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德国教育(总结)
德国教育发展史
德国教育发展史德国教育发展史是一部悠久且富有成果的历史。
从古代到近现代,德国教育在不断变革中发展,为培养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系特点、成就与挑战以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德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德国教育古代德国教育主要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教育体制以寺院学校为主。
公元8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然而,在随后的中世纪,教育发展陷入停滞。
2.近现代德国教育近现代德国教育始于18世纪初。
在此背景下,德国教育家夸美纽斯等人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理念。
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3.20世纪以来的德国教育改革20世纪以来,德国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其中,1955年颁布的《基本法》明确了联邦德国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
2005年,德国政府又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德国教育体系的特点1.双元制教育德国教育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双元制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发展机会。
2.高等教育体制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包括综合性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职业学院等。
这里的高等教育以研究型大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德国的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体系世界闻名。
在这里,企业与学校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
此外,德国政府还为在职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途径,提高了整个国家的职业素养。
三、德国教育的成就与挑战1.教育质量德国教育在质量上具有较高水平,尤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
这得益于德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大力投入。
2.国际化程度德国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吸引了众多国际学生。
德国高校也为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
3.教育公平与多样性尽管德国教育在整体上表现出色,但仍面临教育公平与多样性方面的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等。
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
德国教育促进工业化的进展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以惊人速度跃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全面工业化,成为欧洲后起的头号工业强国。
德国工业化出现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原因颇多,例如政治的统一、科技的进步、战胜法国所掠得的胜利果实以及德国银行业的特殊作用等,为德国工业发展的迅速提供了解释。
其中,作为后起型的发展中国家,在德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凸显了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本文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在工业崛起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概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网络为德国公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形成了重知识、重实际的社会氛围,促进了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高。
首先,初等教育普及化,提高全民素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初等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初等教育网有很大的补充。
1875年《普通初等学校和师资培训学院的管理规章》(简称《一般教育规定》)出台,进一步强调实行强迫初等义务教育。
该规章的主旨是:第一,在教育目标方面,提高所有各学科的学习效能,尤其重视对历史和自然科学的提高;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同时注意尽量促进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的发展。
根据教育规定,对6岁儿童开始实施八年制的强迫义务教育,对违反此项规定的父母予以法律制裁。
[1] 由于教育体制的改革,德国普及初等教育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以普鲁士为例,1848年普鲁士小学入学率为82%;1871年时实际上学率为86%-90%;19世纪80年代则达到了100%。
[2]这使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文化素养大为改善。
其次,中等教育规模扩大,实现教育平民化。
德国进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初等教育程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而且,由于正处于工业化的黄金时期,社会对各类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为各大学和技术高校培养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的中等学校①成为当时德国大多数资产阶级中等阶层和新兴经济资产阶级子弟们的热门学习去处。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
18世纪后期,为了改变以往教会控制中高等 教育的局面,加强国家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的控制,各邦国专门设立了管理中高等教育的 部门。如普鲁士成立了高级学校委员会,负责 管理其境内的中高等学校。
从此中、高等教育由国家管理起来,教育进一 步世俗化,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
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结束了宗教神学思想垄断大 学讲坛的局面,人文主义精神在大学也居有一定的地位。 改革的发源地在威登堡大学。它一方面注重学术探讨,开设历史、 政治、哲学、法律等人文主义学科,一方面注重讲授贴近实际生活的 课程,如物理、地理、数学及实验等,并提倡用德语进行教学,突破 了拉丁语、希腊语的教学。
国外:1806年普法战争,拿破仑战败了德国 诸侯,强迫小邦合并,宣布工业自由等一系列 资产阶级的改革。
泛 爱 主 义 教 育 : 代 表 人 物 巴 西 多 ( J.H.Bacedow 1724-1790);他深受卢梭和夸美纽斯教育思想影响, 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教育,提倡自然教育,主张让儿 童自由发展。在1774年,他创办了“泛爱学校”;这 是一种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主要课程的学校。
