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测向基本常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一、收测电台信号1、收听电台信号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
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
这一过程称测单向。
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
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
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
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
无线电测向原理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到达接收器的方向来确定信号发射源位置的技术。
该原理基于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利用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方向性信息来定位信号源。
无线电测向原理的关键在于利用多个接收器或天线阵列来接收同一个信号。
通过测量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和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信号的到达角度。
这种测向方式被称为时差测向和幅度比测向。
时差测向是基于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来测量信号到达的角度。
当信号到达不同的接收器或天线时,会产生微小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这些时间差,可以确定信号的到达角度。
幅度比测向则是基于接收到信号的强度变化来测量信号到达的角度。
当信号到达不同的接收器或天线时,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信号的强度会发生变化。
通过计算这些幅度变化,可以确定信号的到达角度。
无线电测向原理常用于无线电定位、无线电导航、无线电干扰源定位等领域。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定位无线通信设备、监测无线电信号、解决无线电干扰问题等。
总的来说,无线电测向原理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的方向性信息来确定信号发射源的位置。
它是一种基于电磁波传播特性的技术,可以在无线通信、定位、干扰源定位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
小升初无线电测向无线电测向是一种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
在小升初考试中,无线电测向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无线电测向的基本知识。
一、无线电测向的原理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信号传播时的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特性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当一个无线电信号源发出信号时,信号会在空间中传播并到达接收器。
通过接收机测量到的信号参数,例如信号强度、相位差等,结合接收机的方向性,可以计算出信号源的位置。
二、无线电测向的应用无线电测向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无线电定位系统,例如GPS系统。
通过多个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差异,可以确定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此外,无线电测向还可以用于电磁波辐射监测、通信干扰定位等领域。
三、无线电测向的方法无线电测向主要有三种方法:信号强度测向、相位测向和多基站测向。
1. 信号强度测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测向方法。
通过测量信号强度,比较不同接收器的信号强度差异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但是由于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信号强度测向的精度较低。
2. 相位测向:相位测向是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相位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相位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算法和设备支持。
3. 多基站测向:多基站测向是利用多个接收器同时接收信号,并通过测量不同接收器之间的信号时差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多基站测向的精度较高,但需要多个接收器的支持。
四、无线电测向的局限性无线电测向虽然在定位和测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信号的传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地形等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碍或反射,影响测向的精度。
其次,测向设备的成本较高,对设备的要求也较高,限制了无线电测向的推广应用。
