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码 - 副本

合集下载

循环码BCH码卷积码

循环码BCH码卷积码

输标02入题
循环码是一种线性码,其编码和译码算法相对简单, 适用于短距离通信和存储。
01
03
卷积码是一种动态纠错码,其编码算法相对复杂,但 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和较高的编码增益,适用于高速
数据传输和信道条件较差的情况。
04
BCH码是一种基于有限域的循环码,具有较好的纠错 能力和编码效率,适用于长距离通信和存储。
过程
在每次迭代中,根据校验矩阵和接收到的码 字计算错误位置和错误值,然后对错误位置 进行纠正,重复迭代直到所有错误都被纠正 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02 BCH码
定义与特性
定义
BCH码(Bose-Chaudhuri-Hocquenghem)是一种纠错码,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 程中的错误。
特性
BCH码具有循环特性和有限域特性,可以在有限域上构造出各种码长和码率的线性分 组码。
参数选择
码长
码长是BCH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纠错能力和 编码复杂度。
码率
码率是BCH码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在传输过程 中每比特信息所占用的编码位数。
纠错能力
纠错能力是指BCH码能够纠正的错误位数,与码长和 码率有关。
BCH码的编码
生成多项式
BCH码的编码过程涉及到生成多项式,它是一个用于生成编码向量的多项式。
特性
生成多项式决定了循环码的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进而决定了码字的纠错能力。
循环码的编码
方法
循环码的编码通常采用模2除法,即将信 息位除以生成多项式,得到码字。
VS
过程
首先将信息位按位排列,然后从最低位开 始逐位进行模2除法运算,得到码字的各 位。
循环码的解码
方法
循环码的解码通常采用位迭代算法,即从码 字的最高位开始逐位进行纠错。

卷积码的原理及应用

卷积码的原理及应用

卷积码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错误控制编码方式,在通信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卷积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2. 卷积码的原理卷积码是一种线性时不变系统,它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运算来生成输出数据。

卷积码由一个或多个卷积分支组成,每个卷积分支由一个或多个滞后元件和一个加法器组成。

具体而言,卷积码的编码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 输入数据经过滞后元件得到滞后数据; - 滞后数据与特定的系数进行加权求和; - 将加权求和得到的结果作为输出数据。

3. 卷积码的特点卷积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纠错能力强卷积码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它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一定数量的错误。

3.2 码长可变卷积码的码长可以通过增加滞后元件的数量来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传输需求。

3.3 时延小卷积码的编码过程只需要对滞后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因此具有较低的时延。

3.4 译码复杂度高卷积码的译码相对复杂,需要使用译码算法进行解码。

常用的译码算法包括Viterbi算法、BCJR算法等。

4. 卷积码的应用卷积码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无线通信卷积码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以增强对信道噪声的容错能力。

4.2 数字视频传输在数字视频传输中,为了提高视频数据的传输质量,可以使用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

4.3 光纤通信卷积码也可以应用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4.4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卷积码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强的纠错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5.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卷积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卷积码作为一种常用的错误控制编码方式,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和较小的时延,在无线通信、数字视频传输、光纤通信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卷积码

卷积码

译码主要确定译码规则,使其差错率最小
1 2 – 译码器根据接收序列来产生信息序列M的一个估值M’,如果两者不同,
则表示译码出错 – 如信道传输的码字是X,当且只有当接收序列Y不等于X时,出现译码错 误
最大似然译码

译码主要确定译码规则,使其差错率最小
– 译码器必须根据接受序列y来产生信息序列M的一个估计
§12.1.1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树状图- tree
– 一个(2,1,3)卷积码编码器。 假设初始状态为全0 第一个比特输入为 0->00 ,1->11 第二个比特输入时,第一个比特右移一位,这时输出比特同时受前输入比 特和前一位比特决定 ...... 第四个比特输入时,第一个比特移出移位寄存器而消失
编码后序列。由于卷积码的线性性质,所有码序列之间的最 小汉明距应等于非零码序列的最小汉明重量,即非零码序列 中1码的个数。由此可见,要求最小距或自由距,只要考虑码 树中下半部的码序列就可以了 – 例: abca abcb abdc abdd 5 3 4 4 因而:dmin = 3
§12.2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
维特比译码


进入第四级网格时,4条幸存支路又延伸为8条, 经计算路径量度并比较后又丢弃其中4条。在 比较是如果出现量度相同的情况,可以任意选 取其中一条。继续下去,到第10步时,会发现, 所有幸存路径已经合并称为一条全0路径,纠 错完毕。 译码结束的判断:可以在网格图的终结出加上 (N-1)*K个已知信息(即N-1条支路),发送固定 码,如全零,作为结束信息。
– 应用最多也是性能最接近最佳的是维特比译码,但
是硬件复杂。门限译码性能最差,但硬件简单。维 特比译码和序列译码都是建立在最大似然译码的基 础之上的

