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
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需求开发的一套特色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实现个性化教育。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等方面展开回答,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1. 需求分析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源于对学生教育需求的深入理解。
首先,学校应通过教育调研了解学生兴趣、特长和发展潜力,明确学生个体差异和需求。
其次,学校要考虑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最后,学校还应关注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保持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协调。
2. 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步骤和原则。
首先,学校应组织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等多方参与,形成课程开发团队。
其次,团队需要对学校教育目标、学科特色和个性化教育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制订课程开发计划。
然后,团队应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最后,团队还要关注教材、资源的选取和编写,确保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3. 教学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等各方面因素。
首先,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设施,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条件保障。
其次,学校还需配置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备、教材和教辅资料等。
然后,学校要提供专业的教师培训和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最后,学校还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评价和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教学实施过程。
4. 质量评估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评估是整个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重要环节。
评估应贯穿于课程开发和教学实施的全过程。
首先,学校可制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以确保评估结果客观、科学。
其次,学校可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估等。
然后,学校还需注重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通过评估结果指导课程的调整和优化。
最后,学校应加强对评估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促进教育的合作共享和持续改进。
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开发及实施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惯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
二、指导思想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研究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立足本地,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能力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开放多元,崇尚个性学校课程的目标、内容、时间空间和评价应具有多元性和个性化,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
学校注重启发性教学,强调学有所思,追求实效。
课程类型包括学科纵深拓展、活动类、德育类、开学、毕业和特色课程。
教材编写要求教师从四个渠道挖掘资源,关注学生兴趣,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简明扼要、图文并茂、促进理解。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校本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本课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1. 深入挖掘学校特色,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2. 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组织架构1.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评估。
2. 设立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负责具体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 设立教师培训小组,负责组织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
四、课程开发1. 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2. 目标确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3. 内容设计: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注重学科融合,体现校本特色。
4.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如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等,提高教学效果。
5.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2. 教学安排:将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3. 教学指导: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4. 课堂教学:教师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5. 评价反馈: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大资金投入,为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
3.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教学需求,由学校自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1.需求分析:首先,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习惯,以及社会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确定开发校本课程的方向和重点。
2.教师团队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这个团队需要包括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学设计师等,他们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
3.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需要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程设计要注重跨学科融合、问题驱动、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资源整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5.评估和调整: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1.教师培训: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充分理解课程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选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校本课程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社会实践、项目研究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4.教学管理: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教学质量。
5.成果展示: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学生的成果展示,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
2.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开发多层次、多类型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4.立足逐步开发、不断完善的原则建立校本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复合型、研究型教师,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互补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2.多样性:校本课程的设置力求丰富多彩,可供学生充分选择。
3.主体性: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与学生的参与,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发优化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体系1.走进家乡系列。
课程目标是了解历史史实,学习地域文化特点,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历史教研组可选)2.学习拓展系列。
课程目标是强化学科知识拓展,特别是学法指导、学科竞赛。
内容可选择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可选)3.生命教育系列:课程目标是形成珍惜个体生命的意识并学会保护自己,提升生命发展的质量。
如安全教育、生存教育、法制教育等(政教处组织开发,可选)。
4.科学素养系列:课程目标是拓展学生科学知识视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了解科学研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如计算机软件开发、天文观测、环保、化学、生物工程等等。
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当今科技发展前沿,贴近现实生活,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兴趣。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4篇(教学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4篇(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程开设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对培育同学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力气,培育同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气,团结协作的力气、社会活动力气,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校将依据国家基础训练方针、国家课程实施方案、依据学校“一切为了同学进展、为了一切同学进展、为了进展一切同学”的育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及老师的资源,认真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争论与试验。
