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

合集下载

浅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浅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浅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腿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发布时间:2023-02-23T01:50:32.10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3年1期作者:田鑫[导读] 对腰腿疼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式,观察该种作用效果。

田鑫玉溪市江川区中医医院云南江川 652600摘要:目的:对腰腿疼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式,观察该种作用效果。

方法:设置2021年6月为观察开始时间,2022年5月为观察结束时间,采用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分为单一推拿组和针灸推拿组,单一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针灸推拿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单一推拿组和针灸推拿组治疗效果对照中,单一推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5(例)64.10%,针灸推拿组总有效率为37(例)94.87%,(x2=15.037,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对腰腿疼患者治疗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腿疼;针灸推拿治疗;效果腰腿痛的发病率较高,由于长时间的错误姿势就会造成腰腿部位的肌肉和其他软组织处于疲劳的状态,再加上外力的损伤就会形成腰腿痛疾病。

该种病症属于慢性病,患者在发病期间疼痛感较为强烈,因此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情绪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治疗干预中只采用常规的止痛药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针灸推拿属于中医治疗方式,该种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但是在临床中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广大的医护人员进行实践研究,为腰腿痛患者找到更加优质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腰腿痛患者的健康水平。

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腰腿疼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方式,观察该种作用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2]: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将78例腰腿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组别分别为单一推拿组和针灸推拿组,单一推拿组中纳入的组员人数为39例,39例患者中最小的为37岁,最大的为76岁,均值59.21±3.62岁,其中男性占据20例,女性占据19例;针灸推拿组中纳入的组员人数为39例,39例患者中最小的为38岁,最大的为75岁,均值58.78±3.22岁,其中男性占据21例,女性占据18例。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

急性腰扭伤针灸推拿治疗方法汇编急性腰扭伤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出现,也会给相当痛苦,现介绍临床速效经验。

应该会给广大同仁带来实效。

单纯急性腰扭伤有(1)疼痛:通常伤后立即出现下腰部疼痛,但有时损伤当时疼痛不明显,过几小时或第二天晨起后感到明显疼痛。

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或撕裂样,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但不消除。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时均可使疼痛加重。

患者多能指出较为明确的疼痛部位。

局部压痛范围开始较大,以后逐渐局限。

患者多用双手撑腰,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

(2)腰部僵硬,活动受限:受损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腰部僵硬,脊柱代偿性侧弯(一般多向患侧倾斜)。

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加重而受限。

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可使疼痛加重,再度使肌肉痉挛,形成恶性循环。

(3)放射性和牵扯性神经痛:有近半数急性腰扭伤患者有放射性或牵扯性神经痛,其疼痛多在臀部、大腿后部、大腿根部前内侧等处。

直腿抬高试验有时可为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此外,需拍X线片除外骨质性疾病。

1 治疗:水沟穴(人中穴):患者自然坐位,医者准备好针具,消毒速刺入准确穴位,实施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自然适度活动腰部。

同时患者腰部会有猛地轻松感,片刻症状消失。

2 急性腰扭伤在1----3天内,针刺“人中穴”有特效!3天以上,效果较差!32年前,我调下乡当工作队长,遇一农民坐在路边痛苦呻吟。

问其故?答说:“因撑船闪了腰,船弃河边,想去医院医治,又无法走动!”恰好我带有针灸针和消毒酒精【这是我下乡必备的医具】,就对他说,无妨,10分钟内可以无事!农民不太相信,同行的工作队员也半信半疑!我立即取针消毒,用小毫针针刺“人中穴”,捻转数次,留针不动,并把他扶起,叫他缓慢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再捻转数次。

他说:“真神,真的不痛了!”同行的工作队员也感到神奇,前后不到十分钟!我对他说,现在不要撑船了,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能去撑船。

