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传统上,诊断脑肿瘤主要依靠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诊断方法——磁共振磁力谱成像(MRS)逐渐被应用于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MRS是一种可以直接测定组织内代谢物浓度的影像学技术,通过检测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比值可以辅助医生诊断各种疾病。
在脑肿瘤的诊断中,MRS不仅可以发现肿瘤组织内的代谢活性,还可以对脑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而脑肿瘤的MRS比值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脑肿瘤MRS比值诊断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辅助性的诊断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诊断方法。
在进行脑肿瘤的MRS检查时,医生首先会利用常规MRI技术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再根据MRS的结果来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
在MRS检查中,医生通常会关注几个重要的代谢物比值,其中包括肿瘤组织内乳酸/胆碱(LA/Cho)比值、乳酸/丙酮/胆碱(LA/Ac/Cho)比值、N-乙酰乙氨酸/肌酐(NAA/Cr)比值等。
这些比值可以反映肿瘤组织内代谢活性的程度及恶性程度,对于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一下不同MRS比值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第一,LA/Cho比值。
LA是在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而Cho则是胆碱的代谢产物。
在脑肿瘤中,LA/Cho比值通常会升高,尤其是在高度恶性的肿瘤中。
LA/Cho比值可以作为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医生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制定治疗方案。
脑肿瘤的MRS比值诊断标准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性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MRS检查虽然可以提供丰富的代谢信息,但仍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脑膜瘤的常规检查有哪些
脑膜瘤的常规检查有哪些发表时间:2019-08-06T14:55:20.110Z 来源:《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作者:孙国俊[导读] 脑膜瘤是一项脑科疾病,这个概念是于1922年由医学界相关人士讨论研究得出。
简阳市云龙中心卫生院四川成都 641408 脑膜瘤是一项脑科疾病,这个概念是于1922年由医学界相关人士讨论研究得出。
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的良性肿瘤。
说起脑膜瘤的起源,它是蛛网内皮细胞占据脑肿瘤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的症状,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肿瘤,儿童发病率低于成人,只有先天性遗传基因或后天遭受强烈变更的儿童发病率才相对较高。
脑膜瘤大多常发于女性,同男性比例为一比二。
脑膜瘤的常见生长位置与蛛网膜细胞分布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成人常见部位是: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脑骨脊、嗅沟、鞍结节和中颅窝等好发位置,但发生在小脑上的几率是百分之九十,其余部位几率较低。
儿童脑膜瘤大多发在小脑上,颅内脑膜瘤发生概率也比成年人高出许多。
脑膜瘤多与硬脑膜互相粘连,常见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在显微镜下脑膜瘤根据蛛网膜细胞特点分为内皮型、纤维型、砂砾型和恶性肿瘤等状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非典型脑膜瘤。
良性脑膜瘤具体变现为:发病过程较长,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局部受肿瘤刺激易形成癫痫和颅内神经受压迫麻痹,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病痛,时间一长颅骨受压迫劳累,便使人出现困倦懒怠提不起精神,甚至严重时引发精神错乱,症状与中风雷同;恶性脑膜瘤和非典型脑膜瘤多发病于男性,发病年龄也相对年轻,例如:男性良性肿瘤发病在50到52岁左右,恶性肿瘤则在27或28岁时就有明显特征,发生部位概率以大脑凸面百分之四十八和矢状窦旁百分之二十为多见现象。
且男性脑膜瘤具有发病过程短,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早的特点,破坏性症状多见,轻偏瘫便是首发症状。
同时,脑膜瘤还具有无症状临床表现,看似一切正常,实则脑膜瘤已经在颅内肆意生长。
而影响脑膜瘤无症状的原因是钙化,有钙化者,基本不生长脑膜瘤或是脑膜瘤生长缓慢,因此不具备脑膜瘤病患发病时的特征,肿瘤的大小也是影响无症状的关键,若肿瘤直径小于3厘米,则继续生长缓慢或基本不会继续生长,反之若直径超过3厘米,则扩散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脑膜瘤名词解释
脑膜瘤名词解释
脑膜瘤是指在脑膜上生长的一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非癌性),但也有可能是恶性的(癌性)。
脑膜瘤通常是由于脑膜细胞异常增生而导致的,婴儿和儿童较少患此病,成年人中较为常见。
脑膜瘤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抽搐、眼球突出、视力改变、听觉异常、平衡感失调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瘤体生长而逐渐加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诊
