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实际中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2、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1、引入(1)(1) “赛马”欣赏2分钟视频展示:让学生认真欣赏,谈谈感受。
(2) 教师指出:像刚才的音乐一样,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
(3)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通过哪些方面来描述乐音呢?2、引入(2)介绍:俄罗斯最著名的男高音Vitas的魔鬼高音,征服了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他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声音的奥秘,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
引入新课:声音的特性(板书)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1、声音的音调(1) 教师演示:①用电子琴弹奏高低不同的音符,让学生感受有什么不同;②用音频播放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让学生感受不同。
(展示课件:声音的音调)(2) 得出:声音的高低不同,高音尖细、高亢;低音沉闷。
物理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板书)(3)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①分组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
《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0篇〕《声音的特性》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p〔一〕教材特点“声音的特性”是人教版的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根底上,进一步来认识声音,理解声音的丰富多彩,是声现象中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内容。
音调、响度、音色等概念贴近生活,学生对此并不生疏,并且较感兴趣,但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在理论中往往不易区分它们。
为了引导学生有效有趣地学习,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思路:〔1〕突出学生探究活动。
本节安排两个难度不大的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由什么因素决定,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过程的时机。
〔2〕注重联络实际,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
声音的不同特征生活中随处表达,探究器材随手可得,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生活即是物理。
〔3〕注重中华文化、人类文化精神的熏陶。
二胡、长笛、箫都是我国特有的乐器,尤其是编钟更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声音的三个特征:〔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文化。
〔三〕教学重点探究音调、响度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四〕教学难点理解音调、响度、音色的含义,能区分它们;理解频率和它的单位赫兹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p学生在生活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上或多或少理解到声音有不同特性,也听说过超声波、次声波,见过不同乐器,但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根底上,缺乏更深一层的较为理性的认识。
他们有进一步探究声音特性的欲望,渴望理解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原理,但由于根底概念的缺乏和探究方法不熟悉,迫切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的理解与区分。
设想:通过实验、动画、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特征,并在实践中学会区分和描述。
2.重难点:声音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和应用。
c.举例说明:比较不同音量的声音,让学生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音色
a.教学内容:讲解音色的定义,介绍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对音色的影响。
b.教学手段:展示不同乐器的音色,让学生区分和了解音色的特点。
c.举例说明:比较不同乐器演奏相同的音调和响度,让学生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b.选择题:涉及声音特征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c.计算题:声音相关物理量的计算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关系。
2.学生分享: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交流在课堂中的收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声音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从科学角度看待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声音的特征教学设计第 1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音调的概念,明确音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振动频率,并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钢尺振动试验,发觉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进一步了解物理学讨论问题的方法。
情感立场价值观激发学习物理的爱好,表达"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学习意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立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音调的概念及音调的决断因素频率难点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在课堂上开展一个小型音乐会,播放出不同的音乐,老师对乐音下一个定义,并提出问题: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分?同学沟通争论后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的不同,不同乐器发声不同。
老师明确同学的争论结果后继续提出问题:声音的高低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之分?同学在迷惑中带着问题进入今日的课程《声音的特性》(板书) 环节二:新课讲授(活动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老师演示钢尺试验。
老师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然后转变伸出桌边的钢尺长度,掌握每次振动的幅度,同学观测钢尺的振动状况和声音的不同。
同学会发觉:假如将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拨动钢尺时钢尺振动得较慢,声音较低沉;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拨动钢尺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老师讲解:音调是声音的特性之一,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物理上用频率表示物体的振动快慢。
同学阅读教材内容,并分组争论以下问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2)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老师总结: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活动二)超声波与次声波老师播放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飞行时的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翅膀的振动,但能听到蜜蜂"嗡嗡'的声音,却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特性教案(优秀13篇)声音的特性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材分析】教材将声音的特性按照音调、响度、音色的顺序进行讲授。
但是,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往往将“音调”和“响度”两个概念混同起来。
本人考虑到响度比音调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而且响度比音调更加好理解一些。
在排除响度的干扰之后,音调更加容易理解一些,因此将课本中二者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将知识的处理由易到难。
【学情分析】声音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
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甚至存在错误理解。
而本节课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就看能否顺利改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真正理解音调和响度。
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生也向着多方向发展,拥有乐器演奏等多方面的才能。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自带部分乐器供课堂探究之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大小木鱼、大小铜镲、大小铜锣、大小鼓、大小音叉、敲打木槌、铝板琴、学生自带乐器(吉他、竖笛等)、乒乓球、铁架台、示波器。
(说明:以上器材可从学校音乐器材室中寻找,也可用其他乐器代替)【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声音吧!(播放录音)请学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关声音的问题。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类,抽取与声音的特性有关的问题作为本节探究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教案5篇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教案5篇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和反思工具,能够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物理声音特点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探究活动,养成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养成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
