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产业分析平台简介

中国产业分析平台简介

中国产业分析平台简介一简介中国产业分析平台(以下简称“行业平台”)是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结合7年多的行业分析实践经验,在长期建立的广泛数据采集渠道基础上开发的一套基于Internet的综合行业数据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行业专业数据和行业专业信息等内容,平台同时具备统计分析工具、产业分析、跨行业比较等功能。

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整合了国民经济主要行业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数据结构化、规范化,信息条理化、系统化,展示形象化,用户可以利用这个行业平台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浏览、查询、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应用。

中国产业分析平台的目标是打造中国专业的行业分析平台!让行业分析和市场分析变得轻松和高效!二中国产业分析平台特点平台系统整合完整,涉及近700个行业;行业纵向深入,专业性强:30多个重点行业的专业数据和信息分析;工具实用,行业分析专业、全面,横向比较与纵向深入多维比较,表现形式丰富;地图系统配以地域分布形象地展示了数据,使数据层次化,数据由“死”变“活”,由整变零,随意组合提取;三层次结构,应用服务器部署于Internet上,数据、信息即时传递;强有力的数据管理与组织能力,丰富的查询、统计、分析、报表与图表功能;系统模块化设计、插件式管理,后台自动升级,为您不断增加新的分析工具和功能模块。

三功能概述网络结构中国产业分析平台提供了最专业的行业数据,能够满足行业内人士对数据的专业需求。

数据查询: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如相关指标、时间段、即能显示所需查询数据。

数据浏览:用户可以按照预定的数据分类和数据组织形式进行浏览。

图形生成:根据数据查询结果,用户可以选择生成图形的形状、样式等。

数据导出和打印:所有数据表格和图形,在按选定条件绘制后,可以直接导出整合到报告中。

重大项目整合来自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拟在建项目,截止到2009年3月18日,行业平台已整合来自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拟在建项目38000多条。

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

我国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
21 年 1 01 月
情 报 探 索
第 1 ( 19 ) 期 总 5期
我 国农村信 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 的关联 研究
黄 志文
( 北 省 科 技 信 息研 究 院 武 汉 湖

40 7 ) 3 0 1
要: 选取 1 9  ̄ 0 9年 全 国若 干 农 村 经 济 数 据 和 农 村 信 息 化 相 关 指 标 数 据 ,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法进 行 统 计 分析 , 对 农 村 9 0 20 运 并

1 9 1 3 . 6 618 43 5 6 4 O 5 3 8 1 9 5 21 5 8 4 6 . 7 . 9 2 61 . l
12 7 3 .6 3
1 9 1 01 . O4 3. 5 4 . 4 0 8 38 4 . 9 6 4 54 5 5 5 3J3 6 92 5 72 1 9 1 4 . 9 7. 5 6 9 4 0 9 4 Ol . 9 7 4 419 4 41 1 4 . 9 3 2 5 6 1 9 1 81 . 22 53 91 . 4 O 4 2 7 7 9 8 4 7 6 51 9. 5 4 8 9 21 5 0 . 1 9 l 7 0 5 3 58 l 2 7 4 9 2 48 9 . 9 9 4 7 08 8. 6 2 . 8 8 9 61
和 B ret at t的球形 检验 。 K l 当 MO值愈 大时 , 表示 变量 间 的共 同因素愈 多 。 当 K > . , 适宜 进行 因 MO 05时 就 素分析 , 本量表 的 K MO值 为 07 7 表示 适合 进行 因 .0 , 素分 析 。另 外 , a l t B re 的球 形检 验 的卡方 值 为 5 3 tt 1.
近 年 来我 国农 村 信息 化建 设 引起 了各 级党 委 政 府 的重 视 , 村信 息 化建设 的步伐 在不 断加快 。 农 理论

51、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开发中心

51、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山东省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开发中心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工作总结报告三、技术总结报告四、用户使用报告五、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可行性报告山东省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开发中心一、总论项目基本内容项目的基本内容:项目研究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农村原始管理手段,以农村财务管理为中心,提高农村财务公开的质量,提高农村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开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包括财务、村务、农民负担、土地承包、资产管理、税费征收管理等)系列软件,并达到区域性联网,对解决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并筹建相应的农村管理软件开发基地,形成全国性的农村管理软件开发、测试、培训基地。

项目名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承担单位及法人:山东省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开发中心法人:鞠文凤项目负责人:龙路钢(二)、中心概况:山东省农村经营管理软件开发中心自98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农村管理软件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最初以农村的财务管理规范化、电算化为开端,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解决农村经济管理的关键问题,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出了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农业部经管司、总站的领导在考察了农友软件应用情况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

目前中心正在开发针对农村管理方面的系列软件。

做为从事软件开发的高技术企业,中心特别重视人员的素质,注重人才的培养,目前拥有农经、经管、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市场营销策划等方面专职人员6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有36人,22人具备高级职称。

从事高层管理的有5人,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软件编程的计算机人员和制度政策把关的农经专家有21人,从事市场营销、策划的有16人,从事服务及市场调研的有5人。

