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呼吸系统

病理生理学呼吸系统

引言概述: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方面的学科,而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相关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预后,最后总结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2.呼吸系统的功能——进行气体交换、维持酸碱平衡、参与声音产生等。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1.遗传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如囊肿纤维化、气道高反应性等。

2.环境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如空气污染、吸烟等。

3.免疫系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改变——气流受限、肺组织发生破坏等。

2.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改变——支气管痉挛、炎症反应等。

3.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病原微生物侵袭、肺泡炎症等。

4.肺癌的病理生理改变——肺组织恶性肿瘤生长、转移等。

5.肺纤维化的病理生理改变——肺组织纤维化、肺功能减退等。

四、呼吸系统疾病的预后1.病程的变化和预后评估指标——如疾病的分期、病理类型等。

2.呼吸系统疾病的并发症与预后——如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等。

3.治疗手段对呼吸系统疾病预后的影响——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

五、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意义与未来发展方向1.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3.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对疾病预防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以及预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本质,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呼吸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它负责供应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可能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了解呼吸系统病理学对于我们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呼吸系统病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分类、发病机制以及常见的疾病。

第一部分:呼吸系统病理学概述呼吸系统病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发病机制以及相关的病理变化。

呼吸系统病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本质、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呼吸系统疾病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如肺炎、结核等。

非感染性疾病则包括过敏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三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常见的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免疫异常、气道阻塞等。

炎症反应是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特点,它会导致气道狭窄和纤维化。

免疫异常也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如过敏性哮喘。

气道阻塞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主要表现,它会导致呼吸功能受限。

第四部分: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肺结核、哮喘等都有特定的病理变化。

肺炎的病理特点包括肺泡充血、炎性细胞浸润等。

肺结核则表现为干酪样坏死、结节形成等典型的病理改变。

哮喘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气道壁增厚、黏液腺增生等。

了解这些病理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第五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针对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对于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和结核,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合理用药等。

对于非感染性疾病,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过敏原和吸烟等不良行为。

治疗策略则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采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呼吸病理学

呼吸病理学

呼吸病理学一、引言呼吸系统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种种原因导致的病理变化会使呼吸系统受到损害,影响其正常功能。

呼吸病理学便是一门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学科。

本文将对呼吸病理学进行简要概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

2.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非常薄,有利于气体交换。

3.肺功能:包括肺容量、通气量、肺换气功能等。

三、呼吸系统疾病分类1.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

2.限制性肺疾病:如肺纤维化、胸腔积液等。

3.肺实质性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

4.肺血管性疾病:如肺动脉高压、肺血栓等。

5.神经肌肉性疾病:如肌肉无力、肌肉病变等。

四、呼吸病理学的研究内容1.病理变化:包括炎症、纤维化、坏死等。

2.病理解剖:对疾病状态下呼吸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研究。

3.病理生理:探讨疾病状态下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变化。

4.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呼吸疾病的病因和发病过程。

五、呼吸病理学的临床应用1.诊断:通过病理学检查,为临床确诊提供依据。

2.病情评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治疗指导: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4.疾病监测: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

六、结语呼吸病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对于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呼吸病理学,才能更好地关注呼吸系统健康,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我国,呼吸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有望为呼吸疾病的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一、判断题1 .肺小叶内终末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 .肺小叶内终末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腺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 .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咳嗽、咳痰的病变基础主要是支气管壁粘液腺增生、肥大和浆液腺粘液化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小气道的炎症和阻塞性通气障碍,以及肺间隔的破坏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代偿性肺气肿和老年性肺气肿不是真性肺气肿。

[判断题] *错6 .迟发性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主要与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有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支气管扩张症是指肺内支气管管腔永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变差别之一是后者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发生鳞状化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大叶性肺炎的病变主要是肺泡的纤维素性炎,因而常合并肺间质纤维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 .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和红色肝样变期,在肺泡内渗出液中能检出多量肺炎球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 .在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肺实变程度最重,故病人缺氧的症状也最明显。