【教学重点】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1.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音叉(256Hz)、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学生:橡皮筋、哨子、直尺、桌子、水、碎纸屑、队鼓、音叉(256Hz)、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塑料袋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情境创设】媒体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的各种声音:如钢琴曲《梁祝》、鸟鸣声、笛子声、蝉鸣蛙叫声、流水潺潺声、风吹树叶沙沙声等。
【设疑】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关于声音,你们想知道哪些知识想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呢【导入课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陆续揭开这些问题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先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开始。
板书课题:§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研究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聆听,感受各种声音。
初中物理-八年级声音的特征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声音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
2. 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
3. 理解声源、媒质、接收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声音的基本特征。
2.声音的传播。
【教学难点】
声波的表达和表示。
【教学过程】
一、热身:通过看一段视频讨论声音的特点和传播。
二、引入:
1、学生翻阅课本,并结合视频进行讨论,认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
2、教师通过讲解与课本配合,加深学生理解。
三、讲解:
1、声音的基本特征:频率、振幅、波长。
①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中震动的次数。
②振幅:是指声波中震动的幅度。
③波长:是指声波的一个周期所对应的距离。
2、声音的传播:
①声源:声音产生的地方。
②媒质:声波在物质介质中传播。
③接收器:接受声波的地方。
四、操练:
1、听力练习:播放声音,让学生按听后音频的特点进行分类。
2、声音传播的实验:教师带领学生使用墙上的钉子和木棒,
插入墙内的木洞中将声音传播,并观察表现出的语音。
五、论证:
教师结合实验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传播过程。
六、拓展:
1、视频欣赏讨论,了解声音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2、课堂游戏:通过同学之间的接力协作,让声音在人群中传递,感受声音传播的迷宫。
七、作业:
1、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习声音的知识。
2、思考题:了解不同声源和媒质对声音传递的影响。
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声音的三个特征,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声音实验,如制作简易电话、研究声音的传播速度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知识拓展:介绍声音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广泛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噪声污染的危害,自觉维护生活环境。
4.通过对声音特征的学习,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艺术等人类文明成果,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适时引入现代科技和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5.设想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测验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通过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会拿出一个气球,轻轻摩擦它的表面,让学生听到气球发出的声音。然后提问:“为什么摩擦气球会发出声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振动产生声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声音现象的感知和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从具体实例中总声音的特征和规律。
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声音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重点】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难点】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新课教学】活动一:音调(10分钟)利用2分钟阅读教材32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音调?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群学交流书中32页演示实验2分钟。
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单位是什么?频率的大小如何计算?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3、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4、声和声音有区别吗?5、根据小资料的内容回答,哪些动物能发出超声波?哪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哪些能听到次声波?活动二:响度(10分钟)阅读教材34--35页响度部分,思考下列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交流2分钟)1、什么是响度?2、完成书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是振幅?4、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活动三:音色(10分)阅读教材3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独立思考2分钟)1、什么是音色?2、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结论: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决定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二、响度:声音的强弱。
决定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声音的本来特色。
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声音的特性》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声音的特性教案教案
由学生总结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收获
完成目标检测的相关内容
用录音机录一端自己的声音分析与自己听到的有什么不同,找出原因
解释
引导
布置作业
阅读
总结
练习
板
书
设
计
1-3声音的特征
音调:
与震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物体1秒内震动的次数。
超声波
次声波
响度:
与震动的幅度有关。
音色:
2)、用梳子拨动的快慢不同实验
上述实验证明:音调的高低与震动的快慢有关,震动的快慢又叫频率不同震动的快,频率高,震动的慢,频率低
物体在1秒钟内震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提问
讲述
提问
提问
引导
解释
思考回答
听音乐
思考
讨论回答思考源自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
分析归纳
得出结论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声波
问题
想想
议议
声音的特性教案教案
物理教案
课题名称
§1-3声音的特征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讲授声音的3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并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和响度,通过示波器演示各乐器的音色的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特别容易将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混淆。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
响度的大小与震动的幅度有关,震动幅度大音大,反之音小。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声音的世界》第四章《声音的特征》,详细内容包括: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声音的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音叉、鼓、电子琴、多媒体设备。
学具:小鼓、小号、铃铛、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声音现象,如:拍手、敲鼓、吹口哨等,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音响、音叉、鼓等教具展示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声音的变化,并进行讲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学具(小鼓、小号、铃铛等),尝试发出不同响度、音调、音色的声音,并进行分享。
5.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声音猜谜”游戏,让幼儿通过声音判断物品,增强对声音特征的认识。
