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管理)数理统计_方差与标准差
统计学的方差和标准差
统计学的方差和标准差统计学中,方差和标准差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两个指标来评估数据的分布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方差 = Σ(xi-μ)²/n,其中xi代表每个数据点,μ代表数据的均值,n代表数据的个数。
方差的计算过程是先求出每个数据点与均值的差值,然后对这些差值的平方求和,最后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方差的值越大,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则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也是用来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 √方差。
标准差和方差一样,都是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但是标准差的单位和原始数据的单位是一样的,而方差的单位是原始数据单位的平方。
在实际应用中,方差和标准差常常用来评估数据的分布情况。
例如,我们可以用标准差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如果标准差较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较大,反之则说明数据的波动较小。
另外,方差和标准差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离散程度,从而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在统计学中,方差和标准差也经常用来进行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可以利用标准差来评估样本的离散程度,从而判断总体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
而在方差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方差来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从而进行多组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总之,方差和标准差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以及进行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来评估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017及往年真题六西格玛绿带复习题及答案
2017年六西格玛绿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六西格玛管理中的σ是一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准差”,是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是一种评估产品和生产过程特性值波动大小的参数;σ水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一种度量。
6σ水平意味着每100万次出错机会中不超过3.4个缺陷。
2、六西格玛管理DMAIC方法论每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中文的意思是D:定义或界定,M:测量 ,A:分析 ,I:改进和C:控制。
3、σ值(即标准差)越大,表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特性值波动越大,对应的σ水平越低。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就是要减小σ值,减小波动,提高σ水平。
4、六西格玛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顾客为中心,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聚焦于过程改进,有预见的积极管理,无边界合作,追求完美、容忍失败。
5、六西格玛管理的目标是又“精”又“准”,所谓“精”就是波动小,所谓“准”就是接近目标。
6、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四方面:问题解决和成本降低、文化变革、战略实施、员工发展。
7、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质量低或差。
8、六西格玛管理是一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顾客满意的管理方法。
9、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加速期、成长期、成熟期,目前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进处于成长期。
二、问答题1、用排列图法确定关键输出变量的原则和目的是什么?答:排列图是建立在帕累托(Pareto)原则之上的,即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
排列图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缺陷类型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顾客的影响,以便找出最重要的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设置优先权并定义问题/机会;确定关键输出变量。
2、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⑴、区别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保持已有的质量水平,即质量维持;而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6西格玛计算公式详细讲解
6西格玛计算公式详细讲解
简介
西格玛计算公式(Sigma Calculation Formula)又称为西格玛计算,是一种全面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衡量不同组织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
效率。
它可以被用来检测质量的变化,优化程序,并分析其中一种特定事
件的影响。
西格玛计算公式可以量化出其中一群体的变化,可以有效地识
别出数据的偏差。
它也是用来识别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有用工具。
一、概念
西格玛计算(Sigma Calculation)是一种Laplace的改进,它可以
量度一组样本数据之间的差异,从而可以得出数据的变化范围。
西格玛计算公式由以下几个参数组成:
1.样本数据的平均数(μ):是指一组样本数据的取值的数学期望,
即所有取值之和除以样本数的平均数。
2.样本数据的标准差(σ):是指样本取值与其均值之间的偏差的绝
对值的平均值,即所有取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数的平均值。
3.样本数据的方差(σ2):是指样本取值与其均值之间的偏差的平
方均值,即所有取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数的平均值。
4.样本数据的偏差系数(c):是指样本取值与其均值之间的偏差的
相对大小,即标准差除以均值的值。
5.西格玛计算的系数(k):是指计算的参数,用于计算样本数据变
化范围。
(六西格玛管理)标准差
(六西格玛管理)标准差标准差概述标准差是壹种表示分散程度的统计观念。
标准差已广泛运用于股票以及共同基金投资风险的衡量上,主要是根据基金净值于壹段时间内波动的情况计算而来的。
壹般而言,标准差愈大,表示净值的涨跌较剧烈,风险程度也较大。
实务的运作上,可进壹步运用单位风险报酬率的概念,同时将报酬率的风险因素考虑于内。
所谓单位风险报酬率是指衡量投资人每承担壹单位的风险,所能得到的报酬,以夏普指数最常为投资人运用。
标准差是壹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壹种测量观念。
壹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壹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俩组数的集合{0,5,9,14}和{5,6,8,9}其平均值均是7,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标准差能够当作不确定性的壹种测量。
例如于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
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和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和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和预测值互相矛盾。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值均落于壹定数值范围之外,能够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
标准差的简易计算公式假设有壹组数值x1,...,xN(皆为实数),其平均值为:此组数值的标准差为:壹个较快求解的方式为:壹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定义为:须注意且非所有随机变量均具有标准差,因为有些随机变量不存于期望值。
如果随机变量X为x1,...,xN具有相同机率,则可用上述公式计算标准差。
从壹大组数值当中取出壹样本数值组合x1,...,xn,常定义其样本标准差:范例:标准差的计算这里示范如何计算壹组数的标准差。
例如壹群孩童年龄的数值为{5,6,8,9}:第壹步,计算平均值n=4(因为集合里有4个数),分别设为:,,,用4取代N此为平均值。
