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 扭腰(按一个穴位搞定)
治疗落枕最有效方法按按五大穴位轻松搞定
![治疗落枕最有效方法按按五大穴位轻松搞定](https://img.taocdn.com/s3/m/dbfd22f4fab069dc502201a4.png)
1、点压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间,小腿 两侧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时稍微用力,就出现
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处,还不明白,自己看下图,一般来说有一侧的穴位是比较痛
的,就重点点比较痛的一边,一般指压到 15 到 20 分钟,压的同时轻轻转动你的颈部,幅度由小
到大。
有几晚,夕年想张口和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走吗?”却一直
有几晚,夕年想张口和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走吗?”却一直
三个手指合并的宽度。
1cs0f3c9a
冬季天气寒冷,也是落枕的高发期,因为晚 上睡觉如果盖被盖得不够严实的话,就会冷到脖
子,早上起来就会感觉肩膀和脖子酸痛,这是落
枕的症状,那么落枕了该怎么办呢?落枕最快速
高效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给大家介绍穴位落枕 法,按按以下这些穴位,就能让你轻松摆脱落枕,
一起来看看吧。
有几晚,夕年想张口和他说:“我,可以和你一起走吗?”却一直
2、掐合谷穴:用大拇指掐痛侧的合谷穴到 酸痛,同时也要缓慢活动颈部 2 分钟,对于轻微
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拢,
在肌肉的最高处。
3、弹拨手三里:落枕的人痛侧的手三里部 位的肌肉会发硬!并且很敏感,轻轻揉拨都很酸
痛,永大拇指揉拨痛侧手三里 1 到 2 分钟手三里
位于手肘横纹处下 2 寸(稍外侧)2 寸也就是你的
祖传秘方:落枕一次见效根治神穴
![祖传秘方:落枕一次见效根治神穴](https://img.taocdn.com/s3/m/df4c6602c281e53a5802ff38.png)
祖传秘方:落枕一次见效根治神穴祖传秘方:落枕一次见效根治神穴资料来源/网络编辑制作/花小女子荷花小女子将致力于将手头世家所传的全国各民族海量的民间祖传秘方陆续整理登出,务求秘方齐备,为医家和普罗大众提供治病资源。
所登出的秘方中,有的虽然题目相同,但处方绝对不雷同!本人所收录的中医秘方,凡末尾注有“撰方人、献方人、荐方人的”均出自古今名医的呕心沥血之作,历经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临床验证的验方,可作参考的珍贵医家资源。
欢迎选用和转藏,造福天下百姓!秘方:经渠穴。
用法:取手太阴肺经经穴之经渠穴,上放置姜片一块,姜片上打几个小孔,将艾炷放在姜上施灸,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灼伤皮肤为宜,灸治十五至二十分钟。
每日一次。
穴性特点:经渠,乃手太阴肺经经穴。
《会元针灸学》认为,经渠者,经长之沟渠也,阴阳所过如渠,故名经渠。
经,动而不居也。
渠,指沟渠。
穴为手太阴经穴,所行为经,言其脉气在此流动不绝。
穴位位于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形长凹陷处如沟渠之水,故名经渠。
本穴具有止咳宁嗽、顺气平喘的作用。
《甲乙经》记载此穴善治“胸中膨膨然,甚则交两手而瞀,暴痹喘逆”,《大成》认为背痛可用经渠。
《百症赋》: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
现代临床研究认为,经渠穴常用于治疗肺系及胸部疾患如咳嗽,气喘,喉痹,胸部胀满,胸背痛,掌中热以及无脉症。
经渠穴除了传统上治疗的疾病外,还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穴,效果很好,甚至立竿见影。
技法:穴取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患者取坐位,单侧落枕者将患侧手置于治疗床上,双侧落枕者将双手置于治疗床上。
在寸口桡动脉搏动处放置厚约0.5厘米并刺有小孔的姜片,将艾炷放在姜上施灸,以患者感觉舒适、不灼伤皮肤为宜,灸治十五至二十分钟。
每日一次。
方解:落枕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瘀阻经络所致,症见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是临床常见病症。
落枕一病临床虽非常见,但是不得其法而治,即使耗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按摩4个穴位缓解落枕最有效
![按摩4个穴位缓解落枕最有效](https://img.taocdn.com/s3/m/db0b67e350e2524de5187e4a.png)
按摩4个穴位缓解落枕最有效
内容:
很多人早上睡起来感觉颈部僵直性疼痛,脖子无法正常转动,这是落枕的症状。
那么如何缓解落枕最有效呢?建议平常可做颈部柔软操和穴位按摩预防发作,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穴位来缓解落枕。
落枕又称为失枕,西医称作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或颈部肌肉扭伤,是一种睡眠后出现的颈部僵直性疼痛。
临床上常见到晨起后发现颈部向单侧偏斜、肌肉僵硬、颈部疼痛酸胀以致转动困难,通常在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
20岁以后的成人发病较多。
睡到落枕的原因
睡眠时枕头高度不适或姿势不良,颈部肌肉和颈椎关节处于偏转的姿势,使一侧颈部长期处于过度伸展状态进而导致痉挛。
睡眠时颈部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如夏日吹冷气或冬日天气冷,颈部受寒,风寒通过腠理侵入经络,使局部气血失调、经络受阻,导致颈部肌肉收缩痉挛、强直疼痛。
个体本身体质虚弱、缺少运动,或感冒引起颈部肌肉轻微发炎,会导致颈部肌肉耐受性较差,维持同一固定姿势较久、气血循环不佳,即容易引起颈部肌肉酸痛。
