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概念教学
立足课堂具体实施方案
立足课堂具体实施方案一、引言。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环节。
如何立足课堂,有效实施教学方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立足课堂具体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生能力要求。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的放矢。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发展性。
要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方案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灵魂。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实验教学等,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考试评价、作业评价、实验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七、教学环境的营造。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注重教室布置、教学设备的维护和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八、教学效果的检验。
教学效果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教学质量的检验。
立足课本教学
手 是高 生 物 课 教 学 敢 率 的 几 点 儆 藩
河北省香河县第六 中学 刘玉珍 生物学是 一门研究生命 现象本质规 律的 手挽手的地方 , 有几个手挽手 的地方就形成几 : 两块大小相等的萝 l - 分别 放在两只烧杯里 , 过 科学 , 内容抽 象难懂 , 其 需借助一定 的教 学手 个肽键 。十位 同学站成一排共 形成 l _= o l9个 ・ 一段时 间让学生 摸一摸两块 萝 卜 的硬度有什 段, 要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 笔者认 为应从 以下 肽键。我还让这 十位同学站成了两排 , 然后每 :么不同?结果发现放在盐水里的萝 卜变软 了。
墨
中学 生往往 缺乏 阅读数学 课本的习惯 , 主要 原因是许 多数
例如 , 判断 函数的奇 偶性 的等式 .
) ) =
) 变化有度 。 = 即注意审时度势 , 适可而止;3要因 ()
) 隐含 着定 义域关于原点对 材而异 , 就 即根据不 同程度 的学生有不 同的“ 变
学教师在讲课时 , 喜欢 滔滔不绝 称这个前提 , 而学生往往忽视 了这个重要前提 题 ”防止任意拔高 , , 乱加扩 充。 地讲, 满黑板 的写 , 使学 生产生 而导致失误 。 北 依赖性 。 教师若能始终抓住课本 经过教 师对教材隐含 知识 的挖掘 , 激发 了
周 哲
以事半功倍 , 提高课堂效果 。
培 养学生 的 自学能 力 数 学课本 是数学 基础 , 也不 同于一个单元 的复 习 , 而是一种源 于
一、 重视课本 概念 的阅读 . 能 力
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 。
对适应知识 的归纳 、 概括不仅 是学 习的需
受你的教育 , 必须让学生接受你 。教师在教学 基酸形成 N条肽链共形成 了 M N个肽键。 ’: - 浓度 的时候 就失水。
立足教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2012版新修订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实践探究
立足教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2021版新修订PEP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实践探究浙江诸暨市浣纱小学(311800)楼飞燕2013年11月23日,诸暨市第六届小学“百家论坛”教学研讨会暨全国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观摩会——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在浣纱小学举行。
五位教师就2012版新修订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第四单元的四个课时作了课堂教学展示。
本次活动真实地展示了2012版新修订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实施三个月以来的基本情况,为本市的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参考范例。
下面,我就这次研讨活动谈谈对新修订教材实践的体会。
一、理解编者的意图1.“中小学衔接问题”成为当前热点问题2001年9月,我市全面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统一使用PEP教材,我自己也是2001版PEP教材的实施者,是本版教材十年实际运用情况的见证者。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在修订新课标和编写新教材之前,总结了“英语课堂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八大问题”。
其中一线教师感受最深的第一大问题是“中小学衔接问题”。
2.小学生英语学业发展很不平衡有过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经历的教师感受会特别深:五、六年级学生两极分化非常明显,学业发展非常不平衡,弱势学生比例较大。
如果小学教师不能非常深刻地体会小学英语学业水平的不均衡,就会导致小学与中学的学业衔接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与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初衷是相违背的,与教材编者的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
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反思,需要对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进行深入地理解!3.以“故事教学”为例谈编者意图的理解和落实在PEP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的前言部分,专家组对本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依据、教学目的、主要特点、教材概述、课时安排等作了详细说明,特别是对具体的教学方法建议作了详尽的阐述。
以下是对《教师教学用书》中“故事教学”的教学建议的解读。
(1)要突出“讲故事”,教学重点是“理解”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要明白教学的目标是“了解‘Storytime’部分的故事内容,能够听懂故事”,而非复述或背诵课文。
立足教材,追寻本质,发展思维——“角平分线”例题的教学与思考
-083-2021年第19期(总第271期)一、例题呈现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第4节角 平分线例3:如图1,在∆ABC 中,AC =BC ,∠C =9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
(1)已知CD =4 cm,求AC 的长;(2)求证:AB =AC +CD 。
二、功能分析(一) 联系旧知,巩固新知本例题是在学生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通过联系已有知识解答本例题,加深了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有效地巩固应用了新学知识。
