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第一册精读第4单元6与妻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出
阅读赏析
(三)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也很鲜明。 一、语言运用自如恰当,真挚感人,且化用典故而不着斧凿痕迹。 真情一定程度上往往胜过表达的技巧。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 笑不和。”普希金则言,“如果你的语言不是出自你的内心,你就不能 打动别人的内心。”本文正是因为作者所言全是所思所想,是发自衷肠、 流自肺腑的,故而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语言浅近平易,虽是文言而表白通俗,体现了作者丰厚的语言功底, 信中的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既增 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无艰深晦涩之病。令人不能不赞佩其文化修 养。.
作者于此段先明大义:“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说明正
是因为对妻之挚爱,才使得他弃儿女之私情而取人间之义理。
第2自然段,以“汝忆否”、“回忆”、“又回忆”三词句,引出三件夫妻恩爱往事,
唤起妻子与自己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共鸣。“汝忆否?”引出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表达自
己并不愿先死而“留苦”于妻的真情;“回忆”引出夫妻“双栖”生活的美妙甜蜜,及
退出
思考与练习
一、此文是一封遗书,同时又是一封写给妻子 的家书,烈士博大的胸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真挚 的感情曾感动过无数读者,震撼了人的心灵,升华 了人的情感。请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二、熟读全文,翻译全文。
退出
实用语文第一册精读第4单元6与妻书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中国近 代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1900年进入 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 非革命无以自强”的进步思想,他还动员自己的妻、妹、嫂到女子师范 学堂读书。1905年东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正是 参加革命。
便以深厚如此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
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是遗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可谓将爱妻之情尽情
挥洒,“至爱汝”之意洋溢于文字间,然而“至爱汝”又必须“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
道理亦有机地融入其中。
第2自然段首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乃全文的中心句。
它既是承接第一部分,说明遗书于妻的原因,也是为下文详叙此情立了一条明晰的线索。
退出
阅读赏析
(一) 《与妻书》是一封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抒情散文,它情 感真挚、感人至深,说理上也相当深刻。它实际上是一个民主主义革命 战将内心世界的典型独白,它将一个革命者的生死观与幸福观坦诚捧出, 令人读来十分感动。
从课文看,作者写此封信(实际上是遗书)时,感情是非常激动的。 但只有“激动”是无法说明“至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这一看似矛 盾的事实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作者从安慰妻子入手,心中反复 倾诉对妻子的挚爱,同时又说明正是这种挚爱,促使他做了舍生取义这 样的行动,以使妻子明白这个道理。文章全文即围绕这一论题展开。
退出
阅读赏析
(三) 二、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 情也是本文较突出之特点。 抒情是本文的最主要表达方式。文中有直接抒情多处,如开篇中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为阴间一鬼”,直发 悲愤之情,到文末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其时 时于梦中得我乎!”正可谓情之所至,感天地,泣鬼神也。它将一个自 知赴义而不可复还的烈士内心汹涌澎湃的强烈情感尽泻而出! 有抒情,那么情中自然牵引出一些事。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汝忆 否?”“回忆”、“又回忆”各自牵出二段夫妻生活的细小事件,深深 表露了对妻子的一片爱恋之之情。 若文章仅止于儿女情长,那就难有真正感人之处了。最感人之处是 本文的议论,全文虽始终不离“吾至爱汝”,但其目的都只是为了明确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这一道理。正因为“爱”,所以才选 择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人之情赴民族大义,这是何等感人的“理”!作 者的议论也正因此而生色。
这封遗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就的。 陈意映,她不但通晓文墨,而且在林觉民进步思想影响下,思想解 放,自动解放小脚,投考女子师范学堂,是该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陈 意映在接到遗书时,展读未竟即伤心晕厥。由于她身体本来孱弱,终于 抑郁成疾,思念成病,于1913年去世。遗有诗稿一册。
退出
时代背景
时值清末,清政府统治极端反动腐朽,对外投降,对内压迫,国家 一片混乱。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受到全国 进步人士的响应和拥护。他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但多以失败告终。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 (今马来西亚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过去起义失败的教训,并 决定在广州发动更大规模起义。由于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 变,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 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烈士尸骸七十二具,一起葬在广 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也把这次起义称之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也因此而得。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 最激烈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大大震动了社会,推动了全国的革命浪 潮,从而成为五个多月后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对妻子的深切依恋与挚爱,实在是“真真不能忘汝也”;“又回忆”引出诀别之际却不