落枕扭腰
![落枕扭腰](https://img.taocdn.com/s3/m/4320c9601eb91a37f1115c6a.png)
落枕扭腰,按一个穴位就搞定一、落枕: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双手皆要按压。
落枕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
二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闪腰时可按摩“上仙穴”,非常显效。
“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
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此穴对慢性腰部疼痛也非常有效。
三鼻衄:-鼻衄俗称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
发生鼻衄时除了低头、用冷毛巾湿敷头部等外,还可以按压“止血点”来加快止血。
“止血点”位于面部正中线与发际交界处上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以上各法只适用于家庭日常应用,请读者酌情使用,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治疗落枕的穴位及刺激方法治疗落枕时,可刺激天柱穴、大杼穴、大椎穴、完骨穴、肩井穴,即可见这里仅介绍其中的天柱穴、大杼穴的找法。
先摸到枕部最突出之处(枕外粗隆),在往下摸,则有凹陷。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颈窝”,天柱穴就在后颈窝往下2厘米处,脖子两侧直向筋肉的外缘上,一压,会有强痛。
脖子往前倾,从枕部往脖子后侧摸,颈项底部有大块凸骨(第七颈椎骨)。
从它的下一个凸骨(第一胸椎骨)和下两个凸骨(第二胸椎骨)之间起,再往左右二指宽处,就是大杼穴。
治疗落枕时,用绑好的5、6支牙签连续刺激这些穴道即可。
怎样按摩治疗落枕,学这5个穴位按摩轻松解决落枕
![怎样按摩治疗落枕,学这5个穴位按摩轻松解决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354902c3e009581b6bd9eb3d.png)
怎样按摩治疗落枕,学这5个穴位按摩轻松解决落枕很多朋友会因为睡觉姿势不对导致落枕,造成落枕有很多原因,比如脖子长时间疲劳、睡觉时没有盖好被子冷到脖子等等原因,落枕不仅脖子就连肩膀也会跟着酸痛。
所以下面我来教大家几个按摩落枕穴位的方法,一起学习起来吧。
★1 、点压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中间,小腿两侧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时稍微用力,就出现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处,还不明白,自己百度看下图,一般来说有一侧的穴位是比较痛的,就重点点比较痛的一边,一般指压到15到20分钟,压的同时轻轻转动你的颈部,幅度由小到大。
★2、掐合谷穴:用大拇指掐痛侧的合谷穴到酸痛,同时也要缓慢活动颈部2分钟,对于轻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
★3 、弹拨手三里:落枕的人痛侧的手三里部位的肌肉会发硬!并且很敏感,轻轻揉拨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揉拨痛侧手三里 1到2分钟手三里位于手肘横纹处下2寸(稍外侧) 2寸也就是你的三个手指合并的宽度。
★4 、击打肩井:用不痛的一边手掌击痛侧肩井 3到5次,同时活动肩部,不知道肩井,就击打肩膀中间部分就行,能明显的感觉到酸痛的。
★5 、按风池穴:用大拇指按风池穴约一分钟,风池穴位于后颈中间凹陷处往外侧2寸,也就是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一般来说,点完以上的穴位,自己活动活动,都能有效解决落枕问题。
【PPT课件】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
![【PPT课件】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21e99e89dd88d0d233d46a25.png)
六、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 偶尔出现晕推。主要症状为头晕、眼花、 恶心、脸色唇色发白,严重的血压下降、 四肢厥逆、脉象微弱。处理:患者平卧或 头低脚高位,休息片刻即可恢复,或饮少 量温开水。
七、注意事项
• 1.患者在剧烈运动后、饥饿或极度劳累时, 及体质极度虚弱的患者,不宜立即作手法 治疗,以免发生晕推现象。 • 2.治疗本病过程中,手法宜轻柔,切忌施 用强刺激手法,防止发生意外。 • 3.经常发生落枕的患者,睡卧时垫枕高低 要适当,并称失枕。是由于颈项部软组织 劳损,扭挫,受寒,头部姿势不良等原因, 导致颈项部某些肌肉痉挛而产生疼痛。患 者颈部功能活动受限,斜颈,颈部僵硬等 一系列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高。 颈型颈椎病有类似临床表现。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 1.适应症 • 落枕,颈椎病(颈型) • 2.禁忌症 (1)孕妇禁用。 (2) 少泽穴皮肤附近皮肤有破损者禁用。
四、治疗方法简介
1. 体位:患者取坐位,确不能坐者可取卧位。 2. 点按部位:一侧或两侧少泽穴。 3. 手法:用大拇指点按少泽穴3~5分钟,刺 激由轻至重或由轻至重由重至轻,同时嘱 患者作颈部的左右旋转及前后运动。 4. 疗程:一般一次即可缓解,若症状较重, 可每日一次或一至三次。
五、技术关键环节
点按少泽穴治疗落枕
主讲人:
一、项目简介
• 以拇指点法或拇指按法,点按治疗落枕 患者手小指末端少泽穴,取得较好效果。 少泽穴:少泽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 位于手小指末节尺侧,距甲根角0.1寸。手 太阳经起于小指之端(即少泽穴),“出 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循行于肩背和 项部,头“不可以顾”等症可取之。点按 少泽穴可以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理顺肌 筋,解痉止痛,开通闭塞,达到疏通颈项 部经络气血阻滞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以 痛止痛”的功效。对落枕有显著疗效。
