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围绕“十二五”翻番目标 找准转型跨越的支撑点——我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年清徐作出 了 “ 十二 五” “ 三化”互动 的发展布局 。在工业 新 型化方面 ,重点发展物 流 、汽配 、食 品等销售收入 过百亿
的大企业 和新材料 等销售 收入过 3 的产 业集群 。在农 业 0亿 现代化方 面 ,投 资 9 0个亿建设太原 现代农 业示范区 ,3年 内
发展销售 收入 5 亿元 以上龙头企业 1 ,5年内全县食醋产 3家
设取得 实质性进 展 。依 托沙棘 、胡麻 、肉羊和 小杂粮优 势 , 吸引 了一批农产 品加 工龙 头企业 。风 电光 电等低碳能源产业
清徐 :在高起点高平台上实现 “ 三化”互动
清徐县 面积 不大 ,但县域经济分 量较重 ,是我 国中部 百
删
吃拿卡要 ,则严惩不贷 严厉 问责 。原平扭 住投资 35亿 元的 2
刘维佳副省长在小麦主产区调研
努力 跳 出 “ 困 陷阱” 贫
沁县是我 的扶贫联 系点 ,最近按省委下 乡住村安 排 ,我
不 同的路径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 ,发 展以煤为基 的产业 ;二 是 打破 资源 局限 ,培育特色产业经济 ;三是 以煤为基 与多元 发展有机结合 ,这是 较为理想 的增长模式 。永济没有煤 炭资
没选实力最强 的 ,如孝义 、河 津 ;也没选基 础最弱 的 ,如大
宁 、永和 。我 之所 以如此选 点 ,主要是力求 收集 的范例更 有 普遍性 。这项 调研 的基本结 论是 ,山西经 济社会转型跨越 发 展 已经强 势开局 , “ 十二五 ”我省县 域经济实现 G P D 、固定 资产投 资 、财政 收入 翻番稳 操 胜券 ,全 省 实现 城镇 居 民收
去年底基本完工 。今年他 们按 阳泉新辅城 标准 ,加大经 济社
强 县 ,2 1 农 民 收 入 达 87 2元 ,名 列 全 省 各 县 第 一 。 去 0 0年 9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
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
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
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一)历史回顾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中部崛起的意义
三、中部崛起的机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十一五”时期实施的重 大区域发展政策,是继东部沿海开发、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 北老工业基地之后的战略。 1)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为中部地区提供了千载难 逢的机遇 2)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国际、国内产业 转移浪潮,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3)高新技术及知识经济的发展早就软实力竞争机遇,新 型工业化道路为中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4)大城市圈风的形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为中部 崛起提供了机遇。
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
1、中部崛起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 要 具有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中部地区具有 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战略区位承东启西的作用显著。 从自然资源条件看,中部地区最突出的资源是水热光等 农业生产资源,中部拥有长江、黄河和西湖平原(湖北的江 汉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潘阳湖平原、黄淮平原,农 业资源 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组合条件好、 特别是煤炭和水力等战略性、基础性能源资源,以及铁矿、 铜矿、铝矿和磷矿等关键性矿产资源,其中水利资源蕴藏量 占全国的7.7%,水力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9.9%。
中部崛起规划
制约因素 战略意义 发展机遇 发展定位 政策建议
一、制约中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政策驱动力不力导致中部地区资本匮乏 2、产业结构水平低 3、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综合实力不强 4、三农问题 5、外贸依存度低于全国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沿海地区的 差距越来越大 6、非国有的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缺乏活力 7、中部六省行政区划壁垒突出,区域规模经济难以实现 8、中部对资源的吸纳力远低于东部,发展后劲不足
形势与政策论文——山西转型发展
《形势与政策》调研论文故乡的腾飞——山西省的转型发展院系:社会管理学院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组别:第四组小组成员写在前面的话我们小组的成员中有两个是从山西省来的。
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于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选择以他们的故乡变化为背景,以他们的视角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共同查资料,共同文成本篇调研论文。
这也是我们小组与其他小组相比最大的闪光点。
摘要山西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长期“一煤独大”,制约着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跨越是必然趋势。
这关系着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年,山西省被国务院授予了资源转型开发特区。
从近几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煤炭业的逐步发展,环保技术的大力跟进,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跨越式发展真的是激动人心的。
山西省经过了那一系列改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关键词】:山西省转型发展可喜变化故乡腾飞目录一.印象中的旧山西 (5)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5)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方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7)四.放眼观未来——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未来变化 (11)一. 印象中的旧山西小时候的记忆里,山西是一个贫穷到骨子里的小地方。
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山西煤老板多,有钱人多,但是实际上煤老板仅仅是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们还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的。
由于烧煤的缘故,山西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印象中山西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白天见不着蓝天白云,夜晚也看不到星星月亮。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因为要烧暖气,整个城市的污染仿佛更严重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多了起来。
所以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也就突然增加了起来。
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
“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导学案总议题:析山西“崛起梦”,议“中国梦”【分议题一】携梦共“晋”:中国梦,山西梦,我的梦活动一:读场景,启智慧【设计意图】感受山西发展中的成就,感受中国梦的力量,认识到中国梦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切实提升了人民福祉,加深对家乡的热爱,,深刻认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间的辨证关系。
【议学情境】材料一:山西: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蹚新路山西锚定转型发展不松劲,在爬坡过坎中奋力前行。
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启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五级全覆盖,“一部手机三晋通”App上线运行。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建设清廉山西,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以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推动黑色煤炭绿色发展,化解煤炭过剩产能。
加快智能煤矿建设,与华为公司共建,实现5G入井,煤炭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大数据、半导体、碳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太钢成功研发出厚0.015毫米的超薄精密不锈带钢(“手撕钢”)。
