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_彭在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精神专题大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6期2013年11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7No.6

Nov.,2013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彭在钦,杨经建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存在主义与其他西方文化思潮一道“东渐”并汇入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存在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点———“天人合一”观具有价值关系的契合性。首先,从本体论层面观之,“天人合一”观与存在主义具有异中趋同的相容性。其次,在认识论上,两者之间同样具有求同存异的对话关系。其三,置身于中国古代与现代之交的王国维是存在主义“东渐”的承前启后者,他直接汲取存在主义前期思想家的精神资源,并将其与“天人合一”融合后熔铸为“境界说”,从而为现代中国文化与存在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存在主义;“天人合一”;本体论;认识论;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I0-02;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3)06-0116-05

一般认为,存在主义主要涵括克尔凯郭尔的带有神学特征的个体生存论,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的广义的生命哲学,而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尔斯则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将存在主义发展到经典形态。奥特·波格勒在其《东西方的对话》中考察了海德格尔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东亚思想的关系后断言,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立场在于把来自东亚传统文化的动力融进自己的思想努力中,因而“在发起西方与远东之间对话上,海德格尔比其他任何欧洲哲学家都做得更多。”[1]237,121,171笔者以为,正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原点———“天人合一”观上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与存在主义有着明显的精神契合性。

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四项基本观念: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被列为第一。“中国哲学可以称为‘天人哲学’,以天人关系为主要问题……这是传统哲学的基本特点。”[2]15事实上,“天人合一”在哲理层面上直接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于宇宙普遍性规律的自在认同,因此,“天人合一”不仅是认识论或思维方式问题更是本体论或存在论问题。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哲学主要就是对“天人合一”这种人之根本存在方式的诠释,“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寄寓或道德情感的实体化境界,故而“天人合一”不啻为一种存在论的本体论。

很明显,如果从本体论维度观之,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观与存在主义的观念具有一种异中趋同的相容性。

学界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之间的精神交合已有共识。如所周知,道家思想的元概念“道”和海德格尔的“存在”(sein)都关涉着“人”与“世界”的一种本源性关系———“世界”向人显现出来的一种本源性的“意义”。同样,“道”与“存在”都并不是一个存在者,因为它不是如同万物那样去存在着可以被看见和被听见,而是在“无”的意义上的“有”或不可名状不可言说。于是“道”和“存在”自身就有遮蔽和显现的问题。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存在”不是什么而是“此在”把自己交托、敞开、出离到存在者中去的那种境域、牵扯和关联,其终极归宿是重新回到人与自然万物相聚为一的天、地、人、神四方关联状态。而道家作为万物本原和基础的“道”是天地万物作为自身存在的本然形态,也是素朴之心与万物本然相融相契的状态。很明显,如何使人的本质按其本然状态显露出来并使人的生存获得其原初的基础,这是道家与海德格尔共同关注的问题。在

611*收稿日期:2013-06-28

作者简介:彭在钦(1964-),男,湖南浏阳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评论与中外文学比较研究;

杨经建(1955-),男,湖南浏阳人,文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评论与中外文学

比较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与本土化路径研究(编号:13YJA75103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批准号:10112462);湖南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与百年中国文学潮流研究(编号:08A020);湖南省教育厅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湘教通[2004]284号)成果之一。

此所体现的是人类在体察本源性问题时的一种相同的倾向:“去”(无、否定、使无)一切既定之“道”、“名”,即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祛蔽”,把人们从聪明智虑主宰的主客观对立的状态中引回到那个欲求各种名分(万物、社会)出现之前之纯然境界。此境界蕴含着庄子所谓的天地之大美,一切存在者包括人在内只有在“诗意地栖居”的“澄明之境”才能作为存在者显现出来获得本质。