无线电测向是一种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参数来确定信号源位置的技术。
在小升初考试中,了解无线电测向的原理、应用和方法是很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为大家对无线电测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无线电测向--按地形图行进
按地形图行进
在陌生的地区,如需选择一条最佳路线,迅速到达目标,对测向运动员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地形图行进。
1. 行进要领
行进时要做到三明,即方向明,路线明,位置明。
方向明,就是在出发点上,必须标定地图,对照地形,明确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路线明,就是在行进中,对行进的路线和里程,心中要始终有数。
位置明,就是在行进中,特别是经过每个岔路口、转弯点和某些特殊的地形地物时,要随时判明站立点的图上位置和行进方向。
总之,要切实做到“人在路上走,心在图上移”。
2. 越野行进
越野行进时,由于地面起伏,障碍丛生,方位物较少,容易偏斜方向。
行进时除了前述要领外还应注意:①根据行进方向上的方位物,量出各段的距离和磁方位角,做好按方位角行进的准备。
②行进时在出发点和转变点上都应标定地图,判明行进方向和方位物,选择便于通行的地形前进。
③勤对照,多分析,随时明确站立点的图上位置。
④发现走错了方向,应停止前进,查明原因;如能确定站立点,可选择就近路线迂回到原定路线,否则应返回发生错误的地点,重新前进。
在山丘丛林地区行进时,因山高、林密、谷深、路窄、通视不良,明显方位物少,行进困难,应注意做到:①有路不越野,尽量选择起伏较小,有道路和明显地形特征的路线行进。
民言云:宁走十里平,不走五里坡。
这是经验之旅。
②走脊不走沟。
应主要沿鞍部、山背、山脊等通视良好的地形前进,避开悬崖、陡壁、陡石山和深沟峡谷等地段。
③迷路折回头。
发现走错时,若不能准确判定站立点图上位置和标定方向,一般不要取捷径,以免造成更大错误。
无线电测向--地形学知识
无线电测向--地形学知识一、一般知识地形就是地表面的形状。
地形由地貌和地物两项构成。
地貌就是地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冲沟等。
地物是地表面固定的物体,例如天然的江河、湖泊、森林。
人工建造的房屋、碑塔、桥梁、水库等。
把现地的地貌和地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绘制在纸上,并加以标记,就是地图。
常见的地图有以下几类:反映一些范围比较大的地图叫地理图,像世界地图、全国地图等;业务部门为某种专门的目的而编绘的地图叫专用地图,例如服务区域图;还有一种地图,它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现地地形测量绘制在平面上的,这种图显示地形准确,标注详细,叫做地图。
地形图是军队各级指挥员。
地形图是军队各级指挥员指挥战斗行动所必需的重要工具,也是无线电测向、定向越野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向导,对于上述人员迅速到达位置,顺利通过各种障碍十分有利。
无线电测向竞赛总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进行的。
裁判员发给运动员当日竞赛区域地形图,为运动员分析台位、选择道路、缩短到位时间提供方便。
但对于不会用图识图的人来说,地形图便成了一张废纸,白白丢掉了一件有力工具。
因此,地形学是无线电测向运动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何识读地形图地形图是以各种线条(直线、曲线、虚线)、图形符号、色彩(黑、棕、蓝、绿)、注记(文字、数字)组成的。
要想识读地形图,首先要清楚它们的含意。
1. 比例尺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后按一定比例缩小绘制在平面上的,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就是比例尺。
在识读地图时,只要知道了该图所使用的比例尺,再量出图上距离,就可以用图上距离×比例尺分母=实地距离的公式算出实地距离。
无线电测向运动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在1:1万到1:5万之间。
为了便于直接在地图上量测距离,免除计算的麻烦,地图上都绘有直线比例尺,标明比例尺上的长度对应于实地的水平距离。
运动员使用地形图时,主要是用直线比例尺量度距离的,并不困难。
2. 颜色地图上使用蓝、绿、棕、黑四种颜色。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巧
无线电测向基本技术短距离无线电测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可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一、收测电台信号1、收听电台信号当不了解被收听电台信号的强度时,如在起点收听首台或找到某台后收测下号台(应迅速离开该台十余米),可将音量旋到最大,边转动测向机,边调整频率旋钮,听到信号后,首先辩认台号是不是你现在需要寻找的电台呼号,然后缓慢地左右细调,使声音最大,音调悦耳。
最后,将音量旋钮旋至适当位置,进行测向。
2、测出电台方向线的基本方法:(1)80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单向—双向法:按下单向开关,使本机大音面作环向扫动,同时旋转频率钮,当耳机内出现需要测收的电台信号且声音最大时,测向机大音面所指方向即为电台方向。
这一过程称测单向。
由于大音面是一个较大的扇面,难以准确地确定电台方向线,因此在单向测完后要松开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的小音点(即磁棒)对着电台并左右摆动,声音最小时磁棒所指方向,即为电台的准确方向。
后面的这个过程称为测双向。
