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刘营小学宫俊华

摘要:数学课堂中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独立思考,合作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堂关注学生动起来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数学课堂中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呢?通过听别人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也通过对一些教学理论的学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使课堂“活”起来?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自愿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二、重视基础,让学生有能力学习

由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关注在课上讲了些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学到些什么,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或者会产生什么潜在的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点,选择、组织、呈现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第一,采用各种方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技术基础和思维方式。可以着眼于课堂检查、试卷分析,也可进行作业情况记载和个案分析,这样才可能获得全面而真实的情况。第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新知识必需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补缺,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建构活动的特点来选择、组织与呈现教学内容,并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第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包括体系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知识点分析。总之,教师备课的角度要变,要将“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结合起来,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质疑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有疑,方始是学。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解决。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学

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其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数学新课程强调:要留给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质疑呢?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要注意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第二,启发诱导学生质疑,第三,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土壤。总之,以上的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己会质疑→会学习→会创造。教学的真正目的是留给学生一个问号,而不是一个句号。

四、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交流多起来

知识经验呼唤人的相容与合作,合作是现代社会的需要,许多发明创造是多人合作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采用合作学习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特长和群体智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当前的状况表明,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机会进行学习交流,因而他们的交流能力是比较低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只有取各人所长,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在课堂

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使每个学生受益。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要知道学生的智慧和潜力是无穷的,我们作为教师,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交流的组织者,学习成果的分享者。通过倾听学生,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大胆发言和交流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生活实践,让学生把数学用起来

众所周知,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改让数学课走出了教室,走进了生活,使学生真正学习到“有用的数学”。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故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实践

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提供具体有趣、富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如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六、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长期以来,分数的高低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评价过于注重其甄别性功能,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即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情况。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评价对学生而言是消极的。学生不仅没有因此受到教育,反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反感,乃至对自己失去自信。我认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机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因此,评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学生,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不仅要考察学生学到了什么,还要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不等价于“全优发展”。你经常会遇到没有“数学头脑”却对文学情有独钟的学生;几何教学中,会遇到理解和分析能力不一的学生。这时候的你该怎么办?让他和优等生享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