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点火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还能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人工校准点 火时刻。
3.1.2
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 隙的电压 (8~10kV) 2、火花应具有一定的能量 (50~80mJ) 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 工况(最佳点火时间)
3.1.3
汽油机点火系的分类
2、普通 电子点 火系统 正在淘汰 3、微机 控制点 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3、火花塞电极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点燃混合气。 触点循 环接通与断开, 次级绕组中不 断产生高压电, 火花塞不停跳 电容放电 火,发动机不 电流大, 停地工作。 时间短;
电Leabharlann Baidu放电 电流小, 时间较长
3.2.3
传统式点火系统的工作特性
一、点火系统的 工作特性 1、概念 点火系统 次级电压最大 值U2max随发动机 转速或分电器 轴转速的变化 关系。
2、结论 • 二次电压随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降低。 • 发动机的转速越高,触点闭合时间也越短,二 次电压就越低;但发动机转速过低,触点打开 慢,反而使二次侧电压降低。 • 由于二次电压随转速升高而降低,所以发动机 在高速时容易断火。 • 只有n<nmax, 才能保证可靠点火。
二、影响次级电压最大值的因素
• 触点打开后,Ip迅速降到零,磁通也随之减少,一次侧绕组产生感 应电动势,大小为200-300伏,在触点断开的瞬间,此电动势不但 会使触点间形成强烈火花,氧化或烧蚀触点,而且由于感应电动 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同,致使它阻碍了一次侧电流的快 速减小,降低了电流变化率和磁通变化率,从而降低了二次侧绕 组感应电动势的数值。为避免这种不良后果,可在触点K两旁并接 一电容C1,由于电容电压不会突变,电容电压从零逐渐变大,避 免了触点间的火花,同时又提高了一次侧电流的变化率,提高二 次侧绕组感应电动势。如图5-28所示,比较了触点间有无电容时 一次侧电流的变化情况。
1.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次级电压随转速升高而降低的现象,是发动 机高速时容易断火的原因。
2.发动机气缸数的影响
次级电压的最大值将随发动机气缸数的增加 而降低。 这是因为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同, 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 凸轮每转一周触点闭合与 打开的次数就越多, 触点闭合时间缩短,次级电 压最大值下降。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2、触点分开,次级绕组中因电磁感应 产生高压电 当触点分开,初级电路切断,电流迅速下 降为0,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中产生感应电 动势 初级线圈匝数少:200—300V 自感 次级线圈匝数多:15—20KV 互感
• 触点闭合后,一次侧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当闭合时间为td,i1增 长到Ip时,触点被凸轮顶开,Ip称为一次侧断电电流,其值为:
经分析,可知 ( 3) 式中τ——电路的时间常数,大小为 t——触点K闭合所经历的时间。
(2)
• 显然(3)描述了一次侧绕组电流按指数规律从零上升 到一稳定极限数值UB/R的全过程;也是一次侧绕组储 存磁场能量的过程。电流上升的速度与时间常数τ有关 ,理论上要经过无限长时间才能达到极限值,而一般 对点火线圈而言,在触点闭合后约20ms,i1就接近于 极限值。 • 一次侧电流增长时,不仅在一次侧绕组N1中产生自感 电动势eL约20V,同时在二次侧绕组N2中也感应出电 动势约1.5kV~2kV,但不能击穿火花塞间隙。
3.2.2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次级电路 (高压)
初级电路 (低压)
传统点火系基本工作原理
1、初级电路接通,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 增长(20ms达最大值),点火线圈积蓄能量;

断电器触点闭合,点火系的一次侧绕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电流i1由蓄电池经 附加电阻Rf流过点火线圈一次侧绕组N1,并在磁路中产生磁通,电流的增强引 起磁通的增强,既而在一次侧绕组内便产生自感电动势eL。
3.火花塞积炭的影响 当积炭渣存在于火花塞绝缘体时, 相当于在 火花塞电极之间并联了一 个电阻 Rj,使次级电路 闭合,于是在次级 电压还未上升到火 花塞击穿电压时, 就通过积炭 产生 漏电,使次级电压 下降,造成点火困 难。
当火花塞由于积炭严重,而不能跳火时,可用 “吊火”的方法临时补救。即拔出高压线 使它与 火花塞间保留3~4mm 的附加间隙,如图 所示,使 次级电压上升过程中 不发生 泄漏,当 次级电压上升到一 定值后,将火花塞 间隙与附加间隙同 时击穿,则火花塞 便能正常 跳火, 但这种方法只能应 急。
• • • • • • • •
• • •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到下式: UB=i1R-eL(1) 式中UB——蓄电池端电压; i1——一次侧绕组电流; R ——一次侧电路总电阻,包括绕组电阻R1和附加电阻Rf; eL——一次侧绕组自感电动势。 而 式中L-—一次侧绕组自感系数。 将eL代入(1)式,得
1、传统
点火系 统 已淘汰
正在广泛应用
1、传统点火系统 简单便宜,故障功率高,高速性能差; 2、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高速性能好; 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点火时间控制精确。
§3.2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2.1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
传统点火系主要由电源(蓄电池、发电机)、 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断电器、配电器、 电容器)、火花塞、高压导线、附加电阻等组成。
• 触点打开后点火线圈的等效电路如图5-29所示,一次侧电路由电 感L1、电阻R和电容C1组成振荡回路,电感L1与电容C1之间进行 磁场能与电场能的交换,形成了衰减振荡,,如果不考虑火花塞 间隙被击穿,一次侧电流衰减振荡过程如虚线所示。
• 同样,触点打开后,由于电磁感应,二次侧绕组中产 生感应电动势,并向电容C2充电。电容C2是等效电容 ,大小为二次侧绕组线匝间、火花塞中心电极与旁电 极之间、高压导线和机体之间形成的电容量之和。随 着充电的进行,电容电压快速上升,在两电极间形成 火花放电,经过火花塞间隙的电流i2迅速增加
汽油机点火系统 电路原理与维修
§3.1
3.1.1
概述
点火系的功用
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内的混合气是由高压 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的功能是由点火系 来完成的。点火系的功用是: • 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发动 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合气;
• 并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 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