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第十一章 气学的复兴
中国哲学史11
我们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开始讲孟子。
孟子的书,还是推荐诸子集成里边的,《孟子正义》。
这本书,焦循的《孟子正义》,是《孟子》注本中最好的。
这个在诸子集成和新编诸子集成都有,中华书局出了点校本,应该能买到。
这个本子是最好的。
当然我们常用的还有四书章句集注本,四书五经本,这个大概是算作一种版本;然后还有十三经注疏本,都可以用。
我们来看一下孟子这个人。
(写:一、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邹人。
他是受业于子思子之门人,因此我们在学术史上一般称之为思孟学派。
思孟学派在宋代以后被奉为儒学的正宗,属于孔门的正统。
那么我们下面还有时间会讲荀子,荀子一般被认为是孔门的异端。
孟子这个人,他学成自己的儒者之道以后,就去像孔子一样四处游历。
他接触比较多的是齐宣王以及梁惠王。
他先到齐国去见齐宣王以后齐宣王不能用他,又到当时的卫国,去见梁惠王。
梁惠王认为孟子的说法很迂,这个跟子路说孔子是一样的,说孟子的道理讲得太远。
“迂”就是远的意思,不直接。
因为当时已经进入战国时代,各个国家最强调的是富国强兵,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所以没有什么人去听仁义道德之类的事情。
仁义道德有什么用呢?所以没有人用他。
当时呢,是秦国用了商鞅,楚魏用了吴起,齐威王、齐宣王的时候用的是孙子田忌之徒,都曾经使国家一度很强大。
当时战国诸强所从事的事情是合纵连横,根本没有时间去听孟子这些迂腐的言论,而孟子坚持述“唐、虞、三代之德”所以到哪个地方都没有人听他的。
于是知道自己的学术和思想得不到发挥,他就退而“退而与万章之徒”,跟他的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这是《史记》里对孟子这个人的记载,一个梗概。
这个大家参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从今天看《孟子》……我们今天看到的《孟子》应该是一个全本,没有残缺的本子。
当时在《史记》里记载的就是“孟子七篇”,我们今天看到的还是七篇。
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那么《孟子》七篇都分上下,因此一般我们说是十四篇。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墨经》及后期墨家)【圣才出品】
第11章《墨经》及后期墨家一、战国时墨家之情形1.战国墨家的流派战国时期,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与邓陵氏之墨。
2.《墨经》战国时期,《墨经》已经出现。
墨家从感觉的观点出发解释宇宙,理论趋于精密。
3.儒墨与辩者辩者所持之论,皆与吾人之常识违反。
儒墨之学,皆注重实用,对于宇宙之见解,多根据常识。
见辩者之“然不然,可不可”,皆以为“怪说觭辞”而竞起驳之。
然辩者立论,皆有名理的根据,故驳之者之立论,亦须根据名理。
所以墨家有《墨经》,儒家有《荀子》之《正名篇》,皆拥护常识,驳辩者之说。
儒墨不同,而对于反辩者则立于同一观点。
盖儒墨乃从感觉之观点以解释宇宙,而辩者则从理智之观点以解释宇宙也。
二、《墨经》中之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墨子哲学的根本思想,《墨经》确立起功利主义的依据。
《墨经》认为道德的要素是“利”。
边沁所谓快乐苦痛,《墨经》谓之利害,即可以致快乐苦痛者也。
边沁所谓理性,《墨经》谓之智。
欲是盲目的,必须智之指导,方可趋将来之利而避将来之害。
三、论知识1.知识之性质及其起源《墨经》从知识论方面论证知识的性质与起源。
(1)人类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2)感觉是知识的来源。
(3)已经掌握的知识是认识其他事物的基础。
(4)不从感觉得来的知识,可能来自于天生。
2.知之才能——生命之要素《墨经》认为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人类生命的要素。
3.知识之来源及其种类(1)知识之来源①闻,是指由传授得到的知识。
②说,是指由推论得到的知识。
③亲,是指由亲身经历得到的知识。
(2)知识之种类①名,是指关于名的知识。
②实,是指关于实的知识。
③合,是指关于名实相合的知识。
④为,是指关于人类行事的知识。
为分为存、亡、易、荡、治、化。
四、论“辩”1.辩之广义狭义(1)《经》与《经说》所说的“辩”,是指争“辩”的“辩”,是狭义的“辩”。
(2)《小取篇》所说的“辩”,是指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是广义的“辩”。
2.立说之方法(1)或也者,不尽也。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气”
一
一
以下几点 :
第一 ,气 是存 在 于 宇 宙 中的无 形 而运 行 不息 的 极细 微 物质 气 存 在于 宇 宙 之 中 , 行不 息 , 运 虽不 具 有形 体 、 声音 、 态 等 。 状 但 是 客观 的实 在 , 天 地 万物 的 共 同 构成 基 础 。如《 子 ・ 是 老 四十 二 章》 :道 生一 。 生二 , 说 “ 一 二生 三 , 生万 物。 气 由道生 , 三 ” 无形 而运 行于 天地 之 间 。 合而 生万物 , 老子 ・ 聚 故《 四十 章》 说 :天下万 物 又 “ 生于 有 , 于 无 。”庄子 》 为气 存在 于 宇 宙之 中 ,通 天下 一 有生 《 认 “ 气耳 ”而 人 类也 由此 气聚 合 而成 , , 如该 书《 知北 游 》 :人之 生 , 说 “ 气之 聚也 。聚 则为 生 , 则 为死。 ”列 子》 认为 “ 散 《 则 有形者 生于 无 形 ”而 气 生于 “ 易 ”无形 无状 ,视 之不 见 , 。 太 , “ 听之 不 闻 , 之 不 循 得 , 日易也 ” 故 。此气 “ 清者 上为 天 , 浊者 下 为地 , 和气者 为 轻 重 ; 中 人 。故 天地 含精 。 化 生” 万物 。 第二 ,气 自身 的 运动 变化 推 动 着宇 宙 万物 的发 生发展 与 变 化 气 分 为 阴阳二气 或 五 行之 气 ,阴 阳二 气 的升 降 交感 、氤 氲 合 和 , 行之 气 的运 动搀 和 。 五 产生 了宇 宙万 物 并推 动 着 它们 的发展 与变化。 