止开始下滑,经B 点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时间后停止。
不计经过B 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上述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B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C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a 比物块b 的小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物块a 比物块b 多4.如图所示,一条轻绳一端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在另一端施加拉力F ,使重物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加速向上运动。
当重物上升高度为h 时,轻绳断开,不计一切摩擦,则( )A .重物从开始向上加速到轻绳断开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增量为FhB .轻绳断开瞬间重物重力的瞬时功率为-2(F -mg )mg 2hC .重物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 .重物落地前瞬间的动能为Fh ﹢mgh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A 、B 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
高三物理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
![高三物理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7bf789a83d049649b6658c8.png)
动量、能量计算题专题训练1.(1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M=4.0kg 的带有圆弧轨道的平板车,车的上表面是一段长L=1.5m 的粗糙水平轨道,水平轨道左侧连一半径R=0.25m 的41光滑圆弧轨道,圆弧轨道与水平轨道在O ′点相切。
现将一质量m=1.0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平板车的右端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滑上平板车,小物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小物块恰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
取g=10m/2,求:(1)小物块滑上平板车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2)小物块与车最终相对静止时,它距O ′点的距离。
(3)若要使小物块最终能到达小车的最右端,则v 0要增大到多大?2.(19分)质量m A =3.0kg .长度L =0.70m .电量q =+4.0×10-5C 的导体板A 在足够大的绝缘水平面上,质量m B =1.0kg 可视为质点的绝缘物块B 在导体板A 的左端,开始时A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滑动,当它们的速度减小到0v =3.0m/s 时,立即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 =1.0×105N/C 的匀强电场,此时A 的右端到竖直绝缘挡板的距离为S =2m ,此后A 、B 始终处在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假定A 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A 与B 之间(动摩擦因数1μ=0.25)及A 与地面之间(动摩擦因数2μ=0.10)的最大静摩擦力均可认为等于其滑动摩擦力,g 取10m/s 2(不计空气的阻力)求:(1)刚施加匀强电场时,物块B 的加速度的大小?(2)导体板A 刚离开挡板时,A 的速度大小?(3)B 能否离开A ,若能,求B 刚离开A 时,B 的速度大小;若不能,求B 距A 左端的最大距离。
3.(19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绝缘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的光滑板面上放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物块(可以视为质点),小车的质量与物块的质量之比为M :m=7:1,物块距小车右端挡板距离为L ,小车的车长为L 0=1.5L ,现沿平行车身的方向加一电场强度为E 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电小物块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而后与小车右端挡板相碰,若碰碰后小车速度的大小是滑块碰前速度大小的14,设小物块其与小车相碰过程中所带的电荷量不变。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7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7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3fd16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e.png)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07动量和能量的综合运用基础篇一、单选题,共10小题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太空探测器常装配离子发动机,其基本原理是将被电离的原子从发动机尾部高速喷出,从而为探测器提供推力,若某探测器质量为490kg ,离子以30km/s 的速率(远大于探测器的飞行速率)向后喷出,流量为33.010g/s -⨯,则探测器获得的平均推力大小为( )A .1.47NB .0.147NC .0.09ND .0.009N 2.(2022·陕西汉中·一模)陕西面食种类繁多,其中“刀削面”堪称一绝,从同一位置依次削出三个小面条,分别落在水面上A 、B 、C 三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小面条被削离面团后均水平飞出,假设三个小面条质量相等,从面条削离到落在水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小面条被削离时速度相等B .三个小面条动量的变化量相同C .落在A 点的小面条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D .落在C 点的小面条落在水面时重力的功率最大3.(2022·山东·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一模)冬奥会冰壶比赛中所用的冰壶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如图(a )某队员将红壶推出,之后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
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 -t 图线如图(b )中实线所示。
重力加速度g=10m/s 2。
则运动员由于用冰壶刷摩擦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少了( )A.0.02B.0.012C.0.008D.0.006 4.(2022·北京·一模)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
图为一则安全警示广告,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
小明同学用下面的实例来检验广告词的科学性:设一个50 g鸡蛋从25楼的窗户自由落下,与地面的碰撞时间约为3⨯,已知相邻楼层的高度差约为3 m,则该鸡蛋对地210s-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10 N B.102N C.103N D.104 N 5.(2022·重庆·模拟预测)如题图所示,水上飞行表演中,运动员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水带缓慢竖直送上来的水向下喷出,可以完成悬停、上升等各种动作。
2021高考物理统考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复习篇 专题2 第讲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2021高考物理统考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复习篇 专题2 第讲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06490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2.png)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建体系·知关联][析考情·明策略]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对动量及动量守恒的考查多为简单的选择题形式;而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性问题则以计算题形式命题,难度较大,常与曲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和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相联系。
素养呈现1。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2。
动量守恒的条件及动量守恒定律3.动力学、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素养落实1。
掌握与动量相关的概念及规律2.灵活应用解决碰撞类问题的方法3。
熟悉“三大观点”在力学中的应用技巧考点1|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冲量和动量定理(1)恒力的冲量可应用I=Ft直接求解,变力的冲量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定理求解,合外力的冲量可利用I=F合·t或I合=Δp求解。
(2)动量定理的表达式是矢量式,在一维情况下,各个矢量必须选取统一的正方向.[典例1](2020·武汉二中阶段测试)运动员在水上做飞行运动表演,如图所示,他操控喷射式悬浮飞行器将竖直送上来的水反转180°后向下喷出,令自己悬停在空中。
