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6521d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2.png)
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加强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事故报告管理工作。
三、报告内容及要求1. 报告事故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事故影响范围等基本信息,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人为原因、自然因素等,以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3. 损失评估和处理措施:对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
4. 教训和改进建议:总结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报告流程1. 事故发生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给项目管理人员。
2. 项目管理人员收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展开调查,确定事故原因。
3. 调查结果应及时上报给公司质量安全部门。
4. 公司质量安全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制作事故报告,并向公司领导汇报。
5. 公司领导审核并批准事故报告后,下发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6. 相关部门根据事故报告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
7. 处理措施实施完毕后,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司质量安全部门和项目管理人员报告处理结果。
五、责任与义务1. 项目管理人员有责任及时上报和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并确保报告的真实准确。
2. 公司质量安全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和制作事故报告,确保报告的及时提交和质量。
3. 公司领导有责任审核并批准事故报告,确保事故的及时处理和落实。
4. 相关部门有责任制定和实施事故处理措施,并按时报告处理结果。
六、违规处理1. 对故意隐瞒或虚报事故情况的责任人,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未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的责任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制度改进1. 本制度由公司质量安全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
2. 公司质量安全部门将定期检查和修订本制度,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需要。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dd0b5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5.png)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一、引言质量事故是指在生产、制造、运输、使用或维护过程中,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不良后果。
为了及时、准确地处理质量事故,保障企业的形象和利益,我公司特制定了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管理,确保质量事故的及时处理、合理解决,并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质量事故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质量事故的处理报告,包括产品质量事故和服务质量事故。
四、质量事故的定义和分类1. 质量事故定义质量事故是指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大不良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
2. 质量事故分类质量事故可按严重程度和责任归属分为不同级别和责任方,包括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责任方分为公司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
五、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内容1. 责任部门与人员明确质量事故处理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员,确保事故能够及时处理,责任能够清晰界定。
2. 事故概述简要描述质量事故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等,为后续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基础信息。
3. 事故原因分析对质量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括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4. 处理措施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立即采取的紧急措施和长期解决方案。
5. 效果评估对事故处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事故处理后的影响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 改进措施根据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六、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审核流程1.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由责任部门编制,并报经理审批。
2. 经理审批后,质量部审核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质量部审核通过后,报告提交公司领导审批。
4. 公司领导审批通过后,报告公布并全员知晓。
七、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保密性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属于敏感信息,必须严格保密,避免泄露给外部人员或未经授权的人员。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415598ec8d376eeaeaa3196.png)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1、目的为提高全员质量、成本意识,并能够积极参与质量事故改善,确保质量事故责任得到落实,促进公司产品品质、工作质量等改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事故的处理。
3、定义3.1质量事故:造成重大客户投诉与抱怨、索赔,退货、产品批量报废、材料批量报废、批量返工的事件、生产安全等,均属于质量事故。
3.2赔偿:公司员工因工作失职或不作为造成公司直接在经济上蒙受诸如财产损失、材料损耗、滞运费、客户索赔等费用时,该员工应承担40%比例的赔偿责任(上限1万元,下限10元),严重者将扣除个人本月全部工资,赔偿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3.3处罚:员工违反公司和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造成各类经济损失,依照相关作业流程及制度进行处罚,处罚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4、职责4.1质检员:负责主导质量事故的责任调查和对责任人及其应承担份额的认定;赔偿或处罚要求的提出;4.2销售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的反馈、处理跟进;4.3财务部:负责收缴各类损失的赔偿金额;4.4办公室:负责稽核赔偿金额的复核;4.7厂长:负责赔偿报告的批准;4.8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内部原因的调查,改善措施的制订和执行。
5、内容5.1质量事故原因分类5.1.1指令错误5.1.2下单错误5.1.3技术资料错误5.1.4采购错误5.1.5发货错误5.1.6检验错误5.1.7生产错误5.1.8其他导致质量异常的错误5.2赔偿、处罚比例5.3各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与赔偿承担的比例:5.3.1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而其他部门难以监控的,由造成损失的部门独自承担赔偿责任。
