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前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创始人: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
隋朝统一时间:589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 经过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3、隋文帝的统治措施:发展经济,编制户籍,统一南北货币制度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人口和耕地面积,隋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国力强大的王朝。
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增加考试的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完善阶段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历史书p3,p31,p68页。
第2课“贞观统治”至开元全盛时期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的都城:长安二世。
贞观的治理1。
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注重民力;;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提倡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相对清晰,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繁荣,国力逐渐强大。
在历史上,当时的统治被称为“贞观统治”。
3、武则天皇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年间,唐太宗继续推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经济,不断增强了唐朝的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中国古代文明起源1.夏、商、周三代的产生和更替。
2.先秦时期的国家,如:西周、春秋、战国。
二、秦汉时期的统一和繁荣1.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2.秦朝的法制:实行郡县制、律令制,推行统一的货币和文字。
3.秦朝的修建:修筑长城和修建陵墓。
4.西汉时期: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继承秦朝制度,并进行。
5.功绩人物:黄帝、赢政、刘邦、武帝。
三、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传播1.汉朝的统一与疆域拓展:南方岭南地区的纳入统一中国的疆域。
2.丝绸之路的开启:秦汉时期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形成。
3.佛教的传入:汉代末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4.文化建设:学术成就的日渐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文化名著。
四、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成就1.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
2.道家思想:道家学说主张顺应自然、从容不迫。
3.法家思想:法家学说提倡法治,追求政治权力的强势。
4.科技成就: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和应用。
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封建制度: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皇帝赐给宗室、王侯、卿大夫封地,实行宗法制度。
2.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起义如黄巾起义、七国之乱等,促进了封建统治的灭亡。
3.经济发展:铁器的应用、农田水利的发展等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结构:秦汉时期社会划分为士人、农户、工商人、奴隶等阶层。
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态1.三国鼎立:东汉末年乱象和三国分立的原因,分别是曹魏、蜀汉、东吴。
2.南北朝:北朝为汉族统治,南朝为胡族统治,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
3.隋朝统一:刘秀建立隋朝,统一北方,是为隋文帝。
4.唐朝: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盛世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知识要点】一。
繁荣1南北重归统一(1)隋的建立:581年长安隋文帝杨坚(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2.隋文帝统治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局面: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繁荣表现:人口迅速增长、粮仓丰实3.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河段: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长度: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灭亡:618年、隋炀帝暴政导致[难点解析】1.你怎样评价大运河的开通?大运河开通之后,南北交通方便多了,南方的丝绸、稻米源源北运,供给北方,从这点来说当然是好事。
但是,隋炀帝开通运河大量地征用民工,在使用上非常残酷,十分之四五的民工都因饥饿、劳累折磨而死,所以说开通运河对当时劳动人民来说是沉重的徭役负担,是灾难。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段话的意思吗?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中国为什么重要?这句话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前提下陆路运输只能靠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3.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一是隋文帝时经济繁荣、隋炀帝利用了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是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有能力征发几百万人。
三是有前段开凿的几段古运河基础。
[重点考点]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知识要点】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都城长安、后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贞观”。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一、第一章:商鞅变法与秦国的统一(总计2个重难点)1.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要变法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国家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统一。
变法内容包括:- 推行郡县制:建立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政权;- 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激励士兵,增强军队战斗力;- 推行均田制:通过均分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生产;- 实行法治:建立统一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 秦国的统一:秦国的统一是指秦始皇统治时期,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政治手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强大中央集权国家。
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包括:- 灭六国:通过连续的战争征服了其他六个诸侯国,达成了国家统一;- 实行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行政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 兴修水利:修建灌溉工程和修筑长城,巩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二、第二章: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诞生(总计3个重难点)1. 中国的成立: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会上,正式宣告成立了中国。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主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
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约中丧失了被日本侵占的山东权益。
运动的结果是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为了发展农民革命斗争,1927年开始在江西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以农村为基础的武装斗争事业的开始。
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三、第三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总计2个重难点)1. 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实施时间是1953年至1957年。
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工业,加强农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章各地的文明与交流1. 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书写系统的朝代。
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商代最著名的考古遗址有殷墟。
2. 印度的佛教和锡克教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宗教之一的地方,佛教和锡克教都是印度起源的宗教。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一门宗教,强调追求解脱和修行。
锡克教则强调信仰一个无形的神,以印度的巴塔克·辛格为首的锡克教徒拥有强烈的战斗精神。
3. 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希腊文明注重个体的完善和自由。
而罗马文明则注重法治和工程技术。
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章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1.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朝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系统,推行的法家思想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2. 汉朝的疆域扩展和政治制度汉朝自刘邦建立开始,疆域逐渐扩大,最终形成了中国的“天朝大一统”的格局。
汉朝实行的制度有汉武帝推行的郡县制和汉武帝后期推行的科举制。
3. 全球范围的汉朝交流汉朝时期,中国和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是史上最广泛的。
