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文本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摘要:在高科技、高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 大学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场所, 荟萃了人类众多的科技与文明[1]。大学校园绿地环境, 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 必须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 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绿地;以人为本

1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的含义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是在高校特定区域内, 利用其空间形态、植物配置、园林小品、环境品格、人文景观, 运用传统园林学、生态学、环境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知识, 营造符合师生员工行为与精神需求的优美环境的一门学问, 同时也是一项专业工作[2]。高校中心绿地集中反映和代表该校的整体绿化风貌, 具有统率全校绿化的核心作用, 并可以直接作为该高校外观形象和一定内涵的标志。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工作的内容包括①收集基础资料。自然资料即地形图、气象资料、土壤资料现状资料即现有的绿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系分布情况植物资源资料。②编制图纸和撰写材料说明。

2 大学校园绿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

2.1 基本原理

2.1.1园林景观艺术原理

运用园林景观设计艺术原理, 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 因地制宜, 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创造出优美实用具有鲜明特色的大

学校园环境。

2.1.2 景观生态学原理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创造出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校园环境。

2.1.3环境行为学与心理学原理

运用环境行为学和心理学原理, 研究大学校园师生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及心理特征,从而创造出与之相符的校园环境。[3]

2.2 基本原则

2.2.1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校园绿地规划设计要强调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 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并保留原有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奇妙构

思, 精心设计,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2.2.2 时代性原则

不同时期大学校园绿化风格也不尽相同,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 大学校园绿

地规划设计要通过历史文脉和现代文明的交织, 以园林的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美的大学校园景观。

2.2.3 个性化原则

不只在中国, 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有着共同的人类文明渊源, 同时又深深根植于各自所处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土壤中, 形成各具特色的传统和风格[4]。在设计时应根据每所大学各自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并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宗旨等在绿化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如农林院校可结合教学研究, 栽植的植物品种应丰富多彩; 医、药院校以药用观赏植物作为校园绿化的基调; 师范院校可多植桃李及松竹等人性化植物。

2.2.4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环境, 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研究、工作、生活的地方, 学生生活区和教学区的绿地规划设计应从大学生

的行为习惯及心理生理要求出发, 满足大学生晨读、交往、休息、运动等多种要求, 以适宜的尺度、科学的布局、合理的植物配置, 营造出实用、美观、积极向上的校园绿色空间。[5]

3 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3.1大学校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

大学校园绿地是专属于大学使用的绿地, 是独立于城市的封闭系统。但由于大学占地面积较大(从几公顷到十几公顷, 甚至数十公顷) , 绿地所占比例一般也比较大, 因而对其周边环境及景观的影响也很明显。它属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点、线、面”中“面”的部分, 它与城市绿地系统中其它部分一起发挥着绿化所特有的美化、净化、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作用[6]。

3.2大学校园绿地特有的功能与师生的活动需求

绿化具有遮阳、隔声、改善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防尘、杀菌防病等物质功能, 又具有美化环境、分隔空间、提供消闲场所等精神功能[7]。这是人们熟知的绿化的一般功能。对于大学校园绿地, 其精神功能方面则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大学属于大型教育机构, 人口密集, 师生绝大多数属于常住人口, 社区文化层次高, 青年学生是构成校园各种生活活动的主体。除了教室—寝室—食堂—图书馆—俱乐部等室内学习、休息、用餐和各种娱乐活动空间外, 课余时间他们也需要到室外空间从事各种体育活动、休息、游戏、散步、交流思想、学习等, 能够为这些活动提供最佳场所的便是校园绿地和与之相结合的场地。而园林绿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是与园林绿地的布局和设施内容的安排分不开的。3.2.1绿地的美化效应