易传 ・ 如《 系辞上》 “ 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易传・ 咸彖》 说 :天地 感 而万 物化 生。 ”管子 ・ 马》 :春秋 冬夏 , 阳之推 “ 《 乘 说 “ 阴 移也 ; 短长, 时之 阴阳 之利 用也 ; 日夜 之 易 , 阳之化 也 。” 吕 氏 阴 《 春秋・ 大乐》 :太 一 两仪 . 出 阴 阳。阴 阳 变化 , 上一 下 。 说 “ 出 两仪 一 合 而成 章 。…… 万物所 出 。 于 太一 。 阴 阳。” 造 化于 第三 。气是 宇 宙万 物 之 间的物 质 媒介 气 充 塞于 宇 宙万 物之 中 , 它们 之 间相 互贯 通 , 互 影响 , 于 和谐 有 序 的运 动之 中。 使 相 处 气 是 宇宙万 物之 间相 互感应 的中介 物质 , 息 的负载者 。通过 是信 气 的 中介 作用 , 宙万 物得 以构成 一个 相 互联 系 、 互影 响 的整 宇 相 体 。 易传 ・ ・ 如《 乾 文言》 :同声相 应 , 说 “ 同气相 求 . 水流 湿 . 燥 , 火就 云 从 龙 , 从虎 , 风 圣人 作 而 万 物睹 。 本乎 天 者 亲 上 , 乎地 者 亲 本 下 。《 氏春 秋 ・ ”吕 召类》 :类 同则 召 。 同则合 , 比则应 。 说 “ 气 声 ” 第 四 , 是 道德 精 神 气 是一 种 道 德境 界 , 气 充塞 于 天 地 之 间 , 与 天地 之 气相 通 , 是 道德修 养。如 《 子 》 为 , 也 孟 认 存在 于人 体 内 的气 为 “ 浩然 之气 ”“ 大至 刚 。以直养 而无 害 .则 塞于 天地 之 ,至 间” 。此 “ 浩然 之气 ” 是一 种道 德精 神 , 受人 的意志 的支 配 , 的意 人 志坚定, 则成 为 “ 武 不 能屈 . 威 富贵 不 能 淫 , 贱 不 能移 ” 贫 的大 丈 夫。 因此 , 的 内涵 . 气 既是 客 观的 实在 , 又是 主观 的道德 精神 。它 是 一个 涵 盖 自 然 、 社会 、 人生 的范 畴 。 也是 中 国古 代 哲学 中各 家 共 同使用 的范 畴 。其 内涵相 当复杂 , 可作单 一 的 、 面 的理 解。 不 片
【读书笔记】中国哲学史新编·道家9、11章
第九章道家的发生与发展和前期道家第一节所谓“逸民”1.“逸民”(孔丘):大转变时期失去奴隶主贵族地位的奴隶主。
以逃避的办法向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消极抵抗(孔丘主张实行“道”,不与新兴地主阶级合作),道家前驱。
第二节杨朱的“为我”思想1.杨朱:首先为“逸民”“隐者”创立学说、学派。
《庄子》阳子居、《吕氏春秋》阳生,一说春秋末老聃学生,一说战国。
应在墨翟后(《墨子》只批儒家)。
《淮南子·汜论训》“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
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
”2.“为我”、养生“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以性养也”(《吕氏春秋·本省》),生命的内容是欲望“天生人而使有贪有欲”(《吕氏春秋·情欲》),满足欲望要有节制。
“人人不拔一毛,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没落奴隶主阶级思想代表。
“为我”倒向一派纵欲。
第三节《庄子·天下》篇论道家发展的阶段1.三阶段:(1)彭蒙、田骈、慎到:“为我”,全生免祸。
没落奴隶主贵族在没落过程中怕被消灭的悲观情绪在思想战线的反映。
(2)老聃(3)庄周第四节《老子》《庄子》中的全生保真的思想1.“轻物重生”、“无用之用”。
2.杨朱“避世”,彭蒙、田骈等顺应外物,老庄“混世”、“无我”(《老子》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庄子》“齐死生,同人我”。
“为我”之极致)。
第十一章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第一节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1.老子其人:■司马迁肯定两点:老聃和太史儋都做过史官;老莱子本来是隐士,李耳后成隐士。
■清章学诚开始,历史学界承认孔丘前“无私人著作之事”:私人著作跟着私人讲学,奴隶主贵族统治时代文化和学术掌握在贵族手里;奴隶主贵族统治开始崩溃后专家流落民间才有私人讲学,私人讲学初期没私人正式著述,就事论事。
《老子》是正式私人著作。
道学“气象”论
北宋程颐的圣贤气象说以气的相感相应为认知基础肯定了人的意识能够感知和把握由内而外显现的气象由见得气象入变化气质成为可能
*
道学“气象”论
金香花
内容提要 气学思维作为中国古代宇宙伦理系统的典型方法,整体性地构筑了古人的世界观。尤其气的 运动、关系属性,超越理智与语言的界限,构成了对本体的理解与感受的基础思维模式。北宋程颐的圣贤气象 说以气的相感相应为认知基础,肯定了人的意识能够感知和把握由内而外显现的气象,由“见得气象”入“变 化气质”成为可能。这一思路揭示了优入圣域的门径以及感性修养之原理。
秦汉之际 的《皇 帝 内 经 》是 中 国 最 早 的 医 学 著作,它融汇儒道多种思想,其《素问·平人气象 论》谈论“平 人 ”即 健 康 人 的 脉 象 与 体 内 阴 阳 二 气、气血之间的表里关系。古人认为身心一体,人 若情志不畅,精神抑郁,导致机体疾病。反过来气 血不畅,也会外现于身体、神色。因此,心、灵层面 ( 内) 的问题,也会在身( 外) 病上来体现,即有诸 内者必形诸 外,“视 其 外 应,以 知 其 内 脏,则 知 其 病所”④ 。也正 因 此,观 气 象 成 为 望、闻、问、切 四 诊法之首,有 其 内 必 有 其 外,有 其 外 必 有 其 内, “看起来没有精神”与“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成为 可能的因果关系。基于这一原理,中医主张内外 合一的治疗,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则是舍本 逐末的治疗方法。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章绪论一、哲学之内容二、哲学之方法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立德;外王:立功。
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