傅伟勋先生称海德格尔与禅宗之间的差别是“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3]之间的差别,深而究之,所谓“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的同质异构的差别反倒姻合成相辅相成之妙,二者沟通融贯的意义基点正是存在论。对“世界—我—佛”本为一体的体证蕴含着禅宗对待人与世界关系的情感态度和宗教立场。禅宗以为一切众生都有共同的“真性”,它是清净的不仅先天就有且永恒存在,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事物的本原,也是众生成佛的根据。故“真性”亦即“佛性”也称“实相”。问题在于,禅宗的“真性”、“实相”在宇宙观和存在论上与海德格尔的“存在”对应。由于“真性”、“实相”或“存在”在现世中被遮蔽,因此“真性”、“实相”的蔽或显(悟得)与海德格尔的“存在”的蔽或显一样,要在“我”或“此在”的现世生活状态中领悟,去把握,它本不可言说亦不假外求只能诉诸此在人世的体验,诉诸此在人世的“祛蔽”或“敞开”和“顿悟”式的明心见性。在禅宗,明心见性的顿悟使人重新在感受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人的本真经验自动涌起将人导向本真的存在。它能达到从此岸世界对彼岸世界的充分把握和彻底超越,这正是意义的显明或存在的澄明。在海德格尔,通过倾听诗人传达的“神性”的召唤而进入一种天地人神如一的化境,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此在”不是孤立地对立于客观世界的主体,世界是“此在”的“存在”的敞开状态,“此在”与世界浑然一体。“存在”的意义在此便显现为进入本真状态而“诗意地栖居”。

尽管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带有明显的道德理性基因,但在人对世界的总体态度和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上却可以与存在主义互参和对证。张世英先生认为海德格尔所说人“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颇似中国人的一句口头语“人生在世”。“在世界之中存在”或“人生在世”指涉的是人对于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它应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或“万有相通”基础上的,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4]4-5对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亦如是观之。这种观念明显地体现在被称为“六经之首”的儒家基本经典《周易》中。《周易》讲天、地、人“三才”,首先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天和地区分开来以“究天人之际”。然而“究天人之际”的目的则是指向“尽心、知性、知天”(《孟子·尽心上》),即主张心、性、天的同一,以为尽心便能知性,知性也就知天了———这便回归到主客合一。这里的主客合一并非主体与客体的消融与泯灭,而是在价值上实现人与天、地的三者合一。正因为人不能离开天而存在所以最终要回到天即自然界,实现“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境界。这显然是一种超越但又不离人的存在的境界。可见,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在认识论上是主客二分,在价值论上则是主客合一即“天人合德”,因而带有明确的道德论的价值预设,这是与道家的主客合一的显明区别。

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是宋明理学,所谓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是儒、道、禅的融会并体现在宋明理学后期的王阳明心学中。张世英先生把王阳明与海德格尔做了比较后指出,王阳明关于“人与世界万物息息相通、融为一体的程度,比起程朱哲学来要深刻得多”,因此,“王阳明似乎是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一个最有典型性的代表,他的思想的地位同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所占的地位有点类似”。[5]33在本体论意义上,王阳明心学之“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本体依据:“心”作为“物”存在的根据,同时又是永不消歇的自我实现的力量,善恶在于“心”之动产生的“意”。经过这样的转换之后王阳明的先验结构“心”变成情绪结构之“心”,哲学于是转向人的存在。王氏心学“一方面强化了道德主体性的实践,另一方面表现出对人的深层存在的更大关切,使他的哲学明显具有存在主义的性格,及某种情绪现象学的特点。”[6]233概言之,王氏心学不啻为一种存在论或生存论哲学。正因为如此,“从朱熹到王阳明,儒学的变化被称为理性主义到存在主义的转向”。[5]33

倘若将“天人合一”观与存在主义在认识论层面进行比照便会发现,两者之间同样具有求同存异的对话关系。有学者将这种对话关系概括为“前主体性”或“前主客关系”和“后主体性”或“后主客关系”,[4]151笔者以为不如用“主体间性”来表述更为真确。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话语范畴。简言之,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在西方,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主体性哲学的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首先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哲学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其次是作为主体性哲学的认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而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正因如此,现代西方哲学扬弃了主体性哲学而建立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间性首先涉及人的生存本质。在主体间性那里生存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征服、构造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视为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在此意义上主体间性即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就哲学认识论而言,人们面对当前的事物有两种认识把握方式:一种是“主体—客体”结构的方式,追究外在的客体“是什么”(what)?它主要靠思维实施对感性的纵深性超越,企求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对象而达到抽象的概念世界,以把握事物的“相同”。另一种是“人—世界”结构的方式,它探察人“怎么样”(how)与世界万物融合为一?相对而言这是一种横向性超越:它主要凭借想象、体验乃至直觉,让隐

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