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欧洲,也有许多外国使节来到中国。
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贸易网路。
第三章两河流域的文明1. 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是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其疆域横跨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等地。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有城市、农业、文字等方面的标志。
2.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位于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稳定且中央集权。
埃及的法老制度和金字塔建筑是其文化的独特之处。
3. 两河流域与埃及的交流和影响由于两河流域和埃及地理位置的接近,两者之间有很多交流和互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最全)
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2、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3、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俭;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耕种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2、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对外友好往来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2、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遣唐使鉴真东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3、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本文将对____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下面将按照教材的顺序,详细介绍每个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从古人类到农耕时代本章主要介绍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社会的出现等。
1. 人类的起源:介绍人类起源的理论,包括原始社会和古人类的生活方式。
2. 古人类的生活方式:介绍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狩猎采集、使用火等。
3. 农业的起源:介绍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农业社会的出现:介绍农业社会的特点和发展,包括农业社会与原始社会的区别。
第二章古代东方的流行病本章主要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流行病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内容包括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抗击疫病的努力,以及疫病对社会的影响。
1. 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介绍古代东方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包括鼠疫、麻疹、天花等。
2. 抗击疫病的努力:介绍古代东方地区人们对疫病的抗击努力,包括采取的防疫措施和医疗手段。
3. 疫病对社会的影响:介绍疫病对古代东方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文明的摇篮-河流文明本章主要介绍亚洲河流流域的古代文明,包括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1. 两河流域文明:介绍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城市的出现、农业的发展、制陶业等。
2. 长江流域文明:介绍长江流域文明的起源和特点,包括鱼米之乡、良渚古城等。
3.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介绍两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包括农业技术的进步、城市的兴起等。
第四章走向帝国的古埃及本章主要介绍古埃及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内容包括法老的统治、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埃及的宗教信仰等。
1. 法老的统治:介绍古埃及法老的统治方式和社会组织,包括统一王朝的出现、官僚制度的建立等。
2. 建造金字塔的工程:介绍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工程,包括金字塔的结构和建造过程。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 1 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 隋朝的建立:581 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 开通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时间:605 年开始。
-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 科举制的创立:- 创立: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 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5. 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治国思想:虚心纳谏,重用贤才,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
- 政治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经济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 结果: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3. 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 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 3 课盛唐气象。
1. 经济的繁荣:-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隋文帝);都城:长安2.统一时间:589年;统一标志:隋灭陈;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灭亡原因:隋炀帝残暴统治(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时间:618年;事件:隋炀帝在江都被杀.知识点二:隋文帝统治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知识点三:隋朝大运河修建者: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各段名称: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重要城市:涿郡(北),洛阳(中心),余杭(南)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知识点四:科举考试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建立: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2.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
3.唐太宗的主要活动(治国政策和措施)(1)用人上: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2)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轻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4)军事上: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3.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称之为“贞观之治”.知识点二: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人物郑和时间1405-1433次数7次人数27000 多人船数200 多艘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设备罗盘针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2、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2、1533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3、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4、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3)15 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 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1.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主要内容有渡江战役、解放全国大部分地区、平津战役、琴岛
战役等。
3. 历史巨变:指1945年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包括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国共内战。
4. 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与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新
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思想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等。
5. 构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包括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外政策、中苏关系、中美
关系和经济建设等内容。
6. 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指实现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
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农业合作化等。
7. 文化大革命:指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倡导的广泛群众性革命
运动,主要内容有群众运动、造反派运动、红卫兵运动等。
8. 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指建设新中国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包括国民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农业、工业、科学技术、教育、卫生等的进步。
9. 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指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国际格局的变动,主要包括中苏关系的决裂、美苏争霸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等。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镇经济改革、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八篇】【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纪传体通史形式归纳整理)第一部分本纪与世家一、隋文帝杨坚本纪:1、581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2、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3、隋文帝励精图治,形成了“开皇之治”。
