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课中的中国民族音乐渗透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38732a2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d.png)
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音乐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而民族音乐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够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如何融合民族音乐,以及这种融合对学生的意义和影响。
我们需要明确民族音乐的概念。
民族音乐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它指的是某个特定民族或地域内部的音乐形式。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
在中国,我们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传统,如京剧、民歌、山歌、各地的器乐等等。
而在国外,不同国家也有着各自独特的民族音乐,如印度的印度音乐、非洲的非洲鼓乐等等。
这些民族音乐,既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又承载着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征。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融合民族音乐,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
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播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录音,让学生们听到不同音乐文化的声音,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魅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教学讲解和学习演奏,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和演绎。
比如学习中国古典音乐中的二泉映月、茉莉花等曲目,或者学习国外的弗拉明戈、苏格兰风笛等曲目,都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不同文化下的音乐魅力。
还可以通过制作民族乐器或参与民族音乐表演等方式来融合民族音乐,让学生们在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下的音乐表现形式。
融合民族音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音乐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表演能力。
融合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陶冶情操的艺术形式,而不同文化的音乐又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
通过融合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体验到不同文化下的音乐美感,激发自己的情感共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融合民族音乐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和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敖文宝力高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敖文宝力高](https://img.taocdn.com/s3/m/d04f7a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b.png)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敖文宝力高发布时间:2021-08-10T01:00:49.312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2期作者:敖文宝力高[导读]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多样化特点。
然而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没有在现阶段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第五中学摘要: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多样化特点。
然而音乐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并没有在现阶段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中得到应有的重视。
分析国内音乐教育现状可知,西方音乐教育目前俨然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我国音乐文化表现出边缘化发展的趋势。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难以通过单一的音乐教学来传承我国的音乐文化,必须在教学中渗透音乐特色与人文内涵,同时将其视为新时期的一种音乐文化创新形式,才能更好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承音乐文化。
基于此,本文就初中音乐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渗透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
尤其是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要积极地做出改革和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研究意义传统音乐想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护和长久的传承,进行学科化建设是必须要走的一条正确的路径。
音乐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可以使传统音乐教学课程专业性强、涵盖性广,而且能够触及传统音乐文化内核,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将其渗透于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中。
另一方面,笔者在对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中发现,由于过去我国的音乐记谱意识薄弱,导致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因为没有系统的记录而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之中,这种文化的流失是永久的、不可恢复的,是永远的遗憾。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d475a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0.png)
浅谈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摘要】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提升音乐素养。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估,探讨了融合方式以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传播和融合方式的调研,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未来,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播与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中学音乐教育、传播、融合、传统、现代、效果评估、困难与挑战、提升、未来发展、结合实际情况、音乐素养。
1. 引言1.1 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国艺术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学生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中国艺术歌曲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音乐特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通过演唱和欣赏中国艺术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和表演技巧。
中国艺术歌曲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促进全面的音乐素养的培养。
中国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应该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教学与传播,让学生能够从中受益,感受音乐之美,体验文化之魅力。
2. 正文2.1 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艺术歌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传统艺术歌曲包括古诗词、民歌、戏曲音乐等,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传统艺术歌曲,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cc92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f.png)
初中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音乐教育不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文化的传递。
音乐,作为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的丰富内涵。
初中音乐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要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达到文化渗透的目的。
音乐与文化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音乐形式都深深植根于其特定的文化土壤之中。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中国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不同,让学生了解两种音乐形式背后的文化差异。
教学策略为了实现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
例如,在教授中国民乐时,教师可以播放民间音乐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工作坊,让学生亲手制作民族乐器,并尝试演奏民族音乐。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特点。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西方古典音乐的和声和旋律特点,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的文化内涵。
教学评价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的评价。
这种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音乐技能的评估,还包括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评估。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对音乐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的文化渗透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教学任务。
通过音乐教学,我们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这一目标。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课程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设计也在逐步优化。
论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论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d7a1d45083c4bb4cf7ecd177.png)
论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林 兰
摘 要: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在中小 学 音 乐 中 传 承 和 弘 扬 民 族 音 乐,不 仅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艺 术 鉴 赏 能 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具有十分 积 极 的 意 义. 本 文 针 对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中 民 族 音 乐 文 化 的 缺 失 现 状 ,探 讨 如 何 在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中 渗 透 民 族 音 乐 .