卷 积 码

卷 积 码

1.3 卷积码的译码
1. 维特比译码
图 10.10 维特比译码格图
2. 序列译码 当m很大时,可以采用序列译码法。
译码先从树图的起始节点开始,把接收到的第一个子码的n个 码元与自始节点出发的两条分支按照最小汉明距离进行比较, 沿着差异最小的分支走向第二个节点。在第二个节点上,译 码器仍以同样原理到达下一个节点,以此类推,最后得到一 条路径。若接收码组有错,则自某节点开始,译码器就一直 在不正确的路径中行进,译码也一直错误。因此,译码器有 一个门限值,当接收码元与译码器所走的路径上的码元之间 的差异总数超过门限值时,译码器判定有错,并且返回试走 另一分支。经数次返回找出一条正确的路径,最后译码输出。
用码多项式表示: Ci (x)=S(x) × gi(x)
例:卷积码(2,1,2)的编码器 g1=(1 1 1); g1 (x)=x2+x+1 g2=(1 0 1); g2 (x)=x2+1
若: S = ( 1 1 0 1 0) ; S(x)=x4+ x3+ x 则: C1 = S * g1= ( 1 1 0 1 0) * (1 1 1)=(1 0 0 0 1 1 0)
11 10
00 a 11
10 b 01
11 c 00
a b c d a
11 b
b 01
数码
起点 a
01 d 10 c 00 d
11 a 11 a
10
c 00
10 b 01
b c
11 b
d
01
11 c 00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b
d 10
01 d 10
c
d
数码

卷积码

卷积码

卷积码1、什么是卷积码?卷积码作为一种编码方法,是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因此时延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

通常它更适合于前向纠错,因而对于许多实际情况它的性能优于分组码,而且运算较简单。

2、卷积码的编译原理?(1)编码原理下图示出卷积码编码器一般原理方框图。

编码器由三种主要元件构成,包括Nk级移存器、n个模2加法器和一个旋转开关。

每个模2加法器的输入端数目可以不同,它连接到一些移存器的输出端。

模2加法器的输出端接到旋转开关上。

将时间分成等间隔的时隙,在每个时隙中有k比特从左端进入移存器,并且移存器各级暂存的信息向右移k位。

旋转开关每时隙旋转一周,输出n比特(n)k)。

(2)译码原理卷积码的解码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代数解码和概率解码。

代数解码是利用编码本身的代数结构进行解码,不考虑信道的统计特性。

概率解码则是基于信道的统计特性和卷积码的特点进行计算,其中一种概率解码方法是维特比算法。

当码的约束长度较短时,它比序贯解码算法的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目前得到广泛的使用。

维特比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接收到的信号序列和所有可能的发送信号序列比较,选择其中汉明距离最小的序列认为是当前发送信号序列。

若发送一个k位序列,则有2k种可能的发送序列。

计算机应存储这些序列,以便用作比较。

当k较大时,存储量太大,使实用受到限制。

维特比算法对此作了简化,使之能够实用。

3、与分组码相比,卷积码的优势是什么?与分组码不同的是,卷积码编码后n个码元不但与本码组的k个信息码元有关,而且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的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码元有N*n个。

卷积码的纠错能力同样是随N的增大而增大,其差错率随N的增大而指数的下降。

在编码器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另一点不同是,分组码有严格的代数结构,但是卷积码至今没有严格的数学手段把纠错能力和码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目前大都是采用计算机搜索来搜索好用的码组。

4、卷积码编译电路的组成结构?(1)信号发生器(2)卷积码编码器(3)信道(4)卷积码译码器参考文献:[1]通信原理(第6版)樊昌信、曹丽娜,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2012[2]SystemView通信仿真开发手册,孙屹,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3]SystemView动态系统分析及通信系统仿真设计,罗卫兵、孙桦、张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卷积码文档

卷积码文档

卷积码引言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经常用于数字通信中。

它是一种线性块码,通过将输入数据和码字的历史信息进行卷积操作,生成输出码字。

卷积码具有优秀的纠错性能和高效的解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原理卷积码的编码过程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移位寄存器和更新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用于存储输入数据的历史信息,更新寄存器用于更新码字。

卷积码的编码可以用一个状态机来表示,状态机的每个状态对应于一个码字。

通过状态转移矩阵来描述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

卷积码的具体编码步骤如下: 1. 将输入数据放入移位寄存器。

2. 根据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更新寄存器的状态,计算输出码字。

3. 将输出码字发送给接收端。

卷积码的解码过程主要是一个估计问题,通过找到最有可能的原始输入数据来进行解码。

特点卷积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纠错能力强:卷积码通过引入冗余信息,即码字的历史信息,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

不同的卷积码可以提供不同的纠错能力。

- 高效的解码算法:卷积码的解码算法相对简单,常用的解码算法有迭代译码算法和软判决译码算法。

这些算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可靠的解码。

- 码率灵活:卷积码的码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常用的卷积码有1/2、1/3、2/3等码率,通过调整码率可以在保证一定的纠错性能的同时,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应用卷积码在数字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以下方面:1. 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卷积码常用于物理信道的编码和解码,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质量。

2. 数字广播:数字广播系统中,卷积码用于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传输,保证数据在无线环境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系统中,卷积码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和媒体分发,确保数据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可靠传输。