2017年起山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并于当年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
不断增加民生福祉,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实现58个贫困县摘帽,329万人脱贫,336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整村搬迁,帮助47.2万人彻底改变了生存环境;云州黄花菜、隰县玉露香梨、临县红枣、左权核桃……太行、吕梁山上开出朵朵“致富花”。
山西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全部免费开放,山西青铜博物馆建成开馆,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成功举办。
2024年,在《黑神话:悟空》的带动下,山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设施第三季度的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倍,预订量和预订收入的增长率在省市区中居首位。
蓝天保卫战约束性目标圆满完成,汾河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及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治理新增1.75万平方公里。
交城县等3个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域,偏关县老牛湾村等8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城市圈效应
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城市圈效应作者:***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0期城市圈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太原晋中一体化是山西省城市圈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对于完善山西省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圈效应分析解读,以期运用城市圈效应来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再上新台阶,带动全省实现跨越性发展。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山西省贯彻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一年,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保持全省经济的平稳运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太原晋中一体化是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太原晋中一体化的现状和前景,就是城市圈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的协同发展对山西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现状在中国的区域经济版图中,做大做强省会一直是众多省市的共同选择。
太原市总面积仅6988平方公里,與周边省会城市相比,太原市区域面积小,城市人口少,只有530多万人,体量太小,作为省会城市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促进作用严重不足。
2021年7月22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增强太原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太原晋中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困境,带动山西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10月25日至29日,在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形成“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其中“一群”就是指山西中部城市群,以太原市为中心,包括太原、晋中、忻州、阳泉、吕梁等5市,是山西省经济、人口、产业集聚地。
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是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推动“一群两区三圈”发展新布局的关键举措,也是全方位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
太原晋中一体化当前面临不少机遇和挑战,我们分析得出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的SWOT 分析图表(见表1)。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
山西区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部崛起战略,对全国的区域经济布局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
近年来,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 12月1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于山西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山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建立和完善省际之间以及省内各区域之间协调互动发展机制,是当前提升山西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面对全国经济格局和区域发展的新变化,以及当前国内促进区域协调、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兴起,山西如何才能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创新区域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全省转型发展,是山西社会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西经济在调整中前进,在完善中发展。
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区域发展战略思路不断成熟,方法不断创新,区域经济发展跟随国家区域政策的脚步在曲折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定把山西建设成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
随后,为缓解国家能源需求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省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政策,放手让有煤地区发展小煤矿、小煤窑。
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
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
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25.5 亿元增加到1990 年的123.4 亿元,增长了近 4 倍,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 年的 3.1% 上升到1985 年的3.7 %,排位也上升到第13 位,虽然到1990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14位。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型经济正迅速地被转型升级,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山西省一直以来以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大宗工业为支柱,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现状、挑战和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山西省长期以来依赖煤炭资源经济发展,但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环境恶化,以煤炭为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
传统的资源开发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山西省还存在着土地资源枯竭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资源向海外输出的依赖度较高,这些都制约了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结构单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以煤炭、化工和重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且脆弱。
这种经济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山西省在面临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时显得比较脆弱,而且更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缺乏多元发展的经济结构也制约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
3.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山西省资源型经济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存在较大的短板。
