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性别语言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性别语言差异
作者:于金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1期
摘要:语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语言与性别”是社会语言学热门主题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简要分析语言性别差异的表现,造成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语言;性别;差异;原因;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于金池(1990.10-),女,辽宁本溪人。渤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1--01
一、性别语言差异的表现
男女对于语言使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男女语言差异的现象,有些可以从社会、文化、心里、生理等因素上得到解释,而有些则难以解释。
(一)在语音方面
1.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和发音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有关,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发音体振动频率小,因此声音低;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发音振动频率大,因而声音高。女性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的声音高。女性的声音频率为150~300赫兹,平均为240赫兹。男性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的声音低,声音频率为60~200赫兹,平均为150赫兹。例如在发汉语普通话的a时,成年女性的频率为300~400赫兹,而成年男性的频率为160~200赫兹。[1]
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分辨声源的位置,女性听觉的绝对感受比男性强,因此,她们辨别声音频率的能力强于男性。
(二)在词汇方面
1.色彩词语
与男性相比,女性知道更多表示颜色的词汇,颜色识别能力和色彩感受能力也要比男性强。
2.情感词语
女性平时用情感词语比较多,她们的言语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据研究,女性使用感叹词的频率恰好是男性的两倍。女性使用情感词语表达或抒发自己的情感,在男性眼中,这类情感词语在对话中毫无意义,他们更重视那些表达实在意义的实体词。
3.粗俗语
男性在平时交际中使用粗俗语比较多,粗俗语的基本特点和女性的气质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由于粗俗语所具有的强烈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女性有时也会利用它们宣泄情绪。男性对于粗俗语的使用是直接的、广泛的,女性的使用则是间接的、有限的。
4.称谓语
男性女性对于称谓都有自己的表达形式。男性更喜欢对异性用昵称称呼,女性在相同场合下则显得比较谨慎。异性称谓的情况男女都有,两性分别倾向于用自己性别一致的称呼来表达心理上的接近和接受。
(三)在句式方面
1.女性一般都使用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式。这与女性的谨慎、稳重、婉转气质相符,女性往往有意识地注意语言的规范化,自觉地采用标准的句法形式,女性往往用“你好、打扰、麻烦、劳驾”等礼貌用语,保证句子的完整性,而男性则相反,比较随意。
2.女性比较喜欢使用疑问句,就是陈述句之后也往往要带上疑问的形式,以此表明对事情、问的不确定性,需要他人的意见加以肯定。疑问句可以表现出女性的谦逊和礼貌,可以避免直接冲突,有些语言学家认为,这是女性缺乏自信的表现。男性交际中比较常用的是命令句与陈述句,男性愿意表述自己的意见,命令他人做事,不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2]
3.男性喜欢使用夸张的语言来加强表达效果,去感染对方融入其中,与其产生互动,而女性在此方面就比较处于弱势地位。
(四)交谈差异。
1.两性谈论话题的内容存在差异。女性谈论的话题一般都比较生活、随意,带有主观色彩,而男性一般谈论政治、体育等,比较正式的话题,这种差异是由男女在社会中所占的地位所导致的。
2.在问问题或者回答问题的时候女性一般都比较委婉而男性则比较直接,不拖泥带水。女性用比较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很少直接拒绝或者接受。
二、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
(一)生理因素
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而且从生命开始的那一时刻起,这种差异就已经存在了:染色体的差别决定了两者不同的遗传特征,使两性在体貌特征和大脑发育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美国神经心理学家米尔·列维指出,两性的大脑皮层在结构和活动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男性的大脑活动以右半球为主,女性的以左半球为主。两性发音器官的解剖构造不同直接导致了语音上的某些差别。女性大脑左半球的活动比男性的活跃,而且左半球是主要负责言语活动的部分,这也许就是女性语言能力较男性更高的直接原因。而且两性荷尔蒙的分泌周期不同,其中女性的呈周期性波动,有人由此认为女性是易边的和感情脆弱的。[3]
(二)心理因素
从古至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一直都低于男性,普遍形成了女性第二性的观点。这种观念也深深地融入了语言交际中,造成了言语交际中的性别差异。一般社会要求男性有男子汉气概、果断、有胆量,比较有威严,而女性则要有礼貌、保守、服从、温柔,女性一直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她们在心理上就造成了自卑。而且女性比较情绪化,男性则比较沉稳。
(三)社会文化差异
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男性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是权利的象征。从原始社会父系时代的开始,一直就是男主内女主外,男人更多地使用体力去解决问题,而女性则则留在家中照顾孩子做家务,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演变出如今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方面的差异。男性较为经常地使用那些有较强进攻性的言语行为,如吼叫、咒骂、威胁等。这也是男性性别原型在语言中的反映,男性作为攻击者和反叛者的角色得到社会认可,而女性则被认为处于从属地位,具有顺从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祝畹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