结论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具有优秀的纠错性能和高效的解码算法。

它在数字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数字广播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卷积码

卷积码

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训练报告专业班级: 通工1112班 学生姓名: 苏越 学号(班内序号): 03111030 (05号)2014 年 4 月 11 日——————————————————————————装订线————————————————————————————————报告份数:摘要卷积码是P.Elias于1955年发明的一种分组码。

分组码在编码时,先将输入信息码元序列分为长度为k的段,然后按照编码规则,给每段附加上r位监督码元,构成长度为n的码组。

各个码组之间没有约束关系,即监督码元只监督本码组的码元有无错码。

因此在解码时各个接收码组也是分别独立地进行解码的。

卷积码则不同。

卷积码在编码时,虽然也是把k个比特的信息段变成n个比特的码组,但是监督码元不仅仅和当前的k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N-1)个信息段有关。

所以一个码组中的监督码元监督着N 个信息段。

通常将N成为码组的约束度。

一般来说,对于卷积码,k和n的值是比较小的整数。

通常将卷积码记作做(n,k,m),其码率为k/n。

关键词:卷积码、编码、编码器AbstractConvolution code is P.E lias in 1955 a group of invention code. In the code block code, at first the input information code yuan sequence into the period length is k, then according to coding rules to give each section on r a supervision code additional RMB, constitute the length is n yards group. Each code without constraint relation between group, namely supervision code yuan only supervise this code of the group code element for wrong words.if it. So when receiving yards in the decoding each group were also independently of the decoding. Convolution code is different. Convolution code in the coding, although it's a bit of information section k n bits of code into a group, but supervision code yuan and the current k bit not just for information, but also on the front with m = (n-1) information section on. So a group of the supervision code code element oversees N information section. Usually will become yards of the group N constraint degree. Generally speaking, for convolution code, k and n value is smaller integer. Usually will convolution code written for do (n, k, m), the code rate for k/n.Keywords: convolution code, coding, encoder一、引言卷积编码在通信系统当中是一种重要的编码技术,对其进行编码人工来做比较复杂,本次就利用matlab擅长的矩阵运算,对序列信息进行卷积编码。

卷积码

卷积码

引言卷积码是深度空间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差错控制编码。

在编码过程中,卷积码充分利用了各码字间的相关性。

在与分组码同样的码率和设备复杂性的条件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证明,卷积码的性能都比分组码具有优势。

而且卷积码在实现最佳译码方面也较分组码容易。

因此卷积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CDMA数字移动通信等通信系统,是很有前途的一种编码方式。

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2.1.2)卷积码的基本概念1.1(2.1.2)卷积码的结构图(2.1.2)卷积码的编码器由两级移位寄存器组成,它的存数(Q0,Q1)有四种可能:00,10,01和11,相应于编码器的四个状态S0, S1, S2和S3。

(2.1.2)卷积码编码器如图1:由图可知,该卷积码的生成多项式为于是,得到的码多项式是1.2(2.1.2)卷积码的网格图表示为了表示卷积码编码器在不同输入的信息序列下,编码器各状态之间的转移关系,以及状态转移与时间的关系,须画出编码器的网格图。

网格图是一种能清楚显示状态转移的时间依赖性状态图,因而用网格图来表示编码器的操作是很有用的。

图2表示了(2.1.2)卷积码的网格图。

图中四行小圆圈表示移位寄存器的四种状态,虚线表示输入是0时的状态转移,实线表示输入是1时的状态转移,支路上标注的码元为输出比特。

2 、(2.1.2)卷积码编码器的编程实现与仿真波形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2.1.2)编码器由两个模二加法器组成,分别生成、。

而此时输出的是并行数据,须经过并串转换才能输出,在用VHDL编程时,用LOAD和CLK来控制信息的输入与卷积码的产生,当LOAD为底电平时,在每个CLK的上升沿输入一位信息,并进行异或运算;当LOAD为高电平时,在CLK 的上升沿时刻,把生成的卷积码经过并串转换之后输出。

经过编译调试之后,仿真波形如图3:图中,D-IN为输入的信息位,D-OUT为输出的串行卷积码,Q为移位寄存器的内容。

卷积码

卷积码

卷积码卷积码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

定义若以(n,k,m)来描述卷积码,其中k为每次输入到卷积编码器的bit数,n为每个k元组码字对应的卷积码输出n元组码字,m为编码存储度,也就是卷积编码器的k元组的级数,称m+1= K为编码约束度m称为约束长度。

卷积码将k元组输入码元编成n元组输出码元,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卷积码的编码器行传输,时延小。

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生成的n元组元不仅与当前输入的k元组有关,还与前面m-1个输入的k元组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数为n*m。

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m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

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介绍一种卷积码编码器卷积码是1955年由Elias等人提出的,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编码方法。

我们在一种卷积码编码器一些资料上可以找到关于分组码的一些介绍,分组码的实现是将编码信息分组单独进行编码,因此无论是在编码还是译码的过程中不同码组之间的码元无关。

根本区别卷积码和分组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把信息序列分组后再进行单独编码,而是由连续输入的信息序列得到连续输出的已编码序列。

