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6例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4例 。 3例, 1例 ; 龄6~1岁 , 中年 龄1 月~ 1 L6 男 O 女 6 年 d 3 其 个 岁2 例 . ~ 3 1 例 , ~ 6 5 , ~1 岁 9 。 O 1 岁 2 3 岁 例 6 例 3
1 2 方 法 .
入 院 后 均 选 用 一 次 性 吸 痰 管 负 压 吸取 呼 吸 道 分 泌 物 送 实验 室 进 行 细 菌 培 养 和 药 敏 测 定 。
2 1 病 原 体 种 类 及 其构 成 情 况 .
见表 1 。
表 3 8 大肠 埃 希 菌 的 药 敏 情 况 株
抗 生 素 阿 米 卡 星
环 丙 沙 星 亚胺 培 南
敏感率( )
7, 5
l
(
o0
.
6
(
(
4 4 2 2
;
(
D l
7 5 2. 5 O 5 5 2 7 O 5 2 2
治 疗前 的 痰 培 养值 得 临床 重视 。 关键词 : 性下呼吸道感染 ; 原学 ; 急 病 药敏 试 验
中 图分 类 号 : 9 ; 6 文 献 标 识码 : 文 章 编 号 : 0 8 1 4 2 0 ) 4 0 2 1 R 6 R5 2 B 1 0 —0 0 ( 0 8 0 —0 2 —0
阿 米 卡 星 头 孢 西 丁 环 丙 沙 星 亚 胺 培 南 哌 拉 西 林 / 唑 巴坦 他 复 方 新 诺 明 万 古 霉 素
阿 莫 西 林 / 拉 维酸 钾 克 美 洛 西 林 四环 素 左 氧 氟 沙 星
头 孢 噻 肟 头 孢 噻 吩 头 孢 唑 啉
2 0 一 O ~ 2 0 一 O 痰 培 养 阳性 急 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O6 4 O7 6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菌学检测分析

染诊断主要以临床症状 、 体征和结合 x线 检查进行诊 断 - 。为 了解 sJ 下 呼吸 道感 染 的病 原 菌 及 其 耐 药性 2 bh
特点 , 笔者 对其 进 行 了痰 液 细 菌 学 检 测 , 临 床 合 理 用 为 药 提供 依据 , 现将 结 果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选择20 0 9年 1 0月至 2 1 00年 7月 在儿 科 ( 州市 中心 医 院 ) 院确 诊 为 下 呼吸 道感 染 的患 达 住
・
71 ・ 4
JunlfCii l n xe m na Mein o. 1 N . Ma .0 2 o ra l c dEpr etl dc eV11 , o9 o na a i i y2 1
下 呼 吸道 感 染 患儿 的 细 菌 学检 测 分 析
张保伦 ( 州职 业技 术 学院免 疫 学及 病 原微 生物 办公 室 四川 达 州 6 5 0 ) 达 300
势及 药物敏感性 的变化 , 合理用药 , 以减 少耐药茵的产 生。
【 关键词 】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 菌 耐 药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是 儿 科 常 见病 , 感 染 性 疾 病 的首 莫西 林 、 居 氨苄青 霉 素/ 巴坦 、 孢 呋 辛 纳 、 孢 哌 酮 均 舒 头 头 位 。近 年来 , 随着 环 境 的 改 变 和抗 生 素 的广 泛 使 用 , 主 较敏 感 。见表 2 。 要致 病 菌发 生变 异 , 菌耐 药 日趋严 重 。病 原 学诊 断是 细 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目前对小儿下呼吸道感
儿 32例。男性 25 , 9 0 例 女性 17例 ; 岁 7 8 ≤1 5例 , 3 2— 岁 16例 , 5 4—6岁 10例 , 1 6—1 4岁 5 1例 ; 气 管 感 染 支 26例 , 炎 10例 , 腔 积 液 5 1 肺 2 胸 3例 ( 括 液 气 胸 1 包 5 7 9. 1 9 4. 0 阿莫西林 例 ) 肺不 张 3例 。 , 4 8 5. 5 1 . O 氨苄青霉素/ 舒巴坦 12 标本 采 集与检 测方 法 于入 院当 天患 儿 咳嗽后 无 头孢呋辛纳 . 8 4 O. 8 . 16 0 8 9 2. 8 . 63 1 1 7. 菌操作吸取鼻咽深部分泌物及痰液 , 将合格标本置于装 头孢他啶 O 3 5 . O 头孢哌酮 有 2~3m .% 氯 化 钠 溶 液 的无 菌 试 管 中即 刻送 检 。 丁胺卡那霉素 l 9 0 1 6 O. 7 3 . 2 6 0. 0 O 1 7 6. 将 痰液 接 种 于 5 绵羊 血 琼 脂平 板 及 流感 嗜血 杆 菌平 亚胺培南 % 59 . 2 . O 6 1 . 12 环 丙 沙 星 板, 分别 置 3 ℃ 和 3 o 、% C 的孵 箱 中培养 1 2 5 7C 7 O 8— 4 h 。菌株 鉴定 、 物 敏感 试 验 采 用 法 国生 物 一梅 里 埃公 药 3 讨论 司生产 的 A B xrsinI 一3 T E pes D 2细 菌 鉴 定 仪 及 A B G o T 近 年随着 抗生 素 的广泛应 用 和介 入 性操 作 的增 多 , 5 药敏分析仪 。用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 A C 292 T C 52 、 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发生了变化 。