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硬件电路怎么设计
6种实用的电路设计方案分享(整流桥并联-浮地驱动-滞环比较器-误差放大器输出钳位电路)
6种实用的电路设计方案分享(整流桥并联/浮地驱动/滞环比较器/误差放大器输出钳位电路)电路来源于日常工作常用的一些基础电路,原理是新手或菜鸟比较容易疑惑的基础概念,经验是自己日常调试中积累的一点所得。
希望对新手有所帮助。
整流桥并联在小功率输出设计中,一般很少用到整流桥的并联,但在某些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不想增添新的器件而单个整流桥电流又不满足输入功率要求,就需要用到整流桥的并联了,整流桥的并联不能采用两个整流桥各自整流后直流并联的方式,也就是不能采用图1的方式,因为整流桥没有配对,单纯靠自身的V-I特性,一般是无法均流的,这样就会造成两个整流桥发热不一致。
而采用图2的方式,通常认为在一个封装内的两个二极管是一模一样,是可以实现均分电流的效果,所以采用图2的方式就可以实现整流桥的并联了。
浮地驱动在驱动电路设计中,经常会提到MOS管需要浮地驱动,那么什么是浮地驱动呢?简单的说就是MOS管的S极与控制IC的地需要隔离,也就是说不是共地的(直接相连会导致发热等)。
以我们常用的BUCK电路为例,如下图:控制IC的地一般是与输入电源的地共地的,而MOS管的S极与输入电源的地之间还有一个二极管,所以控制IC的驱动信号不能直接接到MOS管的栅极,而需要额外的驱动电路或驱动IC,比如变压器隔离驱动或类似IR2110这样的带自举电路的驱动芯片。
当然还有另外的方式,那就是采用别的方式给控制IC供电,然后将控制IC的地连接到MOS管的S端,这样就不是浮地了,控制IC 的输出就可以直接驱动MOS管。
滞环比较器在保护电路中,为了防止保护电路在保护点附近来回震荡,所以一般都增加一定的滞环。
在下图中,1M电阻就起到滞环的作用,如果没有1M电阻,很明显,VF电压达到2.5V。
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分享
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分享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断进化的科技市场对于高质量、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成功的设计和制造案例以及最佳实践分享对于业界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成功案例,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高稳定性电源设计与制造成功案例分享1. 案例描述:某公司在设计和制造高稳定性电源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们的电源产品经过精心设计,具有出色的电压稳定性和噪音性能。
这一成功案例成为了业界的范例,激发了其他公司对于高稳定性电源设计的关注。
2. 设计与制造要点:a) 有效的滤波:该公司在电源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滤波技术,有效地降低了输入和输出噪音水平,从而提高了电源的稳定性。
b) 精心选择元器件:公司在元器件选择上严格筛选,寻找高质量、高性能的元器件。
合理的元器件匹配和优化电路设计实现了高效能的电源。
3. 最佳实践分享: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关键的实践经验:a) 电源设计中,滤波是关键。
优秀的滤波电路可以显著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b) 元器件的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取高性能、高质量的元器件,并进行合理的匹配和组合设计。
二、可靠性考虑在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中的最佳实践分享1. 实践背景:可靠性是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一家电子公司通过对可靠性的充分考虑,成功地设计和制造出了高可靠性的产品。
2. 设计与制造要点:a) 优化电路设计:该公司在电路设计过程中,注重优化电路结构和元器件布局,降低电路故障风险,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b) 质量控制与测试:公司严格落实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另外,他们还使用了高质量的测试设备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
3. 最佳实践分享:以下是该公司成功实践中的一些启示:a) 可靠性是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应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并优化可靠性相关因素。
软硬件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分享
软硬件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分享近年来,软硬件一体化系统已成为一个趋势。
软件和硬件的协同设计具有更高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和更短的开发时间。
针对这一趋势,我在自己的项目中进行了一次软硬件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实践,现在将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项目概述我做的这个项目是一个智能家居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部分包括智能插座、智能灯和门窗传感器等。
软件部分则包括控制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
整个系统的设计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智能的家居使用体验。
硬件设计硬件部分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电路设计和原型制作。
电路设计是整个硬件部分的核心。
我使用了Altium Designer来进行电路设计。
在设计中,我遵循了一些规则:1.电路板尺寸应尽量小而节约成本;2.尽可能地使用SMT组件,这样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3.元件的定位应该合理,以方便基板的制造和组装;4.尽量减少PCB层数,使整个设计更稳定、可靠。
在完成电路设计之后,我使用惠普的3D打印机打印了PCB原型。
虽然3D打印机的精度和成本与专业的PCB制造设备不太相同,但对于初步的验证仍然非常有用。
软件设计软件部分的设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控制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
控制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都解析了开发板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在控制程序中,我使用了STM32F107开发板来处理和解析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各种传感器指令和开发板操作。