5.3.2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其他部门能够监控而没有纠错的,由过错部门承担70%的主要赔偿责任,未实施有效监控和进行纠错的部门承担30%的次要赔偿责任。
5.3.3工作过错由多部门造成,则由多个工作过错部门酌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5.3.4过错责任难以认定和处罚的,由行政人事部联合生产部调查讨论后报总经理决定处罚。
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奖罚
![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奖罚](https://img.taocdn.com/s3/m/d134f6c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4.png)
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奖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安全事故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不得有违反行为。
第三条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相关人员。
第四条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第五条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确保安全事故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第二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六条公司安全事故发生时,公司安全部门负责调查处理。
第七条公司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安全事故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第八条公司安全部门要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防范能力。
第九条公司安全部门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条公司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不得有违反行为,如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
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二条公司员工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公司安全部门,如发现有安全隐患也要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公司安全部门收到报告后要及时组织处理,调查事故原因,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十四条公司安全部门要督促相关人员按照解决方案执行,确保安全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第十五条公司安全部门要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安全事故奖罚措施第十六条公司设立安全事故奖励机制,对于及时报告安全事故、救助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行为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公司设立安全事故惩罚机制,对于违反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造成事故损失、隐瞒事故真相等行为给予惩罚。
第十八条公司在奖励和惩罚方面都要公平公正,维护员工权益,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事故管理。
第五章结束语公司安全事故管理是公司的基本管理之一,每个员工都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安全第一。
工程质量事故罚款制度
![工程质量事故罚款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efecdf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8.png)
工程质量事故罚款制度
一、总则
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旨在加强工
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负责的所有工程项目及其参建各方。
3. 工程质量事故的定义、分类和处理原则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责任主体
1. 建设单位应对工程质量负总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
设计要求。
2. 设计单位应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并对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3. 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规范和操作程序,保证施工质量。
4. 监理单位应依法履行监理职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三、罚款标准
1. 对于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根据其性质、情节和造成的后果,给予相应的罚款。
2. 罚款金额应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参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确定。
3. 对于重大质量事故,除罚款外,还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罚款程序
1. 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后,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2. 确认质量问题属实后,由质量管理部门出具书面通知,明确问题、责任单位和整改要求。
3. 责任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方案并完成整改。
4. 对于需要罚款的事项,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罚款建议,经批准后执行。
五、罚款使用
1. 罚款所得应专项用于工程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工作。
2. 罚款的使用情况应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接受监督。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各参建单位。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8522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2.png)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企业质量事故的处理管理,提高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质量事故责任与义务1. 企业负责人应当对企业的质量事故负总责,并将责任明确给予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个人。
2. 质量事故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熟悉质量事故处理流程,并及时、全面地报告和处理质量事故。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质量事故预防工作,组织开展质量事故应急演练,并定期进行质量事故隐患排查。
4. 相关员工应当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操作知识,熟悉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积极参与质量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
5. 供应商应当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并配合企业的质量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三章质量事故预防1.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将质量事故预防纳入其中。