不合 理联合 或大剂 金黄色葡萄球菌 A C 293 铜绿假单胞菌 A C 28 3 T C 52 、 T C 75 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引起细菌耐药菌株增加 , 及时检测 做 质量保 证 。 下 呼 吸道感染 致 病 菌 及其 耐 药 情 况 对 指 导 临 床合 理 选 2 结 果 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同时要求临床医生及时采样 , 3 J 2 1 病原菌检 出情况 32例患儿 中, 检出致病菌 . 9 共 并 了解 本地 区病 原菌 的流行 趋势 及 药物 敏感 性 的变化 , 16 , 中革 兰阳性菌 4 2株 其 0株 , 3 . % ; 占 17 革兰 阴性菌 合理用药 , 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8 株 , 6 .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 主要 以革 6 占 83 本 文病 原学 检 测发 现 / L 呼吸 道 感 染 以革 兰 阴 bJ 下 兰阴性菌的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感染为主 , 其次 性菌为主 , 以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 是革 兰阳性 菌的肺炎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较 希菌 , 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分离率 多 。分布情 况见 表 1 。 最高 ,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表皮葡萄球 菌。同时发 22 药敏试验结果 3 . 种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耐药率 如表皮葡萄球菌、 口 分析显示 :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 啶、 头孢 呋辛纳耐药 现许多条件致病 菌已成为病原菌 , 率最高 , 其次是 阿莫西林 、 氨苄青霉 素/ 巴坦 ; 舒 大肠埃 腔厌 氧链球 菌 等 。3种 革 兰 阴性 菌 药 敏 试 验 耐 药 率 分 亚胺培 希菌对头孢他啶、 头孢呋辛纳耐药率最高 , 其次是环丙 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 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他啶、 丁胺卡那 沙星、 阿莫西林 ; 鲍曼不动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 头孢他 南耐药率较低 , 亚胺培南 、 环丙沙星有耐药性 。说明喹诺酮类 、 碳 啶、 亚胺培南有耐药现象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 霉素 、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良好 对头孢哌酮、 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 , 鲍曼不 动杆菌对 阿 青酶烯类 、
2010-2012年度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论
著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M e d i c a l T r e a t m e n t
日固 ● ■ ■ ■ 瞄 篁 - ■ ■
2 0 1 0  ̄2 0 1 2 年 度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的 病 原菌及耐药性 分析
余 春 梅 周 爱 华 张 丽 陈 静 王成 秀
感 。 结论 该地 区儿童下 呼吸道感染 的病原 菌以 G 一 菌为 主 , 且对常用抗生素有不 同程度 的耐药 , 提 醒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 试验结果合理 选择抗 菌药物。 【 关键词】 儿童 ; 下呼吸道感染 ;致病 菌; 药物敏感试验 ; 耐药性 【 中图分类号】R 7 2 0 7 4 2 ( 2 0 1 3 ) 0 9 ( b ) - 0 0 4 3 — 0 2
31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E S B L s阳 性 6 株 , 肺 炎 克雷伯 茵 E S B L s阳 性 5 株 , 流感 嗜血杆 菌 E S BI S阳 性 l株 。 药 敏 试 验 结 果 革 兰
阳 性 球 菌对 万 古 霉 素 、 亚胺培 南较 敏 感 , 革 兰 阴性杆 菌对 亚 胺 培 南 、 舒 巴坦 类 、 左 氟 沙 星较 敏 感 。 E S . B L s菌株 对 亚 胺 培 南 最敏 感 。 结 论 : 临床 医 生 应 重 视 病 原 菌 检 测 与 药 物 敏 感 试 验 , 针 对 小儿 下呼 吸道 感 染病原 茵的 复杂性及 耐 药状 况 , 合理 选 用抗 生素 , 提 高疗效 , 减 少耐 药菌株 的发 生 。
版社 . 2 0 o 8 . 2 6 5.
