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态度问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态度问题

5.1复习笔记

一、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1)G.Allport(1935)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2)Krech(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3)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对态度的较好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含三个成分:

(1)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

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3)行为倾向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二)态度与行为

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人们经常从他人的态度来预测其行为。但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并不等于行为。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在通过态度预测行为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看态度是指向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许多研究者(Newcomb,1992;Weigel,1974)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其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也影响人们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性。一般说来,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

3.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较为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因此用他们的态度预测行为有较高的效度;而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比较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

与弱的态度相比,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Petty,1992)。

(1)Davidson(1982)发现,对态度对象仅仅要求更多的信息就足以使人们态度的强度增加。

(2)增加态度强度的另一个途径是让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来,让人们参与某些事情是增强其态度的有效手段,反过来也可用人们的参与程度来预测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

5.态度的可接近性

(1)态度的可接近性(attitude accessibility)指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对人们来说,越容易被意识到的态度,它的可接近性就越大。

(2)一般说来,来自直接经验的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大,就是因为这类态度的可接近性大。当可接近性很高时,一看到或想到某个事物时就对它有某种态度;而当可接近性很低时,人对该事物的态度呈现要慢得多。因此,可接近性高的态度更有可能预测人的行为。

(3)态度的可接近性高的人,其态度和行为总是高度一致的,而可接近程度低的人,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就相对低了。换言之,当人们做决定时,如果态度能很快地呈现在大脑中,人们的行为才会符合他们的态度。对于态度的可接近性低的人而言,他们更多的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在态度可接近性较低的时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态度的心理功能

态度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态度的功能有以下几个:

1.效用功能。也称适应功能,人们寻求酬赏与他人的赞许,形成那些与他人要求一致并与奖励联系在一起的态度,而避免那些与惩罚相联系的态度。

2.知识功能。态度有助于人们组织有关的知识,使世界变得有意义。对有助于自己获

得知识的态度对象,人们更可能给予积极的态度,这一点相当于认知图式的功能。

3.自我保护功能。态度有助于人们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这种观念来自于精神分析的原则。

4.价值表达功能。态度还有助于人们表达自我概念中的核心价值。

(四)态度的测量

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但它也是可以测量的。经常使用的测量方法有两种:1.直接测量

直接测量的方法包括自陈法(self report)、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等。自陈法一般采用态度量表测量,而行为观察法通过行为观察推断,问卷法则是把要调查的问题编成问卷。

(1)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它是常用的态度量表,通常是5点或7点量表,让被试用1~5或者-3~+3反应。

(2)瑟斯顿量表(Thurstone scales)。它是一个11点量表,被试在回答的时候用1~11来反应。从结构上来看,瑟斯顿量表与利克特量表的差异仅仅在尺度的大小上不同,但是,它却可以很好地反映比较对象之间的细微区别。除非情况特殊,也很少使用瑟斯顿量表,用比11点量表尺度更大的量表就更不行了。

(3)语义区分量表:奥斯古德的语义区分量表(semantic differential scales)采用双极形容词,如好一坏、强一弱等。现在研究者常常对语义区分量表稍加修改,把双极形容词拆开,并用这种方法建构人格问卷。

用上述几种直接测量方法测量被试的态度时,被试容易出现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social desirability response bias),所以,在测量人们对一些比较微妙的问题的态度时,

在问问题的方式上要注意,避免引起这种偏差。

2.间接测量

除了直接测量对某些问题的态度,还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方式了解他人的态度。间接测量包括:

(1)投射技术。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在投射技术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这种方法通过让人们用看过的画编故事的形式,测量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对成就动机的研究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2)生理指标测量。有时候可以通过测量人们的一些生理指标来了解人们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

(3)反应时测量。隐含相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就是以反应时为指标,衡量人们在做与自我一致或不一致的判断时的心理差异。

二、态度的形成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认知经验、情感经验和行为经验是他们态度形成的关键。

(一)态度形成与学习

态度形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学习理论来说明。该理论假设人的态度和其他行为习惯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态度的学习有三种机制:

1.联结,即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

2.强化,指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

3.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