断脑膜瘤通常需要做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等检查。
脑膜瘤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手术切除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以将肿瘤完全切除,并避免瘤体再次生长。
对于某些不宜手术的脑膜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也是可行的治疗方式。
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许多无症状脑膜瘤多为偶然发现。
多发脑膜瘤偶尔可见,文献中有家族史的报告。
50%位于矢状窦旁,另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
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 瘤
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1)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临床症 状。
(2)脑脊液白细胞>10×106 /L ,外周血白细胞 >10×109/L。
(3)脑脊液中糖定量<2.25mmol/L,蛋白定量>0.45g/L。 (4)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满
脑膜瘤的定义
“脑膜瘤”这个概念是由Harvey Cushing于1922年提 出,用于描述中枢神经系统脑膜的良性肿瘤。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 占脑肿瘤的10%-15%,是颅内常见肿瘤,发病率仅
次于胶质瘤。
儿童低于0.3/10万,成人为8.4 /10万。
脑膜瘤好发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1:2。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脑膜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是综合治疗。
即先手术切除肿瘤,残余或复发的肿瘤则应 用介入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控制。
谢谢
颅内感染是颅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0·2~27·59%。颅内感染发生的时间以手术后3~7d为最 多。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常与 颅内原发疾病一起加重患者病情,治疗困难,死亡率 高。
是否脑室外引流?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
有脑室外引流管留置,且留置时间>2周者颅内感染 几率明显提高。
降低感染率手段 引流的时间:1周内,最长≤2周。
引流管引出口:不能在原切口处直接引出,因在头皮下潜
行约1~2cm后在原切口旁引出,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引流瓶放置高度:适当,避免脑脊液倒流回脑内增加感染
可能。
引流管冲洗:适时可用庆大霉素稀释液冲洗引流管, 不冲
洗脑内段。操作要得当。
拔管时关闭引流管阀门,拔除后及时缝合拔管处头皮。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
脑膜瘤临床诊疗指南一、流行病学1.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的肿瘤。
大部分为良性。
占颅内肿瘤的15〜24%,椎管内肿瘤22~43%;男女比例约为1:2;幕上较幕下多见,约为8:12.病因一尚不明确:①病毒感染:DNA病毒可能在脑膜瘤发生上起一些作用,但确切因果关系仍有待阐明。
②放射线: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损伤DNA,导致肿瘤发生;③外伤:观点不统一;④遗传因素:22号染色体长臂上抑癌基因的缺失;⑤激素和生长因子受体:存在较大争议。
二、病理分型迄今未统一。
WH0将其分为3级。
I级为良性脑膜瘤, Ⅱ级为不典型胶质瘤,Ⅲ级为恶性(间变性)脑膜瘤。
2000年WHO关于脑膜瘤的分型(根据脑膜瘤复发倾向和侵袭性)三、诊断——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一)临床表现:病程一般较长,许多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经头颅CT 检查偶然发现。
可伴有颅内高压症状及局灶神经功能缺损。
可见于任何颅内部位。
(二)影像学检查(1)X线平片:较少应用:①高颅压表现;②肿瘤钙化,见于砂粒型;③局部颅骨增生或破坏;④板障静脉增粗和增多,脑膜动脉沟增粗,棘孔可扩大。
(2)CT:重要方法:①瘤呈圆形或分叶状或扁平状, 边界清晰;②密度均匀呈等或偏高密度;③增强后密度均匀增高;④瘤内钙化多均匀,但可不规则;⑤局部颅骨可增生或破坏;⑥在肿瘤附近有不增强的低密度带,提示水肿、囊变。
(3)MRI:主要诊断方法:①以硬脑膜为其基底;②T1加权多为高信号,T2加权上,肿瘤呈低至高信号;③在T1和T2加权上常可见肿瘤与脑组织之间一低信号界面,代表受压的蛛网膜或静脉丛;④T2加权可清晰显示瘤周水肿;⑤脑膜尾征:反映该处硬脑膜的通透性增大,并不是肿瘤浸润。
(4)特殊MRI检查方法:①MRV:明确肿瘤和静脉窦的关系;②MRA:明确肿瘤和周围动脉的关系;③MRS:典型表现为丙氨酸峰升高,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④DWI:有助于明确瘤周水肿及肿瘤是否侵犯正常脑组织。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分级标准
脑膜瘤的分级标准主要基于显微镜下肿瘤细胞的外观。
以下是详细的分级标准:
1. 良性脑膜瘤(WHO I级):这是最常见的脑膜瘤类型,占所有脑膜瘤的65%\~80%。
生存期长、生长缓慢、侵袭性低、复发率低、组织分化良好,多数能通过手术完全切除。
2. 非典型脑膜瘤(WHO 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20%\~35%,侵袭性和复发率介于良、恶性脑膜瘤之间,5年复发率达40%。
3. 恶性脑膜瘤(WHO III级):占所有脑膜瘤的<3%,生存期最短,5年复发率达80%。
此外,脑膜瘤的严重程度也取决于其等级和位置。
通常,WHO I级被认为是良性的,而WHO II级和III级被认为是高级别的脑膜瘤。