[判断题] *错12 .当肺内癌组织弥漫浸润使肺实变、肉眼观呈肉质样改变时称为肺肉质变。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 .小叶性肺炎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常只累及一叶肺组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 .严重的小叶性肺炎,病灶可相互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若不抓紧治疗,有可能发展为大叶性肺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小叶性肺炎好发于儿童和年老体弱者,且常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

呼吸系统病理学概述

呼吸系统病理学概述
学等
研究进展:新型 药物研发、基因 治疗、免疫治疗

研究展望:个性 化治疗、精准医 疗、人工智能辅
助诊断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研究方法:从 传统的病理学 研究转向分子 生物学、遗传 学等现代研究 方法
0 1
研究内容:从 单一的疾病研 究转向多学科 交叉的研究, 如呼吸系统与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等
0 2
研究目标:从 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转向疾病 的预防和健康 管理
0 3
研究领域:从 传统的呼吸系 统疾病研究转 向新兴的呼吸 系统疾病,如 COVID-19等
0 4
呼吸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个性化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和治疗
和治疗疾病。
病毒感染:如流 感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肺 炎链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
真菌感染:如曲 霉菌、念珠菌等
寄生虫感染:如 肺吸虫、蛔虫等
病毒与细菌混合 感染:如流感病 毒与肺炎链球菌 混合感染等
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如过 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如淋 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
组织损伤:细 胞坏死、纤维 化、瘢痕形成 等
气道阻塞:气 道狭窄、气道 壁增厚等
肺泡损伤:肺 泡壁增厚、肺 泡腔扩大等
呼吸功能障碍: 通气功能下降、 换气功能障碍 等
免疫反应:免 疫细胞活化、 免疫因子释放 等
01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组织病理、细胞病理 等
0
0
0
0
1
2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本科PPT课件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本科PPT课件
肺泡
肺泡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能够进行有效的气体 交换。
肺血管
肺血管负责输送血液,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 换。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结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 等症状。
详细描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 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该病具有自限性,通常在
发病后1-2周内可以痊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结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 表现为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是持续气流受限,这是不可逆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会恶化。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与吸烟、空气污染 、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治疗主要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和肺康复等。
组织损伤与修复
组织损伤
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损伤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功能丧失。损伤的原因包括感染、化学物质、辐射和缺血等。 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损伤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组织修复
损伤后,机体会启动修复机制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修复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再生和组织重塑等阶段。 修复的结果可能不完全,导致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
炎症反应
急性炎症
以渗出和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渗出液中含有 大量炎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这些细胞在清除病原体、 促进组织修复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慢性炎症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与反复或持续的刺激有关。慢性炎症的特点是炎症细胞的 持续浸润和组织损伤的修复。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组织纤维化和器官功能障碍。

呼吸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病理学

呼吸系统病理学呼吸系统病理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病理变化的科学。

下面将着重介绍呼吸系统常见病理学以及相关的常见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指在吸入过程中出现气道慢性阻塞的一组肺部疾病。

COPD通常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而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气道管壁增厚、黏液过多、细支气管痉挛,而肺气肿则主要表现为肺泡气隙扩大等病理变化。

2、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由气道的过敏反应和炎症引起。

哮喘早期可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增加等病理变化,以后气道内的炎症反应会引起气道增厚,最终导致气道阻塞。

3、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肺部组织结核病灶的形成,其中肺泡和小叶内可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肉芽组织生成。

4、间质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是指影响肺间质组织(包括肺泡壁和肺间质)的一组疾病,其表现为肺泡间质的纤维化和脂肪沉积等病理变化。

常见类型有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癌等。

5、肺癌肺癌是肺部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肺癌的位置及类型不同,其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肺癌可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中央型肺癌多见于大支气管周围,其表现为肺组织的向心生长和黏液分泌,周围型肺癌多见于外周肺组织,其病变一般呈现为球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质地硬,常侵犯胸膜。

6、肺炎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侵入肺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其病理变化包括肺泡炎性渗出,肺内有大量炎性渗液聚集,可导致肺实质发生炎性渗出和肺泡壁进行纤维化,妨碍气体交换。

以上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病理变化和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呼吸系统病理学知识点

