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02 夏本纪检测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合集下载

语文选修苏教版《史记》《夏本纪》同步练习.

语文选修苏教版《史记》《夏本纪》同步练习.

05力学如力樹,勤惜尔自知❸夏本纪HUQYEGUIFANXUNLIAN -粽活页规范训练(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 •于是帝锡禹玄圭D •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 B 项“原”通“源” ;C 项“锡”通“赐” ;D 项“辟”通“避”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九泽既陂陂:堤防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被:遭遇 D .摄行天子之政 摄:执行解析 A 项应为“筑堤防” ;C 项应为“覆盖” ;D 项应为“代理”。

答案 B 3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3分) A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 •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C.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D.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 项为“比” ,BCD 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 .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B .行山表木 C .陆行乘车D .以均诸侯解析B 项“表” ;C 项“陆” ;D 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3 分)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 .过家门.不敢入C .天下于是太平.治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3 分)A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 .以告成功于天下C .而使续鲧之业D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0 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0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存目)
0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 《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 鲁周公世家 *河渠书 *六国年表
0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0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 *赵世家 魏公子列传 淮阴候列传
0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 响
*《史记》与史学 *《史记》与文学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 活动建议
感谢聆听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 录
0 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0 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0 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0 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 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
0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 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滑稽列传 刺客列传

苏教版语文选修之《史记》选读专题2夏本纪

苏教版语文选修之《史记》选读专题2夏本纪

2.鲜活素材速递 杨善洲好大一棵树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 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一辈子的赤子之心
1988年3月,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
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是杨善 洲家乡最高的山。在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杨善 洲亲眼看到曾经长满大树的大亮山,一点点变 秃变荒,乱砍滥伐。他当地委书记期间,一个 “种树扶贫”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 3月9日,杨善洲退休的第三天,他带领着从各 方调集的15个人,雇18匹马,驮着被褥、砍刀 镢头,上了山。
杨善洲走到哪里,看到困难的人家买种子,买牲 口少钱,就从兜里往外掏。 杨善洲对自己的生活却“抠”得很。他常年穿的 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 胶鞋,曾经闹出几次去宾馆开会被服务员挡在门 外的笑话。 [适用话题] 该材料可用于“赤子之心”、“父母官”、“楷 模”、“无私奉献”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1990年,杨善洲跑到省上要了一笔钱,林场开 始修路。他找来仪器,背上干粮亲自出去测量。 最后,全部路修下来,平均每公里只花了不到 1万元钱。 买树苗资金不足,杨善洲就经常提个口袋下山 到镇里和县城的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 扔掉的桃核、梨核、龙眼核、芒果核……放在 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用马驮上山。如 今,杨善洲捡回来的果核,已成为大亮山上郁 郁葱葱的果林。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南面朝.天下 __使__…__…__朝__拜___ (2)动词的为动用法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_为__…__…__而__感__伤___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__低__湿__的__地__方__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第2课 夏 本 纪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第2课 夏 本 纪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优化训练
第2课夏本纪
(时间:30分钟分值:35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九泽既陂.陂:堤防
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
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
D.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受:遭受
解析:选B。

A项,陂:动词,筑堤防;C项,被:覆盖;D项,受: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鲧为人负命毁族B.行山表木
C.东渐于海 D.以均诸侯
解析:选A。

B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3.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命诸侯百姓
..兴人徒以傅土
B.过家门
..不敢入
C.天下于是太平
..治
D.黄帝之玄孙
..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百姓:百官。

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苏教版《史记》选读综合检测习题(最新整理)

苏教版《史记》选读综合检测习题(最新整理)

②均之二策
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6.下面对划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①公子从车骑,虚左 ②汉欲西归 ③项王乃复引兵向东 ④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⑥左右欲刃相如
⑦宁许以负秦曲 ⑧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综合检测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
A.屏人间语(bìng) 作揖(yī) 狎侮(yā) 佯装(yánɡ)
B.摄敝衣冠(bì)
虚诞(xián) 骁勇(xiāo) 瞋目(chēn)
C.变徵之声(zhǐ) 麾下(huī) 逃遁(dùn) 自刭(jǐnɡ)
C 项羽攻破函谷关后烧毁咸阳秦宫室,所过之处无不残破。项羽的所作所为令秦人大失所望。
D 项羽想凭借“刚”的手段进行征服,但民心是不能用武力征服的,所以百姓并不服从项羽。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桓楚报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译文: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译文:
②直上载公子上坐
B.①顾计不知所出耳
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C.①致食客三千人
②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D.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②太子逢迎,却行为导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A.①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C.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

