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
金矿参观报告总结
![金矿参观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a345da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金矿参观报告总结1. 引言本次参观活动是为了增进对金矿开采与加工工艺的了解,并探索该行业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参观金矿,我们得以亲身感受到金矿开采的复杂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2. 参观过程2.1 金矿开采区域我们首先参观了金矿的开采区域。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金矿开采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露天开采采用爆破等手段将金矿石露出地表,而地下开采则需要通过隧道和井筒等设施进行。
我们看到了开采区域的设备和机械,了解到金矿开采需要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的操作。
2.2 金矿加工工艺随后,我们参观了金矿的加工工艺。
金矿加工是将金矿石中的金属成分提取出来的过程。
首先,金矿石经过破碎和磨矿等步骤,将矿石破碎成更小的颗粒。
然后,通过重力分选、浮选和氰化等化学方法,将金属成分与其他矿石成分分离。
最后,通过冶炼和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金属产物。
2.3 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金矿开采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金矿企业对环境保护和治理非常重视。
金矿企业采用了多种环保措施,例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设备和矿山生态修复等。
通过这些措施,金矿企业试图降低对水、土壤和大气的污染,并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 总结通过本次金矿参观,我们深入了解了金矿开采与加工的过程和技术。
金矿开采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行业,需要高度的自动化设备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同时,金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金矿企业应该在开采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
金矿参观活动使我们对金矿开采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感受到了金矿开采对当地经济的重要性。
希望金矿企业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康定县二里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
![四川省康定县二里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3abdc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6.png)
四川省康定县二里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探讨徐浩;王化奇;郑东【摘要】二里沟金矿位于四川甘孜地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板块西部,北东方向与潘-甘造山带次级构造金汤弧形逆冲带相邻;南部紧邻川滇断块中的冕宁岩块;东与峨眉地块相连.通过对二里沟金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因进行系统分析,希望给此地区金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12【总页数】2页(P157-158)【关键词】二里沟;地质特征;控矿因素【作者】徐浩;王化奇;郑东【作者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大队,四川成都611730;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金盛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内蒙古包头01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二里沟金矿位于四川省康定县北部孔玉乡境内,区域上矿产丰富,多为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矿。
五十年代初期大渡河地质队在金汤附近开展铜、铅、锌多金属普查,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甘孜地质队相继进行了铜、铅、锌普查。
七十年代初期省第二区调队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2]。
后期省地矿局402地质大队对区内进行普查工作中发现二里沟金矿点。
大地构造位于扬子板块西部,北东方向与潘-甘造山带次级构造金汤弧形逆冲带相邻;南部紧邻川滇断块中的冕宁岩块;东与峨眉地块相连。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危关群(Dwg):岩性为深灰色板岩夹砂岩及大理岩、石英岩;石炭系(C):薄层状结晶灰岩及片理化沙质结晶灰岩;二叠系系统东大河组(P1d):岩性为含砾石英砂岩及上大石包组(P2d):浅灰色玄武岩、火山集块及角砾岩。
区内主要构造为南北向俄日断裂、北西向永西沟断裂、北北西向牦牛断裂。
褶皱有锅炉房背斜、东马沟向斜等。
岩浆岩主要为岩群形式的海西期超基性岩,之外为中性及石英脉。
区域内海底基性火山岩较发育主要时期为二叠系晚期,主要岩性为玄武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
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
![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85cbdb195f312b3169a5a3.png)
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考察人员:戴朝永李阳军报告编写:戴朝永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二O一一年八月一十五日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根据董事长提供的相关矿权信息资料,2011年8月1日至5日,投资发展部戴朝永、李阳军对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进行了资源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是想初步了解矿区基本情况,为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一、矿山基本情况1、位置地理康定县大荒坡金矿位于康定县城北东50°方向,隶属康定县金汤区捧塔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2°17′30″~102°19′00″,北纬30°24′30″~30°26′00″,由矿区至金汤区约20km,有简易公路与瓦(斯沟)~丹(巴)公路相接,沿瓦丹公路南下经姑咱至瓦斯沟口约40km 与318国道公路交汇。
矿区距康定县87km,距成都市428km,交通较为方便。
2、矿权登记情况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探矿权探矿权人为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许可证号:5100000630530,矿区面积 6.66km2,有效期2008年12月01日至2010年12月01日。
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获得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探矿权后,先后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地质队和108地质队对该区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并于2009年9月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提交了《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地质详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4月获得该矿的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C5100002010044110064668,开采登记范围面积:2.6636Km2,采矿标高在3530~2640米之间。
登记开采范围由拐点1~4、5~8圈闭。
3、以往地质工作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于1958年由甘孜地质队发现,随即进行了踏勘检查,求得黄铁矿6500吨,提交了矿点检查简报。
