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真)

合集下载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2、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措施。

(2)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能够准确判断并避免潜在的网络安全风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网络安全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网络安全的经验和看法。

4、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网络安全设置和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例如: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会使用网络,那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呢?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呢?(二)知识讲解1、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1)解释网络安全的概念,即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2)强调网络安全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比如,个人的隐私信息泄露可能会导致财产损失、名誉受损;企业的网络安全漏洞可能会影响业务运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受到攻击可能会威胁国家安全。

2、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1)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讲解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和危害,如通过电子邮件、下载链接等途径传播,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等。

介绍恶意软件的类型,如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勒索软件等,以及它们如何窃取用户信息、干扰正常使用。

(2)网络诈骗列举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购物网站、中奖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初中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教案: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它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

但与此同时,网络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对于初中生来说,在使用网络的时候要牢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一、防范网络诈骗1.要认真阅读网站的隐私协议和条款,不要随意注册一些不知名的网站,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例如用于报名一些免费的优惠活动等。

2.在使用电子邮件、社交软件、即时通讯等工具时,应当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附件、链接、下载文件等,更不要将个人信息直接发送给陌生人。

3.通常,网络诈骗往往伪装成由银行、政府机构等名义发出的电子邮件或短信,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如果有哪些银行、政府机构等单位需要操作你的账户、确认你的信息,可以直接去相关官网或拨打其唯一官方电话进行核实。

二、防范网络欺凌1.网络欺凌是指在网络上针对某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如诽谤、谩骂、传播谣言等。

如果遇到网络欺凌,应该及时向父母、老师或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和求助。

2.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要恶意攻击别人。

同时,也要避免在网上透露个人生活、学校或工作等相关信息。

三、防范网络陷阱1.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一定要多做一些思考,不要盲目相信一些网络信息。

同时,要通过正规网站、专业媒体了解事实真相,不要被不实谣言所欺骗。

2.不要随意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下载未知软件、插件、小游戏等,避免病毒或恶意软件对电脑造成损害。

四、合理上网1.记住使用公共场所的计算机,退出登录、关闭浏览器时,一定要清除历史记录和缓存,以免个人信息被他人利用。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要遵守版权法规及知识产权法规。

不要通过擅自下载非法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内容,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3.网络游戏,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避免沉迷游戏,影响正常学习。

网络虽然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初中开学第一课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开学第一课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初中开学第一课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目标本次网络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初中生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研究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网络威胁。

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和账号安全的方法;- 能够正确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网络安全- 简要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 强调网络安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介绍病毒、木马、钓鱼网站等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分析网络安全威胁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3. 保护个人信息和账号安全- 强调个人信息和账号安全的重要性;- 教授如何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等保护账号安全的方法;- 提示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的注意事项。

4. 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 分析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的危害性;- 教授如何正确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 强调寻求帮助和向老师或家长报告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和视频,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安全经验和疑惑;- 提供实际案例和练,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理解。

四、教学评价- 设计网络安全知识测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相关的比赛和活动;- 家长通过家庭教育和监督,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总结通过本次网络安全教育,我们希望让初中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免受网络威胁,并能正确应对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

这将为他们的网络生活提供更安全的环境,建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与学校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全6篇

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全6篇

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大全6篇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

2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网络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

教学过程:课前引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平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随之出现的是各类网络安全问题。

一些人用网络工作学习,但总是有一些人出于赚钱显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对网络进行破坏,使平常的工作等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对网络安全有个总体上的认识,在例如木马的检测黑客技术计算机网络病毒漏洞检查和防范等方面有个较为细致的掌握,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包括一些常用的安全软件的使用等,使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系统地学习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要求及方法1 本课程没有合适的教材,希望大家能勤做笔记,结合网上教案,认真做好听课及复习工作。

2 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这门课更依靠大家的自觉性,通过各类途径查看并学习相关资料,多动手动脑勤做笔记,以便以后解决类似问题。

3适时开展一些交流讨论会,分享一段时间来大家的所得。

二网络安全概述1 学生分组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能网络安全的理解兴趣及掌握程度。

分两组同学分别就木马及最近网络上流行的“熊猫烧香”病毒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讨论,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老师根据情况作一个小结。

2 老师通过小结使大家对木马以及“熊猫烧香”这种病毒有个较为准确的理解。

木马:“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熊猫烧香” 病毒: 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该病毒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并将感染的所有程序文件改成熊猫举着三根香的模样,同时该病毒还具有盗取用户游戏账号QQ账号等功能。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展示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展示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展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

