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认识》的微课创作说明
A3《认识图形》主题说明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小学数学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A3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课题名称
认识图形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主要内容
让学生小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教学对象
一年级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学习难点
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自评等级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小班社会课教案《图形认知》
小班社会课教案《图形认知》一、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并认知常见的图形。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图形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能够通过图形认知的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常见的图形。
2.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常见的图形卡片、PPT、黑板等。
2. 教学工具:磁贴、纸、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含有几个简单图形的卡片,让孩子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然后,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这些图形被称为“图形”。
2. 图形认知活动(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卡片并问:“这是什么图形?”(2) 孩子们回答后,教师可适当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该图形的特点。
(3) 孩子们将自己的描述写在纸上,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出来。
(4) 教师鼓励孩子们互相评论并提出建议,然后修改自己的描述。
3. 图形分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将不同的图形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
(2) 每个小组观察卡片,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描述图形的特点。
(3) 孩子们描述完毕后,小组代表将自己的描述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4) 教师鼓励孩子们相互检查并提出建议,以使描述更准确。
4. 游戏活动(2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复杂的图形卡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2)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口头描述,其他小组成员根据描述画出图形。
(3) 每个小组完成后,将自己所画图形贴在黑板上与原图进行比较。
(4) 教师带领孩子们讨论和分析,以发现他们在观察和描述图形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提出修改意见。
5. 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回顾并总结今天的活动,强调图形认知对于提高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实际观察各种不同的图形,提高了他们对图形的认知能力。
《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图形》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图形》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的起始课。
在教学中,为了使数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我运用了课件演示与实物感知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思维。
一年级孩子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主要,注意时间不长。
而数学知识一般较抽象,生硬。
因此整堂课我设计了活动,如摸一摸、认一认、猜一猜、摆一摆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微课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认识图形》主题内容简介:《认识图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分析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在幼儿时期已积累了大量丰富感性经验的孩子们来说,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一点也不陌生。
但学生对这四种平面图形的具体特征、本质所在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明确。
对微课的认识:生为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微课根本都不知道,我要在微课教学之前,先向学生介绍微课是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用。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学生对微课产生了兴趣学习风格:我教的这一班,喜欢动手的学生占大多数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经历从“体”到“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是在课堂上。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边观看边动手边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圆柱、圆锥的特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对图形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提高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介绍圆柱、圆锥的定义和特征。
3.观察操作: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自己动手操作,体会圆柱、圆锥的特点。
4.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圆柱、圆锥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柱、圆锥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圆柱、圆锥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圆柱、圆锥的特征。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图形》数学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内容。
认识图形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平面图形。
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认识几种图形不仅是今后学习它们的特征以及周长,还有它们的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初步认识并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体会“面”在“体” 上,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渗透安全教育和审美教育。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会辨认这4种图形。
另外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将体和面混淆,所以我觉得本课难点是: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
在教学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多种立体模型以及多种平面图形的学具。
还有印泥画、小棒,白纸。
二、说教法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我在教学中,给它们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空间与时间,并且新课标还强调,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析与运用的过程。
幼儿园探索图形:图形认知教学案例
幼儿园探索图形:图形认知教学案例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图形认知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图形认知的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对图形的概念和认知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图形认知教学案例是非常关键的。
一、线索导入在进行图形认知教学之前,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比较直线和曲线的特点,比如门窗的形状、书桌椅子的形状等,帮助幼儿们了解图形的起源和基本概念。
二、图形分类在幼儿园的图形认知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图形分类的游戏,让幼儿们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让幼儿们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进行分类,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对图形的基本概念。
三、图形认知拼图通过图形认知拼图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提高对图形的辨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由不同图形拼成的图案,让幼儿们进行拼图,从而培养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