即进行分组编码时,其本组中的n-k个校验元仅与本组的k个信息元有关,而与其它各组信息无关;但在卷积码中,其编码器将k个信息码元编为n个码元时,这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而且与前面的(m-1)段信息有关(m为编码的约束长度)。

有关信息同样,在卷积码译码过程中,不仅从此时刻收到的码组中提取译码信息,而且还要卷积码编码器利用以前或以后各时刻收到的码组中提取有关信息。

而且卷积码的纠错能力随约束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差错率则随着约束长度增加而呈指数下降。

约束关系卷积码(n,k,m) 主要用来纠随机错误,它的码元与前后码元有一定的约束关系,编码复杂度可用编码约束长度m*n来表示。

第八讲卷积码解读

第八讲卷积码解读

基本的规则:当前最优路径只能产生于上一步的最 优路径+当前一步的组合中 第一步:aa、bb幸存,ab、ba淘汰 第二步:aab、bba幸存,aaa、bbb淘汰 第三步:aaba、aabb幸存,bb法 找出下图中总量度最小的一条路径 注意第三步的结果
维特比译码
(2,1,3)卷积码译码的例子 接收码字序列1101011001101110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维特比译码
红色路径最有可能,译码输出11001111,红框内发生误码!
本讲回顾
卷积码的定义 卷积码的编码器 卷积码的表示 (n,k,N)参数的含义 树状图 网格图 状态图 要求可以根据给定的编码器给出上述各种表示方式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 根据树状图求最小距离 根据网格图求最小自由距
本讲回顾
最大似然译码的概念 维特比译码 要求会根据网格图进行维特比译码
作业
12.1(第5、7小问不要求),12.7,12.8
卷积码的表示
状态图 由状态图计算自由距 根据梅森公式计算从a到a的转移函数
存在长度为3的支路(L的幂次为 3),码重为5(D的幂次为5), 其它支路对应项中D的幂次大于5, 所以5就是自由距
卷积码的表示
网格图
由树状图到网格图
树状图中的状态用分行的点表示,每一层树状图中相同状态的节点 合并到网格图中的每列相同的点 树状图的每一层对应网格图中的每一级 树状图中的分支对应网格图中的连线(每一分支代表一种输入,分 支的排列按照相同的规则(例如(2,1,3)中上分支代表0输入,下 分支代表1输入)
卷积码的表示
树状图 由树状图求卷积码的最小距 卷积码也是线性码,卷积具有线性性质 类似于分组码,卷积码的最小码距也定义为非零码 字的最小码重 卷积码中的码字: – 卷积码没有分组的概念 – 约束长度隐含某种独立性,即可以考虑kN个信息 比特编码后输出的码序列,即nN个编码输出序列 – 非零码字,离开全零状态,经过约束长度个输入 后的一串编码输出

卷积码的原理

卷积码的原理

卷积码的原理1. 引言卷积码是一种用于数字通信中的误码纠正编码技术。

它利用卷积操作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以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积码的基本原理,包括卷积操作、生成多项式、状态机和Viterbi解码算法。

2. 卷积操作卷积操作是卷积码编码的核心步骤。

它通过将输入序列与一个或多个权重系数序列进行点乘,生成输出序列。

具体而言,假设输入序列为x={x0,x1,...,x N−1},权重系数序列为ℎ={ℎ0,ℎ1,...,ℎK−1},则输出序列y={y0,y1,...,y M−1}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K−1y i=∑ℎj⋅x i−jj=0其中,M为输出序列的长度,K为权重系数序列的长度。

3. 生成多项式在卷积码中,生成多项式决定了编码器的结构和性能。

它由两个多项式组成:一个是分子多项式(记作G1),用于计算输出序列的第一个比特;另一个是分母多项式(记作G2),用于计算输出序列的其余比特。

生成多项式可以写成以下形式:G(D)=G1(D)/G2(D)其中,D表示延迟操作符。

生成多项式的选择对卷积码的性能和复杂性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生成多项式有三种:(1, 3)、(1, 5)和(1, 7)。

