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颅内出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包括
❖ 原发性小脑出血 ❖ 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
血扩散至小脑 ❖ 静脉出血性梗死 ❖ 产伤引起小脑撕裂
完整版PPT课件
34
临床特点
多见于GA<32周、 BW<1500g的早产儿或 有产伤史的足月儿
严重者出现脑干症状频繁呼吸暂停、瞳孔 变化、心动过缓,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完整版PPT课件
35
头颅B超
冠状切面 小脑出血 矢状切面
冠状切面显示小脑部位弥漫性强回声改变,左矢状切面
示小脑回声显著增强,小脑失去正常形态,边缘不规则
侧脑室前角 胚胎生发层基质
侧脑室后角
尾状核头部 内囊
尾状核尾部
丘脑
完整版PPT课件
6
缺氧窒息
窒息缺氧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压力被动性血流
脑血管扩张
动脉压
动脉压 血管内压增加
静脉淤滞、血栓形成
脑内毛细血管缺 血性损伤出血
脑内毛细血 管破裂出血
脑静脉血管 破裂出血
完整版PPT课件
7
产伤
胎儿头部过分受压 机械性损伤
室管膜下出血(箭头)
完整版PPT课件
室管膜下(绿箭头)及侧 脑室体部出血(红箭头)
22
头颅CT
脑室内出血(绿箭头) 脑室扩大(黄箭头)
侧脑室积血(蓝右
室管膜下出血(粉红箭头)
完整版PPT课件
23
头颅CT
脑室内出血、脑室扩大
完整版PPT课件
24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仅少数发病较晚 预后 Ⅰ级~Ⅱ级出血绝大部分存活、预后好
Ⅲ级~Ⅳ级出血者50%以上死亡,幸存者半 数以上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完整版PPT课件
小儿颅内出血科普宣传PPT课件
预防:家长应注意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的 发生,如确保儿童安全、避免暴力冲突 等。
宣传与教育
宣传与教育
宣传策略:通过社区宣传、线 上线下活动等形式,普及小儿 颅内出血的知识,提高公众对 该疾病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教育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提供 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的具体方法 和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意识和 自我防范能力。
处理与治疗
处理与治疗
急救处理:对于小儿颅内出血 的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 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 畅、控制出血等。
医疗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和出血部位的特点,择合适 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预后与预防
预后与预防
预后:小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出血程度 、时间、治疗措施等因素有关,需根据 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小儿颅内出血 科普宣传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病因与分类 症状和诊断 处理与治疗 预后与预防 宣传与教育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小儿颅内出血:小儿颅 内出血是指在儿童头颅内发生 的出血情况。
颅内出血的危害:颅内出血可 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甚至危及生命。
引言
宣传目的:本PPT旨在普及小儿颅内出 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此疾病的认 知和应对能力。
总结
总结
小结:小儿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呼吁:通过本PPT的宣传,希望能够推 动社会各界对小儿颅内出血的认知和预 防工作的开展,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成长。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病因与分类
病因与分类
病因:小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 因包括意外伤害、先天性异常 和出血性疾病等。
分类:根据颅内出血的发生部 位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硬脑 膜下出血、硬脑膜外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等。
宣传与教育
宣传与教育
宣传策略:通过社区宣传、线 上线下活动等形式,普及小儿 颅内出血的知识,提高公众对 该疾病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教育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提供 预防小儿颅内出血的具体方法 和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意识和 自我防范能力。
处理与治疗
处理与治疗
急救处理:对于小儿颅内出血 的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 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 畅、控制出血等。
医疗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 和出血部位的特点,择合适 的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预后与预防
预后与预防
预后:小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出血程度 、时间、治疗措施等因素有关,需根据 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小儿颅内出血 科普宣传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病因与分类 症状和诊断 处理与治疗 预后与预防 宣传与教育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小儿颅内出血:小儿颅 内出血是指在儿童头颅内发生 的出血情况。
颅内出血的危害:颅内出血可 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甚至危及生命。
引言
宣传目的:本PPT旨在普及小儿颅内出 血的相关知识,提高家长对此疾病的认 知和应对能力。
总结
总结
小结:小儿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呼吁:通过本PPT的宣传,希望能够推 动社会各界对小儿颅内出血的认知和预 防工作的开展,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成长。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病因与分类
病因与分类
病因:小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 因包括意外伤害、先天性异常 和出血性疾病等。
分类:根据颅内出血的发生部 位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硬脑 膜下出血、硬脑膜外出血和蛛 网膜下腔出血等。
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
04 措施
孕期管理和保健对预防新生 儿颅内出血的影响
孕期保健对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性 数据显示,孕期定期体检、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的孕妇,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发生率降低了30%。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性 新生儿颅内出血若在出生后6小时内发现和处理,生存率高达90%, 延迟则下降至15%。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及时有效处理 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死亡率由40%降低到 10%-20%。 预防孕期高血压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影响 孕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重要诱因,控制好血压可 减少50%的发病风险。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
新生儿颅内出血