应用 I V I G 治 疗 喘 憋 性 肺 炎, 我 们 的体 会 是 I V I G 2 0 0 m g . k g / 次就能达到理想的抗感染、 止喘 目的,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1. 3 抗生素的敏感性实验 细菌的分离培养参考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 3 版) ,采用湖南长沙 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 TDR-200 微生物鉴 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分析,质控菌 株 为 大 肠 埃 希 菌 ATCC25922,流 感 嗜 血 杆 菌 ATCC49766,金黄色葡萄球 ATCC25923,肺炎链球菌 菌 ATCC49619。药敏试验采用 MIC 法,按美国临床 实验室标准协会( CLSI) 2007 标准进行操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计 3 357 1 062( 31. 64) 498( 14. 83) 344( 10. 25) 339( 10. 10) 249( 7. 42)
2. 2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酶情况 本资料 分离出的 1 062 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 β-内酰胺 酶( ESBL) 的株数为 244 株,检出率为 22. 98% 。498 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 的株数为 144 株,检出率 为 28. 92% 。 2. 3 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 见表 2、表 3。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n
大肠
埃希菌
801 162( 20. 22)
826 306( 37. 05)
855 298( 34. 85)
875 296( 33. 83)
肺炎克 金黄色 流感嗜 肺炎 雷伯菌 葡萄球菌 血杆菌 链球菌 162( 20. 22) 99( 12. 36) 51( 6. 37) 54( 6. 74) 92( 11. 14) 103( 12. 47) 63( 7. 63) 72( 8. 72) 118( 13. 80) 62( 7. 25) 120( 14. 04) 55( 6. 43) 126( 14. 40) 80( 9. 14) 105( 12. 00) 68( 7. 77)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摘要】目的:研究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住院的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907例,进行痰培养并对其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3年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以肺炎克雷伯菌(KPN)和大肠埃希菌(ECO)为主,KPN和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达318%~400%和417%~541%;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达285%~544%。
病原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有耐药性。
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较高,且有逐年升高趋势,故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病原菌; 下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183 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4901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病原体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种类不断变化且其耐药性日益增强。
因此,动态监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遂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送检患儿痰标本,共801例。
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以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取深部的痰液。
12培养及鉴定:将标本接种于含5%绵羊血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皿及嗜血杆菌选择培养皿上,至35°C含5%~8%CO2环境中培养18~24h。
采用DL96型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
13药敏试验:采用K B法;ESBLs的检测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药敏纸片均来自于OXIOD公司。
药敏试验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判断。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分析

假 单胞 菌 A C 7 5 。 T C2 8 3
门多萨假单胞 菌
铜绿假单胞菌 黏质沙雷菌
居 泉 沙 雷 菌 植生克雷伯菌
0
2 l
1 0
0
1 0 2
0 8
如下 。
率为 2 .% 。其 中 G一 菌 19株 , 占 8.% ;G 26 细 7 90 细菌 l , 占8O ;真菌 6株 ,占 30 。分离 出 6株 .% .%
产 E Bs S L 菌株 3 ,分别为肺 炎克雷伯菌 2/ 2株 6株 37 ( 19 ) 3 . % ,大肠埃希 菌 1/ 6株 ( 0 6 ) 和阴沟 13 3.% 肠 杆菌 2 1 / 2株 (6 7 ) 1 . % 。3年来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和
行 清洁 患儿 口腔 ,用 一 次 性 吸 痰 管 负 压 吸 取痰 液 , 而 大儿 童 清 水 漱 口后 ,用 力 将 痰 液 咳 于 无 菌 接 痰 器 ,标 本 1 h内送检 。 ( ) 细 菌 培养 和药 物 敏 感 试 2 验 :培 养 2h出 菌 落 后 分 离 培 养 和 鉴 定 ,用 A B 4 T 药 敏鉴 定条 做药 敏试 验 ,纸 片扩 散法 作补 充 。培 养
菌株 大 肠 埃 希 菌 3月 ~ 1 1 1岁 一 2 5 3岁 一 0 7一l 3岁 0
A R I 患 儿 痰 标 本 经 培 养 分 离 出 致 病 菌 阳 性 的 L Ts 2 1例 。参 照 诊 断 标 准 … ,急 性 支 气 管 炎 8 0 5例 、
0
2 l
1
0 0
0