构成校园环境的主体的是建筑, 而衬托建筑美的物质要素当首属

良好的绿化。建筑与绿化相结合形成的优美的室外空间会使人感到自然、和谐、感受到大自然美的情调, 直接影响到师生的精神面貌。人们知道, 环境上的差异给人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从而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的动机和行为。嘈杂混乱、杂乱无章的环境会使人产生烦燥不安、压抑消沉的感觉; 瓦砾遍地、风吹尘起、没有绿化的空地则会使人感到孤独、冷漠, 有一种失落感, 固然没有人愿意驻足其中[8]。相反, 阳光下一池清水、洁净的铺装地面、绿茸茸的草坪、鲜丽的花坛、浓荫绿影, 再配以纤巧的建筑小品和雕塑, 则会使人精神振奋, 留连忘返, 激发一种向上的追求。这样的校园环境能够使师生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 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调节, 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汲取新的知识。

3.2.2绿化分隔空间的效应

从校园宏观环境上讲, 大学是以教育设施为主体, 各种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组织机构。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群体构成了几个不同的功能分区。主要有教学办公区、宿舍生活区、家属住宅区、娱乐运动区、后勤服务管理及校办工厂区等。为了使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互不干扰, 保持各自领域的独立完整性, 又使之具有有机的联系,最好是以绿化的方式来组织其中的过渡空间。因为运用绿色植物的不同配置可以形成隔而不断的软质空间, 既衬托出建筑群的形体美, 又能起到很好的分隔和联系的作用, 这是非其它材料可比的[9]。其次, 从微观的角度, 通过绿化分隔空间的作用, 在校园绿地中能够形成各种不同的环境场所, 如室外学习和交往场所, 游戏、运动场所和休息场所等。

3.2.3 绿地的文教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不仅能形成场所和给人以美感, 还由于其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 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一具雕塑, 一堆叠石, 一棵姿态独特的树木都可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染。尤其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碑、亭、雕塑给人的感受更深。如同济的“一二·九”纪念园, 通过精心的艺术布局, 雕塑、广场、水池、栏杆等在有限的空间中以适当的尺度, 有层次的布置, 在深绿色茂密的松柏为基调的绿化环境烘托下, 形成一种静谧、安然、庄严肃穆的气氛[10]。使人在游憩之中情不自禁地缅怀革命英烈, 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一种爱国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当然, 绿地未必都有主题和文化[11]。但千姿百态的树木花草配置得当, 同样可以给人以美的感染, 可以升华感情和得到启示。使师生们游憩于公园般的校园绿地中, 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生机勃勃、和谐美满, 领悟到人类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从植物的荣枯变化和由幼到老的生命进程中领悟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演替的自然规律; 从千姿百态、欣欣向荣的树木花草领悟到大千世界神奇广袤和个人功名利禄的微不足道; 从自然景观的雄奇深远、纤巧妍艳更能体会人类性格中的开朗豪放与细腻温柔……

4 存在的问题

4.1过分强调对称而产生呆板、造作之嫌

没有根据校园总体特色及分区功能, 还有使用区之间性质差异处理动与静、内部与外部等逻辑关系, 从而破坏了整体的秩序性而影响了各自的完整性[12]; 学生生活、运动区多采用不对称自由式设计方法突出规整、庄严、宁静等特点, 给人以压抑和牵强的感觉。

4.2 缺乏校园生态环境意识

一次性投入用地规模大, 过于追求绿地开阔、舒展等景观效果或模仿其他城市风格, 而忽视了生态效益的发挥, 出现了较多的以草代木的大草坪和以小灌木代乔木的大色块, 或不惜砍掉已具有成效的园林树木, 影响了生态效益和校园整体景观效果[13]。

4.3 缺乏功能性、人文性的绿地建设

过分强调校园绿地的绿化功能, 没有从师生心理和生理出发去营造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的大学校园。要以人为本创造校园环境, 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 营造能感受到世界发展的现代气息的空间场所, 以满足师生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14]

5 改善的办法

5.1植物配置

校园绿地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设计, 是用乔木、灌木、一草本组成的植物环境[15]。植物本身不同的树姿表现了不同的美感、不同的风格, 如假槟榔、蒲葵、针葵、大王椰子等棕桐科植物表现一派柔媚的热带亚热带风光柳、竹、玉兰、紫薇等植物呈现一片清新的江南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