面 对 这 一 现 状,作 为 一 名 从 事 音 乐 教 学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笔者深感责任重大,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 扬 需 要 我 们 从 课 堂 上做起,在音乐教学的实践中思考对 策,突 破 瓶 颈,在 课 堂 教 学中渗透民族音乐,同时,结合课外音 乐 活 动,为 学 生 营 造 一 种良好的民族音乐文化氛围. 三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中 渗 透 民 族 音 乐 的 策 略
关 键 词 :民 族 音 乐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学 ;渗 透
一 、中 小 学 阶 段 民 族 音 乐 教 育 的 意 义 民族音乐是由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一种传统民
间音乐形式,是广大 劳 动 人 民 集 体 智 慧 的 结 晶,凝 聚 着 劳 动 人民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体现着劳动 人 民 的 艺 术 情 趣 与 审 美 观 念,蕴 藏 着 丰 富 的 艺 术 价 值、文 化 价 值 和 审 美 价 值. 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刻的 文 化 内 涵,作 为 传 统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成 部 分,传 承 和 弘 扬 民 族 音 乐,是 对 我 们 中华民族文化独特审美性的传承,也是对 我 国 音 乐 文 化 精 神 的弘扬.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传承和弘 扬 民 族 音 乐 更 是 我 们 的职责所在.«音乐 课 程 标 准 »也 强 调:“应 将 我 国 各 民 族 优 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 容,通 过 学 习 民 族 音 乐,使学生了解和热 爱 祖 国 的 音 乐 文 化,增 强 民 族 意 识 和 爱 国 主 义 情 操 .”
品味音符上的中国味道——浅谈中学音乐课程中的民族音乐教学
![品味音符上的中国味道——浅谈中学音乐课程中的民族音乐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a9783412e3f5727a5e962ab.png)
即把全班学生 分成两部分 , 同时演 唱不同的版本 , 会取
调 动 学 生 欣 赏 的积 极 情 绪 。 山歌 产 生 在 辽 阔宽 广 的 山 水 之 间 ,具 有 声 调 高 亢 、
中国民族音 乐教学 是中学音乐课 程中的一部分 。 民 族音 乐的教 学 . 不仅 可 以扩 大学生 的知识 面 , 增 长学生 的音乐见识 。 也有助 于培养 学生 的爱 国主义精 神 , 增强 学 生的民族 自豪 感。同时 , 在潜移 默化 中陶冶学生 的情 操。 培养 和提高学 生的民族文化归属感 。
分 组用“ 一领 众和” “ 分角色 演唱” 等形式来 学唱。小调 最典型的教法是“ 异 曲同唱” , 班级分组 同时演唱不 同
的版 本 。 北 方 少 数 民族 民 歌 的教 法 , 则 因 曲而 异 。曲艺 音 乐 的教 法 , 可 以让 学 生 欣 赏作 品后 , 列表 分 析 不 同 曲 艺样式的流行地 区、 方言 、 曲调 、 伴奏、 风 格 等 。 戏 曲音 乐 的教 法 , 可 以让 学 生 先 看 视 频 , 再分段模仿 演唱, 课 后再组织丰富的教学延伸活动。
学习民族音乐 , 宜 从 教 材 中感 性 的 具 体 音 乐 作 品人 手, 当然 也 不 能 仅 仅 局 限 于 具 体 的 音 乐 作 品 , 教 学 中必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a98a97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6.png)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一、传统音乐作品的学习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进行学习和分析。
可以介绍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古琴、笛子、二胡等乐器,让学生了解这些乐器的结构和演奏技巧;还可以选取一些古典乐曲或民间歌谣,让学生欣赏并学习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传统音乐作品,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还可以感受到传统音乐所包含的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从而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作和编排一些歌曲、音乐作品,将传统音乐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
在编写学校的校歌或班级的颂歌时,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旋律或音阶,让学生在歌唱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又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引用和变形,创作出符合自己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的音乐作品。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三、传统乐器的演奏和制作学习传统乐器的演奏和制作,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邀请一些专业音乐家或乐器制作师来进行专题讲座或示范演奏,让学生了解古琴、二胡、葫芦丝等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特点;又可以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乐器,如口琴、竹笛、铃鼓等,让他们亲自体验传统乐器的奇妙之处。
通过传统乐器的演奏和制作,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传统音乐的演奏技术和艺术特点,还可以培养其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民族音乐节日的庆祝活动音乐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是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和喜爱的有效途径。
在一些重要的民族音乐节日,如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等,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音乐会、演出、庙会等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其中。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演唱一些传统的歌曲或器乐演奏,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和对传统音乐的理解;也可以邀请一些专业音乐家或民间艺人来进行传统音乐的表演和讲解,让学生与传统音乐文化零距离接触。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86876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5.png)
浅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音乐文化的国家,其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下面将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的特色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1.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的特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元素,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器乐等。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特色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和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旋律。
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多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这与西方音乐的七声音阶有所不同。
这种旋律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运用在音乐创作中,可以为作品增添特色和民族风情。
其次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节奏。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节奏多以二拍、三拍、四拍为主,其变化多样,节奏感强烈。
这种丰富多样的节奏可以为音乐创作增加变化和动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另外还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和声和器乐。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和声和器乐多以民族特色的乐器和和声方式为主,如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和弦、颤音等和声方式。
这些元素都可以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独特特色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投入。
传统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往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而有趣的体验,可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手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和表现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体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优秀学生。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038c7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5.png)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摘要:我国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而民族音乐对我国文化和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初中阶段,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
然而,目前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没有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这就会阻碍中学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
