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OGS,GF,GFF等介绍精编版

合集下载

全贴合简介(OGS__On-Cell__In-Cell简介)

全贴合简介(OGS__On-Cell__In-Cell简介)
将触摸屏嵌入到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 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
In Cell
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即在显 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
OGS, On-Cell, In-Cell 比较
工艺难易度:
工艺也比较成熟 三星垄断 使用机器较少 In -Cell 工艺最难 门槛最高 使用机型最少
背光源
传统贴合
全贴合
手机厚度越来越薄 视觉要0% TSP和LCD之间关系视觉效果
改善势在必行 新的全贴合方案应运而生
全贴合
触摸屏厂 商主导
显示屏商 主导
OGS
In-Cell
On-Cell
OGS
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
On Cell
LCD
传统贴合
全贴合
全贴合优点
无空气层,看起来更通透,屏幕不会进灰尘或水汽
框貼
全貼合
(Air Bonding or Edge Bonding)
(Full Bonding or Direct Bonding)
传统贴合 传统贴合
全贴合
全贴合优点
减少光的损耗
损耗 损耗 损耗
T SP
空气层
损耗
LCD
OGS
性价比高 定位为中低端市场 高端市场 过渡性产品 高端市场 最终方向
传统贴合方式
空气层
双面胶 TP&LCD
LCD
TSP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SP: Touch Screen Panel
液晶显示器 触摸屏,简称TP
全贴合
点胶
空气层
LCD
TSP
TSP&LCD

全贴合工艺介绍

全贴合工艺介绍

的系统等底层优化有关,像用了in-Cell的iPhone在触控体验上要比很多安卓手机
强不少。
成本技术难度:In-Cell/On-Cell的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其次是OGS/TOL,
GFF的成本和技术难度最低所以大多用在千元机上。
感谢下载
9
全贴合工艺分类
OCA贴合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 种粘胶剂 。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 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 主要适用于小尺寸的产品贴合且每款产品均需开模,价格昂贵,贴合成本高; 对贴合产品材质无特殊要求,厚度一般在100um、125um 、150um、175um. 目前常见的品牌: 日本:日东、日立、三菱、日荣、王子、DIC、山樱等 韩国:LG、TAPEX、ST、YOUL CHON 台湾: 长兴、 奇美 、明基 等 国产: 力王、 华卓等 美国:3M 优点: 生产效率高,厚度均匀,无溢胶问题,粘接区域可控,无腐蚀问题。
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无缝隙完全黏贴在一起 。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像苹果iPhone、三星S系列、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 koobee i90、酷派8730、华为荣耀2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
双面胶
CG
OCA/LOCA
CG
TP
பைடு நூலகம்
TP
LCM
LCM
框贴
全贴合
感谢下载
感谢下载
10
LOCA贴合
液态光学透明胶,英文名称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款主要用于透 明光学元件粘接的特种胶粘剂。 无色透明,透光率98%以上,粘接强度好,可在常温或中温条件下固化。且同时具 有固化收缩率小,耐黄变等特点。

Module全贴合技术基础介绍

Module全贴合技术基础介绍
魅族MX2参数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苹果iPhone 5S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苹果iPad 4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京华7013车载GPS导航仪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触控电子点菜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手写触控电视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触控茶几
五彩缤纷的显示世界
TP基础介绍
有什么共同点?
触摸 (Touch)
电容触摸屏分类(G1F和GF1)
G1F: 整合有单层ITO Cover Glass+ITO Film Sensor GF1: 单纯Cover Glass+单层ITO Film Sensor
电容触摸屏分类(OGS和TOL)
OGS:one glass solution 单片玻璃解决方案 TOL: Touch On Lens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 类似的叫法: TOC:Touch On Cover, SOC:Sensor On Cover WIS:window integrated sensor DPW: direct pattern window(韩国) G2:glass 2(LG,日本)
Vpx = [R4/(R3+R4)]*V
P
Vpy =[ R2/(R1+R2)]*V
电极(银胶)
V=定电压(5V)
X方向
R3 R4 P
R1
P P0 P1
Y