已知运动员与装备的总质量为90 kg,两个喷嘴的直径均为10 cm,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水的密度ρ=1。
0×103kg/m3,则喷嘴处喷水的速度大约为( )A.2.7 m/s B.5.4 m/sC.7。
6 m/s D.10。
8 m/s[题眼点拨] ①“悬停在空中”表明水向上的冲击力等于运动员与装备的总重力。
②“水反转180°”水速度变化量大小为2v。
B [两个喷嘴的横截面积均为S=错误!πd2,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每个喷嘴对水的作用力为F=错误!mg,取质量为Δm=ρSvΔt的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得FΔt=2Δmv,解得v=错误!≈5。
4 m/s,选项B正确.]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1)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时,要注意所选取的系统,注意区别系统内力与外力。
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
![高中物理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动量守恒定律应用(二)综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4ca8a59a21614791611283a.png)
v0 gt 6 m/s
细绳绷直瞬间,细绳张力远大于A、B的重力,A、B相互作用, 总动量守恒: mBv0 (mA mB )v
绳子绷直瞬间,A、B系统获得的速度:v=2m/s
之后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细绳绷直瞬间的速度v即为最大速度,A 的最大速度为2 m/s
mg
H
h
mg
H h tan
mB
gS
设改变后的摩擦因数为μ′ ,然后将A从P点释放,A恰好能与B再次碰上, 即A恰好滑到物块B位置时,速度减为零,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mgh mg h mgS tan
又据(2)的结论可知:
Wf
2 mgH 15
mg
H h
tan
,得: tan 9
W
1 2
mv22
1 2
mv12
末状态动能 初状态动能
题型一: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的综合应用模型(碰撞类)
(利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
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 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释放,A与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 m;A和 B的质量相等;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
解析
(3)t 时刻后 A 将继续向左运动,假设它能与静止的 B 碰撞,碰撞前速度的大小 为 vA′,由动能定理有
21mAvA′2-12mAv2A=-μmAg(2l+sB)⑩ 联立③⑧⑩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vA′= 7 m/s⑪ 故 A 与 B 将发生碰撞。设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vA″和 vB″,由动量守 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A(-vA′)=mAvA″+mBvB″⑫ 21mAvA′2=12mAvA″2+12mBvB″2⑬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板块模型》动量和能量综合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板块模型》动量和能量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7da9520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7.png)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板块模型》动量和能量综合一、板块模型——同向快带慢1. (多选)(2021·四川乐山·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木板A 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 =2kg 的物体B 以水平速度v 0=3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 的上表面,由于A 、B 间存在摩擦,之后A 、B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长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为4JB .长木板的质量为4kgC .长木板A 的最小长度为1mD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水平向右速度v 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车左端,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情景图中上图是初状态,下图是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刚好运动至小车另一端时的状态.下列情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其中B 、C 图都是可能的3. (多选)(2022·河北·模拟预测)质量为M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表面粗糙程度均匀,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水平速度0v 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块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的质量,木板获得的动能增大B .若物块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初速度0v ,木板获得的动能减小C .若物块不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质量,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时间变长D .若物块不能从木板上滑下,仅增大物块初速度0v ,物块在木板上相对滑动的时间变短t Ov v 0 t 1 木板木块v 共4. (多选)(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 =3m 的木板,一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最左端,木板质量是滑块质量的3倍开始时,木板与滑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滑块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 0,滑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掉下。
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随滑块离左端距离x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B .滑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守恒C .滑块滑到木板最右端时的速度大小为1m/sD .滑块的初速度v 0的大小为3m/s5. 如图5所示,质量为M 、长为L 的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也为M 的物块(视为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左端冲上木板,如果长木板是固定的,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如果长木板不固定,则物块冲上木板后在木板上最多能滑行的距离为( )A .L B.3L 4C.L 4D.L 2二、板块模型——反向互相阻6. (多选)(改编)如图所示,一质量M =8.0kg 的长方形木板B 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2.0kg 的小木块A 。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高考物理复习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高考物理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d079e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2.png)
(2)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到B点时速度v的大小; 答案 8 m/s
当小物块第一次回到B点时,设车和子弹的速度为v3,取水平向右为 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0+M)v1=(m0+M)v3+mv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2(m0+M)v12=12(m0+M)v32+12mv2 联立解得v3=2 m/s,v=8 m/s, 即小物块第一次返回到B点时速度大小为v=8 m/s.
1234
(2)从C球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
移动的距离;
答案
l 3
对A、B、C组成的系统,由人船模型规律可得mxC=2mxAB, xC+xAB=l 联立解得从 C 球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 移动 的距离为 xAB=3l .
1234
(3)C球向左摆动的最高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
⑩
设在M点轨道对物块的压力大小为FN,
则 FN+mg=mvRM2
⑪
由⑩⑪解得FN=(1- 2 )mg<0,假设不成立,即物块B不能到达M点.
(3)物块A由静止释放的高度h. 答案 1.8 m
物块A、B的碰撞为弹性正碰且质量相等,
碰撞后速度交换,则vA=v0=6 m/s ⑫
设物块A释放的高度为h,对下落过程,根
(3)求平板A在桌面上滑行的距离.