为此,文章深入剖析了如何在初中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并详细阐述了民族音乐文化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音乐;美学价值;教学实践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推动着当代音乐的稳步发展,其所体现的美学与文学价值是无与伦比的,是当代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初中音乐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对传统的音乐传承方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对我国人民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能将它与初中音乐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音乐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是一种传播民族文化的教学手段。
现有的音乐教学材料均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选择和严格审核,以期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教材、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将会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认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并优化初中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音乐是一种感情丰富的艺术形式,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它的熏陶下形成优良的人格。
民族音乐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能传递各个民族的个性特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8edfe5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2.png)
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音乐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形式,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的历史意义。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讨,旨在引起对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视和关注。
一、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音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在音乐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传统文化还包含丰富的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音乐学习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使音乐教育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二、古诗词与音乐结合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历代诗人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诗作。
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创作与古诗词有关的音乐作品。
选取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作为素材,让学生根据诗意和节奏创作音乐曲目。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欣赏古诗词,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拓展了音乐学习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三、民族音乐与传统舞蹈的结合民族音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舞蹈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民族音乐和传统舞蹈的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习演奏和表演,同时结合传统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也能够了解传统舞蹈的韵律和魅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音乐和传统舞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情怀。
四、传统乐器的学习和表演五、结语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渗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更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234a57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5.png)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一、认识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民族音乐文化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和方法为了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1. 选取适合的民族音乐曲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曲目,如《茉莉花》、《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让学生通过演奏和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和独特风格。
2. 讲解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3. 组织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采,让学生在演出和比赛中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同和喜爱。
5. 引导学生走进民族音乐的发源地: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民族音乐的发源地,如西藏、云南等地,让学生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了解民族音乐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同。
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通过参与民族音乐演出和比赛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fae261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82.png)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越来越受到重视。
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个国家独有的文化遗产,代表了国家的独特风貌和历史文化,是艺术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首先,可以在常规的教学中加入民族音乐元素。
比如,在学习音乐节奏时,引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奏,例如中国的“打击乐”,拉丁舞的“桑巴节奏”等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所特有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
其次,可以在音乐鉴赏中加入民族音乐。
通过听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风格和魅力,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学习民族音乐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悟。
此外,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与生俱来,但是每个人的印象、感受都是不同的。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学会用不同的视角去欣赏、理解音乐,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最后,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也有益于提高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由其历史、传统和风俗所组成的,但这项文化必须由每一个国家的公民去重新认同和传承。
学生是国家文化的未来传承人,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了解自己的文化,增进自己与国家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维护和传承本国文化的意愿和能力。
总之,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学到自己国家的文化。
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民族音乐文化。
这样,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同学们一定会在音乐中感受到爱国、振奋和鼓舞。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1438c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8.png)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文化的交融,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变得愈发珍贵。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并为教师提供一些思考和参考。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和情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民族音乐可以使每个民族的独特性得到保留和弘扬。
民族音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承,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和传承,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在创作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魂魄。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将民族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实现融合与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学习和比较,可以使学生了解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在学习西方音乐的时候,可以适当引入中国古典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元素,使学生在创作中体验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这种融合与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潜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民族音乐文化。