双向—单向法:先不按单向开关,用磁性天线收到电台信号后,水平旋转测向机,找出小音点(或称哑点线)获得电台所在直线,然后按下单向开关并转动测向机90°,在此位置上,反复迅速的旋转测向机180°,比较声音大小,声音大时,本机单向大音面所指的方向,即为电台的方向。
最后再用双向小音点瞄准。
(2)2米波段测向的基本方法:单向法(也叫主瓣一次测向法):当2米波段测向机收到电台信号后,转动天线360,依靠尖锐的主瓣方向图(此时引向器的前引伸方向声音最大),即可明确地测出电台方向线。
若发现主瓣与后瓣难以分清(在前后两个方向上声音大小差不多),可将测向机音量关小,举过头顶,在主、后瓣两个方向上翻转天线(见图,应注意保持天线所在面与地面的平行),反复对比两边的音量大小,防止测反方向。
此法多用于三元八木天线。
二、方向跟踪沿测向机批示的电台方向,边跑边测,直接接近并找到电台的方法叫方向跟踪。
由于80米波段测向机双向小音点方向线清晰准确,因此跟踪时多使用此方向线。
无线电测向基本知识
无线电测向运动做为〜项克技体育项日,同其它克技体育项目一样,具有鮮朗的克技特征。
具体来说,一是参加者必、须共同連守统一的克癱规则,二是克界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克争特点,三是每一个参加者在躱前和克癱过程中要采取一糸列措施,力求使自己的体力、智力、技术在比界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以创凌优异成绩,庄倒对手,夺取胜利。
克技体育的这些特点表朗它不同于娱乐和游戏,也不同于健身体育和康复体育。
它要求参加者从事糸统的科学的训练,全面拿握各种技术,锻炼并提嵩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适应运动克癱的需要。
无賤,技术训练是任何一项克技体育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彖之一。
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参加者的运动素质的要求无疑是很為的。
以往曾有人以为,只要运动素质发畏全面,体力充沛,跑得快,便可以成为优秀测向运动员。
近几年,随着克赛规则的修改,测向技术及相关理论的发很,特别是通过历年优秀运动员的观疼和统计结果的分析,使越来越多的测向运动爱好者转而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素质是运动和发挥技术、提需运动成绩的基础,测向技术水平才是创凌优异成绩的关键。
在这一章里,将•按起点技术、途术、近台区技术、地形学知识的顺序,向读者介绍无线色测向的各种技术。
下一章再介绍技术训练的方法。
往学习有关技术,投入训练之前,先粗略地了鮮一下无线电测向技术构成是有好处的。
知道了总的轮廊,在学习一个单项技术时,可以了鮮它莊整体技术中所处的地住;在学习一项综合技术(例如近台区测向丿时,可以知道它是由哪些基本技术或单项技术所构成。
这样,既可以提需运动员参加枯燥的基本技术训练的自觉性,也有助于教练员把训练安排得更合理、更纟统。
无线电测向技术如果以克癱过程的先后分,可以划为以下三项:(1丿起.点测向包括起点前技术、起.点测向、禽开起.点三部分。
(2)變中测向包括耆找台及找台顺序的确定、到住技术、途中跑及道路选择三部分。
(3)近台区测向近台区测向包含彖较多,许多基本技术和单项技术都可能在近台区得到综合运用。
无线电测向基础知识
无线电测向基础知识
1、认识测向机
2、80米波段测向机持机方法
右手握机,大拇指靠近“单、双向开关”,其它四指握向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厘米左右,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调整测向机时,用右手调整各旋钮和扳动各开关(单、双向开关由右手大拇指控制)。
测单向时,为了测线准确,找准方位物,允许将持机臂伸直,将测向机抬高与眼平,进行“瞄准”。
3、测向机的信号
4、测向机的使用
(1)当磁棒轴线的垂直方向对着电台时耳机声音最大,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大音面,或大音点。
利用大音面我们可粗略确定信号源所在的方向(面)。
(2)当磁棒轴线正指电台时,耳机声音最小或完全无声,此时称小音点或哑点。
利用哑点可以精确地得到电台的位置。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
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
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
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
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
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
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
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
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
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
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
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
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
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
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
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
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无线电测向基础原理.