通过低振荡晶体的时钟,我使开发板准确地执行任务并关联Wi-Fi模块。
在一定周期内,将收到的信息处理成合适的格式,然后发回移动应用程序。
移动应用程序的设计中,我选择使用React Native来开发Android和iOS应用程序。
使用React Native可以同时生成iOS和Android代码,并使代码具有非常好的可重用性。
总结在整个软硬件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了设计规则、电路设计、系统控制程序以及应用程序。
计算机硬件工作总结标准范本
计算机硬件工作总结标准范本(____字)一、引言计算机硬件工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领域,在此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硬件项目,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本文将对我在计算机硬件工作中的主要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个人发展目标。
二、成果展示1. 硬件设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导了一个重要的硬件项目,负责设计和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主板。
我很荣幸地完成了这个项目,并取得了以下成果:- 完成了主板的功能设计和布局,并进行了验证测试,能够稳定地支持各种硬件设备和功能。
- 优化了电路设计,降低了能耗,并提高了整体性能。
- 增强了主板的可扩展性,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需求变化。
2. 故障排除和维修作为公司的硬件工程师,我负责处理和解决硬件故障,并维修计算机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我取得了以下成果:- 迅速定位和解决了多个硬件故障,保证了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 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了及时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设备的维修周期和质量。
- 提出了一些建议,改进了维修流程和维修常规操作指南,提高了维修效率。
3. 硬件测试我在硬件测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设计和实施了一套全面的硬件测试方案,确保产品和设备在交付前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 编写测试脚本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减少了测试时间和人力成本。
- 分析测试数据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并参与了产品性能的优化工作。
4. 团队合作在硬件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的合作成果:- 与软件团队合作,解决了硬件和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了硬件部件的及时供应和质量控制。
- 在团队内部组织了一次技术分享,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提高了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
三、经验总结在计算机硬件工作中,我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1. 深入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认识。
2. 掌握了硬件设计和布局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并优化电路设计。
电路开发流程
电路开发流程电路开发是电子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原理图设计、PCB布线、样机调试等多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电路开发的整体流程,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
首先,电路开发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开始设计电路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这包括输入输出的电压范围、电流要求、工作环境条件等。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路设计。
第二步是电路原理图设计。
在原理图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集成电路等。
在进行元器件选择时,需要考虑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满足产品需求,以及价格和供货情况。
在进行原理图设计时,需要注意电路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功耗等方面的设计。
第三步是PCB布线设计。
PCB布线是将原理图中的电路连接到实际的PCB板上的过程。
在进行PCB布线设计时,需要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散热等因素。
合理的PCB布线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小电路的干扰和损耗,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四步是样机制作和调试。
在完成PCB设计后,我们需要制作样机并进行调试。
样机调试是验证电路设计是否符合产品需求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需要检查电路的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满足产品性能指标。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改和优化。
最后,是电路的验证和批量生产。
在完成样机调试后,我们需要对电路进行验证,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进行小批量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优化,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一下,电路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PCB布线设计、样机制作和调试、电路验证和批量生产。
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需求和性能指标,合理选择电子元器件,进行有效的原理图设计和PCB布线设计,并进行严格的样机调试和验证。
只有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严谨和细致,才能保证电路设计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电路开发工程师有所帮助。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有哪些