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七、哲学与哲学家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十一、历史是进步的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1.子学时代之开始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
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
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
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6.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 贵族政治之崩坏。
2. 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第十一讲 易传:儒家对百家争鸣的总结
第十一讲分五节谈《易传》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易传》其书; 第二节 儒家宇宙论的建立; 第三节 儒家辩证法的发展; 第四节 《易传》的人生哲学; 第五节 《易传》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易传》其书
本节介绍有关《易传》其书的三个问题:
1.《易传》的结构; 2.《易传》的成书; 3.《易传》对《易经》的解释。
《易传》十篇被称为“十翼”,是辅助《易 经》的意思。
原来“十翼”是独立成篇的。魏晋时玄学家 王弼注《周易》,把《彖》、《象》、《文言》 的内容分别编排进《易经》各卦之中,于是只剩 下《系辞》等五篇独立成篇,附于《易经》之后。 这就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易传》的面貌。
2.《易传》的成书
《易传》相传为孔子所作,这并不可靠。从内 容上看,《易传》既非出于一人之手,也不是在同 时写成的,大体上是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的一些儒 家学者的著作。
第十一讲 《易传》:儒家对百家
争鸣的总结(2)
第二节 儒家宇宙论的建立
《易传》所建立的新的哲学体系,其中最核
心的内容是建立了儒家宇宙论。儒家宇宙论的 建立,超越了孟子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开辟和荀 子对人的外部世界的开辟,而追溯到宇宙发生 和宇宙构成,是对儒家形上理论的重大发展。
本节谈《易传》儒家宇宙论的三个问题:
《易传》的宇宙发生模型之二表明,宇宙万物 的发生发展在于其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关系表现 为不断的一分为二: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 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 上》)
这里由“两仪”(阴阳)而“四象”(太阴、 少阴、太阳、少阳)而“八卦”(乾即天、坤即地 、巽即风、震即雷、坎即水、离即火、艮即山、兑 即泽),呈现为一分为二的关系,阐发了一套抽象 的辩证法思想。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著作,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
下面,我们将从各章节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哲学简史。
一、先秦哲学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阶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墨子、老子等。
先秦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天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孔子提出了“仁”、“礼”、“义”、“智”等重要概念,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靠教育来改善。
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爱人如己,反对战争。
二、汉代哲学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比较重要的阶段,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
汉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扬雄、韩愈等。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命论”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有所定,人有所命。
扬雄则主张“两汉文化”,即将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融合起来。
韩愈则提出了“文学复兴”、“格物致知”等思想,他认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研究自然现象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三、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但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魏晋南北朝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充、嵇康、陶渊明等。
王充提出了“天人感应”、“物我两忘”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我相通。
嵇康则主张“玄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心灵的修炼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
陶渊明则提出了“田园诗歌”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过简单的生活。
