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的物质性课件28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的物质性课件28张

日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水中的各
种动物,第六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的关系
3.物质是基本粒子。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物质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万事 自然界中的事物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历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精编优质 课PPT人 教版高 中政治 必修四 4.1世 界的物 质性 课 件(共2 8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4.1世 界的物 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4.1世 界的物 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
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万物的总和。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生有灭,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2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却又真实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等,从哲学角度看,这些事物有什么共性?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4.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46张PPT)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4.1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共46张PPT)
条件,是大自然中与人类社
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
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 土壤、山脉、河流等,它是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 必要的条件,但不是社会发 展的决定因素。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其发展变化 的规律,等等。人口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 地位。

在印地安的霍比族则流传着全世界 的人最初是同一肤色的说法。一天,一个 神灵降临地球,他对人类说,我要把你们 送到四个方向,并逐渐使你们的皮肤变成 四种颜色。于是就有了东方的红色人种, 即印地安人,成为土地的守护者;南方的 黄色人种,成为风的守护者,西方的黑色 人种,成为水的守护者;北方的白色人种, 成为火的守护者。
•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 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
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 类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是 由人的意识控制。你认为呢?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类的进化史: 古猿 思考: 猿人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是什么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人
现代人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创造了人的生 理结构变成了 人脑,形成了 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 联系,形成了社 会关系
可知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
(1)客观实在≠客观存在 自然界 客观存在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 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 神、意识现象。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共44张PPT)

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共44张PPT)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三)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社会
人类
生物
地球

宇宙

社会的物质性
世 界 的 物 质 性
自然界
①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的物质性 ②物质的定义
人类社会 的物质性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 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2020最新上课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2020最新上课课件)

物质的含义是什么?
地球仪
闪电

这些有什么共同特点?
西瓜
鸟巢
张三 李四
找共性

生物
猫狗
看得见的
山川河流 日月星辰
看不见的
粒子、磁场、 空气
客观实在
一、物质的含义是什么?
1、物质的概念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可以离开 意识而独立存在
(强调了唯物主义)
物质具有 可知性
先后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决定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性的?懂得世界 的物质性原理
【思考】
你觉得什么是物质?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 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 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第12课 人生观第12课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分歧)?
对思维和存在(意识与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本原
物质 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可见
①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总和
D
②客观存在是万事万物的唯一特性
③物质可知,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共20张PPT)

政治课件:人教版必修四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共20张PPT)

注意1: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基本内容):
注意2: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世界统一于物质 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 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②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
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二、请大家分组讨论我班部分“小小哲学 家”们对于物质的理解。请运用上面所学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知识, 尝试着把他们的合理及不合理的地方用自 己的话表达出来。加深同学们对于“物质” 的理解。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第4、5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第 十 二 课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4.1 世界的物质性
什么是物质
于我而言,物质就是生活中摸得着,看得见的一切 事物,如:吃的、用的,花草树木、空气、水,日月 星城等。小时候,对物质这个词没有什么概念;后来 接触了化学试验后,便认为物质就是由分子、原子、 离子构成的东西;然而,开始学习政治必修4后,才发 现物质的含义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老实说,不知所云!——陈颖仪 问题:陈同学对于“物质”的理解有哪些合理的成 分?跟我们学过那些哲学流派思想相类似?究竟什么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
(共性) 哲学上的物质 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物质 具体形态的共同本质——客 观实在,既不能创造,也不物质形态除了具有 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 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 的个别特性。可以被改造 的,有生有灭。

2019-2020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四课第1框 (共20张PPT)

2019-2020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四课第1框 (共20张PPT)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是对世界万事万物 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 和现象共同特性的 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 抽象和概括,相对 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 于意识来说,它是 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 第一性的东西,不 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 包括精神、意识现 有精神、意识现象。 象。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 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但是 客观存在)的精神、意识现象。
【方法论】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 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 处。
尊重、顺应自然——基本前提 利用、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 持续发展。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A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最求真理 (唯物论与认识论:4~6课) 唯物论——物质观——第四、五课 认识论——实践观——第六课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物质性、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探 究 世 界 的 本 质
世界 的物 质性 认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 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实在 性(意识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客观实在性揭示了事物的共同属性(不 是个别特性); 客观实在性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不 是一般属性); 物质是可知的(不是不可知);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 的关系。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