硬件设计常用知识点有哪些硬件设计是指基于硬件平台的电子产品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在进行硬件设计时,掌握一些常用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硬件设计中常用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硬件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电路理论与分析1.电路基础知识: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规律。
2.模拟电路设计:学习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等基本原理与技术,理解放大器、运放、滤波器等模块的设计方法。
3.数字电路设计:了解数字信号的运算、编码、解码等基本原理,熟悉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布局。
二、电子元器件与器件选择1.常见电子元器件:了解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元器件的特性与使用方法。
2.模拟电路器件选择: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运放、放大器、滤波器等器件。
3.数字电路器件选择:选用适合的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器件实现数字电路功能。
三、信号处理与调节1.模拟信号处理:了解采样、滤波、放大、调幅、调频等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掌握模拟信号调节电路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2.数字信号处理:掌握数字信号的滤波、放大、编码、解码等技术,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与应用。
四、接口与通信技术1.串行接口:熟悉UART、SPI、I2C等串行通信协议,能够设计并实现串行接口电路。
2.并行接口:了解并行接口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总线接口设计技术。
3.通信协议:学习TCP/IP、CAN、RS485等通信协议,了解网络通信与工业总线技术。
五、射频与无线通信1.射频系统设计:了解射频电路基本原理,掌握射频功率放大、滤波、调制等技术,了解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2.无线通信技术:学习蓝牙、Wi-Fi、LoRa等无线通信技术,了解无线通信模块的选用与设计。
六、电源与供电电路1.稳压技术:熟悉线性稳压与开关稳压的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电源管理芯片的选型与使用。
2.供电电路设计:了解电源管理、电池管理、充电保护等供电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ad设计pcb的心得体会
ad设计pcb的心得体会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我经常会参与到电路设计和印刷电路板(PCB)制作的过程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不少AD软件,并且积累了一些设计和制作PCB的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这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一个成功的AD设计必须从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开始。
在设计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原理。
只有在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设计,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需要充分考虑电路的使用环境、功耗、尺寸等因素,以便设计出更加稳定和实用的电路。
在进行AD软件的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充分熟悉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AD软件通常功能强大,但也相对复杂,需要耐心和细心地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程和文档,参加培训课程,或者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来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
只有在熟悉了AD软件之后,我们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电路设计,并且更好地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协作。
在电路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PCB。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PCB的制造工艺和规范。
不同的制造工艺可能会对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考虑。
此外,我们还需要合理布局电路板的元件,注意信号线的走向和长度匹配,以及供电和地线的布局策略。
这些细节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进行PCB制造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充分的检查和测试。
在设计完成之后,我们可以使用AD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验证,以确保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专业的检测设备对PCB进行物理检查,如测试引线的通断情况、检查焊盘的质量等。
只有在确保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将设计文件发送给制造厂商进行批量生产。
在整个AD设计和PCB制作的过程中,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协作非常重要。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和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多个团队成员进行密切合作。
组合电路设计体会
组合电路设计体会在电路设计中,组合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让我们通过组合不同的电子元件来实现不同的逻辑功能。
近期我在学习组合电路设计时,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现在我将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发现组合电路设计有很多的应用。
