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案题目:多样的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人口的概念,掌握人口的组成和分布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增强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口的概念和组成、分布特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PPT等。
2. 教学资源:与人口相关的实际案例、数据资料、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生动的视频或呈现一幅图画,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人口的概念和组成,包括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相关信息,引导学生了解人口的基本情况。
步骤三:探究(15分钟)向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或数据资料,让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域特点、城乡差异、国际人口迁徙等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步骤四: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兴趣相同的人口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展示形式,让每个小组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步骤五: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
五、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报告,并包括自己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或书籍,了解更多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拓宽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分,评价其对人口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分析案例、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案主题:众多的人口2、教案类型:基于问题的教案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5、教学方法6、教学过程7、教学资源8、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和分布特点。
学生能够分析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表分析、案例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思考人口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特点和分布规律。
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人口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概念。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人口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碰撞。
1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口问题的影响和解决途径。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和图表,引出我国人口众多这一主题。
142 知识讲解介绍我国人口的数量、增长趋势,结合历史和政策因素进行分析。
讲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借助地图进行直观展示。
14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我国人口众多带来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144 案例分析呈现一些具体的人口问题案例,如就业压力、教育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成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14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4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小论文。
15 教学资源151 多媒体课件包含图片、图表、数据等资料,辅助教学。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国情与国策的内容。
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通过图表和对数据资料的呈现表明了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都很多。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初步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渴求发现问题并用以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的心理。
三、设计思路本节课我设计成活动探究课,再充分利用地图,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这种活动、辩论、探究的方式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引入人口观的教育。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能力目标:掌握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看待人地关系。
2. 教学重难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
3. 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讨论辩论、探究的教学方法。
4. 学法指导发展;人口过少,缺少生产者,资源不能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军备不足,容易受别国的牵制总之,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应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
出示文字资料“人口和人手”互动2:调查之我见互动3:动手做一做问:①我国人口增长的大体趋势如何?②为什么1949年以后人口增长迅速?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尾声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而出生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问:经过统计,1970年自然增长率为2.59%,而1999年却仅为0.88%,这又是为什么呢?出示文字资料“中国计划生育作出的贡献”让学生明白计划生育的政策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示文字资料“我国目前人口素质调查表”互动4:理想中的家园学生阅读出示调查1和2的数据,小组总结发言并说明理由根据数据绘制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然后分析回答学生阅读感受把事先准备好的图标粘贴在政区图上,然后说明学生充分感受到人口多和人口少各有利弊的辨证主义思想使学生明白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辨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准备一张空白的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在版图上任意选择自己理想的居住地问:从大家的选择上看人口的分布均匀吗?你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呢?互动5:自主学习出示“中国人口密度图”提出问题:① 你能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规律吗② 人口大多分布在什么地方?大致以什么为界?③ 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互动6:我国人口东多西少,如果你是一位国家领导人,让你着手去抓西部大开发的光荣事业,你的部下有两种分歧,a 促使东部人口大量向西部迁移b 不适宜大量移民,应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了解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
-理解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图表观察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探讨人口问题及对策,提升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环境观。
-激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口增长的历程与现状。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表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与人口相关的图片或数据,引发学生对中国人口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解中国人口数量通过具体数据说明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
3.中国人口增长分析-展示人口增长曲线,讲解不同阶段的增长特点及原因。
-组织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4.中国人口分布特点-结合地图和数据,分析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
-引导学生探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当前中国人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7.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人口政策的资料并进行简单分析。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案.docx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二、过程与方法: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家乡的人口状况,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1、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具多媒体课件板图、资料学法教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法、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法。
板书设计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众多的人口一、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1.人口总数:——12.95亿,占世界人口1/5。
2.人口数量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3.人口问题4.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2.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线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环节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3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学生观看视频从学生经常见到的情景引入,让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环节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估时一、世界上人口最多启发性引入:面积前6名,人口前十名的国家,要求与我国人口和面积进行计算和比较。
1.人口总数:——12.95亿,占世界人口1/5。
读图提问:请大家阅读:“我国的人口增长图”,运用图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1600年以前人口为什么增长缓慢?2:1949年以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什么?3:1997年以后人口增长明显减慢,为什么?我国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怎么样?2.归纳总结转折:知道了中国人口的数量,我们还要来了解下,中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二、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的分布特点往往用人口密度来描述,那先请大家来计算中国在的人口密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教学设计
4.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设计一道与人口问题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包含问题、分析和解答,以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5.拍摄一组反映家乡人口问题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展示家乡在人口分布、城市化等方面的现状,以PPT或Word文档形式提交。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国家的人口密度,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2.提问:“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密集,而有些地方人口稀少?”让学生思考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口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学会分析人口问题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地图、统计图表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研究方法。
4.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利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口问题及政策。
2-2众多的人口教学案(第一课时)
2-2众多的人口教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学会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严重人口问题,理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性,树立人口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的科学人口观。
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旧知回顾,导入新课:1、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级。
2、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共有_____个,包括____个省、____个自治区、_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_______。
3、我国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一、预习提纲:(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建立知识树,撑起自信的天空)阅读课本P44的正文部分及图B/C,请大家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相互补充矫正。