它们分别对应于分子多项式为(1+D3)、(1+D2+D5)和(1+D2+D3+D4+D6),分母多项式均为(1+D+D2)。

4. 状态机卷积码编码器可以看作是一个有限状态机。

状态机由一组状态和状态转移函数组成,用于描述编码器的内部状态变化。

在卷积码中,每个状态对应于编码器内部的寄存器值。

以(1, 3)卷积码为例,它有8个不同的状态,编号为0到7。

初始状态通常设置为0。

每个输入比特导致状态转移,并且在每个时钟周期结束时产生一个输出比特。

具体而言,根据输入比特和当前状态,可以确定下一个状态和输出比特。

这种状态转移可以用一个状态转移图来表示。

5. Viterbi解码算法Viterbi算法是一种用于卷积码解码的最优算法。

卷积码PPT课件 - 副本 - 副本

卷积码PPT课件 - 副本 - 副本

i-L Mi-L=(mi-L0,mi-L1…mi-Lk-1) Ci-L=(ci-L0,ci-L1…ci-Ln-1)
这里 ,大写字母表示码组,小写字母表示码元,上标表 示码字中的码元顺序,下标表示时序。 在任意时刻i, 卷积码码字的第j个码元是约束长度内所 有信息比特的线性组合,写作:
–5
ci g m
卷积码是一个有限记忆系统。当信息序列切 割成长度k的一个个分组后,分组码单独对各分组 编码,而卷积码不仅根据本时刻的分组,而且根 据本时刻以前的L个分组共同来决定编码。 由于编码过程受L+1个信息分组的制约,因 此称L+1为约束长度(Constraint Length),也 有的人直接把L称为约束长度。约束长度是卷积码 的一个基本参数,我们常用(n,k,L)来表示某一 码长n 、信息位k 、约束长度L+1的卷积码。 约束长度的单位用“分组” 而不用“码元” ,是因为编码和译码时的约束分组数是一样的, 而约束码元数却是不同的,编、译码时的约束码 元数分别是(L+1)k 与 (L+1)n。
j l 0 k 0 k jl
L K-1)
式中, g 中第l列(l时刻的信 息组, l=0,…,L)、第k行(信息组的第k个码元, k=0,…,K-1)对第j个输出码元的影响。
k jl {0,1}表示图5-2
g kjl =0 表示该位不参与线性组合, k g jl=1 表示该位参与线性组合。
–6
例5.1 某二进制(3, 1, 2)卷积编码器如图5-3所示, 写出表达其线性组合关系的全部系数。
解: 本例为码率R=1/3的卷积码,n=3, k=1, L=2。 由编码器电路图,可写出nk(L+1)=9个系数如下:

卷积编码原理

卷积编码原理

卷积编码原理引言卷积编码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控制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系统中。

它通过将输入数据与一个固定的卷积核进行卷积操作,将输入数据编码为输出序列,从而实现对数据的纠错和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卷积编码的原理和应用。

卷积编码的基本原理卷积编码是一种线性块码,它利用卷积运算来增加冗余度,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卷积编码器由一个或多个状态机组成,每个状态机都是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

输入数据被映射到编码器的状态机,然后通过卷积运算将输入数据编码为输出序列。

卷积编码的特点卷积编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冗余度高:卷积编码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来实现纠错和检测功能,因此编码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长度更长。

2. 码率可调:卷积编码的码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过改变编码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码率。

3. 纠错能力强:卷积编码可以检测和纠正输入数据中的错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卷积编码的应用卷积编码广泛应用于通信和存储系统中,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

卷积编码可以有效地降低无线信道的误码率,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此外,卷积编码还被用于存储介质的纠错,如光盘和硬盘等。

卷积编码的实现卷积编码的实现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编码器的结构:选择适当的卷积核和状态机数量来构建编码器。

2. 映射输入数据到状态机:将输入数据映射到编码器的状态机中。

3. 进行卷积运算:通过卷积运算将输入数据编码为输出序列。

4. 添加冗余数据:根据需要添加冗余数据以增加纠错能力。

5. 输出编码数据:将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到传输或存储介质中。

卷积编码的性能评估卷积编码的性能可以通过误码率和纠错能力来评估。

误码率是指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比例,纠错能力是指编码器能够纠正的错误数量。

通过对卷积编码器进行仿真和实验,可以得到其性能曲线,从而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卷积编码的改进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卷积编码的性能,人们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如迭代卷积编码、级联卷积编码等。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

001 000
000 000
000 00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
信息论
1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生成矩阵
101 011 G
000 001 101 011
001 000 000 001 101

000 000 000 000 001 011 001 000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000 000 001 000 000
c0
t
c1
t
c2
t
输出码字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5
信息论
1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几个基本概念

码字长度 n 编码约束长度N 编码记忆长度L 码率(编码效率) k/n 卷积码记为(n,k,L)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6
信息论
1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生成矩阵和 生成多项式矩阵
输入M
m0

t
m0

t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8
信息论
1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
基本生成矩阵
0 1 2 g G G G 00 111 011 001 000 000

生成矩阵
G
111 011 001 000 000 000 111 011 001 000 000 000 111 011 00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论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卷积码的提出与发展 1954年,埃里斯(Elias)提出卷积码的概念,它是完全不 同于线性分组码的一个码类。 1961年,提出卷积码的序列译码方法。 1963年,梅西(Massey)提出了卷积码的代数译码方法— 门限译码。 1967年,维特比(Vitebi)提出了卷积码的最大似然译码 方法,称为维特比算法。直到现在,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 1 译码算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7卷积码