康定市双牛棚金矿床地质特征
![康定市双牛棚金矿床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5600c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3.png)
康定市双牛棚金矿床地质特征(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地质队,四川都江堰 611830)摘要:康定双牛棚金矿床中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晋宁—澄江期石英闪长岩体中。
东西向断裂为其主要的控矿构造,分布于该区域的中部,且向东延伸出外;以及北东向断裂为区域推覆断层,是北东向、北西向的次级控矿、容矿断层。
区内矿体共有7条,矿体多呈平行脉状分布,局部呈透镜状,严格受断裂控制。
矿体与围岩界线通模糊,两者呈渐变式接触关系。
双牛棚金矿床控矿因素主要有(1)其大地构造背景是金矿成矿的有利地段,控制着区域金矿的形成。
该区域岩浆热液等运动强烈、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是金矿等成矿物质特别富集的重要区域。
(2)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是矿液运移的主要通道。
(3)岩浆活动为金矿成矿提供热源,形成含矿热液沿通道运移富集成矿,岩浆侵位演化、交代重熔、动力分异是控制金矿形成的重要因素;(4)基底地层中基性混合岩类的金丰度也大大高于地壳平均丰度值,也是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之一。
关键词:金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康定双牛棚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1.1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位于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和扬子准地台两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图1)。
康定—道孚三叉裂谷系的中心,也是南北向安宁河深断裂、北西向鲜水河深断裂、北东向茂汶深断裂和北川-映秀深断裂四大断裂带的交汇处。
四川省年代最古老、混合岩化最强烈、岩浆活动最频繁的结晶基底“康定杂岩”出露于矿床内。
区内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有利的成矿条件,以及良好的地质背景造就了四川“大渡河金谷”的美誉(陈兴兵等,2015)。
图1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图1.2地层区域内地层为双层结构,即以“康定杂岩”为中心,分布有晚太古—晚元古界的咱里组、冷竹关组组成基底。
“杂岩”东侧、北侧出露前震旦系盐井群和地台型上震旦统灯影组及奥陶、志留、泥盆、石炭、二叠系及上三叠统。
“杂岩”西侧为次稳定型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等为盖层。
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2256c9c281e53a5902ff4d.png)
四川省泸定县尖尖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本文概略介绍了尖尖石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大致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指出了矿床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分析了矿石结构、构造,指出尖尖石金矿为石英脉型金矿。
标签:金矿石英脉找矿前景1区域地质简况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康滇地轴泸定台穹,地台与地槽接触的安宁河深大断裂带东部,大渡河断裂带和炉霍-康定断裂带的夹持区。
大渡河断裂带为本区的主干构造,由一组近于平行的南北向压扭性断裂组成大渡河断裂带。
岩浆活动最早发生于晋宁期,其后又叠加了华力西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
主要岩石类型有斜长花岗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及其基性--超基性岩。
本区区域变质及围岩蚀变强烈,为金矿物的活化、迁移、提供了致矿流体。
2矿区地质特征2.1矿区地层矿区内地层缺失,仅见第四系,主要沿小沟河床呈带状分布。
主要为坡积、残坡积、洪积含砾砂和含砾、砂粘土等。
2.2构造矿区主要控矿构造为近南北向的逆断层F2和F8。
F2发育于两合梁子地区,断层性质为压扭断层,总体走向近北西--南北向,北段产状255°∠78°,中段145°∠76°,南段87°∠65°,断层沿走向和倾向成“S”形态展布。
F8发育于明槽地区,为南北向剪裂隙,控制明槽地区的金矿化。
剪裂隙中充填矿化石英脉,形成金矿化带。
断裂带北段产状280°∠78°,南段产状260°∠62°,破碎带宽0.15m~0.50 m。
2.3岩浆岩区内侵入岩主要为晋宁期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呈岩株、岩脉状产出。
斜长花岗岩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呈岩基状产出。
依结构、组份、蚀变不同可分为似斑状斜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强硅化花岗岩、云英岩化花岗岩等。
2.4 变质作用受加里东及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晋宁期岩浆岩普遍遭受中-浅区域变质,表现为岩体的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具较强烈的混合岩化。
四川省康定县二里沟金矿普查报告六O六地质队
![四川省康定县二里沟金矿普查报告六O六地质队](https://img.taocdn.com/s3/m/8978a086b9d528ea81c77930.png)
正文目录
第一章
前 言--------------------------------------------------------1
第一节 目的任务---------------------------------------------------1
第二节 位置交通---------------------------------------------------1
.五、工作质量
1、在普查阶段,按业主要求,地表沿矿体走向工程控制基本间 距为 80 米。
2、地质测量,原始地质编录,综合图件制作,基本满足规范要 求。
3、采样、加工、化验符合规范要求。
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投入的探矿工程量较多,但欠合理,据现有工程对矿体 的控制程度,求得 122b 及 333 内蕴经济资源储量,需要在今后开拓 过程中合理利用工程控制矿体,提高储量级别,减少矿山的投资风险。
一、 位置与交通
小二里沟金矿位于康定县北部,为孔玉乡所辖,矿区所在范围的
极值坐标为:东经 101。59,00,,—102。00,00,,,北纬 303128—303245。
具体范围为一不规则的多边形,拐点直角坐标为:
拐点号
X
Y
1
3383600
18210815
2
3383467
18211975
3
3382140
第四节 矿产-------------------------------------------------------6
第三章 矿区地质-------------------------------------------------------6
第一节 地层---------------------------------------------------------6
几种不同类型金矿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李才明等)
![几种不同类型金矿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李才明等)](https://img.taocdn.com/s3/m/96eeac174431b90d6c85c7ff.png)
第31卷 第2期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1No.22004年4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Apr.2004 [文章编号]1671-9727(2004)02-0180-03几种不同类型金矿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收稿日期]2003-06-06[基金项目]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914-03)[作者简介]李才明(1952-),男,硕士,副教授,地球物理专业.李才明 李 军 余 舟 李 澎(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摘要]许多金矿的赋矿(或伴生)岩石与其周围岩石之间存在着磁性差异,如与中基性脉岩有关的金矿成因模式矿床、破碎蚀变火山岩型金矿等,在其上能观测到磁异常。
即使是河床底部缝隙中与砂金相伴沉淀的重砂,由于铁磁性矿物含量较高,与其附近砂石之间存在磁性差异,利用高精度质子磁力仪,也能观测到比较明显的磁异常。