1 无线电测向基础1.1 示向度为了确定某个目标的方位,必须确定连接该目标至已知坐标的点的直线同某个起始方向(起始线之间的夹角。
例如,在点X 上有一个须要确定方位的目标,而点A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点X 和点A 的连线同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A a 称为示向度(图1-1。
这就是说,示向度是以已知地理坐标的观测点A 的地球子午线的指北方向沿顺针方向旋转至点A 与被测目标连线所转过的角度。
其取值范围:0≤示向度<360°。
无线电测向是用无线电技术手段确定来波..的示向度。
请注意,无线电测向设备所测定的是来波..的示向度(到达角,由于电波传播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会导致其等相位面畸变,因而来波的到达角未必是其辐射源所在的方位。
图1-1 测向与定位1.2 交会定位只在一个已知地理坐标的点测向,只能得到一条方位线,而不能得到一个定位点。
为了实现定位,必须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独立的方位线。
例如,点X 有一个须要确定位置的目标,而点A 与点B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由点A 和点B 测得示向度A a 和B a 与相应的方位线A LOP 和B LOP ,方位线A LOP 与B LOP 的交点,就认为是目标位置(图1-1。
如果用n 条方位线交会定位,那么,由于测向误差的影响,在目标真实位置W 周围将得出最多可达m 个交会点。
m 由下式得出:21(-=n n m (1-1a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目标真实位置w 仅以一定的概率位于这些交点所构成的多边形内。
这个概率121--=n n n p (1-2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n p 随着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的增多而增大。
表1-1是根据式(1-2制得的。
表1-1 目标位于方位线交点多边形内的概率与方位线条数的关系1.3 电磁波电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电场与磁场的总和。
由发射天线辐射出来的无线电波的电磁场是行波场:电磁场的相位随着电波传播的路程成比例地变化,而幅度变化比较小。
无线电测向原理、基本技术
无线电测向原理人们常用“狐狸的尾巴藏不住”这句话来形容秘密事物的破绽之处。
隐蔽电台也有一条藏不住的尾巴-发射天线,因为无论将电台如何隐蔽,天线终究要伸向空间.因此,运动员可依靠手中测向机的指引,将隐蔽电台找到。
由此看来,无论是发射机或测向机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天线.天线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可将发射机馈给的高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也可将空间传播的电磁能转换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前者称为发射天线,后者称为接收天线。
常用的天线有直立天线、环形天线、磁性天线、八木天线等。
磁性天线就是将线圈绕在铁氧体制成的磁棒上,160米和80米波段测向机多采用这种天线.磁性天线的工作原理:“双向”测定:在用小型晶体管收音机收听中波广播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收音机在某个方向时声音小,转动一个角度后,声音却变大了.其原因就在于收音机采用了具有方向性的天线――磁性天线。
测向时,运动员借助测向机的磁性天线以及与它们相配合的直立天线来确定电台的方向。
磁性天线平行于地面放置,并接收垂直极化波;电波从左向右传播,其磁场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必定垂直于电波传播方向并与地面平行;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的夹角为θ。
则磁性天线的输出感应电势E磁随θ的变化而变化。
当磁棒轴线对准电台,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平行(θ=0°、θ=180°),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垂直,即磁力线与天线线圈截面平行,磁力线无法顺着磁棒穿过线圈,线圈中没有变化的磁力线,线圈感应电势为零,即e磁=0。
耳机声音最小,甚至完全没有声音,此时磁性天线正对着电台的那个面,称小音面或小音点、哑点;当磁棒轴线与电台的面成一定的角度,磁场方向也与磁棒成一定的角度,会有部分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有一定感应电势输出,即e磁为某一定值,耳机声音不是最小,音量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在测向运动中,只要旋转测向机的磁性天线,找出“哑点"(或小音点),发射台必定位于磁棒轴线所指的直线上,也就是说,利用磁性天线可确定电台所在的直线,但不能确定在直线的哪一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测“双向”。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