点穴治落枕
![点穴治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dfca710576c66137ee061946.png)
点 穴 治 落 枕 毫 葬
后 疆
-池 风
_井
点按 此 穴 可舒 筋通 络 、 祛风 散寒 、止痛 。 3 .肩 井 穴 。 位 于
肩 上 陷 中 , 在 大 椎 穴
落枕 是一种 常见疾 病 ,一般人 睡 前并 无 任 何症 状 ,晨 起后 却 感 到项 背 部 明显 酸痛 ,
2 天 柱 穴 。在 后 头 骨正 下 方 凹 陷处 ,也 就 是 . 脖 子处 有一块 突起 的肌 肉 ( 方肌 ) 斜 ,此肌 肉外 侧
7 后 溪 穴 。微 握 拳 ,第 五 指 掌关 节后 尺 侧 的 . 远 侧 掌横 纹 头 赤 白 肉际 。 点按 此 穴 ,有疏 肝 祛 风
凹陷处 ,后发 际正 中旁开 约 13寸 即是此 穴 。每次 . 按压 1 0分 钟 。 以 局 部 感 到 酸 、麻 、 重 、胀 为
急 。落 枕 后 ,依 据 个 体 差 异 灵 活 选 用 穴 位 按 摩 ,
往 往 可 以 达 到 立 竿 见 影 的效 果 。
时 凹陷 处 。点 按 此 穴 ,具 有 温经 散 寒 ,理 气 止 痛
的作 用 。
5 列 缺 穴 。位 于 两 手 虎 口交 叉 时 ,一 手 食 指 . 压 在 另 一 手 腕 部 桡 骨 突 上 ,食 指 尖 所 指 凹 陷处 。 点按 此穴 。具有 补气 活血 、温经 解肌 的作用 。 6 养 老 穴 。屈 肘 ,手掌 向颜 面 ,以指 尖 摸 尺 . 骨 茎 突部 有 一 隙缝 处 取 之 ,如将 手 掌 转动 隙 缝 自
用 ?下 面为大 家提 供几点 建议 。 1 .拔 打 “ 2 ”后 ,你 会 听 到 循 环 语 音 提 示 10
落枕,可以按摩悬钟穴等穴位
![落枕,可以按摩悬钟穴等穴位](https://img.taocdn.com/s3/m/d871adf514791711cd791743.png)
落枕,可以按摩悬钟穴等穴位
作者:刘易
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年第11期
刘易
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部筋肉长时间被过分牵拉所致,也有的是因为颈部扭伤,或感受风寒所致。
而按摩可调气活血,舒筋散寒,通络止痛,故可治落枕。
悬钟穴
胆经上的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专管人体骨髓的汇集,对与骨和髓有关的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如不小心落枕,脖子就会好几天恢复不过来,这是因为睡眠姿势不当,造成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拉伸状态,局部气血失于调和,寒邪乘虚而入,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代谢产物的排出,颈部肌肉便产生了痛感和僵硬感。
而悬钟穴是治疗落枕最好的穴位。
因为它主髓,而髓与骨相连,对气血虚弱和失调导致的落枕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落枕后只要用滚、揉、捏、推等手法给悬钟穴强有力的刺激,只需十来分钟,就能感到颈部变轻松,如释重负。
而且,经常轻轻敲打悬钟穴还有降血压的功效。
腕骨穴
要想颈椎安,常揉腕骨穴。
定位: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即腕骨穴,是防止治落枕的常用方法之一。
操作:出现落枕后,可用右侧拇指掐住腕骨穴,反复按揉,先轻后重。
按摩后,先不要马上频繁转动脖子,要保持全身放松。
每次按摩1 0 分钟左右,一天按摩3~5次即可。
液门穴
定位:液门穴位于4、5掌指关节间凹陷中,属于少阳三焦经穴。
操作:令患者将患侧手伸出,用大拇指端紧按液门穴,同时嘱患者颈部尽力做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动约半分钟,此时疼痛即止。
(摘自《老人报》)。
落枕特效穴补全(带图)
![落枕特效穴补全(带图)](https://img.taocdn.com/s3/m/7b0172f3ba0d4a7302763af7.png)
落枕特效穴(带图)应用悬钟穴针刺治疗落枕无数,疗效奇好。
不论何种类型。
不分健侧患侧,一针一穴,稍捻针,令病人转动头颈,立愈。
现代研究:1、悬钟是治疗贫血的常用穴,此穴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关。
2、悬钟是嗜酸性粒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粒细胞有特异性。
3、悬钟对高血压也有降血作用,特别是Ⅲ期高血压,效果较好。
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进行了艾炙前后的对比,结果发现足三里、悬钟二穴交替使用,艾炙后甘油三脂、脂固醇有明显下降。
4、实验证明,针刺悬钟,可使病人肌电幅度升高,从针后5分钟开始,持续30分钟。
5、悬钟配三阴交等穴,可使孕妇子宫收缩。
临床应用:1、枕大神经痛:杜氏治疗枕大神经痛。
方法:患侧悬钟穴,进针后针尖朝向头部,针身与头部经络走向呈“十”字垂直,得气后用提插捻转手法,5-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效果很好。
〈针炙临床杂志〉1995,11 2、落枕:谷氏、徐氏针刺悬钟穴,留针15-30分钟,捻转针同时嘱患者活动头颈部,结果均1次治愈或明显好转。
3、偏头痛:袁氏治疗偏头痛十余年,久治不效者,取患侧悬钟,针入患者疾呼如触电,针感从针处放射到头部,疼痛顿减,施平补平泻手法,3分钟后,头痛若失,出针,十年痼疾,一针而愈,随访10年未复发。
张氏报道1例头痛十余年,曾取它穴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
每次针后4-5小时头痛又作,治疗10余次,无明显进展,乃试取双侧绝骨艾炙30分钟,当即疼痛大减,5次治愈。
4、脊髓炎:刘氏治疗脊髓炎取悬钟,配阴阳陵泉、关元、中极,捻转补法,每日1次。