呼吸系统病理学知识点

呼吸系统病理学知识点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氧和排除二氧化碳。

然而,各种疾病可以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呼吸系统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和咽喉是空气进入呼吸系统的入口,它们通过气管连接到肺部。

气管分为左右两个支气管,它们进一步分支成支气管树,最终形成肺泡。

2.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的过度反应性和气流受限。

常见症状包括气喘、喘息和胸闷。

哮喘发作时,气道狭窄,导致呼吸困难。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呼吸系统的另一种常见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COPD主要由吸烟引起,长期吸烟会损伤气道和肺组织。

(3)肺炎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和胸痛。

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严重病例可能会导致呼吸衰竭。

(4)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通常在肺组织中开始形成肿瘤。

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血、呼吸困难和胸痛。

吸烟是最主要的肺癌风险因素。

3. 呼吸系统病理的诊断方法(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它可以显示肺部结构,如肺组织的病变、肿块等。

X线检查对于肺炎、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病理的诊断都有帮助。

(2)呼吸功能测试呼吸功能测试是评估肺部功能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呼吸功能测试包括肺活量、峰流速和弥散功能测定。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呼吸状况和病理程度。

(3)组织活检组织活检是通过取得肺部组织样本来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或手术切除来实现。

组织活检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

4. 呼吸系统病理学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例如,哮喘患者可以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快速作用舒张剂来控制症状。

病理学教学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教学第十三章 呼吸系统疾病
2.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A.肺泡的纤维素性炎症 B.肺的出血性炎症 C.肺的化脓性炎症 D.肺的肉质变 E.以上都不是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A1型题
3.大叶性肺炎患者咳铁锈色痰是由于 A.肺内小的化脓及出血 B.肺泡内红细胞的渗出 C.肺泡内纤维素的渗出 D.肺肉质变
E. 肺泡内中性粒细胞的渗出 4.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
自我检测
二、选择题
A2型题 1.男性,45岁,20年吸烟史。5年前每当气候转凉即开始咳嗽,咳白色粘痰,直至天气转暖后好 转不咳;近1年来咳嗽发作频繁,但干咳少痰,其可能原因为: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粘膜和腺体萎缩 D.肺癌广泛转移
E.肺气肿合并慢性肺心病 2.在肺组织切片中,见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管腔内及其周围肺泡有 大量浆液性脓性渗出物,应诊断为:
第三节 呼吸衰竭
❖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 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增高的病理过程。一般以PaO2 低于8kPa(60mmHg)、PaCO2高于6.67kPa( 50mmHg)作为判断呼吸衰竭的标准。
物中的纤维蛋白,大量未能被溶解吸收的纤维蛋白则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 变肺组织呈褐色肉样外观,故称肺肉质变。
▪ (2)肺脓肿及脓胸:当病原菌毒力强大或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由金黄色葡萄球菌 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者,易并发肺脓肿,并常伴有脓胸。
▪ (3)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严重感染时,细菌侵入血液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 ▪ (4)中毒性休克:常见于重症病例,是大叶性肺炎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严重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小叶性肺炎常由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 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它们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 菌群,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 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小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常成为某些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等。