无线电测向技术简介测定电波来波方向,往往需要以几个位置不同的测向站(台)组网测向,用各测向站的示向度(线)进行交汇。
条件允许时,也可以用移动测向站,在不同位置依次分时交测。
无线电测向的方法无线电测向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2.1、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工作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利用测向天线阵或测向天线的方向特性,对不同方向来波接收信号幅度的不同,测定来波方向。
幅度比较式测向体制的特点:测向原理直观明了,一般来说系统相对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存在间距误差和极化误差,抗波前失真的能力受到限制。
频率覆盖范围、测向灵敏度、准确度、测向时效、抗多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重要指标,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2.2、干涉仪测向体制干涉仪测向体制的测向原理是:依据电波在行进中,从不同方向来的电波到达测向天线阵时,在空间上各测向天线单元接收的相位不同,因而相互间的相位差也不同,通过测定来波相位和相位差,即可确定来波方向。
在干涉仪测向方式中,是直接测量测向天线感应电压的相位,而后求解相位差,其数学公式与幅度比较式测向的公式十分相似。
相关干涉仪测向:是干涉仪测向的一种,它的测向原理是:在测向天线阵列工作频率范围内和360度方向上,各按一定规律设点,同时在频率间隔和方位间隔上,建立样本群,在测向时,将所测得的数据与样本群进行相关运算和插值处理,以获得来波信号方向。
干涉仪测向体制的特点:采用变基线技术,可以使用中、大基础天线阵,采用多信道接收机、计算机和FFT技术,使得该体制测向灵敏度高,测向准确度高,测向速度快,可测仰角,有一定的抗波前失真能力。
该体制极化误差不敏感。
干涉仪测向是当代比较好的测向体制,由于研制技术较复杂、难度较大,因此造价较高。
干涉仪测向对接收信号的幅度不敏感,测向天线在空间的分布和天线的架设间距,比幅度比较式测向灵活,但又必须遵循某种规则。
例如: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五边形,还可以是L形等。
无线电测向基础原理.
1 无线电测向基础1.1 示向度为了确定某个目标的方位,必须确定连接该目标至已知坐标的点的直线同某个起始方向(起始线之间的夹角。
例如,在点X 上有一个须要确定方位的目标,而点A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点X 和点A 的连线同地理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A a 称为示向度(图1-1。
这就是说,示向度是以已知地理坐标的观测点A 的地球子午线的指北方向沿顺针方向旋转至点A 与被测目标连线所转过的角度。
其取值范围:0≤示向度<360°。
无线电测向是用无线电技术手段确定来波..的示向度。
请注意,无线电测向设备所测定的是来波..的示向度(到达角,由于电波传播中可能出现的不正常现象会导致其等相位面畸变,因而来波的到达角未必是其辐射源所在的方位。
图1-1 测向与定位1.2 交会定位只在一个已知地理坐标的点测向,只能得到一条方位线,而不能得到一个定位点。
为了实现定位,必须产生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独立的方位线。
例如,点X 有一个须要确定位置的目标,而点A 与点B 的地理坐标已知,那么,由点A 和点B 测得示向度A a 和B a 与相应的方位线A LOP 和B LOP ,方位线A LOP 与B LOP 的交点,就认为是目标位置(图1-1。
如果用n 条方位线交会定位,那么,由于测向误差的影响,在目标真实位置W 周围将得出最多可达m 个交会点。
m 由下式得出:21(-=n n m (1-1a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目标真实位置w 仅以一定的概率位于这些交点所构成的多边形内。
这个概率121--=n n n p (1-2式中,n ——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
n p 随着用于交会定位的方位线的条数的增多而增大。
表1-1是根据式(1-2制得的。
表1-1 目标位于方位线交点多边形内的概率与方位线条数的关系1.3 电磁波电磁场是相互联系着的电场与磁场的总和。
由发射天线辐射出来的无线电波的电磁场是行波场:电磁场的相位随着电波传播的路程成比例地变化,而幅度变化比较小。
无线电测向基本常识
无线电测向基本常识1、无线电测向的特点在景色宜人的公园、森林、丘陵、原野,手持测向机奋力奔跑着,跟踪搜寻“狡猾的狐狸”(隐蔽电台)。