第二步,计算标准差用4取代N用7取代标准差和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壹组数据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常常同时做为参考的依据。
2017及往年真题六西格玛绿带复习题及答案
2017及往年真题六西格玛绿带复习题及答案2017年六西格玛绿带复习题及答案⼀、填空:1、六西格玛管理中的σ是⼀个希腊字母,读作“西格玛”,在数理统计中表⽰“标准差”,是⽤来表征任意⼀组数据或过程输出结果的离σ⽔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较,是对过程满⾜质量要求的⼀种度量。
6σ⽔平意味着每100万次出错机会中不超过3.4个缺陷。
2、六西格玛管理DMAIC⽅法论每个英⽂字母分别代表中⽂的意思是D:定义或界定,M:测量 ,A:分析 ,I:改进和C:控制。
3、σ值(即标准差)越⼤,表明产品和⽣产过程的特性值波动越⼤,对应的σ⽔平越低。
实施六西格玛管理就是要减⼩σ值,减⼩波动,提⾼σ⽔平。
4、六西格玛核⼼价值观主要包括以顾客为中⼼,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聚焦于过程改进,有预见的积极管理,⽆边界合作,追求完美、容忍失败。
5、六西格玛管理的⽬标是⼜“精”⼜“准”,所谓“精”就是波动⼩,所谓“准”就是接近⽬标。
6、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作⽤主要有四⽅⾯:问题解决和成本降低、⽂化变⾰、战略实施、员⼯发展。
7、质量是指“⼀组固有特性满⾜要求的程度”,满⾜要求的程度越⾼,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质量低或差。
8、六西格玛管理是⼀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顾客满意的管理⽅法。
9、企业推⾏六西格玛管理⼀般分为四个阶段,导⼊期、加速期、成长期、成熟期,⽬前六西格玛管理的推进处于成长期。
⼆、问答题1、⽤排列图法确定关键输出变量的原则和⽬的是什么?答:排列图是建⽴在帕累托(Pareto)原则之上的,即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
排列图的⽬的是⽐较不同缺陷类型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顾客的影响,以便找出最重要的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设置优先权并定义问题/机会;确定关键输出变量。
2、质量改进和质量控制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⑴、区别质量控制是消除偶发性问题,使产品保持已有的质量⽔平,即质量维持;⽽质量改进是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使质量达到⼀个新⽔平、新⾼度。
6西格玛计算公式详细讲解
6西格玛计算公式详细讲解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1. 平均值(mean):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2. 偏差(deviation):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数据点的值减去平均值即为偏差。
3. 方差(variance):偏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用来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采用标准差的主要原因是方差的值通常很大,不容易直观地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讲解6西格玛计算公式的步骤:1.首先,计算数据集的平均值。
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2.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偏差。
将每个数据点的值减去平均值,得到每个数据点的偏差。
3.对每个偏差进行平方。
将每个偏差的值平方,得到平方的偏差值。
4.计算平方偏差的平均值,即方差。
将所有平方偏差的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方差。
5.计算方差的平方根,即标准差。
将方差的值开方,得到标准差。
6西格玛计算公式同时考虑了数据的上下极端值,通过标准差的计算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一般来说,标准差越小,数据越接近平均值,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低;反之,标准差越大,数据越分散,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6西格玛计算公式只适用于正态分布的数据集。
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该公式可能得到不准确的结果。
此外,计算标准差还需要注意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等。
总而言之,6西格玛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统计学公式,用于计算数据的标准差。
通过计算平均值、偏差、方差和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状况和离散程度。
这个公式在质量控制、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六西格玛管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六西格玛管理)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2005年8月9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教学目标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的方法.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教学建议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壹样,但意义是壹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壹样.于计算器上S和是且排于壹起的,按同壹键,均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于前,于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键,再按键.教学设计示例1素质教育目标(壹)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养育渗透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和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和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壹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教学步骤(壹)明确目标请同学们回想壹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于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壹.壹般的科学计算器,均含有统计计算功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壹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贸鏊蟮耐臣屏浚庑┩臣屏砍似骄?IMGheight=17src="/RoUpimages/../Files/RoUpimages/2 00472223244784.gif"width=15align=absMiddlev:shapes="_x0000_i1026">、标准差外,仍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各数据的平方和.衡量壹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壹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且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三)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壹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于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壹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壹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于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俩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 3节例1中俩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于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壹个数据,就检查壹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和教科书的表格壹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入.