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方面投入不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了资源型企业的陷入“僵化”状态,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二、挑战分析1.由重资源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挑战山西省资源丰富,但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因此山西省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重挑战。
如何在转型中加强技术创新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挑战之一。
2.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传统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繁重,如何在转型中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地区之一,在实现自身崛起的同时,也承担了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径,进而推动中部地区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展。
一、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中部地区指的是我国位于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之间的区域,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省份。
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其崛起对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经济平衡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能够有效缩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这对于消除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全国经济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优化产业布局: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中部地区崛起可以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优化我国的产业布局,提高全国的产业竞争力。
3.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部地区崛起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部地区的发展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二、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挑战虽然中部地区具备崛起的潜力与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1.体制机制不完善:中部地区在经济体制、产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制造业发展滞后。
2.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这使得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其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对中部地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路径为了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中央政府应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
[访谈]转型发展是山西的根本出路——《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
全文共计5537字
[访谈]转型发展是山西的根本出路——《中国环境报》记者对话山西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
和谁对话?
张复明,1963年9月生,山西省介休人,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经济学科评审组专家。
曾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研究。
为什么对话?
山西省的经济特点和资源环境问题大家有目共睹。
当前,山西省正在将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战略重点。
我们想知道,山西这个传统的资源大省为什么要实现转型发展?在转型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转型发展?
张复明怎么说?
1。
袁纯清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一)——转型迫在今天跨越时不我待7月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是山西省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省委书记袁纯清代表省委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以清新之风、务实之言,指明了山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路径,必将激励全省人民迈向新的征程,共创美好未来。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的热潮,为了更好地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好讲话精神,山西日报编辑部组织力量,精心策划采写了《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解读》系列报道。
报道共分8篇,今天刊发首篇《转型迫在今天跨越时不我待》。
希望全省人民在大会精神的鼓舞下,同心同德,拼搏进取,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7月29日,全省领导干部大会。
省委书记袁纯清向3400万山西人民发出总动员令: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在中部崛起和全国竞相发展格局中再造一个新山西。
由是,三晋大地吹响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激越进军号,三晋儿女踏上抢抓机遇促转型、上下同心谋跨越的豪迈新征程。
加快跨越为什么是山西的必然选择?"加快跨越是山西的必然选择。
必须抓住今天,把握明天,否则我们就会犯历史性错误。
"在讲话中,袁纯清把跨越发展之于山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山西必须走跨越式发展之路。
为什么?这是基于对山西省情的精准把握。
近年来,尽管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但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
据统计,2005年山西GDP在全国排第16位,2009年则跌至第21位。
4年后退5位的尴尬事实表明:山西纵向比成绩明显,横向比差距不断拉大,欠发达的省情没有改变。
而作为欠发达地区,山西要想尽快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就决不能"四平八稳地走",必须"三步并作两步地跑"。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演变和变革,不断探索和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山西省位于华北中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下面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不同阶段,探讨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和变化。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8)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省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如煤炭、有色金属等。
当时,山西省政府在国家产业战略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煤炭、铁路、钢铁等重工业,以满足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山西省也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推行农业合作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这一时期的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农业生产,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资源型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浪费严重,山西省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山西省政府也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合作。