没有别人的帮助,完全凭借手中测向机的导引,凭借自己掌握的测向技术,经过独立的思考、判断,去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揪出深藏的“狐狸”,去享受胜利的喜悦,这就是无线电测向活动。
人们不甘落后,奋力向上的品质,使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无不争先恐后,出于强烈的竞争意识,无线电测向运动又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
由“国防体育”、“军事体育”,到人们公认的“科技体育”,无线电测向运动始终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广大群众。
它集体育、科技、娱乐等为一体,使参加活动的人在锻炼体魄、掌握知识、休闲娱乐、培养品质、磨练意志等多方面得到收益。
无论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6、70岁的老人,都可以因时、因地、根据各种情况组织无线电测向活动和比赛。
2、如何组织无线电测向活动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场地可繁可减、设台数可多可少、距离可长可短,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化。
我国目前竞赛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的“长距离测向”,一种是根据我国情况由我国无线电测向工作者自己创造的“短距离测向”。
“长距离测向”的场地选择在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左右,地形略有起伏(高、差在200米以内),树木较多,通透力较差的地形。
“短距离测向”的场地可以选择在城市的公园、市郊和较大的校园。
以下按照这两种测向的模式介绍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的方法。
(1)长距离测向正式比赛设5部隐蔽电台,1—5号台的呼号是MOE、MOI、MOS、MOH、MO5,按照顺序循环发射,每次工作一分钟。
终点信标台呼号为MO,均拍发摩尔斯电码。
各隐蔽台距起点的直线距离不小于750米,各台之间不小于400米。
运动员自己确定找台顺序,最佳台序的直线距离为4—7公里。
运动员实际跑的距离约6—10公里。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统一到达起点,在预备区内准备和休息,测向机交裁判员集中保管。
每5分钟出发一批运动员,每人的出发批次在赛前抽签确定。
无线电测向原理及各种测向体制比较
无线电测向原理及各种测向体制比较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说明了无线电测向机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着重从测向原理的角度说明了不同测向体制的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选用建议。
供读者参考。
无线电测向的一般知识随着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广泛应用和无线电通信的日益普及,为了有序和可靠地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以及确保无线电通信的畅通,无线电监测和无线电测向已经必不可少,其地位和作用还会与时俱进。
什么是无线电测向呢?无线电测向是依据电磁波传播特性,使用仪器设备测定无线电波来波方向的过程。
测定无线电来波方向的专用仪器设备,称为无线电测向机。
在测定过程中,根据天线系统从到达来波信号中获得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方法,可以将测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标量测向系统和矢量测向系统。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有关的标量信息数据;矢量测向系统可以获得和使用到达来波信号的矢量信息数据。
标量测向系统仅能单独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或者相位信息,而矢量测向系统可以同时获得和使用电磁波的幅度和相位信息.标量测向系统历史悠久,应用最为广泛。
最简单的幅度比较式标量测向系统,是如图(1)所示的旋转环型测向机,该系统对垂直极化波的方向图成8字形。
大多数幅度比较式的标量测向系统,其测向天线和方向图,都是采用了某种对称的形式,例如:阿德考克(Adcock)测向机和沃特森-瓦特(Watson-Watt)测向机,以及各种使用旋转角度计的圆形天线阵测向机;属于相位比较的标量测向系统,有如:干涉仪(Inteferometry)测向机和多普勒(Dopple)测向机等。
在短波标量测向系统可以设计成只测量方位角,也可设计成测量方位角,同时测量来波的仰角。
展开剩余93%矢量测向系统,具有从来波信号中获得和使用矢量信息数据的能力。
例如:空间谱估计测向机。
矢量系统的数据采集,前端需要使用多端口天线阵列和至少同时利用两部以上幅度、相位相同的接收机,后端根据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解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电测向基本常识