教师仍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和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和该计算器上的符号相同,于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表示壹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能够选按键热门-小学语文教案-小学数学教案-高中数学教案-高中语文教案-小学英语教案-高中物理教案•语文教案|数学教案|英语教案|政治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地理教案|历史教案|生物教案|思品教案中教网>>教学案例>>数学教案>>中学数学教案>>初中数学教案>>初三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2005年8月9日来源:网友提供作者:未知字体:[大中小],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就得到方差值.根据表5,得到根据表6,得到让学生把表5、表6和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壹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和笔算俩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和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于中学的普及使用.课堂练习:课件P177中1、2.(四)总结、扩展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于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法和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于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俩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壹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布置作业课件P179中A组板书设计随堂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1.60,40,30,45,70,582.9,8,7,6,9,7,8教学设计示例2壹、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壹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和应用.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壹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壹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的方法?引入新课随着科学的进步,壹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能够用庑┘扑愎ぞ呃唇屑扑悖究挝颐茄坝眉扑闫骷扑阋蛔槭莸钠骄敕讲畹姆椒ǎ?/P>新课让学生阅读且于教师指导下计算课件例中俩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填空题: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σ和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壹组数据的____.4.于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壹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选择题: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俩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A.标准差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A.0B.1C.约1.414D.2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A.6.3,1.27B.1.61,6.3C.6.3,1.61D.1.27,1.61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小结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1)(2)四、教学注意问题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本文章共2页,当前于第2页12【关闭】【收藏本文到IE】【中教论坛】【返回首页】。
六西格玛相关参数及计算公式
六西格玛相关参数及计算公式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用于衡量和改进一个过程或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它通过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帮助分析员工在执行工作过程中的变异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下是六西格玛的一些相关参数和计算公式。
1. 均值(Mean):均值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它是通过将所有数据值相加,然后除以数据数量得到的。
计算公式如下:均值=Σx/n其中,Σx表示所有数据值的总和,n表示数据的数量。
2. 方差(Variance):方差度量了数据集合中各个数据值与均值的偏差。
计算公式如下:方差=Σ(x-μ)²/n其中,Σ(x-μ)²表示各个数据值与均值之差的平方之和,n表示数据的数量。
3.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方差其中,√表示平方根。
4. 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正态分布是一个常见的连续型概率分布,也称为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用于描述大量独立且随机分布的随机变量总和的概率分布情况。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如下:f(x)=(1/(σ√(2π)))*e^(-((x-μ)²/(2σ²)))其中,f(x)表示概率密度函数,σ表示标准差,μ表示均值,e表示自然对数的底数。
通过计算一个过程或产品的六西格玛范围,可以评估其能力和性能,帮助确定改进措施和目标。
六西格玛的计算公式和参数有助于分析员工的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提供了量化的指标和数据支持,帮助组织和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改进。
同时,六西格玛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服务行业、流程改进等,帮助提高效率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六西格玛的一些基本参数和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方法。
此外,六西格玛的应用需要具备统计学和质量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分析和解释。
(六西格玛管理)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
(六西格玛管理)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6西格玛管理中常用的度量指标6西格玛管理于“度量什么”和“怎样度量”上不同于传统的方法,它为提升组织的竞争力揭示出广泛的业绩改进空间。
由于测量对象、测量方法和数据类型不同,于6西格玛管理中有若干种用于业绩度量的指标。
下面我们就壹些常用的指标作壹介绍。
于6西格玛管理的度量中,常常用到下面的度量指标,它们是:FTY(FirstTimeYield)-首次产出率。
是指过程输出壹次达到顾客规范要求的比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壹次提交合格率。
RTY(RolledThroughputYield)-滚动产出率。
是构成过程的每个子过程的FTY之乘积。
表明由这些子过程构成的大过程的壹次提交合格率。
RTY=FTY1′FTY2?′?′FTYn式中:FTYi是各子过程的首次产出率,n是子过程的个数。
用FTY或RTY度量过程能够揭示由于不能壹次达到顾客要求而造成的报废和返工返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质量、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损失。
这和我们通所采用的产出率的度量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于很多企业中,只要产品没有报废,于产出率上就不计损失。
因此掩盖了由于过程输出没有壹次达到要求而造成的返修成本的增加和生产周期的延误。
举例来说,某过程由4个生产环节构成(如图2-1所示)。
该过程于步骤2和步骤4之后设有质控点。
根据生产计划部门的安排,投料10件。
经过步骤1和步骤2的加工后,于检验发现2个不合格品。
1件须报废,另1件经返修处理后可继续加工,这样有9件进入了后续的加工过程。
这9件产品经过步骤3和步骤4后又有1件报废,1件返修。
整个加工结束后,有8件产品交付顾客。
因此,生产计划部门的统计数据是:产出率=80%。
这个统计数据不能表明于这80%中,有壹些是经过返修后交付的,这些返修活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如果我们用RTY来度量的话,能够见出,步骤1和步骤2的FTY1为8/10=80%,步骤3和步骤4的FTY2为7/9=78%。
数理统计与六西格玛绩效指标
经营结果分析 Zu:(规格上限SIGMA水平) Zl :(规格下限SIGMA水平)
缺陷率与西格玛水平
Z=MIN(ZU,ZL)
概率
随机事件:
在一组条件S之下,若事件A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则称A为随机事件.