0 0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816例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14 18 %) ,真菌 47 株 (13. 7 %) ,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119 株 ,大 肠埃 希菌 52 株 ,白 色假丝酵母 菌 44 株 ,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青霉素 G(94. 6) 、 氨苄西林 (94. 6 %) 。结论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 菌为主 , 不同 的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率 , 临床上应及时检测 ,合理用药 。
[ 关键词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 耐药性 ; 痰培养 [ 中图分类号 ] R965.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08 - 8849 (2007) 23 - 3369 - 03
1 临床材料 1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述 时期来 我院儿 科住院 的 816 例 下
(11. 0 %) ,金黄色葡萄球菌 37 株 ( 10. 8 %) ,铜 绿假单胞 菌 16
株 ( 4. 7 %) , 产 气 肠 杆 菌 9 株 ( 2. 6 %) , 肺 炎 链 球 菌 5 株
(1 15 %) , 溶 血 葡 萄 球 菌 5 株 ( 1. 5 %) , 阴 沟 肠 杆 菌 3 株 (0 19 %) , 嗜 麦 芽 窄 食 单 胞 菌 2 株 ( 0. 6 %) , 肠 球 菌 2 株 (0 16 %) , 黏质沙雷菌 2 株 (0. 6 %) ,其他 7 株 (2. 0 %) 。 212 5 种主要 病原菌 对常用抗 菌药物 的耐药 菌株数及 耐药
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患儿 下呼 吸道 感 染 的 致 病 菌 及 其 药 敏 试 验 情 况 , 临床 合 理 用 药提 供 依 据 。方 法 为 标 本 经 分 离培 养 , 用
VI E T R AMS微 生 物 自动 分 析 仪 做 鉴 定 菌种 和 药敏 试验 , 时对 大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伯 菌 进 行 超 广 谱 D 内酰 胺 酶 ( S L ) 同 E B s检
Q “Xio u Gu Ho g i a h a, tr d cn t eS c n s t l 厂f[ td t d c lColg y S a tu Unv riy, De a t n La o ao y Me iie,h eo d Hopia o A ii e oMe ia le eo h no ie st a
对 抗 生 素 的 敏 感 性 , 理 使 用 抗 生 索 , 行 有效 的抗 感 染 治 疗 , 合 进
对提 高 医疗 质 量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现 对 细 菌 标 本 培 养 结 果 及 主 要 检 出 菌 的 药 敏 试 验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 临 床 取 得 最 佳 的感 染 防 为
菌 ) A7 C 5 2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A7 C 0 6 3 肺 炎 克 雷 、 C 293金 和 C 700 ( 伯 菌 ) 行 药 敏 试 验 质 控 检 测 , 按 照美 国 临 床 实 验 室 标 准 化 进 并
杆 菌 为主 , 条 件 致 病 菌所 致 感 染 有 上 升 趋 势 , 且 药敏 试 验 呈 多重 耐 药 性 。 临床 应 根 据 细 菌 培 养 和 药敏 试 验 结 果 合 理 选 用 抗 生素 ,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调查及药敏分析

。
仰彻 盯
n
1 . 标本 的采集 .1 2 1 . 培养与鉴定 .2 2
用无菌 吸痰 管吸取鼻咽深部痰 液及 分泌物 细菌培养严格按 照 《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 规
阿 米 卡 星
放 于灭 菌 2 L生 理 盐 水 , 速 送 检 。 m 迅
引 2 2O引 邡m斛L甜舯 Z“
头孢哌酮 , 巴坦 舒
头 孢 噻 肟
G 菌 8 9株 , 8 . 一 9 占 4 %。排 名前 四位 的为铜绿假单 胞菌 16株 , 4 2
肺炎克雷伯菌 11 , 1 株 洋葱 伯 克 霍 尔 德 菌 9 5株 , 质 沙 雷 菌 8 粘 1 株 , 别 占 G 菌 的 1. 、23 1 . 分 一 41 1.%、06 % %和 9O .%。
维普资讯
28 9第6第5 0年 月 4 2 0 卷 期
・ 验 与 临床 ・ 检
儿童急 性下呼吸 道感染 细菌病原 学调查 及药敏分 析
郭 健
( 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 , 湖北鄂州 4 6 0 ) 30 0 【 摘要】目的 了解鄂州地 区儿童急性下 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原 学及 药敏情况 , 为临床用 药进 一步提供 依据。方法 对 2 7 3 2例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及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 27 3 2例患儿检出病原菌 16 0 5例 , 检出率为 4 .%, 49 G 菌以金 黄色葡萄球菌 占优势为 6 .%, - 以铜绿假单胞 菌、 + 78 G 菌 肺炎克雷伯 菌、 洋葱伯克霍 尔德菌 、 粘质沙雷菌 占优 势 , 分
头孢他啶
妥 布 霉 素
2 金黄 色葡萄球菌药敏 统计表 .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统计表见表 1 。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由于儿童 呼 吸系 统 和 免疫 功 能 的 特 殊性 , 呼
吸道感 染 成 为 最 常 见 的儿 科 疾 病 。据 WHO 统 计, 急性 下呼吸 道感 染 是 5岁 以下儿 童 死 亡 的首
要原 因[3 1] -。本研究 中 , 7 3 2份标本共检 出病原
3 讨
论
流行规律 。对实验鉴定得出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 结果, 应及 时 有效 沟通 , 了解 实 际用 药 情况后 , 慎 重报告。以期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 减少耐药 菌株 的产 生 。
参考文献
李 昌崇 , 林立.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细菌病原分布及耐 药现状 [] 临床儿科 杂志 , 0 0 2 ( ) 1 6 J. 2 1, 82 : 0. [ ] 冯东霞 , 2 董方 , 徐樨巍 , . 等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革兰 阴性 菌的分布与耐 药性分 析 [] 新 乡 医学 院学报 , 0 8 2 J. 20 , 5
关键词: 耐药; 下呼吸道感染 ; 肺炎克雷伯菌 ; 儿童
中图 分类 号 : 7 2 1)70 3-2 622 5 (0 0 1-1 80
一
。
下呼吸道感 染是最 常见 的儿童感染 性疾 病之 随着 抗生 素 的广泛 应 用 , 病原 菌 种类 及 细 其
[ ] 柴晓文 , 3 刘洪丽 ,董亮.儿童肺 炎克雷伯菌超广谱 B一内 酰胺酶 的检 测及 药 物 敏感 分 析 [ ] 新 乡 医学 院 学报 。 J.