高中语文 夏本纪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高中语文 夏本纪讲义 苏教版选修《史记 选读》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 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 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 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 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 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 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 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第五节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①, 行山表木②,定高山大川③。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④,乃劳身焦思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 ⑥,致孝于鬼神⑦。卑宫室⑧,致费于沟淢⑨。陆行乘车, 水行乘船,泥行乘橇⑩,山行乘檋(11)。高温烘箱左准绳 (12),右规矩(13),载四时(14),以开九州(15),通九道 (16),陂九泽(17),度九山(18)。令益予众庶稻(19),可 种卑湿(20)。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 以均诸侯(21)。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22),及山川之便 利(23)。
第一节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 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 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①。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 不得在帝位②,为人臣。
补充注释: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同姓宗族中,以自 己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 子、孙、曾孙、玄孙。 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第二节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①,浩浩怀山襄陵②,下民其忧。尧求能治 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③,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④,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 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 登用⑤,摄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行视鲧之治水无状⑧,乃殛鲧 于羽山以死⑨。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⑩。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 鲧之业。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二章夏本纪巩固提升案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二章夏本纪巩固提升案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解析:选B 。

A 项,陂:动词,筑堤防;C 项,被:覆盖;D 项,受:被。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咸则.三壤成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开九州以.均诸侯 C.⎩⎪⎨⎪⎧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声教讫于.四海 D.⎩⎪⎨⎪⎧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解析:选C 。

C 项都是介词,到。

A 项,名词,标准,准则/副词,用于判断句中表强调,是,就是;B 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D 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解析:选A 。

B 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4.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 .过家门..不敢入 C .天下于是太平..治 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

百姓:百官。

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B .以告成功于天下C .九州涤原D .臣不臣则诛解析:选B 。

A 、C 、D 都是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B 项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

”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苏教版语文高二-学案导学设计第3课夏本纪同步检测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苏教版语文高二-学案导学设计第3课夏本纪同步检测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第3课 夏本纪 同步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答案 B解析 A 项动词,筑堤防;C 项覆盖;D 项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东渐于.海B.⎩⎪⎨⎪⎧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以.均诸侯C.⎩⎪⎨⎪⎧ 咸则.三壤成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 摄行天子之.政可成美尧之.功答案 D解析 A 项介词,比/介词,到;B 项动词,认为/目的连词,来;C 项名词,准则/连词,那么;D 项结构助词,的。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 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答案 D解析 ①“其”,代词,“他的”;②“其”,语气词,“还是”。

①“是”,代词,“它”;②“是”,形容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东渐于海D.以均诸侯答案 A解析B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答案 A解析“百姓”在此处是“百官”之意。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当帝尧之时……及山川之便利”,完成6~10题。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行..天子之政摄行:代理执行B.鲧为人负命..毁族负命:违背命令C.行视鲧之治水无状..无状:不像样子,即没有取得成绩D.禹为人敏给克.勤克:战胜答案 D解析“克”应为“能”。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同步练习:2.1 夏本纪 Word版含解析.docx

第二专题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夏本纪一、基础巩固1.选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鲧.(gǔn ) 巡狩.(shòu ) 后稷.(jì) 亹.亹穆穆(wěi ) B.禹.(yú) 傅.土(fū)皋.陶(gāo ) 东渐.于海(jiān ) C.殛.(jí) 子嗣.(sì) 姒.姓(sì) 祗台..(zhī tái )D.暨.(jì) 涤.原(dí) 沟淢.(yù) 陂.九泽(bēi ) 解析:B 项,“禹”应读“yǔ”;C 项,“台”应读“yí”;D 项,“淢”应读“xù”。