管理教育。5—12岁儿童必须入学,否则罚其父母。设立学校要经国 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观察。
在世界教育史上,德国最早实施强迫义务初等教育;
西欧教育史上,将学校教育的管辖权从教会转归国家的开端。
⑴教师未受过专业训练,教师地位低。由仆 人、手工业者(裁缝师、鞋匠)、残废军 人等兼任;
此后,实科中学相继在其它城市出现,文科中学也添设了实科班或专 科。
实科中学的开办是国民教育发展的进步,是西欧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 近代科学兴起趋势的新要求,是对传统教育中古典主义倾向的冲击。 教学内容均和实际生活、国民经济部门直接相联系,适应了德国发展 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方针,为德国后来成为工业强国培养了大批经济 管理人才。但近代,德国实科中学始终未能争得与古典文科中学的平 等地位。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
到了18世纪初叶,虔信派仅在普鲁士就开办了 2000多所学校,还办了许多贫民学校、拉丁语 学校、初等学校、师范学校、孤儿院,等等。
新教派的这些教育举措,主观上是为新教派揽 民心、争地盘,扩大影响,客观上却起到了一 个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
(二)新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
同泛爱主义学校运动相呼应的是新人文主义 教育。它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于德国 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当时新人文主义运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
新人文主义教育主张发扬古希腊文化中一切 珍贵的和有用的东西,强调复兴古希腊文化 的内容和精神,注重领会其中积极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而不在于对古代语言和生活样式 的模仿;强调在教育中尊重人性,重视人性 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均衡发 展;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 一切力量。
各封建公国(公国)除了通过立法加强对学 校的管理外,还设立必要的机构,直接 把学校管理权掌握起来,1787年普鲁士 成立的高级学校委员会就是负责管理中 等和高等学校的专门机构。
(三)兴办实科中学
实科中学的兴办和骑士学校的衰亡也是这一时期德 国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从18世纪初开始,德国则出现了适应工商资产阶级 活动需要的实科中学,它比英国、法国的实科中学 早建一个世纪。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 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二、各封建公国分权管理教育的 时期
(一)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
17世纪初,各封建公国已经把初等教育 由教会控制变为国家管理,并开始颁布 自己的强迫义务教育法。然而,真正全 面实现城邦国(公国)分管教育还是18世 纪以后。最有代表性的是18世纪初,普 鲁士两次颁布的实施强迫教育法令。
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
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德国作为世界音乐之都,其音乐启蒙教育体系一直备受瞩目。
德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为培养了许多世界级的音乐家和音乐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
在德国,音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都有相应的音乐教育课程。
在学龄前阶段,德国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通过歌唱、舞蹈、音乐游戏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在学龄阶段,学校的音乐教育课程也是必修课,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音乐理论、乐器演奏、合唱等方式,培养自己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技能。
其次,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德国的音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包括音乐理论知识、乐器演奏技能、音乐创作能力等。
在德国的学校和音乐学院,学生们可以接受系统的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培训,学习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创作方法,培养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技能。
再次,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德国的音乐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演奏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在德国的音乐学院,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演技能。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参与音乐创作课程和活动,培养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德国音乐启蒙教育体系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努力打造一个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为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茁壮成长,为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近现代外国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总结
近现代外国教育家教育思想荟萃夸美纽斯如《语学入门》《大教学论》《母育学校》。
其中的《语学入门》一书很快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
《大教学论》的中译本曾于193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84年将其列入《外国教育名着丛书》之中。
一、论教育适应自然(一)直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自觉性原则(四)巩固性原则三、论学制和班级授课制四、论教学内容和教科书(一)论教学内容夸美纽斯的教育和教学思想是与他的“泛智论”密切相关的。
夸美纽斯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他说:“只有那些易于指明用途的事情才应教给学生。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17页。
凡是无用的东西都应当抛弃。
夸美纽斯指出,泛智教育并不是要求人们通晓一切科学和艺术;人生是短暂的,而知识则是无限的;因此,应当学习那些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所帮助的知识,为生活而学习。
(二)论教科书他的名着《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的诞生。
