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尺度小
五带的划分
自然带的分布
秦岭的阴坡和阳坡
大: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差异,
中:热带雨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之间的差异的尺度要小。
小: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则属于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组成要素的差异 导致 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地 域分异规律
雪线,常年积雪带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它是永久性积雪与 季节性积雪的界限。
(夏季,山上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雪线
夏季冰雪带的下限
冬季冰雪带的下限
雪线-雪线的影响因素
1.气温(热量和纬度)
阳坡 阴坡
坡向-雪线阳坡高于阴坡
冰川带 ① 阳坡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融雪快,
雪线
雪线高
草甸带 ② 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低,融雪慢,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内容索引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
一、地域差异
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特征存在着差异。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地域外部条件与内部物质、 能量运动的结果。
1.地域外部条件
①太阳辐射量
低纬地区与高纬地 区吸收的太阳辐射量不 同,使得水循环、生物 循环等物质迁移的数量 青藏高原区 存在差异,从而形成热 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相对高度越大
5km
4km
3km
相对高度越小
2km
1km
0
高山冰川 高山荒漠 高山草甸
同一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山北水南为阳 山南水北为阴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冰川带 草甸带 森林带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北极圈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带 荒漠带
亚热带常 草原带 绿硬叶林 北回 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 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带
二、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基础: 热量
(2)地域分异: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二、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
(1)形成基础: 水分
(2)地域分异: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Hale Waihona Puke 二、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形成基础: 水热
山地水热变化主要由海 拔和坡向决定:迎/背 风坡、阴/阳坡。 (2)地域分异:
垂直分异
二、自然地理分异规律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特征:
①山麓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
②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变化与 由赤道向两极变化一致。
③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 带谱越多。
④山地不同坡向由于水热差异,自然带形成差异。
雪线:冰川积雪下限(0°C)。
影响因素:气温、 降水、坡度。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差异性
1、含义: 地球上不同地方,自然环境不同。
2、形成
纬度差异 海陆差异 海拔差异
水热 差异
气候 差异
植被 差异
土壤 差异
3、陆地自然带
3、陆地自然带 区分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自然保护区设计
自然保护区设计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合理设计自然保护区,可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维 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以上三个尺度的地理环境差异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理 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03
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纬度地带性
总结词
纬度地带性是指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分布不均,从而形成不同纬度带的气候、 植被和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
究,提高空间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02
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为决策提
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
03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地理环境差异性数据进行深
度挖掘和学习,提高研究效率和精度。
地理环境差异性研究的社会价值与意义
资源可持续利用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详细描述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特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从山脚到山顶,随着海拔的升 高,气候逐渐变冷,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垂直地带性在地球表 面的高山、高原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04
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实践 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地理环境差异性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讲课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组成的环境。
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规划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并通过图表和案例说明不同地区的差异对人类的影响。
一、气候差异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
1.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湿润,温度变化较小。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热带农作物的生长,如水稻、香蕉等。
然而,热带地区也容易受到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威胁。
2.温带地区:温带地区的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寒冷而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适合一些粮食作物的生长,如小麦、玉米等。
同时,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也适宜人类生活,人口较为集中。
3.寒带地区:寒带地区位于地球的极地附近,气候寒冷干燥,温度极低。
这种气候条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寒带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如北欧国家的养殖业。
二、地形差异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势和地貌特征。
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影响着水资源的分布、交通运输的便利性等。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的发展。
许多平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产地,如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美国的中西部大草原等。
2.山地地区: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山峰重叠,水资源丰富。
山地地区适合林业和水资源利用。
例如,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重要的林业区,靠近山脉的地区还可以利用峡谷地形建设水坝发电。
3.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位于山地和平原之间,地势较高,气候干燥。
高原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如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三、自然资源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差异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更具发展潜力。
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差异巨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一、引言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对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地理学以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力学作用为研究对象,探索地球表层的规律和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地球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差异性。
本教案将从气候、地貌和水文三个方面介绍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气候差异性1.热带气候: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特点是温度高、年降雨量大、季节性明显。
热带气候对农业产生良好的条件,很多热带地区以种植作物为主要经济活动。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位于赤道以北和以南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分布均匀。
温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也为工业和居住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3.寒带气候:寒带气候位于地球北极和南极地区,特点是寒冷、干燥。
寒带气候条件恶劣,对人类活动的限制较大,但也有少量原始居民适应了这种环境。
三、地貌差异性1.平原:平原是指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如中国的华北平原和美国的中西部大平原。
平原地区适宜农业发展,拥有广阔的耕地和水资源。
2.山地:山地是指地势高、起伏较大的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山地地区地形复杂,对农业和交通有一定的制约,但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开发旅游业。
3.高原:高原是指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区,如青藏高原和安第斯高原。
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适宜畜牧业发展,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水文差异性1.河流系统:河流系统包括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
不同地区的河流系统差异很大,如亚马孙河和尼罗河的流量差异很大,对当地的交通和水资源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2.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是地下层的水体,对当地社会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差异会影响到农业、工业和居民用水等诸多方面。
3.降水分布:降水分布是指降水在地球表面分布的差异。
降水分布的差异性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例如沙漠地区的水资源稀缺,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冰原带
注意: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