R2

TP种类及原理
电容式触控屏(CTP capacitive touch panel)动作原理
手指接触触控屏时从四 个角落传到接触点的微 量电流被带走产生压降
声波产生器
触控屏表面 布满声波
电磁式触控屏动作原理

全贴合工艺介绍[优质PPT]

全贴合工艺介绍[优质PPT]
什么是全贴合?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 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 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 ; 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 。
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无缝隙完全黏贴在一起 。
LOCA贴合
液态光学透明胶,英文名称为:Liquid 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款主要用于透 明光学元件粘接的特种胶粘剂。 无色透明,透光率98%以上,粘接强度好,可在常温或中温条件下固化。且同时具 有固化收缩率小,耐黄变等特点。
主要适用于大尺寸贴合,曲面或者较复杂结构贴合,较高油墨厚度或不平整表面贴 合。
On Cell技术屏幕层数:由表层玻璃粘合触屏、LCD层,共3层。 CG
Sensor
CF
TFT
3.OGS /TOL技术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 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 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
现在主要由触控屏厂商主导并发展 ,国内手机品牌中nubia Z5 mini、中兴 GEEK、华为荣耀3C等都采用了OGS技术。不过OGS仍面临着强度和加工 成本的问题,均需要通过二次强化来增加强度。
OGS技术屏幕层数:由OGS层粘合LCD层,共2层。 CG
Sensor
CF
TFT
4. 其他传统全贴技术GG、GG2、GF、 G1F、 GF2、GFF等 均需两次贴合,厚度比较厚,良率不高。
屏幕的通透性:OGS是最好的,In-Cell和On-Cell则次之,GFF最差。 轻薄程度:In-Cell最轻最薄这也是为什么iPhone和P7等手机能做得比较轻薄的原 因之一,OGS和On-Cell次之,GFF最差。 屏幕强度:GFF>On-Cell>OGS>In-Cell 触控效果:严格意义上,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但触控还与手机 的系统等底层优化有关,像用了in-Cell的iPhone在触控体验上要比很多安卓手机 强不少。 成本技术难度:In-Cell/On-Cell的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其次是OGS/TOL, GFF的成本和技术难度最低所以大多用在千元机上。

全贴合OGS,GF,GFF等介绍

全贴合OGS,GF,GFF等介绍
缺点:透过率没有G+G 的高。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1F1、GF2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上ITO
OCA
下ITO
Film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OCA_1
上ITO
Film 下ITO
保护膜
G1F1 GF2
FPC
ACF
IC
Connector FPC
IC ACF
3. 技术对比
G/F/F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1.1 OGS技术,也称为TOL技术
(两者工艺流程有很大差别,TOL质量更好但成本高),现在主要由触控 屏厂商主导并发展,触控模组厂商或上游材料厂商则倾向于OGS,即 将触控层制作在保护玻璃上,主要原因是该技术具备较强的制作工艺 能力和技术。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2.1 GG技术分解 即cover glass + glass sensor
特点:一层glass sensor,ITO为菱形或矩形,支持多点触控。
优点:准确度高,透光性好,支持真实多点触控 缺点:开模成本高,打样周期长,可替代性差;受撞击Glass sensor 易损坏,并且Glass sensor 不能做异形;厚度较厚, 一般厚度为1.37mm
缺点:以单点为主,不能实现多点触 控,抗干扰能力较差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FF
2.4.1 GF技术分解 即:双层film
特点:此结构使用两层Film Sensor ,ITO 图案一般为菱形和 矩形 ,支持真实多点。
优点:准确度较高,手写效果好,支持真实多点;sensor 可 以做异形,开模成本低,时间短;总厚度薄,常规厚度为 1.15mm ;抗干扰能力强。