二、教育上的哥白尼——卢梭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着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问世,指出国家起源于契约,社会是由人们通过契约的形式而组成的,卢梭出版了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教育思想,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18世纪法国社会发展的产物。
当时的法国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教会和贵族统治着整个社会,他从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在抨击封建的、宗教的旧教育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论,自然教育就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论自然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名着《爱弥儿》一书中。
在这本书中,卢梭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二、论各年龄阶段的教育主要分为实施自然教育,卢梭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过程,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德国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
德国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德育教育的启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经历了封建专制、魏玛共和国、法西斯统治、联邦共和国等四个政治体制,这些不同的政治体制对德国人提出了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此也导致了学校政治教育的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 德国学校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1.1 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学校政治教育1871年普法战争后,德国基本上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实现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统一,建立了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前景。
在此期间,君主专制体制下的政治教育主要目标就是为等级社会培养顺民,精英政治和等级制成为学校组织体制的主要原则。
在学校里,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完全服从的工具,师生关系具有严格的角色区分。
这种独立的师生关系是完全服务于专制政体的。
学生从出生就已经注定了阶级间的不平等。
1.2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学校政治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资产阶级镇压了工人的革命运动,废除了君主政体,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政治教育的模式不再是培养顺从国民,而是培养受教育的公民。
诸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举权、受教育权等政治和社会平等性原则被写进了宪法。
然而在魏玛共和国大约15年的时间里,精英原则、等级制和独裁主义的传统仍然根深蒂固。
虽然由于当时的种种历史原因和局限,政治教育的功能并未完全得到运用,但民主意识在政治压制、顺从教育中的萌发已成为战后德国政治教育的选择提供了思想上的启蒙。
1.3 法西斯统治下的学校政治教育1933年以后,德国陷入了纳粹统治时期,希特勒法西斯专政疯狂推行侵略政策,把教育也作为这一政策的工具。
这个特殊时期的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好战而富有牺牲精神的“民族同志”。
等级制和精英原则在课程中得到了前所未的加强。
而民主、法治和倾向性原则被“元首原则”所取代。
希特勒公开宣称:“我们将训育出这样的青年使世界在他们面前发抖,把他们训育成严厉的、苛求的和残忍的。
德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
德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路径及其启示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而产生的,设计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在设计教育领域的所有事情中均会存在着特定的语境,一些事情关联着另外一些事情,一些事情影响着另外一些事情的同时又会被其它一些事情所影响。
当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设计教育便应运而生。
德国在1919年初,美国在1930年代中期,日本在1950年前后兴起的设计教育机构,都是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同步的,中国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也有着同样的境遇。
从某种程度上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可以从这个国家的设计教育水平上折射出来。
设计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设计教育的深远影响和促进作用是分不开的。
在此方面,德国于两次世界大战后均能在十年左右产生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相继与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开展设计教育所形成的先进设计观念有着直接关系。
谈论国际现代艺术设计和设计教育的历史总是回避不开德国。
德国是现代设计诞生的主要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德国的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设计一直影响到世界设计的发展,德国的设计理论也影响到世界的设计理论形成,德国的设计教育方法被多数国家的艺术设计院校视为楷模,并且,德国人对于设计的理性原则,以及对于设计的目的性之立场,使德国的现代设计具有最为完整的思想和技术结构。
1通过对德国设计及设计教育发展过程的梳理和研讨,可以从中找到许多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规律和趋向,同时也能够发现许多潜在的问题。
本文力图从德国一战前后及二战前后重建设计教育的发展轨迹中,探讨其教育思想在整个德国经济、社会、文化变革思潮中的特殊位置。
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之设计教育中的有些思想本不原发于德国,但经过国际间的交流与传播,很多设计思想却在德国扎根、壮大,直至又散播于世界各地。
包豪斯和乌尔姆设计学院正是体现这一特色的最好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包含了当时西方设计界在战后的对设计理论、实践和问题探索的整体轨迹。
第4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制度(一)