四、隋唐五代哲学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
隋唐五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朱熹等。
韩愈提出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思想,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柳宗元则主张“道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
朱熹则提出了“理学”、“致良知”等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
《中国哲学史》讲义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意义。
让学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派别。
1.2 教学内容研究对象和范围: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变、思想体系、代表人物和著作。
意义:哲学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中国哲学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派别。
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和思考。
第二章:先秦哲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先秦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先秦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2.2 教学内容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
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荀子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先秦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先秦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三章:汉唐哲学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唐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汉唐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3.2 教学内容特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道教和佛教的兴起。
主要流派:玄学、儒学、道教、佛教。
代表人物:董仲舒、王充、郭嘉、王弼、朱熹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汉唐哲学的特点、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汉唐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第四章:宋明哲学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明哲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脉络。
让学生掌握宋明时期主要哲学流派和代表人物。
4.2 教学内容背景:封建社会的衰落、儒家思想的困境。
主要流派:心学、理学、气学、朴学。
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宋明哲学的背景、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互动:引导学生了解各流派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4.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宋明哲学的理解和思考。
哲学历史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敏于事而慎于言。"(《学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史记·孔子世家》
中国哲学史111
1.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论的根据。
“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
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比如你要看看汤的咸淡,你就要亲口尝尝。
2.今文经学经学学派之一。
与"古文经学"相对。
始自西汉初。
今文诸经均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在经书的字体、文字、篇章等形式上,在经书中重要的名物、制度、解说等内容上都不相同。
汉武帝采纳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的建议,罢黜诸子百家传记博士,只立五经博士,定儒于一尊,今文经学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今文诸经在汉代均置博士,势力很大。
今文经学中又支分派别,东汉的十四博士,《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今文经学主张通经致用,结合现实阐发经书中微言大义,如汉代的今文经学往往为当时政治、经济、法律作论证。
汉以后日益衰微。
18世纪中晚期常州学派庄存与、庄述祖、刘逢禄、宋翔凤等探讨西汉今文经学,其后魏源、龚自珍以经术讥切时政,有推动了今文经学的发展。
清末廖平、皮锡瑞、康有为等大力提倡今文经学,并为戊戌变法作舆论准备。
今文经学以孔子为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为"受命""素王",主张"托古改制",认为六经皆孔子制作。