腰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腰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2)刺络拔罐法 取阿是穴。用于瘀血腰痛或寒湿腰痛。
(3)穴位注射法 取阿是穴,选地塞米松注射液5ml和普鲁卡因注射液2ml混合液,每穴注射0.5~1ml,2~3日1次。
足太阳
疼痛在腰脊两侧
辨兼症
寒湿腰痛
腰部冷痛重着,或拘挛不可俯仰,有明显腰部受寒史
瘀血腰痛
腰部刺痛,痛有定处,腰部有明显损伤或陈伤史
肾虚腰痛
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反复发作
(二)腰痛的治法
通经止痛。取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三)腰痛的处方
主穴:大肠俞 阿是穴 委中
方义:大肠俞、阿是穴疏通腰部经络气血,通经止痛;膀胱之脉,夹脊抵腰络肾,“腰背委中求”,循经远取委中,以疏通足太阳经气,是治疗腰背部疼痛的要穴。
配穴:
督脉病证配后溪;
足太阳经证配申脉;
腰椎病变配腰夹脊;
寒湿腰痛配命门、腰阳关;
瘀血腰痛配膈俞、次髎;
肾虚腰痛配肾俞、太溪。
(四)腰痛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虚补实泻法。寒湿腰痛或肾虚腰痛加灸法;瘀血腰痛阿是穴用刺络拔罐;痛势较急者委中点刺放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取腰骶椎、肾、膀胱、神门,每次选2~3穴,毫针刺或用埋针法、压丸法。施治过程中同时活动腰部。
腰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腰痛的病位在腰部,腰为肾之府,肾经贯脊属肾,膀胱经夹脊络肾,督脉并于脊里,故本病与肾及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关系密切。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年老体衰、劳欲太过等因素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或经络失于温煦、濡养,均可致腰痛。本病有虚证、实证、虚实夹杂之证。
辨经络Leabharlann 督脉疼痛在腰脊中部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态的肌肉组织得到休息 ,同时增加疼痛 部位血流 以及淋 巴循 环 ,从而缓解疼痛 。总之 ,针灸联合推拿对于椎间盘源性腰 痛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应 当在临床治疗中大力 推广 ,同时 可 以适当考虑同其他治疗方法协同作用 。
【摘 要 】 椎 间盘源性腰痛属 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 尚无有效治疗方 法,通 常是 通过缓解腰痛 人手对椎间盘结 构进行微调 。而
针灸具有镇痛解痉消炎等作用 ,可 以消除炎症对神经根 的化学刺激,减轻神经根的粘连 。针灸和推拿作 为一类 功能性 中医疗法 ,在骨科 的
保守治疗 中多有应用。通过研究 ,认为针灸联合推拿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有效治疗方式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对针灸组 患者进行针 灸 ;对联合 组患 者在针灸 组 的基 础上同时进 行推拿。所 有患者进 行 2—4周 的治疗 ,并 在 2
注 :与 针 灸 组 比较 , P<0.05。
由表 1结果可 知 ,上述治疗 后 ,两组 患者 的病症 均有 改善 ,但联合组 的治疗效 果 明显 好于针 灸组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治疗结束后 6个月在对两组患者的 回访结果 中可知 , 两组 患者 的治疗效 果均有 所下 降 ,但 联合组 的治疗 效果仍
【关键词 】 针灸联合推拿 ;椎 间盘源性腰痛 ;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8517 (2013)16—0080—01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 临床 上常见疾病 。针 灸和推拿作 为 诊断疗 效标 准》 结合 VAS变化判定 。治愈 :患 者 阳性症状
40min之 间。对于会加重患者疼痛感 的穴位可适 当增加针灸 时间 。譬如患者下肢 外侧辐 射疼痛 较 明显 时 ,可增加 足三 里 、阳交穴等 的针 灸时长 。根 据患者 疼痛病 情变 化 ,一般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病名:腰痛 BNS150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M51.202(一)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1.中医辨证(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重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

阴虚证病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病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2.经络辨证(1)太阳经证:腰或臀、下肢沿足太阳经放射性疼痛。