什么是OGS?in-cell, on-cell, OGS,TOL概念

什么是OGS?in-cell, on-cell, OGS,TOL概念

什么是OGS? in-cell, on-cell, OGS,TOL概念In-Cell最优,TOL最具性价比——OGS 深度剖析。

最近 OGS 这个概念在国内挺火的,OPPO Find 5 官方宣传页上的“最先进的 OGS 屏幕贴合技术”,魅族的“单玻璃全贴合”,说的就是这个,除此以外,优思小C和佳域G2S也都宣称采用了OGS 全贴合技术。

微博上更是关于OGS的讨论有很多,比如:莱宝高科(002106)周二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OGS产品从玻璃基板至最终成品的直通良品率目前已超过60%。

OGS即一体化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

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

欧美圣诞节期间,触控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成绩一枝独秀,为此英特尔决定加大明年对OGS面板采购力道,预订产能将较今年大幅增长3-5成,超出此前预估值将近1倍。

受益OGS超级本需求超预期,国内上市公司中可关注布局较早的超声电子和莱宝高科。

那 OGS 到底是什么东西呢?OGS简述OGS,全称 One Glass Solution,字面上的意思是单玻璃解决方案,其定义目前比较混乱。

一部分技术文档将OGS解释为一个大类别,包括触控面板厂为主导的 Touch on Lens 方案,以及液晶面板厂商为主导的 On-Cell和In-Cell 内嵌式触控方案(本文同样如此理解);而更多的解释把 OGS 直接等同于 Touch on Lens(简称 TOL,类似技术还有 Sensor on Cover、Window integrated Sensor Touch、Direct Patterned Window等复杂的命名),指的是将触控传感器与保护玻璃结合,触控模组的结构可简化成一片玻璃的触控面板技术。

in-cell, on-cell, TOL结构图(点击查看大图)TOL传统触控面板采用的是 G/G(Glass-Glass)和 G/F(Glass-Film-Film)解决方案,前者双片玻璃的贴合良品率偏低,后者高阶 ITO薄膜材料制造门槛较高且成本昂贵,两者在厚度、重量和显示效果上均未达到最优。

全贴合工艺介绍精编版

全贴合工艺介绍精编版

OCA贴合作业方式
LOCA贴合作业方式
LOCA 在分装后和使用前应脱泡,选择设计合理的分装容器。在运输过程后初 次使用前静置24小时后方可使用。
UV照射灯
点 胶
贴 合
流 平
固 化
OCA全贴合工艺流程(Incell / Oncell)
CG CG kitting CG+OCA贴合 下料检
Cell
Function test (TP+LCM)
自动滚轮贴合机 SGL 贴合机 自动真空贴合机
LOCA 贴合机
全贴合关键设备(STH)
半自动滚轮贴合机
电源 开关
OCA吸 附上网板
C
CG/TP上料 台面
OCA 上料台 面
全贴合关键设备(HTH)
自动滚轮贴合机
CG/TP 手臂
LCM 手臂
贴合 机主 体
SGL 贴合机 SGL为治具定位,腔体抽真空,利用外部大气压将LCM与TP贴合。
Full Lamination Introduce
什么是全贴合?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 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 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 ; 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 。
全贴合技术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显示屏与触摸屏无缝隙完全黏贴在一起 。
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像苹果iPhone、三星S系列、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 koobee i90、酷派8730、华为荣耀2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 OCA/LOCA CG 双面胶 CG TP TP LCM LCM

TSP&LCD全贴和简介

TSP&LCD全贴和简介

TSP&LCD全贴合简介
传统贴合方式
全贴合优点
•无空气层,看起来更通透•屏幕不会进灰尘或水汽
OGS(One glass solution)•定义:一块玻璃解决方案。

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

OGS制造流程
•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

三星、日立、LG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定义:将触控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

OGS,On-cell, In-cell比较
厚度:
In-cell最薄,相比OGS要薄0.44mm左右,相比On-cell要薄0.33mm左右显示效果:
In-cell最优,On-cell次之,OGS最差
未来趋势
G+G
G+F。

