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肥料知识大全
肥料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肥料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肥料的分类按照来源和制备方法的不同,肥料可以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三大类。
其中,无机肥料是指由矿物、矿石或化工产品经过加工制成的肥料,主要包括尿素、磷酸二铵、硝酸铵等;有机肥料是指由动植物残体、屎尿等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制成的肥料,主要包括畜禽粪便、秸秆、腐烂木屑等;生物肥料是指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活动产生的肥料,主要包括蚯蚓粪便、骨粉、海藻肥等。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中包含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氮、磷、钾三种,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分别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此外,肥料中还含有微量元素和次要元素,如硫、钙、镁、铁、锌、锰、硼、钼等,它们对植物生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肥料中还含有杂质和有机物质,它们对土壤和作物产生影响。
三、肥料的作用机制1.氮肥的作用机制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是构成蛋白质、细胞膜、叶绿素等生物体分子的基础。
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植物的叶面积增加,增加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产量。
此外,氮肥还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性。
2.磷肥的作用机制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是构成DNA、RNA、ATP等生物分子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施用磷肥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和适应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钾肥的作用机制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是细胞内水分调节的重要离子,对植物的渗透调节和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施用钾肥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增强作物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肥料的利用与管理为了充分利用肥料中的营养元素,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损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
首先,需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要,合理施用肥料,精确施肥,避免施肥过多或过少。
其次,需要进行秸秆还田、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施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更新。
最全面的肥料常识详解

最全面的肥料常识详解一、基本概念肥料:人们用以调节植物营养与培肥改土的一类化学物质。
有“植物的粮食”之称。
基肥:播种前或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
基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
为改良土壤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也作基肥施下。
种肥:在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
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对养分的需要。
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
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
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
生理酸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
所以硫铵、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生理碱性肥料: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阳离子,使到土壤碱性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碱性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碱性肥料。
所以硝酸钠属于生理碱性肥料。
生理中性肥料: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铵。
碳酸氢铵虽然其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多于碳酸氢根(HCO3-),土壤残留较多的碳酸氢根,它与作物交换出来H+结合成碳酸(H2CO3),按理讲碳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但由于碳酸不稳定,它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铵一般也属生理中性肥料。
肥料的生理反应对土壤性质及肥效有一定影响,因此,酸性土最好选施生理碱性肥料,石灰性土或碱性土最好选施生理酸性肥料。
肥料知识100问

《肥料知识100问》肥料的基本知识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常用的氮肥品种大至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四种类型。
近20年来又研制出长效氮肥(或缓效氮肥)新品种。
长效氮肥包括全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类。
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有硝酸纳、硝酸钙;(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1)水溶性磷肥。
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2)混溶性磷肥。
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3)拘溶性磷肥。
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
(4)难溶性磷肥。
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
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8、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如何表示?复合肥料习惯上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其成分。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肥料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肥料的类型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肥料一般可分为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
1. 化肥化肥是利用化学方法经过工业生产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根据氮、磷、钾三种养分的比例不同,化肥又可分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2. 有机肥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植物、人畜粪便、秸秆、菌渣、渣滓、腐熟副食品、农作物秸秆等,通过发酵、腐熟、堆肥等过程制成的肥料。
有机肥具有有机质高、养分全、肥效持久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肥料。
3.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微生物转化作用来改进土壤环境和提高植物营养状况的一种特种肥料。
如液体有机肥、腐植酸肥、微生物菌肥等。