2.7卷积码

2.7. 卷积码分组码是把k个信息比特的序列编成n个比特的码组,每个码组的n-k个校验位仅与本码组的k个信息位有关,而与其他码组无关。

为了达到一定的纠错能力和编码效率,分组码的码组长度一般都比较大。

编译码时必须把整个信息码组存储起来,由此产生的译码时延随n的增加而增加。

卷积码是另外一种编码方法,它也是将k个信息比特编成n个比特,但k和n通常很小,特别适合以串行形式进行传输,时延小。

与分组码不同,卷积码编码后的n个码元不仅与当前段的k个信息有关,还与前面的N-1段信息有关,编码过程中互相关联的码元个数为nN。

卷积码的纠错性能随N的增加而增大,而差错率随N的增加而指数下降。

在编码器复杂性相同的情况下,卷积码的性能优于分组码。

但卷积码没有分组码那样严密的数学分析手段,目前大多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好码的搜索。

2.7.1.卷积码的结构和描述一、卷积码的一般结构卷积码编码器的形式如图所示,它包括:一个由N段组成的输入移位寄存器,每段有k 个,共Nk个寄存器;一组n个模2和相加器,一个由n级组成的输出移位寄存器。

对应于每段k个比特的输入序列,输出n个比特。

由上图可以看到,n个输出比特不仅与当前的k个输入信息有关,还与前(N-1)k 个信息有关。

通常将N称为约束长度,(有的书的约束长度为Nn)。

常把卷积码记为:(n,k,N),当k=1时,N-1就是寄存器的个数。

二、卷积码的描述描述卷积码的方法有两类:图解法和解析表示。

图解法包括:树图、状态图、网格图解析法包括:矩阵形式、生成多项式形式。

以如下的结构说明各种描述方法。

1、树图根据上图,我们可以得到下表:2、状态图3、网格图例1, 输入为1 1 0 1 1 1 0,输出为: 11 01 01 00 01 10 01输出abcd4、生成多项式表示定义],,[1211101g g g g =,],,[2221202g g g g =则上述结构为71=g ,52=g ,这里用8进制表示21,g g⎥⎥⎥⎦⎤⎢⎢⎢⎣⎡=2101211101],,[m m m g g g c ,⎥⎥⎥⎦⎤⎢⎢⎢⎣⎡=2102221202],,[m m m g g g c 定义2212111011)(D D D g D g g D g ++=++=2222212021)(D D g D g g D g +=++=则输入信息,...,,210b b b 的多项式为....)(332210++++=b D b D b b D M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输出)()()(11D g D M D C = )()()(22D g D M D C =最终输出是)(),(21D C D C 的相同次数项的排列。

卷积码

卷积码

若u = (1 1 0 1)
则u(x) = 1+ x + x3
( v(1) (x) = 1+ x + x2 + x5 ⇒ v(1) = 1 1 1 0 0 1) v(2) (x) = 1+ x4 + x5 ⇒ v(2) = (1 0 0 0 1 1)
与前面结论一致!
15
y 多项式生成矩阵
y 例16.2:(续)
⎟⎞
=⎜
11 0 1 1 1

⎜⎝
O O O O O O⎟⎠
9
卷积码的编码
y 标量生成矩阵
– 例16.2:(续)
( ) ( ) g(1) 1
=
g (1) 1,0
g (1) 1,1
=1
1
( ) ( ) g(2) 1
=
g (2) 1,0
g (2) 1,1
=
0
1
( ) ( ) g(3) 1
=
g (3) 1,0
24
卷积码的图描述
y 状态转换图 表示方法
y 图中以方块表示可能的状态,并加以注明; y 如果两个状态对应一对可能的状态变化,则把它们用
箭头连起来; y 箭头的方向表示状态的变化方向; y 并在线旁注明编码的激励和相应。
25
卷积码的图描述
y 状态转换图
y 例16.1中(3,1/2)卷积码, 其状态转换图为:
v (1) 1
v(2) 1
v (1) 2
v(2) 2
L
v = u⋅G
⎛⎜
g
(1) 0
g (2) 0
g (1) 1
g (2) 1
g (1) 2
g (2) 2

卷积码

卷积码

基本监督矩阵 h=[ PN 0 PN-1 0 PN-2 0 … P1 In-k ] 只要给定h, 随之确定. 只要给定 ,HI随之确定.
六.G与H的关系 .G与
Ik GI = Q1 0 IK Q2 Q1 0 0 Ik Q3 Q2 Q1
k阶 阶 全0阵 阵
0 0 0 Ik
QN Q N 1 Q N 2 Q1
c3 = b1 ⊕b2 ⊕b3
b1 b3b2 c1 c2 c3 状态
1 00 111 a
1 01 110 b
0 11 010 d
1 10 100 c
0 01 001 b
0 10 011 c
0 00 000 a
(1)树状图 树状图
c000c3 1c2 c000 3 1c2c c000c3 1c2
a 111 001 b c d a 110 011 100 010 110 信息位 起点 101 000 111 001 b c d 1 110 011 100 010 101
y y y
11 21 31
= b1 = b1 = b1
y 12 = b 2 y 22 = b 2 y 32 = b 1 + b 2
y13 = b3 y 23 = b3 + b1 y 33 = b3 + b2 + b1
y14 = b4 y24 = b4 + b2 y34 = b4 + b3 + b2
1.生成矩阵G 生成矩阵
2
j
条支路, 条支路,且在
j≥ N =3
时树状
(2)网格图 网格图
网格图中,码树中具有相同状态的节点 网格图中, 合并在一起; 合并在一起;码树中的上支路用实线表 示,下支路用虚线;支路上标注的码元 下支路用虚线; 为输出比特;自上而下的 行节点分别 为输出比特;自上而下的4行节点分别 表示a, , , 的四种状态 的四种状态. 表示 ,b,c,d的四种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积码的维特比译码的性能专业年级:07级通信工程3班学号:0706020306指导教师:李岳衡姓名: 陈慧2011-06中国南京摘要本文基于信道编码的基本理论,重点讨论了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对于卷积码的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文的重点是卷积码的viterbi 译码算法的研究。