2. 企业负责人应当制定质量事故预防计划,并组织实施,定期评估和改进预防效果。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质量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关记录和档案。
4. 员工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并及时上报质量问题和隐患。
第四章质量事故应急处置1. 发生质量事故后,质量事故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应按照预案要求进行,确保处理结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3. 同时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档案的保存。
第五章质量事故调查与分析1. 质量事故发生后,应当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与分析工作,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
2.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按照事故调查程序进行工作。
3. 调查组应当尽快完成调查工作并提交相关报告,包括事故原因、责任人和改进意见等内容。
第六章质量事故处理的措施和结果1. 质量事故责任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对于直接责任人员,应追究其相关责任,并依法进行相应的惩处处理。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模板范本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3d187c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9.png)
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事故,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制定本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员工。
第三条质量事故是指在生产、加工、使用、服务过程中,因产品设计、材料、工艺、设备、人为失误等原因,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直接或潜在的风险。
第四条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依规进行。
第二章质量事故报告第五条质量事故发生后,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排除潜在风险。
第六条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并提交初步调查情况。
第七条质量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二)事故的性质、范围和损失情况;(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四)事故的处理措施和效果;(五)事故后续工作的安排。
第八条负责人应定期向公司高层管理层汇报质量事故情况,并提交详细的报告。
第九条质量事故报告应在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报。
第十条质量事故报告应妥善保管,归档备案。
第三章质量事故调查第十一条质量事故调查应由专门的调查组进行,并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
第十二条质量事故调查的目的是找出事故原因,推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三条质量事故调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三)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质量事故调查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调查组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事故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二)调查组应现场勘察,查明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结果;(三)调查组可以听取当事人、目击者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四)调查组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获取有效的证据材料;(五)调查组应编制调查报告,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五条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客观真实,以事实为依据;(二)准确全面,查找事故的真正原因;(三)合理可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995e0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质量事故赔偿工作,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维护客户利益,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赔偿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质量事故进行赔偿。
第二章质量事故的认定第四条质量事故的认定依据以下条件:1. 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公司内部标准;2.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给客户造成经济损失;3. 质量事故导致公司品牌形象受损。
第五条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1. 一般质量事故:指产品质量问题给客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对公司品牌形象产生一定影响的事故;2. 重大质量事故:指产品质量问题给客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对公司品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
第三章赔偿原则与标准第六条赔偿原则:1. 实际损失赔偿原则:赔偿金额应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2. 全额赔偿原则:对客户因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全额赔偿;3. 责任分担原则:根据事故原因,确定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七条赔偿标准:1. 一般质量事故赔偿标准:(1)直接经济损失:按实际损失赔偿;(2)间接经济损失:按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确定;(3)品牌形象损失:根据损失程度,给予一定赔偿。
2. 重大质量事故赔偿标准:(1)直接经济损失:按实际损失赔偿;(2)间接经济损失:按合同约定或双方协商确定;(3)品牌形象损失:根据损失程度,给予一定赔偿;(4)赔偿金额最高不超过事故发生前一年公司营业收入的10%。
第四章赔偿流程第八条质量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第九条质量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和责任主体。
第十条调查组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赔偿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
第十一条赔偿方案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由财务部门进行赔偿支付。
第五章责任追究第十二条对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的事故,责任主体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9b62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8.png)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内部质量事故赔偿管理,保障公司利益,维护客户权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赔偿责任和范围第一条赔偿责任1.公司依法享有合法权益,发生质量事故时,相应赔偿责任将由事故责任方承当。