答案
3 8m
A、B碰撞后,A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对B有μmBg=mBaB 对A有μmBg+μ(mB+mA)g=mAaA 解得aA=6 m/s2,aB=2 m/s2 设经过时间t,两者共速,则有v=aBt=vA-aAt 解得 v=12 m/s,t=14 s 此过程中A向左运动距离 x1=vA+2 vt=2+2 12×14 m=156 m
高三物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动量、能量观点综合应用中常考的“三个模型”
![高三物理(人教)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动量、能量观点综合应用中常考的“三个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fd92f3f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8.png)
即 mxm=MxM⑤ 又 xm+xM=2L⑥
⑤⑥联立代入数据求解得:xm=23 m.
[答案]
(1)2 N
竖直向上
(2)2 m/s
2 (3)3 m
[变式训练 3] 如图所示,一辆质量 M=3 kg 的小车 A 静止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有一质量 m=1 kg 的光滑小球 B,将 一轻质弹簧压缩并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Ep=6 J,小球 与小车右壁距离为 L,解除锁定,小球脱离弹簧后与小车右壁的 油灰阻挡层碰撞并被粘住,求:
mv1=mv3+Mv4,12mv21=12mv23+12Mv24 整理可得 v3=mm-+MMv1,v4=m2+mMv1
由于 m<M,所以 A 还会向右运动,根据要求不发生第二次 碰撞,需要满足 v3≤v2
即m2+mMv0≥Mm+-Mmv1=mm-+MM2v0 整理可得 m2+4Mm≥M2 解方程可得 m≥( 5-2)M 所以使 A 只与 B、C 各发生一次碰撞,须满足 ( 5-2)M≤m<M [答案] ( 5-2)M≤m<M
(1)小球脱离弹簧时小球和小车各自的速度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小车移动的距离.
解析:(1)水平面光滑,由小车、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在
从弹簧解锁到小球脱离弹簧的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和能量守
恒,即
பைடு நூலகம்
mv1-Mv2=0,12mv21+12Mv22=Ep
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v1=3 m/s,v2=1 m/s (2)在整个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所以有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 的水平距离.
解析:(1)设子弹穿过物块后的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20+Mv①,解①式得 v=m2Mv0②
高三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19811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6.png)
高三物理动量定理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甲、乙两名宇航员正在离空间站一定距离的地方执行太空维修任务。
某时刻乙以大小为v0=2m/s的速度远离空间站向乙“飘”去,甲、乙和空间站在同一直线上且可当成质点。
甲和他的装备总质量共为M1=90kg,乙和他的装备总质量共为M2=135kg,为了避免直接相撞,乙从自己的装备中取出一质量为m=45kg的物体A推向甲,甲迅速接住后即不再松开,此后甲乙两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做相对距离不变通向运动,一线以后安全“飘”入太空舱。
(设甲乙距离太空站足够远,本题中的速度均指相对空间站的速度)①求乙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空间站)将物体A推出②设甲与物体A作用时间为,求甲与A的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答案】①②【解析】①甲、乙两宇航员在空间站外做相对距离不变的同向运动,说明甲乙的速度相等,以甲、乙、A三者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动量守恒,以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以乙和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乙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②以甲为研究对象,以乙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解得:;【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宽度为L的区域内,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现有一个边长为向右滑动,穿过磁场后速度减为v,a (a<L)的正方形闭合线圈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初速度v那么当线圈完全处于磁场中时,其速度大小()A.大于B.等于C.小于D.以上均有可能【答案】B【解析】对线框进入或穿出磁场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可知,即,解得线框的速度变化量为;同时由可知,进入和穿出磁场过程中,因磁通量的变化量相等,故电荷量相等,由上可以看出,进入和穿出磁场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是相等的,即,解得,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线的另一端固定在O点,O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 质量是小球的5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O点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上升至最高点时到水平面的距离为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答案】【解析】设小球的质量为m,运动到最低点与物块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v1,取小球运动到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得v设碰撞后小球反弹的速度大小为v1′,同理有②得设碰后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2,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1=-mv1′+5mv2③得④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5μmg⑤设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为t,根据动量定理,有-Ft=0-5mv2⑥得【考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4.(20分)下图是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的示意图。
高中物理之动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动量定理的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
![高中物理之动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动量定理的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0704c4941ea76e59fa043f.png)
一、“解题快手”动量定理的应用题点(一) 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1] 如图所示,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A .减小球的动量的变化量B .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C .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D .延长接球过程的时间来减小动量的变化量[解析] 选C 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不能改变动量的变化量,A 、D 错误;根据动量定理,也不能改变冲量,B 错误;由于延长了作用时间,动量的变化慢了,C 正确。
题点(二) 应用动量定理求作用力和冲量[例2] (2015·重庆高考)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 (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m 2gh t+mg B.m 2gh t -mg C.m gh t +mg D.m gh t -mg[解析] 选A 方法一:设高空作业人员自由下落h 时的速度为v ,则v 2=2gh ,得v =2gh ,设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a又v =at ,解得F =m 2ght +mg 。
方法二:由动量定理得(mg -F )t =0-m v ,得F =m 2gh t+mg 。
选项A 正确。