四、图形应用在图形认知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图形应用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们将图形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让幼儿们找出教室中各种图形的实际应用,或者设计一些以图形为基础的手工制作活动,从而巩固他们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幼儿们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图形的认知能力,从简单的图形辨识到图形的分类和应用,逐步提升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幼儿们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更丰富的图形认知教学案例,让幼儿们在探索中感悟图形之美,锻炼思维,培养审美情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的图形认知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认知图形,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对图形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在设计图形认知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对幼儿园图形认知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微课的创作说明(5篇)
微课的创作说明(5篇)第一篇:微课的创作说明创作说明:学习细节描写指导学生写作一、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1.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探”“掏” “咽”“钻”这四个动词在句中的意思,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2.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阐述事情的发展经过,表达所写人物内心的真实世界。
3.通过具体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的真情实感,感受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可以渲染气氛,突出文章主线,真切体会“如茉莉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二、如何突破:教学本课时牢牢抓住一条主线:爱如茉莉。
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为什么妈妈说“真爱就像茉莉”?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
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三、作业设计:写作不同的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回顾文中那些感人的细节描写,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爱”的细节画面,例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把把当时你的真实感受写下来。
第二篇:微课创作说明及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本微课视频的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8 At the weekends(B)部分的单词教学。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是掌握6个昆虫类单词及insects的发音。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6种昆虫类的单词以及单词insects,并能够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读准单词发音,掌握发音规律,掌握以字母y结尾的可数名词变为复数时的变化规则。
情感态度方面,需要学生具有通过微视频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微视频学习的方式,掌握语言技能;能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需要借助视频学习的优势,反复观看,解决自己的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到视频教学中的操练项目,巩固和运用知识。
《认识图形(二)》微课制作脚本
《认识图形(二)》微课制作脚本《《认识图形(二)》微课制作脚本》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微课名称:《认识图形(二)》知识点来源:学科:数学年级:小学一年级适用教材: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前需知识:巩固之前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立体图形的知识。
微课类型:演示类,动作技能类设计思路:微课视频先展示数学王国里面的图形城堡,城堡里面出现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圆球等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老师提出问题:这些图形叫什么,找出跟学生桌面上一样的图形);然后把这些图形切开,展现出平面图形(老师提问:这些切开的图形和学生桌面上的哪些图形纸一样的,仔细观察对比这些图形纸对面两条边和旁边的边有什么不同);逐个展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老师提问:这些平面图形哪些是像照镜子一样,对面的图形是它们自己,哪些不是,为什么有些图形不一样?);最后拓展思维,把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展示给学生看看(老师提问:生活中见到过的哪些所学过的图形;在桌面上的平面图纸中找学过的图形。
)制作手段:把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制作成PPT,然后把这些PPT 通过技术手段转换成微课视频。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聚焦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能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丰富学生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环节名称画面内容描述或解说词画面或镜头编号时间复习铺垫同学们请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在城堡里面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同学们积极观察,把看到的图形和你们桌上的立体图形进行对比。
1—10号PPT画面。
1分钟探索新知:把立体图形切开,引导认识平面图形。
认识图形-微课程设计方案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演示文稿√动画□其他
预计时间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一、课前预习——主动探索,形成初步认识
设计亮点:
(请你从教学方法、案例选取、媒体选择、互动设计、技术细节等方面来说明你的设计亮点,以便其他教师更好地关注微课程的设计细节,不超过300字。)
《认识图形》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所教学科
所教学段
小学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选题意图
1、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章,圆、三角形都具有明显的特征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2、在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时,学生受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无法从角的度数及边的关系等方面认识图形,只能从直观上对图形进行认识。仅从直观上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极易混淆,需要通过对比学习加以区分。
内容来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页。
适用对象
小学数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并能准确识别三种图形。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课中讲解或活动□课后辅导□其他
小学美术《图形认知》教案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在讨论中多听取他人意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美术表现:学生在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表达图形创意时,可能缺乏美术表现力。
-例如:教师可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使学生在创作中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象。
(4)团队协作: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沟通不畅、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例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鼓励团队成员相互沟通,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例如:通过展示各种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图形,强调圆形的特征是无边角、曲线构成,正方形四边相等、四角相等,长方形两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
(2)图形创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图形进行创意组合,激发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指导学生利用不同图形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作,如用三角形拼成一座山,长方形和圆形组合成一辆汽车等。
小学美术《图形认知》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图形认知》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图形认知: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2.图形创意: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图形进行创意组合,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启发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关于图形认知的课程设计
关于图形认知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二维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等)和三维图形(如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的特征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和图形,并运用图形的属性进行简单分类和识别。