6.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教具展示声音的特征,其他幼儿观察并描述。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2.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生活中的声音现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庭中的声音现象,记录下来,并尝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描述。
答案示例:我家里有闹钟的声音,它的音调是高高的,响度适中,音色清脆。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声音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示例:我和妈妈用一个空瓶子装水,然后用筷子敲击瓶子,发现瓶子里的水越多,声音越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特征。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精选4篇)“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u 课型:新授课u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u 学问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u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试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讨论问题的方法。
u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喜爱世界,喜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解析u 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
u 难点音调的凹凸是由物体振动频率打算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分。
教学预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料尺等)、音叉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制造学习氛围,使同学产生剧烈的探究愿望)(约4 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用收录机播放一曲交响曲。
(如《命运》交响曲)2.叙述:同学们刚才观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
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单调昂扬;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宏大的乐章。
为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
老师板书出课题:“声音的特性”1.观赏乐曲,受到剧烈的音乐感染。
2.听讲,产生探究声音奥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调:(让同学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不肯定要求面面俱到)(约 16分钟)老师活动同学活动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没有乐器可用试验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调凹凸不同的音符。
叙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也知道,按动钢琴的琴键,从左到右,音调渐渐增高。
我们把声音的凹凸叫做音调。
八年级物理教案 声音的特性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声音的特性9篇声音的特性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钢锯条(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课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新课教学&1.3声音的特性(板书)乐音:是物体作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有的调子高,有的调子低,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我们会这样猜想:声音的差别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是不是这样呢?[师演示]: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声音的高低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关系:一、音调──声音的高低。
(板书)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
(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声音的特征》教学案
课题:1.2 声音的特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了解发声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
4.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1.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使学生掌握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3. 通过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建立感性认识,通过媒体演示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
二、课堂学习研讨(一)科学探究响度1.阅读 p12回答:答:①什么是响度?.②什么是振幅?。
2、活动: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1)怎样使鼓声更响?2)鼓声的响度是否跟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3)怎样验证你的猜想?4)响度的强弱除了与振幅的大小有关外,还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可知:声音的响度与有关,越大,响度越大;还与有关,距离声源越,响度越大。
音调1.阅读p13信息快递回答下列问题⑴什么叫音调?。
⑵什么叫声音的频率?单位是,符号是。
⑶声源每秒振动100次,它的频率是我们常说音叉的频率为500H Z这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2.听一听:歌曲《青藏高原》,这首歌哪里最难唱?为什么?3.活动1.4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用一张卡片分别去拨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所听到声音的高低不同。
声音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结论: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频率越 ,声音的音调越。
音色1、活动:播放各种不同乐器演奏时发出的声音,请大家辨别,有何不同?2、演示:几种乐器发出声波的波形图。
归纳:不同的发生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这与声音的另一个特性---音色有关。
结论:①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②音色是由发声本身决定的③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乐音的三要素(二)典型习题例1:(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理解什么是声音,学习声音的来源及特征,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声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听、说、看、动手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增强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让幼儿在互动交流中快乐成长。
二、教学内容1.声音的来源及其特征2.声音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三、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幼儿参与观察比较、小组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来源及其特征。
2.教学难点:声音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根据幼儿感知特点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
2.观察、体验、探究、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画着一只小兔子。
让幼儿发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兔子的声音。
教师抓住机会提问:“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呢?”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主题,引出声音这个概念。
教师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声音”,带领幼儿一起见证声音的“来世”。
二、探究环节1.请幼儿将手掌放在喉结上,让他们将自己喉结的震动感受出来。
引出声音的来源——声带。
2.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风声、钟声、小鸟叫等等,引导幼儿学习声音的特征。
教师通过演示,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声音产生时符合规律的随动、振动。
让幼儿探讨声音的产生有哪些方式,这些声音分类有哪些。
3.幼儿分组,探究发声的能动方式。
分为口哨声、说话声、唱歌声等三类,让幼儿一起发出这些声音。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声音源发出声音的原因及性质。
三、巩固环节1.出示不同的声音图片,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2.伴随可爱的小游戏和互动,让幼儿增强对声音的感知。
四、总结环节1.幼儿分享探究体验,认识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并且了解声音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教案一、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拍手、敲击等。
2. 声音的传播:解释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声音的特征:介绍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培养学生对声音特征的认知,提高听觉敏感度。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扬声器、塑料管、气球、乐高积木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气球,一张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听一听,发现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声音。