题点(三) 动量定理和F -t 图像的综合[例3] [多选](2017·全国卷Ⅲ)一质量为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 .t =1 s 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B .t =2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C .t =3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 .t =4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解析] 选AB 法一:根据F -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合外力F 的冲量,可知在0~1 s 、0~2 s 、0~3 s 、0~4 s 内合外力冲量分别为2 N·s 、4 N·s 、3 N·s 、2 N·s ,应用动量定理I =m Δv 可知物块在1 s 、2 s 、3 s 、4 s 末的速率分别为1 m/s 、2 m/s 、1.5 m/s 、1 m/s ,物块在这些时刻的动量大小分别为2 kg·m/s 、4 kg·m/s 、3 kg·m/s 、2 kg·m/s ,则A 、B 项正确,C 、D 项错误。
动量和能量专题
![动量和能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7f6046e518964bcf847cad.png)
江苏省扬州市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动量和能量【近三年高考题回顾】1.(2003全国理综22)K ˉ介子衰变的方程为0ππK +→--,如图所示,其中K ˉ介子和πˉ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
一个K ˉ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ˉ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 K ˉ与R π-之比为2∶1。
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
由此可知πˉ介子的动量大小与π0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A .1∶1B .1∶2C .1∶3D .1∶6解析:K ˉ介子带负电,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到达P 点发生衰变,变成带负电的πˉ介子和不带电的π0介子。
πˉ介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半径与K ˉ介子不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半径qB p qB mv R ==,可知K ˉ介子和πˉ介子的动量之比:12=--πp p K。
K ˉ介子在P 点衰变时动量守恒,衰变前后粒子的动量方向如图所示。
有---=ππp p p K 0解得 130=-ππp p 。
故选项C 正确。
2.(2003全国理综34题)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传送带经过AB 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 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为画出),经过CD 区域时是倾斜的,AB 和CD 都与BC 相切。
现将大量的质量均为m 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A 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 处,D 和A 的高度差为h 。
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 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 。
每个箱子在A 处投放后,在到达B 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 段时的微小滑动)。
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T 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为N 。
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 0,在水平段运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设这段路程为s ,所用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则对小箱有221at s = ① at v =0 ②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 t v s 00= ③由以上可得 s s 20= ④用f 表示小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箱做功为2021mv fx A == ⑤ 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 2000212mv fx A ⋅== ⑥ 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 2021mv Q = ⑦ 可见,在小箱加速运动过程中,小箱获得的动能与发热量相等。
高三物理测试题(天体运动、能量、动量问题)
![高三物理测试题(天体运动、能量、动量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0ff26d158fafab068dc02a5.png)
高三物理测试题(天体运动、能量、动量问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计24分)1. 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 1、v 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 ,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则( )A .v 1>v 2,v 1= GM rB .v 1>v 2,v 1> GM rC .v 1<v 2,v 1= GMr D .v 1<v 2,v 1> GMr2.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 2B .F 的大小为21 NC .4 s 末F 的功率为42 WD .4 s 内F 的平均功率为42 W3.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 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r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 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 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 .GMm ⎝ ⎛⎭⎪⎫1R 2-1R 1 B .GMm ⎝ ⎛⎭⎪⎫1R 1-1R 2 C .GMm 2⎝ ⎛⎭⎪⎫1R 2-1R 1 D .GMm 2⎝ ⎛⎭⎪⎫1R 1-1R 24.有一个质量为3m的爆竹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右,在最高点爆炸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其中一块质量为2m,速度大小为v,方向水平向右,则另一块的速度是()A.3v0-v B.2v0-3vC.3v0-2v D.2v0+v5.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4.8×106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A.1.6×102 kg B.1.6×103 kgC.1.6×105 kg D.1.6×106 kg6、乱扔垃圾、车窗抛物、高空抛物是影响很恶劣的陋习,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每个公民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方大爷买了一套一楼带小院的房子,为了自己在小院种花种菜安全,他不仅安装了监控摄像头,还在小院里搭建了与一楼楼房高度相同的木质框架,上面镶嵌抗冲击强度为f=50 N/mm2的钢化玻璃.已知该楼房总高度为八层,层高均为3.33 m,如果从该楼房最高层住户的落地阳台(阳台与同楼层地板等高)上落下一个质量m=0.5 kg的易拉罐,不计空气阻力,易拉罐落在钢化玻璃上的接触面积S=20 cm2,约经时间t=5 ms速度减为零,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易拉罐落在钢化玻璃上瞬间的速度大小约为23 m/sB.易拉罐对钢化玻璃的冲击力约为2 000 NC.易拉罐对钢化玻璃的冲击力约为2 300 ND.钢化玻璃会被砸坏7、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 k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 000 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求出()A.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1 000 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2.5 sD.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5×105 J8、如图所示为某建筑工地所用的水平放置的运输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运输带始终以恒定的速度v0=1 m/s顺时针传动.建筑工人将质量为m=2 kg的建筑材料静止地放到运输带的最左端,同时建筑工人以v0=1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已知建筑材料与运输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运输带的长度为L=2 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比建筑材料早到右端1 sB.