常见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 症状包括呕吐、
嗜睡等。
早期识别 处理方式
及时就医
体征
新生儿颅内出血 的风险因素和高 危人群
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发性 据统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约为1%-3%,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 因之一。 早产儿为高风险人群 根据研究,早产儿(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颅内出血的风险比足月儿高出近5倍。 缺氧、窒息增加出血风险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因缺氧或窒息导致的脑部损伤,是引发颅内出血的重要诱 因。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在 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早期诊断 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数据,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达到90% 以上,且无创伤、快速,适合新生儿使用。 CT扫描对颅内出血的定位和严重程度评估 根据一项研究,CT能准确判断出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其敏感性达到 100%,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MRI对颅内出血的长期追踪和预后评估 一项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MRI可以有效评估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恢复情况和远期预后,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识 别与处理。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 及病因
02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 血的方法
0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04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的康 复治疗
05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儿童 发育的影响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及病 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基本概念介 绍
VIEW MORE
非手术治疗如脑室引流和脑膜 下血肿抽吸等操作
颅内出血早期识别重要性 根据数据显示,早期识别颅内出血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 遗症。 脑室引流治疗效果 脑室引流能有效减轻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脑膜下血肿抽吸操作风险 脑膜下血肿抽吸虽有一定并发症,但总体安全,可有效缓解病情。
家庭环境中如何及时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识别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据统计,早期识别并处理的成功率高达80%。 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嗜睡、拒食、呕吐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家庭环境中的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中,应保持新生儿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头部受伤,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新生儿颅内出血处理方式
早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02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血的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早期检测与诊断
颅内出血的高发性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高达1%-3%,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 利用CT、MRI等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治疗成功率。
心理疏导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重要
•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心理疏导的新生儿 颅内出血患儿恢复情况比未接受心理疏 导的患儿更好。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 及病因
02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 血的方法
03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04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的康 复治疗
05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儿童 发育的影响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及病 因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基本概念介 绍
VIEW MORE
非手术治疗如脑室引流和脑膜 下血肿抽吸等操作
颅内出血早期识别重要性 根据数据显示,早期识别颅内出血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 遗症。 脑室引流治疗效果 脑室引流能有效减轻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脑膜下血肿抽吸操作风险 脑膜下血肿抽吸虽有一定并发症,但总体安全,可有效缓解病情。
家庭环境中如何及时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识别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据统计,早期识别并处理的成功率高达80%。 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嗜睡、拒食、呕吐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家庭环境中的预防措施 家庭环境中,应保持新生儿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头部受伤,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
新生儿颅内出血处理方式
早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02
早期识别新生儿颅内出血的 方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早期检测与诊断
颅内出血的高发性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高达1%-3%,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 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性 利用CT、MRI等医学影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提高治疗成功率。
心理疏导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重要
• 一项研究显示,接受心理疏导的新生儿 颅内出血患儿恢复情况比未接受心理疏 导的患儿更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5.心理护理(对家属)告知患儿具体病情,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后遗症。
• (二)对症护理 • 1.配合做好防止脑组织受损程度加重的护理。 • 1)保持安静:绝对静卧,集中护理,定期测量头围。 •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用氧。 • 3)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所有用品,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避免用物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 4)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机理