2. 讲解声音的产生:通过扬声器播放音乐,让学生观察扬声器的振动,解释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讲解声音的传播:将塑料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和听一听,发现声音可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
4. 讲解声音的特征:引导学生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举例说明。
5. 小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特征。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纸和笔,画出自己喜欢的乐器的声音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2. 声音的传播3.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一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题目:请解释一下声音是如何传播的?答案: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题目:请描述一下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答案: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动幅度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质感,由振动波形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应用,例如声音的利用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或者声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
1.2声音的特征 教案
《声音的特征》教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区别音调、响度、音色的不同含义,了解它们各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过程与方法: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观察不同音色的乐音的波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用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习惯.【复习】1.声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介质.________不能传声.3.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声波,声音在空气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________ ,在水中为 ________________ ,在钢铁中为 _____________ 。
二、导学流程:【新课进行】问题引导:以旧引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如桌子、凳子、铅笔盒和尺子等比较它们发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探究新知活动一.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鼓,音叉,水,钢尺,乒乓球等;1.实验探究:声音强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请同学们想办法,动手设计巧妙的实验,让桌面上的物体发生各种声音,同时,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点。
(2)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可以让鼓发出的声音大一些?特别响时鼓面的振动有何特点?怎样大家都能看到鼓面振幅的大小?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大,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小?活动二.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1)请同学们想办法,动手设计巧妙的实验,让桌面上的物体发生各种声音,同时,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点。
(2)按照表格的内容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钢尺的音调与钢尺振动快慢的关系(3)引导学生讨论:音调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声音的特征》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究》第四章第三节《声音的特征》。
具体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高低、响度和音色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声音的高低、响度和音色。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声音奥秘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高低、响度和音色。
难点: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区分声音的高低、响度和音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音响、鼓、口哨、尺子、气球、纸杯、电话机、录音机等。
学生准备:空纸盒、小石子、橡皮筋、铅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敲击鼓,让幼儿感受声音的产生。
(2)教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声音的产生:振动音响,让幼儿观察音响上的纸屑跳动。
(2)教师讲解声音的传播:用电话机模型演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3)教师演示不同高低、响度和音色的声音,让幼儿区分。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鼓,感受声音的产生。
(2)分组进行声音传播实验,将纸杯电话机传递声音。
(3)幼儿用空纸盒、小石子等物品制作乐器,体验不同声音的特征。
(2)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声音的特征进行生活?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的传播:空气等介质3. 声音的特征:高低、响度、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能发出不同特征声音的物体。
答案:如铃铛、小鼓、口哨等。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记录实验过程。
答案:实验过程及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幼儿对声音特征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科学馆,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奥秘。
3.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声音的特征,并与家长分享。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
声音的特征教案设计第一章声现象二乐音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⑵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⑶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并训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采用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规律⑵通过学生实验和听录音,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寻找物理规律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运用典型的演示实验,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声学基础知识兴趣。
⑵通过声音的三要素学习,提高学生欣赏音乐能力。
⑶介绍我国战国时的编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表征声音特征的三个要素。
响度和音调较易混淆,音色又较抽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⑴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音调与频率关系,响度跟振幅关系,⑵施教策略: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及施教策略⑴教学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⑵施教策略:采用对比的方法,加强听音的反复训练,利用熟悉的歌曲,针对性的强化听音、发音的训练,加以区别,做好探究实验。
四教学资源:锣、鼓、音叉、钢尺(塑料尺)每人一把,录音机等。
五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课时计划(内容、课型、步骤、方法)附记(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1)、用收录机播放一首歌曲,调节音量旋钮。
2)、用收录机分别播放女高音和男低音所唱的同一首歌曲。
教师提问:1)、声音的区别在何处?学生比较听到的声音。
学生口答:声音的高低不同、响亮程度不同……2)、在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声音的词语有哪些?学生口答:响亮、嘹亮、清脆、低沉……教师总结: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各有其特点,大家所举的词语大多只能反映声音一个方面的特性。
新课引入:声音有哪些基本特性?这些特性又与什么因素有关?(二)、新授(板书)二、声音的特征发声器在振动发声时,振动的情况是不同的,发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声音的的特征
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的特征;
(2)了解响度大小跟振幅关系,了解音调的高低跟频率的关系,了解声音的音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2)训练学生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声音特征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重点:响度、音调
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过程:
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新课引入:1、播放课件开头的四种不同的声音,我们听到的声音千差万别,声音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又与什么有关呢?