以上三种肥料各有其特点,不同类型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
1. 氮肥氮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它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过程,能促进植物的叶面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产物。
氮肥的主要种类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 磷肥磷是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元素,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等过程。
磷肥的主要种类有磷酸二铵、磷酸氢钙、磷酸三铵等。
3. 钾肥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渗透调节、植物抗病能力等。
钾肥的主要种类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一铵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植物中需求量较少的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镉、镧等多种元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肥料的成分种类繁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成分比例,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肥料的施用方法1. 基础施肥基础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周期开始前,将化肥和有机肥等施入土壤中,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适当的基础施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 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肥料施用,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化肥知识快速入门

化肥知识快速入门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它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从化肥的基本概念、分类、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化肥知识。
一、化肥的基本概念化肥是指经过人工合成或加工处理后,含有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等多种类型,其中氮肥、磷肥、钾肥被称为三大营养元素肥料。
二、化肥的分类1.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氮肥:氮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氮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氮肥的氮含量不同,可分为高氮肥、中氮肥和低氮肥。
(2)磷肥:磷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磷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磷肥的磷含量不同,可分为高磷肥、中磷肥和低磷肥。
(3)钾肥:钾肥是指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钾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照钾肥的钾含量不同,可分为高钾肥、中钾肥和低钾肥。
(4)复合肥:复合肥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复合肥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氮磷复合肥、氮钾复合肥等。
2.按照作物需求分类(1)基肥:基肥是指在播种前或移栽后施用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长期的养分供应,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2)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施用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及时的养分补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3)叶面肥:叶面肥是指喷施于作物叶面的化肥,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提供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三、化肥的使用方法1.施肥量化肥的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氮肥、磷肥、钾肥的施用量应该按照3:1:2的比例进行配合,具体的施用量可以参考农业生产技术规程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2.施肥时间化肥的施用时间也要根据作物品种、生长期、气候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基肥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施用,追肥应在作物生长期间及时补充,叶面肥可按照需要适时喷施。
3.施肥方式化肥的施用方式有多种,如撒播、穴施、沟施、叶面喷施等。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中国的肥料分类和执行标准肥料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
根据其成分和功能,我国肥料可分为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肥料的分类和执行标准。
一、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以无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
根据肥料的氮、磷、钾含量的不同,无机肥料又可分为单一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
1.氮肥氮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氮元素的肥料,主要有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等。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氮肥的氮素含量、酸碱度、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保证了氮肥的质量和效果。
2.磷肥磷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磷元素的肥料,主要有单一元素磷肥和复合磷肥两类。
单一元素磷肥包括磷酸二铵(DAP)、一铵磷酸、三磷酸钠等,复合磷肥包括复合磷酸盐、复合磷酸铵等。
中国肥料标准规定了磷肥的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确保了磷肥的质量。
3.钾肥钾肥是提供植物生长所需钾元素的肥料,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等。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钾肥的钾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确保了钾肥的质量。
4.复合肥复合肥是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按比例混合制成的肥料,主要有含氮磷钾复合肥、含氮磷复合肥、含磷钾复合肥等。
中国肥料标准规定了复合肥的氮、磷、钾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强度等指标,保证了复合肥的质量。
二、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以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主要有畜禽粪便、秸秆、绿肥等。
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中国肥料行业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指标,确保了有机肥料的质量。
三、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主要有生物菌肥、生防菌肥等。
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改善土壤环境。
目前,尚未出台统一的国家标准,但各省市已经建立了相关标准和规范。
肥料大全及施肥方法