高级别的脑膜瘤具有局部侵袭性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对化疗不敏感,放射治疗能够延缓肿瘤复发,现有的靶向药物对其治疗有效率也比较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诊疗。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脑膜瘤要点(全文)
最新: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脑膜瘤要点(全文)前言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之一,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及任何年龄人群,以女性多见。
脑膜瘤大部分病理学表现为良性肿瘤,通过手术完全切除可以治愈,对颅底脑膜瘤、窦镰旁脑膜瘤和高级别脑膜瘤,手术常难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术后是否常规行放疗尚存争议。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和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无症状脑膜瘤被发现,尤其是老年患者,诊治尚不规范,往往被过度治疗。
第一章流行病学脑膜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五分之二,患病率50.4/10万~70.7/10万,尸检发现2%~3%的人存在1个以上的脑膜瘤病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推广应用,脑膜瘤检出率逐渐增加。
脑膜瘤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其中75~89岁老年人群脑膜瘤年发病率高达22.2/10万。
脑膜瘤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多见,30~69岁的女性中,患脑膜瘤者约为男性的3倍。
第二章病因与危险因素脑膜瘤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脑膜瘤与电离辐射、遗传突变、职业暴露、代谢、药物、年龄、性别等相关,而吸烟、饮酒和饮食习惯等因素与脑膜瘤的患病风险无明显相关。
第一节电离辐射第二节激素第三节基因突变第四节年龄与性别第五节代谢状况第六节其他疾病第三章病理学第一节大体组织特点大多数脑膜瘤边界清楚,附着在硬脑膜上,质地较硬、基底较宽,以挤压周围组织的方式缓慢生长,迫使邻近的大脑移位。
第二节显微组织特点第三节分子病理特点所有脑膜瘤最常见的改变是22q染色体缺失和其他NF2等位基因突变。
第四节脑膜瘤分级1 组织学分级2 分子病理学分级第四章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脑膜瘤多因其他疾病检查或体检偶然发现,诊断时无肿瘤相关临床表现,而症状性脑膜瘤主要因肿瘤压迫邻近结构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侵犯或刺激脑组织诱发癫痫,以及瘤体大、脑脊液循环障碍、静脉引流障碍、脑水肿等引起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相关症状和体征。
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
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
脑膜瘤的病理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学表现:脑膜瘤通常由肿瘤细胞、基质和血管组成。
肿瘤细胞常为肿瘤细胞核,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和间叶样细胞。
上皮样细胞呈柱状或圆形细胞核,胞浆丰富;间叶样细胞呈长梭形或星状细胞核,胞浆较少。
基质一般是松散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物质。
血管则常有增生和破裂。
2. 免疫组织化学:脑膜瘤细胞常表达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Ki-67),这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分级。
3. 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核分裂象(mitosis)和细胞增殖指数(Ki-67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脑膜瘤可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
低分级脑膜瘤(Grade I)生长缓慢,细胞分裂象和细胞增殖指数较低;高分级脑膜瘤(Grade II-III)生长较快,细胞分裂象和细胞增殖指数较高。
4. 分型:根据肿瘤细胞的起源部位和组织学特征,脑膜瘤可分为脉络丛型脑膜瘤、室管膜型脑膜瘤、软膜型脑膜瘤和鞍区型脑膜瘤等。
上述是常见的脑膜瘤病理诊断标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脑膜瘤健康教育
脑膜瘤健康教育脑膜瘤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脑部肿瘤,它起源于脑膜,即覆盖和保护大脑和脊髓的薄膜。
脑膜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恶性脑膜瘤更为危(wei)险。
脑膜瘤的症状可能因其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问题、听力问题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为了提高公众对脑膜瘤的认识和了解,以下是一些关于脑膜瘤的健康教育内容:1. 了解脑膜瘤的病因和分类:脑膜瘤的病因尚不彻底清晰,但一些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根据病理学表现,脑膜瘤可分为脑膜瘤瘤母细胞瘤、脑膜瘤血管内皮细胞瘤、脑膜瘤间质细胞瘤等多种类型。
2. 认识脑膜瘤的症状和体征:脑膜瘤的症状和体征因肿瘤位置和大小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问题、听力问题、癫痫发作、肌肉无力和感觉异常等。