其特点是注重"微言大义",结合现实阐发经义,具有较丰富的哲学、政治思想,其不足是附会经义,甚至神化孔子和经学。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程和思想内涵的学科。
在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神境界中,哲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史,必须对其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
下面,我们将从哲学史的起源、主流思想流派、重要哲学家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等方面逐一进行论述,以期使读者了解中国哲学历史里的重要知识点。
Ⅰ哲学史的起源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诸子百家都是哲学思潮所兴起的。
在此背景下,儒家、道家以及其他流派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儒家注重人类之间的道义伦理和治理,强调大公无私、以德化人。
道家则认为人之本源是道,追求自由自在,倡导无为而治,讲究自然和谐。
墨家注重兴义利,主张以兼爱为合理的原则,达到“兼爱兼利”的境界。
兵家在战争指导上奉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主张兵法不变之论。
法家关注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提出以法治国的思想。
在中国哲学之所以能获得发展,是由于多个流派的并存开放,互相交流,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也是哲学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相互交融的历史。
Ⅱ主流思想流派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哲学思想的不断深入,中国哲学历史的形成,最终形成了诸多的主流思想流派。
主流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兵家、法家等,各方面思想流派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下面我们将简单概括一下其中几个流派的主要特点。
儒家:儒家思想主张理性道德,立人为本,注重规范、礼仪,维护社会稳定。
儒家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将社会、国家的秩序作为实现责任。
同时,儒家还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讲究人脉和关系,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发展。
道家:道家认为,道是一切事物本源。
在追求自由自在的同时,道家也注重自然和谐,主张顺应天道,由自然之理来治理人事。
道家思想奉行自然主义,称“道之理、自然之道、天人合一”,讲究无为而治、淡泊名利。
墨家:墨家强调以兼爱为理念,主张“兼爱、非攻、非命、尚同”等观念。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后期墨家)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十一章后期墨家一、背景现存《墨子》一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著作,是形成于战国中、后期,墨家后学们的作品。
现统称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为后期墨家。
这些作品中积极地发展了墨翟的唯物主义思想。
后期墨家抛弃了墨翟哲学中关于天志、鬼神等宗教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墨翟的狭隘经验论倾向和错误。
特别是后期墨家在批评惠施、公孙龙等名家的某些错误观点中,发展了墨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逻辑学理论,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二、社会历史观后期墨家继承了墨翟的“兼爱”、“尚同”等政治思想,其中特别强调讲实际功利。
1.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义”,认为讲“义”不能离开“利”他们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义”,认为讲“义”是不能离开“利”的。
“义”不应当只是主观的动机,而同时也应该是客观效果上的“利”。
2.反对一切离开实际“利”去宣扬空洞的“忠”、“孝”等道德观念他们也反对一切离开实际“利”去宣扬空洞的“忠”、“孝”等道德观念。
后期墨家认为,“忠,以为利而强低(当作‘君’字)也”(《经上》);“孝,利亲也”(同上)。
这是说,讲“忠”,就是要做有利的事以使君主强盛;讲“孝”,就是要有利于父母。
后期墨家这种强调实际功利的道德理论,是与孟子宣扬的天赋道德观念根本对立的。
3.反对永远不变的“义”后期墨家还反对永远不变的“义”。
他们认为历史是发展的,随着古今社会的变迁,过去所讲的“义”和今天所讲的“义”的内容是不同的。
尧的“义”名称虽在今天,而实际内容却在古代,所以,时代的不同(“异时”),“义”的客观对象(“所义”)和内容也是不同的。
尧的“义”只能适合于古代社会,不能适合于今天。
4.批判历史倒退论的观点后期墨家根据这些理论,批判了历史倒退论的观点。
当时一些守旧复古的人总认为历史一代不如一代,喜欢称道尧的“善治”。
后期墨家说,讲尧善治,那是就尧根据当时情况治理社会比较好而已。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北宋至明叶时期的哲学(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圣才出品】
第9章罗钦顺、王廷相的气学一、气学兴起1.罗钦顺(1)简介罗钦顺(公元1465~1547年),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
著作有《困知记》,取“困而知之”之意;另有《整庵存稿》20卷,《整庵续稿》13卷,是其诗文与书信的汇集。
(2)思想形成过程①对佛教禅宗的学习和研究;②“慨然有志于道”,学习研究儒家典籍及理学中濂、关、洛、闽诸家著述;③“有见于心性之真,而确乎有以自信”,晚年整编了其著作和书稿。