解题回顾,本例题具备利用角平分线性质的条件,即∆ACD 和∆AED 以AD 所在直线为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有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因此可得全等和等线段。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角两边作垂线的方法叫作角分线边垂线法[1],基本图形如图2。
(二)通过变式,挖掘价值从知识的学习运用、挖掘例题的思想方法出发,可以使例题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将例题里的一个条件隐藏,题目如下。
变式1:如图3,在∆ABC 中,AC =BC ,∠C =90°,AD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
(1)已知CD =4 cm,求AC 的长;(2)求证:AB =AC +CD 。
学生在解答时,需要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联系以前学过的方法。
已知中含有构成三角形全等的部分条件,结合本节课学习的角平分线性质,辅助线添加顺理成章。
证法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过点D 作DE ⊥AB ,垂足为E (见图4)。
不难看出,用原例题的解答方法即可完成证明。
帮助学生梳理与角平分线性质的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培养学生合理联系已学知识,作辅助线的学习迁移能力。
从解题方法上看,这是间接利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来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即通过作垂线,将长线段AB 分割成两部分,利用全等得到线段AE =AC ,相当于在AB 上截取AE =AC ,再证明EB =CD ,问题迎刃而解。
高中历史教学应立足课本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应立足课本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相比,知识点增加,难度增加,初中历史以讲述历史事实为主,高中历史以专题为线索,以提高历史学习研究能力为主。
谈到现在高中历史,许多教师都说难教,学生都说难学,有的同学因为怕学历史,甚至改学理科。
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模式,学生如何去学,都应“以本为本”,即立足于课本。
一、能力的培养应以本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评述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史料的能力等。
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都应从课本出发。
1.掌握历史知识,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具备这样的能力,学生应当了解历史事件,熟悉历史人物,这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层次较低。
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看书,通过看书,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概要,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
在教学工作中,这类问题能不讲的就不讲,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走向成功,获得自信。
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文字叙述自然,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看懂,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老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一些野史引入课堂,或者把历史小说,历史电影搬进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这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历史事件的描述应紧扣教材,切忌信马由缰,乱说乱侃,冲淡主题,否则学生掌握的仅仅是零星片断,而非系统的历史知识。
另外,历史小说,历史电影并非讲述历史科学,许多历史问题都被艺术化,甚至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但由于比教材更为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难辨真伪,甚至以假乱真,因此教师应慎重使用,即使使用也应告诉学生以教材叙述的史实为准。
2.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评述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辨证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去分析评价重大历史问题,它同样应立足于教材。
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3篇)
第1篇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
一、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教研活动的开展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确保教研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具体来说,教研活动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往往以听课、评课为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实效。
为了更好地立足课堂抓实教研活动,我们需要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具体如下:1. 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材、教法、学法,形成共识,提高备课质量。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3. 教学案例研讨: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4. 教学技能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技能。
5. 教学反思: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三、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学校应制定完善的教研制度,明确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考核评价等。
2. 加强教研团队建设:选拔优秀教研组长,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研团队。
3. 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为教研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资料等,确保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4.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领导要重视教研工作,关注教师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四、注重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 教研成果的整理与推广:对教研活动中形成的优秀教案、教学案例、教学经验等进行整理,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立足数学概念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分发挥 自主性 , 学生 主动探究 , 让 经历体验 、 合作等学习过程 , 凸显 学 生 的 主 体 地 位 , 自主 建 构 概 念 , 而 形 成 概 念 , 从