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素 共同作用形成的。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 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 大陆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山地 针阔混交林-山地寒温性针叶林 带-亚高山寒温性灌丛草甸带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高山 寒冻冰碛地衣带-高山冰雪带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怎样?呈 现何种自然带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大致沿水 平(等高线)延伸,垂直变化。 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异 分析形成这种规律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大陆东西两侧自 然带分布纬度位 置的差异
典型地区
形成原因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 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 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 地下水 绿洲)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 大陆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
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 湿,大陆东岸寒流流经降
分布纬度低
温减湿
影响因素 水分条件的 变化
洋流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北极熊、海豹
北极圈
驯鹿、北极狐
驼鹿、紫貂
松鼠、 黑熊
阿尔卑 斯山羊
黄 羊
双 峰 驼
旱 獭
松鼠、 黑熊
猕猴、 灵猫
北回归线
袋鼠、单峰驼 长颈鹿、羚羊
大象、 孔雀
赤道
猩猩、河马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 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这就是地域分异。
(完整)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教学目标:1、陆地自然带的涵义;2、地域差异原因;3、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三、重难点讲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建造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又具有地域差异。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知识点一: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显然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炎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般情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4、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一致,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a、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E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C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23.5° 10° 0°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G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F
B
A
热带季雨林带
三、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域分异的概念: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 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 差异。
直地域分异图。
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
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
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带
所需的水热条件。
答案
探究点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为何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 北坡? 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 北坡多,雪线低。 (4)为何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 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 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
差异性 原因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
水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也不同
陆地自然景观(自然带)
二、世界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分布的一般规律
90° 70° 60° 40° 30°
L k
大陆西岸
内陆
大陆东岸
极地(苔原、冰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I J 温带荒漠带 H
温度:南坡纬度低,温度高;南坡是阳坡,温度高 降水: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ABCD四座山峰,山顶均有冰川积雪带,判断
S
N
S
N
S
N
S
N
A
B
C
D
⑴位于北半球的山峰是(AB ) ⑵南坡为迎风坡的是(BC ) ⑶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 DABC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东非高原 北欧 秘鲁沿海
地带性因素理想状况
非地带性因素现实状况
有亚带草原 带
改变为温带荒漠带
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分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 异规律(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狭长型自然带分布
热带雨林带
改变为热带草原带
同纬度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延伸
热带草原带
分布空间: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典型植物:银杏、梧桐、枫树等 植被特征: • 冬季寒冷/光照不足→落叶 • 雨热同期→阔叶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是落叶林? 1、由于纬度高,极端气温常常较低; 2、冬季降水偏多,光照不足,植物营养供给不足。
亚寒带针叶林带
分布空间: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南半球没有) 典型植物:松树、杉树等 植被特征: • 气候寒冷→树种单调;针叶 • 光热稀缺→立木端直;高大乔木
90°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7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60°
温带海洋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性气候
40° 地中海
气候
30°
热带沙漠气候
20°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 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10° 0°
热带雨林气候
大陆西部
大陆内部
大陆东部
冰原带/苔原带
(寒带冻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
温带落叶 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存在空间分布规律
陆地上的自然地理环境存在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相似的区域→自然带 自然地理环境相似:大气、水文、土壤、生物…… 以直观且稳定的植物(植被)命名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空间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制约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通用4篇)《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篇1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熟悉课标:熟悉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理解自然带的形成和地域水平分异规律、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世界特别地区的自然带成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关系聚焦高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亲密,对于人类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进展经济、走可持续进展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状况,结合目前高考以力量立意为主的思想,依据本节学问特点,其命题趋势将侧重于案例分析,运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
复习重点: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缘由复习难点: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及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地与南北白山坡差异的缘由。
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归属是易错之处。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多媒体帮助教学、谈话法、案例法、归纳法、学习方法指导:本课内容理论性、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对多数同学来说比较浅显难懂,因此需联系已有学问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理解,如将“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等通过迭加、进行比较,并找出内在联系,增进理解,同时培育自主探究学习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及同学学习的学案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同学读家乡的五幅图分析思索请同学们描述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复习巩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点。
新课教学:引导同学结合探究活动一完成探究活动二理解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带1 自然带的概念及其成因(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三关心同学理解自然带的名称、自然带在分布上与气候的关系、自然带的界线2 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其界线(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四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水平分异规律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水平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板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五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二)由山麓至山顶的分异规律(板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六关心同学归纳总结自然带的非地带性(三)非地带性:---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板书)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影响因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南半球缺失、转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南部东西两侧分别是和自然带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延长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土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纬度指导同学完成探究活动七关心同学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三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板书)巩固提高:指导同学完成学案中的反馈练习,关心同学巩固已学学问.教与学评估:结合板书与同学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并指导同学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估以便今后老师调整教学和同学课后的复习巩固。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PPT课件
自然带沿海拔变化的方向更替(由山麓 向山顶更替) 产生原因:海拔高度变化导致的水热变化
28
思考:垂直自然带分异和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的表现有无相似性?有何相似性?