20天而愈。
悬钟主治:1、筋骨病:颈项强,四肢关节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挛痛,脚气,跟骨痛,附骨疽2、胸胁疾:瘰疬、腑肿、心腹胀满、胸胁疼痛3、其他:头晕、失眠、记忆减退、耳鸣耳聋、高血压4、用中渚穴治疗落枕效果也很好。
定位在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可治疗目眩,站力时头昏眼花,耳鸣,肋间神经痛,后颈沉重感突然觉得头昏眼花的时候用手按住中渚穴(或者用食指和大拇指夹住中渚),深呼吸后按压,大约6秒后,缓慢吐气再按压.左右交替,各做5次.这样效果很明显。
一个穴位一分钟解决急性腰扭伤、落枕
![一个穴位一分钟解决急性腰扭伤、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d140997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f.png)
一个穴位一分钟解决急性腰扭伤、落枕
大约2010年,在养生堂节目上,记着八十多岁的中国特一级按摩师卜义长老先生分享了一个治急性腰扭性和落枕的特效穴:跗阳穴。
在应用的时候,让患者爬在床上,双脚并齐,张开手掌四指朝上,你的手心按在患者脚后跟上,那中指指尖下(大筋外)即是跗阳穴。
它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
我们用双手的大拇指双时向内侧用力挤压这个穴位,同时让患者左右上下活动腰(急性腰扭伤),或者让患者转动并活动自己的颈部(落枕),这两个症状,大约活动一分钟,症状就可以消除85%以上。
可谓百试百灵!。
按摩治疗落枕
![按摩治疗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d68bed146c175f0e7cd1370e.png)
落枕又称失枕,多因睡眠姿势不当或项背感受风寒、经络气血失其通畅所致。
表现为颈部一侧肌肉疼痛强硬,头向一侧歪斜,活动受限,尤其是患侧旋转障碍明显。
严重者疼痛可牵涉至肩背部。
1预备式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按揉风池穴将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放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风清热,开窍镇痛。
3拿捏斜方肌将一手放在对侧肩部,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用力,拿捏斜方肌0.5~1分钟。
双肩交替进行。
功效:放松肌肉,活血通络。
4推胸锁乳突肌用左(右)手大鱼际放在对侧耳后乳突下,沿胸锁乳突肌走行向下推揉0.5~1分钟。
功效:疏经通络,活血止痛。
5拿捏颈肌将右手上举,拇指放在颈椎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椎对侧,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10~20遍。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6推擦大椎穴将右手四指并拢紧贴在大椎穴,适当用力反复摩擦0.5~1分钟,至局部发热为佳。
功效:疏风散寒,调理肺气。
7按揉痛点将左(右)手拇指按在颈部痛点上,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以酸胀为佳。
功效:活血化淤,通络止痛。
8掐合谷穴将一手拇指指尖按在对侧合谷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佳。
双手交替进行。
功效:理气通腑,解痉止痛。
9按揉落枕穴用一手拇指尖,按于对侧落枕穴上,其余四指附在掌心,适当用力由轻渐重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经通络,解痉止痛。
小知识风池穴:位于颈项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与两肩峰相平处。
合谷穴:位于手虎口间,将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边缘,拇指尖所指之处。
落枕穴:位于手背2、3掌骨关节后的掌骨间后凹陷处。
自我按摩治疗落枕有较好的疗效。
平时颈项部注意保暖,睡觉时枕头高矮要适度。
若反复发作,应到医院骨伤科检查,以排除颈椎病。
落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健康小知识】
![落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健康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58b3248a98271fe910ef9a7.png)
落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文章导读
很多人觉得落枕只是一种生活行为,日式落枕也是一种疾病,落枕的症状一般是出现在起床后的。
落枕的治疗有很多,其中按摩的效果非常明显,针对落枕的按摩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
1、按揉风池,肩井穴。
用中指尖按压风池穴(耳后高骨内下方凹陷处)待有酸胀感时,再按揉约1分钟。
用大拇指指腹由颈部向肩井处斜推数分钟。
2、按压法。
用中指指腹或用钢笔头按压手的落枕点(手背第二,三指关节间),按压时由轻至重再轻,共按压36次。
3、指拨痛点。
用左手的食,中,无名指指腹,在病处探寻压痛点,当摸到肩膀上或颈部有索条样的疼痛肌肉时,再横着用力拨动,使该肌肉变得松软。
尔后再转达头找出新的痛点,同法操作,直至头部转动灵活为止。
4、以指压承山穴治疗落枕,往往能收到明显效果。
患者俯卧于床上,术者用拇指压按两侧承山穴。
承山穴在小腿腓肠肌(腿肚)两侧肌腹下方,伸小腿时,当肌腹出现交角处便是。
取压痛明显的一侧穴位,用指压法,以患者能忍受为限度。
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加强。
指压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每日1次。
此法可免患者服药和扎针之苦,并有“手到病除”之效。
按摩后溪穴治疗落枕