A. 人能够创造自然
B. 人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自然性
D. 人类已经全面掌握自然规律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什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呢?
劳动
了人人脑,和 人 类 社 会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物质和意识并不是 相互依赖的关系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有可知性,能
物质有客观实在性,无论人 们是否感受到,它都是客观存在
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 知论划清了界限)
的,不以人意志为转移(与唯心
主义划清了界限)
注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 性,也是万事万物的共性
21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
D 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
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 A. 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B. 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物的 规律 C. 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概括和抽象了世界万事万物和 现象的共同特性。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注意: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物质的具体形态
某种具体的东西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注意: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
客观存在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实在
抽象概念(普 遍概念)
23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4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社会的物质性,进而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②③④正确。
故选 B。
1.下列现象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②马克思主 义、邓小平理论 ③经济基础 ④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 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D [解析]②④属于意识范畴,排除。
氢和氧结合成的水,原先潜藏于一些矿物中,当原始地球 变热并部分熔融时,水释放出来并随熔岩运移到地表,大部分 以蒸气状态逸散,其余部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逐渐充满 大洋。
在原始地球变热而产生分异作用的过程中,从地球内部释 放出来的气体形成了大气圈。早期地球的大气圈成分与现代不 同,正是由于紫外线辐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气成分之间发生反 应,从无机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然后发展成有机高分子物质 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再演变成细胞,生命得以开始和进行。经 过早期分异阶段,地幔固结,原始地壳和大陆发育,并形成了 大洋和大气圈。
3.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造出来。”
这种观点( ) ①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属于神创
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社会的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④否
认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观点是一种有神论的观点,该观点否认了人类
正确理解物质的含义 (1)所谓“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就是说,无论人们是否感 受到、是否承认、是否喜欢,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即客观实在性。 (2)所谓“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就是说,物质具有可知 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它能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 于人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使人们认识它。 3.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第四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22张PPT)

第四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22张PPT)

(客观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
生产方 式
(客观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
○劳动者(决定因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
素)

○劳动资料(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标志)
和相 互关系
○劳动对象
○产品的分配关系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上看: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在人类的进化中起 决定作用。
(1)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存在着,自然界是不是上帝/神创造的? (2)结合材料思考:人类产生后,自然界会不会屈从于人类的意愿?材料给我 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
1.原理 :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中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是物质的
2.方法论 :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
讨论: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 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哪些?
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社会是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本质上看: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 要素的客观物质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人的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 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 中产生的,而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 行抽象思维活动。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这就 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 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离开社会,离开实践(劳动),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 出科学解释。

第4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41张PPT)

第4课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共41张PPT)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物质
客观实在
物质现象+意识现象客观存在
物质具体形态
哲学概念上的物质
物质
抽象


哲学概念上的物质 (共性)
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 (个性)
多变的,有生有灭的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物质
区别
存在于千差万别的物质 具体形态中唯一的共同
的特性。
是抽象的,永恒的、不 生不灭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
除具有客观实在性这 一万事万物的共性外, 还具有自己的个性。
是具体的,多变的, 有生有灭的。
联系 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结论:二者是抽象和具体、共性和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自然界的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 具
式 生产关系(客观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有
的经济关系) 相互关系ຫໍສະໝຸດ 物 质产品的分配关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的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从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其构成要素看,人类社会在 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某个人或者 某个英雄人物说了算的吗?
温故知新: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 歧是什么?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 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基本结构 (辩证的唯物论、认识论)
ü物质和意识(第四、五课) ü实践和认识(第六课) ü与时俱进与求真务实(综合探究)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四课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PPT课件

“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
二、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性的?
自然界 ted with世界Aspos人e.S类lEid社veas会lufaotrio.NnEoTnl3y..5 Client Profile 5.2
ted with Aspos既e.S不li能de创s造fo,r .NET 3.5可C以li被en改t 造Pr,ofile 5.2
Copyrig也ht不2能01消9灭-2。019 Aspos有e生P有ty灭L。td.

物质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概括和抽象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
Copyright 2019-2019 Aspose Pty Ltd.
物质唯一特性 物质和意识的唯一
物质具有可知性(能 被人们所认识)
区别
与唯心主义 划清了界线
与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线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是指 A、物质的具体形态 B、原子、电子等物质形态 C、物质现象的总和 ted wDi、th A独sp立os于e.S意lEidv识easl之ufaotr外io.Nn的EoTn客l3y..观5 C实lie在nt Profile 5.2
盘古开天地
思考:上帝能否创造一块它也搬不动的巨石呢?
不能创造
能创造, 但推不动
上帝不是万能的 上帝不是万能的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太As阳po约se在.S5lid0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C亿o年pyr前igh形t 2成019-201大9概As4p6亿os年e Pty Ltd.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 质形态,也可以指
的存在的特征。
具体的思想等。
它是对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
对于任何人来说,
区 特征的抽象和概括。
客观存在的东西,
别 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 除了物质现象外,
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和意识 还有意识和精神现
现象。
象。
联 系
1、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2、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 也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
就没有人类社会。
ppt精选
24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存在)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集中 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地理环境 人口要素 生产方式(决定要素)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
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生产方式)
31
补充:人类社会物质性问题上的唯心史观
• (1)在人类社会的客观性问题上,有一种 观点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 是杰出人物的意志起着决定作用,这种观 点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作用,否认了 社会生活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的观点(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灵天意 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是神创 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它也否认了社 会的客观性,是客观唯心主义。
ppt精选
27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
ppt精选
28
劳动者 生产力三要素 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客观的或
具有物质性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4.1《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30张PPT)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 一起产生的。(第五课)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 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 社会的物质性。
教堂与避雷针
一位著名的牧师做完祝福祈祷后, 说:“诸位兄弟姐妹,你们对于上帝还 有什么怀疑之处吗?” 一名学生举手问道:“一切都是 上帝安排好的,为什么我们教堂顶上要 装避雷针呢?”
思考:假如你是那个牧师你怎么回答?
课堂探究:天地万物是不是神创造的?联系你所知 道的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
基本概念
物质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客观性) (物质的可知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 共性 与唯心主义的物质 与不可知论 •物质和意识的唯 观划清了界限 划清了界限 一区别
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具体的物质形态 除了具有万事万物的共 区 性(客观实在性),还 别 有自身的个别属性。 是具体的,多变的,有 生有灭的 物质 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 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 质——客观实在性 是抽象的,永恒的、不 生不灭的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4.1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 前提和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
1.识记物质的含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 在于它的物质性。 4.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相关哲学原理,分析作 为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从分析论证中加深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理解。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4.1 世界的物质性(共49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4.1 世界的物质性(共49张PPT)