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3. 了解脑膜瘤的诊断方法:脑膜瘤的诊断通常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和CT扫描)、腰穿以及组织活检等。
这些检查可以匡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类型,从而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4. 介绍脑膜瘤的治疗方法:脑膜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将肿瘤彻底切除,以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放疗和化疗可以在手术后用于预防复发或者控制病情。
5. 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脑膜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公众应该加强自我观察,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脑膜瘤。
6. 提供脑膜瘤患者的康复建议:脑膜瘤治疗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患者和家属需要理解和接受这一事实,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康复计划。
康复建议包括定期复查、药物治疗、心理支持、营养调理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7. 强调预防脑膜瘤的重要性:尽管脑膜瘤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例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源自脑膜组织的恶性肿瘤。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是确定脑膜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标准,该标准根据肿瘤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脑膜瘤分为不同级别。
根据WHO的分类标准,脑膜瘤可以分为三个级别:1. I级脑膜瘤:多数为良性脑膜瘤,生长缓慢,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少。
通常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2. II级脑膜瘤:为低度恶性脑膜瘤,生长速度较快,有一定的浸润性。
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
3. III级脑膜瘤:为高度恶性脑膜瘤,生长迅速,浸润性强。
预后较差,常常复发并发展成IV级脑膜瘤。
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除了根据组织形态特征来划分病理级别外,分子生物学标记也越来越被重视。
脑膜瘤中有一些与预后相关的特异基因变异,如1p/19q共略、IDH基因突变等,这些基因标记对于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脑膜瘤病理分级诊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I级和II级脑膜瘤,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III级和IV级脑膜瘤,手术切除后通常需要辅助放疗或化疗。
分子生物学标记的检测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在脑膜瘤的治疗过程中,病理分级诊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准确判断脑膜瘤的恶性程度,医生可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临床医生和病理医生需要加强病理分级诊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脑膜瘤病理特征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第二篇示例: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多起源于脑膜,由于其位置靠近大脑和脑干,因此治疗起来常常较为困难。
脑膜瘤是一种潜在的致命危险,并且其具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目前,对于脑膜瘤的病理分级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起源于脑膜组织,通常无法通过体格检查诊断。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治疗脑膜瘤,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病理分级标准,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
本文着重介绍和探讨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以帮助医学界更全面地了解这一标准的解释和说明。
文章将对该标准的概述、背景发展、详细解析进行阐述,并对其评价、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提供关于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引言、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解释和说明、详细解析、结论与讨论以及结束语。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所涵盖的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介绍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通过对该标准的详细解析,旨在提供医学界一个清晰的了解和使用指南。
此外,本文还将对该标准的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针对其局限性展开讨论。
最后,文章将总结观察结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以上是我为您撰写的“1. 引言”部分的内容,请参考填入您的文章中。