另外还有100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兼职开发人员。

中心先后与中科院、农科院、北大青鸟集团、山东大学、哈工大、北理工大、山东农业大学等一批高校院所建立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定期举办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培养员工,提高技术水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

然而,由于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设计和开发一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一、需求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需要首先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和访谈,收集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全面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流程和具体需求。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该确定以下几个主要需求:1. 组织管理需求: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信息、成员信息、会议管理、文件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系统应能够方便地进行信息记录、查询、统计和分析。

2. 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系统应该能够支持人员的招聘、聘任、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能。

3. 项目管理需求:包括项目信息的录入、进度跟踪、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记录和分析等功能,确保项目的有效执行和资金的合理使用。

4. 信息公开和业务协作需求:系统应该支持信息的公开和共享,方便各单位和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和沟通。

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数据库设计: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包括各个数据表的关系、字段和索引的定义等。

2. 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前后端的技术选型、系统模块划分和功能实现方式等。

3. 界面设计: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操作简单明了,提高用户体验。

4. 安全设计:系统应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不同用户权限不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5. 系统性能设计: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网络状况,系统应具备较好的性能,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

智慧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介绍

智慧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介绍

智慧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介绍智慧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项目名称智慧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智慧农业、智慧乡村建设。

建设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智慧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内容本项目包括微信管理子系统、图文信息管理子系统、智慧社区子系统、智慧乡村子系统、村民信息录入子系统和智慧党建子系统。

系统功能模块微信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包括菜单设置、消息推送、用户管理等功能。

图文信息管理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图文信息的管理,包括发布、编辑、删除等功能。

图文信息包括农业信息、农村经济信息、农村文化信息等。

智慧社区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社区管理,包括社区公告、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等功能。

社区服务包括公共设施预约、社区医疗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等。

智慧乡村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乡村管理,包括乡村公告、乡村活动、乡村旅游等功能。

乡村旅游包括农家乐预约、农产品购买等。

村民信息录入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村民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包括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就业信息等。

村民信息的录入和管理是智慧乡村建设的基础。

智慧党建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负责党建工作,包括党员信息管理、党员活动管理、党费管理等。

智慧党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以上是智慧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内容和功能模块,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将为农民、村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智慧乡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旨在建设一个全面、完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本地政府、专业企业和机构的信息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该平台包括六大基础子系统,分别是微信管理子系统、图文信息管理子系统、智慧社区子系统、智慧乡村子系统、村民信息录入子系统和智慧党建子系统。

5-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情况总结与监管平台介绍

5-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情况总结与监管平台介绍

***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的意见》(纪【2011】59号)精神,加快推进、完善**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网络化监管平台建设,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手段,我们在市农委和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目标,顺应科技防腐新形势,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全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平台,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产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到目前为止,所有乡镇完成合同、数据录入,同时市、镇两级层面的查询监管系统也已建立,基本能查询相关镇、村各功能模块操作的动态数据,“三资”管理正实现网络化监管。

一、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做法1、学习“三资”管理文件精神和加强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学习一致认识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网络化监管体系,对深化政务、村务公开,落实广大农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收益分配权,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保值增值,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2、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

2009年下半年起到2010年上半年,全市所有乡镇、行政村严格按照清查、评估、整改、公示、登记“五步法”,认真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本次清产核资中共清理不实资产总额9405.4万元,不实负债6408.2万元,使2997.2万元的不实所有者权益得到了清理。

3、出台文件。

市 纪委、财政、科委、农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纪【2011】31号。

明确了副市长挂帅,市纪委副书记和市农委主任为组长等成立联席会议,明确分工和工作经费保障渠道。

本平台并融合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管理平台、涉农资金补贴监管平台,查阅终端将接通到相关部门。

4、健全例会制度。

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求确定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具体联络人员等,并根据需要,召开了3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协调会议、例会等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本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的组织和推进等工作。

农业与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农业与农村社会经济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要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提 升传 统 农 业 ,实 现 区域 农 业 与 农 村 管 理 的信 息 化 ,是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方 面 。文章 以浙 江 省 农 业 与 农 村社 会经 济 系 统 研 发 为 实 例 ,研 究 了 基 于 BS结 构 的 农 业 与农 村 社 会 经 济 信 息 系 /
率等 操作 。
报 表 功 能 :以 表 格 化 、 图形 化 形 式 显 示 与 打 印 线 的 为 主 键 ) 。