(2)少阳经证:臀、下肢沿足少阳经放射性疼痛。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

病例三
治疗过程
医生采用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腰部进行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然后进行推拿,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医生还建议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治疗持续10天,每天1次。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痛症状逐渐缓解,腰部功能逐渐恢复。随访1年,腰痛未再发作。
THANK YOU.
推拿历史
推拿起源于先秦时期,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保健养生领域。
推拿简介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使脏腑功能趋向正常,从而缓解腰痛症状。
调整脏腑功能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推拿手法作用于腰部经络,可以促进腰部气血流通,舒缓腰部肌肉紧张,缓解疼痛。
推拿手法可以促进腰部瘀血和代谢废物的吸收与排泄,从而缓解疼痛。
分类
定义与分类
常见病因
多因姿势不正或用力过猛所致,损伤肌肉、韧带和关节,引起炎症和水肿。
急性腰扭伤
慢性劳损
脊柱病变
内脏疾病
长期重复性劳动、姿势不正或用力不当,导致腰部肌肉和筋膜劳损。
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压迫神经根,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
如肾炎、肾盂肾炎等,可引起腰痛。
临床表现
表现为持续性钝痛、牵拉痛或酸胀痛,活动后加重。
治疗过程
医生采用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首先对患者的腰部进行针灸,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然后进行推拿,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治疗持续10天,每天1次。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腰部功能逐渐恢复。
病例一: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腰痛的经验分享
患者情况
患者为青年女性,因长期坐姿不正导致腰部疼痛,经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课件

腰痛的针灸推拿治疗ppt课件
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 定不移。
❖ 分型3-肾虚腰痛:
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 主),乏力易倦,脉细。
.
10
三、针灸治疗方法
❖ 基本治疗 寒湿:温经散寒
治则 瘀血:活血化瘀 肾虚:益肾壮腰
泻法 补法
针灸并用
.
11
基本治疗
❖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为主。
主穴和方义: 肾俞 委中 大肠俞 阿是 穴:疏通气血、通经止痛
7
二、临床表现
❖ 主要表现:腰部疼痛
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 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
❖ 分型:寒湿腰痛
瘀血腰痛
肾虚腰痛
.
8
分型1-寒湿腰痛
❖ 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 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 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
9
❖ 分型2-瘀血腰痛:
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 或久坐时加重。
.
5
腰椎退行性变
❖ 多见于40岁以上者,腰部僵硬酸痛,不能久 坐,晨起症状加重,疲劳、受寒可使症状加 重,局部有压痛或肌肉痉挛。
❖ 腰椎生理前凸曲线弧 度减小或消失,弯腰 受限,直腿抬高试验
(-),腰椎X线照片 协助诊断。
.
6
3、病因病机
相关因素
感受外邪 跌仆损伤 劳欲太过
经脉循行 .
膀胱经 督脉 肾经 带脉
❖ 6、敷贴法:双柏水蜜膏敷痛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 腰肌扭伤)
❖ 7、针刀疗法:腰部痛点,适用于腰3横 突综合征。
.
18
四、推拿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理气活血,理筋整 复。

探究对腰痛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

探究对腰痛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

探究对腰痛患者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影响。

针灸和推拿作
为传统中医疗法,在治疗腰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对腰痛患者应用
针灸联合推拿方法治疗的效果。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从而达
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腰痛方面,针灸可以通过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
养供应,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针灸还可以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疼痛的感觉,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能力。

推拿是中医传统疗法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按摩局部的肌肉和经络,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达到疏通腰部经络,改善腰部气血循环的目的。

推拿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腰部
的疼痛,同时也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加快康复速度。

实际上,针灸与推拿的治疗方式经常被联合应用,相互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更好。


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而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局部的
肌肉和经络,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

两者结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其有效性。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发现,
对于慢性腰背痛的患者,针灸联合推拿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针灸或推拿治疗组。

而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还有一些
研究表明,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痛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董氏奇穴」腰部酸痛的特效穴