理解概念 。 ( ) 一 在主动探 究 中形成概念
出精确 的规定 , 因而数 学概 念比一般概念更需要准确 , 甚至精 确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 , 概念繁 多, 有数 的概念 、 算的概念 、 运 量与计量 的概念 、 几何 形体 的概 念 、 计知识 的概 念等等 , 统 这 些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 知识的重要组 成部分 , 是培养 学生思
据, 有一 个高管 工资非常高 , 因此平均 工资比 A超 市高 , 出现
这样的“ 不平衡” 情境 ,平均数” “ 不能很好地代表一组数据 的
集中趋势 , 产生用另一种统 计量来 代表这组数 据的集 中趋 势
的必要性 , 从而引入新概念 “ 中位数和众数” 。
二、 凸显 主 体 地 位 , 建构 概 念
“ 对比” 中理解概 念 , 辨析概念 , 从而建构准确的概念。 “ 对称图形 ” 这一节课 中有 “ 对称 ” “ 、 平面 图形 ” “ 、 对称
最近发展 区” 学生在一 般情况 下会用 “ 均数 ” , 平 来反映 这两
组数据 的集 中趋势 , 而做 出选择 。但 B超 市中 出现极端 数 从
知识经 验出发 , 将教学的起 点 、 问题的设置定 在学生 “ 经验 的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阶段 发展理论 , 学生 的认 知发展 处 小 于具体 、 直觉水平阶 段 , 小学生认知发 展的局限性使得他们 需 要凭借 具体 的实际经验 、 具体 的实践操作 来理解概 念以及 几 个概念之间 的关 系, 让学 生在 动手操 作 的过程 中 , 在一 次次
立足课本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从书 中字里行间挖掘 m更丰富的 内容 , 此外 , 可以发挥课 还 本使用文字 、 号的规范作用 , 符 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说 练的 文字表达能力 和 自学能力。因此 ,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
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 , 能发挥其独特 的功效 , 都 课本例
题既是运 用知识解题的经典, 也是思维训练 的典范 。正是这 些典范 的作 用, 学生才初步学会 怎样进行数 学思维 、 怎样运 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 、 解题, 如何表述 自己的解题 过程 。 搞好
记者采访发现 , 教学 中课本缺失 问题 已成 为普遍 现象 , 尤其 在好高 中 , 学生普遍认 为教材 内容太简单 , 习题太 “ ,L 练 4J 科” 只有题海才是王道。针对这种现象 , , 笔者就 以下几点来 说 明“ 紧扣课本 , 培养能力” 的重要性 。
练 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 解知识间的纵横关 系 ,掌握 知 识 的系统性 , 有助 于学生 掌 握 题 型 、 拓 思路 、 悉解 还 开 熟 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的能力 , 因此教师必须 加 强 习题 训 练 , 是 , 但 如果 教师 过 分强 调练 习 的 多样 化 , 大 搞 题海 战术 而忽 视基 础 知识 、基 本理 论 和基本技能 的训 练和巩 固, 往往事与愿违 , 这就要求学生练习要 “ 少而精 ”教 ,
以读懂外 , 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 时 , 也很少 阅读课 本 , 喜欢滔 滔不 绝地讲 , 满黑板地 写 , 使学生产 生依
赖性 。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 课堂上指导学生 阅
读数学课本 , 不仅 可 以正 确理 解 书 中 的 基 础 知 识 , 时 可 以 同
4 重视课 本 习题 。 养 学生 灵活运 用知 识 的能力 培
浅谈立足课本的教学方法
浅谈立足课本的教学方法一、实践过程总述(一)一个前提“读写结合”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实施基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前提就是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中的写作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依托,配合阅读教学的目标、进度、深度,不可为了“写”而“写”,弃教学目标于不顾,这样“写”不得要领,“读”也不知所云。
(二)两个注意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大前提下,笔者认为还有两个注意点。
1.深入分析“教材”,明确该文本“以读促写”的切入点。
《必修一》中的选文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比如《劝学》《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今生今世的证据》等课文思想积淀厚重,很可能对高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如果能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写下自身感悟与体会,加深对文章所传递思想的理解与吸收,这将会使高中生的思想境界发生一次质的飞跃。
而有些课文比如《沁园春·长沙》《相信未来》《我心归去》等课文在写作方法、表达方式等方面都独树一帜,面对这些课文,“读写结合”更应当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出发加以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读写结合不是固定的教学模式,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
《必修一》中的写作实践里所创设的三个写作情境基本与板块中选文的思想内容或者写作特点是配套的,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成为语文课本的创新运用者。
比如在学习《想北平》一文,老舍先生将自己对北平的满腔想念化为文字,但并未着墨于京城历史,古老建筑,而是强调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若不是在那里住了许久,又怎会关注这些生活的琐碎,很深沉地表达了自己对北平的怀念。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非常讨巧的写作方式,如何让学生学习到这种写作方式呢?实践是最好的方式!课前,教师可布置类似《我怀念的某一地方》小短文,第二天在学习《想北平》一文时,这时,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或许已经是在无意识地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有的同学会发现自己所写的着眼点不如老舍先生的细致深刻,但当他们再次修改文章时,必定会有意识地模仿,那么通过这样的二次修改,“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就不仅停留在了解学习的层面,更多的是实践感悟层面,真正实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立足课本,跳出课堂,向课外漫溯——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组合 , 行专题教学。 进 2 教 学 手 段 力 求 多 样 化 。 传 统 的 语 文 教 .