《病理学》呼吸系统

《病理学》呼吸系统

中央型肺癌:起自段以上支气管。
周围型肺癌:起自段以下支气管,多为腺癌。
弥漫型肺癌:侵犯全 肺叶,大小不等的结 节散布于多个肺叶内。
组织学类型
1. 鳞状细胞癌:段以上支气管。纤支镜检易发 现,细胞学阳性高,达88.25%。高分化、低 分化和未分化三型。
2. 腺癌:第三位。周围型多见。分:高分化、 低分化、未分化腺癌。
4. 肿瘤:鼻咽癌、喉癌、肺癌等。
肺炎
(Pneumonia)
概念及分类
概念: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肺炎分类:
病因分类: 感染性: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
真菌性和寄生虫性肺炎; 理化性:放射性、类脂性肺炎; 变态反应性:过敏性和风湿性肺炎。
病变部位及范围分类
大叶性肺炎:波及整个或多个大叶者。 小叶性肺炎:病变以肺小叶为单位者; 节段性肺炎:累及肺段者; 间质性肺炎:累及肺间质者; 肺泡性肺炎:炎症位于肺泡者。
B
扩散途径:
1.直接蔓延 :图 2.转移:淋巴道:
血道:脑、肾上腺、骨、肝、肾等。
local spread
临床病理联系:
早期:症状不明显。咳嗽、痰中带血、 咯血、气急或胸痛。
晚期:各种继发性症状。 上腔静脉综合征 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 肺外症状: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概述:
病因:毒力强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 病变部位和性质:肺泡,累及肺大叶的纤 维素性炎。
临床表现:病例
男,25岁,淋雨后第二天突然发热高达40℃, 胸痛,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口周有疱疹, 右肩胛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干湿罗音。 X线检查,右上肺叶大片致密阴影,边界模糊,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肺癌伴肺内感染

病理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病理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 化疗、放疗等,治疗的效果取决 于病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法的
合理选择。
预防肺癌的主要措施是戒烟和避 免接触有害物质,同时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
降低患病风险。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基础
炎症反应
急性炎症
以渗出和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 包括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
慢性炎症
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与长期刺激或 反复感染有关,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和修复。
炎症介质
在炎症过程中,细胞释放的化学物 质如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可 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等反应。
肿瘤发生机制
基因突变
肿瘤细胞通常存在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
细胞增生与凋亡失衡
肿瘤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或促进细胞增生,实现无限制生长。
04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如咳嗽、呼吸困难、胸 痛等,以初步判断可能
的疾病。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痰液检 查等手段,检测相关指
标,以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利用X线、CT、MRI等 影像学手段,观察肺部 结构变化,有助于明确
诊断。
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变组织或细胞,
05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开窗通风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 每次10-15分钟,以保持 室内空气流通。
使用空气净化器
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细 菌、病毒和过敏原。
避免室内吸烟
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 要诱因,应鼓励吸烟者戒 烟,并避免被动吸烟。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学-呼吸系统疾病
在机体抵抗力下降 时,细菌乘虚而入。病变 起始于肺泡,迅速波及整 个肺大叶,以肺泡内渗出 大量纤维素为特点。
pneumococcus
病变和临床表现
按其发展过程分四期:
1、充血水肿期: Stage of congestion
大体:肿胀、暗红、重量↑
镜下:肺泡壁充血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 症状:
炎细胞
体征:
3.其他肺气肿:◆不规则型肺气肿 也称瘢 痕旁肺气肿;◆ 代偿性肺气肿;◆老年性 肺气肿
病变与临床
大体: 两侧肺肿胀-----桶状胸:缺氧征:---呼吸 困难、杵状指;听诊;影象检查;
镜下:肺泡扩张;肺大泡→自发性气胸 肺泡壁变窄 肺泡血管床↓ →肺功能障碍 肺心病
• 病理变化
Panacinar Emphysema. а1- antitrypsin deficiency. The lower lobe
肺炎
Pneumonia
概念: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肺炎分类: 1.按病因分类:
(1)感染性: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 真菌性和寄生虫性肺炎 (2)理化性: 放射性、吸入性和类脂性肺炎
(3)变态反应性: 过敏性和风湿性肺炎
2.按病变性质分类:
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 干酪性、肉芽肿性和机化性肺炎等
临床--刺激性干咳;缺氧 征
2、重者炎症累及肺泡, 出现炎性渗出物及肺组织 坏死。
临床--咳嗽、湿性罗音等
3、透明膜形成---加重缺氧。 见于腺病毒、麻疹病毒、流感 病毒性肺炎。
4、多核巨细胞---见于麻疹病 毒肺炎
5、病毒包含体:诊断意义 腺V、单纯疱疹V、巨细胞 V --- 核内嗜碱性 合胞V --- 浆内嗜酸性 麻疹V --- 核、浆内均可