在西藏自治区及四川省一些金矿床(点)上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对砂金矿、锑金伴生型金矿,中基性脉岩型金矿上的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为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间接寻找金矿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高精度磁测;金矿;中基性脉岩;砂金矿;磁异常[分类号]P631.325 [文献标识码]A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间接寻找蚀变岩型金矿、绿岩带石英脉型金矿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国内外已见有报道。
亦有利用高精度磁测结果分析基底构造及断裂构造格架,追索和圈定含金糜棱岩带,在提高信息密度情况下利用磁异常特征直接圈定金矿;还有利用重磁资料研究深部构造与金矿成矿关系及成矿环境等的报道。
针对西部大开发对金矿资源开发的需要,我们在西藏自治区马扎拉金矿区、四川省石棉县大田湾金矿及康定附近几个金矿点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三种不同类型金矿上的剖面(或平面)磁异常特征。
1 砂金矿上的磁异常特征在四川康定附近几个砂金矿点上所作试验测定的总磁场强度剖面类似于图1所示的在西藏自治区马扎拉金矿以南河段上观测到的实测剖面特征,只是由于马扎拉金矿区存在矽卡岩型金矿,磁性强的矽卡岩砂粒向下游搬运沉淀,所以,位于其较低位置的河段测到的磁异常强度较大(幅度可达90nT左右),康定附近砂金矿点上的异常强度相对较小(一般最大幅度30~40nT)。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6320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专题研究报告1. 背景开荒北金矿位于中国北部,是一座具有潜力的金矿。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金矿资源,本报告进行了成矿地质背景的专题研究。
2. 分析2.1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开荒北金矿所在区域属于晚古生代构造运动影响较大的地区。
区域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和褶皱,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
这些断裂和褶皱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砂岩特征分析在开荒北金矿附近存在大量的沉积岩,主要以砂岩为主。
这些砂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并且含有一定量的有机质。
这些特征使得该地区的沉积盆地具备了形成金矿的潜力。
2.3 流体活动分析通过对开荒北金矿附近流体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在成岩过程中,岩石中的流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流体携带了金等有价值矿物元素,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了金矿床。
2.4 矿化脉石特征分析开荒北金矿区域发现了一些具有较高含金量的矿化脉石。
这些脉石主要由含金硫化物和含金碳酸盐等组成。
通过对这些脉石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得出该地区存在富集型金矿床的可能性。
3. 结果根据对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2.砂岩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为金矿形成提供了储存空间;3.流体活动在成岩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携带了有价值的金等元素;4.发现了具有较高含金量的矿化脉石。
4. 建议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深入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寻找更多的金矿床;2.加强对砂岩储层的研究,探索更好的提取金矿方法;3.加大对流体活动的研究力度,进一步了解金矿形成机制;4.对矿化脉石进行详细分析,寻找更多有价值的金矿脉。
5. 总结通过对开荒北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专题研究,我们了解到该地区具备形成金矿床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的勘探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发现更多的金矿资源,并为该地区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报告为虚拟内容,仅供参考。
四川省康定县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前景研究
![四川省康定县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前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6966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6.png)
采矿工程M ining engineering 四川省康定县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前景研究李金锋(成都理工大学 核工业二八〇研究所,四川 广汉 618300)摘 要: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中高山区,具有较大的探矿潜力。
本研究旨在探究该地区金属矿的地层、构造、矿体产出特征、矿石质量;通过地质测量、探矿工程编录和取样分析,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等特征,并进一步加强对矿体连续性的工程揭露工作,对矿体形态、规模、厚度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控制;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褐金属矿矿石资源量有限,建议采取手工选矿的方式进行小规模开采,其矿体连续性的工程揭露工作仍有探究空间。
关键词:四川省康定县;金属矿;开采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0-0033-2Study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ing prospect of metal ore in Kangd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LI Jin-feng(Institute of nuclear industry 280,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han 618300,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and high mountain area of the transition from Sichuan basin to Qinghai Tibet Plateau, which has great exploration potentia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rata, structure, ore body output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quality of metal ore in this area; through geological survey,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logging and sampling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ape, scal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ore body,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disclosure of ore body continuity, to control the shape, scale, thickness and change law of ore body; to find out ore minerals and gangue Mineral types, contents and or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brown metal ore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is limi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small-scale min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manual beneficiation,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explor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disclosure of ore body continuity.Keywords: Kangd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metal mine; mining prospect四川省康定县金属矿是研究区矿产资源较为集中的矿山,该地区由于环境原因,找矿难度较大,地勘投入的不足,相关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特别是针对矿区深部矿体定位与矿山含量评估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这些严重制约了矿区成矿预测工作,本研究以矿区构造及资源量评估为研究目标,旨在探究研究区的资源含量,评价矿山的开采价值。