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 毁:败坏 B.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殛:杀死 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 相:察看,考察 D.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无状:不像样子 解析:B 项,“殛”应解释为“流放,放逐”。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A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B.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 C.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D.陂.九泽,度九山 解析:D 项和例句一样,属名词用作动词。

表:作表记。

陂:筑堤防。

A 项,伤: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深感痛心。

B 项,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

C 项,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

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③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④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A.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

B.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

C.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

D.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

解析:①其,语气词,不译;②其,语气词,可译为“还是”;③是,代词,它;④是,形容词,正确。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阅读下面《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典:②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显:③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爰:④则学者至今则之则:2.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⑴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⑵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表述的主要意思。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

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

那翻倒在地的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

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4,下列各组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①直上载公子上坐②右手揕其匈③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④公子与侯生决B.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②乃晨炊蓐事③荆轲嘿而逃去④北购于单于C.①尝与鲍叔贾②人穷则反本③下令如流水之原④吾曩者目摄之D.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②厚币委质事楚③被发行吟泽畔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C.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D.以公子为长者6,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高中语文 夏本纪同步练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案

高中语文 夏本纪同步练习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案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夏本纪同步练习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

卑宫室,致费於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食少,调有馀相给,以均诸侯。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

六府甚脩,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

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於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天下於是太平治。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①亹亹穆穆()②泥行乘橇()③九泽既陂()④声教讫于四海()2、翻译下列句子。

1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2 违,3 其仁可亲,4 其言可信。

答:②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

答:③中国赐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答:3、你认为禹是怎样的一个人?答:4、你认为夏朝为什么能兴起?又为什么覆灭?答:拓展训练一、高山仰止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止,然心向往之。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中国六艺折中于夫子,可谓全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为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祗()()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⑴仰止()⑵以时()⑶布衣()⑷折中()⑸景行()3、翻译下列句子。

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翻译:⑵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解析:选B 。

A.陂:动词,筑堤防;C.被:覆盖;D.受: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觉今是.而昨非 B.⎩⎪⎨⎪⎧ 鲧为人负.命毁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身为度.度.九州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解析:选A 。

B.动词,违背;动词,背,用背驮东西。

C.名词,法度;动词,测量。

D.动词,察看,考察;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是⎩⎪⎨⎪⎧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解析:选D 。

其: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是:代词,它;形容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解析:选A 。

B 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 .过家门..不敢入 C .天下于是太平..治 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

百姓:百官。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夏本纪》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怀山襄陵,下民其忧B.九山刊旅,九川涤原C.于是帝锡禹玄圭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B项“原”通“源”;C项“锡”通“赐”;D项“辟”通“避”。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泽既陂.陂:堤防B.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兴:征集C.西被.于流沙被:遭遇D.摄.行天子之政摄:执行解析A项应为“筑堤防”;C项应为“覆盖”;D项应为“代理”。

答案 B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A.等之未有贤于.鲧者B.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C.帝舜荐禹于.天,为嗣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A项为“比”,BCD均为“对,向”。

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行山表木C.陆行乘车D.以均诸侯解析B项“表”;C项“陆”;D项“均”都是活用词。

答案 A5.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含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过家门..不敢入C.天下于是太平..治D.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解析“百姓”在此处指“百官”。

答案 A6.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是被动句的一项是()(3分)A.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B.以告成功于天下C.而使续鲧之业D.等之未有贤于鲧者解析B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省略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 A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高中语文 专题二 课时跟踪检测(二)夏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专题二 课时跟踪检测(二)夏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专题二课时跟踪检测(二)夏本纪(含解析)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苏教夏本纪(时间:40分钟总分值:56分)一、根底知识(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负命:违背命令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等:等待C.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更:又,另D.禹为人敏给克.勤克:能解析:选B B项,等:比拟,衡量。

2.以下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B.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C.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D.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解析:选C A项,“傅〞同“敷〞,分布;B项,“奥〞同“墺〞,可定居之地;D项,“辟〞同“避〞,躲开。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B.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C.及山川之便利..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选C A、B、D三项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以下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以告成功于天下B.可种卑湿C.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D.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省略句。