在数字电子领域中,组合电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异或等等。
通过组合这些逻辑运算,我们可以构建出各种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平板等等。
在模拟电子领域中,组合电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模拟信号处理、医疗设备等。
其次,我认为组合电路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在组合电路中,我们需要用到逻辑代数中的各种运算符,如“与”、“或”、“非”等。
当然,如果你不是学数学背景的人,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实践来掌握这些概念,这也是我最近学习这个领域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第三,我发现在组合电路设计中,每个元件的位置和连接都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我曾经把一个元件的位置和连接弄错了,结果整个电路的输出就错了。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每个元件的位置和连接,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在组合电路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电路中的延时。
因为我们的电子设备需要在几乎同时从输入到输出,并且这种速度对于许多应用来说非常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出电路尽可能的简洁、高效,以便尽可能的减少延迟时间。
总之,组合电路设计是一个既挑战又有趣的过程。
通过我的学习经验,我发现,它需要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同时还需要我们对电子元件的灵活运用和多维思考。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组合电路设计,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优秀13篇)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优秀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电路实验心得体会(优秀13篇)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
硬件设计基础知识
硬件设计基础知识硬件设计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硬件构件和电路进行设计和开发,以实现特定功能或满足特定需求的过程。
本篇文章将向读者介绍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并详细列出步骤,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硬件设计。
一、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了解基本的电子电路理论,包括电流、电压、阻抗等概念。
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例如二极管、电容器、电感器等。
1.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区别和应用。
数字电路处理二进制信号,而模拟电路处理连续信号。
1.3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了解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理解硬件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
二、硬件设计的步骤2.1 确定需求:明确设计的目的和需求,例如设计一个通信设备还是一个控制系统。
根据需求,确定设计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开始进行初步设计。
选择适合的电子元器件、电路并进行初步拓扑布局。
2.3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EDA),将电路元器件按照其连接关系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绘制。
2.4 PCB设计: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
确定元器件的布局和走线方式,进行电路板的布线设计。
2.5 元器件选择和采购:根据设计需求,选择适合的元器件型号,并进行元器件的采购准备工作。
2.6 硬件开发和调试:根据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进行硬件开发和组装工作。
将选择好的元器件进行焊接和连接,完成硬件的搭建。
之后进行硬件的调试工作,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2.7 硬件验证和测试:对设计完成的硬件进行系统验证和测试。
验证硬件是否满足设计需求和性能指标,并进行相关测试,例如温度测试、性能测试等。
2.8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对硬件进行优化和改进。
可以通过更换元器件、优化布局、调整参数等手段提升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硬件设计的注意事项3.1 电路安全与可靠性:确保硬件设计过程中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电路发生故障或危险。
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
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面试题及答案1.简述你在硬件电路设计中的经验,以及你曾经设计过的一项成功的电路项目。
答:我在硬件电路设计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曾参与设计过一款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
我负责处理器核心的设计,通过优化指令集和流水线结构,成功提高了性能,并通过仿真和验证确保了稳定性。
2.在硬件设计中,你如何平衡性能和功耗的关系?答:在硬件设计中,性能和功耗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通常采用多层次的优化策略,例如采用先进的低功耗工艺、使用节能算法以及通过电源管理技术来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
3.解释一下时序分析在电路设计中的作用。
答:时序分析在电路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它用于确保电路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过对时钟、信号传输延迟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可以确保电路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按照预期的时序要求工作。