经过调整和改革,山西省的经济结构逐渐呈现多元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三、加快转型发展(1990-2010)进入1990年代以后,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山西省政府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培育,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山西省也加大对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加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这一阶段,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逐渐从传统资源型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山西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0至今)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经济发展战略始终在探索和变革中前行,不断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从资源型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再到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着调整和改革,为山西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助推山西转型跨越
元; “ 资源储 备库”入库 企业达 10 , 山西证监局 辅导 2家 在
备案 的企 业有 l 家 ,基本 形成 了 “ 选一批 、培 育一批 、 1 优 辅导 一批 、报 审一批 、上 市一批 ”的 良好 态势 ;证券 营业
部 由3家增] l2 ,期货营业 部E8 2 J J 家  ̄ 9 h 家增 ̄N 1家 。 I 7 I 截至21年底 ,山西省境 内共有 上市 公司3家 ,其 中有 00 1 1家 公司在境 外上市 ( 中有 l 0 其 家在 省内注册 );证券公 司
资本市场在现 代社会和经济发展 中所扮演 的重要角色 已 经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 认识 。根据现代经 济学的理论 ,资本 市场是现代市场经 济的核心 。现代市场经 济中的资源配置 , 主要是通过资本市 场来进行的 。世界发达 国家 ,从早期 资本
策 ,也享受不到 “ 西部大开发 ”的倾斜 政策 ,因而充分利用
分 利 用这个 大 品牌 、大载 体 、大平 台 ,大胆 探索 ,先 行先
试 ,坚定 地走 创新发 展 的道路 外 ,还必 须充 分利 用资 本市
代化 的城 市 ,上海 由一个 老工 业基 地变 为 国际金 融 中心城
市 ,一个重要 因素就 是金融资本 的大 量投入 。因此 ,山西要
场 ,依托资本市场来实 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
引 言
心 ,很 难 想象 美国如 何发 展成 为现 在 的世界头 号 强 国。 同 样 ,我国近二十年来 的经济快速发展也 没有 离开资本市场 。 据 统计 ,从 1 9 9 2年 ̄ 2 0 年 的 l年 间 ,以股票 市场为核 心 J 10 8 6
随着 经济发展 的不 断深入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 展要求企
的 中国 资本 市场 为l 0 0多家上市公 司筹集 资金 已达 数万亿 5
大同中部崛起方案
大同中部崛起方案引言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部地区的崛起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大同市也积极探索适应中部崛起战略的发展方案。
本文将介绍大同市中部崛起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背景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资源枯竭和工业布局不合理,大同市的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大同市制定了中部崛起方案,力求在经济、环境、科技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并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目标大同市中部崛起方案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目标大同市希望通过中部崛起方案,在未来几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具体而言,计划实现年度GDP增长率达到8%,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将重点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城市产业的竞争力。
2. 环境改善目标大同市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中部崛起方案将致力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和空气质量,并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3. 科技创新目标大同市希望通过中部崛起方案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计划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增加创新引导资金和政策支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大同市中部崛起方案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产业升级大同市将加大对优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同时,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2. 城市建设大同市计划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等基本设施的提升和更新,同时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3. 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大同市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是一个资源富集的省份,以煤炭、煤化工和有色金属为主要产业,是国内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山西省资源型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资源型经济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需求,亟需进行转型升级。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山西省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资源型经济的传统模式根深蒂固,转型发展需要深刻的思维变革和结构调整;受制于环保压力和资源枯竭问题,转型发展的路径并不明确,需要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对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只有深入分析资源型经济现状,明确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难点,找准问题所在,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推动山西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2000字】1.2 问题意义山西省作为资源型经济重要的代表之一,其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高度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加工。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源供给的不断减少,山西省资源型经济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
研究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发展是山西省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一步。
通过转型发展,能够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山西省发展的瓶颈。
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资源型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转型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研究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字数:308】2. 正文2.1 资源型经济现状分析山西省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依托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的实践——从晋皖湘三省比较中对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思考
山西 处 于第 1 8位 ,三省 人 均 G P仍 处 于全 国平 均 水平 (555元 / )之 下 ;三是 从 长 期 趋势 的发 展来 D 2 7 人
看 ,17- 20 年山西经济平均增长 1. 9 9 09 0 %,高于湖南 ,略低于安徽。 0 从 产业 结构 的优 化 发展来 看 。与 山西 明显 不 同 的是 ,皖湘 两省 改 革开 放之 初 ,均 呈 现 出 以农 业 为主 导 的经济运行模式 , 第一产业 比重接近 5%,山西 17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也仅 占经济总量 的 1 。随着改革 0 98 / 5
摘
要: 介绍 了在 中 崛起 中安徽 和湖南两省取得 的新进展 ,分析 了两省凭借各自 优势确立 目 ,以取得发展 的特 部 一 标 一
| |
色经验 ,提 出了以科 学发展观 为统领 ,谋 求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启 示。 蠢