扩 展 阅读 分 两 条 线 进 行 : 是 假 期 课 外 阅 一
读 , 置 课 外 阅 读 作 业 , 外 名 著 1 部 , 诗 学 一 般 都 是 教 师 主 讲 , 生 被 动 接 受 , 学 手 布 中 0 唐 学 教 宋 词 及 鉴 赏 文 章 等 。其 中 文 学 名 著 只 要 求 泛 段 单 一 , 难 让 学 生 在 课 堂 上 活 跃 起 来 , 极 很 积 渎 , 做 检测 ; 文 和诗 词 鉴 赏 则 要 求 精 读 , 不 古 并 主 动 地 去 掌 握 。学 生 没 有 学 习 的 兴趣 , 率 是 效 做 考 查 。 二 是 日常课 外 阅 读 。 可 分 为 自读 篇 低 下 的 。 我 认 为 课 堂 教 学 应 紧 紧 围绕 学 生 , 真
运 用 , 学 生 在 不 同 内容 和 方 法 的 相 互 交 叉 。 使 ”
▲
要“ 以读 促 说 ” 以 读 带 写 ” 阅 读 不 是 鹦 “ 。
在 教 学 中 , 于 兼 具 _ 具 性 与 人 文 性 的 语 文 , 鹉 学 舌 , 本 宣 科 。 阅 读 是 春 蚕 吃 桑 叶 , 沙 对 T 照 沙 就 应 拓 展 更 大 的 空 间 , 更 广 的 层 面 上 来 培 养 有 声 , 化 了 叶 面 , 取 了 养 分 , 丝 能 织 锦 , 从 消 吸 吐
语 文 课 本 中 的 课 文 都 是 古 今 中 外 的 优 秀
想 象 进 行 续 写 , 现 出 多 种 主 题 ; 们 E常 生 作 品 , 文 教 学 内容 从 社 会 生 活 中来 , 回 到 表 我 t 课 应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1一、研究化学教学大纲,不断完善自己的化学教学和复习的指导思想1、立足教材,不超出教学大纲,注意紧扣课本。
回到课本,并非简单地重复和循环,而是要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
对课本内容引申、扩展。
加强纵横联系;对课本的习题可改动条件或结论,加强综合度,以求深化和提高。
2、立足双基。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复习。
对一些重要概念、知识点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3、提高做题能力。
复习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评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项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4、分类教学和指导。
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解题能力上差异。
对优秀生,指导阅读、放手钻研、总结提高的方法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中等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具体做法1、循序渐进。
学习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全面复习必不可少。
初三化学知识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广泛,且分散渗透。
总复习就要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以线网或图表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
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要内容进行专题训练。
尤其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更要加强,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和适应性。
3、进行题型分析,掌握解题规律。
不论什么题型都有各自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解题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反对题海战术,但多种题型的训练却是必要的。
教师必须在阅读多种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适量题目给学生练。
教师进行题型分析,既使学生掌握解各类题方法,又能对各种知识再重新复习一次,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三、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1、发动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向学生说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性,要求学生装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密切配合。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
立足教材,以读促写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教材,这些教材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重要载体。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阅读教材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
他们往往觉得读教材是一种负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读,缺少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体会。
在这种背景下,怎样才能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更加主动、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立足教材,以读促写来实现这一目的。
立足教材,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要主动思考、深入理解。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信息。
单纯地对教材进行肤浅的阅读而忽略了对其中知识的深入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该注重深入思考,主动去审视书中所讲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所读内容。
只有通过深入理解,才能让教材的内容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从而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材促写,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在读教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书中所讲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扩展,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题目,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答,通过自己的文字和图表来描述解题过程,从而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这种通过写作来促进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教材促写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在阅读历史教材时,学生可以就所学内容展开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在写作中体现出更高的思维深度和独特性。