肥料大全及施肥方法肥料种类繁多,按照来源分类,主要有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有机肥料是指以植物残体、兽粪尿等为原料的,经过发酵或腐熟处理后的肥料。
无机肥料是指以矿物质或化学合成物质为原料的,通过加工制成的肥料。
生物肥料是指利用微生物培育或由微生物分泌的物质用作肥料。
一、有机肥料1、畜禽粪便:畜禽粪便是最常用的有机肥料之一。
如猪、牛、羊等畜禽的粪便,可以直接施到田间地头,或与稻草等混合后制成堆肥。
其中,猪粪比较热,肥力最大,但由于氮、磷、钾含量比较低,需要配合其他有机肥料使用。
2、厩肥:厩肥是由家畜(如马)的干草和未消化的颗粒物以及粪尿混合而成的有机肥料。
它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和大量有机质,肥力比禽畜粪便高,但是含水量较高,施用前需与其他材料混合发酵。
3、稻草:稻草是秸秆中的一个部分,其养分含量相对较低,适合与其他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稻草可以制成堆肥,也可以混合其他肥料一同使用。
二、无机肥料1、氮肥:氮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的肥料,主要有硝酸铵、尿素、酵母粉等。
氮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叶片、枝杈和果实的数量和大小。
但需要注意的是,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植物繁茂,营养均衡失调。
2、磷肥:磷肥是指含有磷元素的肥料,主要有超级磷酸钙、三钙磷等。
磷肥是植物所需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能促进植物的早熟、增加根系的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3、钾肥:钾肥是指含有钾元素的肥料,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钾肥能促进植物果实的成熟和增大、改善果实品质和保鲜等作用。
在早期的生长阶段,施用钾肥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三、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指由微生物分泌的物质用作肥料,一般包括有机肥料中含有的微生物以及其代谢产物。
生物肥料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增加根系活力、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等方面。
常见的生物肥料有:菌肥、酵素肥、腐殖酸等。
施肥方法1、有机肥料的堆肥时间以三个月为宜。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可以压实、覆盖或遮荫。
肥料知识大全

肥料知识大全一、植物缺素症状二、喜氯、耐氯和忌氯作物对氯的不同需求:1、喜氯作物洋葱、菠菜、芹菜、甘蓝、椰子、麻类、棉花、高粱等1、耐氯作物水稻、玉米、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类、番茄等等3、氯敏感作物A瓜果类:西瓜、石榴、葡萄、柑橘、苹果、枇杷、芒果、草莓等。
B叶菜类:莴笋、苋菜、菠菜、甜菜、番茄、油菜、水萝卜、黄瓜、茄子、豌豆、葱、大蒜、菜花、甘蓝、芹菜等。
C块茎类:马铃薯、甘薯、山药、莲藕等。
D药材类:麦冬、黄连、三七等。
E其他类:烟草、马铃薯、甘薯、甘蔗、西瓜、葡萄、柑橘、苹果、茶叶、白菜、辣椒、莴笋、苋菜等都是忌氯作物4、科学用肥:①含氯肥料首先应推广在喜氯和耐氯作物上。
②大多数果树、蔬菜都是忌氯作物,其中危害较大的有:茶树、葡萄、马铃薯、甘薯、甜菜、柑橘、西瓜、桃树、香蕉。
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水稻、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类、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的作物上;对耐氯性弱的忌氯作物,如莴苣、紫云英等一般禁施含氯化肥。
③氯对茄科作物也有一定生长影响,根据地域不同有区别。
④白菜表面上不是忌氯作物,无不良影响表现,但是有一点我也搞不懂:施用硫酸钾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都会明显好于氯化钾(喜硫因素?不知道。
)⑤烟草吸收一定量的氯有好处,但量极微,施用过多会导致烟草质量下降,口感发涩。
⑥盐碱地不论何种作物,都不建议用含氯肥料,氯化肥施入土壤中分解后日积月累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使用加重盐害。
⑦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
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 叶期,小麦在2~5 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 叶期。
因此,即使是耐氯作物,也要根据品种和生育时期对氯的忍耐性,决定是否施用含氯肥料,尽可能规避“氯害”⑧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
即使是耐氯作物,也要根据品种和生育时期对氯的忍耐性,决定是否施用含氯肥料,尽可能规避“氯害”。
肥料基础知识

肥料基础知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肥料基础知识1、什么叫做肥料凡是为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提高土壤肥力而施入土壤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然而,这两类肥料有时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有机肥料既是直接肥料又是间接肥料.2、作物必需哪些营养元素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O、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Cu、氯Cl.3、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大量元素哪些叫做微量元素什么叫做“肥料三要素”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但对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习惯上把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称为大量元素;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以下的其余7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植物对氮、磷、钾需要较多,而土壤又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经常要通过施肥来供应作物的需要,故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4、什么是有益元素和超微量元素有些元素虽然是必需元素,但它们对植物有一定的营养作用,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如钴Co,它是非必需元素,但它是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时必需的元素,因此它对豆科的生长有良好的影响.钠Na、硅Si、碘I、硒Se、锶Sr镍Ni、钒V等也是有益元素.超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很少的在十万分之几以下非必需元素,其中有些是有益元素,如硒、镉、汞等元素.5、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分.6、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形态的养分作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如K+、NH+4、NO-3、Ca等等;但也能吸收某些可溶性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胺、核酸和磷酸甘油酸等.化肥主要供给无机态离子养分,容易溶在水中的,肥效就快;有机肥既能供给离子态养分分解后又能供给部分有机态养分.7、作物怎样吸收养分作物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的,但首先根系与养分必须接触即养分在根表面才能被吸收进根中.养分怎样才能到达根表面呢一个途径是根系伸展直接接促养分.通常把这种方式叫截获.根系截获的养分是很少的;另一个途径是扩散,即养分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当根系附近的养分浓度高于根表时,养分就向根表扩散;再一个途径是质流,即质体流动,这是叶片蒸腾的作用引起的,由于蒸腾而消耗了根表附近大量水分,促使周围水分向根表移动,水中的养分也就随着移向根表.作物对根表养分的吸收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个过程.