一、课程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使同学关注自然、关注科学、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同学爱科学、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进展同学探究力气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力气,转变学习方式,促进老师训练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地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
1、同学层面初步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组织实施;会对自然、生活、社会及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进行生产劳动,体验劳动和技术实践过程;会自主地与活动相关的社会部门与个人联系,进行表达与相互沟通,并学会自我管理,初步转变学习方式,体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进展”的同学形象和“培育人、进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促进同学的多元(差异)进展。
2、老师层面通过对活动的参预、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训练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老师成为同学学习的促进者、合和指导者。
改善老师学问结构,培育一支“一专多能”型的老师队伍,促进老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
3、学校层面探究一条符合学校同学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
二、教学原则1.综合性原则。
在活动中,既要对以往所学的各学科学问加以综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也要关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八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一、研究对象,问题来源与分析为了进一步____《____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____》(中央七号文件)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校本化实施水平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当前体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跳绳项目所需器材简单、活动所需场地小,活动时间地点都可因人而异,适宜于所有的孩子参与;其次,跳绳类项目在我校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跳绳可以最便捷地提升学生的体质,辅之以花样变化,孩子们喜欢,容易学会、乐于接受,掌握一两项技能可以确保终身锻炼的需要。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通过“跳绳项目”校本课程创建研究,在丰富学校阳光体育内涵,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互助共进合作精神的同时,切实做到增强学生体质,并让学生感受跳绳带来的成功体验。
具体如下:1、让每位学生都能了解跳绳的有关知识,掌握一套学校自编独创的绳操;2、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跳绳”技能,熟练掌握____种花样“跳绳”方法,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应用,为未来健康生活奠定基础;3、通过的扎实推进,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升;4、在开展学校“跳绳”校本课程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校本化实施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的策略,努力形成学校绳类体育特色文化,特色学校。
1、不同年级跳绳项目开发研究;2、跳绳项目实施途径研究;3、学生体质状况研究前、后对比分析研究;4、跳绳项目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调查学生家长、学生、教师对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学习、使用情况:座谈、问卷、观察、个别访问。
2、个案分析法:通过对个别跳绳项目的开展情况的研究,找出理论依据,采取相应措施。
3、归纳整理法:搜集、整理调查、考察所得的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
根据阳光体育项目相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研究目标的具体要求,我校的绳类体育特色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如何根据学生实际自编一套适合学生的、活泼有趣的绳操。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第1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 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根据国家课程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 目标(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与管理1. 组织机构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具体成员如下:组 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 员: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2. 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制度,确保课程质量。
(2)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3)定期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与反馈,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三、课程开发1.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注重学科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强化实践性、探究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课程内容(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高课程适应性。
(2)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文化、师资、设施等资源,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3)学生个性化课程: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课程。
3. 课程体系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体系。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模式(1)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学评价(1)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2)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2)鼓励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篇1一、基本理念明德兴华中学在“文化立校,特色办学”思想的指引下,贯彻实行“全面+特长”的培养模式,追求高品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学生,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带着一门特长走出校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二、课程目标1、增进学生对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增进学生对祖国、对湖南、对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为国家、为社会、为家乡的建设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引领学生关注自我生活方式,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学校的发展,增强社会、集体生活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心理品质的养成。
4、增强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5、加强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原则1、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2、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3、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4、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
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
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
依据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哲学与资源条件,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
同时,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它的内容相应地表现出开放性和拓展性。
根据课程的发展功能将其分为基础性课程、丰富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三类。
1、基础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指授给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和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的课程。
它和国家课程的范围大体一致。
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基础性课程由学科知识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其中学科知识课程开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的更新,采取的方式常是改编、新编或拓编。
其次是对课程结构的革新,它包括:学科知识分层建构,学科知识横向整合。
学习策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它使学科知识具有知识的可再生长性和技能的可再发展性,从而完整地体现出基础性课程的特点。
学习策略课程分为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和学科学习策略课程。
通用学习策略课程包括选择性注意策略、记忆学习策略、组织学习策略、精加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等。
这种策略适合任何课程和形式的学习,不与特定知识领域相联系。
学科学习策略指与特定学科紧密结合,适应专门知识学习的策略。
如应用题解题策略、朗读策略、英语学习策略、化学实验策略等。
学科学习策略直接与学科联系,并具有"生成性"特点,因此应成为学校基础性课程中开发的重要内容。
2、丰富性课程丰富性课程是指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课程。
它包括健身、博知、怡情、励志、广行五类。
健身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强身健体的方式,如武术、乒乓、排球、篮球、足球、体操等,同时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保健观念。
这类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提倡活动参与大众化。
博知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的课程。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范文(精选3篇)
⼩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案范⽂(精选3篇)⼩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案范⽂(精选3篇) 为了确保⼯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案准备⼯作,⽅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较⼤的⼯作,⼀般都⽤带“⽂件头”形式下发。