如果需要其他部分或有任何补充或修改要求,请随时告知。
2. who脑膜瘤病理分级标准解释和说明2.1 脑膜瘤简介脑膜瘤是一种源于脑膜组织的肿瘤,通常表现为颅内肿块。
该肿瘤可分为不同的等级,这些等级根据其细胞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来确定。
2.2 病理分级标准概述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关于脑膜瘤分类和分级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将脑膜瘤按其组织类型和细胞学特征进行分类,并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Grade I(一级)、Grade II(二级)、Grade III(三级)和Grade IV(四级)。
这些等级反映了不同程度的恶性程度和生长速率。
2.3 分级标准的背景和发展历程WHO的脑膜瘤分类系统最早出现在1979年,并于2007年进行了最新修订。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3-04-21T03:33:59.4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2期作者:沈科强[导读] 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沈科强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1【摘要】目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方法:本文选取54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临床诊断鉴别的时间为:2020年12月--2022年7月,54例脑膜瘤患者中包括良性46例、恶性8例,临床诊断鉴别中,均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获取ADC值和FA值,探究在脑膜瘤疾病诊断鉴别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应用价值。
结果:良性ADC值比较,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瘤周白质之间,P<0.05,良性脑膜瘤患者FA值比较,瘤周蛋白与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对比结果相同。
肿瘤实质区ADC值良、恶性脑膜瘤,P<0.05,良、恶性脑膜瘤周白质FA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脑膜瘤良性和恶性鉴别中,FA值和ADC值对比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鉴别的依据。
【关键词】脑膜瘤;诊断;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价值脑膜瘤属于临床是神外科就诊的常见肿瘤疾病,肿瘤处于患者颅内位置,由于肿瘤位置比较特殊,在疾病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要特别给予重视,治疗之前准确诊断患者疾病类型,才可以以诊断报告作为依据,制定临床针对脑膜瘤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指导为患者实施手术切除治疗还是控制性治疗。
现阶段在临床针对脑膜瘤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案中,比较常应用磁共振检查技术,较为清晰的显示患者颅内肿瘤的相关情况,以及肿瘤病灶组织与脑部周围组织的情况,在临床脑膜瘤患者疾病诊断过程中应用,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但是在诊断过程中还是有应用局限,良、恶性脑膜瘤鉴别中,磁共振影像比较难辨认,常会出现诊断错误的情况,难以辨认良、恶性脑膜瘤,因此需要在临床探究良、恶性脑膜瘤疾病诊断有效鉴别方式[1]。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微囊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以大量微囊形成为特征形成为特征。 • CT:低-等密度。 • MR:T1WI明显低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DWI见网状结
构,ADC值约为脑脊液的一半,88%肿瘤见瘤周水肿,水 肿较显著。 • 增强:典型的网状强化(蜂窝状),部分为弥漫明显强 化。
号。T2WI典型者表现为低信号,但也可表现为等-高信号。 • DWI等信号。 • 明显强化。 • 副鼻窦脑膜瘤多为砂粒型,易误诊为骨化性纤维瘤。
沙砾体型脑膜瘤
血管瘤型
• 富血供,男性为主。 • CT:稍高密度。 • MR: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水肿较明显。 • 增强扫描显著强化,明显高灌注(主要由于其血管丰富且扩张,
谢谢
不常见征象
• 相对而言,其形态(不规则、有分叶)。 • 信号及密度(信号不均匀,可有出血、囊变)。 • 强化(不均匀,轻度甚至不强化,部分呈环形强化)。 • 放射状供血血管不明显。 • DWI(弥散不高)。 • ASL(等灌注甚至稍低灌注)。
沙砾体型脑膜瘤
• 以砂砾小体为特征。 • CT:肿瘤弥漫钙化或边缘钙化,T1WI表现为等信号伴或不伴低信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与鉴别诊断
概述
脑膜瘤90%~95%为良性,占颅内肿瘤的13.4%,仅次于胶质 瘤居第二位。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45岁。女性多见,为2:1。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部分来自蛛网
膜细胞,多分布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鞍结节、 嗅沟、桥小脑角和小脑幕等部位。
病理类型
常见征像(上皮、纤维、过渡型)
• 直接征象:形态(双凸形、规则、有包膜)、信号及密度(信号 均匀,高密度且可有钙化)、强化(均匀且明显、基底位于内板 的放射状供血血管、脑膜尾征)、DWI(弥散高,ADC不低)、 ASL(灌注高)、MRS(丙氨酸峰)。
脑瘤确诊书
脑瘤确诊书《脑瘤确诊书》脑瘤是一种在脑部形成的肿瘤,它的确诊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
本篇文章将为您详细介绍脑瘤的确诊过程,并提供一些指导意义的建议。