2.“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育活动与耶稣会学院 (1)“基督教学校兄弟会”的教育活动 胡格诺派等新教的教育活动,推动了早期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但不久遭到禁止。1684年,天主教神父拉·萨 尔建立了“基督教学校兄弟会”,成为法国从事初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这时的初等学校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 算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法语讲课;面向下层社会的子弟。为了适应初等教育的发展,“基督教学校兄弟会” 还在欧洲创办了培养初等学校师资的讲习所。 (2)耶稣会学院 在1618~1746年间,由耶稣会创办的学院成为法国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耶稣会学院重视古典人文学科的学习, 古典语言、哲学和神学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耶稣会学院在管理、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4.星期日学校和“导生制”学校 (1)星期日学校 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工厂中的童工教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1780年,报馆经理雷克斯(1735~1811)首创 “星期日学校”(亦称“主日学校”),以利用礼拜日对童工进行指导和教育。星期日学校最初仅教阅读《圣经》,以 后又教初步的读、写、算知识。由于星期日学校利用休息日把儿童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到19世纪中期,英国的星期日学校已有250万学生。星期日学校不仅在英国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还流传到欧美各国。 (2)“导生制”学校 星期日学校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师资问题的重视。18世纪90年代,教会人士贝尔(1753~1832)在印度, 兰卡斯特(1778~1838)在伦敦分别创立了“导生制”学校。“导生制”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先将学生编成小组,每组10 人,再指定一个年龄较大且成绩突出者为“导生”,教师先教“导生”,“导生”再对小组进行教学。“导生制”学校在英 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会分别成立了推广“导生制”学校的“兰卡斯特协会”和贝尔的“贫民教育促进会”,使“导生制” 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导生制”学校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过于机械,19世纪中期以后为正规初等学 校取代。
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
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西欧国家在近现代的教育制度以及实践经历了许多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重点讨论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的演变。
在近现代初期,教育主要由教会控制。
在这个时期,只有富有的贵族子女有机会接受教育,而农民和劳工的子女则几乎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教育。
教会的教育机构主要以修道院为主,这些修道院的学校不仅提供基础教育,还提供培训成为牧师或修士的课程。
然而,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的兴起,教育开始从教会的掌控中解放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开始致力于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人的自由和个人发展。
这导致了更多的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和意识的提高。
在17世纪和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对西欧国家的教育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倡普及教育。
在这个时期,德国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推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职工学校的设立。
这些带来了普鲁士教育制度的崛起,也成为后来各国教育的先驱。
19世纪是西欧国家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建立全民教育制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这种全民教育制度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得到广泛推广。
此外,19世纪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如蒙台梭利教育法、斯坦纳教育法和自由学校运动。
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和自主学习,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20世纪以来,西欧各国的教育制度和实践经历了进一步的。
在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选择。
此外,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总的来说,近现代的西欧各国教育制度和实践从教会控制到全民教育,从传统教育到启蒙运动和人文主义教育,再到现代教育模式的出现,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这些和发展不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选择,也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近现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历史演变
近现代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历史演变一、17—18世纪德国职业技术萌芽17世纪德国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状态以及三十年战争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各方面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家。
同时在教育史上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以普鲁士教育为主。
(一)泛爱学校受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泛爱学校”。
其创始人是巴西多(J.B. Basedow1724—1790)。
泛爱学校的学习内容包括有实用知识、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等。
(二)哈勒学园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生活的日渐丰富实科教育随之兴起。
在此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是1695年弗兰克(A.H. Francke1663—1727)在哈勒开办的一所国民学校以实科内容和直观方法施教并对贫家子弟免费提供教材此后又设立科学学校其中配备各种实验室、各类仪器、诊所、印刷厂、师范学校以及文科中学。
1708年哈勒学园的副主教席姆勒创办了数学机械学经济学实科学校。
此后肄业于哈勒学园的赫克又于1747年建立了类似的学校所开设的实科课程更为广泛又附设工艺学习班、师训班影响更大。
二、19世纪—20世纪前期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一)19世纪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19世纪德国无论在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令欧洲各国瞩目。