2、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识别和避免常见的网络安全陷阱。

3、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4、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2)教导学生掌握保护个人信息、防范网络诈骗和网络欺凌的方法。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网络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让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网络安全技术概念,如加密技术、防火墙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安全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安全相关话题,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4、角色扮演法:模拟网络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学生因网络安全问题遭受损失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的关注,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20 分钟)(1)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向学生解释网络安全的定义,强调在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隐私、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①网络诈骗介绍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如虚假网站、中奖骗局、网络购物诈骗等,提醒学生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

②网络欺凌讲解网络欺凌的表现形式,如言语攻击、恶意曝光他人隐私等,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不参与网络欺凌行为。

③个人信息泄露阐述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和危害,教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如不随意在网上填写真实信息、设置强密码等。

(3)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简单介绍我国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世界中也要遵守法律。

3、案例分析(15 分钟)展示几个典型的网络安全案例,如中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被骗取大量钱财、因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而遭受骚扰等。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及应对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常见网络安全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2)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行为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演练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网络安全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网络安全知识的讲解和互动环节。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网络安全事故的新闻视频,如网络诈骗导致学生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引发的骚扰等,引起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网络安全的定义和范畴向学生解释网络安全的概念,包括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范畴涵盖网络系统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交易安全等。

2、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1)网络诈骗介绍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

(2)个人信息泄露讲解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泄露的途径,如不安全的网站注册、随意分享个人敏感信息等,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如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信用卡被盗刷等。

(3)网络暴力阐述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如恶意评论、诽谤、人肉搜索等,强调其对受害者造成的心理伤害。

(4)网络成瘾分析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危害,如影响学习、身体健康、社交能力等。

3、网络安全防范措施(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换。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5篇)为了让同学们在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下午的班会课时间,我们根据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了主题各异的开学一课班会活动。

作者分享了5篇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篇一班会主题:安全、健康、文明,青少年的绿色络班会目的:通过此次班会,意在用众多鲜明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络安全、健康、文明教育,使其具有正确对待络的思想,并能充分利用络,从我做起,携手建设络世界。

班会内容:分三个内容进行,分别是络安全、络健康、络文明。

一、络安全络安全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关于上时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第二是接入互联时个人计算机的安全,第三是由络接触转入现实接触时的人身安全。

1、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或数字化)的社会,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哪些呢出生日期、身世分量证号码、家庭住址、电子话号码、银行卡密码、电子信箱帐号密码、个人照片等等。

个人资料现已成为他人盗取的重要目标。

案例一:播放个人安全信息被泄露,危害几何短片。

问:络QQ聊天要注意什么你如果遇到同样情况该怎么办案例二:播放储户存款不翼而飞短片。

问:你从短篇中学到什么不要用什么作为密码提示:不要将重要的个人信息提供到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2、个人计算机的安全。

络中高手如云,随着高科技手段的使用和普及,个人计算机已经成为黑客或不法分子的攻击目标。

这也是我们在上时经常遇到的情况。

提示:不点击不明链接;给电脑设置防火墙;及时打官方公布的系统补丁。

3、由络接触转入现实接触时的人身安全。

案例一,名为沙子的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聊天时被聊天经验丰富的伊春市毕冬冬的“上形象”深深吸引,在与他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了。

与男友见面三次后被杀。

案例二,一少女与男友相处三个月怀孕两次,后男子消失。

面对QQ聊天室里既陌生又熟悉的头像,面对那一遍又一遍的请求,我们该怎么选择呢,是见,还是不见提示:A、不要轻易答应与聊天不久的友见面,如须见面,一定要多方了解其背景。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教案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教案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及应对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健康、安全的上网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分析典型的中学生上网安全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网络风险。

(2)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避免网络陷阱,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切实遵守网络安全规则。

(2)让学生理解网络安全不仅关乎个人,也影响到家庭和社会。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真实的中学生上网安全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吸取教训。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安全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应对策略,使学生建立系统的网络安全概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会上网,那你们觉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有没有遇到过什么让你们觉得不安全的情况呢?”(二)案例展示与分析(25 分钟)1、案例一:网络交友不慎具体描述案例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在网上结识了一个自称同龄的网友。

两人聊得很投机,小明逐渐对这个网友放下了防备。

网友提出见面,小明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见面后,小明才发现对方是一个成年人,并且对他进行了敲诈勒索,威胁他不许告诉家人和老师。