被动吸收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化学物理过程,例如养分通过扩散或电荷平衡进入细胞中;主动吸收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而且有选择性.有人认为养分通过被动吸收进入自由空间,指细胞壁与原生质膜之间后,在质膜上遇上一种叫载体的物质,载体把离子养分载入细胞质内,而载体是需要能量才能工作的.就象汽车是载体,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走动一样.所以如果植株供给根部的能量少,或者某些条件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以及缺乏磷素,都将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8、什么叫做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①施肥能使植物获得高产和优质;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9、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施肥的对象主要是作物,因此,施肥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各种作物的营养是不同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玉米要形成100公斤产量需要从土中吸取公斤的氮N、公斤的磷P2O5、公斤的钾K2O,而马铃薯产100公斤块薯只需要公斤氮N、公斤磷P2O5和公斤钾K2O即可.谷类作物和叶菜类蔬菜需氮很多,但豆类作物则需氮较少.因为它们自身有根瘤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又如香蕉需钾很多,但需磷则较少.所以作物营养特性是施肥最重要的依据.其次,施肥主要是通过土壤供给作物营养的,那么土壤性质必然影响施肥的效果,所以施肥也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干旱工区或干季节、雨水多的地区和季节、低温和高温季节应如何施肥.总之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10、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与施肥效果关系最密切.营养临界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生成显着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所以在生产中常用磷肥作种肥以保证作物生长初期获得足够的磷素.氮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小麦、玉米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分化期.钾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据研究,水稻分蘖期钾含量在%以下时则分蘖停止;在幼穗形成期如含钾量在%以下,则每穗粒数显着减少.临界值是作物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它的生长量或产量显着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时的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如上述的水稻分蘖期和幼穗形成期钾的临界值就是%.在不同时期所施用的肥料对增产的效果有很大的差别,其中有一个时期肥料的营养效果好,这个时期称为营养最大效率期.也就是各单位养分获得的经济产量最高.最大效率往往与作物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相一致.据研究,豌豆最大效率期是在它生长15—40天时间;茄子是从开始结果到盛果期;玉米在喇叭口形成至抽雄时是氮、钾最大效率期限 ,开花至乳熟是磷的最大效率期.各种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不同的,我们可通过田间试验确定.方法是将作物生育期划分成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然后每个阶段施同量的肥料,看哪个阶段的经济产量最高,那个阶段就是营养最大效率期.11、什么叫做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占肥料中该种养分总量的百分数. 利用率可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按下列公式求得:施肥区作物体内该元素的吸收量-无肥区作物体内该元素的中吸收量肥料利用率%=————─────────────────×100所施肥料中该元素的总量在目前栽培技术管理水平下,化肥的利用率大致在以下范围:氮肥为30—50%,磷肥10—15%,钾肥40—70%.12、什么叫做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率是德国化学家李比西提出来的.他曾说过:如果土壤中某一种必需养分不足,或者缺乏的时候,即使其他养分都存在,这种土壤仍将成为不毛之地.也就是说,在某种土壤中限制产量的因子是其中最为不足的一种养分.最小养分律提醒我们,在施肥时应找出最影响作物产量的缺乏养分,以及各种必须养分之间的适当比例的关系.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解决了某种最小养分之后,另外某种养分可能上升为最小养分.13、什么叫做报酬递减律报酬递补减率首先是欧洲经济学家杜尔哥和安德森提出来的,它反映了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它的意思是: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增多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单位劳动量或资本量的报酬却在逐渐减少.例如在施肥上,某种养分的效果,以其在土壤中越不足时效果越大,但若逐渐增加该种养分的施用量,那么,每单位养分的增产量就逐渐减少.所以,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不一定是最佳施肥量,因经济效益下降使得增产不增收.所以不要盲目加大施肥量.有人根据试验推算,最佳施肥量大约比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减少5%左右.14、什么叫做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受到各因子水、肥、气、热、光及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影响的,只有在外界条件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因子综合作用率的中心意思就是:作物产量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作物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限制因子的制约.所以施肥就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配合,各种肥分之间也要配合施用.例如水能控肥,施肥与灌溉的配合就很重要.15、什么叫做养分子之间的正相互作用效应和负相互作用效应如果土壤中缺乏两种和两种以上养分,仅仅单独补充其中一种,对作物的生长或产量是不会有显着影响的,而同时施入两种养分可能产生很大影响.当作用对两种养分同时施用时的增产效应大于对两种养分单独施用时的增产效应之和时,这两种养分之间就具有正的相互作用效应,或称正连应效应.当作物同时施用该两种养分的增产效应小于两种养分单独施用时的增产效应之和时,就叫做两种养分之间具有负相互相作用效应.如果同时施用的增产效应等于单独施用时的增产效应,则养分之间没有相互作用效应.例如,水稻施用氮、钾肥试验所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处理产量公斤/亩1不施肥CK5002单施氮肥N6003单施钾肥K5804施氮、钾肥NK750氮、钾之间的关系为:NK=NK-CK-N-CK-K-CK 把产量代入公式得:NK=750-500-600-500-580-500=250-100-80=70氮、钾的增产效应大于其单独施用的增产效应之和,因此氮、钾之间具有正连应效应.如果存在正效应,施肥时应尽量同时施用该养分;相反,则避免同时施用.如没有相关效应,则怎样施都无关系.16、什么叫离子间的拮抗作用上面已谈到,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主要是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养分.某一离子的存在,抑制另一离子的被吸收,这种关系叫做离子间的拮抗作用.现在知道,K+与Mg之间有拮抗作用,钾对镁拮抗强烈、镁对钾较弱;Ca与Mg、K+与Ca也有拮抗作用,K+与NH+4之间有人认为存在拮抗,也有人认为没有拮抗,意见还不一至.阴离子如Cl-、NO-3、H2PO-4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所以在生产上要注意这种关系.例如在酸性土上施用石灰或较多的钾肥,可能诱发作物缺镁.17、什么叫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离子被吸收,叫做离子间的协助作用.据研究表明,钙离子在低浓度度情况下能促进K+、NH+4等一价阳离子的被子吸收.但浓度太大则有抑制作用.阴离子对阳离子一般都有协助作用.如Cl-能促进K+的被吸收,NO-3可促进Mg的被吸收.18、什么叫基肥、种肥和追肥基肥是播种前或移植前施入土壤的肥料.