1、无线电测向的特点
在景色宜人的公园、森林、丘陵、原野,手持测向机奋力奔跑着,跟踪搜寻“狡猾的狐狸”(隐蔽电台)。
没有别人的帮助,完全凭借手中测向机的导引,凭借自己掌握的测向技术,经过独立的思考、判断,去揭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揪出深藏的“狐狸”,去享受胜利的喜悦,这就是无线电测向活动。
人们不甘落后,奋力向上的品质,使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无不争先恐后,出于强烈的竞争意识,无线电测向运动又是一项竞技体育项目。
由“国防体育”、“军事体育”,到人们公认的“科技体育”,无线电测向运动始终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广大群众。
它集体育、科技、娱乐等为一体,使参加活动的人在锻炼体魄、掌握知识、休闲娱乐、培养品质、磨练意志等多方面得到收益。
无论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是6、70岁的老人,都可以因时、因地、根据各种情况组织无线电测向活动和比赛。
2、如何组织无线电测向活动
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场地可繁可减、设台数可多可少、距离可长可短,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化。
我国目前竞赛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的“长距离测向”,一种是根据我国情况由我国无线电测向工作者自己创造的“短距离测向”。
“长距离测向”的场地选择在面积为10平方公里左右,地形略有起伏(高、差在200米以内),树木较多,通透力较差的地形。
“短距离测向”的场地可以选择在城市的公园、市郊和较大的校园。
以下按照这两种测向的模式介绍开展无线电测向活动的方法。
(1)长距离测向
正式比赛设5部隐蔽电台,1—5号台的呼号是MOE、MOI、MOS、MOH、MO5,按照顺序循环发射,每次工作一分钟。
终点信标台呼号为MO,均拍发摩尔斯电码。
各隐蔽台距起点的直线距离不小于750米,各台之间不小于400米。
运动员自己确定找台顺序,最佳台序的直线距离为4—7公里。
运动员实际跑的距离约6—10公里。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统一到达起点,在预备区内准备和休息,测向机交裁判员集中保管。
每5分钟出发一批运动员,每人的出发批次在赛前抽签确定。
出发前10分钟领取测向机、地图、竞赛卡片。
听到“出发”口令后,离开出发圈,沿规定跑道进入比赛场地。
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超时不计成绩。
运动员每找一个台,须用该台准备的计时设备准确记录,这是裁判判定运动员成绩的凭证。
运动员到达终点,由裁判员记录通过时间,并计算出全场比赛时间。
评定成绩时,先比较每人的找台数,再比较实用时间,找台多、时间少名次列前。
(2)短距离测向
竞赛时设3—10部隐蔽电台。
起点与各台及各台间的直线距离为30—200米,互相看不见。
每个隐蔽台在不同的频率上连续用摩尔斯电码拍发本台呼号。
电台标明台号,并设有计时设备。
运动员1—3分钟出发一批,按规定顺序找台,并准确作出记录。
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电台,到达终点成绩有效。
短距离测向比赛的方法有个人赛、接力赛、淘汰赛、团体赛等方式。
无线电测向活动历史
早期无线电通信中,为了接收电台的功率和确保通讯质量,人们致力于研究电磁波的定向发射和接收。
其中关键部分便是定向天线的研究。
定向天线的研究和应用,为无线电测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无线电测向的主要设备——无线电测向仪投入使用。
限于当时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仅用于航海。
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研制成功小型测向仪装上飞机,利用伦敦广播电台的广播导航,实现了对伦敦的轰炸。
战争中,交战双方竞相研制和改进机载测向设备,大大推进了测向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较为先进的助航仪器,如罗兰、奥米伽、雷达大量使用,它们同测向仪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定向精度高的优点,逐渐在许多方面替代了测向设备。
但是无线电测向仪以其独特的优点,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利用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来寻找发信电台,开始了业余无线电测向活动。
40年代,挪威、丹麦、英国等地陆续开展游戏性的无线电测向活动。
这项活动逐渐流行于欧洲,并增加了一些竞赛性的内容。
为了统一无线电测向运动的方法,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IARU)一区批准了南斯拉夫关于制定国际比赛规则的建议,并委托当时测向活动开展最好的瑞典负责起草。