能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之原因是因为“至爱”,怕妻子承受不住这一沉重的悲痛之情。
Baidu Nhomakorabea
三件事情反反复复,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对妻子“无所不至”的着想,
可以说是以令人难忘的事实来表达、证明自己并非无情之人,此番举动实是因“爱汝”
而“舍汝”。
退出
阅读赏析
(二) 第4自然段开头先退一步,说明心迹:“吾愿与汝相守以死”,接着又话锋陡转: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说明当今之世,无处无时不暗藏死因,故而“吾至爱汝”又 “忍舍汝而死”,完成了由对妻子倾诉至爱到说理的过渡。文中先列举种种“可以死” 之状,说明彼此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不当死而死;接着以感叹式语气发问:“古来几曾 见破镜能重圆?”表明“生离”之悲有胜于“死别”之痛;最后以“天下人”之生离死 别之惨状,再次明理,“钟情如我辈者”不能忍心不救,所以自己终于选择“就死而不 顾汝”的道路,希望爱妻能够理解并坚强起来,抚养后代。 第三部分为最后三段。遗书将尽,而情不能抑,再次表达“至爱汝”而“忍舍汝而死” 之衷肠。 第5自然段开头,“吾今与汝无言矣”,本欲收住话头,然情到深处,不能自抑,澎 湃感情又自然流露:纵使自己“居九泉之下”,“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此种情怀,何 等感人至深! 第6自然段再次重申自己以前“未尝以吾所志”告诉妻子的真实原因,并慨叹夫妻二 人的“幸”与“不幸”,从而再次抒发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思想感情。 末段表述希望妻子能读懂遗书,理解自己的真实感情,再现对妻子之挚爱与关心。 这封遗书字里行间充溢着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既对革命忠诚不二,也对妻子挚爱 如一,然而自己却非常明确地意识到:个人幸福应服从于国家需要,“亲人之爱”应融 人国家之爱。表达了革命者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宁愿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境界。
退出
阅读赏析
(二)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开篇明义,说明自己写遗书时的悲痛心情与不得不写的原因。
给爱妻写绝笔,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情境自是“泪珠和笔墨齐下”,以至“不能竟
书而欲搁笔”,然而不写又恐妻子“谓吾忍舍汝而死”,是对妻子之心不了解,故不得
不写。这种悲痛不能书而又因爱妻而不能不书的情感是何等真挚,何等感人,文章开篇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 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到香港后,黄兴 留他协助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起义爆发,林觉民率敢死队冲 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举了一把火,推 出东辕门,恰与大队清兵相遇,展开血战,不幸中弹负伤,力尽被俘。 他慷慨陈词,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后英勇就义,年仅25岁。
阅读赏析
(三) 本文写作上的特点也很鲜明。 一、语言运用自如恰当,真挚感人,且化用典故而不着斧凿痕迹。 真情一定程度上往往胜过表达的技巧。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 笑不和。”普希金则言,“如果你的语言不是出自你的内心,你就不能 打动别人的内心。”本文正是因为作者所言全是所思所想,是发自衷肠、 流自肺腑的,故而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语言浅近平易,虽是文言而表白通俗,体现了作者丰厚的语言功底, 信中的许多典故如“太上忘情”、“望夫化石”、“破镜重圆”,既增 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又无艰深晦涩之病。令人不能不赞佩其文化修 养。.
作者于此段先明大义:“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是“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说明正
是因为对妻之挚爱,才使得他弃儿女之私情而取人间之义理。
第2自然段,以“汝忆否”、“回忆”、“又回忆”三词句,引出三件夫妻恩爱往事,
唤起妻子与自己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共鸣。“汝忆否?”引出夫妻谁先死的谈论,表达自
己并不愿先死而“留苦”于妻的真情;“回忆”引出夫妻“双栖”生活的美妙甜蜜,及
退出
思考与练习
一、此文是一封遗书,同时又是一封写给妻子 的家书,烈士博大的胸怀,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真挚 的感情曾感动过无数读者,震撼了人的心灵,升华 了人的情感。请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二、熟读全文,翻译全文。
退出
实用语文第一册精读第4单元6与妻书
作者简介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中国近 代民主主义革命战士。福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1900年进入 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 非革命无以自强”的进步思想,他还动员自己的妻、妹、嫂到女子师范 学堂读书。1905年东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正是 参加革命。
便以深厚如此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
第二部分从第2自然段到第4自然段,是遗书的核心部分。作者可谓将爱妻之情尽情
挥洒,“至爱汝”之意洋溢于文字间,然而“至爱汝”又必须“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
道理亦有机地融入其中。
第2自然段首句“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乃全文的中心句。
它既是承接第一部分,说明遗书于妻的原因,也是为下文详叙此情立了一条明晰的线索。
退出
阅读赏析
(一) 《与妻书》是一封以书信的形式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抒情散文,它情 感真挚、感人至深,说理上也相当深刻。它实际上是一个民主主义革命 战将内心世界的典型独白,它将一个革命者的生死观与幸福观坦诚捧出, 令人读来十分感动。