矿山考察报告
![矿山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e0e06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b.png)
矿山考察报告篇一:大红山、金川矿山考察报告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兄弟矿山的成功经验,并把《柴山钼铋钨多金属矿3000t/d采选技改工程项目》设计、建设成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矿山,2011年5月11日至18日,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和长沙矿山研究院组成相关专业人员共12人的考察团,针对柴山钼铋钨多金属矿的特点及开采技术条件,选择了云南大红山铁矿、云南大红山铜矿、甘肃金川公司二矿区三个矿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及技术交流。
(一)大红山铁矿1、概述大红山矿区包括铁矿和铜矿两部分,铁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东(昆钢),铜矿主要分布在曼岗河以西(云铜)。
地形标高670m~1500m,属构造剥蚀中山地形。
区内河流深切,岭高谷深,山坡多较陡峻(坡角30?~40?),地势东高西低,和矿体倾向近乎一致。
深部铁矿地质储量计算结果为:表内铁矿石储量B+C+D级27989.11万t,品位43.27%,目前井下生产能力为430万t/a,分为四个区段进行开采。
矿体倾角35?~45?,平均40.8?,矿体厚度16m~44m,平均30.3m。
全矿约4000人,本矿在职人员690人,其中选厂430人。
大红山铁矿为昆钢的主要铁矿石原料基地和主力矿山,目前,三个地面选矿厂生产规模达到处理原矿1000万t/a,入选原矿品位井下矿35%、露天矿19.31%,可生产出含铁品位63%以上的铁精矿320万t,经长171km、高差1512m的管道通过3座压力泵从大红山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昆钢总部。
大红山铁矿是以观念新、机制新、管理新为特征的国内特大型、现代化地下矿山,这是全国矿山建设的一个标杆。
大红山所采用的先进工艺设备和技术,创造了诸多国内外第一:长距离矿浆输送管道铺设,复杂程度世界第一;管线171km,长度居全国第一;φ8.8×4.5m大型半自磨机容积国内第一;20m高分段、20m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结构参数,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第一;1865m长距离胶带机提升高度达421m,目前为中国之最。
四川省康定县金矿
![四川省康定县金矿](https://img.taocdn.com/s3/m/66ecc874a26925c52cc5bf59.png)
甘孜州荣鑫矿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探矿、采矿、选矿综合生产能力的中型黄金生产企业,拥有康定县小荒坡金矿采矿权。小荒坡金矿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定-石棉-冕宁区域性巨型金矿带。地质科学界研究表明,该成矿带属于区域性巨型含金剪切带,远景可观,并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入全国跨世纪普查找矿重点片区。 该矿距最近的公路线2.5公里。交通较为方便。金属储量8882kg.金矿石品位0.61~22.66克/吨.平均品位6.76克/吨. 矿石中矿物组分包括占85~87%非金属矿物和 仅占13~15%金属矿物.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少量银金矿,金属矿主要为黄铁矿,次为黄铜矿,含少量辉铜矿,磁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主,次为绢云母,叶绿泥石和铁白云石,含少量之微量的长石,电气石,氧化矿物普遍见褐铁矿,局部见孔雀石
康定县三碉金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康定县三碉金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0699570a98271fe910ef979.png)
康定县三碉金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建议收稿日期:20160621;修订日期:20160718;编辑:陶卫卫基金项目: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资助项目(SCKCZY2016-ZC03);内江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15B09)作者简介:何阳阳(1984 ),男,土家族,湖北荆州人,博士,矿物学㊁岩石学㊁矿床学专业;E-mail:yangyang.he@qq.com①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四川省康定县三碉金矿资源储量核实及延伸详查报告,2015年㊂何阳阳1,2,赵林2,张锐2(1.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内江㊀641112;2.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四川成都㊀611730)摘要:矿业是康定县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矿业开发是推进康定藏区 跨越发展㊁长治久安 ,实现 三步走 战略目标的需要;是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的需要;是建设优势矿产品深加工基地,保障国家急需矿产品供给的需要㊂三碉金矿的开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康定矿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带动力,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开发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如破坏植被㊁诱发地质灾害㊁损坏道路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㊂该次研究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三碉金矿开发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几点建议㊂关键词:生态环境;三碉金矿;四川康定中图分类号:TD8;X37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B引文格式:何阳阳,赵林,张锐.康定县三碉金矿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建议[J].山东国土资源,2016,32(11):4043.HEYangyang,ZHAOLin,ZHANGRui.EffectsandRelatedSuggestionsofEcologicalEnvironmentontheDevelopmentofSandiaoGoldDepositinKangdingArea[J].ShandongLandandResources,2016,32(11):4043.0 引言三碉金矿床位于康定县城12ʎ方向,平距37km处,属康定县孔玉乡四家寨村所辖,至康定县城交通距离约76km㊂矿区位于川西高原与东部盆地西缘山地的接触部位,属高山 极高山深切割地区,山岭高峻,谷坡陡峭,平均坡度达30ʎ 35ʎ左右,最高海拔3310m,最低海拔2155m,相对高差在1000m以上㊂矿区地处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与川西北高山高原区气候过渡地带,受东南㊁西南季风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双重影响,气候立体变化明显,海拔标高2000m以上地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7 