2.质量事故责任方包含以下几种情况:–生产制造环节显现设计问题或制造过程缺陷,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责任方;–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子或零部件存在质量问题,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责任方;–配送和运输环节存在问题,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责任方;–公司内部管理不善或人为因素导致质量事故发生的责任方。
3.质量事故责任方在赔偿方面将承当相应经济损失,并承当维护和修理或替换产品等后续责任。
第二条赔偿范围1.质量事故赔偿范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维护和修理或替换产品所产生的费用;–由于质量事故所造成的停工或停产所引发的经济损失;–直接导致人身损害或资产损失的医疗费用和赔偿金;–由质量事故引发的公司形象受损所形成的品牌修复费用。
2.公司将依据具体情况,对质量事故赔偿进行审核,确保赔偿范围合理、公正、公平。
第三章赔偿管理流程第一条事故报告1.任何员工发现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应立刻向上级主管或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供应认真的事故描述和相关证据料子。
2.上级主管或质量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刻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在24小时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第二条赔偿责任认定1.质量管理部门依据调查报告,确定质量事故责任方,并核定赔偿范围。
2.赔偿责任认定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并在认定过程中进行严格审核,确保结果准确、公正。
3.若质量管理部门认为需要进一步鉴定,可依法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作为认定依据。
第三条赔偿协商和处理1.质量管理部门将赔偿责任方和事故受害方进行协商,寻求赔偿的全都看法,并确保协商过程公正、公平。
2.协商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应引导双方合理表达看法,推动达成赔偿协议。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模版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277a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a.png)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报告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及时、准确地处理和记录质量事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
二、定义1.质量事故:指由于产品设计、制造、运输、使用等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2.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指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善措施的文件。
三、流程1.接收报告:当发生质量事故时,相关责任人应立即向质量事故处理小组报告,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相关信息。
2.成立质量事故处理小组:质量事故处理小组由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包括技术、质量、生产、安全等部门的专家。
3.调查初步原因: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将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并确定可能的原因。
4.深入调查: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将进行深入调查,包括收集证据、分析数据等。
5.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调查结果,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将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6.执行改进措施:相关责任人应按照质量事故处理小组的要求执行改进措施,并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7.报告结果: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将根据调查结果编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层。
8.文件归档: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应归档保存,以备将来参考和借鉴。
四、责任与义务1.相关责任人应及时向质量事故处理小组报告质量事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2.质量事故处理小组应按照制度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相关责任人应按照质量事故处理小组的要求执行改进措施,并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4.领导层应关注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结果,并支持和推动改进措施的执行。
五、附则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所有。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公司所有部门。
3.本制度的修订和变更需经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
六、结束语本报告管理制度旨在提高质量事故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1]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c41db0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4.png)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1. 引言本公司为了保障质量,保护员工权益,维护公司声誉,特制定本《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公司质量事故发生后的赔偿责任,规范赔偿程序和标准,提高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全员的法律意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以及临时工。
3. 定义•质量事故:指由于产品或服务质量缺陷,导致客户投诉、使用事故、人身伤害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赔偿责任:指公司对质量事故导致的损失负有的补偿责任。
•赔偿标准:指质量事故赔偿的金额和形式。
4. 质量事故赔偿责任4.1 公司赔偿责任公司对于因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
公司将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赔偿:1.无论是公司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因素导致的质量事故,公司都将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公司赔偿责任的数额将根据实际损失进行合理评估,并按照赔偿标准确定。
4.2 员工责任公司的员工对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质量事故负有相应的责任。
当发生质量事故时,员工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进行调查和处理。
若员工因过失、违规或疏忽职责造成质量事故,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3 客户责任客户对于产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负有一定的责任。
若客户在使用产品时不按照说明书操作,或对产品进行未经许可的改动,出现质量事故,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偿协商。
5. 赔偿程序5.1 赔偿认定和评估质量事故发生后,公司将立即成立赔偿评估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法务人员组成。
委员会将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评估赔偿责任和损失范围。
5.2 赔偿协商和解决公司将根据评估结果,与受损方进行赔偿协商。