《病理学呼吸》课件

《病理学呼吸》课件

03
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学变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学变化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肺部组织中气量过多和肺 泡间隔破坏,导致肺部体积膨胀和弹 性减弱。
慢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是支气管黏膜炎 症、黏液分泌增多、支气管壁增厚和 支气管腺体增生。
肺结核的病理学变化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 理学变化主要包括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是病变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其外观呈黄色、细腻、质软,类似干酪。
结核结节是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纤维细胞组成的肉 芽肿,其中包含结核分枝杆菌。
肺结核病变可发生在肺部的任何部位,但常见于上叶的 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
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02
鼓励公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减少空气污染物的吸
入等,以降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推广早期筛查和预防策略
03
针对高风险人群,推广早期筛查和预防策略,做到早发现、早
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THANKS
随着病情发展,COPD还可能导致肺 动脉高压和右心肥大。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变化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性 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理学变化 主要包括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气道黏膜水肿和炎症。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会导致气道 狭窄,引起呼吸困难。
气道黏膜水肿是由于炎症细胞 浸润和黏液分泌增多所致。
支气管哮喘的长期反复发作还 会导致气道重塑和肺气肿。
详细描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这种气流受限通常 是不可逆的,并呈进行性发展。COPD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症状。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 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

病理学复习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病理学复习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点

病理学复习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点病理学复习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点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道、肺和相关组织的各种疾病。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和发展过程的学科,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点,以便大家在复习病理学知识时有所依据。

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并伴有慢性咳嗽、咳痰等症状的疾病。

其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1. 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和增生:病理切片显示黏膜上皮呈增厚、上皮细胞数量增多,伴有粘液腺体的增生和黏液腺管扩张。

2. 黏液淤积和痰栓形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粘液分泌增加,使支气管腔内充满黏液,形成黏液栓塞。

3. 并发阻塞性肺气肿:长期慢性支气管炎会导致支气管腔扩张,破坏了肺组织弹性,形成肺气肿。

二、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过敏性呼吸系统疾病。

其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1. 支气管壁的炎症和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和黏液腺增生导致支气管壁增厚,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支气管腔狭窄。

2. 平滑肌痉挛和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支气管腔狭窄,使气流通过受限。

3. 黏液栓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支气管黏膜增厚,粘液栓形成,嗜酸性粒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伴有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三、肺炎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肺实质炎症。

其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1. 肺实质的渗出和充血:病变部位的肺泡充血、渗出性炎症细胞浸润。

2. 肺泡腔内炎症渗液:感染后,肺泡腔内聚集炎症细胞和红细胞,形成渗液。

3. 肺泡壁的病变:肺泡壁炎症浸润和肺泡内渗液可破坏肺泡壁结构,导致呼吸功能障碍。

四、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其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1. 干酪样坏死灶:肺内结核病变呈干酪样坏死灶,灶内大量结核杆菌。

2. 平滑肌增生和纤维化:肺结核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形成纤维组织。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肺气肿 是指末梢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囊和肺泡)因空气含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 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阻塞性通气障碍 2. 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弹性降低 3. 弹性蛋白酶的增多、活性增高 4. 吸烟
隔呈串珠状排列。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 病理临床联系 1. 呼吸困难,桶状胸(胸廓前后径↑,肋间隙↑),呼吸运动
和语颤↓,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肝浊音界↓ 2. X线:肺部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 3. 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自发性气胸、皮下气肿、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急性肺感染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杵状指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 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 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 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可 而变为鳞状细胞癌。
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肺炎的反复发作。
• LM:支气管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增生及平滑肌肥 大,基底膜增厚并发生玻璃样变,黏膜水肿,粘膜固有层、 粘膜下层及肌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临床病理联系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细支气管痉挛和粘液栓的阻 塞,可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伴有喘鸣音。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或严重的哮喘可 引起胸廓变形及肺气肿,偶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第八章 呼吸系统病理学

第八章 呼吸系统病理学

第八章呼吸系统病理学第一节上呼吸道炎上呼吸道炎是指鼻腔、喉和气管黏膜的炎症,包括鼻炎(rhinitis)、喉炎(larynigitis)和气管炎(Lracheitis)。