2 0 ,2 ( ) 6 4 09 66 : 1.
胞菌【J 本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低 , 佗, 可能与
阳性 率 3 .3 25 %。其 中 , 兰 氏阴性 菌 ( 革 G一菌 )6 7 株 , 6 .1 ; 兰 氏 阳性菌 ( 占 28% 革 G+菌 )9株 , 3 占 22 % ; .3 真菌 6 , 4 9 %。见 表 1 株 占 .6 。其 中 , G 菌 以肺炎 克雷伯 菌 、 大肠 埃希 菌最为 常见 , G+ 菌 以金黄色 葡萄球菌 、 肺炎链 球 菌最多 。
下呼吸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检出情况和药敏结果分析

93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2 No.2·临床研究·疗。
通常情况下,两肺皮质内结节要少于肺髓质,结节的大小、多少及分布状况会与接触粉尘的时间和吸入粉尘的数量有较强的关联。
两肺后部结节增多则与吸入粉尘颗粒的大小相关。
在收治的患者中,有4例患者病变出现在肺后部,而且最大的病灶约为52 mm×43 mm。
平扫病灶密度相对比较大,在其内部可看见多发砂粒高密度阴影。
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尘肺中,除了有结节纤维斑块外,还可见肺纹理紊乱、肺血管扭曲、模糊不清、肺气肿等。
采用CT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患者的病变部位,比X线片的显示更为清晰和准确,缩短了患者的诊断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CT增强扫描能提高发现患者病灶的几率,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性质,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CT室医师可以根据CT增强扫描中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增强方式等来判断病灶的部位、数量、形态、血供情况、生长方式等,借此做出可靠的定性诊断[3]。
在对患者进行CT 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向患者解释增强的目的,得到患者配合;在增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若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心脏病、哮喘病史等,对出现上述病症患者进行排除。
除此之外,患者在进行相应的检测时还能够大大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治疗时间,为患者提早治疗提供更多便利,保证患者的健康。
在本次实际的操作分析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血管、肋骨、横隔等在影像学检查时会作为遮挡物影响图像的质量,可能会造成图像失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分析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升分析的准确率,学习CT分析的技术知识,了解患者的实际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该种分析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大的意义,能够减轻患者的检测痛苦,为患者今后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保障。
儿童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产 手 术 麻 醉 的 临 床 观 察 E 3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 0 2 1 J. 20 ,8
( 11): 5 61
E3 陶 国才 , 荟 琳 . 2 温 异丙 酚 复 合 芬 太 尼 用 于 无 痛 人 流 的 临 床
观 察 E] 重 庆 医 学 , 0 2 3 (0 :3 J. 2 0 , 11 ) 9 0
本 组 患 者 注药 后 仅 有 2例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呼 吸 抑 制 , p SO
< 9 , O 经托 下颌 S O p 很 快 上 升 至 9 % 以上 [ 。 表 明 丙 泊 酚 9 4 3
E3 庄 心 良 , 因 明 , 伯 銮 主 编 . 代 麻 醉 学 [ . 3版 . 3 曾 陈 现 M] 第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4 4 5 人 2 0 . 7
伍 用 曲马 多 对 呼 吸 抑 制 作 用 较 弱 , 术 前 常 规 给 予 鼻 导 管 吸 如
氧 , 吸 抑 制 的发 生率 是 相 当 低 的 。 呼 本组 满 意 率 为 1 0 , 有 2例 出 现 轻 微 的 不 良 反 应 。 由 0 仅
下 呼吸 道 感 染 可 由多 种 致 病 菌 引起 , 目前 我 国儿 童 细 菌 性 肺 炎 的 确 切 发 病 情 况 尚在 研 究 中 。近 年 来 , 着 3代 头 孢 菌 素 随 等 抗 生 素 的广 泛 应 用 和耐 药 菌 株 的增 加 , 原 菌 在 构 成 和药 物 病
敏 感 性 上 发 生 了 较 大 的 变 化 。为 了 了 解 这 些 变 化 , 文 对 本
参考文献 :
[] 李 利 彪 , 阳 红 , 哈 沙 提 . 同 配 伍 的 丙 泊 酚 用 人 工 流 1 欧 马 不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856例痰培养及药敏检测分析