公司鼓励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赔偿事宜,确保受损方的合理赔偿。
在协商中,双方应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5.3 赔偿支付根据协商结果,公司将及时支付赔偿款项。
款项将通过公司指定的支付方式支付给受损方。
支付后,公司将保留相关赔偿记录和资料。
5.4 争议解决若无法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双方可以协商选择其他争议解决方式,如调解、仲裁、诉讼等。
公司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公司质量事故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f1119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3.png)
公司质量事故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制定本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质量事故的处理流程,减少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并在发生质量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纠正,以减轻对客户和公司造成的影响。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涉及产品质量的部门及员工。
二、定义和分类2.1 定义质量事故指任何因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的事件。
这些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性能故障、原材料缺陷、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等。
2.2 分类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质量事故可以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三个等级。
- 轻微:不影响产品功能,可通过简单修复达到质量标准。
- 一般:影响产品功能,需通过更换部件或重工来解决问题。
- 重大:导致产品完全失效,或对客户安全构成威胁,需要紧急召回或停产。
三、责任和组织3.1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更新本制度,以及监督执行情况。
在质量事故发生时,负责组织调查和分析原因,提出纠正措施。
3.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并在发现质量问题时第一时间上报。
3.3 销售及客户服务部门负责收集市场反馈信息,及时通报质量问题,并协助处理客户投诉。
四、程序和措施4.1 预防措施- 定期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和技能培训。
- 强化原材料入库检验,确保源头质量控制。
- 采用有效的生产过程控制手段,如统计过程控制(SC)。
4.2 应急响应- 一旦发生质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停止相关操作,隔离问题产品。
- 组织跨部门的紧急会议,评估事故影响,并决定后续行动。
- 根据情况通知客户,并提供解决方案或补救措施。
4.3 调查与分析- 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收集相关数据和证据。
- 运用5 Whys、鱼骨图等工具,追溯问题根源。
- 编写详细的事故报告,包括原因分析、影响评估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4.4 纠正与预防- 实施临时措施,防止问题扩大。
- 根据调查结果,修订相关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
-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长期改进措施得以执行。
五、记录和报告所有质量事故必须详细记录,并定期汇总报告给管理层。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f9485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11.png)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质量事故处理报告是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全面、客观、准确地记录与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改善措施的管理文件。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编写与管理,确保质量事故处理过程科学、规范、高效。
二、编写原则1.事实客观原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要以真实准确的事实为基础,不进行任何删减、扩大或歪曲。
2.科学分析原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问题导向原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要明确指出发生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加强事故预防。
4.规范性原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的撰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报告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三、报告内容1.事故概述: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简要描述,包括时间、地点、事故类型等基本情况。
2.事故过程: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事故的起因、演变过程等相关信息。
3.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原因。
4.事故责任追溯:明确事故责任的归属,包括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并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5.事故影响评估:对事故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经济损失、声誉损害等方面的影响。
6.应急措施:对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记录,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方面的措施。
7.事故处理过程:详细描述事故的处理过程,包括调查取证、协调沟通、危险控制等方面的处理措施。
8.事故教训总结:明确事故的教训和经验,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和预防措施。
四、报告审核与批准1.报告审核:对编写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进行审核,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审核。
2.报告批准:由相关权威部门或管理人员对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进行批准,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五、报告管理与保存1.报告管理:对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进行全面管理,保证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保存: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要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报告的长期保存和便于查阅。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范文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28c153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3.png)
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统一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流程,确保对质量事故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处理和报告,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并适用于本企业全体员工。
三、定义1. 质量事故:指在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故障、物料缺陷、操作不当等情况。