关键 : 奇部崛起 转型跨越凝聚 ; 区值优势
邙阻 分 类 号 17 F 2 支葡 标 志 码 A
发 展
中部 崛起 战 略实施 以来 ,皖湘 两省 经济 规模 不 断扩 大 、产业 结构 不 断优 化 、综合 实 力显 著增 强 、人 民 生 活水平稳 步提 高 。 由于地 域 、资源 禀赋 等方 面 的差异 ,呈现 出各 自不 同 的经 济结 构模式 和产业 发展 水平 。
从经济发展 的规模和水平来看。安徽 2 0 年 G P 1 2 2 09 D 达 0 6 . 亿元 ,成为 “ 0 8 万亿俱乐部”新成员 ,按可 比 价格 计算 ,1 7 - 2 0 9 9 0 9年 平均 增长 1.%,人 均 G P为 1 0 06 D 6 8元 ( 0 元 ) 4 24 2美 。危 机 中的 2 0 年 ,经 济 08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山西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1. 引言山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东临河北、西接陕西、南界河南、北濒内蒙古。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本报告将对山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2. 山西的现状2.1 经济发展山西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
然而,受市场变化和环保压力的影响,山西的煤炭产业面临困难。
近年来,山西政府加大了转型升级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
同时,山西还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升了投资环境,吸引了一些大型企业的入驻。
2.2 环境问题山西在长期的煤炭开采和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大量的矿山开采导致土地沙化、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
山西政府已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山西推行了煤炭行业减产、环保整治等政策,改善了环境状况。
2.3 教育和人才培养山西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山西的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山西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山西的发展前景3.1 新能源发展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山西可以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
山西政府应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新能源领域,推动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3.2 旅游业发展山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具备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山西政府应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开发水平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
同时,山西还应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好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3.3 增加对外开放山西应该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山西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投资门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鼓励跨国企业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转型跨越式发展对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分析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是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全面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意见。
自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持续较快发展,2004~2007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16%以上的增速。
2008年,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中部各个省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加紧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了12.2%,同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整个中部地区的地位凸显无遗。
山西省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河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和其他矿产资源,是整个中部崛起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一直在进行大踏步的发展,尤以工业中建立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的重型工业结构最为突出,充分发展和巩固了其作为全国能源基地的地位。
从整体上看,山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符合经济状态的比较优势,不仅能够带动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可以为全国经济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因此其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部崛起战略能否顺利实现。
一、总论(一)历史回顾改革开放的32年,开创了山西国民经济发展史上的最佳时期,期间GDP总量由1980年的108.8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358.3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64%(按可比价格计算)1,完成了山西经济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尤其自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中部地区乃至我国的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21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统计年鉴2010》,2010年7月,/kns55/navi/result.aspx?id=N2010120028&file=N2010120028000011&floor=1 2 窦志达、董晓玲:《山西经济发展八大趋势》,转自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8日,,2005年以后数据根据历年《山西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单从增长速度而言,山西经济发展除了在2008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大幅下滑外,其余各年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首先从量上满足了国家经济增长的需要。
由于经济基础逐步完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水平逐渐成熟,山西的经济增长潜力更是有逐级抬高的趋向。
如上世纪八十年代GDP年均增长率为8.6%,九十年代提高到10.1%,进入新世纪后更是提高到了13.9%。
图1.1 1980年以来山西GDP分时段平均增长率同时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波动幅度出现了逐步平稳的趋向。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增长率总是有些年份高,有些年份低,但是,当经济增长的高点与低点差距过大时,对长期经济发展将造成大的损害。
所以,现实中常常把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高点与低点的绝对落差作3 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3月10日,/html/2010-3/2010310163817172385702.html为衡量经济运行机制及结果是否成熟健康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西省国民经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经济增长波幅呈显了逐步缩小的趋势(2008年由于受到特殊的外部冲击,故08、09年的波动较大)。
4图1.2 山西1980-2010年GDP增长速度波动图山西省在不断加强GDP量的增加时,也十分注重GDP质的增强。