关键词:卷积码viterbi算法软硬判决误比特率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theory of channel coding, and two ways of channel coding are expounded.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c concept of convolution code for convolution code, the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coding and in detai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oft and hard verdict is convolution code viterbi decoding algoriKeywords:convolutional channel code vietrbi algorithm soft-decision and hard-decision the error rateviterbi译码的性能为了定量的估计卷积码的性能,需要计算出卷积码的错误概率,这种计算比较困难,所以一般只给出卷积码译码错误概率的上限。

卷积码的性能由编码方法决定,而实际能否达到该性能还与译码方法有关。

在等概的情况下,viterbi算法是最佳的译码方法,所以本节讨论viterbi的软硬判决下卷积码的性能。

估计卷积码性能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10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当误码率比①计算机模拟。

如果误码率大于6-较小的时候,计算机计算时间过长,导致无法计算。

②近似公式计算。

③估算性能的渐近线公式。

如果信噪比越大,则实际的性能离渐近线越近,误差就比较小。

(一)性能影响因素卷积码的性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卷积码的编码中的码率,约束长度,还要受到译码中回溯长度的影响。

1)码率对误码性能的影响卷积码的码率R=k/n,是卷积码的一个重要参数,当卷积码的码率改变时,系统的误码性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在码率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信道噪声的逐渐减小,系统的误比特率也逐渐减小;在信道噪声一定的情况下,改变系统码率时,随着卷积码码率的逐渐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码率越低,系统的误比特率就越小,误码性能就越好。

然而,信道带宽和译码器的复杂性也将相应地增加。

对于二进制对称信道,当采用BPSK 调制方式时,通常选取的码率为1/2。

2)约束长度对误码性能的影响对于码率一定的卷积码,当约束长度N 发生变化时,系统的误码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约束长度的逐渐增加,系统的误比特率明显降低,所以说当码率一定时,增加约束长度可以降低系统的误比特率,但是随着约束长度的增加,译码设备的复杂性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对于码率为1/2 的卷积码,我们在选取约束长度时一般为3~9。

3)回溯长度对卷积码性能的影响回溯长度是在Viterbi 译码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他决定了译码延迟,随着回溯长度的不断变化,误码性能也随之而变化。

当回溯长度逐渐增加,系统的误比特率随之逐渐降低,但是当回溯深度δ增加到δ\5N 时(N 为编码的约束长度),误比特率数值趋于稳定,因此,在确定回溯长度时既要考虑到随着δ的增加误比特率随之降低的趋势,也要考虑到译码延迟会变大,在选取回溯长度时,通常取δ=(5~6)mn。

(二)硬判决的性能分析对于卷积码的硬判决译码,viterbi算法的路径量度是指接收序列与网格图每个节点留存下来的序列之间的汉明距离。

设viterbi译码器在j时刻前都是正确的,j时刻产生第一个错误,则称产生这种时间的概率为首次错误译码概率。

这里所说的错误,是因为j时刻与全零路径汇合的某条差错路径与接收序列的距离小于正确路径与接收序列的距离,那么译码器就会选择差错路径作为最大似然路径,译码就产生了错误。

[4] 假设发送的是群里那个路径,并假定差错路径的重量为d,即差错路径上1的个数。

如果d是奇数,那么当接收序列的重量小于2/1d)(+时,会正确的选择全零路径;而如果大于2/1d)(+,则错误。

所以,接收序列重量为d时的差错事件概率就是接收序列重量2/1d)(+≥而d≤的概率∑+ =--⎪⎪⎭⎫⎝⎛=ddlldl pplddEP2/)1() 1(),((3-8)式中,p是二进制对称信道的转移概率;l是差错个数。

利用公式∑=⎪⎪⎭⎫ ⎝⎛d0 l ld=d2,经过变化,得:d d d d d dd l d p p p p p p l d d E P ))1(4()1(2)1(),(2/2/2/2/)1(2/-=-<-⎪⎪⎭⎫ ⎝⎛<∑+= (3-9) 当d 为偶数,差错数超过d/2时将选择错误路径,如果差错数等于d/2,两条枯井的量度是一样的,任意选择一条路径,有一半的概率是错误的。