8月气温最高,11月至次年2月气温较低;年降雨量717.3mm,最大降雨量为6月份,可达155.5mm,占全年降雨量的21.7%,历史上最大日降雨量为72.3mm①㊂三碉金矿是四川省地矿局川西北地质大队1988年在大渡河两侧开展金矿普查时发现,并于1994年提交了‘四川省康定县三碉金矿区勘探地质报告“㊂2004年10月四川省地矿局108地质队提交的‘四川省康定县三碉金矿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通过了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评定,并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备案㊂2011年9月四川省地矿局402地质队开始对三碉金矿采矿权范围内进行保有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对延伸勘查区开展详查评价并估算资源储量㊂据不完全统计,三碉金矿的开发安置职工45人左右,解决剩余劳动力80人左右,为当地乡村公路的畅通提供了保证,并吸收巴郎沟电站的富余电力,从不同角度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㊂然而三碉金矿的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破坏植被㊁诱发地质灾害㊁损坏道路等,这些因素又制约着三碉金矿的勘查开发㊂为进一步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加快该区矿产资源开发步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该文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对三碉金矿床㊃04㊃第32卷第1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国土资源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6年11月进行了研究㊂1㊀地质环境背景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纪康定群和第四系(图1)㊂康定群包括呈NNW SSE向斜贯矿区的咱里组,以及分布于矿区NE和SW两地段的冷竹关组㊂咱里组由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夹少量角砾混合岩组成,占基岩面积的60%以上;冷竹关组由混合花岗岩夹极少变粒岩和浅粒岩组成㊂图1㊀三碉金矿床地质简图按现康定群所建层序,该区为背斜构造,轴向为350ʎ 170ʎ方向,由核部为咱里组斜长角闪岩和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翼部为冷竹关组混合花岗岩所组成㊂根据断裂特征,交截状况及与成矿的关系,区内断裂至少可相对划分为3期,即成矿期前韧性剪切断裂:该期断裂为F1和F2两断裂;成矿期的韧 脆性断裂:该期断裂规模较大者有F4和F5等断裂;成矿期后脆性断裂:该期断裂中以F11,F13,F14,F16等规模较大㊂区内除前震旦纪大规模的基性 中酸性火山喷发外,澄江期后岩浆活动,仅有文象花岗岩和极少细晶岩㊁变辉绿岩脉㊂2㊀矿床开采条件矿区位于大渡河西侧支沟巴郎沟之南,四家寨沟北东之间,麻里铺梁子分水岭之东,大渡河西岸单面坡中部,海拔标高2200 3350m,与大渡河面(标高1640m)之间地形高差达500m以上,平均坡度35ʎ 40ʎ,属高山深切割区㊂2.1㊀水文地质条件区内断裂以压扭性逆冲断裂为主,少部分张扭性正断层,断裂破碎带一般宽度2 3m,个别达10余米,由蚀变千糜岩和碎裂岩㊁角砾岩组成㊂矿区绝大部分坑道内无集中出水点,仅在采矿权内的PD1坑道掘进至320m的位置开始滴水,滴水位置在320 340m,约20m长,水量在0.1L/s,多消耗于流出途中,坑口长观总流量小于0.10L/s㊂矿坑充水水源主要来自裂隙密集带的裂隙水,在掘进后,构造碎裂岩带岩石裂隙由于卸压,裂隙张开性变好,成为主要充水通道㊂涌水起初水量大,以消耗静储量为主,而以后逐渐减少㊁稳定㊂反映地下水静储量有限㊁地下水径流不畅㊁接受补给速度慢㊂水量变化与坑道进尺关系不明显,反映裂隙水各向异性明显,仅与构造碎裂岩带出露相关,坑道在富水性弱的基岩中时,地下水进入坑道条件差㊂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虽地形陡峻有利自然排水,但由于植被茂密,第四系覆盖面积大,基岩裂隙发育,大部分降水几乎全部渗入地下,自深部向大渡河排泄,只有在暴雨季节会形成地表径流㊂区内金矿体均位于潜水面以上,矿体最低位置在大渡河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940余米,矿床未来开采不会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充水影响㊂2.2㊀工程地质条件矿区被较大面积第四系残坡积和崩塌堆积覆盖,其稳定性较差[1]㊂由于三碉金矿岩体长期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不同规模的断裂及褶皱㊂不同次序的断裂纵横交错,岩体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破坏,稳固性差,坑道自稳性差,矿体和围岩中裂隙和劈理发育,局部张裂隙宽0.25 0.40m,最宽可达1.04m,裂隙率0 0.826%,线裂隙频率6 8条/m㊂倾向E的陡倾斜裂隙,与山体和围岩的坡向基本一致,当采掘到空矿体时,应防止沿此组裂隙围岩发生滑塌,故采矿后要及时回填和支护,或保留足够矿柱㊂矿区内地形险峻,多形成断层崖坎,尤其顺坡向,较易引起垮塌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㊂2.3㊀其他产业关联条件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具有产业经济效益和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2]㊂三碉金矿的开发㊃14㊃利用不仅直接促进康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基础和带动力[3-5]㊂三碉金矿的开发为康定旅游业以及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电力和交通等必要的硬件设施,但同时又存在污染严重㊁破坏土地㊁影响水质等弊端㊂三碉金矿的开发与水电开发关系紧密,一方面可以吸收富余电力,有效促进矿产品发展;另一方面,水电开发会导致水位上升进而会淹没部分矿区,压缩选冶的有效空间㊂三碉金矿的开发带来了矿业文化,金矿开发为藏服㊁寺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矿业活动与康巴文化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康定有序发展㊂3㊀矿床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6],其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㊁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退化以及资源的浪费㊁枯竭和破坏[7]㊂长时间来,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被破坏㊁水环境失去平衡㊁ 三废 ㊁泥石流等时有出现[8]㊂三碉金矿的开发利用同样带来一些环境问题㊂90年代初期,堆浸冶炼黄金,人为肆意砍伐林木,破坏了自然环境;生产堆浸废渣㊁生活垃圾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个体冶炼矿石产生的废液㊁废渣中的有害成分进入地下水,污染了环境;前人在沟谷内进行黄金生产多年,在地表堆积大量的堆浸渣,经大气降水下渗淋滤作用,对沟谷流水有一定的污染;矿区地形陡峻,易引发地质灾害等等㊂主要表现为:①对植被的影响(图2a)㊂矿区植被较为发育,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压覆土地,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㊂②对水环境的影响(图2b)㊂采矿产生的废渣㊁废液等进入地下水会污染生活用水,人㊁畜饮用后易生疾病;选矿产生的废液直接流入大渡河,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给下游生态环境带来破坏㊂③对大气环境的影响㊂矿业开发过程中,爆破㊁矿石运输㊁选矿等成为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排放的有害气体㊁风蚀扬尘等破坏着矿山居住环境㊂④矿区噪声对环境的影响㊂开采过程中,通风机㊁鼓风机㊁水泵等,选矿过程中,装载机㊁选矿设备等产生的噪声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它们不仅污染工作环境,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㊂⑤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图2c,d)㊂在矿区三叉溜口和水洞子2处,近年所开采的废石堆积在干沟斜坡上,形成潜在崩塌体㊂在干燥和暴雨季节,时有矿渣等堆积物滚落至瓦丹公路上,尤其在2014年水洞子下方的滑坡体开始发生位移现象,对该路段生态环境和行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㊂图2㊀矿床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㊀影响因素及相关建议三碉金矿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却给生态环境带来破坏㊂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研究非常必要[9]㊂针对以上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找出了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①矿山所属矿业公司为私人企业,缺乏规模效益,缺乏竞争力,环保意识低;采矿时,破坏性