建筑材料在运输带上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因运输建筑材料电动机多消耗的能量为1 JD.运输带对建筑材料做的功为1 J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部分2分,计16分)9. (多选)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2.0 m/s 水平抛出一物体,并记录下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O为抛出点,若该星球半径为4 000 k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0 m/s2B.该星球的质量为2.4×1023 kg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4.0 km/sD.若发射一颗该星球的同步卫星,则同步卫星的绕行速度一定大于4.0 km/s10.如图所示,一固定光滑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连接.开始时用手拉住物块使弹簧伸长x1,放手后物块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最低点时弹簧压缩了x2,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物块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A.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物块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x1+x2)sin θD.物块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1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宽度和轻弹簧自然长度均为d,m2的左边有一固定挡板.m1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当m1与m2相距最近时m1的速度为v1,则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A.m1的最小速度是0B.m1的最小速度是m1-m2 m1+m2v1C.m2的最大速度是v1D.m2的最大速度是2m1m1+m2v112.(多选)如图所示,用高压水枪喷出的强力水柱冲击右侧的煤层.设水柱直径为D,水流速度为v,方向水平,水柱垂直煤层表面,水柱冲击煤层后水的速度为零.高压水枪的质量为M,手持高压水枪操作,进入水枪的水流速度可忽略不计,已知水的密度为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水枪单位时间喷出的水的质量为ρvπD2B.高压水枪的功率为18ρπD2v3C.水柱对煤层的平均冲力为14ρπD2v2D.手对高压水枪的作用力水平向右三、实验题:(6分+8分=14分)13.(6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为装有挡光片的钩码,总质量为M,挡光片的挡光宽度为b,轻绳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质量为m(m<M)的重物B相连.他的做法是:先用力拉住B,保持A、B静止,测出A的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然后由静止释放B,A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光电门可测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算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将其视为A下落h(h≫b)时的瞬时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1)在A从静止开始下落h的过程中,验证以A、B、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2)由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与物体A下落h时的瞬时速度间存在一个差值Δv,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系统增加的动能.(3)为减小上述Δv对结果的影响,小明同学想到了以下一些做法,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A.保持A下落的初始位置不变,测出多组t,算出多个平均速度然后取平均值B.减小挡光片上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C.增大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D.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4)若采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则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14.(8分)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2)(多选)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倾斜轨道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E.测量平抛射程OM、ON(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四、计算题:(4个题,计46分)15.(10分)打桩机是利用冲击力将桩贯入地层的桩工机械.某同学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甲所示.他设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拉动绳端B,使物体从A点(与钉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物体运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m=1 kg,上升了1 m 高度时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E k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1)求物体上升到0.4 m高度处F的瞬时功率;(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20 J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10 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忽略,不计钉子重力.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F f与深度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16.(12分)如图所示,固定点O上系一长L=0.6 m的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m=1.0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球与平台的B点接触但对平台无压力,平台高h=0.80 m,一质量M=2.0 kg的物块开始静止在平台上的P点,现对物块M施予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物块M沿粗糙平台自左向右运动到平台边缘B处与小球m发生正碰,碰后小球m在绳的约束下做圆周运动,经最高点A 时,绳上的拉力恰好等于小球的重力,而物块M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其水平位移x=1.2 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1)求物块M碰撞后的速度大小;(2)若平台表面与物块M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物块M与小球的初始距离为x1=1.3 m,求物块M在P处的初速度大小.17、(12分)如图所示,CDE为光滑的轨道,其中ED是水平的,CD是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与ED相切于D点,且半径R=0.5 m,质量m=0.1 kg的滑块A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另一质量M=0.5 kg的滑块B前端装有一轻质弹簧(A、B均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0向左运动并与滑块A发生弹性正碰,若相碰后滑块A能过半圆最高点C,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1)B滑块至少要以多大速度向前运动;(2)如果滑块A恰好能过C点,滑块B与滑块A相碰后轻质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多少?18、(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1=0.45 kg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质量m2=0.5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车顶的右端.一质量为m0=0.05 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 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相对地面以2 m/s的速度滑离小车.