用 户 表 :用 户 I D,角 色 I D,角 色 名 ,账 号 ,
理 员 、信 息管理 员和普 通用 户 。
系统 管理员 :系统 最高权 限 的操 作人 员 ,可对 系统进行 各种管 理 和维 护 ,定制其 他用户权 限 ,同 时监控 系统运行 和其他 用户 的使用情 况 。 信息 管 理 员 :分 为 省 、市 ( 区 ) 地 、县 ( ) 市 三层 ,负责对本 区域 信息进 行审核 后输入 到系统数 据库 中 ,同时对错 误 录 入 的信 息进 行 修 改 和维 护 , 对下 一级用 户错误 的数据 给 出反馈 信息 。
统 数 据 库 的设 计方 法 及 实 现 的关 键 技 术 。运 行 结 果 表 明 ,它 能 够 适 应农 业 统 计 数 据 和 农 村 发 展 描 述 信息 的 管 理 、
查 询 、统 计 及 分 析 的需 求 。
关 键 词 :信 息 系统 ; 据 库 ; 业 与 农 村 数 农
中图 分 类 号 :T 3 P9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0 2 0 7 2 0 )60 5 .3 5 89 1 ( 0 8 0 — 0 0 6

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摘要】农村财务管理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现状和挑战,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改善农村财务管理效率和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解决。

信息化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加快信息化发展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信息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挑战、应用、改善效果、问题、推动现代化、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水平提升1. 引言1.1 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到资金的筹集、使用、监督和决策等方面,对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财务管理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身资金。

通过建立科学的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体系,农民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资金运作计划,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防止资金浪费和挪用,确保财务安全和稳定。

农村财务管理对于农村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农村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健康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可以规范经营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良性发展。

农村财务管理还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良好的财务管理可以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喘,正确认识并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将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1.2 信息化发展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农村领域,信息化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农村统计调查基础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简介农村统计调查是指通过对农村人口、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为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统计调查工作主要包括调查问题的确定、问卷设计、调查对象选择、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环节。

二、工作亮点1. 科学合理的调查问题确定本次统计调查工作前期,充分调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结合实际,确定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调查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 创新的问卷设计问卷是农村统计调查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次统计调查工作中,我们根据调查问题的特点,对问卷进行了创新设计。

问卷中采用了多种问答方式,如选择题、填空题、主观题等,既方便了被调查对象的回答,又方便了我们的数据整理和分析。

3. 全面准确的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对象的选择是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通过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农户信息数据库中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使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农村经济的总体情况。

4. 严谨细致的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核心环节。

本次统计调查我们充分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和技巧。

调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调查要求,耐心细致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沟通,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收集到。

5. 快速高效的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整理和分析是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次统计调查我们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数据处理技术,使数据的整理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我们结合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形成了全面的统计报告,为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存在问题1. 调查对象选择不够广泛本次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某个地区的农户,没有涵盖到整个农村地区的全部农户,对整个农村经济的状况了解不够全面。

2. 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不准确情况由于农村环境的复杂性,调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准确问题,如被调查对象的说谎或不配合等情况,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分析
湖北 . 肃 、 南 、 甘 云 贵州 、 两 ; 陕
重 和转移性收入 占家庭纯收入的 比重 等 9个变量( 以下分别川 a b Cd, ,,, e fg hl ,. , ,表示 ) 了主成分分析 。 原始 数据标 准化, 作 将 建立指 标之 间的相 关 系数 阵 , 并求相关 系数 阵的特征值 和特征 向量 ( 见表 I。 )
表 l 协方差阵特征值
第 四类地 l : j 宁夏 、 ( 吉林 、 龙汀 、 黑 内蒙古 、 青海 、 新疆 。 我 们在聚类 的基础上使用 了判别 分析 . 结果表 明 . 按此 方法 聚类是
比较 合 理 的 。
变量
l 2 3 4 5 6 7 8 9
特征值
4. 7 l 42 0l 02 l6 6 2 44 ,5 5 9 l l 6 2 3 29 5 l 06 9 7 . 7l5 6 6 04 5 l 93 .5 7 4 0.9l3 3 5 2 7 5 0 1 48 53 . l 4 2 0.6 7 0 9 5 2 9l 0.ol l 8 o I 5 l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7)8 0 5 — 2 10 — 0 3 2 0 2 — l7 0
S IT C F R A IND V L P E T& E O O Y C- E HI O M O E E O M N N F CN M
第一类地区 .该类地Ⅸ农 民收入 基本上属于城市带动 型增长模式 。 其农 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基本特征是 : 耕地资源 少. 城市 化 . 现代化和经 济集约 化程 度高 , 乡经济联 系紧密 , 城 市 反哺农业 和农村非农 产业 的 能力强 . 农村经济发展 和农 民收入 增长在很大程度 上得益于和决定 于城 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和发展 农 民收入来源广 、 水平高是该地I= ×的突 f特点 北京是 全国的政治 、 l I 经济 . 文化叶心 , 1 上海是我 国最 大的城市 。巨大 的城 市市场 , 灵通的市场 信息 。 雄厚的科 技和经济文 力 , 为其农业 生产和农村经 济发展 提供 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 。身居 大城市郊 为农 民就近打T挣钱 和及时转 移农业 剩 余 劳动 力提供 了方便 。 农业 和城 乡非农产业 的发展不 仅给该 地 农民创 造 了更多的 就业 机会 . 农 民收入呈现 I 非农 化多元化的格 局 , 且使 使 l I 而 农 民收入的绝 对水平也远远 高于其他地