二、隋炀帝杨广本纪:1、开凿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征发民众,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2、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诞生。
三、唐高祖李渊本纪: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四、唐太宗李世民本纪:1、“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统治措施:注重发展生产;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2、对科举制的贡献: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3、民族关系:(1)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拥戴,被尊奉为“天可汗”。
(2)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3)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4、对外关系: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
他著有《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文化成就:(1)唐太宗为父亲修建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2)参与编创《秦王破阵乐》。
五、武则天本纪: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统治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发展农业;创设殿试和武举,选拔贤才;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精编排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1、京杭大运河开凿的时间、概况及作用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隋炀帝公元前605年起开凿,2000多公里长。
概况:中心:洛阳;南北起止点:北到涿郡,南至余杭。
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
2、列举“贞观之治”的措施、效果。
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如何评价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她的统治实现了“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的皇帝。
4、形成“开元盛世”的措施及经济繁荣的表现措施: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为治”: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经济繁荣的表现: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③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
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②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商业繁荣:①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②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1-13课)
⼈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1-13课)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朝的统⼀与灭亡(特点:繁荣⼀时,⼆世⽽亡)⼀、隋的统⼀1、隋朝的建⽴:581年,杨坚(隋⽂帝)夺取北周政权,建⽴隋朝,定都长安。
(隋⽂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2、隋朝的统⼀:(1)589年,隋⽂帝灭掉陈朝,统⼀全国。
(2)意义:隋的统⼀,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初的统治的巩固:(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数量和垦⽥⾯积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强盛的王朝。
4、隋朝统⼀全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1⼈民渴望统⼀;2北⽅民族⼤融合和南⽅经济的发展;(2)主观条件:1隋⽂帝励精图治;2陈后主荒淫⽆道。
⼆、开通⼤运河(重点)1、开通者:隋炀帝2、⽬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开始4、⼤运河的规模:(1)⼀中⼼两点:以洛阳为中⼼,北达涿郡,南⾄余杭。
(2)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连接五⼤⽔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河流。
5、地位:全长2000多公⾥,⼤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意义(影响):⼤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
7、评价隋朝⼤运河(1)积极影响:⼤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
(2)隋炀帝实⾏残暴的统治,屡次发动战争,徭役兵役沉重,社会⽭盾激化。
(3)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起义:⾸先在⼭东地区爆发,迅速蔓延到全国。
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隋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的建⽴与贞观之治(重点)(⼀)唐朝的建⽴1、618年,李渊(唐⾼祖)建⽴唐朝,定都长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一、秦朝统一中国1. 思想: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2. 秦始皇:秦始皇的改革、统治措施,修筑长城和修书同文、度量衡的推行。
3. 儒法斗争:李斯和商鞅的政治主张。
4. 秦朝的灭亡:秦朝丧权辱国、士人反秦,起义军之乱。
二、西汉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1. 秦朝灭亡后的混乱局势,刘邦成为汉朝建立者。
2. 刘邦的帝制制度、田赋制度、推行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
3. 郡县制度的推行、丞相制度的设立和官府系统。
4. 西汉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和丝绸之路的开通。
5. 文化艺术的进步:汉字的发展和著名医药学家华佗、科学家张衡等。
三、东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1. 新朝的兴起:汉哀帝时期、王莽的改革,红眉起义。
2. 光武中兴:刘秀的建议与过江后的恢复。
3. 后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的确立、郡国制和九品中正制。
4. 经济情况:冶铁业、水利工程、农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
5. 社会状况:豪强割据、大官僚、世族的风行、士人乡绅。
四、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刘备的起义与建立蜀国,孙权的东吴,曹操的起义与建立魏国。
2. 蜀、吴、魏三国政治制度的建立:魏国的郡县制、三公制、孙权继承制度、刘备的丞相制度。
3. 经济发展:青黄不接的状况、农业的发展、丝绸的传播。
4. 文化艺术的发展:诗人曹操、杜牧,书法家诸葛亮等。
五、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1. 南朝刘宋的建立和北魏的分裂。
2. 南朝文化的繁荣:大量文人的出现、文学艺术的发展。
3. 北魏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官僚制度,并且出现僧官的现象。
4. 北魏的经济发展:屯田制、农业的提高、商业的发展。
六、隋代和唐代1. 隋朝的统一和隋文帝的改革:修筑大运河、推行均田制、修官印骑兵、推行科举制。
2. 隋朝的灭亡和唐高祖李渊的起义与建立。
3. 文化的进步:科学家王羲之、文学家贾思勰和杜牧等。
4. 政府机构的建立: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难点(考前必背)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传说中的开国君主是禹。
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经济以农业为主。
-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际考据的王朝,开国君主是汤。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商朝繁荣发展,商业贸易发达。
-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的,东周是周幽王到周平王时期。
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有诸侯分封制度。
二、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人创立的封建帝国,统一了六国。
秦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秦朝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改革。
- 秦始皇: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集权。
秦始皇的最著名的成就是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建立了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制度。
三、汉朝的兴衰和东汉末年的动乱- 汉朝: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西汉是由刘邦建立的,东汉是由刘秀建立的。
汉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官员选拔以科举制为主。
- 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是指东汉朝廷的衰落时期,政治腐败和军阀混战造成了社会动荡。
黄巾起义和十常侍之乱是东汉末年的重要事件。
四、三国时期的魏、蜀、吴- 魏国:魏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曹操为首,后由曹丕建立了魏国。
魏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曹操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 蜀国:蜀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刘备为主,刘备建立了蜀国。
蜀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刘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
- 吴国:吴国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以孙权为主,孙权建立了吴国。
吴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通过多次扩张战争,建立了较为庞大的领土。
五、西晋和南北朝的建立- 西晋: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司马炎建立。
