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如何认识小农经济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农经济练习题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是日益完善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下列对这种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断改进生产工具

B.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C.逐渐完善水利设施

D.小农经济阻碍精耕细作的发展

解析:D。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小农经济下农民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A、B、C三项都符合史实。故选D项。

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 )

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

解析:C。材料中描述了我国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珍惜耕作时机,辛勤劳作。这种耕作方式和辛苦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能力。

3.“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是中国古代农民的理想,也是国泰民安的象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明的真实写照

②封建社会农民财富、地位的象征

③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

④明清之际受到冲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C。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正确理解,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农民财富、地位的象征”这一选项中“农民地位的象征”有误。

4.叶茵《田父吟》:“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粮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B.农业水利灌溉技术的艰难发展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剥削使农民生活贫困

解析:D。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诗中“但求一熟偿逋债”反映了租税的沉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B、C两项与材料无关。

5.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 )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

解析:B。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统治阶级政策态度分析材料强调重农,而其出发点在于A、C、D三项,B项叙述不符合史实。

6.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惟流离饿殍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 )

A.落后性B.封闭性

C.分散性D.脆弱性

解析:D。本题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低,容易破产,具有脆弱性;A、B、C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选D项。

7.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机梭”“女汲水”“男采薪”很容易判断出这是古代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8.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

A.自然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成为可能,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不如B 项准确。

9.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及理解材料的能力。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以家庭为单位反映的是其封闭性、分散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说明的是其落后性。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小农经济的弱点,而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当小农经济受到外界冲击时脆弱性的一面。

10.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小农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

11.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④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能力。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是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其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故不与市场发生联系,④错误,排除带④的选项。

12.“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材料中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 )

①交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生产目的。从材料中判断这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13.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①体现了耕锄;②体现了灌溉;③体现了施肥;④体现了灌溉和施肥,这些都体现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14.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②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③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妇织”“儿锄”这一关键信息来判断这一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②③④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而①不符合小农经济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