脑血管壁通透性↑
缺氧
肝脏合成因子障碍 早产儿
产伤
其他
胎头受挤压 脑血管畸形 出血性疾病 医源性损伤
足月儿
部位
1. 脑室周围及 脑室内出血 2.脑实质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表现
• 1.一般生后2-3天内起病(数小时至1W左 右)。
• 2.意识改变: 易激惹、过度兴奋或淡漠、嗜睡、昏迷。
定义
•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是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 伤所致的脑损伤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与这一阶段自 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严重者可 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因 1.缺氧:早产儿多见 2.产伤: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3.其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先天颅内血管畸形, 全身出血性疾病。
症处理。
• 2015-11-20床边超声检查: • 颅脑超声提示:1.脑实质多发出血灶,部分吸收液化呈囊样改变。
2.双侧脑室稍饱满。 3.丘脑前缘小片液暗区。
护理诊断
• 1.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呼吸中枢受抑制有关 • 2.有窒息的危险 与昏迷,惊厥有关 • 3.体温调节无效 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有关 • 5.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 6.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症。
• (二)对症护理 • 1.配合做好防止脑组织受损程度加重的护理。 • 1)保持安静:绝对静卧,集中护理,定期测量头围。 •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合理用氧。 • 3)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所有用品,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避免用物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 4)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止血敏等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
机理
脑血管壁通透性↑
缺氧
肝脏合成因子障碍 早产儿
产伤
其他
胎头受挤压 脑血管畸形 出血性疾病 医源性损伤
足月儿
部位
1. 脑室周围及 脑室内出血 2.脑实质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表现
• 1.一般生后2-3天内起病(数小时至1W左 右)。
• 2.意识改变: 易激惹、过度兴奋或淡漠、嗜睡、昏迷。
定义
•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是由于缺氧及产伤或医源性损 伤所致的脑损伤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与这一阶段自 身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有关,严重者可 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一、病因 1.缺氧:早产儿多见 2.产伤:足月儿、巨大儿多见 3.其他:快速输注高渗液体,先天颅内血管畸形, 全身出血性疾病。
症处理。
• 2015-11-20床边超声检查: • 颅脑超声提示:1.脑实质多发出血灶,部分吸收液化呈囊样改变。
2.双侧脑室稍饱满。 3.丘脑前缘小片液暗区。
护理诊断
• 1.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呼吸中枢受抑制有关 • 2.有窒息的危险 与昏迷,惊厥有关 • 3.体温调节无效 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有关 • 5.焦虑 与家属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 6.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课件
03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 、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 等,以帮助患儿恢复神 经功能。
04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推 拿和中药治疗等,可以 辅助改善患儿症状和促 进康复。
04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 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产检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孕 期并发症,降低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风险。
避免早产
。
颅内高压
颅内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引起 颅内高压,可能导致脑疝。
癫痫
颅内出血可能引起脑组织损伤 ,导致癫痫发作。
感染
颅内出血后可能出现脑实质或 脑膜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新生儿颅内出 血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 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处理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等。同时注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防 治感染等综合治疗。
合理喂养
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喂养 新生儿,保证营养供给。
康复训练
早期干预
定期评估与调整
新生儿颅内出血后需要进行早期干预 ,包括抚触、按摩、被动运动等,以 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康复进展情况,及 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以提高康复效 果。
康复训练计划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康复需要,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认知、 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训练。
《新生儿颅内出血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新生儿颅内出血概述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与诊断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与并发症
01
新生儿颅内出血概述
第四节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
9
❖ 首先要诊断明确。轻型颅内出血几乎全部存 活,后遗症0~10%;中型死亡率 5%~15%, 后遗症15%~25%;重型死亡率达50%~ 65%,后遗症65%~100%。常见的后遗症有 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运动和智力障碍、 四肢瘫痪、癫痫、肌张力低下等。
-
10
新生儿颅内出血鉴别诊断
❖ 颅内出血的脑性缺氧以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暂停 为多见;而肺性缺氧以气急、鼻煽和三凹征为主,
-
13
❖ 2.头颅超声
❖ 是诊断IVH的首选方法。床旁连续头颅超声对 早产儿IVH的开始时间、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提供
可靠的信息,而且价廉方便,无须搬动患儿,又无 放射线损伤。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易发生IVH的高危 人群,应常规进行头颅超声的筛查。在生后3天、 1周、1个月时各查1次。
❖ 通过头颅超声可将IVH分为4级。Ⅰ级:出血 限于室管膜下,不伴脑室内出血。Ⅱ级:不伴脑室 扩张的IVH。Ⅲ级:IVH(>50%脑室区域)伴脑室扩 大。Ⅳ级:脑室内出血合并脑实质出血或脑室周围
17
-
18
-
19
[护理措施]
❖ 1.降低颅内压 ❖ 1).减少刺激,保持安静◦ ❖ 2).护理体位:抬高头肩部15◦~30◦,侧卧位或头
偏向一侧 ❖ 3)严密观察病情 ❖ 4)遵医嘱及时应用呋塞米降低颅内压,发脑疝
时应用20%甘露醇静注脱水降颅压.
