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精品
版
(新课标)高考地理专项复习:自然灾害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考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自然灾害的规律;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重点、难点
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区域灾情分析。
主干知识梳理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概念: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异常变化作用于人类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混乱、资源破坏,从而影响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基本要素
(1)致灾因子: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可以是纯自然的,也可以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大部分灾害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引发。
(2)承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人类和人类社会),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按成因:
....天文灾害(如太阳风暴导致通讯中断、磁暴等)、气象灾害(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霜冻雪灾等低温冷害、酷热、雷击、冰雹、大风、干热风、龙卷风、浓雾及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山崩、地陷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赤潮等)以及生物灾害(农林病虫草鼠害以及森林火灾等)、人为诱发灾害等。
2.按表现特征:突发型灾害、缓发型灾害、过渡型灾害。
3...按发展过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4.按承灾体的性质:城市灾害、农业灾害、矿山灾害等。
三、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还有以下基本属性。
1.突变和渐变的双重性
2.联系(关联性)和分异的双重性
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灾害成因上的关联。这种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灾害的群发性和严重性。
例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
强烈,山体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频发。
3.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
4.难免和可防的双重性
四、自然灾害的规律
1.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平原――洪涝、干旱、地面沉降、土地盐碱化。人烟稀少地区――灾害损失小;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灾害损失大。
2.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3.成因机制的规律性――突出表现是“灾害链”现象,原生灾害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五、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地区分布上的极不均衡和带状分布
(1)四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陆裂谷地震带、大洋中脊地震带。往往和活动型很强的地质构造带一致,多分布于板块边界地带。
灾害带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环太平洋灾
害带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多海啸
热带、副热带海区――台风――风暴潮
人口集中、经济发达
北半球中纬
度灾害带
(20°N~50°N)
气候类型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水
旱、台风、低温、风沙灾害;
全球山地最集中的地带,地势高差大,地
形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
害。
中、低纬度地带,
人口稠密,经济密度
大
(1)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如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的差异:如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受灾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绝对损失高。相反绝对损失则低。
②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多、经济总值高、抗灾减灾的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相对损失低。相反相对损失则高。
六、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人类无节制自我扩张并且盲目地、大规模地改造自然就会“放大”区域灾情,人类顺应自然规律,加强灾害地监测和预防,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二)人类活动诱发地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诱发自然灾害
(1)生态破坏
产生原因: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
直接表现:主要是森林锐减和草原退化。
灾难性后果: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2)生态破坏的后果
●水土流失灾害
形成:人类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会大大加快地表土壤侵蚀的速度。
危害:①表层土壤变薄乃至丧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破坏,甚至会使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②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发生;③淤塞水库,抬高河床,影响河运,增大洪涝的风险。
我国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山地丘陵、东北黑土等。
●土地荒漠化灾害
概念:主要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来的绿洲、耕地或草场变为荒漠的过程。
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化(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等);人为原因:毁林、垦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等。
2.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
(1)土壤污染
污染源:农药、化肥、各种废弃物(废水、废气、废渣)
危害:①粮食减产、造成农业经济损失;②有害物质通过粮食、蔬菜、水果、扬尘等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
防治:建立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2)水体污染
产生:大量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危害:①地表水污染,水质型缺水严重;②引起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盐渍化等现象;③沿海地区会出现会导致地面、地下水、地表水遭受海水入侵的威胁。
3.气候变暖诱发的自然灾害
事实: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原因:矿石燃料的燃烧、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