已知子弹与车的作用时间极短,物块与车顶面的动摩擦因数μ=0.8,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求:(1)子弹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2)小车的长度L.高三物理测试题(天体运动、能量、动量问题)参考答案1、解析:选B .卫星绕地球运动,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即v 1>v 2.若卫星以近地点时的半径做圆周运动,则有GmM r 2=m v 2近r ,得运行速度v 近= GM r ,由于卫星在近地点做离心运动,则v 1>v 近,即v 1> GM r ,选项B 正确.2、解析:选C .由题图乙可知,v 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即a =0.5 m/s 2,由2F -mg =ma 可得:F =10.5 N ,A 、B 均错误;4 s 末F 的作用点的速度大小为v F =2v 物=4 m/s ,故4 s 末F 的功率为P =F v F =42 W ,C 正确;4 s 内物体上升的高度h =4 m ,力F 的作用点的位移l =2h =8 m ,拉力F 所做的功W =Fl =84 J ,故平均功率P -=W t =21 W ,D 错误.3、解析:选C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满足G Mm r 2=m v 2r ,动能E k =12m v 2=GMm 2r ,机械能E =E k +E p ,则E =GMm 2r -GMm r =-GMm 2r .卫星由半径为R 1的轨道降到半径为R 2的轨道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E 1-E 2=GMm 2⎝ ⎛⎭⎪⎫1R 2-1R 1,即为下降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所以选项C 正确.4、解析:选C .在最高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3m v 0=2m v +m v ′,可得另一块的速度为v ′=3v 0-2v ,对比各选项可知,答案选C .5、解析:选B .设1 s 内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 ,喷出的气体与该发动机的相互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Ft =m v 知,m =Ft v =4.8×106×13×103 kg =1.6×103 kg ,选项B 正确.6.B 最高层是八楼,八楼的阳台是七层楼高,到钢化玻璃的高度为h =6×3.33 m ≈20 m ,根据v 2=2gh ,解得v =20 m/s ,A 项错误;设易拉罐对钢化玻璃的冲击力为F N ,根据动量定理得(F N -mg )t =0-(-m v ),代入数据解得F N =2 005 N ,B 项正确,C 项错误;易拉罐落在钢化玻璃上的接触面积为20 cm 2,抗冲击力为F =fS =1×105 N ,远大于易拉罐对钢化玻璃的冲击力,D 项错误.7、解析:D .由图线①求所受阻力,由ΔE km =F f Δx, 得F f =8×105400N =2 000 N ,A 错误; 由E km =12m v 2m可得,v m =40 m/s ,所以P =F f v m =80 kW ,B 正确;加速阶段,Pt -F f x =ΔE k ,得t =16.25 s ,C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并由图线②可得,ΔE =E km -F f x ′=8×105 J -2×103×150 J =5×105 J ,D 正确.8、解析:选D .建筑工人匀速运动到右端,所需时间t 1=L v 0=2 s ,假设建筑材料先加速再匀速运动,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μg =1 m/s 2,加速的时间为t 2=v 0a =1 s ,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 1=v 02t 2=0.5 m<L ,假设成立,因此建筑材料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3=L -x 1v 0=1.5 s ,因此建筑工人比建筑材料早到达右端的时间为Δt =t 3+t 2-t 1=0.5 s ,A 正确,B 错误;建筑材料与运输带在加速阶段摩擦生热,该过程中运输带的位移为x 2=v 0t 2=1 m ,则因摩擦而生成的热量为Q =μmg (x 2-x 1)=1 J ,由动能定理可知,运输带对建筑材料做的功为W =12m v 20=1 J ,则因运输建筑材料电动机多消耗的能量为2 J ,C 错误,D 正确.9、解析:选AC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h =12gt 2,x =v 0t ,解得g =4.0 m/s 2,A正确;在星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M =gR 2G ≈9.6×1023 kg ,B 错误;由m v 2R =mg 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 =gR =4.0 km/s ,C 正确;第一宇宙速度为最大的环绕速度,D 错误.10.AC 物块在下滑过程中,开始时由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弹簧拉力提供合外力,随着物块向下运动,弹簧弹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簧的弹力变为方向沿斜面向上且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大小相同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然后弹力增大,加速度也增大,所以物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由功率公式可得重力做功的功率P =mg v sin θ,物块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 正确,B 错误;物块由静止下滑,物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初、末状态物块动能均为零,重力势能减小mg (x 1+x 2)sin θ,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 (x 1+x 2)sin θ,选项C 正确;在物块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由于物块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物块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错误.11、解析:选BD .由题意结合题图可知,当m 1与m 2相距最近时,m 2的速度为0,此后,m 1在前,做减速运动,m 2在后,做加速运动,当再次相距最近时,m 1减速结束,m 2加速结束,因此此时m 1速度最小,m 2速度最大,在此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m 1v 1=m 1v 1′+m 2v 2,12m 1v 21=12m 1v 1′2+12m 2v 22,可解得v 1′=m 1-m 2m 1+m 2v 1,v 2=2m 1m 1+m 2v 1,B 、D 选项正确. 12、解析:选BC .设Δt 时间内,从水枪喷出的水的体积为ΔV ,质量为Δm ,则Δm =ρΔV ,ΔV =S v Δt =14πD 2v Δt ,单位时间喷出水的质量为Δm Δt =14ρv πD 2,选项A 错误.Δt 时间内水枪喷出的水的动能E k =12Δm v 2=18ρπD 2v 3Δt ,由动能定理知高压水枪在此期间对水做功为W =E k =18ρπD 2v 3Δt ,高压水枪的功率P =W Δt =18ρπD 2v 3,选项B 正确.考虑一个极短时间Δt ′,在此时间内喷到煤层上水的质量为m ,设煤层对水柱的作用力为F ,由动量定理,F Δt ′=m v ,Δt ′时间内冲到煤层水的质量m =14ρπD 2v Δt ′,解得F =14ρπD 2v 2,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水柱对煤层的平均冲力为F ′=F =14ρπD 2v 2,选项C 正确.当高压水枪向右喷出高压水流时,水流对高压水枪的作用力向左,由于高压水枪有重力,根据平衡条件,手对高压水枪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选项D 错误.13、解析:(1)对A 、B 、地球所组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m )gh =12(M +m )⎝ ⎛⎭⎪⎫b t 2. (2)物体A 经过光电门时实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为t 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物体A 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大于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因而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系统增加的动能.(3)由v =b t 知,挡光片的挡光宽度越小,光电门所测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物体A 下落h 时的瞬时速度,故适当减小挡光片的挡光宽度b 可减小Δv 对结果的影响,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4)由v 2=2gh 知,采用本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答案:(1)(M -m )gh =12(M +m )⎝ ⎛⎭⎪⎫b t 2 (2)大于 (3)D (4)小于14、解析:(1)小球碰前和碰后的速度都可用平抛运动来测定,即v =x t .即m 1OP t=m 1OM t +m 2ON t ;而由H =12gt 2知,每次下落竖直高度相等,平抛时间相等.