大;选矿后,尾矿㊁废水随意排放;从而造成了植被的破坏,使水环境遭受污染㊂②矿石采㊁选㊁冶工艺技术水平低㊁设备较落后,矿业公司负担重,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爆破及采矿带来了噪声污染,同时也污染了大气,导致生态环境维护困难㊂③矿山开采出来的矿石总量较大,但矿石品位较低,难选冶,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导致尾矿量大,固体废弃物多,矿区内地形险峻,地质环境复杂,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率㊂④主管部门监管不力,矿业法制不健全㊁不完善,导致矿产资源开采无序,生态环境遭受破坏㊂为了三碉金矿的可持续性开发,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做出了一些建议:①摒弃传统思路,尝试大胆创新㊂可以考虑将相邻矿山(例如,一炷香金矿㊁四家寨金矿㊁盖宝山金矿)合并开发,做整装勘查,从而将三碉金矿做大做强,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其竞争力,而且便于制定规章制度,方㊃24㊃便管理㊂②在做大做强的同时,提高全民安全环保意识㊂生态环境安全要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将环境保护和资源承载力放在经济决策的前面,矿山企业要将环保教育纳入日常会议议程,和安全生产一样要开展三级教育,逐步提高环保意识㊂③加强生态环境安全法制建设㊂政府和矿山企业要树立 环境也是生产力 的观念,提倡绿色矿业,即便投入后没有直接收入回报,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吸引外资的投入,对于矿山寻求合作开发奠定了基础㊂④坚持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引进㊂矿山企业应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 三废 的回收率,这样既可以增加矿山企业的收入点,又能减少环境污染㊂⑤加强矿区的监管力度㊂主要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采取监测措施防止水源的污染,及时治理被破坏的植被和土地,完善和建立利益分配共享机制㊂5㊀结语三碉金矿的开发,为康定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注入了血液,但在开发的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㊂这就要求矿山企业和主管部门放眼于未来,摒弃传统思想,尝试大胆创新,将生态环境安全放在首位,坚持走绿色矿业之路,为子孙后代创造幸福㊂具体措施如下:①兼并相邻中小型矿山,进行整装勘查,做大做强,制定规章制度,提升其竞争力;②提高全民安全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安全法制建设,意识提高1分,安全提高2分;③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购买先进设备,高薪聘请技术人才;④成立环保安全专兼职队伍,对生态环境定期监测,预防为主㊂参考文献:[1]㊀倪武杰.土质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2]㊀龙晓君.地质生态环境多尺度非线性智能评估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3]㊀张何兴,何政伟,赵银兵.巴塘县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4):99-102.[4]㊀赵云刚.扬高原特色优势促稻城县生态特色农牧业快速发展[J].四川农业科技,2007,(6):7-8.[5]㊀冯孝良,何政伟,赵银兵,等.甘孜州河流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影响初探[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30(5):432-435.[6]㊀李礼,徐龙君,李斗.重庆秀山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评价[J].地球与环境,2014,42(5):646-651.[7]㊀彭素霞.新疆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经济评价及其环境影响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5.[8]㊀武强.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5):107-112.[9]㊀陈晓梅,李婷婷.蒙阴县台上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8):38-41.EffectsandRelatedSuggestionsofEcologicalEnvironmentontheDevelopmentofSandiaoGoldDepositinKangdingAreaHEYangyang1,2,ZHAOLin2,ZHANGRui2(1.SchoolofGeographyandResourceScienceofNeijiangNormalUniversity,SichuanNeijiang641112,China;2.No.402GeologicalTeamofSichu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SichuanChengdu611730,China)Abstract:MiningisoneofthesixpillarindustriesinKangdingcounty.Miningdevelopmentcanpromote"leapfrogdevelopmentandlong-termstability"inTibetanareainKangdingcounty,andrealizethestrategictargetof"threestepstowalk".Itcanincreasetheincomeoffarmersandherdsmen,improvethepeople'slivelihood,guranteetheconstructionofdominantmineralproductsdeepprocessingbase,andmeetthesupplyofmineralproducts.Develop⁃mentofSandiaogolddepositnotonlycaninjectedfreshbloodforthedevelopmentofminingindustryinKangdingcounty,butalsoar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otherindustries.Italsorestrictsthedevelopmentofotherin⁃dustries.Inthedevelopmentprocess,aseri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problemshavebeencaused,suchasthedestructionofvegetation,inducedgeologicalhazardsanddamagetoroads.Fromtheviewofecologicalenviron⁃ment,relatedproblemscasuedintheexplorationofSandiaogolddeposithavebeenpointedout,thereasonscasuedtheseproblemshavebeenanalyzed,andrelativecountermeasureshavebeenputforward.Keywords:Ecologicalenvironment;Sandiaogolddeposit;KangdingcountyinSichuanprovince㊃34㊃。
四川康定县巴郎河金矿成因及找矿潜力
![四川康定县巴郎河金矿成因及找矿潜力](https://img.taocdn.com/s3/m/919b1d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四川康定县巴郎河金矿成因及找矿潜力程龙;朱国仁;刘博【摘要】巴郎河金矿位于康定—丹巴金矿集中区,区内岩金资源丰富,易于采选,有“大渡河金谷”之称.本文通过对康定县巴郎河金矿的区域构造、矿体特征、矿床成因等要素的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认为该矿区成矿条件好,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6(036)002【总页数】4页(P269-271,283)【关键词】金矿;矿床成因;找矿潜力;巴郎河【作者】程龙;朱国仁;刘博【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彭山62086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605大队,彭山6208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巴郎河金矿位于康滇地轴北段和松潘甘孜印支地槽褶皱系北部的冒地槽褶皱带内,处于安宁河、北川—映秀和鲜水河深断裂复合部位。
金矿与深大断裂关系明显,安宁河、北川—映秀和鲜水河深断裂均发育于隆起区边缘,是Ⅰ、Ⅱ级构造单元的边界,即不同地体的交接带,这些断裂延长远、范围宽、活动持续时间长、构造作用强烈,对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活化、迁移、富集、起了重要作用。
区域性深断裂既控制含金建造,亦是导矿构造,它严格制约着金成矿带的分布。