首先,脑瘤的确诊离不开临床表现和病史的综合分析。
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也可能出现某个特定区域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病史,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脑瘤的可能性。
其次,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脑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脑部磁共振成像(MRI)、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这些检查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结构,并探查是否存在异常肿块。
如果发现了异常肿块,医生还可以通过影像学分析了解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补充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神经系统检查也是确诊脑瘤的重要手段。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行走、肌力、感觉、反射等方面。
通过这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医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判断是否存在与脑瘤相关的异常表现。
最后,如果前面的检查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脑瘤的话,为了确诊和明确脑瘤的性质,医生可能会选择脑部活组织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取得患者脑部组织样本,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的检查。
这样可以得出确诊结果并进一步分析脑瘤的恶性程度,为治疗提供针对性建议。
在确诊脑瘤后,患者和家人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合理安排治疗方案。
脑瘤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式,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
此外,心理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
患者和家人应加强沟通,相互鼓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脑瘤的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脑瘤的确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等方法。
在确诊脑瘤后,患者和家人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提供心理支持。
相信在科学治疗和全面护理下,脑瘤患者能够尽早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
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大脑凸面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脑凸面脑膜瘤(ICD-10:D32.0)。
行开颅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1)病史:病程一般较长,许多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部分患者因头外伤或其他原因,经头颅CT检查偶然发现。
(2)颅高压症状:症状可很轻微,如眼底视盘水肿,但头痛不剧烈。
当失代偿时,病情可迅速恶化。
(3)局灶性症状: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及临近结构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如位于额叶或顶叶的脑膜瘤易产生刺激症状,引起癫痫发作,以局限运动性发作常见,表现为面部和手脚抽搐,部分患者可表现为Jackson癫痫,感觉性发作少见。
有的患者仅表现为眼前闪光,需仔细询问病史方可发现。
(4)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以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多见,肿瘤位于颞区或后区时因视路受压出现视野改变,优势半球的肿瘤还可导致语言障碍。
2.辅助检查(1)头颅CT:病变密度均匀,可被明显强化,肿瘤基底宽,附着于硬脑膜上,可伴有钙化,另可见局部颅骨骨质改变。
(2)头颅MRI:一般表现为等或稍长T1、T2信号影,注射造影剂后60%~70%的大脑凸面脑膜瘤,其基底部硬脑膜会出现条形增强带——“脑膜尾征”,为其较特异的影像特点。
(3)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行以下检查:①脑电图检查:目前主要用于癫痫患者术前、术后评估;②DSA:可了解肿瘤的血运情况和供血动脉的来源,以及静脉引流情况;③行2D-TOF和3D-CE-MRV检查,了解颅内静脉系统情况。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2%,居第 2 位,女性:男性为 2:1,发病高峰年龄在 45 岁,儿童少见。
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分型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
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 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及颅底(见图)。
后者包括蝶骨嵴、嗅沟、鞍结节、桥脑小脑角等部位,生长于脑室内者很少。
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1 / 11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
这类肿瘤生长很缓慢,所以有时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依据肿瘤部位而定。