-
20
❖ 2.保持呼吸通道,防止窒息 ❖ 备好吸痰用物,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
-
15
❖ 5.保护脑组织
❖ 可给细胞色素C,辅酶A和ATP加入10% 葡萄糖液中静滴,持续1~2周。此外,谷氨 酸、r-氨酪酸,维生素B6、胞二磷胆硷、脑 活素,脑复康可能对脑细胞功能恢复有帮助。
[医学]颅内出血 PPT课件
/问题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
17
护理措施
◆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 、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 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 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 保持绝对静卧 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 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 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 加重颅内出血。 ◆ 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 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即可,病情好转及时停 用。
9
病情进展与诊疗
◆ 2/12 14:20 因HGB(血红蛋白) 72g/L。遵医嘱输“AB” 型RH(D)阳性红细胞悬液0.3单位输血过程顺利,无寒战 、发热、皮疹、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 应 ◆ 3/12 08:13 医生查房:头颅CT示颅脑CT扫描示:右侧小 脑半球血肿,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蛛网膜下腔大量 出血,梗阻性脑积水。患儿头颅CT示出血量较前增多,但 前囟较前平软,颅内压降低,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今 继续予原脱水方案治疗;出现体温上升,感染指标有上升 ,加用美洛西林舒巴坦加强抗感染治疗;肌张力稍高,予 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治疗;
防止再出血 使用维生素K1,酚 磺乙胺(止血敏), 卡巴克洛(安络血) 和巴曲酶(立止血) 镇静止痉 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 等
治疗 要点
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如胞磷胆碱(胞二磷 胆碱)脑活素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脱水利尿剂药 物:甘露醇、甘油果 糖、速尿。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镇静止痉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
17
护理措施
◆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 、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 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 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 保持绝对静卧 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 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 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 加重颅内出血。 ◆ 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 浓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即可,病情好转及时停 用。
9
病情进展与诊疗
◆ 2/12 14:20 因HGB(血红蛋白) 72g/L。遵医嘱输“AB” 型RH(D)阳性红细胞悬液0.3单位输血过程顺利,无寒战 、发热、皮疹、呼吸困难、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 应 ◆ 3/12 08:13 医生查房:头颅CT示颅脑CT扫描示:右侧小 脑半球血肿,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蛛网膜下腔大量 出血,梗阻性脑积水。患儿头颅CT示出血量较前增多,但 前囟较前平软,颅内压降低,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今 继续予原脱水方案治疗;出现体温上升,感染指标有上升 ,加用美洛西林舒巴坦加强抗感染治疗;肌张力稍高,予 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治疗;
防止再出血 使用维生素K1,酚 磺乙胺(止血敏), 卡巴克洛(安络血) 和巴曲酶(立止血) 镇静止痉 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 等
治疗 要点
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如胞磷胆碱(胞二磷 胆碱)脑活素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脱水利尿剂药 物:甘露醇、甘油果 糖、速尿。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镇静止痉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PPT
孕期保健:孕期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产生 过度的颅内压力。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产检,及 早发现和干预颅内出血等疾病 。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带婴儿进行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颅内出血的护 理
颅内出血的护理
早期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婴儿 的体温稳定、保持气道通畅、 定期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等。
饮食护理:根据医生建议,合 理安排婴儿的饮食,避免过度 喂养和过度饥饿。
颅内出血的护理
病情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 变化,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护理 措施。
颅内出血的治 疗
颅内出血的治疗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给婴儿 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促 进康复。
物理疗法:包括物理治疗、理 疗和按摩等,可以帮助婴儿缓 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颅内出血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切 除术等。
颅内出血的预 防与注意事项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颅内出 血护理PPT
目录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护理 颅内出血的治疗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介绍颅内出血
介绍颅内出血
什么是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 指在颅腔内发生的出血现象, 常见于新生儿期。
颅内出血的类型:包括颅内血 肿、颅内出血和脑积水等。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的原因:可能由于胎儿过度的 颅内压力、孕期大出血等引起。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产检,及 早发现和干预颅内出血等疾病 。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带婴儿进行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颅内出血的护 理