例:投掷一枚硬币(条件S),国徽(A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0 1 2 ……n p0 p1 p2 ….pn 其中
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也译为布瓦松分布,布阿松 分布,波以松分布等)是一种统计与或然率学里常见到的离 散或然率分布(discre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由法国数 学家西莫恩·德尼·布瓦松(Siméon-Denis Poisson)在1838年 时发表。
常用的几种分布
二项分布_概率分布曲线
99.6%
二项分布在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二项分布 统计前3个月产品不良品率为0.4%,如果生产过程稳定,在后续的生产中, 1000个产品中出现5个不良品的概率为?
现在生产的 质量水平
不良率 0.4%
二项分布
后续生产质 量水平估计
二项分布
0个缺 陷
1个缺 陷
2个缺 陷
A:掷钱币:
可能的取值: 0 (正面) 1(反面) )
概率: 0.5
0.5
0.05
B:产品加工:
1(合格)
0(不合格
良品率0.95
不良率
2.有多种结果出现,但只能取其中一个值概率分布
A.掷骰子:
可能的取值:1 2 3 4 5 6
概率:1/6 1/6 1/6 1/6 1/6 1/6
B.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良率的概率分布
(六西格玛管理)标准差
(六西格玛管理)标准差标准差概述标准差是壹种表示分散程度的统计观念。
标准差已广泛运用于股票以及共同基金投资风险的衡量上,主要是根据基金净值于壹段时间内波动的情况计算而来的。
壹般而言,标准差愈大,表示净值的涨跌较剧烈,风险程度也较大。
实务的运作上,可进壹步运用单位风险报酬率的概念,同时将报酬率的风险因素考虑于内。
所谓单位风险报酬率是指衡量投资人每承担壹单位的风险,所能得到的报酬,以夏普指数最常为投资人运用。
标准差是壹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壹种测量观念。
壹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壹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俩组数的集合{0,5,9,14}和{5,6,8,9}其平均值均是7,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标准差能够当作不确定性的壹种测量。
例如于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
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和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和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和预测值互相矛盾。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值均落于壹定数值范围之外,能够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
标准差的简易计算公式假设有壹组数值x1,...,xN(皆为实数),其平均值为:此组数值的标准差为:壹个较快求解的方式为:壹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定义为:须注意且非所有随机变量均具有标准差,因为有些随机变量不存于期望值。
如果随机变量X为x1,...,xN具有相同机率,则可用上述公式计算标准差。
从壹大组数值当中取出壹样本数值组合x1,...,xn,常定义其样本标准差:范例:标准差的计算这里示范如何计算壹组数的标准差。
例如壹群孩童年龄的数值为{5,6,8,9}:第壹步,计算平均值n=4(因为集合里有4个数),分别设为:,,,用4取代N此为平均值。
第二步,计算标准差用4取代N用7取代标准差和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壹组数据的平均值及标准差常常同时做为参考的依据。
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和标准差方差和标准差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分别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波动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方差和标准差经常被用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于它们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方差的概念。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
在统计学中,方差通常用σ²来表示,其中σ代表总体标准差。
方差的计算公式为:\[ \sigma^2 = \frac{1}{n}\sum_{i=1}^{n}(x_i-\overline{x})^2 \]其中,\( x_i \)代表第i个数据点,\( \overline{x} \)代表数据的平均值,n代表数据的个数。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标准差。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衡量数据的波动程度。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程度越大;标准差越小,数据的波动程度越小。
在统计学中,标准差通常用σ来表示。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sigma = \sqrt{\frac{1}{n}\sum_{i=1}^{n}(x_i-\overline{x})^2} \]标准差和方差都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方差或标准差来评估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波动程度。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中,方差和标准差经常被用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计算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此外,方差和标准差还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离散程度和波动程度,从而找出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总之,方差和标准差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波动程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方差或标准差来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六西格玛管理之方差分析.pptx