1806年普法战争和欧洲革命给德国教育发展带来了两次重大的冲击。
其实在18世纪德国就已经有少量的适应现代生活的实科中学到19世纪实科中学迅速发展成为德国中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机构。
1832年普鲁士率先颁布《实科中学毕业考试章程》它标志着实科中学这一形式得到政府的承认。
且于1859年颁布《实科中学课程编制》规定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九年。
然而此时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直到1870年才获得具备升入大学的资格。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在19世纪还建立了与大学功能不同的高等工业学校或其他专业性学院为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从而奠定了德国现代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
(二)20世纪前期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1、德意志帝国时期19世纪末统一的德国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国家服务”的民族主义精神成为德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德国家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随 着 教 育 思 想 的 不 断 更 新 和 育 儿 理 念 的 完 善, 家 庭 教 育 在 当下 中 国教 育 的大 舞 台上 所 扮 演 的角 色 日益 凸显 。德 国家庭 教 育 不论 是 在 教育 理 念 还 是 教育 内 容 、 抑 或 是 教 育 方 式 上 都 显 示 出骄 人 的 成 就 。研 究 表 明 , 德 国在 二 战后 之 所 以能 够 迅 猛 发 展 和 快 速 崛起 , 与 其 开 放 多 元 的教 育 模 式 和 科 学 理性 的 培 养 理念 不 无关 系 , 尤 其 是 家 庭 教 育在 其 中发 挥 的作用 不 容小 觑 。
会规范 。很多德国家长在给孩子讲述故事的环节 中有 意识 地 加人 了 品德关 怀 和德 育 向度 。
( 2 ) 认 知教 育
、
德 国 家庭教 育 的特 点
认 知 能力 是决 定 儿 童发 展 潜 力 与趋 向 的重 要 因素 。德 国 家庭 教育 在 认 知层 面 的 内涵 集 中体 现 在 激 发 孩 子 的 认 知 兴趣 、 丰 富其 生 活 常 识 以及 有 意 识 地 培 养 他 们 的 注 意力 、 观察力 、 记忆力 、 想 象 力 和 创 造 力 三 个 方 面 。根 据 德 国育 儿 专 家 卡尔 . 威 特 的考 察 , 亲 近 自然 已经 成 为大 多 数 家 长 培 育 孩 子认 知 能 力 的一 种 特别 的途 径 和 方式 。父母 常 常 在孩 子 幼 年 时期 就 引导 他们 建 立 与 自然 的 亲近
完 整 的个 人 ” 。 塑 造 完 整 的 人 格是 德 国家 庭 教育
的主要 目的 。 2 . 教 育的任 务 与 内容 ( 1 ) 品德教 育
关系 , 希望他们通过直观的 、 具体 的接触和感受来 认 识周 围 的世界 。此外 , 艺术 实 践 和创 造 , 也 成为
德国近现代教育制度课件
高辍学率与低完成率
部分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选择辍学,高 等教育阶段也有较高的辍学率,这成为德 国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移民和多元文化教育
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加,德国教育需要更好 地融入多元文化,满足不同背景学生的需 求。
德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德国教育体系正逐 步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提高教学质 量和效率。
教育机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教会学校,德 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立 学校和私立学校。
两次世界大战对德国教育的影响
教育重建
教育改革
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教育系统遭 受严重破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重建 。
在战后,德国政府进行了多次教育改 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求。
美国教育理念影响
在二战后,美国对德国进行了大量援 助,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引入了美 国式教育理念。
德国教育体系鼓励学生终身学习,提供各 种成人教育和进修机会,满足不同年龄段 和职业人群的学习需求。
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不均衡
虽然德国教育体系整体上较为完善,但地 区间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
,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职业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德国职业教育体 系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技能需求和
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促 进个性发展,为高等教育和职业
发展做好准备。
教育形式
包括小学、中学和特殊教育等类 型,实行免费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定义
高等教育是德国教育体系中的高级阶段,提供学 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教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科 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德国基础教育
三轨制中学
实科中学
5~10年级,有点像我国的职 业高中,接纳的是小学四年 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汉堡 协议》统一名称前,常被称 为“中间学校”,即处于主体 中学和文理中学中间的学校。 这类学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 后,则进入高等技术学校 (相当于我国的职业技术学 院)或者高等文理学校。
德国基础教育的特征
文理中学
德国基础教育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其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其城 堡之坚固 ,也不取决于其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其公民 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 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
德国基础教育:初等教育以及中等教育
在职业属性上,德国的中小学教师属于国家的公务人员 ,受不解雇的保护,无失业之虞,而且每年还有两个很长的 假期。
据政府的相关统计,德国政府支付给中小学教师的工资 为人均国民收入的2倍多。德国中学教师人均年税前收入超 过45,000欧元,放眼整个世界,德国中小学教师的收入高 于除瑞士以外的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高居全球第二。 在德国,中小学校教师不像我国那样存在职称差别,由 于没有职称和其他名目繁多的荣誉称号,更没有荒唐的“主 科”和“副科”的门户偏见,因此,决定德国中学教师收入 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的年龄及婚姻家庭状况。结婚、生孩 子会使老师的收入增加,年龄越大,工资也越高,如果是“ 资深教师”,收入也会比其他教师高一点。