基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作物整个生长期所需养分.为改良土壤而施用的肥料一般也作基肥施下.种肥是指下播种同时施下或与种子拌混的肥料.种肥的作用主要是供给幼苗对养分的需要.因为肥料就在种子附近,幼苗根系很快能吸收到养分.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中加施的肥料.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被充基肥的不足.生产上通常是基肥、种肥和追肥相结合,一般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19、什么叫要外施肥它有哪些优点植物除了根部能吸收养分外,叶子及绿色枝条也能吸收养分.把含有养分的溶液喷到作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片叫做根外施肥.根外施肥的优点在于:1直接供给作物有效养分,防止在土壤中被固定或转化而降低肥效.2当要系的吸收力弱时进行根外施肥,作物容易吸收到养分.如水稻生长后期叶部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会收到良好效果.3叶片对养分的吸收及转化比根快,能及时补充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例如,尿素施于土壤中一般需4—5天后才见效,但根外喷施往往1—2天后就见效.所以在防治缺素症时采用根外施肥效果好.4根外施肥适宜机械化,并经济有效.根外施肥的用量通常只有土壤的10%左右,许多肥料特别是尿素可与许多农药混合同时喷施.节省时间和劳力;如用机械喷施效率高效果快.在果树、茶树和蔬菜栽培中采用根外施肥最适合.现在国外在菠萝施肥方面多采用机械根外施肥.20、根外施肥要注意哪些问题根外施肥要获得良好的效果就注意下列事项:1叶片湿润时间尽量长.根外喷施后叶片湿润时间越长,植物吸收的养分越多.因此,一般选择下午4时以后,或上午九时以前喷施较好,中午太阳猛烈和大风下雨都不适宜进行.如果是阴天则全天都可进行.2溶液要充分粘附在叶片上.为了做到这一点,一般使用性能较好的喷雾器;最好混合少量的“湿润剂”,如中性肥皂或海鸥洗涤剂酸碱性强的都不适宜,浓度一般用—%,以促进养分透入叶内.3营养液的浓度和酸碱度要适当.在允许的浓度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越有利于叶部的吸收,并可减少配制过多的溶液,浓度太大会灼伤叶片并妨碍吸收.各种作物能忍受的浓度是不同的,一般禾谷类作物可浓些,豆类、果树等双子叶作物可稀些;幼嫩植株可浓些.一般大量营养元素的盐溶液浓度大致为—2%,微量元素的盐溶液大致为—%或者纯养分浓度%.具体方法请参看化学肥料部分.营养液的酸碱度一般要接近中性,过酸过碱都不利于作物吸收养分.溶液过酸过碱应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近中性,如果溶液中的主要养分是阳离子则可把溶液调至微碱性.如果是阴离子如硝酸根和磷酸根等则可调到微酸性.因为这样有利于作物对这些离子的吸收.4溶液要喷在叶背上.因叶背的气孔多,组织又较疏松,养分容易渗入,而且叶背溶液干得慢,如是禾谷类作物也可两面喷,因叶面也有不少气孔.如果喷施一些在植物体中不易移动的养分,如硼、钙、铁、锰、钼、锌,一般要注意喷在新梢新叶上.由于根外施肥应进行两次以上,可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可喷50—70公斤水溶液.最后还须指出,根外施肥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毕竟作物从其中吸收的数量仍然很少,而且考虑到我国当前机械化程度不高,能源不足,完全用根外施肥代替土壤根际施肥是不适当的,特别是大量营养元素,还是应该以土壤施肥为主,要外施肥为辅助相结合的方法为适宜.21、什么是速效性肥料和迟效性肥料凡是施入土壤中的肥料能立即或很快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都属于速效性肥料.如大多数的化学肥料.凡是不能立即或很快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或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都属迟效性肥料.如绝大多数有机肥、磷矿粉等都是迟效性肥料.22、什么性质的肥料适宜作基肥、种肥和追肥迟效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易流失的肥料,以改土为主的肥料都适宜作基肥;速效性的对种子或幼苗无害的肥料都可作种肥;速效性肥料和能较快转化为作物能吸收形态的肥料都宜作追肥;根外追肥所用肥料一般是水溶性速效态肥料,某些微量元素肥料根外施肥不一定是速效性的.23、什么叫生理酸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和生理中性肥料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离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例如硫酸铵,作物吸收其中的NH+4多于SO=4,残留在土壤中的SO=4与作物代换吸收释放出来的H+或离解出来的H+结合成硫酸而使土壤酸性提高.所以硫铵、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同样道理,某些肥料由于作物吸收其中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土壤中残留较多的阳离子,使到土壤碱性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碱性能提高的肥料,叫做生理碱性肥料,例如硝酸钠,作物吸收其中的硝酸根NO-3多于纳离子Na+,钠离子与作物交换出来的的碳酸氢根HCO-3结合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水解即呈碱性,也可以是作物吸收硝酸根后在体内还原成氨的过程中消耗一定的酸,作物为了保持细胞pH值的平衡而把多余的氢氧根OH-排出体外,从而使土壤碱性提高.所以硝酸钠属于生理碱性肥料.所谓生理中性肥料是指肥料中的阴阳离子都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养分,而且两者被吸收的数量基本相等,经作物吸收养分后不改变土壤酸碱度的那些肥料,如硝酸铵.碳酸氢铵虽然其中的铵离子被作物吸收多于碳酸氢根HCO-3,土壤残留较多的碳酸氢根,它与作物交换出来H+结合成碳酸H2CO3,按理讲碳铵是生理概性肥料,但由于碳酸不稳定,它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的酸性很弱,所以碳铵一般也属生理中性肥料.肥料的生理反应对土壤性质及肥效有一定影响,因此,酸性土最好选施生理碱性肥,石灰性土或碱性土最好选施生理酸性肥.我们还可以利用肥料的生理酸性肥料的生理酸性溶解一些非水溶性的肥料以提高其肥效,如将钙镁磷肥或磷矿粉下生理本性肥料混施,可提高磷肥的肥效.24、大田作物的施肥方式有哪几种大田作物施肥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1撒施是将肥料均匀撒布于土壤中.撒施可以深施,也可表施浅施.深施的技术就是就是撒后用犁翻入土壤下层,表施只用耙耙过即可.撒施适用于密值的作物和施肥量较大的情况.撒施的优点是简便,土壤各部位都有养分被作物吸收;缺点是肥料利用率不高,因为肥料不能全部被作物利用,同时肥育了杂草,水溶性磷肥与土壤过多接触,容易被固定而降低肥效,肥料用量大.2条施和穴施将肥料施在播种沟和播种穴里,或施在移栽行和穴里就叫条施和穴施.肥料可施在种子的底下,也可施在种子的一侧或两侧.下列情况适合条施和穴施:①肥料用量少;②作物间距大;③容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磷肥;④作物根系发育较差,而土壤肥力较低.这种施肥方法的优点是:肥料近根,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因而肥料利用率较高;肥料与土壤接触面小,营养元素被固定的程度低,有效时间比撒施长.3喷施即根外施肥.。
肥料常用知识点总结

肥料常用知识点总结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农业生产中,了解肥料的常用知识点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肥料的分类、成分、施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肥料的分类肥料可以根据其来源和成分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
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主要由动植物的残体、粪便、秸秆等有机物质制成。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养分,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土壤肥力。
2. 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或矿石提取得到的肥料,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
无机肥料中的养分含量高,作用迅速,能够满足植物的快速生长需求。
3.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微生物本身作为肥料的一种。
