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同底数幂的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1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 市中区西王庄中学李昌明
授课时间:2013年2月25日,星期一,第6节课教学目标:
⒈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运算的意义及类比、归纳等方法的作用,发展运算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⒉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教法与学法指导: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说起,设置产生问题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鼓励学生加以运用,形成能力,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在教学中,在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放”和“收”要适度,不能急功近利,禁锢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学的的能力和经验,但是还不够丰富,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学中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对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技能,会判断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同时在学习了有理数乘方运算后,知道了求n 个相同数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即n a
n a a a a =⨯⨯⨯ 个,在n
a 中,a 叫底数,n 叫指数,这些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目前,我们人类走
过最远的路程是到哪里吗?
学生:到月球.
教师:非常对,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
谁飞越的路程是最远的吗?
学生:航天员杨利伟叔叔.
教师:很对,他就是我们的伟大的“航天英
雄”杨利伟!那么同学们你可知道,杨利伟叔叔的“太空之旅”到底有多长的路程吗?下面我为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大家自己算算看,我们的
们也像“航天英雄”们一样,开始我们的“探
索之旅”,寻找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法.
问题⒈教师:乘方的意义是怎样的?
学生: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
叫乘方,即a·a·…·a= a n .其中a叫底数,n叫指数,a n(乘方的结果)叫幂.
问题⒉:教师:请同学们计算下面各式,并
说出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
⑴102×103;
=(10×10)×(10×10×10)
=10×10×10×10×10
=105.
⑵105×108;
=(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
=10×10×10×10×10×10×10×10×
10×10×10×10×10
=1013.
⑶10m×10n(m,n是正整数)
=(10×10×...×10)×(10×10× (10)
m个10 n个10
=10×10×…×10
m+n个10
=10m+n.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上面的推导的过程,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计算前后,底数没有发生变化,指数是原来两个指数的和.
教师:.根据上面的过程你能得出下面的结果吗?
2m×2n等于什么?()m×()n呢?(m,n 是正整数)
学生:分别等于2m+n;()m+n
问题⒊教师:如果将上面的算式中的底数分别改成a和b,试试得到什么形式?
学生:尝试改变底数后,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教师:a m·a n等于什么(m,n是正整数)?为什么?
学生:根据幂的意义得出
m·n = ()() = =m+n
即a m•a n = a m+n(m,n都是正整数)
教师:认真观察并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从上述算式所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a m•a n = a 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设计意图:以问题1为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利用特殊的数作为引导,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基本的运算思路,然后在问题3中逐步的过渡到用字母代替特殊的数,从而推导出一般的规律,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过程,明确并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并且能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对公式的表述,从而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三、互动点拨
问题⒈教师:同学们,这个运算法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主要内容:同底数幂的乘法.
对于上面的运算法则,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务必要对熟悉法则的特点,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下面的问题:
同底数幂乘法法则:a m•a n = a m+n(m,n都是正整数)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
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
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
是否成立?
学生:等号左边是乘法运算;等号两边的底数相同;等号右边的指数是等号左边的指数的和;公式中的“a”可以表示数,单项式,多
项式等;当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运用乘方的定义进行推导,上述的法则仍然成立,即为:a m•a n•a p = a m+n+p(m,n,p都是正整数)
(设计意图:该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能让学生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加大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了公式可以进一步的拓广,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问题⒉例1 计算:
(1)107×104;(2)x2·x5.
解:(1)107×104=107+4=1011;
(2)x2·x5=x2+5=x7.
(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是同底
数幂的乘法,要求学生计算时重复法则的语言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