EPS数据库简介

EPS数据库简介

EPS 数据库简介EPS (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 )数据平台是北京福卡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数据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数据检索、数据提取和数据分析预测等应用工具,为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系统、企业提供各种数据及数据分析与预测结果,使各行业及时了解整体经济环境及其发展趋势,指导科研及投资机构的研究和投资行为。

EPS 数据库目前包含24 个子库,具体为:世界贸易数据库、世界能源数据库、世界宏观经济数据库、世界经济发展数据库、欧亚经济发展数据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国金融数据库、中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产品产量数据库、中国科技数据库、中国卫生数据库、中国农林数据库、中国教育数据库、世界教育数据库、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中国旅游数据库、中国财政税收数据库、中国城市数据库、中国第三产业数据库、中国三农数据库、中国能源数据库、中国房地产统计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

1. 世界贸易数据库(World Trade Database)世界贸易数据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司(署),是用于进行国际贸易分析的必不可少的数据库。

此数据库提供了国际海关组织的多种商品分类标准数据查询,包括UN HS2002 、UN HS1996 、UNHS1992, UN HS2007 已经覆盖250 多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6000 多种2 、4、6 位编码商品的年度贸易数据。

主要数据指标有:进口、出口、贸易差额、贸易总额等。

数据起始于1992 年,年度更新。

2. 世界能源数据库( World Energy Database )世界能源数据库,数据来源于世界能源组织、英国EP,是用于分析全球能源生产、消费状况和研究新能源必不可少的数据库。

此数据库提供了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的能源生产、消费、库存、价格、能源国际贸易数据,并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以及可再生能源等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及能源环保的数据都分别进行统计,同时可以进行分类对比分析。

GIS在统计系统中的应用

GIS在统计系统中的应用
信 息系统 ) 为事 务和 处理 方法 ,两者相 辅相成 构成 满足 用 作
户 需 求 的 管理 信 息 系 统 。
析 的地理 空 间数据 的坐 标体 系 、空间位 置等信 息 以便将 数据
显 示到一 起 ;然后 获取 数据 的空 间信息 ,将相 应 的空 间特征 合并 到 一起 ;接下 来获取 属性 数据 的结 构信 息 ,把 相应 的属 性合 并 到一起 ;最 后通 过数据 的结 构信 息把 分析结 果存 储到 新的数据 中。 2 系统 完 整性 和 可扩展 性 需求 。面 向对 象 的地理 信 息 系 . 统 的 目标 之一 是把客 观 世界 中的地理 过程 或特 征表 现 为类 的 例子 ,过 程 的复杂 性导 致 “ 的类 ”结 构。 为保证 对数 据 的 类 处理应 该 获得数 据结 构静 态信 息和 系统 运行 中临时 形成 的面 向对 象数据 结 构和 系统 结构 的动态 信息 ,即数 据和 系统 的元 数 据 。开放 地理 信息 系统 的特 点之 一是 功能 的可扩 充性 ,运 行 添加 的功 能块 必须 获取 该模块 对特 殊地 理 空间元 数据和 因 该 模块 的添 加 引起 的系统 运转和 数据 处理 过程 中 系统动 态信
息。
农村社 会经 济地 理信 息数据 动态 更新通 过数 据库 管理 系
统进 行 ,为数据 库访 问提供 服务 ,同时维 护所 有数据 必需 的 特 性 。具 体 包 括 事 务 处理 、并 发控 制 、恢 复 管理 、安 全管
理 、编程 接 口、容错处理 、存贮 管理 等 内容。
三、 “ 农村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功能
目前 ,元数据 管理 主要 有两种 方式 :一种 是创 建一个 专 门的 元数据库 或一

科学

科学

包A:项目概况介绍及参数要求一、项目建设目标按照国家“金农工程”总体部署,结合河南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实际需求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加强我省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我省农业部门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通过全省农业部门内部信息整合,推进跨部门农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调度应急指挥能力。

通过建设,力争在我省基本实现农业决策、监管和服务的信息化,建立起基本适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信息体系,以适应我省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内容河南省“金农工程”一期(省本级)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建设省级农业数据中心;部署农产品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农业科技信息系统、农业信息采集系统;开发河南省农村市场供求信息系统、河南省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河南省农业科技信息系统、河南省农业信息采集系统、河南省全省农村经济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河南省农业地理信息系统。

1、搭建省农业数据中心:搭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省级农业数据中心。

提供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农村市场供求、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和农业科技信息、农业信息采集等各个应用系统支持,数据库系统标准由农业部指导、省级农业部门参与制定。

省级完成以上各个数据库的搭建和维护以及有关资源的整合,省级农业数据中心物理地址建在河南省农业厅。

省农业数据中心主要是构建农产品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监管、农村市场供求、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农业科技信息、农业信息采集等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库,建立数据资源平台、搭建网络支撑框架,从而为我省农业遥感监测地面调查、统计物价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批发市场、植物疫病监测等业务的信息采集、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和粮食生产提供有效的应用服务。