分辨率以及OGS,On-Cell,In-Cell三种全贴合区分

分辨率以及OGS,On-Cell,In-Cell三种全贴合区分
Screen
Standard mobile phone screen resolution:
VGA (Video Graphic Array): 640*480 ; QVGA: 320*240;
HVGA : 480*320; WVGA : 800*480 ;FWVGA: 480*854 QHD: 960*540; HD: 1280*720; FHD: 1920*1080; 2K:2560*1440;4K:4096*2160 PPI: Pixels Per Inch Apple Retina Screen, PPI 326
性价比高 定位为中端市场
高端市场 过渡性产品
In-Cell
高端市场 最终方向
TSP 空气层 LCD
2.框贴示意图
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 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 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3、全贴合
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相较于框贴来说,可 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 方案, 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
In Cell
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即在显示层的上玻璃 基板下面嵌入触控层,和液晶层接触并融合在一起
重点关注触控面板 层:触摸层放在了 显示面板的上玻璃 基板之下,使得触 摸层与液晶层直接 接触并融合在一起, 代表机型是苹果的 iPhone 5
区分In Cell和On Cell:和触摸层嵌入显示面板层的位置有关,触摸层放在上玻璃基板之上,不直 接接触液晶层,就是on cell;触摸层在上玻璃基板下面,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就是In Cell

IN或ON-CELL 、OGS、TFT屏幕全面解析

IN或ON-CELL 、OGS、TFT屏幕全面解析

In/On-Cell/OGS屏幕全面解析深圳鸿佳科技专注于中小尺寸TFT液晶显示屏、LCD液晶显示模块、触摸屏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了TN、HTN、STN、FSTN、TFT、OLED、触摸屏等系列;其中TFT液晶屏主要有:1.77寸、2.0寸、2.0寸横屏、2.2寸、2.4寸、2.8寸、3.2寸、3.5寸、3.97寸、4.3寸、5寸、5.6寸、7寸、9.7寸、10.1寸等;黑白液晶屏主要有:字符、图形、中文字库等标准或非标准模块。

产品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电力设备、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POS 机、手持设备等多个领域。

关于屏幕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清一色标榜自己是OGS全贴合屏幕,如何如何轻薄、透光、图像“浮现”在屏幕上,苹果则貌似更为“高端”,传出了In-cell/On-cell的概念。

煮机做这期关于OGS/In-Cell/On-Cell屏幕的科普,力求通俗易懂,望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大家了解真相。

要彻底了解In-Cell/On-Cell/OGS等等屏幕,就得先知道屏幕的基本结构组成。

从上到下,屏幕的基本结构分为三层,保护玻璃(最上面橙黄色标注了Cover glass的部分),触控层(图中一点点淡蓝色虚线,标注了X、Y的部分),显示面板。

保护玻璃没什么好说的,康宁大猩猩玻璃就是。

触控层的话,就是由ITO触控薄膜和ITO玻璃基板组成。

显示面板可细分的程度高,这里只大致排列下: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Color filiter的区域,即彩色滤光基板),液晶层(蓝条),下玻璃基板(粉红色标注了Array的区域,即薄膜电晶体基板)。

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保护玻璃/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一般贴合技术会形成一层空气(即图中标注了Bonding的金黄色区域),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OGS 优势