微生物肥料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和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肥料的成分肥料的成分主要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
1. 氮: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植物的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过程。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等。
2. 磷: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能量代谢和细胞分裂。
常见的磷肥有磷酸二铵、磷酸三铵和磷酸一铵等。
3. 钾: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必要元素,它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调节渗透压。
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和硝酸钾等。
4.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包括铁、锌、锰、铜、硼、钼和镉等。
微量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三、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1. 底肥:底肥是在耕种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目的是为了改善土壤肥力和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底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2. 追肥:追肥是在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的补充施肥。
追肥的时机和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和养分需求进行科学确定。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图文并茂版)肥料基础知识一、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和必要元素从植物的组成探讨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1、什么是必要元素(养分)植物体中存在着近60种不同元素。
然而其中大部分元素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只有16种,这就是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铁、锰、锌、铜、钼、硼和氯。
人们将这16种元素称为必要元素。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必要元素,是因为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就不会正常,而且每一种元素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由化学性质非常相近的元素代替。
植物所必需的16种元素中,碳、氢、氧、氮、磷、硫、钾、钙、镁等9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多,称为大量元素;铁、锰、锌、铜、钼、硼和氯等7种元素,植物吸收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16种必要元素中的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余元素均靠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每种元素的化合物形态很多,但根系只能吸收其自身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例如,对于氮元素来说,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又如磷元素,植物主要利用的形态是正磷酸盐(H3PO4)。
因此了解植物对元素的吸收形态非常重要。
2、必要元素的特性有哪些3、植物所需的必要元素的分类:大量元素:含量> %中量元素:% < 含量 < %微量元素:含量 < %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特性:(一)最小养分律、(二)报酬递减律、(三)养分归还学说、(四)同等重要律、(五)不可替代律(一)最小养分律:德国化学家、现代农业化学的倡导者李比希提出()最小养分律——木桶效应最小养分是随时间、地点和作物生长期而变化的最小养分律对科学合理施肥的指导意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是平均的,不是含量最高的养分影响产量,而是含量相对最小的养分制约着作物的产量。
(二)报酬递减律:从一定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劳动和资本所获取的报酬却在减少。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肥料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规范我国肥料市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肥料分类和执行标准。
一、肥料分类1.氮肥:氮肥是指含有丰富氮元素的肥料。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常见的氮肥有尿素、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等。
2.磷肥:磷肥是指含有丰富磷元素的肥料。
磷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提高植物的花果质量。
常见的磷肥有三磷酸钙、磷酸二铵等。
3.钾肥:钾肥是指含有丰富钾元素的肥料。
钾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提高植物的耐病性。
常见的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
5.化肥:化肥是指通过化学合成过程制得的肥料。
化肥可以直接供给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具有效果快的特点。
常见的化肥有复合肥、尿素、钾肥等。
6.固体肥:固体肥是指肥料制成的固体颗粒状物质。
固体肥能够满足植物长时间内对养分的需求,可以控制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
常见的固体肥有复合肥、磷肥等。
7.液体肥:液体肥是指肥料制成的液体状物质。
液体肥便于施用和吸收,能够快速供给植物所需的养分,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模式。
常见的液体肥有尿素液、复合肥液等。
二、肥料执行标准为了保证肥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肥料执行标准。
以上只是我国肥料分类和执行标准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肥料和执行标准。
农民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求,结合土壤状况和施肥技术,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按照执行标准进行科学施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

肥料基础知识大全肥料基础知一什么是有机肥?有机肥是指含有大量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物等物质,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催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来源。
二有机肥的来源有哪些?有机肥的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
动物性有机肥-禽畜粪便、人粪尿、皮革毛渣等。
植物性有机肥-秸秆、绿肥、饼肥、沼气肥等。
城市工业有机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废水。
三有机肥的作用有哪些?1为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2促进微生物繁殖。
3改良土壤结构。
4增强土壤的肥力。
5刺激作物生长。
6 提高抗旱能力。
7提高化肥利用率。
四什么是化学肥料?它与有机肥比有什么优缺点?从狭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肥料;从广义来说,化学肥料是指工业生产的一切无机肥及缓效肥。
所以一些人把氮肥叫做化肥是不全面的,化肥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总称。
化学肥与有机肥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化学肥料含有的营养元素单一或较少,但养分含量较高。
但肥效猛而不长,改善土壤的作用不大。