客观实在
人的思维
注意: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
“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
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同学们对于我
来说是客观存
在,也是物质
范畴的!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马 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精髓,对于我来说也 是客观存在,但它不
是物质范畴的
一、什么是物质
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教师 学生
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相加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乙说:“世界上任
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 只涉及一部分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
在性)。
特征。
具有永恒性、绝对性。
具有暂时性、相对性。
混淆二者,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物质概念是近代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咱俩对“物 质”这一概 念的理解不 太一样啊!
我的是哲学 上的“物质”
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水果
物质 抽象
具体表现---物 质的具体形态
动物
物质
共性
具体表现---物 质的具体形形态
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特性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世界的物质性》(21张PPT)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四课 世界的物质性》(21张PPT)

(客观的物质力量)
劳动对象
质 关 系 ,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具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有 物
(客观的经济关系) 相互关系(人与人)

产品的分配关系

材料:
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公 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无比”的 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 一棵硕大无比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也“如卫 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
知识拓展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
1、联系: 1)两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 关系。 2)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 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2、区别: 1)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而具体的物质 形态则有生有灭。 2)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否则就看不 到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代替 物质,否则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当时的报纸上还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 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棉花堆 成的高山耸入云端。
有人还编了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 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 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 了一个洲。”
以上材料说明了生什产么力道的理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牛刀小试
1、(2011·江苏)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 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 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 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 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 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
A.世界上万事万物相加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18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有人说,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人类 社会是人有意识的活动,是主观的。你认 为呢?
结论2:物质不等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16
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哲学上物质概念的关系是什么?
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区别:①哲学上物质概念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②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具有 哲学上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 别特性。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
4
盘古开天辟地
5
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我们 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是由盘古开天辟 地而来吗?人类是由女娲制造出来的 吗?自然界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6
视频:地球的形成
7
唯物主义
对立
唯心主义

是物质的



对立


什 么
是意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回答了世界的本原
是物质的,在自然观上它明确指出:自然界
11
人们利用自然物


人们改造自然物


都需要遵循
资 源
它们固有的
属性和规律
利太用地阳热能建立汽的玻车璃温室 12
教材P29 探究活动
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在激烈地争论:世界的本原是水,是 火,还是其他?
13
闪电
牛顿






西瓜
现 象







核聚变
14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2、物质的定义ຫໍສະໝຸດ 客观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2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一般到个别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认识论
第6课
唯物辩证法 第7-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 人生观
课第 十 二
3
上帝创世说
《圣经》上说,上帝 是造物主.上帝第一天 造出了白天和黑夜,第 二天造出了空气和水, 第三天造出了各种各样 植物,第四天造出了日 月星辰,第五天造出了 水中的各种动物,第六 天造出了地上的各种生 物和人。天地万物都造 齐了,第七天就被定为 休息日。
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人类社会产生看 2、从人类社会本质看 3、从人的意识产生看
19
三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 人类社会。
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劳动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0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 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6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7
23
一只南瓜如地球 结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放到大西洋 世界又多一个洲
24
3、从人的意识产生看:人的意识也是社 会的产物
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25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是客观的。
8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史; ②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9
基 因 鱼
克 隆 羊
10
讨论: 这些人造物的出现,能否说明
世间万物是人创造出来的呢?
人能创造新事物,但是人必 须服从自然规律,遵循物质 的自身属性。承认自然界的 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联系:哲学上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 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 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注意:两者是个性与共性、个别和一般、具体 和抽象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 关系。
17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1~2题。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性
21
地理环境
人口的数量、质量、构 成、分布及其发展变化 的规律,等等
22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 意选择生产关系, 只能选择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不能滞后或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1
1.知识目标
(1)识记物质的含义。 (2)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 切事物及其现象的能力。
(2)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 本质的能力。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 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可知性
唯一特性
15
最近,我们在《物理》上学习了“电荷”的相关知识 ,电荷和我们所知道的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这些我 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否属于物质范畴?
结论1:物质不等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我们说电荷、磁场、紫外线等属于物质的范畴,但 是能不能说它们就是物质呢?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