德国基础教育的特征
三
Chapter 3
德国基础教育之启示
对比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德国基础教育具有很多可鉴之处。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适当权力下移,增强地方办 学的积极性。 启示 01 02
德国教育
(二)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制度
四、二战后德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1964年的《联邦共和国关于实行教 育统一的协定》(简称《汉堡协定》)
1.所有学校统一学年,即从每年的8月1日开 始,于次年的7月31日结束。 2.普通义务教育统一为9年。
3.统一学校名称。
4.所有学生统一从第五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 语。 5.设立达第十二年级的两年制专科高中。
2.联邦德国特点 (1)当其他国家实现了义务教育的一体 化时,德国仍然保留了三类不同的中学。
(2)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独具特色,为世界
各国所称道和模仿。
(3)文化教育管理上的联邦主义导致全国教
育管理的多中心。
(4)联邦德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绝大多数是
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在数量上是很次要 的。
(5)在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没有冲 突,国家允许教会在公立学校中有 一定的影响。 (6)联邦德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半日 制的,全日制的学校极少,公立住 宿学校几乎没有。 (7)与中小学相反,联邦德国各地区的 高等学校结构基本相同。
6.完全中学的毕业生要进入一般大学必须符合 下列条件,即从第五学年开始接受第一外语 的教学,从第七学年开始学习第二外语,从 第九学年开始学习第三外语。
(二)1970年的《教育结构计划》
1.把学前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称为“初步 教育领域”。 2.改组普通中学,让儿童提前一年入学,即儿 童5周岁开始义务教育,这个阶段称为“初 等 教育领域”。 3.把中等教育称为“中等教育领域”,分为两 个 阶段。第一阶段包括第五到第十年级,毕业 生可获得“中学毕业证书I”;第二阶段包 括第
(一)泛爱主义教育思潮
反对压抑儿童身心发展的经院主 义和古典主义的教育,强调教育的目 的在于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 握实际知识和健康乐观的人 。
外国学前教育史 近现代欧美主要国家的学前教育
的正常儿童。 ➢ 初等教育有三种学校类型:为2~5岁儿童设立的保育学校(这一年龄不属于义务教育
之内);为5~ 7岁儿童设立的幼儿学校;为5~ 11岁儿童设立的初等学校,其校内可 附设保育班,招收3~ 5岁的儿童。 ➢ 保育学校或保育班的设置规定为地方教育当局不可推卸的义务。
府颁布了《哈比教育法》,对学前教育的目标做出了规定。根据此法令,法国的 学前教育实际上发挥着四重作用,即教育、补偿、诊断治疗以及与小学衔接的作 用。
二、20世纪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20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学前教育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继续把发展学前教育看成是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开 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国防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国政府采取
二、20世纪法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20世纪下半叶法国的学前教育
➢ 在第四共和国时期,《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 的思想,被称为一个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教育必
须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要顺应儿童的摄年图龄网、能力和心理特点。该方案对战后法
国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 进人20世纪70年代,法国政府更加重视公立学前教育的发展。1975 年,法国政
问题: 近现代欧美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否正如康德尔所描述的这样?近现代学前教育 的起源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去探寻不同国家学前教育 发展的异同之处和独特路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十一章 近现代欧美主要国家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 英国的学前教育
一、18——19世纪英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创始人是麦克米伦姐妹。1908 年,麦克米伦姐妹在博乌开设实验诊疗所 摄图网
西欧各国近现代教育制度及实践
1958年的教育改革着重点放在了加强学校和生活的联系上,加强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
1966年,苏共通过《关于进一步改进普通中学工作的措施》。
1977年12月,苏联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学校学生的教学、教育和劳动训练的决议》。
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1984年,苏联通过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
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
形式有私立教学机构:文法学校和公学、文实中学(也称学园、学院、专科学校)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始于牛津大学的设立,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是英国高等教育的标志。
只有上层社会的青年才能进入这两所大学学习。
大学的教学以古典学科和神学为主,具有较强的贵族性。
19世纪
导生制学校。又称贝尔-兰喀斯特制学校。
由耶稣会创办的“耶稣会学院”占据了统治地位。
17世纪初成立的“耶稣基督圣乐会”是仅次于耶稣会学院的另一中等教育机构,重视法国史、数学、力学、地理、现代外语及拉丁文学习。
到18世纪共有大学22所,数量最多,其中巴黎大学最古老、也最保守;
由于重视商业,一些实用的技术专门学校和机构开始出现,如路桥学校、矿业学校、皇家军事学校、法兰西科学院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等。
18世纪40至60年代是殖民地大学迅速增加的时期,出现“巡回学校”。
在18世纪末,联邦新政府又开始了创办州立大学的尝试,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19世纪前美国高等教育尚未形成一定的体制。
19世纪
公立学校运动
1749年,富兰克林倡议建立实际的新型的中等学校——文实中学。
办学形式上,以私立为主体,公私皆有。
20世纪以来
德国当代教育制度
德国的当代教育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联邦制度:德国的教育系统是联邦制的,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负责。
各州拥
有在教育领域的相对独立权力,因此存在一些地区性的差异。