一病因1. 物理性因素:高低温2. 化学性因素:NH3、HCl3. 生物性因素(1)寄生虫:羊鼻蝇蚴虫(2)病原微生物: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二病理变化(一)非传染性上呼吸道炎(如普通感冒等)分为3个阶段:1. 浆液性卡他:黏膜充血、肿胀,有白细胞浸润,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鼻液多而稀薄、透亮。

2. 黏液性卡他性炎:白细胞渗出增多,黏膜上皮和黏液腺分泌亢进,黏膜表面渗出物转灰白色黏稠液体。

3. 脓性卡他:渗出的大量中性粒细胞崩解,黏膜表层组织坏死,液化,黏膜表面出现黄白色黏稠、浑浊的脓性渗出物,黏膜充血、肿胀,有时糜烂。

(二)传染性上呼吸道炎1. 马鼻疽的上呼吸道炎鼻疽杆菌经血液、飞沫和直接蔓延而引起。

特征病变:鼻黏膜化脓性炎症,并形成鼻疽结节,大的如高梁米,呈灰黄色,周围有一充血、出血的红晕,喷火口状溃疡和冰花样瘢痕。

鼻疽性上呼吸道炎主要在鼻黏膜,有时可达喉和气管,开始为单侧性以后发展为两侧性,病变一般位于鼻中膈。

炎症开始于黏膜下见到大量的中性粒细胞聚集,随后发生坏死,随着炎症的发展,炎灶逐渐扩大,形成向表面隆起的,肉眼可见的脓肿结节,结节形成以后黏膜表面很快发生坏死、崩解,脓液排出,出现喷火口状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呈剧齿状,中心深陷,底大高低不平。

溃疡可以互相融合并向深部发展侵及和破坏软骨组织导致鼻中膈穿孔。

病情好转的病例,溃疡可被增生的肉芽组织修补,最终往往形成冰花样瘢痕。

2. 牛恶性卡他热上呼吸道炎眼观:特征是鼻腔内有大量黏液脓性渗出物,鼻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的部分覆盖有一层灰色纤维素样假膜,剥离后出现糜烂和溃疡。

鼻中膈、甲骨和筛骨、咽喉都发生以上变化,严重病例可以蔓延到鼻窦、额窦和角窦,窦黏膜充血呈暗红色,窦内蓄积大量黄白色的黏液脓性渗出物,有的病牛由于角的基部受到侵害而松动、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大叶性肺炎的病变性质是:A.纤维素性炎B.变态反应性炎C.化脓性炎D.浆液性炎E.出血性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186)大叶性肺炎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症。

(A对,B、D、E 错);小叶性肺炎属于化脓性炎症(C错)。

2.引起大叶性肺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肠球菌D.肺炎球菌E.肺炎杆菌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85)大叶性肺炎90%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以3型毒力最强(B对,A、C、D、E 均错)3.大叶性肺炎好发人群为:A.婴幼儿B.少年儿童C.青壮年D.中老年E.癌症晚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85)大叶性肺炎多见于青壮年。

(C对,A、B、D、E均错)4.大叶性肺炎患者灰色肝样变期与红色肝样变期的临床表现不同在于( )A.胸痛消失B.咳铁锈色痰C.缺氧状况有所好转D.重新出现啰音E.开始出现肺实变体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86)灰色肝样变期因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受压,血流量显著减少,静脉血氧含量不足反而减轻,使得缺氧改善。

(C对);咳铁锈色痰、X线检查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是处于红色肝变期。

(B、E错);胸痛消失是溶解消散期。

(E错)。

5.大叶性肺炎患者,明显的紫绀症状常出现在哪一期( )A.充血水肿期B.红色肝样变期C.灰色肝样变期D.溶解消散期E.病变恢复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86)红色肝变期患者动脉血中氧分压因肺泡换气和肺通气功能障碍而降低,出现发绀等缺氧症状。