2. 质量事故处理:指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定责、纠正、复核等一系列措施,以减少质量事故的影响和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3. 质量事故报告:指对质量事故的详细情况、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进行书面记录和报告的活动。
四、质量事故处理程序1. 发现质量事故任何员工在发现质量事故后,应立即通知所在部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并将事故现场保持现状,以确保后续调查和处理的有效性。
2. 质量事故调查质量管理人员应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包括确定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影响、收集证据等。
调查过程中,应与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沟通,收集相关资料和证据。
3. 责任追究根据调查结果,质量管理人员应确定责任,并向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和追责。
追责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停职、解聘等。
4. 处理措施质量管理人员应根据调查结果和责任追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执行。
处理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返工、停产整改、生产计划调整、人员培训等。
5. 处理结果复核质量管理人员应对处理结果进行复核,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如有需要,可以向内部专家或外部专业机构进行复核。
五、质量事故报告程序1. 报告编写质量管理人员应根据质量事故的详细情况和处理过程,编写质量事故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
2. 报告审核质量管理人员应对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合理。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通用版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845ec30740be1e640e9a43.png)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67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通用版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目的为提高全员质量、成本意识,并能够积极参与质量事故改善,确保质量事故责任得到落实,促进公司产品品质、工作质量等改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事故的处理。
3、定义3.1质量事故:造成重大客户投诉与抱怨、索赔,退货、产品批量报废、材料批量报废、批量返工的事件、生产安全等,均属于质量事故。
3.2赔偿:公司员工因工作失职或不作为造成公司直接在经济上蒙受诸如财产损失、材料损耗、滞运费、客户索赔等费用时,该员工应承担40%比例的赔偿责任(上限1万元,下限10元),严重者将扣除个人本月全部工资,赔偿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3.3处罚:员工违反公司和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造成各类经济损失,依照相关作业流程及制度进行处罚,处罚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4、职责4.1质检员:负责主导质量事故的责任调查和对责任人及其应承担份额的认定;赔偿或处罚要求的提出;4.2销售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的反馈、处理跟进;4.3财务部:负责收缴各类损失的赔偿金额;4.4办公室:负责稽核赔偿金额的复核;4.7厂长:负责赔偿报告的批准;4.8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内部原因的调查,改善措施的制订和执行。
公司质量事故奖惩制度范本
![公司质量事故奖惩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8bf62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e.png)
公司质量事故奖惩制度范本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司产品质量,严肃质量事故处理,激励员工质量意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质量事故行为奖惩。
第三条本制度奖惩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奖罚分明,教育与惩罚相结合。
质量事故分类及处理第四条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和特别重大质量事故。
一般质量事故:对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经处理后不影响使用和销售,未造成用户投诉和退货的质量问题。
重大质量事故:对产品质量造成较大影响,经处理后仍影响使用和销售,或造成用户投诉和退货的质量问题。
特别重大质量事故:对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修复或修复后仍无法使用,造成用户重大损失或对公司信誉造成极大影响的质量问题。
第五条质量事故处理:(一)一般质量事故: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调查处理,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并在部门内部进行通报。
(二)重大质量事故:由质量管理部组织调查处理,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公司领导层进行通报,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纪律处分。
(三)特别重大质量事故:由公司总经理组织调查处理,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公司进行全面通报,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奖惩措施第六条奖励措施:(一)对在质量事故处理中表现出色,积极挽回公司损失,有效防止质量事故扩大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金奖励。
(二)对连续多年无质量事故发生的部门,给予部门奖金奖励。
第七条惩罚措施:(一)对发生质量事故的责任人,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纪律处分。
(二)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部门负责人,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纪律处分。
(三)对发生特别重大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和部门负责人,根据事故等级和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开除等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八条质量事故责任人需承担的经济赔偿:根据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责任人需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条质量事故处理结果纳入员工年度绩效考核,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
公司仓库《赔偿管理制度》
![公司仓库《赔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07c5e9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6.png)
公司仓库《赔偿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司仓库赔偿管理工作,保障仓库内物品和设施的安全,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效率,特制定本赔偿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赔偿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仓库内的所有物品和设施,对货物损坏、遗失、盗窃等情况进行赔偿管理。