2.三层次结构:德国的教育系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学段和学制,学生可以在这个体系内逐步提升学历。
3.综合性学校:德国的综合性学校(Gesamtschule)将不同学科的学生纳入同一所学
校,提供统一的中等教育。
这有助于减轻分科制度带来的社会差异。
4.双轨制:德国实行的双轨制度(dual education system)是其成功的一大特色。
学
生在中学阶段可以选择继续学术教育,也可以选择进入职业培训系统。
这样的制度旨在保障学生在学校和实践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培训。
5.大学自主性:德国的大学拥有较大的自主权,自主制定学科设置、课程内容和招生
标准。
大学课程通常较为灵活,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
6.大学入学考试:进入大学通常需要通过“高考”(Abitur)或其他类似的大学入学考
试。
这个考试通常在中学阶段结束时进行,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有资格进入大学。
7.国家援助制度:德国实行的大学免费政策是吸引国际关注的一大亮点。
许多州提供
免费的高等教育,而联邦政府也提供一些奖学金和贷款支持。
欧洲近现代史论文
19c德国教育改革与工业现代化摘要:19c,德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在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功的教育改革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从而有力地推进了德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19世纪的德国实现了工业现代化,完成了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转型,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德国在19世纪前期和中后期分两个阶段对教育进行了改革,前一个阶段主要对教育机构和教育机制进行了调整,后一个阶段强调教育的普及化以及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这些改革为德国带来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最终推进了德国工业化的进程。
关键字:德国教育改革工业现代化一、德国教育改革(一)19c以前教育发展情况中世纪前期充当教育机构的是僧院学校、教区和教团学校。
当时的教育体系无不具有宗教和教会的性质,是为教会服务的。
德意志最初的教育组织出现在七世纪。
①显然,当时德国的教育组织也是为宗教服务的。
世俗群众没有自己的教育机构,只能接受僧侣规定的有关教义和教规的课程。
世俗群众从来没有为自己特设的学校;直到中世纪末期,这类学校才开始设立。
②十三世纪大学的设立标志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
这时期新设立的大学逐渐有了相应的自治权。
旧德意志帝国境内也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学,如布拉格大学、汉堡等。
德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始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随着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兴起,宗教对教育的控制逐渐减弱,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非宗教大学。
宗教改革时期,以梅兰希顿为代表的新教教育组织者在世俗政权的领导之下建立了新大学和新学校,这些新的学校实现了新教教义和人文主义的结合。
③到了17、18世纪,德国教育为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形成包括初等学校、中等学校、骑士学院、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
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国家政权对教育控制的加强,学制、课程的变革反映了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德国近现代的教育制度
(一)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笼络人心及扩充军队,德意志各邦的王公们都非常重视国民教育。
16世纪末17世纪初开始,各封建公国把初等学校由教会管理改为国家管理,并颁布一些学校法令,规定实行初等强迫教育,如德国最大的一个邦国——普鲁士,于1717年和1763年先后两次颁布此类法令,规定5~12岁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要课以罚金,甚至儿童缺课,也要对其家长加以罚款。
从而德国在西欧率先将学校管理权国家化。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是由路德派倡导和兴办起来的,学校设施一般非常简陋,师资水平也不高,大多由裁缝、鞋匠和退伍士兵担任或兼任。
宗教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同时也教一些简易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和体罚。
后来,经虔信派努力,这类学校得到较大发展,手工科列入学校课程,直观性原则和学生自主性原则受到重视。
另外,班级教学和本族语教学等在这一时期也得以实施。
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古典文科中学、武士学校和实科中学。
文科中学在德国中等学校中占据重要地位,由宗教改革时期梅兰克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文法中学演变而来,主要是为了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政府官吏,与劳动人民无关。
武士学校则沿袭中世纪骑士教育而来,其任务是把贵族子弟训练成为文武官职及从事外交事务的人员。
学习的内容较宽泛,但很肤浅。
18世纪出现的实科中学则适应了工商业资产阶级发展的需要,是一种既具普通教育性质,又具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中学。
实科中学主要讲授一些接近实际生活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实用知识,这促进了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实科中学曾盛极一时。
此时,德国大学受国家的影响日渐增强,人文主义精神逐渐排斥着欧洲大学传统的中世纪学风。
学校增加了新人文主义学科和实用学科。
国语授课、教学方法的改进,打破了旧大学沉闷的氛围,给大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此外,这一时期的德国还创办了许多新大学,如圣·尼古拉大学、哈利大学、赫丁根大学等,这为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18世纪一19世纪中期
18世纪末德国出现泛爱主义教育运动。
泛爱主义者接受卢梭的思想,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要热爱儿童,让儿童得到自由发展。
他们重视体育,注重发展人的理性,重视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
泛爱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巴西多(也称巴泽多)于1774年在德国东部德绍开办一所泛爱学校,对学生进行免费教育。
各地纷纷仿效,极大地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教育思想的传播。
在这一时期,德国还出现了一场学习发扬古希腊文化的运动,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威廉·冯·洪堡。