而有机肥料含养分较全面,肥效较长,有改善土壤的作用。
所以把有机肥和化学肥相结合,能互相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
五什么叫无机肥料?无机肥为矿质肥料,也叫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它具有成分单纯,含有效成分高,易溶于水,分解快,易被根系吸收等特点,故称“速效性肥料”。
(1)碳酸氢铵:又叫重碳酸铵,含氮17%左右,在高温或潮湿的情况下,极易分解产生氨气挥发。
呈弱酸性反应,为速效肥料。
(2)尿素:含氮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最多的种。
肥效比硫酸铵慢些,但肥效较长。
尿素呈中性反应,适合于各种土壤。
一般用作根外追肥时,其浓度以0.1%~0.3%为宜。
(3)硫酸铵:含氮素20%~21%,每公斤硫酸铵的肥效相当于60~100kg人粪尿,易溶于水,肥效快,有效期短一般10~20天。
呈弱酸性反应,多用作追肥。
总结化肥小知识点

总结化肥小知识点一、化肥的种类1.无机肥:主要有氮肥、磷肥、钾肥。
包括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等。
2.有机肥:主要有腐熟有机肥、生物有机肥。
包括畜禽粪便、腐熟稻草、生物腐殖质等。
二、化肥对作物的影响1.提供营养元素:化肥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改善土壤肥力: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3.增加产量和品质:化肥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
三、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1.正确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
2.合理施肥时间:在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施肥,可以提高施肥效果。
3.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合的化肥种类进行施肥。
4.注意施肥方法:施肥方法的选择也很重要,可以选择冲施、条施、沟施等方法,提高施肥效果。
5.注意施肥技术:注意施肥的技术细节,如施肥均匀性、施肥时的天气条件等,可以影响施肥效果。
6.注意环保:化肥的使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要注意环保和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有机肥等替代品。
四、化肥的环境影响1.化肥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污染,而动物和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有害物质。
2.化肥的过量使用还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可能产生温室气体,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五、化肥的合理利用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提高施肥效果。
2.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选择适合的化肥种类进行施肥,减少施肥量。
3.选择有机肥:有机肥对土壤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选择有机肥等替代品。
总之,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但是化肥的过量使用也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要合理使用化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适合的化肥种类,保护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

农业知识我国肥料分类及执行标准大全肥料是植物的粮食,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物质。
近年来随着肥料市场的激烈竞争,在肥料名称上五花八门的炒作,很多产品单看名称真的让人傻傻分不清,从而影响到了肥料的使用和销售。
肥料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1.按含养分多少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混)肥料、完全肥料三种。
.2.按作用可分为直接肥料、间接肥料、刺激肥料三种。
3.按肥效快慢可分为速效肥料、缓效肥料二种。
4.按形态可分为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光肥、电肥、磁肥、声肥七种。
5.按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三种。
6.按化学成份、生物活性、作用效果可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肥料等三种。
下面重点讲述“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作用效果”的分类:一无机肥无机肥,采用提取、机械粉碎和化学合成等工艺加工制成的无机盐态肥料,又称矿物肥料、矿质肥料。
由于绝大部分化学肥料是无机肥料,有时也将无机肥称为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化肥中主要含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大多数要经过化学工业生产。
按养分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氮肥只含氮养分,常用的有尿素(含氮46%)、硫酸铵(又称硫铵、肥田粉,含氮20.5-21%)、氯化铵(含氮25%)、碳酸氢铵(碳铵,含氮17%)、硝酸铵(硝铵,含氮34%)等。
2.磷肥只含磷养分,常用的有过磷酸钙(普钙,含五氧化二磷16-18%)、重过磷酸钙(重钙,含五氧化二磷40-50%)、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20%)、钢渣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5%)、磷矿粉(含五氧化二磷10-35%)等。
3.复合肥料经化学合成而得,含有两种以上的常量养分,常用品种有磷酸二铵(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磷酸二氢钾(含五氧化二磷52%,含氧化钾34%)等。
4.复混肥料由两种以上化肥或化肥与有机肥经粉碎造料等物理过程混合而成,含有两种以上常量养分,品种繁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氯化钾:是易溶于水的速效性钾肥,含K20 60%左右 ,呈白色、淡黄色或紫红色结晶。物理性状好,可作为基 肥和追肥使用。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石灰和有 机肥料。
(3)硫酸钾:为白色结晶,溶于水,含K20 50%一52%左
右。除可作基肥和追肥外,也可作根外追肥使用,根外追肥
磷反应敏感的喜磷作物,如豆科作物、甘蔗、甜菜、油菜、萝卜、荞麦
、玉米、番茄、甘薯、马铃薯和果树等,应优先分配磷肥。其中豆科作 物、油菜、荞麦和果树,吸磷能力强,可施一些难溶性磷肥。而薯类虽 对磷反应敏感,但吸收能力差,以施水溶性磷为好。某些对磷反应较差 的作物如冬小麦等,由于冬季土温低,供磷能力差,分蘖阶段又需磷较 多,所以也要施磷肥。
可做基肥、追肥 和种肥
防止土壤酸化
氯化铵(NH4CL) 液氨(NH3)
酸性
可做基肥和追肥
忌氯作物要慎用
碱性
宜做基肥
要深施,以防挥发
硝态氮肥
• 凡肥料中的氮素以硝酸根形态存在的均属于硝态氮肥。
• 共性(1)易溶于水、溶解度大,为速效性氮肥;(2)吸湿性强,易
结块;(3)受热易分解,放出氧气,易燃易爆,贮、运中应注意安 全;(4)NO3-不能被土壤胶体吸附,易随水流失,水田一般不宜施
浓度以0.2%为宜。 (4)草木灰:是我国农村常用的以含钾为主的农家肥料, 它是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山青野草和谷壳等植物残体燃 烧后的残灰。属碱性肥料,水溶液呈碱性,不宜与铵态氮肥 、腐熟的有机肥和水溶性磷肥混用。草木灰适合于做基肥、 追肥和盖种肥,作基肥时,可沟施或穴施,深度约10cm, 施后覆土。
合理施用磷肥,充分发挥单位磷肥最大效益的关键。
(1)根据肥料性质合理分配和施用
名称
适宜土壤
施用
注意事项
水溶性磷肥
中性土壤
可作基肥、追肥 和种肥
弱酸性磷肥
酸性土壤
作基肥
磷肥深施,并集中 施用
难溶性磷肥
酸性土壤
作基肥
Hale Waihona Puke (2)根据作物需磷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
作物种类不同,对磷的吸收能力和吸收数量也不同。同一土壤上,凡对
3、酰胺态氮肥——尿素
1、概述:尿素因具有含氮量高、物理性状较好和无副成分 等优点,是世界上施用量最多的氮肥品种。 2、物理性质: • 尿素为白色晶体或颗粒,晶体呈针状或棱柱状; • 尿素易溶于水; • 常温下基本不分解,但遇高温、潮湿气候,有一定的吸湿 性。
3、施用及注意事项
• 尿素适宜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可做基肥与追肥;
•什么是复合肥?