2.王廷相(1)简介王廷相(公元1474~1544年),字子衡,号浚川,河南仪封人。
史载其“幼有文名”,是明代文学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著作有《王氏家藏集》和《内台集》,其中《雅述》《慎言》《性辨》《太极辨》《横渠理气辨》等篇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2)思想王廷相注重“经世之学”,也形成了他独特的理性批判风格。
在哲学上,他继承、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对北宋至明代的理学思潮进行了深入批判。
二、气本论的复兴1.宋时期学者的气本论(1)王安石创“新学”,提出“道气一元论”,把五行阴阳说从象、数、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元气(太极)——五行——万物”的宇宙模式,使元气上升为宇宙本体。
(2)张载用“动非自外”的内因论和“一物两体”的矛盾观,进一步把形而下的阴阳之气上升为万有之源,把宇宙的统一性归结为物质性的“气”,创立了气一元论哲学体系。
2.明时期学者的气本论(1)罗钦顺明确坚持“理气为一物”,从气之运动、往来、转折说明理的形成,论证“理只是气之理”,这已全是气学的立场了。
(2)王廷相回到了张载的气一元论,并进一步将“气化”与“气本”相结合,坚持以气本为基础,他已将张载的气化论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三、罗钦顺的“理气一物”说1.“理只是气之理”(1)罗钦顺认为宇宙来源于一气,气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气之往复变易有其内在的根据和法则,这就是“理”。
(2)理与气并不是二物,理只是气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不可能有没有理的纯粹的气,也不可能有离开气而独立自存的理。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中国哲学史(课件)
一、 老子及老学之精神 二、 老子对“道”的诠释 三、 法自然与为无为 四、对有为之学的批评
第五章 庄子:自由之境中的浪 漫高吟
一、 物物者非物:“道” 指何指
二、 对人类理智的嘲笑 三、 自由与幸福 四、 “一死生”的旷达与幽 默 五、漆园之哀怨在万世
第六章 孟子的道德人本主义
一、 孟子对孔门儒学的贡献 二、 性善论的先验设定 三、 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 四、 独立人格与士精神 五、王道主义社会理想
第二十三章 戴震对理学的批 判改造
一、“理”范畴的新释义 二、对理学先验论的批判 三、理欲之辨的新见解 四、程朱“借阶”于老庄 释氏
第二十四章 龚自珍的批判意 识与启蒙精神 一、 忧患意识与更法之义 二、“众人之宰,非道非极” 的尊我论 三、尊情、尊任、尊隐 四、龚自珍心灵的幻灭感
附论:中国哲学与21世纪的生 存价值观
第十九章 象山心学与朱陆之 辩 一、象山心学的基本精神 二、朱陆鹅湖之会与南康之 会 三、朱陆无极太极之辩 四、陆分歧后论
第二十章 王阳明道学革新及 晚明心学异变 一、明中叶心学崛起的历史 前提 二、王阳明道学革新 三、晚明心学的异变 四、“鱼馁肉烂”的泰州后 学
第二十一章 李贽:十六世纪 的“异端” 一、一个孤独的叛逆者 二、为“私”观念正名 三、反封建礼教的夫妇论 四、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五、启蒙者的价值与矛盾
第十三章 慧远、道生及齐梁 时期的形神之辩
一、慧远的佛学思想 二、竺道生的佛学贡献 三、范缜与齐梁之际的形神 之辩
第十四章 隋唐佛教四大宗派 的佛学 一、天台宗及智顗的佛学 二、华严宗及法藏的佛学 三、玄奘与唯识宗的佛学 四、慧能与禅宗的佛学
第十五章 中唐诸儒的理论开 掘 一、韩愈的“道统”说及性 情论 二、李翱的“复性”说 三、柳宗元进步的历史观 四、刘禹锡天人关系的新见 解
中国哲学史-方以智
• 合看圆∴之举一明三,即知两端用中之一以贯之,则三无非 一而无非中,四不得中,无五无非五矣。(《一贯问答》)
• 上一点为无对待,不落四句之太极,下二点为相对待,交轮 太极之两仪,……无对待在对待中,设象如此,而上一点实 贯二者而如环,非纵非横而可纵可横。(《三征》)
理时制,不达其实,半依前人。(《通雅·考古通 说》) • 泰西质测颇精,通几未举,在神明之取郯子耳。 (《通雅·读书类略》)
2021/3/27
CHENLI
5
三、辩证思想论纲:
《东西均·三征》(统泯随、交轮几)
• ……破不落有无之镜,而覆存泯同时之帱。一罄咳,三教毕 矣。……(《东西均·三征》)
• 反对“以存为泯之存泯同时”(见《易余·如之何》),主 张“舍存无泯之(存泯)同时(见《易余·时义》)。(可 参考庞朴《东西均注释》第36页)
2021/3/27
CHENLI
9
三、辩证思想论纲:
《东西均·三征》(交轮几之“轮”)
• 何谓前后轮?曰:因有推无者,必推无始,推之则念念有无 始矣。念也者,“今心”也。于无始中扼其终始,则一呼吸 为终始,一呼吸即一生死也。一呼而一吸中有前后际焉,察 觉此前后际,然后能察无始。……推见在之前际,即过去之 后际;推见在之后际,即未来之前际;……此一念未生前, 即前一念已死后。……佛闢天荒而创名曰“轮”。邵子闢天 荒而创元会运世之限,以註成住坏空之轮,岂非振古希有哉?
• 火——火与气,一也。(《物理小识·人身类》)
•
火即真阳之气。(《物理小识·总论》)
•
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而未凝未发未激之气
气学与理学、心学鼎立——论宋明时期的哲学
Philosophy in the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e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of the Qi Theory, Neo-Confucianism and Mind Philosophy 作者: 衷尔钜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版物刊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页码: 18-2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 气学;理学;心学;鼎立;争鸣;理论;进展
