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课件 (新版)鲁教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 1.1化学真奇妙 课件(共34张PPT)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 反应进行中和反 应后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 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 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 烈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 量放出…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
,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产生沉淀等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说明
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练习
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
本质区别的是 D
A.铁生锈
B.煤燃烧
C.鸡蛋变质 D.夏天汽车轮
胎受热爆炸
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C
A.有气体生成 B.有固体生成 C.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E.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F.有新物质生成
G.牛奶酸败
食盐晶体不是新生成的,而是 咸菜水中就有的,只不过水被
蒸发,食盐晶体“留”了下来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概 念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发光、发热、颜 物质的外形、状态 伴随现象 色变化、生成气体、 发生变化
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热、放热、发光等。
2008年9月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练习6:下列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B、F、G)
A.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火药爆炸——化学变化
B.燃烧 C.爆炸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化学真奇妙》精品课件
2.根据上述对化学的认识,你打算 如何学好化学?
小结 生活离不开化学
新课预习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语:Nobelpriset i kemi)是诺 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1895年设立.诺贝尔化学 奖一共颁出了107次,获奖人数一共是172人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⑴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⑵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 境排放废物;
⑶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 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⑷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 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1.假设没有化学,你想象一下世界 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造材料(又叫化学制品)
概念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材料 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材料
区别
天然存在
人工制得
举例 木材、棉花、石料等
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有( )属于人造材料 的有( )
玻璃 河沙 金刚石 塑料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木材 铁矿 纸张 棉花 蚕丝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食盐的水溶液可用于制 作氢氧化钠、氯气、氢 气,并进而制作盐酸、 漂白粉、塑料、肥皂、 农药、造纸、纺织、印 染等,这些都离不开食 盐。
导学一
阅读课本P2---P4内容回答: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
哪些是人造材料? 木材、塑料、玻璃、 棉花、不锈钢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比较
天然材料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的相互联系,认 识化学的重要性。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判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认识化学的价值。
小结 生活离不开化学
新课预习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语:Nobelpriset i kemi)是诺 贝尔奖的六个奖项之一,1895年设立.诺贝尔化学 奖一共颁出了107次,获奖人数一共是172人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⑴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⑵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 境排放废物;
⑶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 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⑷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 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1.假设没有化学,你想象一下世界 会变成什么样子?
人造材料(又叫化学制品)
概念 自然界天然存在的材料 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材料
区别
天然存在
人工制得
举例 木材、棉花、石料等
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有( )属于人造材料 的有( )
玻璃 河沙 金刚石 塑料 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 木材 铁矿 纸张 棉花 蚕丝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食盐的水溶液可用于制 作氢氧化钠、氯气、氢 气,并进而制作盐酸、 漂白粉、塑料、肥皂、 农药、造纸、纺织、印 染等,这些都离不开食 盐。
导学一
阅读课本P2---P4内容回答: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
哪些是人造材料? 木材、塑料、玻璃、 棉花、不锈钢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比较
天然材料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的相互联系,认 识化学的重要性。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判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认识化学的价值。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课件(27张PPT)
A、必须禁止 (43) B、不禁止 (2) C、尚不清楚 (4)
未来化学发展主要围绕一个词: 解决
A
能源 危机
B
环境 污染
C
疑难 疾病
D
......
什
化学
Chemistry
什 Chem is try 化学就谢是谢不!断!尝!试
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问卷调查
谈到化学你会想到什么(多选)
A、环境污染 (9) B、有毒物质 (18) C、有害健康、垃圾食品 (6) D、新能源、新材料 (27) E、化学元素、实验试剂、仪器 (42) F、生化武器 (33)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走向化学
现代化学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古代化学
火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人造材料: 砖、瓦、水泥、玻璃 (化学材料)
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
整座楼三面都是真空 玻璃窗结构。每一种 玻璃都有自己的“看 家功夫”,有的可以 防止有害光线射入, 有的可防火灾蔓延, 有的可防噪声,有的 可保温保湿。这种房 子隔音隔热,冬暖夏 凉,全年电耗仅是本 市同类建筑物的30%。
行
马行千里踏清泉, 赶考赴京历万难。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赶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与化学同行
如果没有化学以及化学材料, 你的日常生活该如何度过???
《荒野求生》
问卷调查
某物质又叫做“氢氧基酸”其危险包括:是酸雨 的主要成分;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对温室效 应有推动作用;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处在气体状态时, 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你认为是否该禁止使用这种物质
未来化学发展主要围绕一个词: 解决
A
能源 危机
B
环境 污染
C
疑难 疾病
D
......