i=1 j=1
i=1 j=1
i=1
One-way ANOVA : Cycle times versus 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CycleTim
Source Week Error Total
DF
SS
3 1032.48
96 110.36
96 1142.84
MS 344.16 1.15
(多元回归分析)
2,3,4 way… ANOVA
Medians Tests
(方差分析)
Multiple Regression
(多元回归分析)
连续 连续
P-Vaule>0.05 元相关性 <0.05 有很大相关性
目
的
• 简介One-way ANOVA基本统计模式 • 确认One-way ANOVA的统计假定 • 学习不同的探索性分析与图解的技巧 • 学习如何执行 F-test(假设试验) • 研究方差比较的统计性检验
26.0056 28.9400 26.0063 26.4356 25.9927 …
28.4268 27.5085 27.5825 27.4018 24.9209
…
实际问题 比较Customer 1, Customer 2和Customer 3
所经历的运送时间的数据资料
分析Roadmap:3个或更多样本
分析 Roadmap
+3 Level X 的比较
方差分析 平均值/中位值
研究 Stability (若可行)
研究 Shape
研究Spread
研究Centering
在3个或更多的 level 中,我们使用它们 的某些aspects 来做相互比较
(六西格玛管理)方差和标准差
(六西格玛管理)方差和标准差4.4方差和标准差〖教学目标〗◆1、了解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壹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且会用他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3、能用样本的方差来估计总体的方差.◆4、通过实际情景,提出问题,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方差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难点:方差如何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学生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壹、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甲、乙俩名射击手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表:①请分别算出甲、乙俩名射击手的平均成绩;②请根据这俩名射击手的成绩于图中画出折线图;二、合作交流,感知问题请根据统计图,思考问题:①、甲、乙俩名射击手他们每次射击成绩和他们的平均成绩比较,哪壹个偏离程度较低?②、射击成绩偏离平均数的程度和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折线的波动情况有怎样的联系?③、用怎样的特征数来表示数据的偏离程度?可否用各个数据和平均的差的累计数来表示数据的偏离程度?④、是否可用各个数据和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来表示数据的偏离程度?⑤、数据的偏离程度仍和什么有关?要比较俩组样本容量不相同的数据的偏离平均数的程度,应如何比较?三、概括总结,得出概念1、根据之上问题情景,于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基础上得出方差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用方差来判断数据的稳定性。
2、方差的单位和数据的单位不统壹,引出标准差的概念。
(注意:于比较俩组数据特征时,应取相同的样本容量,计算过程可借助计数器)3、现要挑选壹名射击手参加比赛,你认为挑选哪壹位比较适宜?为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作出结论)四、应用概念,巩固新知1、已知某样本的方差是4,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2、已知壹个样本1,3,2,X,5,其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3、甲、乙俩名战士于射击训练中,打靶的次数相同,且中环的平均数X甲=X乙,如果甲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那么方差的大小关系是S2甲S2乙4、已知壹个样本的方差是S=[(X1—4)2+(X2—4)2+…+(X5—4)2],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样本的容量是。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n 製程標準差 ( Pp 值 )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製程的飄移
當 Ca = 0 時,6 的不良率 = 2 PPB (PPB 十億分之一) (Ca = 0 表示製程正好對準中心 )
Ca = 0 的機率很小,正常來說都會有一 個飄移
當製程的飄移在 1.5 (由摩托羅拉提 出) ,其不良率 = 3.4 PPM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Control 所應負有的五大功能
在GE的想法中Control至少要發揮五大功能, 這五大功能依序是: (1) 控制改善進度 (2) 衡量改善成效 (3) 落實改善績效 (4) 累積改善知識 (5) 分享改善成果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2020/11/6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課程內容
1.什麼是 6 2. 6 的優勢 3. 6 的影響 4. Motorola 與 GE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什麼是 6
n 唸 “ 西格瑪 ” 或 “ Sigma ” n 是希臘字母,在統計學上用來表示數據的
分散程度 n 對計量值而言,用 來度量與目標值的偏移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6 在經營管理上的成效
市場佔有率的增加 顧客回頭率的提高 成本降低 周期降低 缺陷率降低 産品/服務開發加快 企業文化改變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6 的做法 -- MAIC
Measure ( 由感覺到事實 ) Analyze ( 由事實到分析 ) Improve ( 由分析到改善 ) Control ( 由改善到一流 )
六西格玛六个标准差
6 的演進
3 (不良率 2,700 PPM) (一個規格公差內含有正負3 )
PPM (百萬分之一) 日本廠商 10 PPM 日本豐田 TOYOTA 4 PPM
(六西格玛管理)数理统计_方差与标准差