区内地层主要为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康定群杂岩组成的结晶基底[1],结晶基底是斜长角闪岩、变粒岩两类岩石经混合岩化作用后形成的角闪质混合岩类和花岗质混合岩类。
区内岩浆岩出露广泛,从前震旦纪至二叠纪都有岩浆活动,同时有多期次地闪长岩、花岗岩等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含金建造,并在区域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双驱动作用下,使金再进行分配、集中、形成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2.1 地层特征区内出露的地层较少,大多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及中部,呈南北向、近南北向展布。
出露的地层主要有:1)前震旦系盐井群石门坎组,分布于矿区中部,东、西、南侧均被岩浆岩所包裹并侵占,呈条带状。
四川康定四家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四川康定四家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https://img.taocdn.com/s3/m/64bb4bb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f.png)
四川康定四家寨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和玉红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4(0)3
【摘要】四家寨金矿是康定杂岩内典型的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化)石英脉呈似层状,透镜状充填于构造破碎带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密切,脆-韧性剪切带是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总页数】3页(P384-386)
【作者】和玉红
【作者单位】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云南大理6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康定县阿梁子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牛君强
2.四川省康定县阿梁子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标志 [J], 牛君强;
3.四川省康定县双牛棚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J], 李德润;王璟
4.四川康定县磨玉台子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邓小文;刘磊;李健;吉树帮;马润轩
5.四川省康定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 [J], 狄春霞;魏强;李崇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遂昌金矿的调研总结范文
![关于遂昌金矿的调研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abc106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f.png)
关于遂昌金矿的调研总结范文xx金矿有着悠久的采矿史和黄金冶炼史,较为完整地保存着唐代金窑、宋明金窟等众多古矿洞遗址,素有“江南第一矿”之称。
但是,由于金矿经过历代的开采,蕴藏量逐年减少。
xx金矿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根据xx金矿报告得出的结论与总结:(一)、创新思维,积极应对发展资源瓶颈。
xx金矿一方面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的危机,另一方面却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拥有悠久的采掘历史和灿烂的黄金文化。
这些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正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资源,也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
xx县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融入到黄金工业上,打造华东地区极具独特性的黄金工业旅游,推动矿山经济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政府扶持,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旅游是朝阳产业,xx县高度重视xx金矿旅游开发,早在xxx年,xx金矿就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浙江首个国家矿山公园创建单位。
一是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通过国家矿山公园的申报和建设平台,累计向上级国土部门争取到建设补助资金2245万元。
此外,xx县还从xx金矿废弃矿地复垦指标调剂收益中拿出1000万元返还给企业用于矿山公园的建设。
二是强化景区提升。
引导并大力支持矿山公园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旅游综合配套功能。
xx金矿陆续荣获“国家矿山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黄金之旅”等一系列“国字号”招牌。
三是加大旅游宣传。
组织省内外重点旅游企业、新闻媒体等进行实地踩线活动,宣传推介xx黄金旅游。
(三)、企业主导,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途径。
一是不断完善矿山公园建设规划,陆续建成黄金博物馆、黄金商铺一条街、黄金大酒店等十余项工程,形成集观光旅游、矿业科普、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二是结合矿山人文生态保护和矿山公园建设,全面推进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实施xx金矿矿山生态公园生态修复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考察人员:戴朝永李阳军报告编写:戴朝永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二O一一年八月一十五日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资源考察报告根据董事长提供的相关矿权信息资料,2011年8月1日至5日,投资发展部戴朝永、李阳军对四川省康定县大荒坡金矿进行了资源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是想初步了解矿区基本情况,为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一、矿山基本情况1、位置地理康定县大荒坡金矿位于康定县城北东50°方向,隶属康定县金汤区捧塔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2°17′30″~102°19′00″,北纬30°24′30″~30°26′00″,由矿区至金汤区约20km,有简易公路与瓦(斯沟)~丹(巴)公路相接,沿瓦丹公路南下经姑咱至瓦斯沟口约40km 与318国道公路交汇。
矿区距康定县87km,距成都市428km,交通较为方便。
2、矿权登记情况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探矿权探矿权人为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勘查许可证号:5100000630530,矿区面积 6.66km2,有效期2008年12月01日至2010年12月01日。
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获得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探矿权后,先后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地质队和108地质队对该区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并于2009年9月由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提交了《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地质详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康定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4月获得该矿的采矿权,采矿许可证号:C5100002010044110064668,开采登记范围面积:2.6636Km2,采矿标高在3530~2640米之间。
登记开采范围由拐点1~4、5~8圈闭。
3、以往地质工作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于1958年由甘孜地质队发现,随即进行了踏勘检查,求得黄铁矿6500吨,提交了矿点检查简报。