2、童心回放:《鼓上的小米粒》,让同学们思考,儿歌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二、新授
1、问题1:探究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1:
实验:敲鼓,使鼓发出声音,听鼓声的大小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什么关系。
思考:要使听到的鼓声响一些,可以采取哪些办法?
技巧:有时振动的幅度太小,看不见,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米或用乒乓球靠在鼓面上来显示微小的振动。
提出猜想:振幅、鼓的大小、鼓皮的材料等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到结论:
视频验证:播放课件中的视频,让学生体会鼓声的大小与鼓膜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件点击——信息快递: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振动的幅度称为振幅。
课件点击——小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交流:哪些事例说明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讨论:响度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有哪些实例可以证明这一点?
2、问题2: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
引入:视频欣赏——青藏高原,在这首音乐中,你除了听到声音的强弱外,还感受到声音的什么?
学生活动2:
探究1:用小硬纸片在梳子上划过,一次划得快些,另一次划得慢些,听小纸片发出声音的高低和小纸片振动的快慢。
探究2 :音调的高低和尺子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提出猜想:声源振动的快慢等
设计实验:视频提示实验的方法:如视频中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进行实验:
得到结论:
课件点击——信息快递: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课件点击——小结: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用示波器观察课件中视频的方法也可以验证这一点?
巩固练习:播放课件中牛和蚊子的叫声,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3、问题3:声音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活动3:辨别声音
音乐欣赏1:播放音乐时,调节音量,改变了声音的高低还是强弱,由此想到声音的高低与声音的大小的区别;
音乐欣赏2:听一听,用几种不同和乐器先后演奏同一首乐曲,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区别?
辩一辩:声波的波形
看书:P14图1—14
课件点击——小结:音色——声音的品质;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想想议议:由于每个人的声音千差万别,因此声音可以用作安全认证的依据之一。
美国的
一座智能化大厦就采用了声音识别的方式。
到大公司门口时,你必须通过安全检查。
电子声控门卫将问候“早上好”,你也该回答“你好!”或“早上好”之类的礼貌用语。
此时电子门卫通过你的声音来辨别你是不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果确认你是,它将主动为您打开门,但如果不是,电子门卫将客气地将你“拒之门外”。
问题:电子门卫靠什么辨别每个人的声音?
课外探究:探究水杯的发声——使用视频展示,提示同学们课后做一做,课外还可以自制一些其他的乐器。
三、当堂练习
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系,____,响度越大;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有关系.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5.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速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用相同的的力慢慢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以上三者都不同
6.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7.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提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和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8.“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
A.音量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9.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0.夏天买西瓜,常常捧起来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它们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因素都有
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拔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拔与重拔钢尺,则钢尺发出的声音的___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家蝇飞行时每秒振翅147~200次,蝴蝶飞行每秒振
翅5~6次,为什么你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
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四、小结:
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音调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音色——声音的品质;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五、作业:
1、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量:“震耳欲聩”说明声音的;“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2、用萧和提琴同时演奏一支乐曲,一听声音就能区分是萧声还是提琴声。
这是因为提琴声和萧声的()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3、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
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4、日常生活中,小明在往暖瓶中灌开水时,妈妈在一旁提醒说:“小明,快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是如何知道水快满了?”妈妈回答到:“凭经验听出来的。
”妈妈的回答显然不能解决小明的疑惑,当你学习的声现象后,能否帮小明解释妈妈判别水满的依据是什么?
教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