在他担任公共教育部部长期间,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他强调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案》,改进和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工作;在中等教育方面,他对文科中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制订新的中学教学计划,减少古典语文的教时数,这些措施使文科中学更接近实际生活(实科中学);在高等教育方面,他建议创办了柏林大学,首次提出“教学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对后来德国教育、科研的发展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然而,欧洲“神圣同盟”成立后,普鲁士反动政府对国民教育事业进行了野蛮地摧残,使德国教育走向倒退。
政府命令学校监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接着又削减自然学科,增加古典学科,加重神学课,这些倒行逆施严重地阻碍了德国教育的发展进程。
使德国的学校教育倒退了许多年。
(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
普鲁士在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战胜法国,建立了以普鲁士邦为首的德意志帝国。
帝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利用教育来为其经济、政治服务。
德国学校教育始终贯穿着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僧侣主义和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精神,强调学校为国家服务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把青年培养成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培养大批效忠的具有初步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及士兵是帝国初等教育的初衷。
根据1872年颁布的教育法,德国对6岁儿童实施了为期8年的强迫义务教育,并把初等学校分成初、高两级,每级4年。
初级称基础学校,高级称高等国民学校。
法令还规定设立为期6年的中间学校,对学生进行一般的普通教育和一些职业教育。
中等教育领域方面,这一时期德国的中等学校主要有文科中学、文实中学和高级实科学校三种类型。
三种学校都注重宗教、德语、德国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的学习,以培养“德意志精神”。
不同之处在于文科中学较为注重古典学科,把拉丁文和希腊文作为课程的中心,现代学科则相形见绌;高级实科学校与之相反,强调现代学科,注重发挥其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的优势,完全删除了古典学科;文实中学则介于两者之间,算是一种折中的产物。
德国的大学包括神学、医学、法学和哲学四个学部,学习年限一般为4至5年。
这一时期中,大学内部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课程上强调科学、技术、商业、现代外国语和管理学等;增设科学实验室;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讲座和报告、讨论和练习、调查和实验等。
(四)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后期
1、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
一战后,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首先表现在普及强迫义务教育上,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8年(6~14岁),包括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
中等教育在原有的古典中学、文实中学和实科学校三类传统中学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中学。
其中,德意志中学是在基础学校之上,以学习“德意志学科”、“德意志文化”为主的一种中学,带有浓厚的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色彩;而上层建筑中学是建立在国民学校七年制基础上,培养未来统治人才的中学,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迅速,大批高等技术学校纷纷成立,大学也成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并实现了自治,这使德国的科技文化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纳粹统治时期的教育
希特勒上台后实行法西斯专政,教育也走上法西斯化,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推行军国主义教育,向青年不断灌输对领袖的极端个人崇拜。
1934年,德国又成立科学、训练和国民教育部,转向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学制上缩短年限,各类中学的学习年限一律减少了一半,增加了“乡村生活年”和“劳动服役”。
办学的类型上,重视德意志中学并使之取代文科中学成为主要的中等学校。
1938年,德意志中学招收的学生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83.3%。
此外,德国还设立了三种特殊学校:希特勒学校、全国政治教育学校和骑士团城堡学校,以专门训练纳粹法西斯大小军政头目。
3、联邦德国的教育
二战结束后,在美、英、法占领区内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简称联邦德国。
面对教育事业的废墟,联邦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该国的教育事业尽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9年德国教育委员会颁布《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计划。
联邦德国实行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学校教育(4年),期满后进人第五、六2年的“观察期”(相当于初中),再经过指导、“选择”或考试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尤其是1969年成立的全国教育科学部标志着全国统一的教育领导机构在德国已基本形成。
中等教育的学校类型有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完全中学三种。
主要学校是初等小学课程的继续,教授一些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和职业知识的预备教育。
实科学校,又称中间学校,主要学习一些实用学科,以便直接参加工作,也可升人中等专科学校继续学习。
完全中学就是传统的文科中学,入学时要经严格选拔,还要交纳高额学费,这里的毕业学生一般可以升入大学。
战后德国的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76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这是二战后德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方面的权威法案。
该法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4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7年的状况。
法案还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
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德国的大学分两大类:学术性大学(包括综合性大学、工科大学)和非学术性大学(包括高等师范学校、高等艺术学校和高等体育学校等),大学实行免费入学,但要求学生持有完全中学的毕业证书。
大学考试一般分毕业考试、国家考试和博士学位考试三种,学生通过考试依次可获取毕业文凭、完全中学教师、博士学位和教授备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