(六西格玛管理)数理统计_方差与标准差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实验或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大均具有随机变量的性质。
而对这些随机变量的描述,仅有前壹章所讲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不够的。
集中量数只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典型情况,它仍不能说明壹组数据的全貌。
数据除典型情况之外,仍有变异性的特点。
对于数据变异性即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壹组统计量,称作差异量数,这些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或方差,全距,平均差,四分差及各种百分差等等。
第壹节方差和标准差方差(Variance)也称变异数、均方。
作为统计量,常用符号S2表示,作为总体参数,常用符号σ2表示。
它是每个数据和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乘方后的均值,即离均差平方后的平均数。
方差,于数理统计中又常称之为二阶中心矩或二级动差。
它是度量数据分散程度的壹个很重要的统计特征数。
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即方差的平方根,常用S或SD表示。
若用σ表示,则是指总体的标准差,本章只讨论对壹组数据的描述,尚未涉及总体问题,故本章方差的符号用S2,标准差的符号用S。
符号不同,其含义不完全壹样,这壹点望读者能够给予充分的注意。
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壹)未分组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基本公式是:(3—la)(3—1b)表3—1说明公式3—1a和3—1b的计算步骤表3—1未分组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应用3—1公式的具体步骤:①先求平均数X=36/6=6;②计算X i-X;③求(Xi-X)2即离均差x2;④将各离均差的平方求和(∑x2);⑤代入公式3—1a和3—1b求方差和标准差。
具体结果如下:S2=10/6=1.67(二)已分组的数据求标准差和方差数据分组后,便以次数分布表的形式出现,这时原始数据不见了,若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可用下式:(3—3a)(3—3b)式中d=(Xc-AM)/i,AM为估计平均数Xc为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f为各组区间的次数N=Σf为总次数或各组次数和i为组距。
下面以表1—8数据为例,说明分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的步骤: 表3—2次数分布表求方差和标准差具体步骤:①设估计平均数AM,任选壹区间的Xc充任;②求d⑧用f乘d,且计算Σfd;④用d和fd相乘得fd2,且求Σfd2;⑤代入公式计算。
六西格玛管理方差与标准差
最新卓越管理方案您可自由编辑20.2极差、方差与标准差【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六西格玛管理方差与标准差2.学会用极差、方差与标准差来处理数据.3.学会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二、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主动思考与探索,发现方差计算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目标学生在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极差、方差与标准差来分析数据,然后作出决策;体验用现代算工具处理数据的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方差计算式的导出过程.难点:方差概念的引入.【教学设想】课型:新授课.教学思路:从复习旧知入手(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观察导图-研究用什么数据来表示数据高低起伏的变化大小-得出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导出方差的计算式—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求标准差。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本课目标】1.理解极差的概念及应用.2.明确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3.能够举出一些利用极差进行比较的例子.【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播放多媒体—教材中的导图“你喜欢住在哪个城市?”(或用投影幻灯片或由教学挂图展示).观察导图,讨论用什么样的数来反映数据的高低起伏的变化大小比较合适2、课前热身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从观察导图、复习旧知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极差的概念及其应用,明确极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2)四边互动互动1:师: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代表数有什么不同?生:思考、交流。
明确: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互动2:师:在导图中,为什么说北京“四季分明”而新加坡“四季温差不大”。
生:观察,思考,交流。
明确:通过讨论,学生初步感知: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可以用来表示数据高低起伏的变化大小。
出示投影:课本么135页表20.1.1上海每日最高气温统计表(单位:℃)互动3:师:表20.2.1显示的是上海2001年2月下旬和2002年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从表上看,2002年和2001年2月下旬的气温相比,有4天的温度相对高些,有3天的温度相对低些,还有1天的温度相同.我们是否可以由此认为2002年2月下旬的气温比2001年高呢?生:小组交流、发表意见.师: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请你计算其平均数。
六西格玛黑带知识点(方差的性质及方差的计算)