三、赔偿责任1. 仓库管理人员负有对仓库内物品和设施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如监控设备功能异常、货物摆放不当等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确保物品和设施的安全。
2. 仓库员工在搬运、装卸货物时应注意货物的包装和防护,避免对货物造成损坏或丢失,如未尽到谨慎注意义务导致的损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仓库保管员应妥善保管货物,防止货物被盗或遗失,如因保管不善致使货物丢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对于发现的货物遗失、损坏、盗窃等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保安部门,并进行调查处理,如责任明确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赔偿。
四、赔偿计算1. 货物遗失、损坏、盗窃等情况引起的赔偿款应根据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计算,赔偿标准为货物市场价值的80%。
2. 对于因员工过失引起的货物遗失、损坏、盗窃等情况,公司有权根据情节轻重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惩罚,并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货物损坏或遗失后,应尽快进行损失评估,并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如保险公司给予赔偿,公司应将保险公司给付的金额扣减后进行赔偿。
五、赔偿处理流程1. 发现货物遗失、损坏、盗窃等情况后,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保安部门,由保安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2. 经过调查确认责任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调查报告和赔偿款计算表,进行赔偿处理。
3. 对于责任方未按时赔偿的情况,应由公司财务部门进行跟踪督促,确保赔偿款按时支付。
六、相关责任单位1. 公司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对仓库内的物品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仓库安全。
2. 保安部门负责对仓库进行安全监控和防范,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财务部门负责对赔偿款的发放和跟踪督促,确保赔偿款按时支付。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6e1c08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0.png)
质量事故处理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确保顺利实施有关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适用于本企业内发生的所有质量事故。
二、意识与责任1. 所有员工应该具备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2. 企业领导应当制定具体的质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责任体系。
3. 质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由责任人报告企业领导,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
三、质量事故的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程度,质量事故分为以下几类:1. 一般质量问题:包括原物料质量问题、制造工艺质量问题等,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2. 重大质量事故:指对客户健康和安全产生严重伤害的事故,对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
四、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1. 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组成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2. 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确认事故的起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迅速暂停有关工艺流程,严禁生产相关产品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4. 对已经生产的相关产品进行追溯和召回。
5. 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影响,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客户进行报告,尽快恢复交流和沟通。
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 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并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
2. 针对事故中暴露的问题,加强相关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3.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审核,确保原物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4. 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追溯能力。
六、事故的记载和归档1. 每一起质量事故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包括事故的起因、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等。
2. 所有相关资料应按规定进行归档,定期进行复查和整理。
七、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八、承诺与改进企业领导应当加强对质量事故处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措施的有效落实。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18ddd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d.png)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事故带来的损失,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公司在质量事故发生后的赔偿责任和赔偿方式,提高公司处理质量事故的及时性和公正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质量事故的赔偿管理。
质量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缺陷、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设计缺陷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事故。
三、赔偿责任和赔偿方式1.赔偿责任在公司产品或服务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事故的情况下,公司承担所有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物质损失、人身伤害、精神损失等。
2.赔偿方式(1)经济赔偿:对受害方进行经济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修理费用、医疗费用、误工费、营运损失等。
(2)无形赔偿:对受害方进行心理抚慰、道歉、补偿等无形赔偿。
四、赔偿管理流程1.事故报告和调查(1)事故发生后,员工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同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
(2)质量管理部门将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2.责任认定(1)质量管理部门将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明确责任人。
(2)责任人在30天内必须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与受害方协商一致,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3.赔偿支付(1)责任人在与受害方协商一致后,将赔偿款项支付给受害方。
(2)赔偿款项支付后,质量管理部门将进行跟踪和记录,确保赔偿过程的合规性。
五、纠纷解决机制1.协商解决双方发生赔偿纠纷时,应首先进行协商解决。