3. 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旋转、平移等变换,并能运用这些变换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准确绘制出所学图形,并能够通过折叠、切割等操作制作出三维图形的模型。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解决图形相关的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图形的变换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平面装饰图案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图形认知的学习,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2.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体会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艺术的紧密联系,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二维图形的认知: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学习三角形、矩形、圆等基本二维图形的属性和分类,通过实例分析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三维图形的认知:学习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基本三维图形的特征,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3. 图形的变换:介绍对称、旋转、平移等基本图形变换,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图形变换的魅力。
4. 尺规作图与模型制作:教授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的技巧;同时,开展模型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5. 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图形知识和变换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平面装饰图案设计等。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二维图形的认知与分类;第二课时:三维图形的认知与特征;第三课时:图形的变换及其应用;第四课时:尺规作图与模型制作;第五课时: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图形的认识》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学习目标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进一步理解线与角及所学的各种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几何图形的特征,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图形与几何”知识网络。
2.复习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能正确辨认物体或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形状图”,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自觉反思自己图形的认识的学习情况,提高对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回顾与交流编写说明“图形的认识”的复习重点是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着重指导学生再次感知图形特征,以此强化和扩展图形表象。
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定的练习进行巩固。
使表象更加系统、清晰、稳定、完整。
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科书在安排图形的认识的复习时,注重“系统整理、沟通联系”,主要是引导学生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各种形体的特征,进行整理与内化,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有机联系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网络,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教科书从图形之间的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角的知识、平面图形的认识、立体图形的认识、观察物体等角度设计了八个问题引领学生梳理复习“图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把这些图形分类,并找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先从整体入手系统整理,回忆各种图形的特征,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科书先让学生把学过的图形分类并与同学交流,目的是引导学生系统梳理学过的各种图形,根据图形特征分类或梳理关系,构建图形的知识网络。
教科书呈现了几种常见的图形分类图式,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包含关系,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呈现方式,只要合理均应予以肯定。
从理解的角度说,“包含关系”对学生来说更困难一些,教师需要特别关注。
图形的认识说课稿
图形的认识说课稿图形的认识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形的认识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形的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包括4个部分)1、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书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4—35页的内容。
2、教材编写意图《立体图形的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这部分教材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并为后面学习了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4、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和学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如何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呢?我主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思,为学生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采用愉快式教学法、实验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
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不论回答是否令我满意,都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实现心与心的交融。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微课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认识图形》微课设计方案.
教师姓名:
微课名称:认识图形中的数学
教师单位:
知识点来源: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录制工具和方法:计算机、录屏软件
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XXX版
教学目的:
1.体会按一定规律去数图形。
2.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按一定规律去数图形。
引入:
同学们,你能快速准确地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角吗?这个图形有各种各样的角,如一个角、两个角合成的角、三个角合成的角,甚至四个角组成的角。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又快速地数出角的个数呢?这节课我们将研究《认识图形中的数学》。
探究新知:
我们先来数一数这个比较简单的图形中有几个角吧!
方法一:按角的大小数
XXX按照角的大小来数:先数最小的基本角有角1、角2、角3共三个,再数由两个基本角合成的角有角4和角5共两个,最后数由三个基本角合成的角有角6只有一个,所以图形中一共有角3+2+1=6(个)。
方法二:按边的顺序数
淘气按照边的顺序来数的:先数以最上面的射线为边的角有角1、角2、角3共三个,再数以第二条射线为边的角有角4、角5、共两个,最后数以第三条射线为边的角有角6,只有一个,所以图形中一共有角3+2+1=6(个)。
归纳总结:
XXX和XXX在数角的时候用了不同的数法,但他们在数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序思考,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并且都用到了同一个算式3+2+1=6(个)得出角的个数。
小结:我们以后在数此类图形中的个数时,先要找到最小基本角,再用最小基本角的个数逐次减少连加到1的和就是角的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图形》的微课创作说明
作品名称:《认识图形》微课
学习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起始课36页
适用对象:小学一年级数学主讲:太平镇贺家小学王玉玲
教学设计
适用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合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观看。
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的自主性上,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还处于低级,所以课堂的形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图形概念,所以本节课的认识认识图形不是问题,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是弱项,这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者。
一年级学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天马行空,他们还没有被思维固化,所以他们有着无尽的想象力,而这些想象力就可能创造出奇迹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初步辨别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体会“面”在“体”上。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了空间观念,对后续的学习有着一定的铺垫作用,并且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点:
重点: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学习难点:
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学习过程:
1.复习导入,从口袋里摸出学过的立体图形
2.活动:画手印,通过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
3.游戏:图形蹲
4.练习巩固: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我要考考你(认一认图形)
学习指导
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在游戏练习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制作技术介绍
本作品主要通过ppt的课件制作,录屏软件的录制,最后通过狸窝软件进行视频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