1、通过地理数据,说明我国为什么是“人口大国”?。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__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__的国家,而且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____以上。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地理数据或统计资料能说明我国是“人口大国”。
2、探究题:阅读P45图“我国人口的增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然后根据该图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_____年后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试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析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2)从图中总结出我国人口增长的突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众多的人口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教案:众多的人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问题,主要围绕我国众多的人口展开。
教材的章节为《社会》第六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众多的人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以及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 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3. 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国家的人口政策,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以及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人口众多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 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如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等。
4. 例题讲解: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人口问题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合理的人口政策。
8. 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板书众多的人口板书内容:1. 我国人口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 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资源紧张、环境污染。
3. 合理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答案:我国人口政策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两条人口政策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答案:晚婚、晚育:提倡年轻人晚婚晚育,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数量,同时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工作和学习。
少生: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家庭减少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国家和社会的压力。
众多的人口(第1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分析有关数据、图表,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通过活动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识记我国人口国策的内容,理解实施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就;3.在了解我国人口国情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2.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我国面临的人口压力。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生活在这辽阔的土地上,众多的中华儿女,正走在崭新的道路上,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行政区划,那你知道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些吗?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一、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特点师: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吗?我国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总人口多少?生:(可能的答案)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约为13.41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板书)人口基数大师:我国人口基数很大,除了人口基数大这一特点以外,我国人口增加还有什么样的特点?活动探究1:读图1-2-1,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1.比较2010年和1949年人口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的数量变化。
2.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生:(可能的答案)1.61年间,人口增加了8.01亿,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具有增长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的特点。
2.建国初期( 1949—1953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200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是增长速度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板书)增长速度快师: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速度快,你知道原因吗?通过阅读课本,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可能的答案)因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平均寿命延长,所以人口迅速增长。
承转:温总理曾经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众多的人口》初中地理教案
(众多的人口)初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人口问题,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2.利用图表,归纳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提高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了解我国根本国情的根底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及对策。
(难点)人口问题。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问题〞的漫画,让学生观察漫画,思考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的什么问题我们应做何应对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口特点(1)人口数量多(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自然段,思考:我国的人口概况(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2022年,人口数量已经到达了13.71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0%,我国人口数量大。
(2)人口增长迅速(教师活动)多媒体上给出1691—2022年的我国人口数据表,让学生绘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教师指导绘图考前须知,学生绘图结束后进行展示,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分小组商量:(问题)①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②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绘制折线图,小组代表分享商量结果。
(教生总结)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②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诊治卫生事业进一步开展,死亡率下降,人们的寿命延长。
(3)人口压力大(教师活动)多媒体上展示我国粮食安全的相关文字资料: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多人的开展中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天字第—号〞的大问题。
近两年国际粮价大涨,世界粮食储藏降到了30年来的最di点,粮价延续飞涨已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甚至损害了经济增长并危及政治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大为增加。
一方面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缺粮的绝对数量大。
(问题)我国的粮食安全现状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活动)我国粮食需求量大,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主要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人均耕地资源少,并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耕地资源进一步缩减。
众多的人口-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
众多的人口-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王民主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
2.掌握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3.了解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4.学会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人口分布的规律。
2.掌握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了解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2.学会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通过课堂调查和分组报告,师生一起探究地球上人口数量和分布的要素。
2.通过展示和讨论地图、人口数据表,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基本特征。
2. 课堂讲解1.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人口增长的规律和趋势。
3.分析人口增长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并反思我们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2.师生分组讨论,探究人口增长背后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等问题。
3.分享讨论结果,发现我们个人和社会在人口增长背景下的发展问题和挑战。
4. 课堂实践1.让学生利用地图等工具分析人口分布和增长的情况,掌握实际技能。
2.通过课堂互动和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调查、报告、讨论、分析等形式,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互动、竞赛等形式,考察学生实际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众多的人口》是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政策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知道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人口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政策的理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知道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
2.难点: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如何理解和运用人口政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人口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口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读图析图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地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的人口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口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分析人口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表达、沟通、协作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人口问题,我将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方法。例如,通过展示社区人口分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现场,引发他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同时,结合时事新闻、案例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社区人口分布的真实场景,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受。
2.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提高的方向。
4.定期开展学习评价活动,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询问学生对我国人口状况的了解,如“你们知道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吗?”“你认为我国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等,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
2.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组反映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等方面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口问题的紧迫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众多的人口》。
(二)讲授新知
1.人口概念:讲解人口、人口密度、人口结构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