什
化学
Chemistry
什 Chem is try 化学就谢是谢不!断!尝!试
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问卷调查
谈到化学你会想到什么(多选)
A、环境污染 (9) B、有毒物质 (18) C、有害健康、垃圾食品 (6) D、新能源、新材料 (27) E、化学元素、实验试剂、仪器 (42) F、生化武器 (33)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走向化学
现代化学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古代化学
火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人造材料: 砖、瓦、水泥、玻璃 (化学材料)
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
整座楼三面都是真空 玻璃窗结构。每一种 玻璃都有自己的“看 家功夫”,有的可以 防止有害光线射入, 有的可防火灾蔓延, 有的可防噪声,有的 可保温保湿。这种房 子隔音隔热,冬暖夏 凉,全年电耗仅是本 市同类建筑物的30%。
行
马行千里踏清泉, 赶考赴京历万难。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赶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与化学同行
如果没有化学以及化学材料, 你的日常生活该如何度过???
《荒野求生》
问卷调查
某物质又叫做“氢氧基酸”其危险包括:是酸雨 的主要成分;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对温室效 应有推动作用;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处在气体状态时, 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你认为是否该禁止使用这种物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 (共15张PPT)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上午1时1分21.11.1101:01November 11,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1时1分2秒01:01:0211 November 2021
学习目标
• 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感受化学在 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 2、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和动手 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 征。
石油的化身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农药和肥料
现在建筑和装饰材料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为人类解决世界性难题
归纳总结
•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发光 、放热 、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现象。我们可以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时1分 2秒上午1时1分01:01:0221.11.1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1时1分2秒01:01:0211 November 2021
学习目标
• 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感受化学在 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 2、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和动手 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 征。
石油的化身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农药和肥料
现在建筑和装饰材料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为人类解决世界性难题
归纳总结
•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发光 、放热 、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现象。我们可以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1时1分 2秒上午1时1分01:01:0221.11.11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27张PPT)
三、化学需要多学科知识,物理、语文、美术等等,所以在初三开设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真奇妙(共39张)PPT课件
观察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看一看一共有几类原子?
氢气
HH
氧气
水
HH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C
H
C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
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氢气是由 氢元素 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元素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的,一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2021
1
第一课时
2021
2
学习目标
1.认识并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了解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021
3
什么是化学呢?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千变万化魔术固然神奇,但生活中真正的魔术师是化学,它 能把石油变成生活中各种各样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2021
15
练一练
1.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
D 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2.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
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C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2021
5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将世界 粮食产量提高了40%~50%
2021
7
现代建筑和装饰 材料很多来自化 学工业
现代交通工具 的制作材料大 多数用化学方 法产的
活动天地1-1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课件 (新版)鲁教版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 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 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现象
镁条燃烧、铁生锈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第十四页,共29页。
【解析】选D。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化学保护 环境等;化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相辅相成,化学对其他(qítā)学科如 生命科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化学的发展也离不了其他(qítā) 学科的支持。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十页,共29页。
(2)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需再发展化 学科学了。 ( )
×
提示:化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工业正在为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着重大贡献。造成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企业(qǐyè)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 化处理。
第十一页,共29页。
体物质
放热
第五页,共29页。实ຫໍສະໝຸດ 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 验 二
无红色色液体变成 变在色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了_____
_____的现象
(hóngsè)
(biànsè)
实 验 三
金属表面有 大_量__(_dà_l_i_à_n_g产) 生,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气用泡手摸试管有 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29页。
(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 提示: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 质的微小(wēixiǎo)粒子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 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现象
镁条燃烧、铁生锈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第十四页,共29页。
【解析】选D。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化学保护 环境等;化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相辅相成,化学对其他(qítā)学科如 生命科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化学的发展也离不了其他(qítā) 学科的支持。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十页,共29页。
(2)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需再发展化 学科学了。 ( )
×
提示:化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工业正在为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着重大贡献。造成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企业(qǐyè)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 化处理。
第十一页,共29页。
体物质
放热
第五页,共29页。实ຫໍສະໝຸດ 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 验 二
无红色色液体变成 变在色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了_____
_____的现象
(hóngsè)
(biànsè)
实 验 三
金属表面有 大_量__(_dà_l_i_à_n_g产) 生,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气用泡手摸试管有 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29页。
(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 提示: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 质的微小(wēixiǎo)粒子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 课件(共33张PPT)
二、神奇的 化学变化
观察下列两类变化,你知道它们有何区别吗?
1.A.木炭燃烧变成灰烬
B.葡萄酿成酒
C.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2.A.玻璃破碎B.水结冰C.石蜡受热熔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活动天地1-2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P5
实验1:点燃镁带。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HH
oo
氢分子(H2)
氧分子(O2)
1.氢气是由 氢分构子成的,氧气是由 氧分构子成的。
2.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 1个氧原子和2个氢构原成子的,一个氢
分子是由
2个构氢成原的子,
一个氧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 构成的。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
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 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
有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 成沉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 一定是化学变化。(充分条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2). 现象: 物质状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3). 举例: 矿石粉碎、三态变化、气球爆炸 灯泡发光、酒精挥发等
的自然科学。
元素符号:
氢氦 锂 铍硼
碳 氮氧氟 氖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化学式:
水 氢气 氧气 氮气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H2O H2 O2 N2 CO
CO2
四、如何学好化学呢?