立足新教材,创新教学思维
立足新教材,创新教学思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变。
特别是随着新教材的不断出版和更新,教师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思维的创新,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就如何立足新教材,创新教学思维进行探讨。
一、了解新教材的特点要立足新教材,首先要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往往会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要求进行更新和改进。
教师要了解新教材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深入研究,做到教材了然于胸。
二、注重教材与生活的结合新教材通常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应该注重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材内容。
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只有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教材通常会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组织学生进行思维性的活动和实践性的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新教材通常会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合作性。
只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新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式。
要多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立足基础,把握本质,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概念
立足基础,把握本质,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摘要】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有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深入理解数学的本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巩固知识点,并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通过立足基础、把握本质,能够打牢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深入理解数学原理,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掌握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有效教学、基础、本质、数学思维、解题方法、知识点、思维空间、学习基础、数学原理、教学效果1. 引言1.1 小学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概念的重要性还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态度。
通过学习数学概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致的态度,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这些都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小学数学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性养成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小学数学概念的学习,引导学生从基础开始,逐步深入,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2 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有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有效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数学基本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有效教学不仅需要老师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老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有效教学还需要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
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中心,立足于课内文本阅读,让学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的美妙境界,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课内的学习已经燃起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时应及时将他们引领到文学的广阔天地中,进入奇葩争艳的文艺花园。
围绕课本提供的主题,每篇课文给学生提供多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如再学习了异域风情的单元后,我带领学生领略了外国的美丽风光和异域文化,学生产生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后,我引导学生读了课外阅读,维也纳,感受了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魅力。
学习了走进主席主题语文实验,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能让学生的阅读面更宽,日记本更厚,知识面更广……大量的阅读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在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时,教师也能从中收获许多,伴随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也同样体验着成熟的艰辛与付出的快乐。