「董氏奇穴」腰部酸痛的特效穴

「董氏奇穴」腰部酸痛的特效穴
董氏奇穴源于董氏一门针灸学派,系董氏家传绝学,因其具有用穴少、见效快的特点,现已广泛流传。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组治疗腰痛的董氏奇穴:
1、针火山穴透腰灵穴。

2、病位放血,再针腰灵穴。

3、针灵骨穴、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内白穴。

4、针二角明穴、腕顺穴、三叉三穴。

5、针后会穴、州灵穴、水耳穴留针。

6、针火主穴、火硬穴、水曲穴,配水金穴,水通穴。

7、针水金穴、水通穴,有效。

8、二角明穴有效(需针尖向外扎)
9、委中穴放血,有效。

10、针下三皇穴,有效。

11、马金水穴,颇有效。

12、灵骨穴、大白穴,极有效。

13、二侧腰痛:针二角明穴、胆穴、水腰穴、水源穴。

14、妇女因月事不调腰酸痛:针灵骨穴、腕顺穴,配水金穴、水通穴。

15、腰椎骨疾引起之腰痛:针骨穴、木关穴、正脊穴,配二角明穴、胆穴。

16、血管硬化之腰痛:顶柱穴、委中穴点刺放血。

17、腰部扭伤、剧烈疼痛不得翻身:先在委中部位青筋点刺出血,可当场痛灭,再配合针刺束骨穴,可一次痊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 001.1~001.9—94;的有关诊断。

病史:一是外伤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临床表现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

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

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2、辅助检查(1)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

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的等。

(2)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三、辨证分型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

中医腰痛的治疗原则

中医腰痛的治疗原则

中医腰痛的治疗原则
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中医理论中,腰痛属于“腰痹”范畴,多由腰部筋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中医治疗腰痛的原则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下面分别进行阐述。

一、通经活络
中医认为,腰痛主要是因为腰部经络阻滞不通所致。

因此,通经活络是治疗腰痛的首要原则。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推拿按摩、针灸、艾灸等。

推拿按摩能够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消除疼痛。

针灸和艾灸能够通过刺激经络,调和气血,改善腰部痛症。

二、活血化瘀
中医认为,瘀血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腰痛的重要原则。

常用的方法有拔罐和外用艾叶、川芎等中药材。

拔罐能够通过负压作用,促进皮下血液循环,消散淤血。

外用艾叶、川芎等中药材,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的吸收和代谢。

三、补益肝肾
中医认为,肝肾是腰部的重要脏器,肝肾虚弱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原
因之一。

因此,补益肝肾是治疗腰痛的重要原则。

常用的中药材有枸杞、淫羊藿、巴戟天等。

这些中药材能够滋补肝肾,调养腰部经络,增强腰部的抵抗力,预防腰部病变。

中医治疗腰痛的原则是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补益肝肾。

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治疗效果显著。

同时,中医治疗腰痛还要根据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因此,如果您有腰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中医的治疗。

腰痛针灸的治疗方法

腰痛针灸的治疗方法

腰痛针灸的治疗方法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痛。

以下是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
1. 穴位选择:针灸治疗腰痛时,常用的穴位有肾俞穴(位于腰部),大椎穴(位于颈部),阳关穴(位于手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膀胱俞穴(位于腰部)等。

2. 操作步骤:针灸治疗腰痛时,专业的针灸师会选择适当的穴位并使用细针进行刺激。

刺激可采用旋转、缓慢进针、轻轻拨动等方式,以产生针刺感。

3. 疗程和频率:治疗腰痛的针灸疗程和频率因人而异,通常需要连续进行几次针灸疗程。

一般情况下,每周接受两到三次针灸治疗,每次约20-30分钟。

4. 配合其他疗法:针灸治疗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例如按摩、理疗或草药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腰痛需要在专业的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对于严重的腰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治疗


加减: 寒湿腰痛---腰阳关---温阳散寒 瘀血腰痛---膈俞---活血化瘀 肾虚腰痛---灸命门---益肾壮腰 操作: 诸穴均常规操作; 肾虚腰痛者,命门穴以隔 附子灸法为佳。
大肠俞
13
其它疗法
穴位注射 耳针 刺络拔罐法 隔姜或隔附子饼灸 针刺腰痛点 敷贴法 针刀疗法