截至2010年底,其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为563.5、5161.2、3363.4(单位:亿元,按照一、二、三产业顺序),充分说明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方面呈现出稳步升级的趋向,社会资源不断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转移,社会产出结构也不断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进而由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这是世界各国产业演进的共同规律。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的高速增长,山西产业结构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1981年山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5.6%,1995年下降为15.7%,期间平均每年下降0.66个百分点;1996年至2010年又进一步由15.3%下降为6.2%。
山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加速下降,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事实。
5表1.2(二)相关研究山西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因此,4 数据来源:《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3月9日,/macro/more/201103/09/t20110309_22283900.shtml5数据来源:《山西统计年鉴》。
对其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的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众多学者在面对诸如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升级、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时,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值得借鉴和思考。
表1.3 文献综述表6王玫:《“中部崛起”之山西经济定位思考》,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 王香槐:《中部崛起山西篇——机遇不可再失》,载《有色金属工业》2005年第10期。
8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发展——山西经济发展历史的解释及启示》,载《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12期。
9 张文丽:《促进中部崛起与山西经济发展》,载《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26卷。
10 郑建国:《把握三个重点促进山西发展》,载《中国财政》2009年5月。
11 刘普、高鑫:《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突破方向》,载《生态经济》2010年第1期。
12 张建武:《以战略转型带动跨越发展》,载《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10月总第201期。
以上学者的研究,从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对山西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崛起规划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进一步利用已有成果,深度剖析山西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并进行规划。
二、山西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和安全生产的巨大压力时,山西省经济截至2010年底,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90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161.2亿元,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3363.4亿元,增长9.1%。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54.1亿元,增长7.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5.5亿元,增长18.4%;房地产业增加值192.0亿元,增长5.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385元,按2010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3900美元。
图2.1 2006-2010年山西省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经济增速喜人,经济发展波动日趋平稳,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但是依然无法掩盖一些山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硬伤。
(一)产业结构单一,粗放型经济增长特征依旧明显煤炭、焦炭、电力、冶金四大行业占山西工业比重85%以上,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其高度依赖省外市场。
与此同时,山西省万元GDP耗能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而高强度的开采并未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反而使得山西经济的抗压能力变得脆弱,从而导致一旦国际上或国内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山西经济也出现新的问题。
(二)煤矿的过度开采所导致的水资源的进一步短缺,严重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
但过度开采使山西“长项不长,短项更短”。
采煤造成严重的水资源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据包括10多位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鉴定的课题研究表明,山西每挖1吨煤损耗2.48吨的水资源。
每年挖5亿吨煤,使12亿立方的水资源受到破坏。
这相当于山西省整个引黄工程的总引水量。
而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不到1/5。
据统计,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3%13。
如此巨大的代价,使得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包袱,从而无法加速前进。
(三)国内市场和消费需求开发不足对于以内需为主体的山西经济,社会最终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新增资本和消费。
1995年山西省总消费率为57.5%,其中居民消费率为44.6%,到2005年分别下降到47.6%和34.0%,消费率的持续下滑不利于我省社会产品价值的正常实现,也不利于山西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图2.2 山西省居民消费水平变化图1413 王炤坤、陈忠华、王炤:《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2007年9月17日,/cygc/a/200709/11233.html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目前山西省消费率不但大大低于世界上同等发展状况的国家的平均水平(75%左右),而且近年来呈明显下降态势,这种状况不改变,山西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四)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工业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城镇化或城市化,是指第二、第三次产业在城市的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的城市转移,使得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从山西省近几年人均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来看,2000年人均收入超过691美元,而城镇化率为38.8%,仅为人均收入500美元常态城市化水平的73.6%。
2008年人均收入水平超过3000美元,而城镇化水平还没达到50%,与常态城市化水平相比,山西省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
表2.1 2000-2009年山西省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率(单位:美元、%)15(五)区域微观经济主体的能动意识不强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除了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有关之外,还与地方民众的首创精神有关,而这则受到当地传统文化、习俗、背景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时代,产生了一批新富阶层——煤老板,他们跑到大城市购车买房,名噪一时。
但是,煤老板阶层吃的是资源饭,对社会环境破坏大,政策风险也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效应差,不能形成广泛的经商创业文化。
山西微观主体的总体创新意识不强,范围不广,影响了山西民营经济的活力。
(六)双轨制导致财富大量流失“双轨制”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制度安排,它是国有企业改革在体制下放过程中“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情况下,在原http://219.235.129.58/reportView.do?Url=/xmlFiles/cef83b4463244ff7912a01a29c518693.xml&id=d 89a965080b5438583efa5040c63b497&bgqDm=2005000015 卢建明:《关于山西省城镇化的认识》,载《前进》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