一、***方差的性质及方差的计算题目:某机械企业在下料时需要把长度为L的钢材截成长度为L1和L2的两段,已知L服从均值为10cm,标准差为0.4cm的正态分布,L1服从均值为5cm,标准差为0.3cm的正态分布,则关于L2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一定不是正态分布B. 服从均值为5cm,标准差为0.1cm的正态分布C. 服从均值为5cm,标准差为0.5cm的正态分布D. 服从均值为5cm,标准差为0.7cm的正态分布X1和X2相互独立时,有此题是两正态分布之差L2还是正态分布,均值10-5=5,标准差是两方差之和再开平方。
Var(X1-X2)=VarX1+VarX2Var(L2)=Var(L-L1)=VarL+VarL1=0.4^2+0.3^2=0.25Stdev(L2)=0.25^0.5=0.5注意:方差有可加性,sqrt(0.08^2+0.06^2)=sqrt(0.01)=0.1题目:某公司对20名六西格玛绿带奖励了2万元,奖金按每个绿带的表现进行了二次分配,有人计算出奖金额的方差为81。
后来,公司又出了两个追加奖金的备选方案:(1)每人增加100元;(2)每人增加10%。
问若实施这两种方案,奖金的方差分别是多少(保留整数)?AA. 81 98B. 81 89C. 91 98D. 以上都不对方差是在概率论和统计方差衡量随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
概率论中方差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统计中的方差(样本方差)是每个样本值与全体样本值的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值的平均数。
在概率分布中,设X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若E{[X-E(X)]^2}存在,则称E{[X-E(X)]^2}为X的方差,记为D(X),Var(X)或DX,其中E(X)是X的期望值,X是变量值[1],公式中的E是期望值expected value 的缩写,意为“变量值与其期望值之差的平方和”的期望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西格玛管理)数理统计_方差与标准差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实验或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大均具有随机变量的性质。
而对这些随机变量的描述,仅有前壹章所讲集中趋势的度量是不够的。
集中量数只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典型情况,它仍不能说明壹组数据的全貌。
数据除典型情况之外,仍有变异性的特点。
对于数据变异性即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壹组统计量,称作差异量数,这些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或方差,全距,平均差,四分差及各种百分差等等。
第壹节方差和标准差方差(Variance)也称变异数、均方。
作为统计量,常用符号S2表示,作为总体参数,常用符号σ2表示。
它是每个数据和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乘方后的均值,即离均差平方后的平均数。
方差,于数理统计中又常称之为二阶中心矩或二级动差。
它是度量数据分散程度的壹个很重要的统计特征数。
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即方差的平方根,常用S或SD表示。
若用σ表示,则是指总体的标准差,本章只讨论对壹组数据的描述,尚未涉及总体问题,故本章方差的符号用S2,标准差的符号用S。
符号不同,其含义不完全壹样,这壹点望读者能够给予充分的注意。
壹、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壹)未分组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基本公式是:(3—la)(3—1b)表3—1说明公式3—1a和3—1b的计算步骤表3—1未分组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应用3—1公式的具体步骤:①先求平均数X=36/6=6;②计算X i-X;③求(Xi-X)2即离均差x2;④将各离均差的平方求和(∑x2);⑤代入公式3—1a和3—1b求方差和标准差。
具体结果如下:S2=10/6=1.67(二)已分组的数据求标准差和方差数据分组后,便以次数分布表的形式出现,这时原始数据不见了,若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可用下式:(3—3a)(3—3b)式中d=(Xc-AM)/i,AM为估计平均数Xc为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f为各组区间的次数N=Σf为总次数或各组次数和i为组距。
下面以表1—8数据为例,说明分组数据求方差和标准差的步骤: 表3—2次数分布表求方差和标准差具体步骤:①设估计平均数AM,任选壹区间的Xc充任;②求d⑧用f乘d,且计算Σfd;④用d和fd相乘得fd2,且求Σfd2;⑤代入公式计算。
二、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方差和标准差是表示壹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的指标。
其值越大,说明离散程度大,其值小说明数据比较集中,它是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中最常应用的差异量数。
它基本具备壹个良好的差异量数应具备的条件:①反应灵敏,每个数据取值的变化,方差或标准差均随之变化;②有壹定的计算公式严密确定;③容易计算;④适合代数运算;⑤受抽样变动的影响小,即不同样本的标准差或方差比较稳定;⑥简单明了,这壹点和其他差异量数比较稍有不足,但其意义仍是较明白的。
除上述之外,方差仍具有可加性特点,它是对壹组数据中造成各种变异的总和的测量,能利用其可加性分解且确定出属于不同来源的变异性(如组间、组内等)且可进壹步说明每种变异对总结果的影响,是以后统计推论部分常用的统计特征数。
于描述统计部分,只需要标准差就足以表明壹组数据的离中趋势了。
标准差比其他各种差异量数具有数学上的优越性,特别是当已知壹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后,便可知占壹定百分比的数据落于平均数上下各俩个标准差,或三个标准差之内。
对于任何壹个数据集合,至少有1壹1/h2的数据落于平均数的h(大于1的实数)个标准差之内。
(切比雪夫定理)。
例如某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0,标准差是5,则至少有75%(1壹1/22)的数据落于50-2*5至50+2*5即40至60之间,至少有88.9%(1壹1/32)的数据落于50-3*5至50+3*5=35—65之间(h=2,1-1/h2=1-1/22=3/4=75%,h=3,-1/h2=1-1/32=8/9=88.9%)。
如果数据是呈正态分布,则数据将以更大的百分数落于平均数上下俩个标准差之内(95%)或三个标准差之内(99.%)。
三、由各小组的标准差求总标准差由于方差具有可加性特点,于已知几个小组的方差或标准差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几个小组联合于壹起的总的方差或标准差。
这种计算常于科研协作中应用,例如先了解各班学生情况,再了解全年级情况;或先了解各年级情况,再了解全校总的情况。