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系统技术

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系统技术

在 国民社会经济信息化和地 理空间技术快速发展 的背景 下 ,电子政 务信息 与地理 空间信息 的资源整合 已成 为数字政务建设 中的重要 内容…。统计部 门作为 政府信 息服 务的窗 口对数据 的信 息化提 出了更高 的要 求—— 需要 统计信息和空 间信息 资源的全面整合 ,全
p o lm. n t i p e , t f S s a a a y i me o so r r l o il c n m i d t r r p s d a d r b e I s a r as GI p t l l s t d f ua ca— o o c aa a e o o e n h p e o i a n s h s e p
v l f utsuc t i i l a h ne ei o - kn r e o en n a eo ea jr ou o l・ores tt a dt t e a c c i maigf v r me m i a sc a o n d sn ot g h met s c m ma h b o
统计政务 系统的数据 共享。提 出并研究 了统计数 据空间化 处理 、空间统计分析和 多维可视化表达 的技 术方法体 系,从农村统计业务流的 角度进行 系统数据库设计 、框架搭 建以及 功能模块设计 ,在此基础
上构建 了系统原型并在 国家统计局进行 示范应用。 实践证明 ,建立 时空一体化的信 息支撑 平台,对 于
r s ac e nd s ta aa a ttsia a ei tg ae r ae a c mp e e sv p t ld tba et e e rh d a paild t nd s itc ld t a e rt d t ce t o r h n i e s a i a s a a r n o a a o e a c d t s a iபைடு நூலகம் wi t e itn ego r me t y tm. On h i b ss a h n n e aa h rn t he x se t - ven n s se h t s a i, GI b s d u a S a e r r l s c o e o o c s tsia y tm sc nsr c e s g COM at r d i u n 0 e f c eNa o a o i- c n mi t itc ls se i o tu td u i a n p t n a sp ti t fe ti t t n l e n n h i Bu e u o ttsiso r a fS it fChia th sb e r v n t a S t c n l g a p id i u a ttsi sd p rme , a c n .I a e n p o e h tGI e h o o y p le r r l ai tc e a t nt n s whih p o i e f r a in plto m a n g s a d a ay e sait a a n pail d t,i c rvd s a i o n n m t af r t t ma a e n n lz s t si ld t a d s ta aa s o h t c a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指南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指南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指南第1章引言 (3)1.1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的意义 (3)1.1.1 有助于了解农业发展现状 (3)1.1.2 有助于揭示农村社会经济问题 (4)1.1.3 有助于指导农民增收致富 (4)1.1.4 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1.2.1 数据来源 (4)1.2.2 数据处理方法 (4)第2章农业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5)2.1 农业生产总量分析 (5)2.1.1 耕地资源利用 (5)2.1.2 农业总产值与增长率 (5)2.1.3 主要农产品产量 (5)2.2 农作物结构分析 (5)2.2.1 作物种植面积与结构 (5)2.2.2 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比重 (5)2.2.3 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 (5)2.3 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5)2.3.1 农业劳动生产率 (5)2.3.2 农业土地生产率 (5)2.3.3 农业投入产出比 (6)2.3.4 农业科技贡献率 (6)第3章农村经济发展数据统计分析 (6)3.1 农村经济总体状况分析 (6)3.1.1 农村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 (6)3.1.2 农村经济结构分析 (6)3.1.3 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分析 (6)3.2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 (6)3.2.1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6)3.2.2 农村第二、三产业结构分析 (6)3.2.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7)3.3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 (7)3.3.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分析 (7)3.3.2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分析 (7)3.3.3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分析 (7)3.3.4 农村居民增收与消费促进策略 (7)第4章农村人口与劳动力数据统计分析 (7)4.1 农村人口规模与结构分析 (7)4.1.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7)4.1.2 农村人口规模分析 (7)4.2 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8)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8)4.2.2 农村劳动力就业规模分析 (8)4.2.3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 (8)4.3 农村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分析 (8)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8)4.3.2 农村人口流动分析 (8)4.3.3 农村人口城镇化分析 (8)第5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据统计分析 (9)5.1 农村基础设施总体状况分析 (9)5.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9)5.1.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析 (9)5.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分析 (9)5.2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分析 (9)5.2.1 农村道路建设情况分析 (9)5.2.2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分析 (9)5.2.3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差异分析 (9)5.3 农村水利设施与能源设施分析 (9)5.3.1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9)5.3.2 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情况分析 (10)5.3.3 农村水利设施与能源设施投资分析 (10)5.3.4 农村水利设施与能源设施区域差异分析 (10)第6章农村教育卫生数据统计分析 (10)6.1 农村教育资源分析 (10)6.1.1 农村学校分布 (10)6.1.2 师资力量 (10)6.1.3 硬件设施 (10)6.2 农村教育水平分析 (10)6.2.1 学业成绩 (10)6.2.2 升学率 (10)6.3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与服务分析 (11)6.3.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11)6.3.2 医疗服务质量 (11)6.3.3 公共卫生服务 (11)第7章农村社会保障数据统计分析 (11)7.1 农村养老保险分析 (11)7.1.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1)7.1.2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情况 (11)7.1.3 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 (11)7.1.4 农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情况 (11)7.2 农村医疗保险分析 (11)7.2.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2)7.2.2 农村医疗保险覆盖情况 (12)7.2.4 农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12)7.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分析 (12)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12)7.3.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情况 (12)7.3.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2)7.3.4 农村扶贫政策受益情况 (12)第8章农村生态环境数据统计分析 (12)8.1 农村生态环境总体状况分析 (12)8.1.1 农业生产环境分析 (13)8.1.2 农村生活环境分析 (13)8.1.3 农村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13)8.2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分析 (13)8.2.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3)8.2.2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13)8.2.3 土地保护措施分析 (13)8.3 农村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分析 (13)8.3.1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3)8.3.2 水资源保护措施分析 (13)8.3.3 水资源管理分析 (14)第9章农村政策影响数据统计分析 (14)9.1 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14)9.1.1 政策背景与农业生产现状 (14)9.1.2 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4)9.2 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4)9.2.1 农村经济政策背景与现状 (14)9.2.2 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4)9.3 政策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影响分析 (14)9.3.1 农村社会事业政策背景与现状 (14)9.3.2 政策对农村社会事业的影响 (15)第10章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展望 (15)10.1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总结 (15)10.2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5)10.3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5)第1章引言1.1 三农数据统计分析的意义“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农业统计风险排查方案