则可得m 1·OP =m 1·OM +m 2·ON .故只需测射程,因而选C .(2)由表达式知:在OP 已知时,需测量m 1、m 2、OM 和ON ,故必要步骤A 、D 、E.(3)若为弹性碰撞,则同时满足动能守恒.12m 1⎝ ⎛⎭⎪⎫OP t 2=12m 1⎝⎛⎭⎪⎫OM t 2+12m 2⎝ ⎛⎭⎪⎫ON t 2 m 1·OP 2=m 1·OM 2+m 2·ON 2.答案:(1)C (2)ADE (3)m 1·OP =m 1·OM +m 2·ONm 1·OP 2=m 1·OM 2+m 2·ON 215、解析:(1)撤去F 前,根据动能定理,有(F -mg )h =E k -0由题图乙得,斜率为k =F -mg =20 N ,得F =30 N又由题图乙得,h =0.4 m 时,E k =8 J则v =4 m/s ,P =F v =120 W.(2)碰撞后,对钉子,有-F -f x ′=0-E k ′已知E k ′=20 J ,F -f =k ′x ′2又由题图丙得k ′=105 N/m ,解得:x ′=0.02 m.答案:(1)120 W (2)0.02 m16、解析:(1)碰后物块M做平抛运动,设其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3,平抛运动时间为th=12gt2①x=v3t②得:v3=x g2h=3.0 m/s③(2)物块M与小球在B点处碰撞,设碰撞前物块M的速度为v1,碰撞后小球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M v1=m v2+M v3④碰后小球从B 点处运动到最高点A 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小球在A 点的速度为v A ,则12m v 22=12m v 2A+2mgL ⑤ 小球在最高点时有:2mg =m v 2A L ⑥由⑤⑥解得:v 2=6.0 m/s ⑦由③④⑦得:v 1=m v 2+M v 3M=6.0 m/s ⑧ 物块M 从P 点运动到B 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μMgx 1=12M v 21-12M v 20⑨ 解得:v 0=v 21+2μgx 1=7.0 m/s ⑩答案:(1)3.0 m/s (2)7.0 m/s17、解析:(1)设滑块A 过C 点时速度为v C ,B 与A 碰撞后,B 与A 的速度分别为v 1、v 2,B 碰撞前的速度为v 0,过圆轨道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C R从D 到C 由动能定理得:-mg 2R =12m v 2C -12m v 22 B 与A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M v1+m v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0=12M v21+12m v22,由以上代入数据解得:v0=3 m/s.(2)由于B与A碰撞后,当两者速度相同时有最大弹性势能E p,设共同速度为v,A、B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0=(M+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v 20=E p+12(m+M)v2以上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E p=0.375 J.答案:(1)3 m/s(2)0.375 J18、解析:(1)子弹进入小车的过程中,子弹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0v0=(m0+m1)v1解得v 1=10 m/s.(2)三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0+m 1)v 1=(m 0+m 1)v 2+m 2v 3解得v 2=8 m/s由能量守恒可得12(m 0+m 1)v 21=μm 2gL +12(m 0+m 1)v 22+12m 2v 23 解得L =2 m.答案:(1)10 m/s (2)2 m。
动量和能量(重庆九龙坡区)
![动量和能量(重庆九龙坡区)](https://img.taocdn.com/s3/m/e1f0c434376baf1ffc4fad4d.png)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案--动量和能量(重庆九龙坡区)一.疑难辨析(一)概述根据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试题统计表明,本专题的考查重点是五个概念和五个规律:功和能、功率、冲量和动量;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由于动量、能量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电磁学以及原子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的运动等内容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高,难度大,给高考命题提供了较好的命题空间,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常常以生产实际、贴近生活(2009年重庆理综24小题中的弹簧笔)与现代科技内容为命题背景,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题干分析出物理过程和建立熟悉的物理模型。
同时本专题在考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多体现。
动量和能量部分的试题特点是物理过程复杂、灵活性强、综合性大、能力要求较高、难度大,高考的压轴题多与这部分知识有联系,是高考的必考点、热点和难点。
根据理科综合的特点:单科试题少,考查内容多,必然会一题多考点的特点,广大考生在进行了第一轮系统复习之后,加强综合性强点的试题训练是必要的,更应把较多精力放在理清分析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动量和能量的观点始终贯穿从力学到原子物理的整个高中物理学,动量和能量的观点是继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另一条方法,它往往可以忽略力作用的中间过程,只需关注始、末状态,用全局的观点和整体的观点使得解题的思路更加简捷。
(二)提醒临考前对动量和能量专题的巩固和加深并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思路,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再现物理基本概念的表述、基本公式及其变形式的适用条件、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基本规律和这些规律应用的典型模型等。
力学:⑪功W 及其正负的涵义 ⑫功率P ⑬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⑭动能E K 及其变化量ΔE K ⑮势能E P 及其变化量ΔE P ⑯碰撞(弹性、非弹性、完全非弹性)⑰冲量I ⑱动量P ⑲动量的变化量ΔP ⑳动量的变化率tP ∆∆⑴系统 ⑵内力、外力及合外力 ⑶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 ⑷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 ⑸功能关系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磁学:⑪电势能 ⑫电势差 ⑬电势 ⑭等势面 ⑮电功和电功率 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强化练习卷:动量与能量综合
![2020届高三高考物理二轮考点强化练习卷:动量与能量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70e75db22cc58bd63086bd03.png)
动量与能量综合1.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P点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物体A,P点左侧粗糙,右侧光滑。
现有一颗质量为m 的子弹以v0的水平速度射入物体A并和物体A一起滑上光滑平面,与前方静止物体B发生弹性正碰后返回,在粗糙面滑行距离d停下。
已知物体A与粗糙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v2072gd,求:(1)子弹与物体A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B物体的质量。
2.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的右端与一半径R=0.2 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相连,某时刻起质量m2=2 kg的小球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向左运动,经时间t=1 s 撤去力F,接着与质量m1=4 kg以速度v1=5 m/s向右运动的小球碰撞,碰后质量为m1的小球停下来,质量为m2的小球反向运动,然后与停在半圆形轨道底端A点的质量m3=1 kg的小球碰撞,碰后两小球粘在一起沿半圆形轨道运动,离开B点后,落在离A点0.8 m的位置,求恒力F 的大小。
(g取10 m/s2)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光滑圆轨道竖直放置,CB是竖直直径,A点与圆心等高,有小球b静止在轨道底部,小球a自轨道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自A点与轨道相切进入竖直圆轨道,a、b小球直径相等、质量之比为3∶1,两小球在轨道底部发生弹性正碰后小球b经过C点水平抛出落在离C点水平距离为22R的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均可视为质点。