但这种方差或标准差的合成,只有于应用同壹种观测手段,测量的是同壹个特质,只是样本不同时,才能应用。
计算总方差或总标准差的公式如下;(3—4a)(3—4b)式中为总方差为总标准差N1…N n为各小组数据个数为总平均数为各小组的平均数四、标准差的应用(壹)差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当所观测的样本水平比较接近,而且是对同壹个特质使用同壹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要比较不同样本之间离散程度的大小,壹般可直接比较标准差或方差的大小-标准差的值大说明该组数据较分散,若标准差小,则说明该组数据较集中。
标准差的单位和原数据的单位相同,因而有时称它为绝对差异量。
于对不同样本的观测结果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常会遇到下述情况:①俩个或多个样本所测的特质不同,即所使用的观测工具不同,如何比较其离散程度?②即使使用的是同+种观测工具,但样本的水平相差较大时,如何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于第壹种情况下,标准差的单位不同,显然不能直接比较标准差的大小。
第二种情况虽然标准差的单位相同,但俩样本的水平不同,这可从平均数的大小明显不同确定。
通常情况下,平均数的值较大,其标准差的值壹般也较大,平均数的值较小,其标准差的值也较小。
这种情况下,若直接比较标准差取值的大小,借以比较不同样本的分散情况是无意义的。
可见,上述俩种情况下,若用绝对差异量进行直接比较以确定其分散程度的大小是不行的,这时可用相对差异量进行比较。
最常用的相对差异量就是差异系数。
差异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差等,通常用符号CV表示,其计算如下,CV=S/M*100%(3—5)式中S为某样本的标准差M为该样本的平均数。
差异系数于心理和教育研究中常用于:①同壹团体不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②对于水平相差较大,但进行的是同壹种观测的各种团体,进行观测值离散程度的比较。
例2已知某小学壹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25公斤,体重的标准差是3.7公斤,平均身高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问体重和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解:CV体重=3.7/25*100%=14.8%CV身高=6.2/110*100%=5.64%通过比较差异系数可知,体重的分散程度比身高的分散程度大(14.8%>5.64%)。
例3通过同壹个测验,壹年级(7岁)学生的平均分数为60分,标准差为4.02分,五年级(14岁)学生的平均分数为80分,标准差为6.04分,问这俩个年级的测验分数中哪壹个分散程度大?解:CV壹年级=4.02/60*100%=6.7%CV五年级=6.04/80*100%=7.55%答;五年级的测验分数分散程度大。
于应用差异系数比较相对差异大小时,壹般应注意测量的数据要保证具有等距的尺度,这时计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才有意义,应用差异系数进行比较也才有意义。
另外,观测工具应具备绝对零,这时应用差异系数去比较分散程度效果才更好。
因此,差异系数常用于重量、长度、时间,编制得好的测验量表范围内。
第三,差异系数只能用于壹般的相对差异量的描述上,至今尚无有效的假设检验方法,因此对差异系数不能进行统计推论。
(二)标准分数(standardscore)标准分数又称基分数或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壹个分数于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1.计算公式;Z=(X—)/S(3—6)式中X代表原始数据,X为壹组数据的平均数,S为标准差。
从公式3—6能够明了,Z分数的意义,它是壹个数和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它无实际单位。
如果了个数小于平均数,其值为负数,如果壹个数的值大于平均数,其值为正数,如果壹个数的值等于平均数,其值为零。
可见Z分数能够表明原数目于该组数据分布中的位置,故称为相对位置量数。
例4某班平均成绩为90分,标准差为3分,甲生得94.2分,乙生得89.1分,求甲乙'学生的Z分数各是多少?解:根据公式3—6Z甲=(94.2—90)/3=1.4Z乙=(89.1—90)/3=-0.3Z分数表示其原分数于以平均数为中心时的相对位置,这比使用平均数和原分数表达了更多的信息。
2.Z分数的性质①于壹组数据中所有由原分数转换得出的z分数之和为零,其Z分数的平均数亦为零。
②壹组数据中各z分数的标准差为1。
3.Z分数的应用①Z分数可用于比较分属性质不同的观测值于各自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的高低。
因为z分数能够表明各原数目于该组数据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它无实际单位。
这样不同观测值的比较便可进行。
这里所说的数据分布中相对位置包括俩个意思,壹个是表示某原数目以平均数为中心以标准差为单位所处距离的远近和方向;另壹个意思是表示某原数目于该组数据分布中的位置,即于该数目以下或之上的数据各有多少,如果于壹个正态分布(或至少是壹个对称分布)中,这俩个意思可合二为壹。
但于壹个偏态分布中,这俩个意思就不能统壹。
这壹点于应用z分数时要特别注意。
例如有壹人的身高是170厘米,体重是65公斤(也能够是另壹人的体重),究竟身高仍是体重于各自的分布中较高?这是属于俩种不同质的观测,不能直接比较。
但若我们知道各自数据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这样我们可分别求出z分数进行比较。
设Z身高1.70=0.5,Z体重65=1.2,则可得出该人的体重离平均数的距离要比身高离平均数的距离远,即该人于某团体中身高稍偏高,而体重更偏重些。
如果该团体,身高和体重的次数分布为正态,我们仍可更确切地知道该人的身高和体重于次数分布的相对位置是多少,从而进行更确切(或更数量化)的比较。
、②当已知各不同质的观测值的次数分布为正态时,可用z分数求不同的观测值的总和或平均值,以示于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于算术平均数壹节中讲到,于计算平均数时,要求数据必须同质,否则会使平均数没有意义,但有时需要将不同质的数据合成,这时可采用Z分数。
例如已知高考的各科成绩分布是正态分布,可是由于各科的难易度不同,因此,各科成绩就属于不同质的数据。
以前常采取总和分数或求平均分数的方法,这是不科学的。
如果应用Z分数求总和或平均数则更有意义。
类似这种情况有期末成绩总和等。
举例如下表3-3利用Z分数求总和假设二例是高等学校入学考试俩名考生甲和乙的成绩分数。
如果按总分录取则取乙生,若按标准分数录取则应取甲生;为何会出现如此悬殊的差别?这是由于不恰当地计算总和分数造成的,因为各科成绩难易度不同,分散程度也不同;:各门学科的成绩分数是不等价的,亦即数据是不同质的,这时应用总和分数不够科学,故此出现这类问题,科学的方法应当用Z分数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