分析:(1)小明在网络交友中犯了哪些错误?(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2、案例二:网络诈骗具体描述案例小红在网上看到一则兼职刷单的广告,声称可以轻松赚钱。

小红心动了,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被骗走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

分析:(1)小红为什么会被骗?(2)如何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3、案例三:个人信息泄露具体描述案例小刚喜欢在各种网站和社交平台上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

中学生上网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认识到上网可能存在的风险。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上网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3、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白网络存在的风险,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不良信息等。

(2)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风险。

2、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落实网络安全措施。

(2)改变部分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错误认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活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同学们,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呀?”“网络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然后,展示一些因上网不当而引发的负面案例,如青少年沉迷网络、网络诈骗等,引发学生对上网安全的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网络的利与弊(15 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网络的优点和缺点。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教师总结(1)网络的优点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我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网络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我们能够与远方的朋友和亲人随时保持联系;网络还为我们提供了娱乐和休闲的方式,如在线游戏、影视音乐等。

(2)网络的缺点网络上存在大量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恐怖等,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长时间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导致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变差等问题;网络社交可能会引发人际关系的淡漠,让人忽视现实中的交流;网络存在安全隐患,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

(三)常见的网络风险(20 分钟)1、网络诈骗(1)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网络暴力(1)解释网络暴力的概念,包括言语攻击、恶意诽谤、人肉搜索等。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体验活动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体验活动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在线体验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如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

2、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能够辨别网络中的危险信息和行为。

3、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技能,如设置强密码、避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等。

4、引导学生正确、健康、文明地使用互联网,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2、难点(1)如何使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引导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后果。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共同探讨网络安全的应对策略。

3、知识讲解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

4、模拟演练法:设置一些网络安全场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其应对能力。

四、教学准备1、收集相关的网络安全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料。

2、制作教学 PPT,包含网络安全知识、案例分析、防范措施等内容。

3、准备在线互动平台,如在线答题系统、讨论区等,以便学生参与活动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中学生因网络安全问题遭受损失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提问学生对视频中所展示的网络安全问题的看法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5 分钟)(1)利用 PPT 展示,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风险,如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病毒、网络暴力等。

(2)详细解释每种风险的表现形式、危害和发生原因,让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有全面的认识。

3、案例分析(15 分钟)(1)展示一些具体的网络安全案例,如中学生因轻信网络中奖信息而被骗取钱财、因在网上泄露个人信息而遭遇骚扰等。

(2)组织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受害者是如何陷入风险的,以及应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大全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大全

初中网络安全教案大全【篇一: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建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重点内容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三、教育内容1、导入语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不能给社会增辉。

2、网络的影响①网络的正面影响1〕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此外,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②网络的负面影响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

2〕网络改变了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关于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关于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关于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2020中学生网络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公共安全意识,提高中学生面临突发事件自救自护能力,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最大限度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

2、了解生活中和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班会重点: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主题班会教学过程:一、导语:这个世界上,最美好和宝贵的,就是人的生命!而安全是一个人生命存在的有力保障,拥有安全才能拥有生命。

每一个清晨、每一个夜晚,您的亲人都期盼着您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归来。

面对生活、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的意外,您是否做好准备加以防范?您是否重视过这些看似不起眼有一天却会带给您致命伤害的问题?二、安全事故展示幻灯片展示安全事故图片并说明三、如何预防事故发生1、学生讨论2、教师指导归纳(1)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2)学生处要求如下:坚决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到学校及宿舍中。

对违反安全规定,擅自携带管制刀具及危险物品及时予以没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警告和处理。

对多次违反学校安全规定的住校生屡教不改者,按学校有关安全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并予以退宿。

(3)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

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4)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胸中有数。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8篇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8篇

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根据,有侧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__,以供大家参考!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篇1一、设计背景运算机与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及生活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上网成瘾。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关于中学生上网成瘾而夜不归宿、因犯网瘾而导致犯法、乃至自残自杀等这类触目惊心的新闻。

网瘾严重危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家庭的幸福,当我们在努力去帮助学生预防网瘾的同时,我们是否应当提示学生在上网的时候要注意言行,注意避免受骗等安全问题呢?“谢绝网瘾,安全上网”,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本节课在教学进程中采取了一个WEB教学平台,并将地点定于学生气房,目的是想论证一个想法,当社会不断地发展,学生课堂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到达人手一机的学习条件,那么到时我们可以怎么样去展开教学工作呢?我们是否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测试,讨论以及作业上交都利用电脑来完成,并且将都师教案共享在网络上,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能够学习呢?二、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成瘾自测题,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否有网瘾的偏向。