此规则于1960年经IARU一区执委会通过,并于1961年8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届欧洲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到1997年为止,欧洲锦标赛共举办了8次。
1977年(在南斯拉夫斯科普里举行的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第一区无线电测向工作会议上,决定将欧洲锦标赛扩大为世界锦标赛,并于1979年通过了新的竞赛规则。
第一届世界锦标赛于1980年9月在波兰格旦斯克附近举行。
参加这次比赛的有联邦德国、瑞典、罗马尼亚、挪威、瑞士、南斯拉夫、苏联、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等11个国家。
中国的无线电测向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1962年,在北京香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锦标赛。
由此,无线电测向运动逐步在全国开展。
1979年河南率先恢复了无线电测向活动,各省市相继开展。
1980年国家体委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并被列为87年和93年的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民间也多次举办如:“西湖杯”、“孔雀杯”等形式的活动。
无线电测向运动良好的内涵越来越为广大群众喜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93年,国家体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五家联合发文号召:在全国青少年中开展无线电测向运动,并决定由五家作为主办单位,每年举办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至今,无线电测向运动在全国广泛开展,数几十万计的青少年参加不同形式的无线电活动,每年一度的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有近千人参加。
无线电测向的活动方式
1、最小的单元组合---家庭无线电测向
假日,合家走出家门,在任何一空旷,允许进行活动的地方,都能做起抓“狐狸”游戏。
先生藏,夫人找。
父母藏,孩子找。
一个信号源,一个测向机,就能使户外活动更有意思。
2、朋友们在陶冶大自然情趣中的新内容
住惯大城市的人,都要寻机去享受大自然的情趣。
无论是在漫步原野,还是在举步登高,朋友之间,你藏我找,我藏你找,尽可为您增加无限乐趣。
要休闲,就多一些趣味性;要挑战“极限”,就加大距离,增加难度,总之无线电测向让人想怎么玩,就能怎么玩,就一定能玩的痛快。
3、同学们课间、课后的无线电测向活动
打球、跳皮筋、扔包、踢毽子等是传统的课间、课后活动。
随着无线电测向的普及,孩子们一下课,在校园里就可以玩起带有科技色彩的捉迷藏了。
4、小规模的无线电测向比赛
根据参加比赛的人数,选择适当的场地,规定一下比赛的办法,就可以随时开展这样的活动。
5、较为正规的无线电测向活动
工会组织的职工活动、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单位间的交谊活动,都可参考无线电测向竞赛的规则,组织起较为正规的无线电测向竞赛活动和比赛。
6、城市间、区域性以及全国的无线电测向活动
根据有关法规,在手续具备的条件下,举办大规模的无线电测向活动和比赛在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都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社会功能和商业价值
无线电测向是一项活动,它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价值,另外是社会价值。
1、无线电测向的社会价值是无限的
无线电测向在学校可以体现“素质教育”;在科技教育中可以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强身健体上可以体现“全民健身”计划;在满足人们文化需要方面又服务于休闲娱乐。
所以无线电测向的社会价值是无限的。
无线电测向是一个很具体的活动项目,但它可以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浩瀚无边、各种各样的品牌。
可以与历史结合,与未来结合;小可到一家一户,大到整个世界;从手中使用的各种现代化通讯工具,到看不见的空中无际的电波;从眼前的某项工作,到社会上的各行各业的需要。
无线电测向活动可以创造出无限品牌。
在任何品牌下无线电测向活动都可以展现它的风采。
2、无线电测向的具体价值是节俭的
体现在运做具体活动和比赛上,无线电测向需要经费不多,却可以创造大的效益,因此很得商家的兴趣。
在96年的全国体育招标大会上,赫赫有名的奥运会项目还没有得到在座商家的认可时,无线电测向的全国锦标赛首先招标成功。
商家认
为无线电测向投资不多,却能得到较大的效益,何乐而不为。
无线电测向的具体价值蕴藏着巨大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