∑+=--⎪⎪⎭⎫ ⎝⎛=dd l ld l p p l d d E P 2/)1()1(),(+2/2/)1(2d d 21d d p p -⎪⎪⎪⎭⎫⎝⎛ (3-10) 总的差错事件概率是:d d d dd d dp p A d E P A E P ff))1(4(),()(-<=∑∑∞=∞= (3-11)式中d A 是正整数,表示重量为d 的差错路径的数目。

得到了译码器首次差错事件概率,就可以得到在任何时刻译码器产生错误译码事件)(E P P ≤,也就是说)(E P 是差错事件概率的上边界。

当p 很小的时候,ff d d p p A E P ))1(4()(-≅2/2f ff d d d pA ≅有了P(E)就可求得输出信息元误码率:2/e 21f f f d d d p B kP ≅(3-12) 其中,f d B 是卷积码码字中,所有码重为f d 码字的非零信息元的码元数。

假定输入信道的是BPSK 信号,信道的噪声是高斯白噪声,信道的输出量化成二进制。

这种信道转移概率p ,由数字通信理论可知为:002212122N EN E x e dx ep -∞-≅=⎰π(3-13)式中E 是信道中已被编码的码字的能量。

0N 是单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由式(3-12)可知。

对于一个自由距离为f d 的卷积码来说,在这种信道中viterbi 译码器输出的信息元误码率为:)/(2/2/021N E d d d e f f f e B kp -≅(3-14) 这是在p 很小的条件下的误码率,p 很小意味着信噪比很大。

设t b R E E /=,这里b E 定义为每个信息比特的能量。

由于t R 是编码率,所以上式又可以写成:)/(2/2/021N E Rd d d e b f f f e B kp )(-≅(3-15) 当无编码时,编码率为1,二进制对称信道的转移概率即为误码率21N Ee e p P -≅= (3-16)当0/N E 较大时,误码率由e 的指数决定,定义dB d R r f t )2/lg(10=称为渐进编码增益或纯编码增益。

它说明使用平判决比不适用编码在同样的信息传输速率和输出误码率下,功率要节省rdB 。

(三)软判决的性能分析本小节讨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使用软判决时viterbi 算法的差错概率性能。

首先也假设发送的是全零序列,与硬判决不同的是,高斯信道输出不采用二电平量化,而是模拟信号输出,误码率输出可证明为0/1NE d R d e b f t f e B kp -≅(3-17) 将此式与硬判决相比,差别仅在e 的指数项差2倍,即说明高斯白噪声信道比二进制对称信道在使用viterbi 译码时有3dB 的增益。

这就是应用无限量化软判决viterbi 译码器比用硬判决二电量译码器所能得到的最大判决增益。

若高斯白噪声信道的输入是二进制序列,输出的是Q 电平的量化序列,则Q 进制输入的软判决viterbi 译码器输出的误码率在打信噪比下为f f dqj d e j p j p B k P ))1/()0/((11∑== (3-18)式中,p (j/0)和p(j/1)分别是0错成j 和1错成j 的概率。

下表列出了硬、软判决下误码率和渐进编码增益:硬判决软判决BSC 信道的 误码率2/e 21f f f d d d p B kP ≅f f dqj d e j p j p B k P ))1/()0/((11∑==AWGN 信道的 误码率 )/(2/2/021N E Rd d d e b f f f e B kp )(-≅0/1N E d R d e b f t f e B kp -≅渐进编码增益dB d R r f t )2/lg(10= dB d R r f t )lg(10=一般情况下,8电平量化的软判决比2电平量化的硬判决能得到2dB 增益,大于8电平后,软判决增益增加缓慢,所以一般都使用8电平或者16电平,量化增益一般是2~3dB ,并且译码器的不是很复杂。

四、卷积码性能仿真实验任务是仿真(2,1,7)卷积码在高斯信道环境中不同信噪比下的性能。

实验工具:MATLAB软件。

(一)仿真结构根据卷积码的编译码过程,仿真实验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二进制贝努利序列生成器)作为数据源,生成的信息流通过(2,1,7)卷积编码器进行编码,编码后经过一个BPSK系统调制,传送到高斯信道中,由于高斯信道中噪声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误码。

在经过BPSK解调,进入viterbi译码器进行译码。

为了统计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误比特率,在Error Rate Calculation(误码率统计模块)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接上贝努利二进制序列生成器和Viterbi Decoder(维特比译码器)。

误码率统计模块的输出信号是一个长度为3的响亮,其中第一个元素表示误比特率,通过selector输出到Display 中,同时输出到To Workspace(工作区写入模块),通过其输出到工作区。

图4-3 卷积码的性能仿真(二)仿真程序x=-5:0.5:5;y=x;hold off;a=3;b=4;c=5;for i=1:length(x)SNR=x(i);sim('xingneng');y1(i)=mean(s);enda=7;b=133;c=171;for i=1:length(x)SNR=x(i);sim('xingneng');y2(i)=mean(s);endsemilogy(x,y1,'*',x,y2,'o');grid;xlabel('SNR');ylabel('误比特率');legend('(2,1,3)卷积码*','(2,1,7)卷积码o');hold on此程序说明在-5到5这20个不同的信噪比下,系统的误比特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