农业统计风险排查方案

农业统计风险排查方案简介农业统计是指通过对农业生产、生活、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的、系统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发布,全面了解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态和规律,为指导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科学的信息依据。

农业统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在统计中,因为人为或自然等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出现数据偏差。

为了减少数据偏差,排查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农业统计风险排查方案,帮助农村统计工作者更好的识别风险和控制偏差。

方案第一步:明确风险点我们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或成本来检查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如果分析得不够透彻,可能会忽略真正的风险点,从而导致数据漏算。

因此,首先需要明确风险点。

风险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性的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一类是由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法规或自然因素造成的问题。

例如,技术性问题可能包括数据抽样偏离标准、数据初始值异常、操作差错等;而非技术性问题可能包括天气突变、社会情绪异常等。

第二步:设计数据收集方案针对风险点,我们需要设计数据收集方案。

数据收集方案包括:采样实施、数据收集和处理步骤的制定。

这些步骤是为了发现潜在的误差和弥补缺陷。

一般数据收集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量工具和方法的选择:研究测量工具和方法,谨慎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2.数据源整合:收集数据要综合考虑各种数据源;3.实现数据收集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减少误差通过策略如多次收集、重复采样等;4.建立完整的数据DSM,包括数据文档、数据流程、数据目录、数据字典等。

第三步:实施风险排除措施针对在设计数据收集方案时发现的潜在误差和弥补缺陷,需要对数据进行排除。

风险排除措施如下:1.合理运用数据工具和软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和其他高级技术避免误差因素;2.检测数据:数据检测是任何风险排查的核心环节,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排除数据异常值、数据采样不规范等风险;3.监测环境和数据处理:关注环境因素和科技因素的影响,确保数据处理的准确性;4.实施数据还原机制:在风险排除后,对源数据重新处理、校验并修正。

数字农业系统

数字农业系统

数字农业系统农业“一张图”管理平台,主要包括:统一标准规范体系、农业动态分布“一张图”、农业“一张图”管理平台等内容。

1.农业基础数据运用遥感、无人机、物联网等地理信息技术,全面整合内外农业信息资源,把非空间的农业专业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化关联,在地图上以渲染、画点、画带等形式展示各类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情况,建立完整直观的农业农村动态分布“一张图”。

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地理坐标、地形地貌、基地(企业)名称、面积、主导产业产品等。

1.1.基础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行政区划、道路、桥梁、水系等基础地理数据,农业农村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遥感影像、气象、基本农田、耕地保护、农村道路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需对接自然资源基础地理数据获取。

1.2.种植业数据(1)种植资源监测:展示基于地图的全区耕地资源、气象资源、水资源、高标准农田等种植资源的分布。

(2)土壤水肥监测:结合土肥数据、气象数据、种植数据,展示耕地土肥概况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成及空间演变的信息,支持叠加分析、样点选取、区域统计等功能。

(3)病虫害预警:对接植保调查数据和相关物联网监测数据,实现重大病虫害发生预警、病虫害传感器监测,展示全区主要作物病虫害的分布监测,提供发生时间、发生区域、病虫害类型等数据服务。

1.3.设施装备数据(1)区监管分析:满足全区区划定分布,展示从区级、乡镇级,可缩放下至地块级,支持按粮食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类别、作物类别进行筛选。

(2)农业物联网监测:对接全区重点区域的农业物联网设备数据,实现农业物联网设备应用分布、种植环境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实时监测及视频数据实时查看,满足农田四情(墒情、病虫情及灾情)、养殖情况的实时监测。