颅内出血的护理
早期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婴儿 的体温稳定、保持气道通畅、 定期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等。
饮食护理:根据医生建议,合 理安排婴儿的饮食,避免过度 喂养和过度饥饿。
颅内出血的护理
病情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 变化,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护理 措施。
颅内出血的治 疗
颅内出血的治疗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给婴儿 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促 进康复。
物理疗法:包括物理治疗、理 疗和按摩等,可以帮助婴儿缓 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颅内出血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切 除术等。
颅内出血的预 防与注意事项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颅内出 血护理PPT
目录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护理 颅内出血的治疗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介绍颅内出血
介绍颅内出血
什么是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 指在颅腔内发生的出血现象, 常见于新生儿期。
颅内出血的类型:包括颅内血 肿、颅内出血和脑积水等。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的原因:可能由于胎儿过度的 颅内压力、孕期大出血等引起。
颅内出血PPT课件
8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湿度55%~65%。绝对 卧床休息,减少噪音。 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 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 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体温大于38.5℃时,应在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 平。降温的方法可用解开包被松开衣服,还可头部枕凉水 袋。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 动脉而造成意外。
硬脑膜下出血
3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和体征
意识改变 呼吸改变 颅内压增高 肌张力 其他
激惹、嗜睡、昏迷 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增高、减低或消失 黄疸、贫血
4
脑室内出血分级示意图(水平面)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5 血
10
11
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 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 30min内静脉推人)。 (6)备好吸痰所用物品。 (7)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 迫胸部,影响呼吸。 (8)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 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输少量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9)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给 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 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遵医嘱服用脑复 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
由于缺氧或者产伤引起严重脑损伤性疾病 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症状 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着常有神经系 统后遗症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湿度55%~65%。绝对 卧床休息,减少噪音。 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 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 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体温大于38.5℃时,应在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 平。降温的方法可用解开包被松开衣服,还可头部枕凉水 袋。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 动脉而造成意外。
硬脑膜下出血
3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和体征
意识改变 呼吸改变 颅内压增高 肌张力 其他
激惹、嗜睡、昏迷 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增高、减低或消失 黄疸、贫血
4
脑室内出血分级示意图(水平面)
Ⅰ级 室管膜下出血
Ⅱ级 脑室内出血,无脑室扩大
Ⅲ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 Ⅳ级 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5 血
10
11
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 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 30min内静脉推人)。 (6)备好吸痰所用物品。 (7)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 迫胸部,影响呼吸。 (8)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 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输少量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9)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给 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 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遵医嘱服用脑复 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
由于缺氧或者产伤引起严重脑损伤性疾病 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症状 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着常有神经系 统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科普知识PPT
新生儿颅内出 血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背景知识 发生原因 分类及诊断 治疗方法 预后与护理 注意事项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指在出生 后24小时内由于胎儿或新生儿头部 接受外力作用引起的颅脑损伤,导 致颅内出血。 预防措施:孕期健康管理、分娩方 式选择、新生儿护理等。
发生原因发生原因源自分娩时产妇用力过猛 婴儿过大或胎位不正
发生原因
产钳、产钳头使用不当 婴儿早产、母体感染等。
分类及诊断
分类及诊断
分类:按病变部位和范围逐级分为Ⅰ、 Ⅱ、Ⅲ、Ⅳ度。 诊断方法: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Ⅰ度颅内出血: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随访观察即可。 Ⅱ、Ⅲ、Ⅳ度颅内出血:及时实施 手术治疗,降低治疗风险和后遗症 发生率。