从课文看,作者写此封信(实际上是遗书)时,感情是非常激动的。 但只有“激动”是无法说明“至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这一看似矛 盾的事实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作者从安慰妻子入手,心中反复 倾诉对妻子的挚爱,同时又说明正是这种挚爱,促使他做了舍生取义这 样的行动,以使妻子明白这个道理。文章全文即围绕这一论题展开。
退出
阅读赏析
(三) 二、综合运用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 情也是本文较突出之特点。 抒情是本文的最主要表达方式。文中有直接抒情多处,如开篇中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为阴间一鬼”,直发 悲愤之情,到文末的“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其时 时于梦中得我乎!”正可谓情之所至,感天地,泣鬼神也。它将一个自 知赴义而不可复还的烈士内心汹涌澎湃的强烈情感尽泻而出! 有抒情,那么情中自然牵引出一些事。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汝忆 否?”“回忆”、“又回忆”各自牵出二段夫妻生活的细小事件,深深 表露了对妻子的一片爱恋之之情。 若文章仅止于儿女情长,那就难有真正感人之处了。最感人之处是 本文的议论,全文虽始终不离“吾至爱汝”,但其目的都只是为了明确 “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这一道理。正因为“爱”,所以才选 择舍小家顾大家,舍个人之情赴民族大义,这是何等感人的“理”!作 者的议论也正因此而生色。
这封遗书是他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就的。 陈意映,她不但通晓文墨,而且在林觉民进步思想影响下,思想解 放,自动解放小脚,投考女子师范学堂,是该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陈 意映在接到遗书时,展读未竟即伤心晕厥。由于她身体本来孱弱,终于 抑郁成疾,思念成病,于1913年去世。遗有诗稿一册。
退出
时代背景
时值清末,清政府统治极端反动腐朽,对外投降,对内压迫,国家 一片混乱。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成“中国同盟会”,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受到全国 进步人士的响应和拥护。他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 但多以失败告终。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 (今马来西亚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总结过去起义失败的教训,并 决定在广州发动更大规模起义。由于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 变,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 方声洞、林觉民等烈士。事后群众收得烈士尸骸七十二具,一起葬在广 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也把这次起义称之为“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也因此而得。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 最激烈的一次,虽然失败了,但大大震动了社会,推动了全国的革命浪 潮,从而成为五个多月后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对妻子的深切依恋与挚爱,实在是“真真不能忘汝也”;“又回忆”引出诀别之际却不
能将赴义之事告诉爱妻之原因是因为“至爱”,怕妻子承受不住这一沉重的悲痛之情。
Baidu Nhomakorabea
三件事情反反复复,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对妻子“无所不至”的着想,
可以说是以令人难忘的事实来表达、证明自己并非无情之人,此番举动实是因“爱汝”
而“舍汝”。
退出
阅读赏析
(二) 第4自然段开头先退一步,说明心迹:“吾愿与汝相守以死”,接着又话锋陡转: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说明当今之世,无处无时不暗藏死因,故而“吾至爱汝”又 “忍舍汝而死”,完成了由对妻子倾诉至爱到说理的过渡。文中先列举种种“可以死” 之状,说明彼此不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不当死而死;接着以感叹式语气发问:“古来几曾 见破镜能重圆?”表明“生离”之悲有胜于“死别”之痛;最后以“天下人”之生离死 别之惨状,再次明理,“钟情如我辈者”不能忍心不救,所以自己终于选择“就死而不 顾汝”的道路,希望爱妻能够理解并坚强起来,抚养后代。 第三部分为最后三段。遗书将尽,而情不能抑,再次表达“至爱汝”而“忍舍汝而死” 之衷肠。 第5自然段开头,“吾今与汝无言矣”,本欲收住话头,然情到深处,不能自抑,澎 湃感情又自然流露:纵使自己“居九泉之下”,“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此种情怀,何 等感人至深! 第6自然段再次重申自己以前“未尝以吾所志”告诉妻子的真实原因,并慨叹夫妻二 人的“幸”与“不幸”,从而再次抒发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思想感情。 末段表述希望妻子能读懂遗书,理解自己的真实感情,再现对妻子之挚爱与关心。 这封遗书字里行间充溢着一个革命者的博大胸怀:既对革命忠诚不二,也对妻子挚爱 如一,然而自己却非常明确地意识到:个人幸福应服从于国家需要,“亲人之爱”应融 人国家之爱。表达了革命者为全国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宁愿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境界。
退出
阅读赏析
(二)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开篇明义,说明自己写遗书时的悲痛心情与不得不写的原因。
给爱妻写绝笔,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情境自是“泪珠和笔墨齐下”,以至“不能竟
书而欲搁笔”,然而不写又恐妻子“谓吾忍舍汝而死”,是对妻子之心不了解,故不得
不写。这种悲痛不能书而又因爱妻而不能不书的情感是何等真挚,何等感人,文章开篇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 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在福建起义响应。到香港后,黄兴 留他协助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起义爆发,林觉民率敢死队冲 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举了一把火,推 出东辕门,恰与大队清兵相遇,展开血战,不幸中弹负伤,力尽被俘。 他慷慨陈词,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后英勇就义,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