(3)农机作业监测:对接农机公共服务农机监管系统,展示农机拥有量分布、农机监理地图、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作业监控等数据,实现农机拥有量数据分析、农机监理数据分析、农机服务组织分析、农机作业轨迹监控、农机北斗定位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2)第二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安装 (5)第三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运行 (9)第四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设置 (12)第五节农经信息报表管理 (16)第六节统计报表数据汇总分析 (27)第七节农经信息统计账套管理 (30)第一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一、系统简介【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是根据当前农经信息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的指导下,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研发的一套具有省、市、县、乡多级别超级汇总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的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它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在农经信息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周期,有效的避免了因手工统计、汇总、分析造成的农经信息统计、汇总、分析数据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各级农经部门在农经信息统计与分析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1.方便快捷的报表数据录入功能。

2.严格的报表数据平衡关系审核功能。

3.快捷的下级单位上报文件生成功能。

4.轻松的下级单位上报文件引入功能。

5.准确的上级报表文件汇总生成功能。

6.强大的各级报表数据查询、打印功能。

7.强大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功能。

三、系统简要操作流程1.运行系统用户安装完【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后,双击系统桌面上的【农经统计】图标或通过选择【开始】—【程序】菜单中【农经统计】项,即可运行本系统。

2.登录及设置系统用户用户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登录口令为小写字母【sun】(为防止非法用户破坏,此登录口令请及时更改)。

若首次运行本系统,则会有向导窗口帮助用户建立相应年度报表的账套,并提示用户输入本单位的相关信息等,完成一些初始化工作,登录成功后选择已建立的账套,进入系统的主画面。

3.报表单位数据录入/汇总(1)用户登录成功,进入【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主界面后,首先通过【组织单位管理】模块,建立起包含其所有下级单位的上下两级组织单位体系。

(2)运行【数据录入/汇总】模块,在左侧组织单位的树型结构中选择好没有使用本系统软件的下级单位,再依次选中所选单位的各项统计报表,并点击【录入/汇总】按钮,即可进行所选单位报表数据的录入工作;数据录入完毕后,用户可在左侧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中各个代录单位并点击【平衡审核】按钮,对所选单位代录数据进行平衡关系的审核,确保所录数据的准确性。

(3)对已使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下级单位统计数据的引入工作,用户可通过【单位数据引入】模块,在左侧的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择好已使用本系统软件的某下级单位,点击【引入】按钮,选择好此下级单位通过【单位数据导出】按钮导出生成的上报文件,即可将下级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引入到上级单位的统计报表系统中。

(4)在进行本单位信息数据的汇总操作前,首先要对通过手动录入及导入的各个下级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在左侧的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中本单位,再依次选中右侧的各个统计报表表头,并点击【录入/汇总】按钮,系统即可实现对本单位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的自动汇总生成。

注意:上级单位统计数据汇总生成后,若某一下级单位的某项统计报表数据发生了变化,则上级单位的相应的报表,必须通过重新点击【录入/汇总】按钮,进行重新汇总生成。

四、报表数据分析本系统在实现对下级单位统计数据自动汇总的基础上,着重实现了对所有组织单位报表数据的查询与分析。

用户能以任意报表中的任意项实现对指定范围内组织单位的报表数据进行查询与分析。

另外,系统中还对各级单位比较关心的农民负担情况、各级单位的主要指标情况等资料制作了相应的报表,用户只需点击相应的报表,即可对系统中任意级别的组织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分析。

用户成功登录入系统后,运行【报表数据分析】的【按任意项分析】模块,进入报表数据分析界面,首先用户要选择欲进行数据分析的单位,再通过选择【所选单位级别】确定参与分析的单位级别,再通过选择【分析项所在报表】来定位欲进行分析的数据所在的报表,然后即可通过【排序】、【筛选】、【指定单位】、【浏览打印】等功能模块,实现以任意报表中的任意项对所选范围内的农经单位进行查询与分析。

(1)排序按钮:点击【排序】按钮,进入排序窗口,先用鼠标在【项目选项】窗口中选中欲进行排序的项(可选一项或多项),并将其拖至【所选项目】窗口内,然后点击【排序】按钮,即可在所选级别范围内的所有农经单位中实现按所选项的排序。

(2)筛选按钮:点击【筛选】按钮,进入筛选窗口,先用鼠标在【所选项目】窗口中选中欲进行筛选的项,再在【操作符】窗口选中相应的操作符,在【值】窗口中输入进行筛选的数值,然后再在【逻辑操作符】窗口选中相应的逻辑符号(可多条筛选语句),然后点击【筛选】按钮,即可在所选级别范围内的所有单位中实现按所输入筛选值进行的筛选。

(3)指定单位按钮:点击【指定单位】按钮,进入指定单位窗口,首先默认的参与数据分析的单位是所选单位的所有下级单位,用户可以通过用鼠标点击来实现参与数据分析的具体单位(选定单位显蓝色,未选定单位显黄色)。