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 送检的 86 5 份
痰标本检 出病原 菌 22份, 5 其总 阳性率 为
2.4 ; 患儿病原菌检 出率 3.8 94% 男性 08 %, 女性患儿病原菌检出率 为 2.2 两 者比 75%,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Q0 ) 尸< 5 。 检出病原 菌构成 比 : 在所检出病原菌 中, G一菌 12株 , 6 . 9 , 菌 9 6 占 42% G 0
诊断和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 , 而且对 此类患儿 临床应 用抗生 素有一 定 的指 导
作用 , 为在今后对我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患儿进行 长期病 原学检 测及 耐药分析 的 进 一 步 研 究 奠定 了一 定 的基 础 。
参 考文 献
l 陆权.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 炎管理指南 . 中华 儿科杂志 ,0 7,5 2 8 2 0 4 ( ):9—9 . O 2 杨 锦红 , 李向 阳, 汪锋平. 温州育 英儿童 医 院d J 下呼吸道感染 的病 原菌及耐药 性调 ,L 查.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0 6 2 ( :9 2 0 , 1 8)5 3—
论 著 ・啦 床 辅 助 检 查
CHl £ N S£ C O O
小 儿急 性 下呼 吸道 感 染 8 6例 痰培 养 及药 敏检 测 分 析 5
菌, 各种病原菌的构成 比, 见表 1检出病原 ; 李长明
7 O0 36 0甘 肃 白银 市 靖 远 县 人 民 医 院 儿 科
地 区近 期 相 关 研 究 报 道 基 本 一致 , 染 病 感 原菌种类无显 著变化 l 。研究 还发 现 , j J
5个月 一8岁 之间 ; 中急性 支气管 炎患 其 儿 3 6 , 炎 2 8例 , 息性 支气 管炎 0例 肺 5 喘 15例 , 8 毛细支气管炎 17例 。 0 纳入标准 : 纳入研究 的患儿病程均在 1周之内 , 周 血 白细 胞计 数 >7×1 外 0/ L 中性粒 细胞 比值 > 0 。尽 可能 在患 , 6% 儿明确诊断药 物治疗前 立 即采 集下 呼吸 道痰液做检测 。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S 00软件进 P S1. 行统计学处理 , 计数 资料采 用卡 方检 验。 P< .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原学与药敏分析

细 菌感 染是导致 儿童下 呼吸道感染 的重要 因素 ,
肺炎克雷伯菌 5 0株、 不动杆菌 4 0株、 金黄色葡萄球
菌3 5株与白色假丝酵母菌 3 株。 O 对我院儿科病房送检的 60 0 份痰标本的病原菌分布 2 2 铜绿假单胞 菌 的药敏试验 由于本 组所涉 及 的 . 情况与耐药性进行分析,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株 (2 5 ) 革兰 I性球 菌 8 6 .% 、 l i t 0株 (0 0 ) 真菌 7 2 .% 、 0 株 (75 ) 占前 5位 的 是 铜绿 假 单 胞 菌 9 1 .% 。 0株 、
9 8
菌的外膜通透性较低 , 与抗生素接触后可产生抗生
山东医药 20 年第 塑 鲞筮 09
派拉西林 、 头孢呋辛 、 头孢 曲松 、 头孢 噻肟 、 头孢他 啶、 亚胺 培南 、 丙沙 星 等 1 环 0种抗 生 素 纸 片 为英 国
O I XO D公 司产 品 。
2 结 果
本 组资料 取 材 于 20 07—20 08年 , 呈 现 了 以 也
G 杆 菌 为 主 的 势 态 , 杆 菌 在 院 内感 染 中 占 一 G一 6 .% , 2 5 占前 5位 的是铜 绿假单胞菌 、 肺炎克雷伯 菌、 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 白色假丝酵母菌 。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革 兰阴性细菌, 主要存 在
株鉴 定 : 检标 本 同时接 种巧克 力平板 和 血平板 上 , 送 培养 2 4h出菌 落后 进 行 分 离 培 养 、 定 和 药 敏 试 鉴 验 。培养基 及 药敏 鉴定条 均采用 法 国梅里 埃公 司 的 产 品。质 控菌 株 大肠 埃 希 菌 A C 292 金 黄 色葡 T C 52 、
萄球菌 A C 2 93 铜绿假单胞菌 A C 28 3 超 T C 52 、 T C 75 、
93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 都 市 新 都 区 妇 幼 保 健 院儿 科 , 成 四川 成 都 60 0 ) 15 0
【 要 】 目的 为 了解 小 儿 急 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病 原 学 构成 及 药 物敏 感 情 况 , 指 导 临床 用 药 。方 法 对 9 摘 以 3例 急 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痰 培 养 阳性 者 应 用 K B法 进 行 药 敏 试 验 。 结 果 痰 培 养 阳 性 茵 中 革 兰 阴 性 杆 菌 6 株 , 兰 阳 性 球 菌 3 . 1 革 2
fcin. iey t re s u u p cme s w r e t M eh d T e d u - n i vt tsig w sp r r d b h to fK- Re u t et o nn t- e p t m s e i n ee ts d、 t o s h e h r g s s i y e t a e f me y te meh d o B. s l e ti n o s
前 的痰 培 养值 得 临床 重视 。
【 键 词 】 急性 下 呼 吸 道 感 染 ; 儿 ; 原 学 ; 关 小 病 药物 敏 感试 验
【 中图分类号 】 R756 R4 65 2 . ; 4 .