OGS 优势
------Company confidential of Toro-tech Unauthorized review,copy and disclosure is not allowed.------
2
1
------Company confidential of Toro-tech Unauthorized review,copy and disclosure is not allowed.------
这种触摸屏的优势在哪呢? (1)节省了一层玻璃成本、减少了一次贴合成本。 (2)减轻了重量。 (3)增加了透光度。 也就是说,采用OGS技术的手机触摸屏,比如360特供机电信机型优 思小c,显得轻、薄,结构简约、透光率高! 这些优点效果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良率的提高。
OGS单玻璃触控技术的优势
提要: OGS即全贴合触控技术,是将触控感测层(Touch Sensor) 与保护玻璃(Cover Glass)结合,触控模组的结构可简化一片玻璃; 然后在保护玻璃内层镀上含X及Y轴感测电极,减少玻璃材料成本, 并降低贴合程序来提高良率,缩小与薄膜式触控面板的价差。 OGS(One glass solution)即全贴合触控技术,是将触控感测层 (Touch Sensor)与保护玻璃(Cover Glass)结合,触控模组的结构 可简化成一片玻璃;然后在保护玻璃内层镀上含X及Y轴感测电极, 减少玻璃材料成本,并降低贴合程序来提高良率,缩小与薄膜式触 控面板的价差。 简单来说呢,OGS技术,就是用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 传感器的双重作用。同时,还能因薄型、轻量化且减去一面玻璃的 感测阻抗,大幅提升面板透光度及触控灵敏度,使该单片玻璃不仅 具备保护玻璃的强度、安全性,同时也兼具触控功能。

OGS全贴合流程

OGS全贴合流程

OGS全贴合流程OGS全贴合(On-Glass Solution)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能够将显示器集成在玻璃表面上,以实现更薄、更轻、更透明的显示效果。

全贴合技术在手机、电视以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OGS全贴合的流程。

首先是基础原料的准备。

全贴合的核心材料是玻璃基板、ITO(导电透明薄膜)薄膜以及光学胶水,这些材料需要在制程开始前准备好。

玻璃基板需要经过清洗、切割和打孔等工艺处理,确保表面平整且无杂质。

接下来是导电透明薄膜(ITO)的制备。

ITO薄膜是一种在玻璃表面上形成导电层的薄膜,它通常通过镀膜或溅射等方法制备。

制备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薄膜的质量。

制备好的ITO薄膜需要经过切割和清洗等工艺处理,以适应后续的贴合操作。

然后是准备光学胶水。

在全贴合工艺中,光学胶水起到将显示器与基板牢固粘合在一起的作用。

光学胶水需要具有一定的黏合力和透明度,以确保显示效果的清晰度。

光学胶水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同时需要对其粘接性能进行测试和验证。

接下来是贴合过程。

贴合过程通常使用真空吸盘将显示器与基板贴合在一起。

首先,将光学胶水均匀涂布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上,然后将ITO薄膜放置在光学胶水上,确保两者之间无气泡和杂质。

接着用真空吸盘吸附显示器,将其与基板对准,然后将其压合在一起。

贴合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贴合效果的良好。

最后是后续工艺处理。

贴合完成后,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工艺处理。

首先是去除多余的胶水,可以使用清洗剂和特殊工具进行清洗。

然后是固化光学胶水,通常使用紫外线照射或热固化等方式。

最后是进行测试和质量检查,确保贴合完成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OGS全贴合技术是一种将显示器集成在玻璃表面上的技术,它需要经过基础原料的准备、ITO薄膜的制备、光学胶水的准备、贴合过程以及后续的工艺处理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参数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贴合完成的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In-Cell、On-Cell及OGS/Tol全贴合屏幕技术一、什么是全贴合?智能手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硬件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什么IPS、SLCD、视网膜、ClearBlack等新名词不断的出现,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时候新的技术名词又诞生了。

最近又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以“全贴合”这一技术来给自己的手机增加卖点?究竟这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1、屏幕的结构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

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2、框贴所谓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3、全贴合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

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

全贴合优点: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另外苹果最新推出的iMac也采用了全贴合的技术。

采用全贴合技术的iMac反光可以减少75%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屏幕再也不会进灰了。

触控模块也因为与面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贴合更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

虽然说全贴合的优势巨大,但良品率相对较低,因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贴合过程中的消耗、报废,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脱泡与贴合良率的控制就会成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全贴合技术OGS触摸屏在智能机市场扩大