2.人口分布特点: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如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等,并探讨其形成原因。
4.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众多的人口(第2课时)示范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数据、图表掌握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特点;2.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黑河-腾冲线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的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人口密度的差异与特点;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你愿意居住在哪里?每个同学在中国选择一处居住地,说明选择的理由。
然后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出自己选择的居住地的大致位置。
看看大家的选择有什么不同,大家选择的居住地的分布是否均匀。
生:(可能的答案)1.每个人选择居住地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希望居住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有的人希望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的人希望居住在文化和教育发达的地方,有的人考虑投亲靠友,等等,因此选择也各不相同。
选择的居住地分布并不均匀。
师:由于人们选择居住地的愿望和目的各不相同,而且地球表面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的差异,必然导致人口分布的不均,因此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也各不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那么衡量一个区域人口分布疏密的概念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人口密度。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三、人口的分布(板书)1.人口密度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有何意义?2.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生:(可能的答案)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叫做人口密度。
单位一般为:人/千米²。
意义: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2.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人/千米²)(板书)2.人口密度的分布差异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各个国家的人口密度(2010年),并填写在表中。
基本要素面积(万千米²)人口(亿人)人口密度(人/千米²)中国960 13.71 印度297 11.89 美国937 3.10 印度尼西亚190 2.36 巴西854 1.93生:(可能的答案)自上而下:143 400 33 124 22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教案题目:众多的人口学科:地理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2. 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情况;3. 探究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地理调查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2. 人口增长影响因素;3. 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从天然增长率和迁移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2. 分析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学准备:教科书、地图、图片、视频、实物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人口密度图,引发学生对人口数量众多的地区的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Step 2:知识输入(15分钟)教师介绍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天然增长和迁移。
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查找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和主要的人口迁移情况,并讨论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Step 4:展示和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情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主要的人口迁移情况和影响等。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Step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总结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应对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挑战。
Step 6:拓展练习(10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影响。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情况和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资源:1. 人口密度图、地图等实物;2. 图表和数据素材;3. 图片和视频素材;4. 教科书和课外参考书。
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案人口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人口,人口的定义和构成;2.了解全球和国内人口的分布情况;3.了解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的影响;4.了解如何合理调控人口和解决人口问题。
二、教学重点:1.人口的定义和构成;2.全球和国内人口的分布;3.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三、教学难点:1.人口问题的影响;2.合理调控人口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
比如:你了解人口是什么吗?人口有什么构成呢?2.学习内容1:人口的定义和构成(10分钟)-通过教师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口。
-教师解释人口的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附近的人口构成。
3.学习内容2:全球和国内人口的分布(15分钟)-通过教师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全球各大洲和国家的人口分布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些地区的人口多,一些地区的人口少。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国内人口的分布情况。
4.学习内容3: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15分钟)-通过教师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全球和国内人口的增长情况。
-教师解释人口问题的产生和影响,比如过度拥挤、资源短缺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列举一些可能的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
5.学习内容4:合理调控人口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20分钟)-通过教师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合理调控人口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如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全班。
6.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激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思考和兴趣。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课件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六、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环节二:新课教学一、人口最多的国家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②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时期。
【图片展示】:指导学生读图:人口增长率高低与增长量的多少的相对关系。
【质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每年的净增长人口反而比较少,这是什么原因啊?【启发式讲述】:在相同人口基数的基础上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的数量就越多。
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李玉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基本国情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人口基本国策。
(2)知道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利用有关数据和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增长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2)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难点:(1)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
(2)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与学过程:一.关心地理事件,认识国家,认识中国省级单位:提问:最近国际和国内都发生了哪些大事情?(钓鱼岛问题、云南地震)再问:钓鱼岛事件涉及到哪几个国家?你都知道它们在哪里?云贵交界地震,你能在地图中找到这两个省份吗?二.导语:前两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在这片辽阔的疆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节新课:第二节众多的人口三.探究新课:过渡:上学期我们学习世界人口时,曾经点到过中国人口在世界中的地位,谁还记得?(学生回答: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板书)过渡:那么我想请同学用课文中的数据告诉老师,我国现阶段人口数量。
1.现阶段我国人口的数量需要掌握的数据:13.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板书)过渡:在座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这13.7亿分之一,我们与之相比简直是太渺小了,因为这个数太大了。
点明一个人口基本国情:基数大(板书)●小结:世界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强调中国人口之多)过渡:中国人口一直都这么多吗?(不是的)那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中国人口的增长状况。
2.人口增长趋势(1)先阅读11页人口增长曲线图,从图中获取2个人口增长高峰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多的人口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请大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家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核对计算结果后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环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86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85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
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
但到185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
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
解放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战乱结束,人民得解放进入了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这一时期,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较高。
197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间某些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1875万。
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
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或反驳,教师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
(讲述)人是生产者,祖国的一切成就都是人民生产劳动的结晶。
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而且人的一生都是消费者,而作为生产者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而且要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
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富中,很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很多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按人口平均计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
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沉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
(承转)那么人口应如何发展呢我国是怎样做的呢
请大家读P
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
12
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
人”,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着成效。
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
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
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
计划生育带来的好处已经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和人口政策三方面问题。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虽然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很庞大,因此计划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