【 献标识码】 A 文
【 文章编号 】 10 .5 120 )814 .2 0400 (0 80.0 9 0
m r o e i rs X n uMa ra C H at H si l C eg u S h a 1 5 0 C ia e tfP d tc , i t nl& ^ i ai d e el o t , h n d , w u n6 0 0 . h h pa n
【 btat O jc v T nes n eeo g n rgsnivyi pdai pt n i ctl e rsit ytc i- A s c】 bet e oudr adt tl yaddu— s i oir aetwt au w r e r o atn r i t h io e tt n i tc i s h eo p ar r
12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125例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黄骏峰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09()21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条件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培养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125份合格痰标本分离检出病原菌100株,检出率80.0%,主要致病菌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假丝酵母菌。
病原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条件致病菌中占据主导地位,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总页数】1页(P125-125)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作者】黄骏峰
【作者单位】无锡儿童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R563
【相关文献】
1.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J], 陈燕红;段骅;孙玉琴
2.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J], 李惠娟
3.下呼吸道感染的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J], 李平
4.654例小儿下呼吸道痰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J], 张永红;陆彪;贾伟
5.防城港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痰细菌培养分布及主要致病菌药敏结果分析 [J], 禤达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v d ee e c o l i a s fa tmi r b a g n s i e t r fr n e fr ci c lu eo n i e o i a e t.M eho S u u s mp e r o lc e r m o p t i e a in swi o rr s ia he n l t ds p t m a lswe e c l td fo h s i z d p te t t lwe e p r — e l a h t r rc n e t n.P t o e s we e io ae o s ut a d d s i u i n t s s u e o su y t e a tmi r b a e it c . Re u t A o a o y ta tif c i o a h g n r s lt d f m p um n ic d f so e t r f wa s d t t d h n i e o i lr ssa e n s ls t tl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药现状 [] J .临床儿科杂志 , 0 0 8 2 :16 2 1 ,2 () 0 . [ ] 冯东霞 ,董方,徐樨巍 ,等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革兰 阴性 2 菌 的分布与耐药 性分 析 [] 新 乡 医学 院学报 , 0 8 2 J. 20 , 5
() 9 . 6 :5 1 ~内 [ ] 柴晓文 ,刘洪丽 ,董亮 .儿童肺 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 口 3 酰胺酶 的检 测及 药 物 敏感 分 析 [ ] J .新 乡 医学 院 学报 , 2 0 , 6 6 :64. 0 9 2 () 1
第1 7期
张永贵等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 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 19 ・ 3
3 讨
论
流行 规律 。对 实验 鉴定 得 出的病原 菌及 药敏试 验 结果 , 及 时有 效 沟 通 , 应 了解 实 际用 药情 况后 , 慎 重报告 。 以期 临床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物 , 少 感染 是最 常见 的儿童感 染性疾 病之 随着抗 生 素 的广 泛应 用 , 病原 菌 种类 及 细 其
阳性率 3 .3 2 5 %。其 中 , 革兰 氏阴性菌 ( G一菌 )6 7 株 , 6 .1 占 2 8 %;革兰 氏阳性 菌 ( G十菌 )9株 , 3 占
菌 的耐药 性也 日益 变化 。本研究 总结 及分析 了我 院儿 童呼吸道送检 标本分 离鉴定 的病 原菌及 主要 病原菌药 敏结果 , 现报告 如下 。
2 1 病原 茵分 布 .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中 耐 甲氧 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 R A 6 (50 %) M_S ) 株 2 .0 。
患儿 32份标 本 中 , 7 共分离 出病原 菌 11株 , 2
表2 4种 G一菌及 G+ 菌耐药率 [ ( ] n %)
延安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测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产生。 方法 选择 2015- 09~2017-09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 980例,收集患儿痰标本的培养结果,统计分析病原菌 分布及耐药情况。 结果 980例患儿痰培养阳性标本数 561份,共检出 653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 371株(5681%),以 大肠埃希菌为主(2144%);革兰阳性菌 282株(431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531%)。8种主要病原菌按检出年度进 行分析,结果显示 3年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逐年增加,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构成比逐年降低,而肺炎克雷 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及无乳链球菌 3年来构成比无明显变化。革兰阴性菌对亚胺 培南、美罗培南最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 结论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 病原菌; 耐药性;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978·
JShanxiMedUniv,Aug2018,Vol49No8
延安地区儿童急 红2 (1延 安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儿 科,延 安 716000;2西 北 妇 女 儿 童 医 院 儿 科;通 讯 作 者,Email:
315341515@qq.com)
中图分类号: R37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6611(2018)08-0978-04 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18.08.021