预后与护理
预后与护理
预后评估:视预后情况进行神经发育评 估和产生随访。 护理措施:定期随访、控制感染、提高 营养等。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预防为主,及时诊治为辅。 安全分娩,保证孕产妇生命安 全的前提下降低新生儿颅内出 血风险。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颅内出血症状,应及时就诊, 切勿拖延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PPT
目录 背景知识 发生原因 分类及诊断 治疗方法 预后与护理 注意事项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指在出生 后24小时内由于胎儿或新生儿头部 接受外力作用引起的颅脑损伤,导 致颅内出血。 预防措施:孕期健康管理、分娩方 式选择、新生儿护理等。
发生原因发生原因源自分娩时产妇用力过猛 婴儿过大或胎位不正
发生原因
产钳、产钳头使用不当 婴儿早产、母体感染等。
分类及诊断
分类及诊断
分类:按病变部位和范围逐级分为Ⅰ、 Ⅱ、Ⅲ、Ⅳ度。 诊断方法: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Ⅰ度颅内出血: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随访观察即可。 Ⅱ、Ⅲ、Ⅳ度颅内出血:及时实施 手术治疗,降低治疗风险和后遗症 发生率。
预后与护理
预后与护理
预后评估:视预后情况进行神经发育评 估和产生随访。 护理措施:定期随访、控制感染、提高 营养等。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预防为主,及时诊治为辅。 安全分娩,保证孕产妇生命安 全的前提下降低新生儿颅内出 血风险。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颅内出血症状,应及时就诊, 切勿拖延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的护理PPT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的 护理PPT
目录 专业知识介绍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 康复与追踪
专业知识介绍
专业知识介绍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对新生儿颅内 出血的定义和症状等 分类和程度: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分类和 不同程度的危害
专业知识介绍
发生原因: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能 原因 诊断和检查:如何诊断和检查新生儿颅 内出血
专业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绍
护理目标: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目标和原则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早期干预: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的 护理策略
安全护理:如何确保患儿的安全并预防 并发症
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的皮肤 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计划和喂养技巧
护理措施
呼吸护理:对患儿的呼吸进行监测和维 护
康复与追踪
家庭指导:提供患儿家庭的指导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家庭支持:如何提供患儿家庭的支持和 教育
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影 响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提供相应 的处理方法
并发症的处理
预防措施: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恶 化
康复与追踪
康复与追踪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目标和方法 追踪方式:如何追踪和评估患儿的康复 情况
目录 专业知识介绍 护理措施 并发症的处理 康复与追踪
专业知识介绍
专业知识介绍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对新生儿颅内 出血的定义和症状等 分类和程度: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分类和 不同程度的危害
专业知识介绍
发生原因: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可能 原因 诊断和检查:如何诊断和检查新生儿颅 内出血
专业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绍
护理目标: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目标和原则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早期干预: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的 护理策略
安全护理:如何确保患儿的安全并预防 并发症
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的皮肤 护理要点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计划和喂养技巧
护理措施
呼吸护理:对患儿的呼吸进行监测和维 护
康复与追踪
家庭指导:提供患儿家庭的指导和支持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家庭支持:如何提供患儿家庭的支持和 教育
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的处理
并发症介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影 响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提供相应 的处理方法
并发症的处理
预防措施: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恶 化
康复与追踪
康复与追踪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的目标和方法 追踪方式:如何追踪和评估患儿的康复 情况
新生儿颅内出血健康教育课件
、关节肿痛等。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高胆红素血症 - 病因: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
高。 - 症状:黄疸、食欲不振、尿液颜色
异常等。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其他症状 - 病因:新生儿颅内出血可
导致其他症状。 - 症状:呕吐、惊厥、体力
下降等。
3. 如何预防 新生儿颅内出
血?
3.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 血?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内出血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来减轻颅内血液积聚的压力 。
5. 康复与日 常护理
5. 康复与日常护理
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指导, 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帮助新 生儿尽快恢复健康。
日常护理:保持新生儿的个人 卫生,提供适当的营养,定期 带孩子进行体检等。
6.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 查。
注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和保护幼儿头部 。
6.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 应立即咨询医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准妈妈们在妊娠期应该注意遵循医生的 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 分娩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力量,保护新 生儿的头部。
3.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 血?