1984年402队对该矿区进行了含金性检查,发现了含金黄铁矿化石英脉2条,一般长5~30m,宽0.3~1m,含金品位3.80~7.50×10-6,编制了矿点检查报告,为后来的普查评价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1996年攀西地质大队,采用氰化堆浸提金的工艺在大荒坡进行了小规模开发,因矿石品位低,效果不佳。
2004~2006年,402地质队受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进行了初步普查,确定了矿床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或远景。
2006年9月至2009年6月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8地质队,在原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矿区地质详查评价工作,并于2009年9月提交了《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地质详查报告》,求获(332+333)金矿石资源量约10.36万吨,金金属量358.14kg,矿石平均品位3.46×10-6。
2010年12月,鑫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融资为目的委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地质队编制了《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相关图件,提交(332)+(333)级保有储资源储量矿石量2446667.65吨,金金属量16663.76kg。
4、矿山现状在探矿权内有两个采矿权区块,一个位于东北角,一个位于西南角,目前开展探矿工作的地方均处在西南角采矿权范围内,有五个主要平硐,自上而下标高分别为2881米、2843米、2763米、2720米、2651米,其中2881米及以上为以前民采区,其余四个平硐为公司进入后新开拓的平硐,除2881米及以上外,其余四个坑道均有掘进作业,主要为探矿工程,少部分为采场布置切割工程。
矿山正在建设500t/d化学浸取选矿厂,计划矿源供应为自产300t/d,外围收购200t/d。
建化学浸取选矿厂的原因在于,目前揭露矿石氧化程度均较高,用浮选几乎难以选出。
矿山尾矿库库容很小,也可以说就是一个尾矿池,选址就在选厂下方的河沟旁。
二、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按《四川省康定县敲帮至大荒坡岩金矿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相关内容摘录如下:敲帮至大荒坡金矿是康定杂岩北侧,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东缘古生界隆起地层中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
1、地层区内除第四系广泛分布外,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南西角有少量震旦系、奥陶系地层出露。
由于矿区处于多组构造交汇部位挤压强烈,普遍受不同期次不同方向断层的错移、错失,加之部分地层缺失,分布十分零碎,貌似多个断块集聚拼接而成。
由老至新为: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第四系。
(1)震旦系(Zba)分布于矿区西南角,呈北西向的带状延伸,南东被棒搭断层切失,北西出图,南部被扬林断层扭错,而与泥盆系地层呈断层接触。
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层。
下部岩性层(Zba1):分布于测区南东边缘,为浅灰~灰白色,中厚层状-块状微-隐晶变质白云岩夹薄层状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灰岩及绢云千枚岩条带或透镜体,底部为断层与泥盆系地层接触,厚187m。
上部岩性层(Zba2):分布于Zba1内侧为薄-中厚层状微晶灰岩夹黑色含炭泥质千枚岩、绢云石英岩,沿走向往北西,含碳泥质千枚岩逐渐减少,并多呈长透镜状、条带状产出,厚146m,是Ⅰ号矿体的赋矿层位。
(2)奥陶系(O)分布于矿区西南角内侧,呈北西走向延伸,西延出图,向东在矿区南中部被棒搭断层错失。
由于出露面积小,岩性单一,化石稀少,建立统、组、段依据不足,仅根据岩性组合变化特征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层。
下部岩性层(O1):为灰白色薄—中厚层状石英岩夹粉红色绢云石英岩、石英绢云母片岩,沿走向西部以厚层状石英岩为主,向东片岩成分增加。
上部岩性层(O2):为浅红厚层状绢云石英岩、石英绢云片岩和含钙镁质的石英绢云片岩,局部见浅绿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岩,厚100m,与下伏震旦系呈不整合接触。
(3)志留系(S)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部,占矿区总面积60%。
由于北北西向棒搭断层切错,分为东西两部分,二者岩性类似,产状各异。
东部出露于磨子沟背斜轴部及近轴部;西部沿棒搭断层西盘呈单斜产出。
根据岩性特征,依据区域资料,套定为志留系下统(S1)和志留系中上统(S2-3),划分为三个岩性层,该层是Ⅱ、Ⅲ、Ⅳ号矿的赋存层位。
志留系下统(S1):下部为黄白色薄层状石英细、粉砂岩,间夹灰黑色条带状炭质千枚岩,西侧以灰黑色含碳质千枚岩为主夹少量变质石英砂岩。
中部为淡黄色、灰色绢云千枚岩,砂质、钙质千枚岩夹含钙变质石英粉砂岩,薄层状变质泥质灰岩。
上部为灰色绢云母钙质板岩与浅灰色薄~中厚层状结晶灰岩为主夹变质石英粉砂岩、石英绢云千枚岩,向上过渡为中上志留统,厚160-280m。
志留系中上统(S2-3):以一套变质碳酸盐岩组合为特征,下分三个岩性层:下部岩性层(S2-31)主要为浅灰色中厚层结晶灰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中部岩性层(S2-32)以浅灰白色中厚层白云岩为主,夹结晶灰岩,泥、砂质千枚岩。
上部岩性层(S2-33)为泥质灰岩夹钙质千枚岩。
(4)泥盆系(D1)分布于矿区北西及南东角的磨子沟背斜两翼。
上部为灰白色、灰色,中~厚层状灰岩,下部灰白色厚层状泥质灰岩。
因浮土掩盖,基岩露头不良,岩层厚度>200m。
北西与下覆志留系地层呈整合接触,北东为构造接触。
(5)第四系(Q)主要为残坡积物(Q4edl):零星分布于陡崖脚下及缓坡地带,系风化及重力堆积作用而形成,由腐植土层及碎石土层组成。
2、构造矿区内总体为一北东~南西向的背斜构造,即磨子沟背斜,它的南西段及南西翼分别被棒搭断层、磨子沟—敲邦断层切错,使背斜破坏,分成三段:南西段抬升并出现老地层,中段背斜保存完好,南东段翼部的泥盆、志留系地层被断层扭错,三者似不协调。
在背斜近轴部及断层旁侧,次级小断裂或破碎带较发育,总体走向呈北西向,控制着区内含矿石英脉的分布及产出。
(1)磨子沟背斜为一舒缓开阔的破背斜,轴部由志留系下统(S1)组成(东段有震旦、奥陶系地层出露)两翼依次出现志留系中上统及泥盆系地层,轴线被断层错移,总体呈北东30°方向延伸,轴面近于直立,略有向北西倾斜之势,两翼基本对称。
(2)棒搭断裂分布于矿区中西部,属区域南北向昌昌冲断裂北延部分,在矿区南侧经扬林断层扭错,走向渐转为北西335°,两端顺延出图。
图内长1500m,向南西倾斜,倾角70~80°,沿倾向南西盘抬升出现震旦、奥陶系地层;南东盘下降,为自留、泥盆系正常层序地层,沿走向南西盘向北西,北东盘向南东相对错移,切割泥盆、志留系地层,切失震旦、奥陶系地层,断距50~100余米,沿断层岩石破碎,片理、千枚岩发育,常见扭曲、拖拽现象产生,属压扭性断裂。
(3)磨子沟-敲邦断层属区域性么堂子断裂的次级断层,产于矿区东南角,呈北西走向,两端出境,断层线波状,有向西凸出呈弧形之势,北西盘为自志留系下统,南东盘大面积出露泥盆系地层,二者呈小角度相交。
总体倾向南南东,倾角45~55°,两侧岩石强烈搓碎,揉皱、挠曲随处可见,根据产出特征及区域资料分析属张扭性断层。
(4)次级断裂集中分布于大荒坡、磨子沟地带,其余零星分布,按其产状分为北西、北东两组。
北西组:主要有F1、F2、F3、F4等4条,分布于矿区中部,彼此平行产出,其中F1产于震旦系上部岩性中,走向以地层基本一致,其余断层产于志留系地层,走向以地层大角度相交。
总体走向115~150°,向北东倾斜,倾角48~67°,以中等倾斜为主,断面波状,局部有羽状小分枝,沿断裂岩石破碎,千枚理、片理发育,并见拉伸线理和小揉皱,构成以绢云母绿泥石为主的千枚岩带。
由于构造多次活动,使早期形成的构造岩带继续受到强烈挤压扭错,产生韧-脆性剪切变形,并扩容其构造空间,伴随多期的硅化沿剪切带充填渗透交代,形成透镜状、脉状、团块状石英脉,分布于千糜岩带的中间,其中的石英脉大部分含金,千糜岩含金微弱,构成金的矿化体,故该组断裂为控矿或储矿构造,Ⅰ、Ⅱ、Ⅲ号金矿体分别产于上列相应编号的断裂带中。
北东组:主要有F6、F7两条,与北西组大角度相交,走向为北东,向北西倾斜,倾角61~82°,长100~150m,宽0.50~3.00m,个别达5m,多由角砾岩组成,未见蚀变及石英脉充填,断面一般平直,具有擦痕,局部呈齿状,属成矿期后的张扭性断层。
3、岩浆岩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仅在棒搭断层南西的志留系地层中见有小规模中基性岩—闪长岩脉,呈透镜体及脉状产出,脉体呈北西走向,出露长50~100m,宽2~10m,未见矿化现象。
4、变质作用根据区内变质岩的特征及分布范围,本区的主要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两类。
矿区南侧外缘的康定群在中条晚期,受热液动力变质作用,使康定群火山岩中-深层度变质,变质程度较高,为绿片岩-角闪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