公司将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2.仲裁解决如果协商解决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可以选择通过仲裁进行纠纷解决。
公司将提供所有必要的证据和支持,以确保仲裁的公正性。
3.诉讼解决如果仲裁解决无法达成一致,双方可以选择通过司法诉讼进行纠纷解决。
公司将配合司法部门的调查和诉讼程序。
六、监督和评估公司将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
![事故及奖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13ff4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c.png)
3、被处以行政处分或经济惩罚者,有权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诉。
(二)、奖励:
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应予奖励:
1、一直忠于职守,积极负责,在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或社会服务效益方面,有显著成绩者。
2、在技术革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约开支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者。
3
4、在维护工作秩序、社会治安等方面有显著成绩者。
5、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认真进行岗位练兵,并在上级举办的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者。
6、关心集体利益、廉洁奉公、舍己为人、助人为乐,事迹动人者。
7、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对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有成绩者。
8、有其它显著成绩者。
(三)、惩罚:
惩罚分为扣奖、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辞退、开除,触犯刑法的追究刑事责任。
职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应予处罚:
1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者。
3、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者。
4、玩忽职守,造成事故者。
5、谩骂或殴打顾客,有损企业声誉者。
6、弄虚作假,骗取奖励和荣誉者。
7
8、利用职权为泄私愤进行打击报复者。
9、无故损坏公共财物者。
10、其他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应予处罚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公司质量事故赔偿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为提高全员质量、成本意识,并能够积极参
与质量事故改善,确保质量事故责任得到落实,促进公司
产品品质、工作质量等改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事故的处
理。
3、定义
3.1质量事故:造成重大客户投诉与抱怨、索赔,退
货、产品批量报废、材料批量报废、批量返工的事件、生
产安全等,均属于质量事故。
3.2赔偿:公司员工因工作失职或不作为造成公司直接
在经济上蒙受诸如财产损失、材料损耗、滞运费、客户索
赔等费用时,该员工应承担40%比例的赔偿责任(上限1
万元,下限10元),严重者将扣除个人本月全部工资,赔偿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3.3处罚:员工违反公司和部门的各项管理制度,造成各类经济损失,依照相关作业流程及制度进行处罚,处罚收回的费用列入公司财务。
4、职责
4.1质检员:负责主导质量事故的责任调查和对责任人及其应承担份额的认定;赔偿或处罚要求的提出;
4.2销售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的反馈、处理跟进;
4.3财务部:负责收缴各类损失的赔偿金额;
4.4办公室:负责稽核赔偿金额的复核;
4.7厂长:负责赔偿报告的批准;
4.8相关责任部门:负责内部原因的调查,改善措施的制订和执行。
5、内容
5.1质量事故原因分类
5.1.1指令错误
5.1.2下单错误
5.1.3技术资料错误
5.1.4采购错误
5.1.5发货错误
5.1.6检验错误
5.1.7生产错误
5.1.8其他导致质量异常的错误
5.2赔偿、处罚比例
5.3各相关部门责任划分与赔偿承担的比例:
5.3.1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而其他部门难以监控的,由造成损失的部门独自承担赔偿责任。
5.3.2工作过错由单一部门造成,其他部门能够监控而没有纠错的,由过错部门承担70%的主要赔偿责任,未实
施有效监控和进行纠错的部门承担30%的次要赔偿责任。
5.3.3工作过错由多部门造成,则由多个工作过错部门酌情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5.3.4过错责任难以认定和处罚的,由行政人事部联合生产部调查讨论后报总经理决定处罚。
5.4部门内部责任划分与赔偿承担比例:
5.4.1直接责任人违规造成的错误,其上司无法监控的,由直接责任人承担90%,上司承担10%;
5.4.2责任人造成的错误其上司可以监控或应该设置管控手段而没有设置的,由直接责任人承担60%,上司承担40%;
5.4.3如管理人员对本部门过错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包庇或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除赔偿外,该管理人员承担所有赔偿同等金额作为加重处罚。
5.4.4责任人当月所受的处罚总金额以本人当月实发工
资的30%为限;当月的30%工资不足赔偿全额时,则分月扣除(按月收入的30%,直至赔偿完为止);
5.4.5凡主观故意造成公司损失的,不论金额多少,由本人承担全部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由公司追究其法律责任。
6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6.1质量事故反馈
6.1.1对于客户提出索赔、退换货等质量事故,由销售部或办公室人员按相关客户投诉处理流程进行登记,经销售部经理确认后反馈到生产部;由于延误发货则由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费用的50%。
6.1.2对于各工序或各车间的制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责任部门开相关异常单,通知质检员。
6.2质量事故责任认定
6.2.1质检员、生产部等按相关作业流程要求对质量事
故进行原因分析时,应同时找出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
6.2.2对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上报生产部,由生产部召集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处理。
6.3赔偿或处罚提报
6.3.1给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的,由追查部门对质量事故责任认定后,用表格的形式(用质量事故报告/普通报告格式)给相关部门确认,必要时召集财务部、行政人事部、稽核部等相关人员,查明直接损失金额。
6.3.2品质部、物流部等根据责任认定和损失金额,参照本制度5.2条5.3条5.4条的要求,将须赔偿部分金额分摊到各相关责任人,并予以在相关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上记录。
6.3.3已经要求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若影响到公司声誉的,可并处行政处罚。
6.4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审批:总经理(总经理授权个案
除外)
6.5处理结果更多精品法规
通告
6.5.1品管部或物流部等质量事故调查判定发起部门将经批准的质量事故处理报告自留一份存档,另交一份给行政人事部。
6.5.2必要时行政人事部将处理结果进行公告。
6.5.3品管部或物流部等质量事故调查判定发起部门收款交财务部或在工资中扣款处理。
6.5.4责任人对处罚、赔偿或责任认定不服的,可先向发起部提出申诉,其次向行政人事部申诉。
6.6资料归档行政人事部将处罚公告归入责任人的人事挡案资料,作为以后绩效考核、评估依据。
7、管理办法
7.1处罚规定未按以上规定操作的部门或人员处罚责任
人10元/次。
7.2奖励及时发现问题或潜在质量问题(职责范围内除外),并通过相关联络单反馈给品管部、生产部门,从而避免造成不良后果的,由生产部、质检员提报。
办公室将给与20员至50不等的奖金,间接效益200元奖励20员一次,大于200以上奖励50员至100一次)
7.3本制度从20**年9月1日起试行,试行过程中各部门积极提建议,以便下一次修订时完善,解释权归口行政人事部。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