![按摩后溪穴治疗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3eb5040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1.png)
按摩后溪穴治疗落枕
按摩后溪穴治疗落枕
发表者:王有宇
落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枕头高低不当及头颈歪斜致使颈椎长时间扭屈,或突然猛力转头导致颈椎后关节轻度移位,椎间骨失去平衡,局部骨肉、肌健、筋膜等软组织发生痉挛导致颈项强硬,活动受限。
针对某些体质较弱或怯针的患者,采用按摩后溪穴的方法来治疗落枕,有很好的疗效。
取穴:后溪穴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五掌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
方法:医者(或患者)以食指指尖按压患侧后溪穴,并进行有节律旋转摩动,给予强刺激,同时令患者轻转颈部,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祖国医学认为落枕多是由于局部经络组织在伸展状态下过久而疲劳,致使局部经络气血凝滞,复受风寒侵袭,筋脉拘急,转动受限,不通则痛。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具有解除痉挛,利气止痛之功。
《灵枢.余病篇》说:"项痛不能仰,刺足太阳,不可以顾,刺手太阳也。
"《针灸大成》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后溪穴主治颈项强。
"本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一般情况下均可取效。
落枕中医五个穴位来秒杀
![落枕中医五个穴位来秒杀](https://img.taocdn.com/s3/m/0385aa04ba0d4a7303763a5b.png)
落枕中医五个穴位来秒杀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伤筋。
轻者4~5日自愈,重者可延至数周不愈;如果频繁发作,常常是颈椎病的反映。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各种原因导致颈部肌肉痉挛所致。
【落枕的辨证】主症颈项强痛,活动受限,头向患侧倾斜,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臀放射,颈项部压痛明显。
本病属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筋证;兼见恶风畏寒者,为风寒袭络;颈部扭伤者,为气血瘀滞。
【落枕的治疗】基本治疗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配穴: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髎、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落枕穴、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
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方义: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
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其他治疗拔罐法在患侧项背部行闪罐法,应顺着肌肉走行进行拔罐。
耳针法选颈、颈椎、神门。
毫针中等刺激,持续运针时嘱患者徐徐活动颈项部。
刮痧法选穴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钟、后溪、列缺、阿是穴。
先刮肩颈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最后刮下肢悬钟穴。
刮拭方法:泻法。
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
先刮颈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
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两侧都要刮拭,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
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
最后刮下肢外侧的悬钟穴,重刮,30次,出痧为度。
“一针一穴”治疗落枕
![“一针一穴”治疗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c843122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b.png)
“一针一穴”治疗落枕
第一方
主治:落枕。
取穴:悬钟。
穴位:在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手法:用毫针直刺约二寸,边捻转边摇颈部,采用泻法10分钟一次,留针30分钟。
一般一二次即愈。
按:悬钟属足少阳胆经,为足三阳络。
临床长期实践证明,此方治疗落枕极有效。
第二方
主治:落枕。
取穴:后溪。
穴位:半握拳,于第五掌骨小头后掌横纹头处。
手法:用毫针针入约三至五分,采用强刺激,连捻转边摇动颈部,同步进行。
一般一次可愈。
按:后溪通于督脉,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全身经络相通。
有疏通经气,散风解表,活络之效。
因此,针刺效果殊佳。
第三方
主治:落枕。
取穴:落枕。
穴位:握拳手背二、三掌骨间,掌指关节后半寸处。
手法:用毫针直刺5分左右,强刺激,留针30分钟。
10分钟捻转一次。
并嘱患者活动头部、肩部。
一般一次告愈。
按:此方为经验取
第四方
主治:落枕。
取穴:外关。
穴位:在腕背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骨之间。
手法:用毫针直刺一寸半左右,强刺激。
按:外关为奇经八脉穴之一,有调节十二正经气血和疏通经络的功能。
第五方
王治:落枕。
取穴:内关。
穴位: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两筋之间。