摘要:在近世的中国哲学史专著中,只有理学、心学并存,然此非对宋明哲学史全面表述。
历史的真实是,宋明时期的哲学,气学与理学、心学鼎立,它们在争鸣中融会与消长;至明代中后期,涌现一批诸如罗钦顺、王廷相、王道、黄绾、崔铣、魏校、杨慎、黄佐、吴廷翰、韩邦奇、高拱、吕坤、李时珍、唐鹤征、杨东明、宋应星、方以智等理论多有精辟新见的气学大家,形成延续一百五十余年的强劲气学复兴思潮,并把气学理论推至新高点,王夫之则是这一思潮集大成者。
此乃宋明时期哲学思想不可遗缺和忽视者;而且,理学、心学、气学鼎立与消长,对后世有着镜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气学的复兴气学兴起于北宋,但张载去世之后,弟子大都归于二程门下,后继乏人,故其学派实际上已经瓦解;加之从《伊洛渊源录》到《宋史•道学传》,都将张载之学并入到濂洛关闽的系统之中而以朱学为其集成,原有的学派特性趋于消失,张载气学只是作为朱熹理气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被后人所认识。
这一情况到明代才有了改变。
刘基开始吸纳气学的因素,表现出与道学、心学等不同的特色。
至明代中叶,气学的独特价值日渐受到注重,并逐步成为与程朱、陆王之学相抗衡的力量。
在罗钦顺、王廷相等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以气为本的思想流行起来,气学在经历了五百年的沉寂之后终得以复兴。
第一节罗钦顺从道学向气学的过渡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属江西)人。
罗钦顺与王守仁是同时代人,二人同朝为官,关系友善,自幼接受的也都是朱学系统的教育。
但罗钦顺不像王守仁那样曾经是朱学的坚定信仰者,他说自己年少时虽读圣贤书,但亦是“知有圣贤之训而已”,并没有有所深入。
起初引起他兴趣的是佛学,他潜心钻研,“为之精思达旦”,以为佛学所说“至奇精妙,天下之理莫或加焉”。
直到他38岁开始担任南京国子监司业时,才静下心来认真研读圣贤之书,潜玩久之,“始知前所见者,乃此心虚灵之妙,而非性之理也”①。
自此之后,以几十年之工夫反复研讨,终于确立起自己的学术。
而且,在“自信”对理学的心性理论有了真切体验的前提下,他认为已能够分辨宋以来流行的“朱陆之学”了②。
罗钦顺的主要著作是《困知记》。
一、理只是气之理理气关系问题自宋以来一直是理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朱熹建立在理本论基础上的理先气后又理气不离说成为了主导性的见解,这一见解的核心是理气二物说。
罗钦顺对此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
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阖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已。
……千条万绪,纷纭胶轕而卒不可乱,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
③整个宇宙,并非如朱熹所说的是一理而已,而是一气而已。
气作为本体,乃是一元的结构,它动静往来,循环无端,条理纷纭而不乱,尽管其中的原因根据人们可能不得知,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是按自身内在的规律、亦即理在运动变化。
理与气就绝不可能分割为二,那么,朱熹以为理是依托、挂搭在气运动中的独立实体的观点便站不住脚。
万物变化“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本来是程朱的观点,以突出理本体的主宰和决定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理就能独立存在。
他又说:理只是气之理,当于气之转折处观之。
往而来,来而往,便是转折处也。
夫往而不能不来,来而不能不往,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若有一物主宰乎其间而使之然者,此理之所以名也。
“易有太极”,此之谓也。
若于转折处看得分明,自然头头皆合。
④客观世界的生成运动和往来变化,的确就像有一物在其中主宰一样,但这不过是对理作为内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下,《困知记》,阎韬点校,第34页。
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②参见罗钦顺:《困知记》卷下,《困知记》,第34~35页。
③罗钦顺:《困知记》卷上,《困知记》,第4~5页。
在根据和规律的一种比喻。
其实,“理”概念的必要,正是为了发明这一道理的。
气化流行虽然永不停息,但观察其往来升降如何转折,便能把握到其中所含之理。
“易有太极”就是说明气化变易中有理,如果弄清楚了如何往如何复、如何感如何应等,理气合一的运动便容易被认识。
在罗钦顺,强调理不能离气,并不等于说气就是理:“理须就气上认取,然认气为理便不是。
此处间不容发,最为难言,要在人善观而默识之。
‘只就气认理’与‘认气为理’,两言明有分别,若于此看不透,多说亦无用也。
”①理既然是气之流行变化的根据和规律,自然只能在气上去认取,离气则无理。
但理既然是气上所认者,理也就不等于气,气也不等于理。
这对坚持理气的统一观来说,是十分要紧的问题。
如果将理与气、实体与规律完全混同为一,理之名亦不必立了。
当然,混淆理气之间的区别并不是问题的要害。
问题要害仍然是理气二物,而它的起因就是对“易有太极”的认识。
这一问题,自宋以后弄得十分神秘,故罗钦顺认为有必要再加分辨。
他称:或者因“易有太极”一言,乃疑阴阳之变易,类有一物主宰乎其间者,是不然。
夫“易”乃两仪、四象、八卦之总名,太极则众理之总名也。
云“易有太极”,明万殊之原于一本也,因而推其生生之序,明一本之散为万殊也。
斯固自然之机,不宰之宰,夫岂可以形迹求哉!②对“易有太极”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执著太极为实体而主宰随后生成的两仪、四象、八卦等所象征的万物,在朱学的系统中,就是太极生阴阳五行万物。
罗钦顺的看法则显然不同。
在他这里,“易”是气运动之总名,太极则是理之总名;“万殊之原于一本”或“一本之散为万殊”的说法,不是指天地万物源于太极,而是从生生的过程看,一本之气分散为两仪、四象、八卦乃至天地万物,而在所有这些循序生成的阶段中都有相应的根据和规律即理在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就是生生(变易)之中有太极也。
如此太极的作用体现了宇宙变化的必然自然过程,绝非有理之实体存在的余地。