•GB15063-2009中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技术的依据。 首先必须将氮肥重点分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 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氯化铵等;酸性土壤上应 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等。 盐碱土不宜分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铵态氮肥宜分配在水稻地 区,并深施在还原层,硝态氮肥宜施在旱地上,不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 区或水稻区。 “早发田”要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作物后期脱肥,“晚 发田”既要注意前期提早发苗,又要防止后期氮肥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倒 伏。 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氮肥可一次多施,砂质土壤上宜少量多次。
1、氮肥的合理分配
据统计,我国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35%-60%,旱田为45%-
47%,平均为50%,约有一半损失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
污染了环境。 氮肥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的氮素营养特点和肥 料本身的特性来进行。
(1)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是进行肥料区划和分配的必要前提,也是确定氮肥品种及其施用
2、钾肥的施用技术
(1)钾肥应深施、集中施:钾在土壤中易于被粘土矿物固 定,将钾肥深施可减少因表层土壤干湿交替频繁所引起的这
种晶格固定,提高钾肥的利用率。
钾也是一种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元素,因此,将钾肥集中施 用可减少钾与土壤的接触面积而减少固定,提高钾的扩散速 率,有利于作物对钾的吸收。
(2)钾肥应早施:通常钾肥做基肥、种肥的比例较大,若 将钾肥用作追肥,应以早施为宜。因为多数作物的钾素营养 临界期都在作物生育的早期,作物吸钾在中、前期猛烈,后 期显著减少,甚至在成熟期部分钾从根部溢出。 (3)砂质土壤上,钾肥不宜一次施用量过大,应分次施用
过 磷 酸 钙
重 过 磷 酸 钙
钙镁磷肥
磷肥
(一)磷肥的种类及性质
1、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和作物吸收的难易,通常将磷肥划分 为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和难溶性磷肥三大类。
2、凡能溶于水(指其中含磷成分)的磷肥,称为水溶性磷
肥,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凡能溶于2%柠檬酸或中性柠檬酸铵或微碱性柠檬酸铵的磷 肥,称为弱酸溶性磷肥或枸溶性磷肥。如钙镁磷肥、钢渣磷 肥、偏磷酸钙等;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而只能溶于强酸的磷肥,称为难 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等。
3、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有效施用
磷肥是所有化学肥料中利用率最低的,当季作物一般只 能利用10%-25%。其原因主要是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同 时它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又很小,而根与土壤接触的体积一般 仅占耕层体积的4%-10%,因此,尽量减少磷的固定,防止 磷的退化,增加磷与根系的接触面积,提高磷肥利用率,是
1
2、肥料的分类
(1)按肥料来源与组分的主要性质可分为:化学肥料、有 机肥料、生物肥料和绿肥。 (2)按所含营养元素成分,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 镁肥、硼肥、锌肥和钼肥等。 (3)按营养成分种类多少,可分为: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
复混肥料。
(4)按肥料状态分,则有固体肥料(包括粒状和粉状肥料 )与液体肥料。
用;(5)硝酸根可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为多种气体(NO、N2O、N2
等),引起氮素气态损失。 • 常见的硝态氮有:硝酸铵(NH4NO3)、硝酸钠(NO3Na)、硝酸钙
((NO3)2Ca)。
1、硝酸铵
(1)基本性质
• • • • • 硝铵为白色结晶,含杂质时呈淡黄色; 易溶于水,溶解度大; 吸湿性强,易结块; 热稳定性差,易发生分解; 含氮量≦35%。
(2)作物的营养特点
应将氮肥重点分配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
其次要考虑不同作物对氮素形态的要求,水稻宜施用铵态氮肥,
尤以氯化铵和氨水效果较好,马铃薯最好施用硫铵,大麻喜硝态 氮,甜菜以硝酸钠最好,西红柿幼苗期喜铵态氮,结果期则以硝 态氮为好,一般禾谷类作物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可,叶菜类多喜硝 态氮等。 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保证苗期营养的 基础上,一般玉米要重施穗肥,早稻则要蘖肥重、穗肥稳、粒肥 补。
(3)根据轮作换茬制度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在水旱轮作中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即在同一轮作周 期中把磷肥重点施于旱作上;在旱地轮作中,磷肥应优先施
于需磷多、吸磷能力强的豆科作物上;轮作中作物对磷具有
相似的营养特性时,磷肥应重点分配在越冬作物上。
(4)施用原则
• 氮磷配合使用,能显著地提高作物产量和磷肥的利用率,
(2)肥料中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黏土矿物 的晶层被固定,不易造成氮素流失;(3)在碱性环境中 氨易挥发;(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铵态氮可经硝化 作用转化为硝态氮,易造成氮素的淋失和流失。 • 常见的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NH4HCO3)、硫酸铵( (NH4)2SO4)、氯化铵(NH4CL)、液氨(NH3)。
• 尿素应适当深施或施用后立即灌水。 • 在作物旺盛期需要用尿素做土施追肥时,注意施肥时期要比硫铵、碳 铵等速效氮肥品种提前施用,到底提前多少天,要看季节和温度的情 况。 • 在早春天气(低温10度)提前6~8天,春末夏初(16~20度)提前3 ~4天,夏季提前1~2天即可。
尿素作根外追肥,适用于各种作物的叶面喷施,合适的浓度一般为 0.1%~0.5%之间,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而有所不同。尿素做叶面喷 施时,一定要注意副成分缩二脲的含量必须低于0.5%。
(3)肥料特性
肥料本身的特性也和氮肥的合理分配密切相关。 铵态氮肥表施易挥发,宜做基肥深施覆土。
硝态氮肥移动性强,不宜做基肥,更不宜施在水田。
碳铵、氨水、尿素、硝铵一般不宜用做种肥,氯化铵不宜施 在盐碱土和低洼地,也不宜施在烟草、马铃薯、葡萄、甜菜 等忌氯作物上。 干旱地区宜分配硝态氮肥,多雨地区或多雨的季节宜分配铵 态氮肥。
(5)按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或供应速率,可划分为 :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长效肥料和控释肥料。
(6)按肥料中养分的形态或溶解性,可分为铵态氮
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等,或水溶性肥料、
弱酸溶性肥料和难溶性肥料。
(7)按积攒方法分,则有堆肥、沤肥和沼气发酵肥 等。
二、单质肥料
常见的单质肥料有:
1、氮肥;2、磷肥;3、钾肥。
(一)氮肥
• 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提高作物 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有重要作用。
• 现代氮肥工业生产所用的原料主要是合成氨。
• 根据含氮基团将化学氮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 胺态氮肥和氰氨态氮肥四类。
铵态氮肥
• 凡氮肥中的氮素以NH4+或NH3形态存在的均属铵态氮肥。
• 共性:(1)易溶于水,肥效快,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
,即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钾的淋失。粘土上则可一
次做基肥施用或每次的施用量大些。
三、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一)基本概念 1、 复混肥料 compound fertilizer 由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化学 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2、 复合肥料 complex fertilizer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由化学 方法制成的肥料,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3、掺混肥料 bulk blending fertilizer 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由干混方 法制成的颗粒状肥料,也称BB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