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持合适 的体温、避免剧烈晃动幼儿。
4. 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4.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医生可以给新生儿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
原因:通常是由于新生儿身体 脆弱,血管易受损,或者在分 娩过程中受到外力压力造成的 。
1.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
分类:根据颅内出血的程度严重与否, 可分为四级,从轻到重依次是Ⅰ级、Ⅱ 级、Ⅲ级、Ⅳ级。
2. 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症状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高胆红素血症 - 病因: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过
高。 - 症状:黄疸、食欲不振、尿液颜色
异常等。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其他症状 - 病因:新生儿颅内出血可
导致其他症状。 - 症状:呕吐、惊厥、体力
下降等。
3. 如何预防 新生儿颅内出
血?
3.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 血?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内出血需要进 行手术治疗来减轻颅内血液积聚的压力 。
5. 康复与日 常护理
5. 康复与日常护理
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指导, 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帮助新 生儿尽快恢复健康。
日常护理:保持新生儿的个人 卫生,提供适当的营养,定期 带孩子进行体检等。
6.生的建议,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 查。
注意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和保护幼儿头部 。
6. 注意事项
如果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症状, 应立即咨询医生。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准妈妈们在妊娠期应该注意遵循医生的 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 分娩时应避免使用过多的力量,保护新 生儿的头部。
3. 如何预防新生儿颅内出 血?
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持合适 的体温、避免剧烈晃动幼儿。
4. 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4.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根据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医生可以给新生儿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
原因:通常是由于新生儿身体 脆弱,血管易受损,或者在分 娩过程中受到外力压力造成的 。
1.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
分类:根据颅内出血的程度严重与否, 可分为四级,从轻到重依次是Ⅰ级、Ⅱ 级、Ⅲ级、Ⅳ级。
2. 新生儿颅 内出血的症状
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症状
新生儿颅内出血ppt课件
露醇。 5 脑积水治疗 乙酰唑胺可减少脑脊液的产生,必要时腰椎穿刺放脑脊液
或侧脑室引流。
6
预后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它围生期因素有关。早产儿、 慢性缺氧、顶枕部脑实质出血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 遗症
7
预防
1 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 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
3 其他 高渗液体输入过快、机械通气不当、血压 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 内出血。还有少数,是由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 脑血管畸形引起。
3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 现。常见表现有:
1 意识改变 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 眼部症状 凝视、斜视、眼球上翻、眼震颤等 3 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4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 5 肌张力改变 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 瞳孔改变 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差 7 其他 出现黄疸和贫血表现
• 小脑出血 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 死,及产伤引起小脑撕裂4种类型。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 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症状,如频繁呼 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
2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发生。 3 目前并未证明孕妇或新生儿预防性给予苯巴比妥、吲哚美辛、止血敏、维
生素1 E等E 药可与预防发生基质-脑室内出血。
8
(
9
10
11
12
• 脑实质出血 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 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 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
或侧脑室引流。
6
预后
主要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它围生期因素有关。早产儿、 慢性缺氧、顶枕部脑实质出血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 遗症
7
预防
1 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 对患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
3 其他 高渗液体输入过快、机械通气不当、血压 波动过大,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 内出血。还有少数,是由原发性出血性疾病或 脑血管畸形引起。
3
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 现。常见表现有:
1 意识改变 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 2 眼部症状 凝视、斜视、眼球上翻、眼震颤等 3 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等 4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 5 肌张力改变 早期增高,以后减低 6 瞳孔改变 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差 7 其他 出现黄疸和贫血表现
• 小脑出血 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 死,及产伤引起小脑撕裂4种类型。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小于1500g的早产儿, 或有产伤史的足月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症状,如频繁呼 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儿。