(4)浏览打印按钮:点击【浏览打印】按钮,进入浏览打印窗口后,若用户所用纸张非系统初始默认的A4幅面,则需要通过【打印设置】按钮,设置好用户实际应用的打印机型号及纸张大小(纸张一般设置成横向);然后再通过调整【显示比例】调用刚设置好的纸张,并通过调整【打印比例】实现报表在所设纸张中的完全显示,调整到最佳打印输出画面,最后再点击【打印】按钮实现报表的最终打印输出。

五、系统运行环境【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可在Windows9X/ME/NT/XP等视窗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较低,基本硬件要求是:CPU主频≥133MHZ、内存≥64M、硬盘剩余空间不能于低于200M;系统运行环境方面,要求屏幕分辨率不能低于800*600,且屏幕分辨率在1024*768时最佳,字体最好设置为系统默认的小字体。

若用户当前系统设置与【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所要求的环境不一致,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更改。

用户在Windows系统桌面空白区域上单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快捷菜单,从菜单中选择【属性】项,会打开如下屏幕显示属性设置画面:在窗口中选【设置】项,将颜色选择为增强色(16位或32位),屏幕区位设置为不低于800*600,最好设置为1024*768,点击【高级】按钮进入下一画面。

在【设置】页面中点击【高级…】按钮,如下图:在上图设置栏里,点【高级…】钮,打开此高级设置窗口,在显示字体大小栏,选择【小字体】,点确定即可。

第二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安装一、系统安装1.启动安装程序2.阅读许可协议3.输入用户信息用户打开光盘上的【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目录,运行的【Setup.exe】安装程序,即可启动【农经统计报表管理系统】的安装向导程序,进行系统的安装。

用户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

【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安装界面,用户认真阅读许可协议,并点击【下一步】按钮,进行程序的继续安装,点击【是】按钮,继续安装。

4.选择安装文件夹5.选择安装类型6.选择程序文件夹【安装类型选择】选择【典型】安装后,用户再点击【下一步】,继续程序的安装。

程序提供默认的安装路径,用户也可通过【浏览】按钮,修改程序的安装路径,安装路径确认后,用户再点击【下一步】, 继续【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安装。

程序安装到的文件夹名称,默认【农经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用户也可修改名称,再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程序的安装。

7.查看设置8.复制文件9.安装完成二、软件的重新安装点击【完成】按钮,【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安装完毕。

在用户完成了系统的安装后,最好重新启动计算机,使系统设置有效。

在用户确认了【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安装设置后,安装程序开始复制系统所需文件。

用户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程序的安装。

当用户系统突然发生故障或其他因素而未来得及进行数据导出备份,没有最新的数据备份文件时,用户也可先将系统安装目录下的数据库文件夹【Database】拷贝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备份,然后重新安装本系统软件。

本系统的安装目录一般为【C:\Program Files\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用户可通过在桌面上的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项,会打开属性操作窗口,窗口中起始位置栏里的内容即是农经统计报表管理系统的安装目录。

本系统安装完毕后,用户不需重新启动系统,只需将原系统中拷贝出来的【Database】目录下的所有数据文件复制到新安装的农业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目录下的【Database】目录下,替换此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用户再重新启动新系统,若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则说明原数据文件没有被破坏,用户可继续使用本系统;否则说明原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已被破坏,数据无法恢复,用户只能启用新系统,进行数据的重新录入。

当【农业部农经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要重新安装时,要将安装目录下的数据库文件夹【Database】拷贝到其他的位置进行备份。

三、系统用户注册安装完【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后,运行系统时,会弹出如下的用户注册窗口。

其中产品系列号栏显示的为你所购买的产品的系列号,此系列号据用户的计算机自动产生,并且不会发生改变,这时你需记下此号码,把此号码通过传真及电话等方式发送给你的软件销售商或太阳软件公司向其索要产品的注册码。

获取产品注册码后,请您牢记此号码;在系统重装后,此注册码仍然有效。

在产品注册码栏里输入产品的注册码,点击一下【注册】按钮,若注册码正确,则会有用户注册成功的注册信息;反之,会提示给你的注册码不正确需输入正确的产品注册码信息。

第三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运行一、系统运行1.在用户将【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正常安装到计算机系统上后,会在系统桌面上出现一个名称为【农经统计】的图标,双击此图标会启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登录画面如下:2.当第一次运行本系统时,系统中预设了一个名为【系统管理员】的超级用户,他的初始口令为小写字母【sun】,为防止非法用户利用【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入系统进行破坏,建议用户及时更改系统管理员的登录口令。

3.更改操作员登录口令的方法:在上面的用户登录窗口【操作员】栏,选择要进行更改口令的操作员,在【登录口令】栏输入此操作员的登录口令,然后再点击【更改口令】按钮,即可弹出如下更改操作员口令的窗口。

4.在上图所示的更改操作员口令窗口中输入新的登录口令,点确定按钮即可将所选操作员的口令进行更改。

在用户登录窗口选择一个操作员,输入正确的登录口令后,点确定钮,会打开一个让用户新建一个帐套的窗口,如下图所示:5.用户在帐套编码栏,输入本次农经统计报表的年度,如:2004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