(B对)充血水肿期主要症状是寒战、高热、白细胞升高。

(A错);灰色肝样变期临床表现是咳出铁锈色痰转黏液脓痰、缺氧明显改善(C 错)。

6.大叶性肺炎患者的铁锈色痰变成黏液脓痰是在( )A.充血水肿期B.红色肝样变期C.灰色肝样变期D.溶解消散期E.病变恢复期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86)灰色肝变期患者纤维网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迫,肺泡腔内几乎很少见到红细胞,咳出铁锈色痰转黏液脓痰。

(C对);选项A充血水肿期主要症状是寒战、高热、白细胞升高。

(A错);红色肝样变期临床表现缺氧显著、咳铁锈色痰,病变波及胸膜则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发生胸痛。

(B错)。

7.易并发肺肉质变的肺部疾病是( )A.间质性肺炎B.大叶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病毒性肺炎E.干酪样肺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87)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肺肉质变,是由于肺内炎性病灶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大量未能被溶解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

(B对,A、C、D、E均错)8.肺部疾病痊愈时,容易完全恢复组织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的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大叶性肺炎C.小叶性肺炎D.病毒性肺炎E.慢性肺气肿答案解析9.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的并发症是A.胸膜炎B.脓胸C.败血症D.肺褐色硬化E.脓毒败血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187)大叶性肺炎并发症包括肺肉质变、胸膜炎、脓胸及肺脓肿、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肺褐色硬化常见于右心衰和慢性肺淤血。

(D对,A、B、C、E均错)10.小叶性肺炎是()A.浆液性炎B.化脓性炎C.纤维素性炎D.间质性肺炎E.黏液性卡他性炎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85)小叶性肺炎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B对。

A、C、D、E均错)11.以急性化脓性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A.大叶性肺炎B.小叶性肺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病毒性肝炎E.慢性肺淤血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85)小叶性肺炎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B对。

A、C、D、E均错)12.小叶性肺炎的病变范围A.以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中心B.以终末细支气管为中心C.以细支气管为中心D.以支气管为中心E.以肺泡管为中心答案解析(P187)小叶性肺炎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

(C对,A、B、D、E均错)13.下列哪项不符合小叶性肺炎的特点()A.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人B.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C.肺实变体征不明显D.可由多种细菌引起E.病变常只累及一叶肺组织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P187)小叶性肺炎肉眼观察,双肺表面和切面散在分布灰黄、质实病灶,以下叶和背侧多见,病灶大小不一,直径多在0.5-1cm相当于肺小叶范围。

(E对,A、B、C、D均错)14.小叶性肺炎不会出现的并发症是( )A.肺脓肿B.呼吸衰竭C.支气管扩张D.肺肉质变E.心力衰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188)肺肉质变是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

(D对,A、B、C、E均错)15.最能反映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的是A.病变累及肺小叶范围B.病灶多位于背侧和下叶C.病灶相互融合或累及全叶D.支气管化脓性炎E.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化脓性炎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P187)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

(E 对,A、B、C、D均错)16.不符合小叶性肺炎临床特点是A.起病急或隐匿B.多为混合感染C.多发生于青壮年D.肺部体征不太明显E.预后较差答案解析(P187)小叶性主要发生于儿童、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

(C错,A、B、D、E 均对)17.病毒性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可混杂化脓性病变B.肺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C.出现多核巨细胞D.透明膜形成E.上皮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P189)检见病毒包涵体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病毒性肺炎重要依据。

(E对。

A、B、C、D均错)。

18.病毒性肺炎常为:A.大叶性实变B. 小叶性实变C. 肺间质性炎症D. 肺泡性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88)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的炎症。

(C对,A、B、D、E均错)19.支原体肺炎病变性质A.纤维素性病变B.化脓性病变C.出血性病变D.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性病变E.卡他性病变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190)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间质性肺炎。

(D对,A、B、C、E均错)20.某尸检发现,其肺体积增大,边缘钝圆,色灰白,质软而缺乏弹性,指压后遗留压痕。

则此人死因可能是()A.肺癌B.肺结核C.矽肺D.肺气肿E.以上都不可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194)肺气肿病理变化:肺体积显著膨大,色灰白,边缘顿圆,柔软而缺乏弹性,指压后压痕不易消退。