位于大脑半球者,常引起癫痫、偏瘫及精神障碍。
位于颅底者,常出现相应部位颅神经与脑部受累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出现较晚。
病人可因长期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治疗争取将肿瘤完全切除治愈。
但肿瘤特别大或已累及重要的脑部中枢如丘脑下部、脑干以及将颈动脉、基底动脉,或颅神经包绕在肿瘤之中者,手术有时困难。
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止血和防止伤及重要的神经与血管。
良好的手术显露对脑膜瘤切除成功十分重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s) 很常见,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 2%,居第 2 位,仅次于胶质瘤。
who脑膜瘤分级标准
who脑膜瘤分级标准
WHO脑膜瘤(Meningioma)分级标准如下:
1级:良性脑膜瘤(Benign Meningioma)
- 良性脑膜瘤通常是慢性增长的,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
肿瘤细胞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有很好的分界,瘤包膜清晰,易于手术切除。
2级:无定型脑膜瘤(Atypical Meningioma)
- 无定型脑膜瘤具有一些恶性特征,如增殖指标的升高,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异常,或者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多于4/10个高倍视野。
这种类型的脑膜瘤可能具有更高的复发率和生物学侵袭性。
3级:恶性脑膜瘤(Anaplastic Meningioma)
- 恶性脑膜瘤是最具有侵袭性和恶性特征的一种,其细胞增殖指标非常高,肿瘤细胞的大小、形态、核分裂都异常。
恶性脑膜瘤的生物学行为不同于良性或无定型脑膜瘤,并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严重的生存预后。
这些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组织学特征来分类脑膜瘤,有助于评估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以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脑膜瘤CT、MRI诊断
2019/9/5
左侧眶骨外侧 壁、左侧部分 颞骨及额骨骨 质增厚,内密 度不均,部分 区域呈溶骨样 改变。左颞及 颞下窝、眼眶 内可见不规则 软组织肿块, 突向眼眶并推 压眼肌。
• [CT拟诊](1)恶性肿瘤,考虑转移的可能 性大(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手术所见]左颞及颞下窝有肿瘤突出,无 明显包膜,质硬,不活动。咬取浸润骨及 肿瘤,分块切取,血供不丰富。肿瘤自眶 外侧壁长入眶内,肿瘤基底部与蝶骨嵴外 侧硬膜相连。
2019/9/5
MRI表现
• (一)通常在T1WI上的信号与邻近脑组织 的脑皮质相似,常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 比较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掩盖。 就信号而言,绝大多数其他颅内肿瘤呈长 T1长T2信号,脑膜瘤上述信号特点有一定 特征性。
2019/9/5
女性,57岁,右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右眼颞侧视力减退一天。
征”,但此现象并非特异性,部分垂体大腺瘤也可 表现此征象。 • (5)MRI上的流空血管及异常血管呈现出“扫 帚征”或“日出征”,应该首先考虑此病。
2019/9/5
女性,42岁,头痛一年 鞍上等T1肿块
2019/9/5
2019/9/5
增强后均匀 明显强化, 正常的垂体 可见,受压; 颈内动脉受 推移。
2019/9/5
鞍上脑膜瘤CT主要表现
• (1)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影,脑组织受压移 位,脑池变窄甚至消失;可合并有脑水肿;
• (2)明显的对比增强; • (3)骨质改变不明显; • (4)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
2019/9/5
女性,51岁,头痛20年,加重伴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查: 双眼粗测视力下降,以右侧为著,双颞侧偏盲。
临床路径
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一、颅前窝底脑膜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ICD-10:C70.002/ D32.013/D42.002)行冠切经额或翼点开颅颅前窝底脑膜瘤切除术(ICD-9-CM-3:01.5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肿瘤体积增大引起慢性颅压增高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呕吐等;因额叶受损出现精神、智力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嗅觉、视觉受损。
2.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基底位于颅前窝底,边界清楚,明显均匀强化,额叶底面和鞍区结构受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拟诊断为颅前窝底脑膜瘤者,有明确的颅内压增高症状或局灶性症状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经翼点或冠状切口经额入路开颅肿瘤切除术。
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的内科疾病者),要向患者或家属仔细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以严密观察。