全贴合技术OGS触摸屏在智能机市场扩大

OGS(One glass solution)结构: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ITO导电膜及传感器的技术。

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前景:从技术层面来看,OGS技术较之目前主流的G/G触控技术具备以下优势:结构简单,轻、薄、透光性好;由于省掉一片玻璃基板以及贴合工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

但目前该技术面临感应线路的制程选择、兼做表面玻璃时该有的强度维持与质量稳定性、控制芯片的调校等问题,良率提升困难使得量产厂商较少嵌入式触摸屏OGS向中低端手机市场蔓延,全贴合工艺热情升温。

目前取代传统GG 的新兴嵌入式触摸屏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三大阵营,分别是以苹果iPhone 5为代表的in-cell 阵营,以三星为代表的on-cell阵营和以HTC野火s、谷歌Nexus7等为代表的OGS阵营。

其中,on-cell主要和AMOLED搭配使用,由于三星一家独大,AMOLED的产能及价格受到限制,因此难以获得大规模普及和应用。

从工艺上看,in-cell依然存在有待解决的技术挑战。

由于自身独特的结构(in-cell将触摸功能和显示功能集成在一起,信号传输采用搭桥方式),使得信号干扰问题更加严重,色彩过滤薄化困难,而且尺寸越大越难生产。

而OGS的显示效果已经足以和传统GG技术媲美,通过采用FTS优化算法,更是基本解决了LCD干扰问题。

从产能来看,in-cell完全颠覆了传统触摸屏工艺流程,需要重新设计和购买设备,因此只有极少部分像苹果这样有实力的高端品牌手机制造商可以承受前期大规模投入,并且由于LTPS制程的良率依然有待提高,致使产能极为有限,因此现阶段仅适合应用于超大规模、单一品种的批量化生产,如iPhone 5。

而OGS技术则相对成熟很多,良率处于稳步提升中,各家供应商也正马力全开积极扩产,相信未来产能供应充足。

嵌入式触摸屏OGS向中低端手机市场蔓延从服务支持来看,OGS开模周期短、费用低,搭配现有的显示屏资源可以快速开发出不同的智能手机,凭借现已成熟的OGS+显示屏供应链,能保证技术和服务支持到位,拥有更好的配合度。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In-Cell、On-Cell及OGS/Tol全贴合屏幕技术一、什么是全贴合?智能手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硬件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什么IPS、SLCD、视网膜、ClearBlack等新名词不断的出现,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时候新的技术名词又诞生了。

最近又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以“全贴合”这一技术来给自己的手机增加卖点?究竟这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1、屏幕的结构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

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

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2、框贴所谓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

3、全贴合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

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

全贴合优点: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

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另外苹果最新推出的iMac也采用了全贴合的技术。

采用全贴合技术的iMac反光可以减少75%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屏幕再也不会进灰了。

触控模块也因为与面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贴合更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