2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发生。 3 目前并未证明孕妇或新生儿预防性给予苯巴比妥、吲哚美辛、止血敏、维
生素1 E等E 药可与预防发生基质-脑室内出血。
8
(
9
10
11
12
• 脑实质出血 多因小静脉栓塞后使毛细血管压力增高、破裂出血。如出血部位在脑干, 则早期可发生瞳孔变化、呼吸不规则和心动过缓等,前囟张力可不高。主要后遗症为 脑瘫、癫痫和精神发育迟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硬脑膜下出血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3、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4、小脑出血
13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CT 4、B超
护理要点
防止再出血
使用维生素K1,酚 磺乙胺(止血敏), 卡巴克洛(安络血) 和巴曲酶(立止血)
治疗 要点
镇静止痉
选用地西泮、苯巴比妥 等
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如胞磷胆碱(胞二磷 胆碱)脑活素
二、主诉
因“拒食、精神反应差1天”入院。
三、评估
患儿精神、反应差,无发热、抽搐,无咳嗽、气喘, 禁食下无呕吐,大小便未见异常。
入院查体
肛 温 T37.2℃ , R40 次 / 分 , P170 次 / 分 , BP86/40mmHg, WT3.2kg 神志欠清,精神反应差,全身皮肤黄染,无皮疹,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稍 迟钝,前囟饱满,张力高,四肢活动好,肌张力增 高,肢端循环可。
健康教育
应指导病人和家属了解本病的基本病因、危险因素,帮助分析和消除 不利于疾病康复的因素,落实康复计划。有后遗症的患者应鼓励教会家 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 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20
出院指导
1、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则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理 想水平。
8
辅助检查
头颅CT:化州人民医院头颅CT示脑出血 生化报告:钾 3.20 mmol/L ,钠 132.00 mmol/L ,总胆 红素 255.95 umol/L ,直接胆红素 23.36 umol/L ; 血常规报告:血常规:白细胞(WBC) 6.48 10^9/L ,中性 粒细胞% 53.30 % ,淋巴细胞% 36.5 %,血红蛋白(HGB) 87 g/L ,血小板(PLT) 259 10^9/L; 凝血功能报告:凝血酶原时间 14.00 秒,激活部分凝血时 间 49.20 秒,纤维蛋白原 3.30 g/L ;
小儿颅内出血
主持人: 主讲人: 时间: 参加人员: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查房目的
❖ 了解颅内出血的相关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 法。
❖ 熟悉此病相关的护理诊断、措施及健康教育。
❖ 帮助大家正确认识此病,了解出血量的计算方法。
病情简介
1
病史
2 入院查体
3
辅助检查
4
病情进展与诊疗
6
病史汇报
一、基本信息
姓 名:XXX
性 别:女
年 龄:1月
床 号:P06
入院日期: 2015-11-29至今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 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 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 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保持绝对静卧 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 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 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 重颅内出血。
11
病因
脑血管畸形
血液病 是小儿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血友病患儿中2.2%~7.4%发 生ICH。小儿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病例中发生ICH者占10%。其他如白 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障碍 等血液病,以及抗凝疗法的并发症,均可发生ICH。
新生儿颅内出血(NICH)主要发病因素为产伤及缺氧,前者正逐渐 减少,后者有增加趋势。其中在<34孕周、出生体重<1500g的未成 熟儿高达40%~50%。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 3、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4、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 5、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1
22
尚有部分小儿ICH的原因不明,称为小儿特发性脑出血。颅脑外伤、 颅内肿瘤、中毒性脑病等,还可因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C缺乏症、 肝病、高血压或结缔组织病等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ICH。
12
临床表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典型症状:对光反射迟钝 感觉障碍 高热 昏迷 惊 厥 颅缝过早闭合 颅内高压 面色苍白 脑膜刺激征 脑疝
根据颅内出血特点进行以下分类
合理用氧 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 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即可,病情好转及时停 用。
护理措施
合理喂养 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准时用药确保疗效 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时,如20%甘露醇 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甘油果糖等,应注意监测尿量与水 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功能受损。 维持体温稳定 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 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包被松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 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9
诊断
1、脑出血 2、凝血功能障碍 3、电解质紊乱 4、高胆红素血症 5、中度贫血
定义
小儿颅内出血(ICH)又称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系因脑血管破裂使血 液外溢至颅腔所致。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颅内出血(ICH)可分为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等。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小儿 颅内出血,其临床表现有颇多相似之处,但预后则视不同病因而有很 大差异,且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也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脱水利尿剂药 物:甘露醇、甘油果
糖、速尿。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应用脑代谢激活剂, 镇静止痉
15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呼吸中枢受损有关 3、有窒息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4、体温调节无效: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