可以播放一些著名的民族音乐作品,让学生倾听悠扬的琴音、激越的鼓声,感受那些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韵味的音乐。
教师还可以结合文字讲解,介绍这些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3dba99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a.png)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是某一特定民族所创造和传承的音乐文化,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独特意义和独特韵味的音乐形式。
是中学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至关重要,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还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因此,对于中学音乐教学而言,民族音乐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民族音乐可以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中。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中,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渗透和融合。
例如,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可以添加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教学,如《黄河大合唱》、《卡曼琴协奏曲》等;在音乐历史课程中,可以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并自然地形成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认同。
其次,民族音乐可以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
中学音乐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课堂讲解、演示、欣赏、体验、创作等,其中,民族音乐的综合运用和借鉴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各种不同的民族音乐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和演奏技巧的认识和掌握,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
最后,民族音乐可以渗透到中学音乐教学的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中。
中学音乐教学的教育目标应该不仅关注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必须注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以及对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认知和关注。
评价标准也应该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表演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民族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c5ca6e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f.png)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它代表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非常重要。
第一,加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学校可以通过音乐课堂、音乐会、民族音乐节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音乐特点、音乐历史、音乐流派等内容。
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如苗族舞曲、藏族歌谣、蒙古长歌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民族音乐艺术家或老师来学校进行音乐表演或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民族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第四,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研究。
学校可以开设民族音乐相关的选修课程,引导对音乐特色、发展历程、演奏技巧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研究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开展一些民族音乐研究性课题,参与民族音乐的整理、记录、保护工作,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在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接触民族音乐,如讲解、听音乐、观音乐视频、学唱民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要重视音乐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利用,建设音乐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种民族音乐资料和文献,为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提供支持。
三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具有一定民族音乐表演能力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教学能力。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bea32b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f.png)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本文将探讨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渗透民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可以通过歌曲、器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
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演唱与演奏,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与习俗,深入了解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引入蒙古族的长调音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广袤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引入藏族的祈祷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朴实而恢弘的氛围。
通过渗透民族音乐,学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文化内涵,培养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渗透民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具有独特的旋律、节奏和音色,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通过演唱、演奏和鉴赏不同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美感,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引入壮族的山歌可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引入少数民族的舞蹈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欣赏和理解。
通过渗透民族音乐,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渗透民族音乐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和演奏技巧。
不同民族的音乐具有独特的演唱和演奏技巧,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巧,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和表现能力。
学习蒙古族的喉音唱法可以拓宽学生的发声技巧;学习粤剧音乐的高亢唱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气息控制和音域。
通过渗透民族音乐,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上取得双重的收获,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
渗透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音乐传统和风格。
通过学习和演奏不同民族音乐,学生能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学生在合唱和乐团中演唱、演奏民族音乐,会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
艺唤古今,国乐印象——国乐在音乐选修课中的渗透
![艺唤古今,国乐印象——国乐在音乐选修课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45b80e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9.png)
8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8白,即使是古曲,和我们现代的音乐也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演唱起来并非很难。
在欣赏国乐的古曲与歌舞部分,我会将音乐与历史、文学等相结合,并选取有代表性的曲目给学生欣赏。
从历史的角度说,国乐中的歌舞会涉及远古时期六代乐舞、汉乐府、唐代乐舞等等,结合每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来理解歌舞的产生与发展印象会更深刻一些。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欣赏国乐中的歌舞可以和热映的一些古装影视剧结合。
比如在《甄嬛传》里就出现古代歌舞与古曲的画面。
汉代的古曲词多源于《诗经》、《楚辞》和乐府诗,著名歌唱家哈辉演唱过很多的古曲。
在教学中可以播放哈辉《相和歌——子衿》,该词出自于《诗经·郑风》,而且现场版的演唱会是在宫殿前表演,歌者着汉服,用古代乐器伴奏,较形象地还原了汉代歌曲的特征,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国乐之美。
在学唱的环节,我选取的教学歌曲是汉乐府诗《上邪》,可以先请同学们朗诵《上邪》内容,再模唱歌曲。
由于歌曲音调转换复杂多变,所以在欣赏课上对音准节奏要求没有太高,意在感受汉代歌曲的历史性与音调特征。
从文学的角度说,国乐中的古曲词大多源于诗词。
于是我在课程设计中,做了一整节课的古诗词吟唱专题。
古曲《阳关三叠》词出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明月几时有》来自苏轼的《水调歌头》,除此之外,还有《大风歌》、《关雎》等歌曲,也可以联系古装影视剧的片段,请学生列举出现的古曲。