手法:以缪刺法,直刺强刺,捻转使针感加重,嘱患者左右旋转颈部,急速出针。
按:内关也是奇经入脉穴之一,治落枕,可能是疏通经络、解除疼痛有其特长。
落枕扭腰按一个穴位弄定
![落枕扭腰按一个穴位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c8cb1089b89680202d82500.png)
落枕扭腰按一个穴位弄定落枕扭腰(按一个穴位弄定)一、落枕: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妥或颈部受风寒所引发。
患者常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觉脖子酸痛,不能转动,阻碍工作和日常生活,令人十分痛楚。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能够够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止境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双手皆要按压。
二、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使劲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闪腰时可按摩“上仙穴”,超级显效。
“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
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确实是第五腰椎了。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慢慢使劲,旋转按压。
此穴对慢性腰部疼痛也超级有效。
三、鼻衄:鼻衄俗称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
发生鼻衄时除垂头、用冷毛巾湿敷头部等外,还能够按压“止血点”来加速止血。
“止血点”位于脸部正中线与发际交壤处上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慢慢使劲,旋转按压。
以上各法只适用于家庭日常应用,请读者酌情利用,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
医治落枕的穴位及刺激方式医治落枕时,可刺激、、、、,即可生效。
那个地址仅介绍其中的天柱穴、大杼穴的找法。
先摸到枕部最突出的地方(枕外粗隆),在往下摸,那么有凹陷。
这确实是咱们所说的“后颈窝”,天柱穴就在后颈窝往下2厘米处,脖子双侧直向筋肉的外缘上,一压,会有强痛。
脖子往前倾,从枕部往脖子后侧摸,颈项底部有大块凸骨(第七颈椎骨)。
从它的下一个凸骨(第一胸椎骨)和下两个凸骨(第二胸椎骨)之间起,再往左右二指宽处,确实是大杼穴。
医治落枕时,用绑好的五、6支牙签持续刺激这些穴道即可。
对医治落枕十分有效的落枕穴是医治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此命名为落枕穴。
落枕穴在手背上。
按揉“肩中俞”,“落枕穴”治疗落枕
![按揉“肩中俞”,“落枕穴”治疗落枕](https://img.taocdn.com/s3/m/67432db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c.png)
按揉“肩中俞”,“落枕穴”治疗落枕治疗方法:1. 手法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散瘀,祛风散寒,滑利关节。
局部放松,以静制动。
2. 手法治疗实施2.1 拿揉滚颈肩背部患者取坐位,医师站在身侧后方,先在颈部做推拿揉法,两侧均做,以患侧为主,在背部做揉法、滚法以放松颈肩背的肌肉。
2.2 拿揉风池穴医师站在患者身侧方,一手扶在头部,另一手以拇指,食、中指分放在两侧风池穴进行拿揉2-3min,以有酸胀感为度。
2.3 取坐位,医师用拇指、食指拿住患者颈部僵硬的肌肉向上提捏1-2min。
2.4 擦颈项部医师在患侧做掌擦法,使患侧感觉微微发热为度。
2.5 按揉肩中俞穴医师站在身后方,双手放在双肩上,以双手拇指点按肩中俞穴上,手法力度先轻,后中,最后重,再回到中度以有酸胀感为宜。
医师点按患侧肩中俞穴以静制动,并嘱患者先将头慢慢转向患侧,再将头慢慢转回,医师待将头转回后拿揉患侧肩中俞穴,让放松,重复3-5次。
医师拿揉双侧肩中俞穴。
点按健侧肩中俞穴以静制动,嘱患者将头慢慢转向健侧,再将头慢慢转回,医师待将头转回后拿揉患侧肩中俞穴,让患者放松,重复3-5次,拿揉双侧肩中俞穴。
医师双手放在患者肩上,不再点按双侧的肩中俞穴,让其自行将头转向健侧,再将头转向患侧,患者会感觉症状明显减轻。
2.6 取坐位,医师用拇指点按落枕、列缺穴各1-2min,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7 揉滚项背部医师待肌张力略为缓解,再次在患者项背部做揉法、滚法。
以放松项背部肌肉。
2.8 医师用拇指指端用力点按悬钟、后溪穴各1-2min,以患者局部有酸胀麻感为度。
病案举例经多年临床实践用中医手法按揉肩中俞治疗颈部落枕效果显著。
注意事项1. 在对患者治疗之前必须与颈椎半脱位进行鉴别后再进行手法实施,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2. 应排除肿瘤、结核等症,以免手法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3. 年老体弱、有心脏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及颈椎增生者进行手法实施时禁用暴力。
4. 医师操作手时手法要轻柔缓和、轻巧,禁忌使用暴力、蛮力。
落枕自我按摩法
![落枕自我按摩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d13d5b27284b73f342501b.png)
落枕自我按摩法(按摩)
当人睡眼朦胧地坐起来时,却发现颈部转动有点僵硬,并有酸胀疼痛的感觉,这就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落枕。
其原因是睡觉姿势不正确,或睡觉时颈部受风所致。
不要紧张,这是一个小毛病,自己动手就能治疗。
方法如下:1.点穴:用拇指点按风池、肩井、合谷穴,每穴半分钟。