⽅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案范⽂,欢迎⼤家分享。
⼩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案1 ⼀、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坚持以⼀切为了学⽣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个性为⽬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发展的原则。
为了满⾜学⽣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满⾜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的⽬标: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特⾊开发的课程。
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的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的合格⼈才是我校开发校本课程的最终⽬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使学⽣打好“学会做⼈,学会学习,学会健⾝,学会⽣存,学会合作”的基础,以满⾜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本性原则 ⼈本课程观的核⼼思想是以尊重⼈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上以⼈为本,重视学⽣的学习需求,使学⽣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
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正是本着这⼀原则,中华美德故事、古⽂学鉴赏课中我们搜集了许多经典的故事及名著⽚断,让学⽣赏析、品味⼈物性格的特点,不断拓展学⽣的知识⾯,接受民族⽂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使之成为学⽣成长成才的精神⽀柱。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8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一、指导思想二、课程目标1、力争用一年的时间使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初具雏形。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3、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创造性地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课程要求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要,分别开发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
即七年级为低年级层次;八年级为中年级层次;九年级为高年级层次。
2、课程的组织形式以活动形态为主,课堂交流为辅。
3、同年级学生可打破班级界限,按照自愿组合原则选题学习、开展活动。
4、实施课程的教师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四、课程内容《英语口语交际》共分三大块:第一块为〈口语交流与对话〉(适用于七年级);具体内容包括:简单对话练习、小组合作交流、日常用语等。
第二块为〈口语广角〉(适用于八年级);具体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与对话、完全式英语交流、合作性问题探究等。
第三块为〈开放式口语教与学〉(适用于高年级组)。
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口语交际、家庭社会口语交际、特定场合口语交际等。
五、实施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知识性学习,更注重实践活动与操作技能的训练。
2、分层递进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
3、自主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不同的课题或活动方案进行学习。
4、充分利用资源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学校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为本课程服务,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5、创新性原则:勇于实践、大胆探索、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师课程技术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课程管理成立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副组长:组员:相关教研组组长(一)需求论证1、利用现有资源,征集教师意见,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
2、将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上报县进修学校审议,经同意后定稿。
3、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家长中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家长是否喜欢,是否需要,确定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规模。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前言小学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开发1. 校本课程定位校本课程应当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地域文化、学生特点等因素进行定位,突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学习兴趣。
2. 课程设置校本课程设置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和交叉,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教材选择校本课程的教材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程实施1. 教师培训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实施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 学生评价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包括知识水平、能力素质、综合表现等方面,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发展。
3. 家校合作学校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使家长了解校本课程的特点和目标,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学校、教师、家长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总结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希望全体教育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做出积极贡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三篇篇一: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1,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
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1)前期论证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
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学校特色以及课程改革要求等方面的考虑,由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的示范性内容。
一、目标定位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学生需求,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突出学生发展:校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2.促进学科融合:校本课程要以学科融合为基础,通过跨学科的设计和实施,让学生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3.发展学生个性:校本课程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遵循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了解学校特色和优势,确定开发方向和重点。
2.制定教学标准:根据学科标准和素养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3.课程设计:根据教学标准,设计课程的内容框架、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
4.编写课程材料:根据课程设计,编写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确保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师资培养:培养教师的跨学科和课程开发能力,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激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教学热情。
2.教学环境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室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3.管理与评估:建立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监督和评价课程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评价与反馈校本课程的评价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表现,将主要评价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作业、考试和项目等方式进行评价。
2.创新思维:评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对学生的项目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通用5篇)
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通用5篇)课程开发实施方案1一、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中国书法,不是绘画,却有绘画的形象感;不是诗,却有诗的意境;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神韵;不是舞蹈,却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却有生命般的形质和神采。
正因如此,书法艺术千古流芳,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书法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美学意义,书法教育的功能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
还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我校把书发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主要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虑。
1、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需要在我国以书法作为教育手段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隋唐以后是书法发展过程的鼎盛时期,人们更是以书法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不仅提高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强了人们对书法技艺的追求热情。
唐代楷书的镌美,被人们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书法的。
如:横若千里之阵云,点如高峰之坠石,等等。