当然,国乐的研究常基于实地考查记录,在教学时要清楚地告诉学生哪些古曲歌舞是有明确曲谱考究的,哪些歌曲是根据文学内容后期创作的。
为了对比学习国乐与现代音乐,还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在流行音乐中有哪些运用了古诗词元素。
在选修课中我还采用了如下歌曲作为欣赏曲目:《清平调》、《长相思》、《在水一方》等。
(三)民族器乐在平时的音乐教育中,民族乐器的教学内容也是重中之重。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们在形制上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还要具备能够分辨代表乐器音色的能力。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142217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b.png)
论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是每个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历史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体
验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本文将探
讨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的选择和编排来进行渗透。
中学音乐教材应
该充分融入各个民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接触和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教材内容可以包括不同民族的音乐形式、乐器、曲调和节奏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
中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通过教材的选择和编排,可以把民族音乐融入到中学音乐
教学的主线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音乐的知识,还可以了解和感受到丰富多
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来进行渗透。
教师可以通
过举办音乐会、比赛、展览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在活动中,可以邀请一些民族音乐专家、演奏家和传统乐手来进行演出和讲解,让学生通
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到不同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
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通过这些活动的设
计和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加深
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https://img.taocdn.com/s3/m/4c7dcb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1.png)
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导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是当前音乐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案。
一、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民族的智慧、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在传统音乐中,无论是曲调还是歌词,都浸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文化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自信心。
二、渗透方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教学内容设置在音乐教学内容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民族音乐的内容。
在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如中国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丰富的音乐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
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讲述音乐的故事、分析音乐的构成要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魅力。
鼓励学生自己去创作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通过实践来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三)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民族音乐演出、民族音乐展览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案例以教学案例来说明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和实施:案例1:《茉莉花》民族音乐鉴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一首经典的民族音乐《茉莉花》,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学唱这首歌曲,了解这首歌曲的来历、故事背景,同时学习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丽和深刻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音乐课中的中国民族音乐渗透
渔峡口中心学校曹卫红
音乐课程标准中写到:“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传统的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了解他们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欣赏他们就是体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情操。
然而现实是我们学生的民族音乐意识非常薄弱,对民歌、民乐不感兴趣,他们喜欢的是流行歌曲,是周杰轮、超女,提到一些中国著名戏曲名家他们是一片茫然。
现在中国民族音乐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如此之大,所以我们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民族文化意识入手。
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都是植根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上的,没有各民族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世界的音乐文化就是无源之水。
比如我在上八年级《民乐奇葩》一课时,就通过让学生查资料,看图片,讲故事等多种方法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和他们独特的乐器,在课上交流,听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音乐,感受其魅力。
再如《协奏曲品茗》这一课中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来演绎中国古老的民乐《梁祝》,也给学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世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中国的戏曲,如京剧、昆曲、越剧等等,更是世界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并且我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戏曲的资料,在戏曲欣赏课上进行交流,并进行“戏曲知识知多少”的竞赛活
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湘版音乐教材中,也都分别设计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如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八音和鸣》,第七单元《传统是条河》;八年级第四单元的《民乐奇葩》;九年级第三单元的《梨园春秋》。
这些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那么从哪里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在音乐课教学中使学生与古朴的民族音乐产生共鸣,这需要我们老师要备课和上课时多下功夫。
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学生平时很少接触民族乐器,学校也不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所以我觉得不可忽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音乐课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
如《八音和鸣》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我国传统的乐器,欣赏这些乐器演奏的名段,这些乐器我们学校几乎都没有,很多学生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所以我在教学中借助了多媒体教学光盘,让学生认识了这些乐器,聆听它们各自的音色,并欣赏了Flash音乐。
学生欣赏着如梦如幻的画面,聆听着令人沉醉的音乐,步入了民族音乐的艺术殿堂,初步感受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
在民族音乐欣赏课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
在上《梨园春秋》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画戏曲脸谱,查与书中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了解一些戏剧名家。
在学生对中国戏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来上音乐课,就不是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欣赏。
并要求他们学敲一段伴奏锣鼓经,会唱一段戏曲,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古曲新唱的内容,如流行歌手艾敬的《说唱脸
谱》等,极大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56个民族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和艺术资源,中国民族音乐以五千年的文明为底蕴,可谓是博大精深,百花齐放,民族音乐教育是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一条生动而有效的途径。
同时我校地处土家族聚居地,土家民族也有着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底蕴,如长阳的山歌、跳丧、南曲等享誉海内外,这些优秀的民间瑰宝都要靠我们去传承、去发扬。
可见,在音乐课上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受到美的熏陶,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