4.谈谈你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经验,如何解决时序和信号完整性问题?答:在高速电路设计中,时序和信号完整性是关键挑战。
我曾经通过采用合适的布线规则、缓冲器的优化和信号重整等手段,成功解决了时序和信号完整性问题,确保了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5.你对EMI/EMC的了解和处理方法是什么?答:我在电磁兼容性(EMC)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屏蔽设计、使用滤波器以及优化接地方式等手段,我成功降低了电磁干扰(EMI)水平,确保了设备在电磁环境中的稳定工作。
6.在多层PCB设计中,你如何优化布局以降低信号干扰?答:多层PCB设计中,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层间引脚规划,我成功减小了信号回流路径,降低了串扰。
同时,巧妙使用地平面和电源平面,有效地降低了信号干扰和电磁辐射。
7.谈谈你在FPGA设计方面的经验,包括资源利用和时序优化。
答:在FPGA设计中,我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巧妙的模块划分和精细的时序分析,成功实现了对FPGA资源的最优利用。
采用流水线和并行处理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时序性能。
8.请详细介绍你在模拟电路设计中的经验,包括面对噪声和失真时的解决方法。
制作电路板的心得体会
制作电路板的心得体会
电路板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器件的纽带,是信号的流通路径。
在制
作电路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下面我将分享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在选购材料时,我们要选择质量好、适用性强、能够满
足设计要求的材料。
例如,选择电路板上的电容、电阻、晶振、二极管等器件时,要注意
尺寸、参数等,以确保器件的正常使用。
其次,细致的规划是制作电路板的关键。
在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电路的结构和布局。
要将元器件按照逻辑原则进行排列,便于线路的连接和维护。
设计的线路尽量简单,避免
多余的线路交叉和重叠。
同时,还要设置良好的接地,做到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再次,注意细节。
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布线的实际效果,比如阻抗匹配、反射等问题。
还要注意元器件之间的间距、焊接质量以及信号的存在时间,提高电路
的可靠性。
此外,在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要做好防静电的措施,避免静电对电路产生影响。
最后,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好制作电路板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要认真
学习理论知识和制作过程中的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总之,制作电路板需要细致认真,注意细节,善于规划,做好安全措施,不断学习和
实践,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可靠的电路板。
以太网接口PCB设计经验分享
以太网口PCB布线经验分享目前大部分32位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
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MAC 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Physical Layer,PHY)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常见的以太网接口芯片,如LXT971、RTL8019、RTL8201、RTL8039、CS8900、DM9008等,其内部结构也主要包含这两部分。
一般32位处理器内部实际上已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此,需外接一片物理层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
常用的单口10M/100Mbps高速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要有RTL8201、LXT971等,均提供MII接口和传统7线制网络接口,可方便的与CPU接口。
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要功能一般包括:物理编码子层、物理媒体附件、双绞线物理媒体子层、10BASE-TX编码/解码器和双绞线媒体访问单元等。
下面以RTL8201为例,详细描述以太网接口的有关布局布线问题。
一、布局1、RJ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的缩短.2、RTL8201的复位信号Rtset信号(RTL8201 pin 28)应当尽可能靠近RTL8021,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远离TX+/-,RX+/-, 和时钟信号。
3、RTL8201的晶体不应该放置在靠近I/O端口、电路板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性元件周围.4、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尽可能的短。
为了实际操作的方便,这一点经常被放弃。
但是,保持Tx±, Rx±信号走线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RTL82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约10~12cm。
5、Tx+ and Tx- (Rx+ and Rx-) 信号走线长度差应当保持在2cm之内。
二、布线1、走线的长度不应当超过该信号的最高次谐波(大约10th)波长的1/20。
例如: 25M的时钟走线不应该超过30cm,125M信号走线不应该超过12cm (Tx±, Rx±)。
硬件电路设计流程与方法
硬件电路设计流程与方法硬件电路设计时所需要的条件也是需基于平台及项目所需的系统条件,设计所需条件也是对设计电路选择合适的原件的关键参考因素,必须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此外,硬件电路在设计方面的需求在实际应用环境发生改变时,自身的体积能效等也会发生改变,不同的电路系统,需求的条件也就不同。
2、对硬件电路的原理图进行设计原理图的设计是硬件电路设计的核心部分,只有选择合适的电路器件、在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严谨的计算与分析,并对此进行合理的数据搭配、正确采用仿真型工具进行与实际结合的应用,能够通过原理图的绘制,将设计出的技术用图像与文字展现出来。