Etiologicanalysisofchildrenwithacute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Yan’anregion JIAKunpeng1,XUEZhengfeng1,XUEJihong2 (1DepartmentofPediatrics,AffiliatedHospitalofYan’anUniversity,Yan’an716000, China;2DepartmentofPediatrics,NorthwestWomenandChildren’sHospital;Correspondingauthor,Email:315341515@qq.com)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pathogenspectrum ofchildrenwithacute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nYan’anregion forguidingtheclinicalrationaluseofantibioticsanddecreasingtheincidenceofdrugresistance. Methods Atotalof980children withacute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wereselectedinthepediatricdepartmentof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5toSeptember 2017,andtheresultsofsputumspecimenculturewerecollectedtoanalyzethedistributionofpathogensanddrugresistance. Results Thepositivespecimensofsputum culturewasfoundin561of980children,andatotalof653strainsofbacteriaweredetected. Gramnegativebacteriawasfoundin371strains(5681%),mainlyE.coli(2144%),andGrampositivebacteriawasfoundin282 strains(4319%),mainlyStaphylococcusaureus(1531%).GramnegativebacteriaE.coligraduallyincreasedandGrampositivebac teriaStaphylococcusaureusgraduallydecreasedinthreeyears,butKlebsiellapneumonia,Haemophilusinfluenzae,Moraxellacatarrha lis,Acinetobacterbaumannii,StreptococcuspenumoniaeandStreptococcuswithoutmilkshowednosignificantchangeinthreeyears. Gramnegativebacteriawerethemostsensitivetoimipenem andmeropenem,andthehighestresistancetoampicillin.Grampositive bacteriawerethemostsensitivetolinezolidandvancomycin,andthehighestresistancetopenicillin. Conclusion Gramnegative bacteriaarethemainpathogensof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inchildreninYan’anregion,andtheantibioticsshouldbeusedra tionallyaccordingtotheresultsofdrugsensitivetestinclinicaltherapytoreducetheproductionofdrugresistantstrains. Keywords: pathogens; resistance; children; l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7T14:22:37.0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作者: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导读]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
李家才彭娅梅沈梅唐春梅
(云南省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儿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痰培养标本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
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3.8%),真菌43株(占6.25%)。
结论:临床应根据各地区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10-02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为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现对我院儿科病房2013年1月~2016年1月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及主要检出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儿科病区送检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5876例,阳性636例,其中男392例,女244例,年龄0~12岁。
1.2 标本采集
3岁以下患儿由科室专业护士用吸痰法采集呼吸道深部痰标本,3岁以上漱口后用力咳嗽取深部痰标本,送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及药敏实验。
1.3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实验。
2.结果
2.1 共检测下呼吸道分泌物5876例,分离出63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10.82%,共5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378株(占59.68%),革兰氏阳性菌215株(占3
3.8%),真菌43株(占6.25%)。
2.2 前4位革兰氏阴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1。
2.3 前4位革兰氏阳性菌药敏结果
见附表2。
3.讨论
本文报告结果相比较低的原因:(1)本地区为边疆地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大部分病人入院前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2)本院只能做常规培养,未做厌氧菌等特殊细菌培养,且细菌种类排序不同,考虑应为地区差异。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应当密切监测当地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抗生素的选择应参照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选药,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等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兴和.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1,43(7C):891-893.
[2]郭春丽,和建武,张碧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4,43(7):891-893.
[3]张冰,王晓,赵灵芝,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74-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