2、通过数据及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瘾及其危害3、学会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的方法三、教学进程1、导入:网络成瘾自测题2、认识网瘾,谢绝网瘾(1)网瘾是什么(2)网瘾的危害3、安全上网(1)网上交友需谨慎(2)“黑”人电脑是犯法(3)网上交易防陷阱(4)网上造谣也违法4、小结(1)讨论投票(2)小结网络安全教育主题教案篇2班会目的: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学会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保护自己的利益;理智地对待各种诱惑,抵制不良思想的腐蚀;特别注意不能沉迷网络游戏,用血淋淋的事实敲响警钟。

整体流程:1、对网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发表见解。

2、看案例和资料,谈感受。

3、班主任进行总结。

详尽流程甲、乙合: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网络安全教育》。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真)教学内容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真)教学内容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倡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教学重点: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导入语: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内容一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

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二、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三、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

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

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

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四、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普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

2、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互联网,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3、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2)掌握避免网络风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网络生活中。

(2)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时,保持警惕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互联网安全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展示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同学们,大家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那你们觉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不好的事情呢?”(二)知识讲解1、网络诈骗(1)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等。

(2)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如利用人们的贪小便宜心理、恐惧心理等。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后果。

2、网络欺凌(1)解释网络欺凌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如言语攻击、恶意造谣、曝光他人隐私等。

(2)强调网络欺凌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

(3)教导学生如果遭遇网络欺凌应该如何应对,如保留证据、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寻求法律援助等。

3、个人信息泄露(1)说明个人信息包括哪些内容,如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

(2)分析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如不安全的网站、随意填写问卷调查、连接不安全的无线网络等。

(3)提醒学生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如设置复杂的密码、不随意在网上透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等。

(三)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在上网时有没有遇到过可疑的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2)如何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3)如果你的朋友在网上受到了欺凌,你会怎么做?2、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15篇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15篇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中学生群体中。

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尚不成熟,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容易被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导致隐私泄露、身份盗窃等安全问题。

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案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常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发挥作用。

本文将介绍15份具有特色和实用性的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以帮助中学教师更好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工作。

一、密码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着重解释了强密码的概念,以及如何设置强密码,并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

教案提供了一些有关密码保护的实用技巧和提示。

二、公共Wi-Fi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逐步向学生介绍了公共Wi-Fi的风险,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措施,以使学生更加明智地使用公共Wi-Fi。

三、电子邮件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包括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子邮件的详细步骤,如防止垃圾邮件和电子邮件欺诈,以及如何设置和使用电子邮件过滤器。

四、社交媒体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安全地使用社交媒体的方法,如如何识别网络钓鱼、如何处理恶意链接和如何避免隐私泄露等。

五、网络钓鱼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向学生介绍了网络钓鱼的思想和做法,以及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网络钓鱼的威胁。

六、网络暴力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网络暴力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并为他们提供应对网络暴力的实用技巧和工具。

七、网上购物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向学生介绍了网上购物的风险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识别和避免虚假、伪造的商品和商家。

八、软件授权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软件授权和软件合法使用的重要性,防止不合法的软件下载和安装,避免被恶意软件感染。

九、网络文化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积极和科学的网络文化,以避免受到不适当的网络内容和信息的影响和侵害。

十、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主要介绍了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抵御网络钓鱼、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安全威胁。

十一、勒索病毒安全教育教案这份教案着重介绍了勒索病毒(Ransomware)的概念、特点和防范措施,向学生提供了处理勒索病毒的实用技巧。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演讲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演讲教案

中学生互联网安全教育专题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安全、健康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网络诈骗的常见形式和防范方法。

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措施。

网络社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形成自觉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互联网安全问题。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3、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问题:同学们,你们每天都会使用互联网,那你们觉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又可能存在哪些危险呢?(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网络诈骗常见的网络诈骗形式,如网络购物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交友诈骗等。

案例分析:讲述一些中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的手段和危害。

防范方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等。

2、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的范畴,如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如被骚扰、财产损失、个人名誉受损等。

保护个人信息的措施:设置复杂的密码、不随意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定期清理上网痕迹等。