5.以下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禹之所以要将治水的重任推让给契、后稷、皋陶,是因为他对父亲鲧的死耿耿于怀,深感悲愤。

B.禹是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他运用堵截法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造福百姓。

C.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水成功,平定天下,成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民造福的典范。

D.禹“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说明禹将治水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

解析:选C A项,偏离了作者对夏禹的态度及夏禹全力治水的性格品质,从原文看,夏禹对父亲的死深感悲伤,这是夏禹全力治水的动力;B项,夏禹运用的是疏通法治水;D项,夏禹之所以这样做,是以此坚决自己的决心,不忘先祖的遗志。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第二专题《夏本纪》Word版含答案

《夏本纪》教案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教学设想: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体例。

该板块“本纪”“世家”“书”“表”各有一篇。

本文属于教学课文。

仍属于比较难懂的篇目,但选文不长,也附了译文。

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

本文的教学宜了解有关常识,通晓大意,基本理解内容,能够有所思考探讨。

以指导阅读的方式来处理选修教材。

专题目标:1、能够流畅地朗读出课文。

2、进一步了解《史记》的体例。

3、适当积累文言知识。

教时设置:2教时第1教时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过程:一、导入《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取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今天我们学习《夏本纪》二、题解《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记,系统的叙述了从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作者怀着虔诚的心情,向人们诉说着夏禹的业绩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课文是其节选部分。

二、朗读课文1、注意通假字的读音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通“敷”女平水土:“女”通“汝”。

致费于沟淢:“淢”通“洫”,田间水道。

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奥”通“墺”,四方可定居之地。

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通“源”,源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本纪嶓冢[注][唐]胡曾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注】嶓冢,山名,是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内容赏析】全诗运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夏禹治水功绩的赞美。

虽然夏禹已经逝去万年,但是他的治水之举泽被后世,百姓至今仍享用其利。

后两句诗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勇敢面对磨难困苦,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光耀后世。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鲧.(ɡǔn)殛.(jí)祗.台(z hī)陂.(bēi) 橇.(qiāo) 稽.首(qǐ)皋陶.(yáo) 沟淢.(xù) 为嗣.(sì)后稷.(jì) 涤.原(dí) 巡狩.(shîu)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女平水土(“女”同“汝”,你)(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傅”同“敷”,分布)(3)致费于沟淢(“淢”同“洫”,田间水道)(4)四奥既居(“奥”同“墺”,可定居之地)(5)九山刊旅,九川涤原(“原”同“源”)(6)于是帝锡禹玄圭(“锡”同“赐”)(7)六府甚修,众土交正(“正”同“征”,征收)(8)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辟”同“避”,躲开)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视(2)度(3)是(4)道(5)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陂.九泽(名词用作动词)筑堤防(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深感痛心(3)劳.身焦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薄.衣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简朴(5)可种卑湿..(形容词用作名词)低洼潮湿的地方(6)行山表.木(名词作动词)表记(7)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名词作状语)在陆上;在水中;在泥沼;在山路上(8)南面朝.天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9)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发扬光大(10)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中国..赐土姓古义:指九州之中。

今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古义:百官。

今义:黎民百姓,人民。

(3)于是..帝尧乃求人古义:这时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左准绳,右规矩..古义:测量工具。

今义:准则。

(5)四海..会同古义:四方诸侯。

今义:天下。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判断句)译文:禹就是黄帝的玄孙和颛顼的孙子。

(2)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被动句)译文: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政务。

(3)以告成功于天下。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4)致孝于鬼神。

(状语后置句)译文:对祖先神明的祭祀丰厚尽礼。

(5)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他让伯益发放稻种,教群众在卑湿的地方种植。

(6)而使续鲧之业。

(省略句)译文:让他继续鲧(未完成的治水)事业。

(7)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被动句)译文: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

[常识·速览][识人物]治水天子——夏禹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颛顼的孙子。

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

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成功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他采用疏导法根治水患,亲自参加劳动,废寝忘食。

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后人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探背景]“本纪”与“夏”《史记》中的“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首脑,所以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