2.松筋:首先在颈部两侧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上用拇指按揉约1分钟,再用手捏拿颈部和肩部肌肉,约2分钟。
3.活动颈部:用手指按住患侧的肌肉,头部先做左右转动,再做抬头低头运动,最后再做颈部环转运动。
当转到某个角度出现疼痛时,手指立即按揉局部,头部继续转动。
4.抱颈:双手手指交叉,掌根抱住颈部,双掌根相对用力,捏挤颈部,并向上提起,反复10次,再用手掌在患部使用掌擦法操作20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落枕: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双手皆要按压。
二、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闪腰时可按摩“上仙穴”,非常显效。
“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正下方凹处。
人体双侧肋弓下缘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对应的是第二腰椎,只要向下再数三个突起就是第五腰椎了。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此穴对慢性腰部疼痛也非常有效。
三、鼻衄:鼻衄俗称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
发生鼻衄时除了低头、用冷毛巾湿敷头部等外,还可以按压“止血点”来加快止血。
“止血点”位于面部正中线与发际交界处上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以上各法只适用于家庭日常应用,请读者酌情使用,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治疗落枕的穴位及刺激方法治疗落枕时,可刺激天柱穴、大杼穴、大椎穴、完骨穴、肩井穴,即可见效。
这里仅介绍其中的天柱穴、大杼穴的找法。
先摸到枕部最突出之处(枕外粗隆),在往下摸,则有凹陷。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后颈窝”,天柱穴就在后颈窝往下2厘米处,脖子两侧直向筋肉的外缘上,一压,会有强痛。
脖子往前倾,从枕部往脖子后侧摸,颈项底部有大块凸骨(第七颈椎骨)。
从它的下一个凸骨(第一胸椎骨)和下两个凸骨(第二胸椎骨)之间起,再往左右二指宽处,就是大杼穴。
治疗落枕时,用绑好的5、6支牙签连续刺激这些穴道即可。
对治疗落枕十分有效的落枕穴落枕穴是治疗睡觉时落枕的特效穴道,因而命名为落枕穴。
落枕穴在手背上。
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
用食指指腹,或圆珠笔头(不是笔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轻松多了。
落枕是指人在睡觉或外伤后突感颈部肌肉疼痛,尤以头颈部转动时更甚,引起落枕的原因有:①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②枕头垫得过高、软硬不当或高低不平;③颈部外伤;④颈部受风着凉;⑤如为颈椎病引起,可反复“落枕”。
前四种只要去除病因就可缓解。
落枕的临床表现为晨起突感颈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适,以一侧为多,或有两侧俱痛者,或一侧重,一侧轻。
多数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或有受凉等因素。
由于疼痛,使颈项活动欠利,不能自由旋转,严重者俯仰也有困难,甚至头部强直于异常位置,使头偏向病侧。
检查时颈部肌肉有触痛、浅层肌肉有痉挛、僵硬,摸起来有“条索感”。
落枕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针灸、药物、热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为佳。
家人可帮助落枕者进行按摩、热敷以减轻痛苦:(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
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
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
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另外提供按摩治疗法:①将左手或右手中、食、无名指并拢,在颈部疼痛处寻找压痛点(多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处),由轻到重按揉5分钟左右。
可左右手交替进行。
②用小鱼际由肩颈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轻快迅速击打两分钟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风池穴、肩井穴1-2分钟。
④以拇指或食指点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待有酸张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
⑤最后进行头颈部前屈、后仰、左右侧偏及旋转等活动,此动作应缓慢进行,切不可用力过猛。
〖落枕〗368.治落枕按摩法本人由于睡姿不好或受冷风吹等,时有落枕发生,颈、肩部剧痛,工作不便,多次去医院治疗,后看按摩书,讲到落枕治疗之法,各书不一,归纳起来是按摩天牖、风池、哑门、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风,或乳突、发后、手三里等。
经我实践,肿下是最佳穴位。
用指压法指压,手到病除。
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疗效更为理想。
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张海如241.防治落枕一法我过去常常落枕,要两三天才好。
一老人告我一法,从心向下,耸肩缩颈,然后脖子慢慢转到左边看到肩,再从左边慢慢转到右边,再转回到左边依次做七八次就行了。
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坚持活动一次。