这就使为师者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夜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于是教师应以更高的要求对待教学这份工作,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主题语文实验中。
不虚度一日,亦不轻视每一节课的工作,教师不仅是在为学生而工作,也是在走着自己的生命旅程。
应此,我们愿做一缕春风,一阵细雨,一个耕耘者,盼望在笑春风的桃花开后,有秋的果实缀满彼此一、提出问题1.课程的新要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定位在工具与人文两个性质的前提下,语文素养替代语文能力而成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试图对人文性缺失的状态进行根本性扭转。
人文性的凸显让语文教学自然回归到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的培养上,教学目标直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则定位到关注学生的发展,引领他们尽量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丰富人生涵养,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
立足成才做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立足成才做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作者:许端玉来源:《成才之路》 2014年第6期江苏苏州许端玉数学概念,是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认识与掌握的重要凭借,也是数学知识的科学缩影。
数学概念是构成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数学学习的最小单位。
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讲,数学概念的了解与掌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
学生无法对数学概念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认可,就会使数学规律的传授具有难度。
而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更会使学生找不到数学概念学习的重点与切入的关键。
因此,笔者立足成才,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重视概念引入的基础化概念是小学生进行知识了解的源泉,数学教学也正是从概念教学开始的。
而数学概念教学是从概念的引入开始的,立足基础是概念引入的关键。
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之时,教师要做到对数学概念进行直观且形象的引入。
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生动形象地进行数学概念的呈现。
模型与图片、视频与动画以及手工制作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研发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概念。
如在讲解《位置与方向》之时,教师要引入位置与方向这两个基础的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得以成功引入,课堂活动才能正常地展开。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了解位置与方向。
教师可以自己动手画一张图片,图中人物甲位于左下角,人物乙位于右上角,中间有一段路程。
教师可以就这一图像对学生进行提问:“甲在哪?”同学们会答“在左下角”或者“在乙的左下方”,又或者是“在乙的西南方”。
教师利用学生的回答,可以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之上对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进行引入。
教师可以说甲所在的乙的左下方就是甲的位置,位置是事物所在的地方。
而甲在乙的西南方则是从方向的角度对甲的位置进行的描述,涉及到东西南北的描述都为方向。
这样,教师利用小学生头脑中已经具有的数学知识引入数学概念,不仅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更从实践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感性思维。
回归本源,立足教材--2019年数学高考江苏卷第13题解法评析及教学思考
38福建中学数学2020年第12期1试题呈现23回归本源,立足教材2019年数学高考江苏卷第13题解法评析及教学思考朱阳帆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212200)(2019年高考江苏卷•13、已知求sin(2a+彳)_tan atan(a+n)评析本解法是常规思路,分别用到了和角公式,倍角公式,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计算量较大,而且考后和部分学生交流得知学生对用不同的正切算出了相同的答案有所怀疑,进行二次计算,浪费了时间.该题是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考查,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用到一系列三角公式与变换:和角公式,倍角公式,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进行恒等变换,测试目标是应用公式,但需要整合,且经多个目标完成[1].笔者今年任教高三,考后与学生交流,发现有部分学生写了土寻这个答案,觉得有些可解法2tan atan atan(a+n)22-亍tan(a+—)232tan a+131-tan a /.3tan2a-5tan a-2_0,惜.本文给出第13题填空题的5种解法,并浅析出现土寻这个答案的原因,并就此题谈谈笔者在/.tan a_-1或tan a_2,3-41:.sin(2a+—)_-^-(sin2a+cos2a)高三复习教学时的拙见.2五种解法及评析—•(2sin a cos a+cos2a-sin2a)解法1tan atan(a+n)2322一2血一2一一一一2sin a cos a+cos2a-sin2a2•2cos a+sin atan a_一亍tan(a+—)_2tan a+131-tan a2tan a+1-tan2a1+tan2a1[21°当tan a_一一时,sin(2a+—)_——,3410tan a_2或-一3P2 2°当tan a_2时'sin(2a+4)_I?,sin a_巫5或-sin a2丘5sin(2a+n)cos a_5a/10 sin a_---,10顶cos a_-----10或-cos a10 5a/10sin a_-----103顶cos a_----10sin2a_—,cos2a_35评析解法2和解法1比较少了分类讨论的过程,其实教材必修四第一章练习题后有好几道三角函数化简求值的练习,最好的处理方式都是添加分母sin2a+cos2a然后把整个分式化成正切处理,这样避免讨论,所以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高三复习课都要以课本为主,教材是高三复习最好的资料.