同时,也是全书的总纲,是用编年体的方法记事的。

在“本纪”的写作中,司马迁采用了详今略远的办法,时代愈远愈略,愈近愈详。

《史记》中共有本纪12篇。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都失败了。

这时,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禹出现了,他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凭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了成功,使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也因此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本纪》由司马迁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编撰而成。

[整体·探究]1.禹有哪些功绩?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案】2.文章是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答案】(1)对比描写。

主要体现在父子二人治理水害的对比上。

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而死,禹却最终除害兴利,这种对比体现了夏禹的明智聪慧,高瞻远瞩,特别是他们治水方法的不同,更显示出禹的出众脱俗,他不仅要治理水害,而且要变害为利,这也正是他能成为一代君主的原因。

(2)行动描写。

文章第5段,作者用详细的笔墨写禹治水过程的艰辛,劳身焦思,过家门而不入,风餐露宿,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并且最终谦让帝位,这些行动直观地刻画了一个为民造福、敢于吃苦、谦让有加的领袖形象。

3.大禹治水给了我们哪些启迪?【答案】(1)从大禹治水这件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前仆后继与大自然做斗争的拼搏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百折不挠的心态,热爱和平,希望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表现了其敬业和大公无私的精神。

(3)大禹是子承父业去治水,从完成先人的遗愿可以看出中国人尊师重道、忠义孝顺等优秀品德和对社会、对世界的责任心。

4.本文是记叙夏禹的一篇文章,而文章第二段穿插了关于鲧治水不成功的史实,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交代夏禹治水的背景;(2)说明治水之艰难,刻画夏禹治水的不易,以突出其治水的功绩;(3)与下文夏禹治水成功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夏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和领袖风范。

[局部·探究]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夏禹高尚品质的词语。

司马迁刻画夏禹采用了什么手法?【答案】词语: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手法: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

第三段写四岳推荐、帝舜肯定,属于侧面描写;第四、五两段则是正面描写。

2.“行山表.木”一句中加点词的翻译方法比较特殊,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用法?【答案】名词用作动词(表:表记)。

名词用作动词1.定义:名词用作动词,是名词在其本义转化的情况下的活用,也就是说,使名词临时具有动词的语法意义。

2.一般规律:(1)名词一般不能修饰代词,如果它置于代词之前,则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张溥《五人墓碑记》)(2)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用,二者未构成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司马迁《鸿门宴》)(3)名词和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张溥《五人墓碑记》)(4)副词和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果名词前出现副词(一般是否定副词)或能愿动词,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5)介词后跟宾语会构成介宾短语,如果名词前有这种介词结构在句子中作状语起修饰作用,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苏洵《六国论》)(6)状语一般修饰动词和形容词谓语。

文言文中,几个名词连用且其中的一个名词活用作状语时,跟在它后面的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杜牧《阿房宫赋》)(7)名词一般不能带补语,如果其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司马迁《鸿门宴》)(8)“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时常作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使用,如果“所”后跟的是名词,该名词就要活用作动词。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司马迁《陈涉世家》)大禹治水禹是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

唐尧、虞舜时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洪水灾难中解救出来。

面对当时困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禹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励精图治、公而忘私、以天下为己任,最终获得成功,使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太平盛世景象。

【应用角度】可用于以“责任与担当”“无私奉献”“传统美德”“平凡与伟大”“征服”“敬业”等为话题或内容的作文写作中。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媒评文摘】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大禹的另一面牟丕志我们常说,大禹品德高尚、治水有功,深得万民的拥护,乃圣人一个。

仔细琢磨起来,这些话很值得怀疑。

我觉得,从总体上说,大禹不能算圣人,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曾起到过极坏作用的世袭制就是大禹发明的,世袭制导致了几千年的制度腐败。

在大禹之前,天下治理者的地位实行的是禅让制,实际上就是大家推举贤人当领导人,而且这些领导人不是终身制,一般来讲,领导人感到年老体衰时就让位。

据说,尧觉得自己年老体衰,想要找一个接班人,便向全国各地发出公告,号召人们推荐贤能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