1.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课堂 中能够进行积极思考,课后对自 己进行每节课的评价,能进行反 思和总结。
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名师整理)最新鲁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课《化学真奇妙》精品课件
【拓展归纳】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 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 特征 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 放热、变色、生成气体、
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产生沉淀等现象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铁生锈
区分 依据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塑料
B.真丝
C.合成橡胶 D.玻璃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 “绿色”的含义包括“绿色城市、绿色生 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 容。“绿色奥运”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 的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
理念A的是( )
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 B.人走不忘关灯,洗手不忘关龙头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 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同学间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 定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课时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 微 粒 原子
离子
水分子 氧原子
归纳总结
1.世界万物都是由___极__其_微_小__的_粒_子____(分子、 原子等)构成的。如水是由__水__分_子__构成的。 2.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__原__子_、__分__子_水平 上研究___物_质__及_其_变_ 化规律 的一门基础学科。
目标检测
1、下列各组物质中在自然界里天然存在的是( B )
A.光导纤维和纳米材料 B.天然气和煤炭
C.塑料和纤维
D.水泥和石灰
2、根据对下列物质的描述,可以判断其对人体
无害的是( C)
A.清澈的河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2
化学真奇妙
第一单元 第一节
.
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
4
材料?
超强钢
四氟乙烯
.
(ETFE) 5
活动天地
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 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 ②塑料 ③棉花
④玻璃 ⑤石料 ⑥不锈钢
.
6
活动天地
教室中的物品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 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用人 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35
化
学
变
化
通
常
伴
化学能 光能
随
着
能
热能 电能
量
的
变
化
.
36
37
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
.
38
39
.
20
二、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
21
交流共享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吗?
.
23
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 下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 1、制造青铜器 ﹡• 2、造纸 ﹡• 3、制造火药 ﹡• 4、烧制瓷器
• 5、活字印刷 • 6、指南针指南
24
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 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 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25
活动天地 观察各种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
3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
33
练习设计
区分仔细呀!
34
课堂练习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 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
7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
8
9
10
11
12
光导纤维
芯片
.
13
煤炭和石油的用途…
14
活动天地
设想我们教室内没有了化学制品, 会是什么样子?
.
15
如何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1、课前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3、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4、学会阶段性的总结,注意知识的积累及迁移。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 反应进行中和反 应后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
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
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
烈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
量放出…
.
26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
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5、准备一本错题集,收集错误的习题。
.
16
化学的由来… …
.
17
化学研究… …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自然科学。
.
18
二、物质的变化
.
19
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 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制成课桌 ②木炭燃烧 ③榨取葡萄汁 ④葡萄酿成酒 ⑤铁块制成铁锅 ⑥铁矿石炼成铁
27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
28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
29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
30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
31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
2
化学真奇妙
第一单元 第一节
.
3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
4
材料?
超强钢
四氟乙烯
.
(ETFE) 5
活动天地
你能将下列材料按一定的分类方 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 ②塑料 ③棉花
④玻璃 ⑤石料 ⑥不锈钢
.
6
活动天地
教室中的物品哪些是天然材料制成 的,哪些是人造材料制成的?用人 造材料制成的物品占多大比例?
35
化
学
变
化
通
常
伴
化学能 光能
随
着
能
热能 电能
量
的
变
化
.
36
37
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
.
38
39
.
20
二、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
21
交流共享
分辨下列各组变化中的化学变化 和物理变化
(1)铁钉生锈和受热熔化
(2)咬碎食物和消化食物
(3)火柴折断和点燃
(4)蔗糖溶在水里和加热变黑变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吗?
.
23
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 下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 1、制造青铜器 ﹡• 2、造纸 ﹡• 3、制造火药 ﹡• 4、烧制瓷器
• 5、活字印刷 • 6、指南针指南
24
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 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 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25
活动天地 观察各种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
3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
33
练习设计
区分仔细呀!
34
课堂练习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 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
7
一、化学改变了 世界
.
8
9
10
11
12
光导纤维
芯片
.
13
煤炭和石油的用途…
14
活动天地
设想我们教室内没有了化学制品, 会是什么样子?
.
15
如何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1、课前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3、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4、学会阶段性的总结,注意知识的积累及迁移。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反应前、 反应进行中和反 应后的颜色、状 态、气味等变化
银白色的镁条剧烈燃烧,
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
色粉末,燃烧的上方有浓
烈的白烟,并有大量的热
量放出…
.
26
镁带在空气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作
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①镁带消失了, ②看到耀眼的白光, ③放出大量的热, ④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5、准备一本错题集,收集错误的习题。
.
16
化学的由来… …
.
17
化学研究… …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
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自然科学。
.
18
二、物质的变化
.
19
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 类方式分成两类吗?
①木材制成课桌 ②木炭燃烧 ③榨取葡萄汁 ④葡萄酿成酒 ⑤铁块制成铁锅 ⑥铁矿石炼成铁
27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
28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
29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
30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
31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