2.1 电路元件的选择对硬件电路系统中元件的正确选型是设计原理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否能选择到优质并适合的元器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硬件电路系统性能的发挥程度,不能保障系统运作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使用寿命,造成后期对系统的维修保养成本。
在进行元器件的选择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了解硬件电路系统的要求,明确所需元器件的参数,来进行合理的选用,还应该考虑到元器件自身的质量问题、购买成本、供货条件等方面,保障电路系统的正常运转,有效地减少成本的浪费。
2.2 原理图的绘制过程在对元器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之后,就可以采用新型工具软件来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在绘制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是针对于初次使用的器件,必须要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查看使用说明,对关键的参数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够按照规定标准进行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不成熟的电路进行多次试验,保障电路的成熟与安全性,保障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
在进行绘制时,需要根据信号的流向进行原理图的绘制,对于一些复杂电路的情况,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模块功能的分解,并对其添加详细的文字说明,增加原理图的可读性。
还需要综合考虑到电路中的PCB性能,以及进行加工的工作效率。
在设计工艺方面,尽可能缩短对硬件电路的加工时间,减少工艺流程。
在设计原理图的绘制完成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编译,为之后对原理图的检查工作提供便利,注意图中是否缺少网络的标号、是否出现信号源属性的绘制错误等,保障原理图的准确性。
高性能PCB设计经验分享
高性能PCB设计经验分享Tags: PCB设计,经验分享, 积分Counts:100 次摘要:本文以IT行业的高性能的PCB设计为主线,结合Cadence在高速PCB设计方面的强大功能,全面剖析高性能PCB设计的工程实现。
正文:电子产业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集成度越来越高、信号的速率越来越快,产品的研发周期也越来越短,PCB的设计也随之进入了高速PCB设计时代。
PCB不再仅仅是完成互连功能的载体,而是作为所有电子产品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件。
本文从高性能PCB设计的工程实现的角度,全面剖析IT 行业高性能PCB设计的方方面面。
实现高性能的PCB设计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PCB设计团队。
一、PCB设计团队的组建建议自从PCB设计进入高速时代,原理图、PCB设计由硬件工程师全权负责的做法就一去不复返了,专职的PCB 工程师也就应运而生。
一个成熟的大、中型PCB设计团队的构成应包括以下几个工种:封装库工程师:专职建库,熟知当今主流板厂、贴片厂商的工艺能力、技术参数,结合本公司的产品实际,并据此完成当前高速高密条件下的PCB封装建库工作。
PCB设计工程师: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广泛的PCB周边知识,诸如电子线路的基本知识,PCB的生产、贴片加工的基本常识,DFX(DFM/DFC/DFT)设计,同时还需要掌握高速PCB的层叠设计、阻抗设计、信号完整性知识、EMC知识等,综合考虑现代PCB设计的各项要求,完成PCB的布局、布线工作。
SI工程师:揭开隐藏在PCB传输线里的“隐性原理图”,直面高速时代的反射、串扰、时序问题。
通过前后仿真,确保信号质量,提升产品的一次成功率,确保PCB稳定、可靠的工作。
EMC工程师:作为EMC设计的源头考虑,负责包括电路、器件、PCB相关的板级EMC设计。
降低自身的对外辐射,并提高抗外界干扰的能力。
热设计工程师:在追求精美、小巧的产品研发团队里,热设计工程师不可或缺。
通过热源分布分析、设计合理的风道系统,控制系统的温升,确保产品的稳定、可靠工作。
电路设计的心得体会(1)
电路设计的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电路设计一直是我们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我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分享给大家。
首先,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正确地理解电路原理是很重要的。
只有了解电路基本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设计出满足实际需要的电路,并显著优化其性能。
所以,初学者应该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电路原理,这可以包括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其次,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对于PCB(印刷电路板),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布线技巧。
例如,采用最短路径或加粗的升压线有助于提高效率,并减少能耗。
实时走线(Targeted Routing)技术是目前流行的技术,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快速地进行布线,从而大大缩短设计时间。
此外,在电路设计中,掌握好一些常用的软件工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Proteus、Altium Designer 或 Eagle 等 PCB 设计软件,这些软件可以为设计师提供完整的功能,从仿真测试、布线到印刷电路板的生产等方面,极大地简化了电路设计的流程。
最后,要特别注意设计中的误差和鲁棒性(Robustness)。
误差可以来自于电子元器件的差异、环境变化和其他因素。
在电路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这些误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它们的影响。
同时,要确保设计的鲁棒性,这意味着电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通过采取一些常规的技术措施,例如选择高质量的元器件,避免过度的热量和EMI等对电路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提高电路的鲁棒性。
总体而言,在电路设计中,需要具备回归细节、熟悉电路原理、掌握软件工具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电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直到得到最终的优化设计方案。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经验积累,电路设计师可以提高电路性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电路,为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产品硬件技术个人工作总结