西晋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西晋进行了一些内政和军事上的改革。
- 南北朝: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南北朝的建立是由于西晋灭亡后,中国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②促进了文化交流,推动了XXX在中国的传播。
2、唐朝对西域的统治①唐朝设立安西四镇,巩固对西域的控制。
②唐朝与吐蕃、突厥等西域国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实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3、唐朝对海外的交往①唐朝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建立了贸易关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②唐朝派遣XXX七次下西洋,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4、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治理①唐朝采取“分流、安置、统治”等措施,实现了对少数民族的有效治理。
②唐朝对少数民族的宽容和尊重,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唐朝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保持了频繁的友好往来。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强盛、繁荣和先进给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同时,唐朝比过去更加发达的对外交通和比较开放的政策也为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唐朝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如吐番、回纥、靺鞨等也密切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隋唐时期,中国的建筑水平非常高超,赵州桥和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石拱桥和城市。
此外,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刻印刷品《金刚经》也出现在这个时期。
诗歌在隋唐时期也达到了顶峰,XXX、XXX、XXX等诗人的代表作品不仅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而且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书法和绘画也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XXX、XXX、XXX等书法家和画家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
莫高窟是隋唐时期的艺术宝库,保存了大量的XXX壁画和雕塑。
此外,唐朝的歌舞大曲如《秦王破阵乐》和《霓裳羽衣曲》也非常盛行。
然而,在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最终在907年为藩镇所灭。
此后,辽宋西夏三个民族政权并立,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以及金与南宋的对峙成为了时代的主要特点。
在绍兴和议后,南宋成为中国的主要政权,而XXX则逐渐式微。
原上的各部族逐渐统一,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3、XXX的征战XXX率领蒙古军队,先后征服了西夏、金朝、南宋等国,统一了中国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前知识点总结整理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祖先追求科学和真理、献身于科学和真理的态度。
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时不退缩。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⒈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
隋文帝的继任者是隋炀帝(杨广)⒉589年,隋朝灭掉了南方的陈。
这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又一次完成了统一。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4.大运河:3+4+5=1。
3点即是: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4段即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5大水系即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即是:大运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动脉,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⒈隋炀帝不惜民力,酷虐残暴,导致农民起义。
隋朝二世而亡。
2.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
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大臣是魏征。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5.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我们把这些措施总称为“贞观新政”。
(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逐渐松弛。
)(2)、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完善制度(沿袭
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六部。
)(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纂《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4)、民族关系上: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
【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⒈武则天登上帝位后,改国号为“周”,她是我国历惟一的女皇帝。
⒊武则天的统治:(1)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
(2)武则天编修《姓氏录》,崇尚新贵。
(3)武则天还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4)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武则天统治时期,史称有“贞观遗风”,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⒋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由于他重用贤能,任用名相,锐意改革等。
使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5.唐朝出现的新型农业工具——曲辕犁,可用于控制入土深浅。
与新的灌溉技术——筒车一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6.唐朝疆域四至:东至安东,西到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⒈科举制度:(1)隋朝时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和发展。
(2)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3)常设的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
(明经考儒家经典,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
人们普遍推重进士科)。
(4)科举制度的作用(见课本21页):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B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
C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
热情。
D士人中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E还有国际影响,19世纪的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受到了中国科举制的启示)2.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骑马出行普遍而富有情趣。
3.唐朝习俗风尚、思想文化的特点: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唐朝的时代精神: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有(1).武力、安抚或册封:唐太宗打败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并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2).联姻: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在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即拥戴他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3.吐蕃就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第6课开放与交流】唐朝时,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原因:唐代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交通的发达,以及唐朝政府推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⒈遣唐使就是日本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风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⒋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⒌唐太宗时,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拼介绍到中国的人。
(《大唐西域记》)课本39页表格。
⒎唐朝长安,是一所国际性的大都市,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长年聚居的外国客商。
【第7课重大发明与科技
创新】⒈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_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制的《金刚经》。
3.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
唐朝,孙思邈第一次把的配方在《丹经》记录下来。
唐末,始用于军事。
最初的武器叫“火箭”。
宋代时,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⒎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被誉为“世界建桥的一个奇迹”。
它的设计者是隋朝的李春。
【第8课璀璨的文学艺术】⒈文学家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指的是李白,人们称他为诗仙;“杜”指的是杜甫,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
⒉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作《霓裳羽衣舞》。
⒊唐朝时,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
其中以泥塑和壁画(如壁画《飞天》)为代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考前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