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者,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以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70.002/ D32.013 /D42.002颅前窝底脑膜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血型;(3)凝血功能;(4)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胸部X光片、CT扫描,心电图;(7)头部MRI平扫加增强;(8)颅底CT扫描;必要时行CTA、DSA了解肿瘤血供或与周围较大血管关系:(9)视力、视野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膜瘤的诊断依据:
①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癫痫发作和持续轻微的头痛。
②肿瘤在CT的密度及MRI的信号强度,及其增强后的表现;形态学,即肿瘤的外形、部位以及其占位效应。
③其他发现,如颅骨受累、钙化,血管扩张受压,确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因此,对于脑膜瘤的诊断,如下检查至关重要。
1.头颅平片
由于脑膜瘤解剖上与颅骨的密切关系,以及共同的供血途径,极易引起颅骨的各种改变,头颅平片的定位征出现率可达30%~60%。
颅内压增高症在没有CT诊断的情况下可达70%以上。
主要表现有:
(1)局限性骨质改变:可出现内板增厚、骨板弥漫增生,外板骨质增生呈针状放射。
一般认为,肿瘤细胞到达硬脑膜后,通过血管途径进入颅骨,引起周围或骨细胞的增生反应。
无论有无肿瘤细胞侵入,颅骨增生部位都提示为肿瘤的中心位置。
脑膜瘤引起局部骨板变薄和破坏的发生率为10%左右。
(2)颅板的血管压迹增多:可见脑膜动脉沟增粗、扭曲,最常见于脑膜中动脉沟。
局部颅板板障静脉异常增多。
2.脑血管造影
各种类型的脑膜瘤都是富于血管结构的。
在CT临床应用以前,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膜瘤的传统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数字减影技术和超选择血管造影,对了解肿瘤
的血管结构、肿瘤富于血管的程度、主要脑血管的移位,以及肿瘤与大的硬脑膜窦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都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
同时造影技术也为术前栓塞提供了条件。
3.CT头颅扫描
典型的脑膜瘤,平扫表现为一边缘清楚的肿块,圆形或卵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
多数为高密度,有时为等密度。
瘤内可见钙化,表现为肿瘤边缘弧形或瘤内斑点状钙化。
增强后可见肿瘤明显增强,CT值常达60Hu以上,少数轻微强化。
约15%的脑膜瘤伴有不典型的坏死、囊变或瘤内出血。
4.磁共振扫描(MRI)
对脑膜瘤定位诊断明显优于CT。
通常,脑膜瘤在T1WI和T2WI上大多数信号强度均匀,T1WI为灰质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
少数则表现为不甚均匀,T1WI上呈等信号、高信号、低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的脑膜尾征对脑膜瘤的诊断特异性高达81%以上。
MRI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脑脊液/血管间隙、白质塌陷征、广基与硬脑膜相连、骨质增生或受压变薄膨隆、邻近脑池、脑沟扩大、静脉窦阻塞等脑外占位征象,尤其静脉窦阻塞显示更佳。
脑脊液/血管间隙显示为肿瘤与脑组织之间连续或断续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环。
5.PET
(1)脑平面显像:静态显像时,脑膜瘤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放射性高浓聚区,边缘清晰、境界分明,扁平型脑膜瘤病灶部位呈扁平地毯状沿硬脑膜蔓延;动态显像时,脑膜瘤表现为在动脉相早期病灶放射性,即浓聚,并持续不退,即毛细血管相和静脉相仍能见到浓聚区(但静脉相的放射性较动脉相和毛细血管相稍有减少)。
(2)SPECT:脑膜瘤血运极为丰富,因而在不同断面的脑膜瘤病损部位因高度摄取示踪剂99mTc-HMPAO而表现为局灶性均匀的放射性浓聚区;若中间缺血坏死,则呈中间放射性稀疏与缺损,周边放射性浓聚的“月晕征”。
脑膜瘤的药物治疗
用于复发、不能手术的脑膜瘤。
文献报道的药物有溴隐亭、枸橼酸他莫昔芬(三苯氧胺,tamoxifen citrate)、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曲匹地尔(trapidil)、羟基脲和干扰素‐?2B 等。
溴隐亭可抑制体外培养的脑膜瘤细胞生长。
tamoxifen是雌激素拮抗剂,20 mg/d,分1~2次服用。
注意事项:①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如发现异常,即应减量或停药;②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对症治疗无效者可停药;③生殖系统毒性反应如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白带增多。
应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定期妇科检查。
④心血管毒性反应如血栓或栓塞,长期服用者应定期检查凝血功能。
黄体酮拮抗剂,每次25~50 mg,每日2~4次。
注意事项:可有消化道反应和催经止孕作用。
Trapidil:有抑制血栓素A2形成、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致有丝分裂作用,促进依前列醇(前列环素)生成,又有升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扩张血管等作用。
口服,每次1~2片,每天3次。
注意事项:①定期检查肝功能、血白细胞计数,如发现异常,应停药;②过敏者禁用;③孕妇不宜用;④偶有消化道反应。
羟基脲:可抑制核苷还原酶,选择性阻止DNA合成。
口服每天20 mg/kg,连服3个月。
复查CT或MRI,如瘤增大,停服;否则继续服用。
注意事项:①骨髓抑制,应定期复查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②胃肠道反应。
干扰素cc2p:有抗血管生成、抑制细胞胸腺嘧啶核苷合成的作用。
皮下注射,400万U/(m2·d),共5天,休息2天,如此持续6~14个月。
注意事项:①定期检查血白细胞计数;②感冒样症状和注射局部疼痛,减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