从代数角度看sin2a_-—5 sin(2a+—c4cos2a_—,5:~~~(sin2a+cos2a)_2102tan a+1-tan2a1+tan2a_-3和tan atan(a+n)2-2同解,所以也解释了为什么tan a算出来是不同值得到的确是同样的结果.2020年第12期福建中学数学39解法 3 •/ tan a =-—tan(a + n )sin a cos(a +—)23,2—,cos a sin(a + —迈.忑.22 sin a cos a 2 sin a即―.+近2 =——cos a sin a +---cos a 2 2dsin2a -1-cos2a 2二 4 2 =—2.宀 1 + cos2a 34 21 sin(2a + n ) -1 ,=2 ' r 2=—21sin(2a + n )+1 3亠 sin(2a + n ) 忑评析本解法是把正切都化成了正弦余弦后用二倍角公式化简后进行合一变形处理,合一变形在教材必修4课后链接上有详细介绍•对学生三角函数各种公式应用熟练程度以及代数变形能力要求较高,相较于解法1和解法2,解法3少掉了解一 元二次方程和分类讨论的过程,最后直接得出要求的代数式值.102t \ + 3t 2 = 0,_a /2t 1— t 2 =T ‘令 sin(a + n )cos a = t 1 , cos(a + )sin a = t 2 ,3迈t 1 =---,1 102近2 10/. t 1 +12 =返,即 sin(2a + —) = ^2 .1 2 10, r \ 4 10n <由①②③得{评析通过解法4发现可以通过代数变形直接得出所求代数式的值,那么可以想到能否对代数式进行拆角处理构造对称式,①和③对一些学生而言 想到并不困难,①展开有a 和a +占,所以对③进4行拆角处理,关键②的构造很难想到•解法5利用万能公式,当tan a = 2时,.tan a 4sin2a =------2—=—,1 + tan a 5- 1 - tan2 a 3cos 2a =---------- =——,1 + tan2 a 5sin(2a + —) = ^2 (sin 2a + cos 2a ) = ^^ ,4 2 10当 tan a = -1 时,sin2a = —tan a 2—=3 1 + tan 2 a 宀 1 - tan 2 a 4cos 2a =----------=—,1 + tan2 a 5sin(2a + —) = ^2 (sin 2a + cos 2a ) = ^24 2 1035• cos(a +—) ,解法 4 叫=-2,cos a sin(a + n )3-3sin a cos(a + —) = cos a sin(a + —),442cos a sin(a + 彳)+ 3sin a cos(a + n ) = 0 ①,匸,•兀 • < it 、 a 乂 sin — = sin(a +---a )= 一 ,4 4 2评析笔者认为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是解决这道题目的最好解法,教材上也有万能公式的内容,但是局限于很多同行在讲授新课的时候都略过了万能公式或者稍稍一笔带过,或者在平时解题的时候很少讲授利用万能公式解题,所以学生应用万能公sin(a + n ) cos a -sin a cos(a + n ) = ~^~ ②,sin(2a + —) = sin(a +a + —).4 4式解决这道问题的少之又少.3可能出现±春的原因当学生算出tan a = 2或-—后,采取的策略是sin(2a +孑)=sin(a + —) cos a + sin a cos(a + —)③,44算出tan2a-—或 tan2a =3—,tan(2a +彳)=1 或tan(2a +—)=—,4 7sin(2a + n )cos(2a + n )1 sin(2a +=-或-------cos(2a + —)40福建中学数学2020年第12期-1,与同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联立,并经历复杂的缩角过程,发现两个都可以保留,得到了土春这个答案,凭空多出来-菁•其实用tan a算出tan2a4的过程是不等价转换,因为tan2a_-3,tan2a_-3,用正切的二倍角公式tan2a_半二,可41-tan2a以得出tan a_2或-2或3或-3,产生了增根,所以sin(2a+中)_-春是由增根tan a_-2或-1产生的多余的解.4教学反思4.1教师研究教材,深度挖掘教材习题中的思想方法与三角恒等变化有关的计算问题是历年来江苏高考数学考查的重点,今年的第13题,属于中档题,但是研究本题的5种解法可以发现,好的解法(解法2,解法4)来源于教材习题的解法与章节补充内容,容易想到的解法(解法1)考查学生对公式运用的熟练程度与代数变形能力.所以对于整个高三的数学复习教学,还是要以教材为主,对于一些重要例习题,使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式进行串讲,培养求异思维,促进能力形成,强化重点题型、重要方法的理解与领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最后,对一些解法相同或相近题型,采用多题一解的收敛方式串讲,侧重对通性通法进行归纳总结,真正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2要让学生重视教材,力求做到真正的师生一起“回归教材”根据笔者近几年的高三教学经验发现,目前高三数学复习往往有个误区,教师很重视教材,学生倒不是很重视,而是沉溺于各种题海无法自拔,注重解题技巧而忽略了对教材上本源题型的研究,对数学学习急功近利,实则高考的试题就是来源于教材习题的改编,教材的编写也汇集了无数数学人的智慧,上面的例题,习题,蕴含着朴实无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最本源的数学解题技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在学生面前强调教材对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性,重做教材上的经典题目,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技巧,使教材习题与课外习题产生“共鸣,,.参考文献[1]渠东剑.素养视角下的2019年高考数学江苏卷分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9):56-60(本文系镇江市“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镇江市高中数学老师数学素养的现状与调查》(课题编号:2017jy-12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导数中隐零点问题的处理策略朱广智广东省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523420)在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中,导函数的零点在解题过程中处于“咽喉”位置至关重要.研读近几年高考题,我们发现经常会碰到导函数具有零点但求解相对繁琐甚至无法求解的问题•此类问题我们称之为“隐零点问题”.面对这种问题,我们不必正面强求,可以将这个零点设而不求,然后谋求一种整体的转化和过渡,再结合其他条件,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结合2018年高考导数压轴题,探究了这类问题的一般处理策略,并且把这种策略应用于往年高考题进行了有效验证.在本文最后对此类问题指出了相应的备考策略.1问题探究案例1(2018年高考全国皿卷•文21)已知函数f(x)_处节1•证明:当a>1时,f(x)+e>e x0.师生互动要证f(x)+e>0,即证ax2+x-1+ e x+1>0.设g(x)_ax2+x-1+e x+1(a>1),只要证[g(x)]mm>0即可.令g'(x)_2ax+1+e x+1_0,g'(x) _ 2ax+1+e x+1_0是一个超越方程,导函数g'(x)_ 2ax+e x+1的零点不可求,是一个隐零点.怎么处理导函数的零点不可求问题?处理此类隐零点问。
立足课本拓展教学 适度延伸提升能力——浅谈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1从 作 家 角度 拓展 .