因此,他与朱熹的分歧也就凸显了出来:“所谓朱子小有未合者,盖其言有云:‘理与气决是二物。
’又云:‘气强理弱。
’又云:‘若无此气,则此理如何顿放?’似此类颇多。
惟《答柯国材》一书有云:‘一阴一阳,往来不息,即是道之全体。
’此语最为直截,深有合于程伯子之言,然不多见,不知竟以何者为定论也。
”③朱熹在理气论上的一个基本主张就是理气二物,以此坚守理的本体地位和主宰作用。
气作为理的安顿和落脚处在朱熹必不可少,但气相对于理总是弱者和被支配者,这本身便是理气二物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然朱熹也有另外的话,即讲阴阳不息即是道之全体。
在罗钦顺看来,后者便是与程颢一致、也与他所持相同的理气一物说。
他认为朱熹这两种说法是相矛盾的,何为朱说的“定论”呢?在罗钦顺的心里其实是很明白的,那就是理气二物说。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不论是程颢的“元来只此(一阴一阳)是道”还是朱熹的“一阴一阳”之道,与朱熹的体系并非不可以相容,因为理气二物说的目的在维护理的本体地位,不能将理混同于气,而不是要把理从气中分离出来。
所以,从现实的气化世界说,往来不息的阴阳运动所表现的正是理气和合的道之全体。
而在程颢,他并非只讲一而不讲分,在其要求将形而上下“截得”分明上是毫不含糊的。
从源头上来看,周敦颐《太极图说》讲无极太极与二气五行之关系的“妙合而凝”,就已启理气为二之端。
罗钦顺分析说:凡物必有两而后可以言合,太极与阴阳果二物乎?其为物也果二,则方其未合之先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下,《困知记》,第32页。
②罗钦顺:《困知记》卷上,《困知记》,第5页。
各安在耶?朱子终身认理气为二物,其源盖出于此。
……曾考朱子之言有云:“气强理弱”,“理管摄他不得”。
若然,则所谓太极者,又安能为造化之枢纽,品级之根柢耶!①罗钦顺与朱熹的分歧,在于基本的理论构架不同。
朱熹的构架是太极生阴阳又复在阴阳之中,在前者只有太极而无阴阳——阴阳未生;在后者双方并存且合而不离。
所以“未合之先各安在耶”的质疑其实并不存在,朱熹的问题出现于太极生阴阳之后。
在这里,既然是气强理弱而理又管摄气不得,那理又如何能成为造化之枢纽,品级之根柢呢?这一诘问应该是深刻的。
它说明朱熹既要强调理的本体地位、又要发明气凝聚生物的活泼性质,气并不服理管辖,这实际上是实体的二元,所以出现了矛盾而不能自洽。
罗钦顺说他积数十年潜玩之功,也无法认同朱熹的观点,应当说是合乎事实的。
由于朱熹和朱学的特殊地位,在当时也有从朱熹的理气二物说不是“判然为二”去为之辩解者。
但这在罗钦顺看来,其迁就未必恰当。
因为“既有强有弱,难说不是判然。
夫朱子百世之师,岂容立异?顾其言论间有未归一处,必须审求其是,乃为善学朱子,而有益于持循践履之实耳。
”②就是说,综合朱熹所言,其“定论”就是理气二物。
王守仁出于理论所需而自撰朱子晚年“定论”,罗钦顺对其不实之处提出了明确的批评。
因而,从罗钦顺自己的角度讲,就必须是实事求是地对待朱熹和朱学,其理论未归一处就是未归一处,“善学朱子”不能曲解或回避朱熹言论的矛盾,才能为自己的立身实践提供正确的指南。
二、天命气质为一与性体心用罗钦顺在理气论上坚持理气为一说,批评朱熹的分理气为二。
表现在人性论上,他同样也要求人性的统一。
因而,他对宋以来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二性之分提出了明确的批评。
他说:程、张本思、孟以言性,既专主乎理,复推气质之说,则分之殊者诚亦尽之。
但曰“天命之性”,固已就气质而言之矣;曰“气质之性”,性非天命之谓乎?一性而两名,且以气质与天命对言,语终未莹。
朱子尤恐人之视为二物也,乃曰“气质之性,即太极全体堕在气质之中。
”夫既以堕言,理气不容无罅缝矣。
唯以理一分殊蔽之,自无往而不通,而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岂不亶其然乎!③思、孟言性善,二程与张载继之,性善是讲理之一,即普遍性的一面;程、张以理性为主又提出特殊性的气质之说,到此,既有理一的普遍性之善,又有分殊的性善恶不等,理一与分殊、普遍与特殊相互发明,问题就应当说完了。
那么,再提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性说,就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天命之性本来就在气质之中,理只是气之理也。
反之,既然叫气质之“性”,“性”难道不是天命吗——“天命之谓性”也。
所以同一个人性,一定要分割出一个天命之性、一个气质之性的二性来,道理怎么能说通呢?罗钦顺自己的道理,是“天命之谓性”是理一,即性善;“率性之谓道”是分殊,因为人物各自循性而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和差异,这即性有善有不善。
普遍性是体现在特殊性之中的,不可能存在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对立。
在这里,朱熹本来是强调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不能分的,但他既然说天命是“堕在”气质之中,即理“顿放”在气之中,也就仍然是理气二物的路子。
所以,最恰当的表述,就是理一分殊:讲理一(性善),则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分殊(有性善有性不善),其极端便是上智与下愚不移。
在此意义上,就很好理解二程以来“天下无性外之物”的名言了。
比较起来,罗钦顺虽对二程、张载和朱熹都提出了批评,但在性气观上,他对张载的批评更多些。
因为在根本上,张载的特点都在分二:在本体论上分太虚与气化为二,这在罗钦①罗钦顺:《困知记》卷下,《困知记》,第29页。
②罗钦顺:《困知记附录·答林正郎贞孚》,《困知记》,第143页。
顺就是分理(太虚)气为二;在人性论上则是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为二。
罗钦顺对此显然都不能认同。
他说:“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宋诸君子始有此言。
自知性者观之,固可默识;在初学观之,有能免于鹘突者几希。
何也?夫性一而已矣,苟如张子所言“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不几于二之乎?此一性而两名,仆所以疑其词之未莹也。
若以理一分殊言性,较似分明,学者较易于体认,且于诸君子大意未尝不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