求(1)小球b碰后瞬间的速度;(2)小球a碰后在轨道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4.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荡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己刚好能回到高处A.已知男演员质量为2m和女演员质量为m ,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 ,C 点比O 点低5R .不计空气阻力,求:(1)摆到最低点B ,女演员未推男演员时秋千绳的拉力;(2)推开过程中,女演员对男演员做的功;(3)男演员落地点C 与O 点的水平距离s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都为m 的物块A 和B ,A 紧靠着固定的竖直挡板,A 、B 间夹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 、B 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 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为92mv 20,在A 、B 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的长略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6a7fc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4.png)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1.(2021福建泉州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的打桩过程可简化为重锤从空中某一固定高度由静止释放,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碰撞,并以共同速度下降一段距离后停下来。
则()A.重锤质量越大,撞预制桩前瞬间的速度越大B.重锤质量越大,预制桩被撞后瞬间的速度越大C.碰撞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D.整个过程中,重锤和预制桩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2021福建高三二模)如图所示,A车以某一初速度水平向右运动距离l后与静止的B 车发生正碰,碰后两车一起运动距离l后停下。
已知两车质量均为m,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碰撞时间极短,则()A.两车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kglB.两车碰撞前瞬间A车的速度大小为√2kglC.A车初速度大小为√10kglD.两车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失为4kmgl3.(2021辽宁丹东高三一模)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某运动员(视为质点)从雪坡上先后以v0和2v0沿水平方向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员从飞出到落到雪坡上的整个过程中()A.空中飞行的时间相同B.落在雪坡上的位置相同C.动量的变化量之比为1∶2D.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1∶24.(多选)(2021辽宁大连高三一模)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木块,高速飞行的子弹水平穿过木块,若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则()A.若木块固定,则子弹对木块的摩擦力的冲量为零B.若木块不固定,则子弹减小的动能大于木块增加的动能C.不论木块是否固定,两种情况下木块对子弹的摩擦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不论木块是否固定,两种情况下子弹与木块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5.(多选)(2021河南洛阳高三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 kg的三个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物块B的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物块A与弹簧接触但不连接。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1)
![安徽庐江二中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动量和能量(1)](https://img.taocdn.com/s3/m/5a354c46c850ad02de8041a5.png)
专题训练——动量和能量(1)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质量也相同,在斜向下的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一起沿水平面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A、B两物体所做的功相等B.推力F对A、B两物体做功相等C.推力F对A所做的功与A对B所做的功相等D.合外力对A、B两物体做功相等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粗糙斜面BC交于B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将质量为m1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并静止在斜面上。
不计滑块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换用相同材料质量为m2的滑块(m2>m1)压缩弹簧至同一点D后,重复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滑块到达B点的速度相同B.两滑块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相同C.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克服重力做的功不相同D.两滑块上升到最高点过程机械能损失相同3.运动员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伞,伞打开前可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开伞后减速下降,最后匀速下落。
如果用h表示下落高度、t表示下落的时间、F表示人受到的合外力、E表示人的机械能、Ep表示人的重力势能、v表示人下落的速度。
在整个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4.甲、乙两人站在静止的小车左右两端,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他俩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的速度一定大于甲的速度B.乙对小车的冲量一定大于甲对小车的冲量C.乙的动量必定大于甲的动量D.甲、乙的动量总和必定不为零5.用长度为l的细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移至和悬点等高的位置使绳自然伸直,放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取小球在最低点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第一次相等时,重力的功率为()A.mg glB.12mg gl C.132mg gl D.133mg gl6.如图所示,分别用恒力F1、F2先后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粗糙的固定斜面由底端拉至顶端,两次所用时间相同,第一次力F1沿斜面向上,第二次力F2沿水平方向。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51109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6.png)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物理,向来被很多人视为理综成绩的“杀手”。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选择题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
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
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
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
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
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
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
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再看实验题。
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
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
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
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
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
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
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
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