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关系
29
规律一:相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 直 分
(一)
(二) (三) (四)
10
(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读图,总结呈南北方向分异的各自 然带更替规律?
随沿 纬纬 度线 变延 化伸
11
12
(三)
(二)
(一)
请将景观图片按 说一说你 形成这样地域 照合理的次序放 发现了什 差异的主要因 到底图相应位置。 么规律? 素是什么?
经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
更替:沿经度变化 方向。 延伸:沿经线方向。
垂直地带性
更替:沿海拔 变化方向。
图 示 纬度高低引起热量
的差异
主要是由于纬度位 置引起的热量差异, 成 同时也受水份条件 因 的影响。在高纬和 低纬地区表现得明 显。
距海远近引 起水分差异
主要是由于距海远 近引起的水分差异, 同时也受温度的影 响。在中纬地区表 现得明显。
干湿度地带 沿经度变化方向 分异规律 (东西方向)
水分
非洲大陆
欧洲西海岸
15
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0依次向南、向
北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
200E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垂直带
太阳辐射能带来的 热量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减少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当我们观察地球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自然地理环境在各个地区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性不仅体现在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还涉及到地形、水文、生物等多个方面。
这些差异为我们的星球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多样性,也对我们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气候的差异性。
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有的地方四季如春,有的地方炎热干燥,有的地方寒冷潮湿。
这种气候的差异性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地球上不同地区受到太阳辐射量的差异所导致的。
例如,靠近赤道的地区由于受到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因此具有热带气候的特点,而靠近两极的地区则具有寒冷的气候特点。
此外,山地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通常较低,而盆地地区则具有相对温暖的气候特点。
其次,地形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一个重要的差异因素。
地球上的地形多种多样,包括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
这些不同的地形为生物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了植被和土壤的形成。
例如,平原地区的土壤通常较为肥沃,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种植,而山地地区的土壤则较为贫瘠,通常适合林业的发展。
此外,水文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对自然地理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靠近河流的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同时也可能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而海洋地区则具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为生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存环境。
最后,生物多样性也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生物种类。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是地球上生物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而极地地区则生物种类较少。
这些不同的生物种类不仅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多样性,也对自然环境的稳定和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差异性使得我们的地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在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保护,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知识梳理
(1)自然带分布
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自然带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
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
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
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
带
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
量很少,生态系统
脆弱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
带
[特别提示]根据“热量带+典型植被带”就可记住大部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自然带有不同的代表性植被:从温度条件看,随着温度的降低,森林景观由常绿阔叶林变为落叶林,再变为针叶林;从降水条件看,随着降水量的减少,植被景观由森林转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
(2)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
1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A、地带性规律
地带性规律分为:水平地带性规律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太阳辐射
低、高纬明显。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海陆位置
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
区明显(沿等高线水平延伸,垂直
方向更替)。
垂直分异规律与赤道
到两极的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
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
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
注意: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温度高则雪线高(夏季高于冬季,低纬高于高纬);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B、地方性分异(非地带性现象):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
地方性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的规律。
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水分差异和洋流四个因素。
1非地带性现象的表现
2
②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典例分析
3
(2019·全国卷Ⅲ,4分)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
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
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下题。
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
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
这种现象体现了________地带性规律。
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
(8分)
参考答案
1.D
2.纬度 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