人们都是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
改革开放,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先进文化确实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发展,给中国人带来了实惠,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几千年的传统精髓也应继承与发扬,民族性的东西,属于世界性的。
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笔之中,一支毛笔书写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不知道毛笔为何物,现代社会似乎一味的泊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离人们越来越远,本来中国人的闪光点似乎丧失殆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书写、绘画很多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书法有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需要我们继承、弘扬。
抓住民族性的东西,走有中国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认可。
2、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课程目标:学生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花样跳绳学习的热情, 要让学生“爱跳绳、会跳绳、跳好绳”, 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并能在日常锻炼中加以运用。
同时提高学生体能、自主锻炼的能力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思想作风、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竞争意识及高尚的团队精神, 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方式, 使体育锻炼伴随他们的一生。
课程实施办法与课时分配:课程实施采用体育课教学和活动课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每班每周利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花绳教学, 下午的活动课全校统一进行花绳练习。
课程评价:一、开发花绳校本课程的意义。
(一)是体育新课程和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我们确定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培养主线,以“快乐体育”____教学全过程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____中指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因此, 学校开发花绳校本课程是体育新课程的要求, 也是全面开面体育阳光运动的要求, 同时还是园区教育局开展“体教结合”一校一品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实践意义:1.从身体方面来说, 可以有效增强肺活量, 促进血液循环, 使学生的身体更健壮。
2.从心里方面来说, 跳绳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自信心, 提升承受力。
3.从伦理方面来说, 能让学生养成自律习惯,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从智力方面来说, 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理论价值:1.肩负增强学生体质的“使命。
”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寄予希望的下一代接班人的身体状况下降到令人担忧的地步, ____联合发文, 号召在全国中小学生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要求每天锻炼一小时, 因此, 花样跳绳肩负增强中小学生体质的“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一、开发及实施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
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能力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开放多元,崇尚个性: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要注意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
4.学有所长,追求实效: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四、课程类型:1.学科纵深拓展课程立足学科体系,就学科与实践的结合上纵深拓展,开发诸如《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数学》等等。
2.活动类课程将学校各项活动整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课程,一体化推进学校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如《走出校园》、《学校艺术节》、《学校科技节》、《学校体育节》、《学校读书节》。
3.德育类课程以做人求知为主线开发德育课程。
4.开学课程5.毕业课程6.特色课程如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历史”为主题的研究内容。
确定以“本土三名”即“本土名人知多少”“本土名胜知多少”和“本土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特色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材编写要求:1.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①自编教材;②选编教材;③选用优秀教材;④拓宽现有教材。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内容编排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
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4.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教育资源。
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职责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相关条例,加强管理和培训。
2.教导处、教科室职责:(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
(开设学校课程的教师,须填写申报书,撰写课程介绍,编写所开设课程的教案。
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2)组织学校课程开发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提供课程菜单和课程介绍,组织落实课程表等工作。
(4)负责建立学校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建立学校课程学生档案。
3.各级部职责:(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负责向授课教师提供上课学生名单,协调、管理小组活动。
(3)建立学生选课登记表,记录学生学校课程学习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4、教研组职责:(1)组织落实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和实施工作。
(2)指导并选编校本课程。
(3)召集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实施、编辑。
(4)总结本组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
5、授课教师职责:(1)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测评。
(3)教师组织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需把好以下几关(1)各年级段设置的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2)任课教师要通过选编、自编教学内容等形式形成校本课程教案。
(3)校本课程一经开设,课程实施的老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授课,不许随意删减课时或被其它任何内容、形式所占用。
(二)学校课程的实施1、实施流程。
(1)选课教导处、教科室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
教科室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
(2)排课校本课程每周四安排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
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
(3)上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安排好座次表,选出一名课代表,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考勤、作业完成等工作。
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上课采取走班制,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考核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导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
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
2、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
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要求所有学生参加选修课程,级部主任、班主任协调指导选课,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要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管理,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及时反思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
(3)学生要认真上课。
按时出勤,遵守班级常规,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考核要求。
学生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记入学藉档案,成绩优异者优先评优。
(4)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调研和监控。
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调研和监控。
通过听课、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该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学生的认可程度,及时反馈,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设提供决策依据。
七、学校课程的评价为了保证学校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课程教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教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
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分管理相关评价表格。
评价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八、保障措施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学校课程建设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研究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校园环境改善,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站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学校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