虽然说全贴合的优势巨大,但良品率相对较低,因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贴合过程中的消耗、报废,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脱泡与贴合良率的控制就会成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ver Lens
ITO Film: RX ITO Film: TX
G/F
Cover Lens
ITO Film: RX
P/F
Cover Lens
ITO Film: RX
G/G D
Cover Lens
ITO Glass
G/G S
Cover Lens
ITO Glass
G2
Cover Lens
PET
ITO 铟锡氧化 物
轻薄程度:In-Cell<OGS,On-Cell<GF<GFF<GG
屏幕强度:GFF>On-Cell>OGS>In-Cell
触控效果:严格意义上,OGS的触控灵敏度比On-Cell/In-Cell,但触控还与手机 的系统等底层优化有关,像用了in-Cell的iPhone在触控体验上要比很多安卓手机 强不少,GFF之流居于末端
缺点:透过率没有G+G 的高。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1F1、GF2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上ITO
OCA
下ITO
Film
CG或者PMMA
BM(黑色或白色
)பைடு நூலகம்
OCA_1
上ITO
Film 下ITO
保护膜
G1F1 GF2
FPC
ACF
IC
Connector FPC
IC ACF
3. 技术对比
G/F/F
Heaviest Average
Good
High
G/G S
1.3-1.4mm 89%
Heaviest Average Average
High
G2
>1.1 mm 90.8% Heavy Good Average
Low
3. 技术对比
屏幕的通透性:OGS>(In-Cell,On-Cell)>G2>GG>GF>GFF。
2.1.2 OGS技术分解
OGS技术英文全称是ONE GLASS SOLUTION,即单片触摸屏幕,是为了与多 片(比如G+G,G+F等)进行区别的,原来 的触摸屏需要多片(玻璃或者膜片),而 OGS是将触摸sensor直接做到玻璃盖板上 的技术,这样比多片可以薄很多,而且显示 效果更好,更清晰。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G
缺点:以单点为主,不能实现多点触 控,抗干扰能力较差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FF
2.4.1 GF技术分解 即:双层film
特点:此结构使用两层Film Sensor ,ITO 图案一般为菱形和 矩形 ,支持真实多点。
优点:准确度较高,手写效果好,支持真实多点;sensor 可 以做异形,开模成本低,时间短;总厚度薄,常规厚度为 1.15mm ;抗干扰能力强。
GFF:魅蓝NOTE、米2A
GG:iphone 4/4s、ipad
Thank You 谢谢 Q & A 请您提问
14
2. 贴合技术的介绍:总览
➢ G/F:CG+ITO film ➢ G/F/F: CG+ITO film+ITO film ➢ G/F2: CG+(2*ITO) fim ➢ G1F: (Cover+ITO) glass+ITO film ➢ G/G(G/G S , G/G D):CG+ITO glass ➢ OGS(TOL) ➢ On Cell ➢ In Cell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1.1 OGS技术,也称为TOL技术
(两者工艺流程有很大差别,TOL质量更好但成本高),现在主要由触控 屏厂商主导并发展,触控模组厂商或上游材料厂商则倾向于OGS,即将 触控层制作在保护玻璃上,主要原因是该技术具备较强的制作工艺能力和 技术。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OGS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GF
2.3.1 GF技术分解 即cover glass + sensor film
特点:此结构使 用单层Film Sensor ,ITO 图案一般为三角 形 ,支持手势但不支持多点触摸。
优点:成本低、时间短;透光性好,并且sensor 总厚度薄, 常规厚度为0.95mm 。
成本技术难度:In-Cell/On-Cell的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其次是OGS/TOL, GFF的成本和技术难度最低所以大多用在千元机上。
4. 主要应用
OGS:LG NeXUS 5、小米 m2,3,4、魅族mx2,3、vivo x1、nubia z7、华为 G500C、联想K860、酷派8730、酷派8720、OPPO Find5、朵唯L1、大神F2、 华为荣耀X2、华为荣耀畅玩、联想黄金斗士S8、TCL么么哒3CS、美图M4、华 硕zenFone5、中兴V5 MAX、神州W50 T2等较多、
全贴合OGS、GFF、GF等介绍
陈彬燚 2015.12.28
目录
1. 简介 2. 贴合技术的介绍 3. 技术对比 4. 主要应用
1. 简介:屏幕的结构
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 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 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 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 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TP Type Thickness
Transmittance
Weight Strength Sensitivity
Cost
G/F/F
1.1-1.3mm 85% Light Best Good
Average
G/F
0.9-1.1mm 88%
Lightest Good
Average
Low
G/G D
1.3-1.4mm 89%
2.2.1 GG技术分解 即cover glass + glass sensor
特点:一层glass sensor,ITO为菱形或矩形,支持多点触控。
优点:准确度高,透光性好,支持真实多点触控 缺点:开模成本高,打样周期长,可替代性差;受撞击Glass sensor 易损坏,并且Glass sensor 不能做异形;厚度较厚, 一般厚度为1.37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