20
Thank you!
21
分型3-肾虚腰痛:
起病缓慢,腰部隐隐作痛(以酸痛为 主),乏力易倦,脉细。
10
三、针灸治疗方法

基本治疗 寒湿:温经散寒 泻法 治则 瘀血:活血化瘀 针灸并用 肾虚:益肾壮腰 补法

11
基本治疗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为主。 主穴和方义: 肾俞 委中 大肠俞 阿是 穴:疏通气血、通经止痛
12
5
腰椎退行性变
多见于40岁以上者,腰部僵硬酸痛,不能久 坐,晨起症状加重,疲劳、受寒可使症状加 重,局部有压痛或肌肉痉挛。 腰椎生理前凸曲线弧 度减小或消失,弯腰 受限,直腿抬高试验 (-),腰椎X线照片 协助诊断。

6
3、病因病机
相关因素
经脉循行
感受外邪
膀胱经
跌仆损伤
督脉
劳欲太过
肾经
带脉
7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腰部疼痛
疼痛在腰脊正中部,为督脉病症; 疼痛部位在腰脊两侧,为足太阳经病症。

分型:寒湿腰痛 瘀血腰痛 肾虚腰痛
8
分型1-寒湿腰痛

腰部有受寒史,天气变化或阴雨风冷 时加重,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或拘挛 不可俯仰,或疼痛连及下肢。
9
分型2-瘀血腰痛:
腰部有劳损或陈伤史,晨起、劳累 或久坐时加重。 腰部两侧肌肉触之有僵硬感,痛处固 定不移。

3
腰椎间突出症



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麻 木 体查:屈颈试验阳性、挺 腹试验阳性、支腿抬高试 验阳性。 腰椎CT或MRI有助于诊 断 多发于腰4-腰5及腰5-骶1 之间
4
腰部软组织损伤

有明显的外伤史,病变的部位是竖 脊肌,轻者仅表现腰部疼痛,重者 腰部剧痛难忍,翻身有困难,甚至 不能起床,连咳嗽、深呼吸都感到 疼痛加重,操作部位有局限性压痛 点和肌肉痉挛。

18
四、推拿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疏经通络,解痉止痛,理气活血,理筋整 复。 1)部位及取穴:
背腰部、下肢部: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委中、 承山、昆仑等
2)手法:
滚、按、揉、拨、拔伸、弹拨、扳、运动关节等。
3)功能锻炼:背伸锻炼法、倒走法
19
按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卧硬板床或结合牵 引,注意保暖。 腰软组织损伤疗效较好,急性期应制 动3-5天。腰椎及腰椎间盘病变针灸可 缓解症状。 因脊柱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 属于针灸治疗的范畴。
腰痛
主讲:池响峰
一、概述
1、定义: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
又称“腰脊痛”。


与肾有关:“腰为肾之府”
多见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 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内脏病变 (内科)
西医所说的腰肌劳损、棘间韧带损伤、肌肉风湿、腰椎及椎间盘病变 等疾病均属于“腰痛”范畴。
2
2、几种常见的腰痛疾病
腰椎间突出症 腰部软组织损伤 腰椎退行性变

14
1、穴位注射
15
2、耳针

耳针:取患侧腰骶椎、 肾、神门。毫针刺并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 用揿针埋藏;或用王 汪留行籽贴压。
16
3、刺络拔罐法


皮肤针叩腰部或委中穴后,拔罐。
适用于寒湿腰痛和淤血腰痛。
17
针灸治疗方法
4、隔姜灸或隔附子饼灸:寒湿腰痛或 肾虚腰痛 5、针刺腰痛点:急性腰肌扭伤 6、敷贴法:双柏水蜜膏敷痛点(急性 腰肌扭伤) 7、针刀疗法:腰部痛点,适用于腰3横 突综合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