3、网络社交安全网络社交的特点和风险,如虚假信息、网络暴力、不良交友等。

注意事项:不与陌生网友见面、不随意在社交平台发布个人隐私信息、遇到网络暴力及时寻求帮助等。

(三)小组讨论(15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或你身边的人是否有过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经历?是如何解决的?2、在使用互联网时,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3、当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时,应该怎么做?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学校网络安全教案(精选6篇)

学校网络安全教案(精选6篇)

学校网络安全教案学校网络安全教案(精选6篇)学校网络安全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让学生加强对不良网上内容的抵抗力。

3、正确对待互联网,做健康阳光青年。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互联网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正确利用网络。

教学难点:提高网络自制力,让学生有节制的上网。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讲法。

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语: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

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

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认识网瘾,拒绝网瘾1、网瘾是什么?“网瘾”?可谓互联网成瘾综合征。

即对现实生活冷漠,而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痴迷。

它是一种行为过程,也是行为发展的终结。

心理学认为?网瘾是一种精神病;而心理老师认为网瘾是正常人出现的心理问题(特例除外)。

网瘾具体可分为网络交际瘾、网络色情瘾、网络游戏瘾、网络信息瘾和网络赌博瘾等类型。

2、网瘾的危害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为直接的危害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发展到逃课、辍学。

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五篇(最新)

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五篇(最新)

1.网络安全教育教案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计算机、网络与中学生获取信息的关系;2、情感目标:正确对待网络,不沉溺其中,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3、行为目标:展示新时代中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二、活动内容:1、展示学生网络成果:借助网络支持和大屏幕演示,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与实践成果。

2、提出诸多负面事件,通过讨论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网络,为下一步正确认识、正确使用网络的讨论奠定基础。

3、树立正确网络观:在充分演示、讨论的基础之上,客观公正地认识网络。

4、讨论网络秩序的维护:确立“维护网络秩序,人人有责”的观念,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三、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班级电子图文信息,建立班级相册、ppt演示文稿展示、电子学习助手等等。

2、搜集计算机、网络负面影响的报道,并进行资料分类整理。

3、技术支持:多媒体演示教室一间,黑板一块,观众座位若干。

四、活动过程:(一)网络并不远,就在你我身边——网聚魅力展示1、记录精彩每一刻——班级电子相册展示由通过扫描或数码照相存入的相片集结成册,内容包括:(1)每位同学最满意的个人照片及一句话格言,每位教师的照片及寄语;(2)重大集体活动,如军训、运动会、春游等具有纪念意义的相关照片。

2、一人有“难”(“难题”的“难”),八方支援——电子学习助手从德智体各个方面概括介绍班级的情况。

以word文档、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总结各学科知识的重难点。

3、知识的海洋任我游——现场网络资源搜索由观众提出有待查询的知识点,现场搜索。

(二)虚拟的世界中,我不辨南北西东——认清网络的负面性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是我不想走,实在是欲罢不能——对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

2、还我明亮的眼睛,还我健康的体魄——对损害身体健康的讨论。

3、虚拟世界中,我是谁,你又是谁?——对网恋,网上散布谣言,网络购物骗买骗卖现象的讨论,实质是对网络道德、责任的讨论。

初中防沉迷网络教案

初中防沉迷网络教案

初中防沉迷网络教案1. 教案名称:初中生防沉迷网络教育教案2.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3.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的危害b.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c. 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和自我保护意识4. 教学重点:网络成瘾的危害及预防方法5.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网络成瘾的案例,引起学生对网络成瘾的关注。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网络成瘾的了解和看法。

2. 课堂讲解(15分钟)a. 老师详细讲解网络成瘾的危害,如影响学习、身心健康等。

b.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 案例分析(10分钟)a. 老师呈现几个典型的网络成瘾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b.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办法。

4. 小组活动(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正确使用网络的宣传活动,如海报、标语等。

b.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老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日记或心得体会。

b.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网络成瘾危害的认知程度。

2. 学生是否能提出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中正确使用网络的反馈。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学生自我控制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需求,确保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信息部,安全使用网络的倡议,继续进一步搞好我校的网络使用安全教育,减少因网络的使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杜绝网络潜在危险。

二、教学重点:
1、加强网络使用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自身使用网络的遵守意识。

2、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增强遵守网络使用安全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语: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内容一青少年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

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二、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三、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

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

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

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四、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五、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为3.81(满分为5分,以下同)。

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
爱好”为3.74;“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

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内容二网络的影响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

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

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

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

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

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

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

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

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

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内容三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
(1)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2)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

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

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

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3)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内容四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

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

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需求。

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

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者队伍网络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