分析 、 讨论 思考 , 生会更容 易地领会每一 部作 品的特 学
色 。讲亲情叙 思念 时 , 我从 现当代朱 自清的《 背影》 讲到 史铁生 的《 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再 从孟郊的《 《 , 游子吟》
讲到张若虚 的 《 春江花月夜》 ,让学 生们感 受到从 古至 今。 亲情思念是一个亘古 不变 的话题 。
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 。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 内外衔 接, 也就谈不上 向课外延伸 。教育前辈叶圣 陶先生说得 好 :教材是个例子” 如何用好教材 , “ 。 是摆 在教师 面前必
须 加 以重 视 的 问题 。 能处 理 好 教 材 , 能 用 好 教 材 , 不 不 教 学 就 会 犹 如 一 张 网 、 团麻 , 难 做 到 纲 举 目张 。可 见 , 一 很
一
斑并不能见全豹 。我们不妨借此机会 。 向学生推荐该
解 了文 章 的写 法 有 哪些 异 同 . 理 解 了对 于 同 一 件 事 可 又 从 不 同 的角 度 来 写 的道 理 . 自 己 的写 作 中 既 能 做 到 视 在
师在教学 时不妨让学生集体备课 。 在他们讨论 、 讲解及阅
作家 的其 他作品 , 帮助学生全面 了解其风格 , 从而提 升
他们 的文化素养。如课文《 林教头 风雪 山神庙 》 只是《 水
浅 谈 五 年 制 高 职 语 文 教 学 的 拓 展 延 伸
笪逝睦荭
素质的基础。然 而在传统 的语文教学 实践 中 , 我们 大都
容易把注意力放 在对一篇篇文章 的分解和剖析上。 随着 社会的快 速发展 . 五年高职毕业生在各个行业 中发挥 的 作用越来越 明显 , 与此 同时 , 社会 对高 职生的综合素 质 要求也越来越高 , 特别是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呈现多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课本-概念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前提与关键。
许多教师认为,数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为主要任务,数学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做数学题。
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如此教学将使学生思维枯萎,使学生变成为简单的计算器,影响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数学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规律,培养能力”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此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概念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导入概念,二是:同化概念,三是:巩固、深化念。
1、概念的导入(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尽管抽象,却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数学中的每一概念都是从现实世界中所熟悉的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一个新概念往往是已有概念或知识的深化与推广。
在教学中,切忌直截了当地拿出人为的数学概念展示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实物、模型、图片、投影、式子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知识,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建立在坚实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
在概念教学中,一百次耐心的讲授,比不上一次恰到好处的直观教具展示或操作。
如教学矩形概念时,可让学生观察、度量、比较黑板面、课桌面、书本面等,体会数学概念,再展示平行四边形教具,根据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使其运动变化成为矩形等等,抽象出数学概念。
还必须指导学生对已有的概念与新概念的知识加以比较,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为顺利学好概念做好充分的铺垫。
如教学分式的约分、通分时,可先复习分数的约分,通分;教学四边形的有关概念时,可先复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等等。
在对感性材料的感知和旧知识的复习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眼、脑、手、口并用,进行看、想、写、说等多种活动,使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形成表象,从而引入概念。
2、同化概念(理解概念)
通过引入概念的教学,学生对形成数学概念的有关材料有了感知,形成表象后,接下来就是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由特殊到一般,由数到形或由形到数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称为同化过程,即同化概念。
同化概念是概念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
(1)引导学生用简炼的语言来描述概念。
概念总是用语言文字或数学符号来表述的,教师可让学生试着给概念下定义,然后再给予纠正或肯定。
如在教学四边形这一概念中,可在复习三角形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给四边形下定义,学生回答应为“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此时教师演示平面四边形,空间四边形模具,使用教具让学生找其共同点、不同点,教师说明在现阶段只研究平面四边形,空间四边形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去研究,从而教师规范定义,强调“在平面内”。
这样不仅使用学生认识了概念,而且经历了获取概念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数学概念的表述中必有关键字词。
教学中要突出这一关键字词,才能使学生
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和理解。
例如函数类概念中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是这样的:“函数为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教学中要重点强调“k≠0”这一关键,对学生解决类似“是反例函数,求m 的值”的问题大有益处。
(3)由于定义是命题结构的一种文句,它必有题设和结论,要分清定义的题设与结论,必要时还可将其用符号语言表述,用数学推理加以表述,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这一定义,分清其题设、结论用符号语言表述为“若AB∥CD,BC∥A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与“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则AB∥CD,BC∥AD”。
这样既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又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概念。
(4)运用变式、比较等方法加深概念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理解。
所谓变式就是概念正例(肯定的实例)的变化,即不断改变正例呈现的方式。
教学中要利用正例的多种形式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正例与反例之间的比较,如讲述正例函数这一概念时,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①y=8x,②y=-,③y=-,④y=-8,⑤y=8x+1中哪些是正比例函数,哪些不是,为什么?通过这些例子的辨别,使用学生真正领会正比例函数这一概念的实质。
3、巩固、深化概念
概念的巩固过程是学生掌握概念的关键一环。
首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巩固性题目,采用顺用概念练习、递用概念练习、改错练习、是非判断练习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应用概念,使概念具体化、外显化。
如学习同类项这一概念,可设计以下两组练习:
(1)下列各题中那一组是同类项,那一组不是,为什么?
①3x2y与-3x2y ②0.2a2b与0.2ab2
③11abc与9bc④3m2n3与n3 m2
⑤62与x2⑥-125与12
(2)若是同类项,则m= ?n=?
其次,数学概念的系统化,可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这四个特殊四边形虽各不相同,但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我们可以用集合的观点加以系统,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以上概念的三个教学过程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不能孤立地看概念教学的三个过程。
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时要根据概念本身的特点设计教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强拉硬套以上三个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