产品硬件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产品硬件技术领域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挑战和收获,深刻理解了技术对于产品开发和实现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
在此,我将会分享我在工作中所学到的一些核心技能和经验。
首先,熟练掌握硬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这包括电路的设计、PCB的绘制、元器件的选择和调试等等。
这些基础技能是硬件工程师必备的技术实力,因此需要持续学习和练习。
在我的工作中,我一直保持着学习和实践的态度,不断提高我的技能水平,并在实际项目中使用这些技能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
其次,需要跟进并了解最新的电子技术和行业趋势。
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新技术和新产品层出不穷。
为了保持自己的前瞻性和竞争力,在我的工作中,我始终关注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学习和了解新兴技术,积极研究在目标市场中哪些技术和特性最具竞争力,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第三,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在产品硬件技术领域,一个项目通常需要跨越不同的职能部门和团队来完成,需要与软件工程师、QA、产品经理和供应商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在我的工作中,我非常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定期与团队成员开会,更新进展,讨论和解决问题。
第四,需要有较好的解决问题和强大的分析能力。
在产品硬件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能够快速找到根本问题并解决。
因此,具备较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面对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通过对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整合各种资源,寻找并采取最优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和顺利完成。
最后,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保持学习、成长和总结的心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发掘优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之,我相信这些技能和经验将进一步帮助我在未来的产品硬件技术领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分享:硬件电路怎么设计1)总体思路。
设计硬件电路,大的框架和架构要搞清楚,但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
有些大框架也许自己的老板、老师已经想好,自己只是把思路具体实现;但也有些要自己设计框架的,那就要搞清楚要实现什么功能,然后找找有否能实现同样或相似功能的参考电路板(要懂得尽量利用他人的成果,越是有经验的工程师越会懂得借鉴他人的成果)。
2)理解电路。
如果你找到了的参考设计,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了(包括前期设计和后期调试)。
马上就copy?NO,还是先看懂理解了再说,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电路理解能力,而且能避免设计中的错误。
3)没有找到参考设计?没关系。
先确定大IC芯片,找datasheet,看其关键参数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哪些才是自己需要的关键参数,以及能否看懂这些关键参数,都是硬件工程师的能力的体现,这也需要长期地慢慢地积累。
这期间,要善于提问,因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别人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醒你,尤其是硬件设计。
4)硬件电路设计主要是三个部分,原理图,pcb ,物料清单(BOM)表。
原理图设计就是将前面的思路转化为电路原理图。
它很像我们教科书上的电路图。
pcb涉及到实际的电路板,它根据原理图转化而来的网表(网表是沟通原理图和pcb之间的桥梁),而将具体的元器件的封装放置(布局)在电路板上,然后根据飞线(也叫预拉线)连接其电信号(布线)。
完成了pcb布局布线后,要用到哪些元器件应该有所归纳,所以我们将用到BOM表。
5)用什么工具?Protel,也就是altimuml容易上手,在国内也比较流行,应付一般的工作已经足够,适合初入门的设计者使用。
6)to be continued......其实无论用简单的protel或者复杂的cadence工具,硬件设计大环节是一样的(protel上的操作类似windwos,是post-command型的;而cadence的产品concept & allegro 是pre-command型的,用惯了protel,突然转向cadence的工具,会不习惯就是这个原因)。
设计大环节都要有:1)原理图设计。
2)pcb设计。
3)制作BOM表。
现在简要谈一下设计流程(步骤):1)原理图库建立。
要将一个新元件摆放在原理图上,我们必须得建立改元件的库。
库中主要定义了该新元件的管脚定义及其属性,并且以具体的图形形式来代表(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个矩形(代表其IC BODY),周围许多短线(代表IC管脚))。
protel创建库及其简单,而且因为用的人多,许多元件都能找到现成的库,这一点对使用者极为方便。
应搞清楚ic body,ic pins,input pin,output pin, analog pin, digitalpin, power pin等区别。
2)有了充足的库之后,就可以在原理图上画图了,按照datasheet 和系统设计的要求,通过wire把相关元件连接起来。
在相关的地方添加line和text注释。
wire和line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电气属性,后者没有。
wire适用于连接相同网络,line适用于注释图形。
这个时候,应搞清一些基本概念,如:wire,line,bus,part,footprint,等等。
3)做完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生成netlist了,这个netlist是原理图与pcb之间的桥梁。
原理图是我们能认知的形式,电脑要将其转化为pcb,就必须将原理图转化它认识的形式netlist,然后再处理、转化为pcb。
4)得到netlist,马上画pcb?别急,先做ERC先。
ERC是电气规则检查的缩写。
它能对一些原理图基本的设计错误进行排查,如多个output接在一起等问题。
(但是一定要仔细检查自己的原理图,不能过分依赖工具,毕竟工具并不能明白你的系统,它只是纯粹地根据一些基本规则排查。