(D对,A、B、C、E均错)21.腺泡周围型肺气肿的病理表现是A.呼吸性细支气管不扩张,其周围的肺泡扩张B.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周围的肺泡扩张不明显C.肺泡间隔内出现成串小气泡D.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均扩张E.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194)腺泡周围型肺气肿,呼吸性细支气管基本正常,远侧端位于周围的肺泡管和肺泡囊扩张。

(A对,B、C、D、E均错)22.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咳血的疾病是A.小叶性肺炎B.支气管扩张C.肺癌D.肺结核E.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P191)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泡沫状,急性发作期,可出现脓性痰(E对,A、B、C、D均错)23.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通常是( )A.腺泡中央型肺气肿B.全腺泡型肺气肿C.肺泡远端型肺气肿D.代偿性肺气肿E.间质性肺气肿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194)肺泡性肺气肿共分为3种类型,以腺泡中央型肺气肿最为常见。

多见于中老年吸烟者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

(A对);全腺泡型肺气肿常见于青壮年、先天性α-AT缺乏症患者。

(B错);属于其他类型肺气肿,因肺萎缩及肺叶切除后残余肺组织代偿性过度充气。

(D错);间质性肺气肿常见于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或剧烈咳嗽。

(E错)。

24.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阻塞性通气障碍、缺氧的主要环节是( ) A.支气管壁组织因炎症而破坏B.支气管壁腺体增生、肥大C.病变引起小气道狭窄或阻塞D.肺组织高度纤维化E.急、慢性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91)小气道的狭窄和阻塞可致阻塞性通气障碍,此时呼气阻力大于吸气,使肺过度充气,肺残气量增多并发肺气肿。

(C对);因炎症的刺激和分泌黏液增多出现咳嗽、咳痰症状。

(A、B错);急、慢性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是引起COPD的病变基础。

(E错)。

25.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A.过敏因素B.环境污染C.气候因素D.长期吸烟E.真菌感染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190)慢性支气管炎的致病因素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空气污染和过敏因素、机体内在因素。

其中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对慢支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D对,A、B、C、E均错)26.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肺炎B.支气管扩张C.肺气肿D.肺脓肿E.肺肉质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P191)慢支反复发作致病程逐渐加重,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周围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变基础。

(C对,A、B、D、E均错。

)27.男,50岁.30年吸烟史,支气管镜活检可见鳞状上皮和支气管腺体,此种病理变化属于A.支气管黏膜化生B.支气管黏膜肥大C.支气管黏膜萎缩D.支气管鳞状细胞癌E.支气管腺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191)支气管黏膜受到长期吸烟的刺激,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属于支气管黏膜化生。

(A对,B、C、D、E均错)28.慢性支气管为黏膜上皮容易发生的化生是A.黏液上皮化生B.移行上皮化生C.鳞状上皮化生D.杯状上皮化生E.间叶组织化生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P191)支气管黏膜受到长期吸烟的刺激,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属于支气管黏膜化生。

(C对,A、B、D、E均错)29.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变性质是( )A.慢性特异性炎症B.慢性非特异性炎症C.浆液性炎症D.卡他性炎症E.化脓性炎症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190)慢支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B 对,A、C、D、E均错。

)30.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A.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B.管壁充血、水肿C.粘膜上皮纤毛倒伏、脱失D.细支气管周围炎E.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浆液腺黏液化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慢支病理变化: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和浆液性上皮发生黏液腺化生,导致分泌黏液增多。

(E对,A、B、C、D均错)31.下列不会导致支气管扩张症的疾病是( )A.肺结核B.慢性支气管炎C.小叶性肺炎D.大叶性肺炎E.肺囊性纤维化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P192)支气管扩张症多继发慢性支气管炎、麻疹和百日咳后支气管肺炎及肺结核等,因反复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炎症常导致支撑结构破坏;同时肺部形成瘢痕组织牵拉也可造成支气管壁持久性扩张。

(D对,A、B、C、E均错)32.下列哪项不是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A.咳脓痰B.咳血C.胸痛D.寒战高热E.X线见空洞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P192)支气管扩张症是以肺内小支气管管腔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