黎英421;醋敷法治落枕取食醋100克,加热至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蘸热醋在颈背痛处热敷,可用两块纱布轮换进行,痛处保持湿热感,同时活动颈部,每次20分钟,每日2至3次,两日内可治愈。
牵引疗法对于落枕后是否用牵引疗法,则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可以像颈椎病一样采用颌枕托牵引,且重量可适当加重,常用重量为4公斤一7公斤,牵引时间为20一30分钟。
但也有人认为,落枕后牵引不仅无效,反而使疼痛加剧。
在与颈椎病颈型作鉴别诊断时,若用两手稍用力将患者头颈部向上牵引时,颈型颈椎病症状可消失或缓解,而落枕者则疼痛加剧。
一般认为,因为落枕后肌肉处于痉挛状态,所以牵引时的重量大小尤其要讲究,过轻往住效果差,过重又易加重损伤。
因此,可用其它方法进行治疗。
当然,是否使用牵引疗法,也可以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探讨、研究。
有些医院应用牵引疗法治疗落枕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根据实践,也可使用牵引疗法。
物理疗法落枕的物理疗法主要为电兴奋疗法。
将一电极置于痛点,另一极置于其周围,电极间距2厘米一3厘米。
治疗后,患者作头部运动数分钟。
每日1—2次,数日即可痊愈。
亦可用局部照射、局部旋磁疗法及局部冷疗法或湿热敷法治疗。
拔罐(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配穴:风门、肩井。
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
(二)治法阿是穴,用力揉按片刻,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快速点刺3~5下,或用皮肤针中等度叩打,叩打面积,可相当于罐具口径。
然后,选用适当口径之罐具吸拔。
配穴可取1~2个,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于针上拔罐。
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
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
每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260例,均在1~3次内治愈,其总痊愈率为100%。
体针(一)取穴主穴:悬钟、养老、后溪。
配穴:内关、外关、中渚、阳陵泉。
(二)治法以主穴为主,每次仅取一穴,效欠佳时,加用或改用配穴。
悬钟穴,直刺1.5~1.8寸深,用强或中等刺激,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养老穴,针尖向上斜刺1.5寸,使针感传至肩部;后溪,直刺0.5~0.8寸,得气后捻转运针1~3分钟,亦可加电针刺激,频率40~50次/分,连续波。
配穴,用常规针法,深刺,务求得气感强烈。
在上述任一穴位针刺时,均须要求患者主动活动颈部,范围由小渐大。
留针均为15分钟,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624例,结果均在1~3次治愈,总痊愈率达100%。
穴位电兴奋(一)取穴:主穴:分2组。
1、养老、新设、外关、肩中俞;2、风池、肩井、大椎旁1寸、肩外俞。
(二)治法上穴均取。
应用直流感应电疗机,取直径为3厘米的圆形手柄电极操作。
其中阳极取第1组穴,阴极取第2组穴。
通电前先轻揉穴位片刻,再通以感应电,电量渐增大至2~10V,以患者能耐受为限,每次通电约3~5秒钟。
当看到患侧肌肉收缩,即改为直流电治疗,为20~40mA,每次亦通电3~5秒钟,治疗时令患者作颈部活动。
全部治疗时间约5~10分钟。
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落枕患者242例,结果痊愈182例,显效60例,总有效率为100%。
指针(一)取穴主穴:外关、内关、阿是穴。
配穴:风池、肩井、肩贞、养老、天柱、风府、大椎、理想穴。
理想穴位置:风池至肩井穴之中点。
(二)治法主穴为主,效不佳时加配穴。
先轻拍或指按疼痛处即阿是穴1分钟。
术者以拇指掐压患者内关穴,中指或食指抵于外关穴,每次2~3分钟,用力由轻而重,使压力从内关透达外关,患者可有酸、麻、胀、热感,或有此类得气感上传的感觉。
掐压过程中,宜嘱患者左右旋转颈部。
配穴,单手拿风池穴20次,双手拿肩井穴20次,余穴可采用指压法,或上下左右推按,每穴1~2分钟。
上述方法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治疗257例,结果治愈252例,缓解5例,均治1~3次,其总有效率为100%[10~12]。
耳穴压丸(一)取穴主穴:颈、神门。
(二)治法双侧主穴均用。
取绿豆1~2粒,置于以市售活血止痛膏或伤湿止痛肓剪成的1×1平方厘米的方块中,粘贴于所选耳穴,将边缘压紧。
之后,按压该耳穴0.5~1分钟,手法由轻到重,至有热胀及疼感为佳,并嘱患活动颈部2~3分钟。
要求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贴至痊愈后去掉。
(三)疗效评价共治68例,均1次治愈。
针灸(一)取穴主穴:大椎。
配穴:肩井。
(二)治法令患者端坐于椅上,头向前倾。
取准穴后,针尖偏向患侧进针深度约0.5~1寸,使针感向患侧颈、肩部传导,得气后,操作者用一手按患侧肩井穴,让患者作最大限度左右活动颈部,同时,另一手捻针3~4分钟。
如效果不显著,取艾条长约5cm,插于针柄上点燃,至灸完后起针,穴区加拔罐10~15分钟。
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上法共治疗62例,痊愈52例,显效6例,好转4例,全部有效[14]。
治病不如防病好。
预防落枕并不难,关键是坚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准备一个好枕头。
按人体颈部解剖生理特点,一个适宜的枕头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
应掌握在10~15厘米为宜。
枕头也不能太宽太轻,宽度最好在相当于肩至耳的距离即可,柔软度以易变形为度。
在制作枕头时,还可加入研细的中药,例如黄芪、当归、甘草等,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