)5)从netlist得到了pcb,一堆密密麻麻的元件,和数不清的飞线是不是让你吓了一跳?呵呵,别急还得慢慢来。
6)确定板框大小。
在keepout区(或mechanic区)画个板框,这将限制了你布线的区域。
需要根据需求好考虑板长,板宽(有时,还得考虑板厚)。
当然了,叠层也得考虑好。
(叠层的意思就是,板层有几层,怎么应用,比如板总共4层,顶层走信号,中间第一层铺电源,中间第二层铺地,底层走信号)。
7)to be continued......先解释一下(2)中的术语。
post-command,例如我们要拷贝一个object(元件),我们要先选中这个object,然后按ctrl+C,然后按ctrl+V(copy命令发生在选中object之后)。
这种操作windows和protel都采用的这种方式。
但是concept就是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叫做pre-command。
同样我们要拷贝一个东西,先按ctrl+C,然后再选中object,再在外面单击(copy命令发生在选中object之前)。
1)确定完板框之后,就该元件布局(摆放)了,布局这步极为关键。
它往往决定了后期布线的难易。
哪些元器件该摆正面,哪些元件该摆背面,都要有所考量。
但是这些都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考虑摆放位置都可以不一样。
其实自己画了原理图,明白所有元件功能,自然对元件摆放有清楚的认识(如果让一个不是画原理图的人来摆放元件,其结果往往会让你大吃一惊)。
对于初入门的,注意模拟元件,数字元件的隔离,以及机械位置的摆放,同时注意电源的拓扑就可以了。
2)接下来就是布线。
这与布局往往是互动的。
有经验的人往往在开始就能看出哪些地方能布线成功。
如果有些地方难以布线还需要改动布局。
对于fpga设计来说往往还要改动原理图来使布线更加顺畅。
布线和布局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对于高速数字部分,因为牵扯到信号完整性问题而变得复杂,但往往这些问题又是难以定量或即使定量也难以计算的。
所以,在信号频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应以布通为第一原则。
3)OK了?别急,用DRC检查检查先。
这是一定要检查的。
DRC对于布线完成覆盖率以及规则违反的地方都会有所标注,按照这个再一一的排查,修正。
4)有些pcb还要加上敷铜(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将出线部分做成泪滴(工厂也许会帮你加)。
最后的pcb文件转成gerber文件就可交付pcb生产了。
(有些直接给pcb也成,工厂会帮你转gerber)。
5)要装配pcb,准备bom表吧,一般能直接从原理图中导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原理图中哪些部分元件该上,哪些部分元件不该上,要做到心理有数。
对于小批量或研究板而言,用excel自己管理倒也方便(大公司往往要专业软件来管理)。
而对于新手而言,第一个版本,不建议直接交给装配工厂或焊接工厂将bom的料全部焊上,这样不便于排查问题。
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bom表自己准备好元件。
等到板来了之后,一步步上元件、调试。
6)to be continued......再谈谈调试吧。
1)拿到板第一步做什么,不要急急忙忙供电看功能,硬件调试不可能一步调试完成的。
先拿万用表看看关键网络是否有不正常,主要是看电源与地之间有否短路(尽管生产厂商已经帮你做过测试,这一步还是要自己亲自看看,有时候看起来某些步骤挺繁琐,但是可以节约你后面不少时间!),其实短路与否不光pcb有关,在生产制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导致这个问题,IO短路一般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但是电源短路就......2)电源网络没短路?那么好,那就看看电源输出是否是自己理想的值,对于初学者,调试的时候最好IC一件件芯片上,第一个要上的就是电源芯片。
3)电源网络短路了?这个比较麻烦,不过要仔细看看自己原理图是否有可能这样的情况,同时结合割线的方法一步步排查倒底是什么地方短路了,是pcb的问题(一般比较烂的pcb厂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装配的问题,还是自己设计的问题。
关于检查短路还有一些技巧,这在今后登出......4)电源芯片没有输出?检查检查你的电源芯片输入是否正常吧,还需要检查的地方有使能信号,分压电阻,反馈网络......5) 电源芯片输出值不在预料范围?如果超过很离谱,比如到了10%,那么看看分压电阻先,这两个分压电阻一般要用1%的精度,这个你做到了没有,同时看看反馈网络吧,这也会影响你的输出电源的范围。
6)电源输出正常了,别高兴,如果有条件的话,拿示波器看看吧,看看电源的输出跳变是否正常。
也就是抓取开电的瞬间,看看电源从无到有的情况(至于为什么要看着个,嘿嘿......专业人士还是要看的~)7)To be continued......这一节谈谈电源。
无疑电源设计是整个电路板最重要的一环。
电源不稳定,其他啥都别谈。
我想不用balabala述说它究竟有多么重要了。
在电源设计我们用得最多的场合是,从一个稳定的“高”电压得到一个稳定的“低”电压。
这也就是经常说的DC-DC(直流-直流),而直流-直流中用得最多的电源稳压芯片有两种,一种叫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我们后面说的线性稳压电源,也是指它),另一种叫PWM(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我们在本文也称它开关电源)。
我们常常听到PWM的效率高,但是LDO的响应快,这是为什么呢?别着急,先让我们看看它们的原理。
下面会涉及一些理论知识,但是依然非常浅显易懂,如果你不懂,嘿嘿,得检查一下自己的基础了。
一)线性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如图是线性稳压电源内部结构的简单示意图。
我们的目的是从高电压Vs得到低电压Vo。
在图中,Vo经过两个分压电阻分压得到V+,V+被送入放大器(我们把这个放大器叫做误差放大器)的正端,而放大器的负端Vref是电源内部的参考电平(这个参考电平是恒定的)。
放大器的输出Va连接到MOSFET的栅极来控制MOSFET的阻抗。
Va变大时,MOSFET的阻抗变大;Va变小时,MOSFET的阻抗变小。
MOSFET上的压降将是Vs-Vo。
现在我们来看Vo是怎么稳定的,假设Vo变小,那么V+将变小,放大器的输出Va也将变小,这将导致MOSFET的阻抗变小,这样经过同样的电流,MOSFET的压差将变小,于是将Vo上抬来抑制Vo的变小。
同理,Vo变大,V+变大,Va变大,MOSFET的阻抗变大,经过同样的电流,MOSFET的压差变大,于是抑制Vo变大。
二)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如上图,为了从高电压Vs得到Vo,开关电源采用了用一定占空比的方波Vg1,Vg2推动上下MOS管,Vg1和Vg2是反相的,Vg1为高,Vg2为低;上MOS管打开时,下MOS管关闭;下MOS管打开时,上MOS 管关闭。
由此在L左端形成了一定占空比的方波电压,电感L和电容C我们可以看作是低通滤波器,因此方波电压经过滤波后就得到了滤波后的稳定电压Vo。
Vo经过R1、R2分压后送入第一个放大器(误差放大器)的负端V+,误差放大器的输出Va做为第二个放大器(PWM放大器)的正端,PWM放大器的输出Vpwm是一个有一定占空比的方波,经过门逻辑电路处理得到两个反相的方波Vg1、Vg2来控制MOSFET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